欢迎来到三一办公! | 帮助中心 三一办公31ppt.com(应用文档模板下载平台)
三一办公
全部分类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
  • 建筑/施工/环境>
  • 毕业设计>
  • 工程图纸>
  • 教育教学>
  • 素材源码>
  • 生活休闲>
  • 临时分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办公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612TD-LTEFemto基站设备外场测试规范_XXXX0731.docx

    • 资源ID:1937150       资源大小:151.48KB        全文页数:31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6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6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612TD-LTEFemto基站设备外场测试规范_XXXX0731.docx

    QB- 中国移动通信企业标准QB-中国移动TD-LTE扩大规模试验TD-LTE Femto 外场测试规范(初稿)CMCC TD-LTE Femto Field Test Spec (Draft)版本号:1.0.0-实施-发布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发布目录目录1前言31.范围42.规范性引用文件43.术语、定义和缩略语54.概述64.1. 测试环境64.2. 测试设备84.3. 测试工具85.测试用例说明85.1. 测试过程85.1.1 下行95.1.2 上行95.2. 测试过程其他约定105.3. 测试用例优先级约定115.4. 测试数据记录表格116.测试用例部分116.1. 覆盖及基本性能测试116.1.1典型室内场景覆盖性能测试116.1.2 峰值吞吐率测试DL/UL(20MHz信道带宽)126.1.3 峰值吞吐率测试DL/UL(10MHz信道带宽)136.1.4 Femto多用户支持能力(可选)136.1.5 基本业务验证FTP, 流媒体播放,VoIP146.1.6 基本业务验证定位业务(可选)156.2. 干扰相关测试156.2.1 Femto频点规划方案验证156.2.2准入模式对干扰影响验证166.2.3 Femto同频小区干扰影响验证176.2.4 Femto系统内小区间干扰协调对性能影响验证(可选)176.2.5 系统间干扰测试(TD-SCDMA,WLAN)186.3. 同步方案验证测试196.3.1 IEEE1588v2196.3.2 GPS206.3.3 空口侦听(ISD<500m)206.3.4 空口侦听(ISD>500m)(可选)216.3.5 空口同步稳定性(可选)226.3.6 多跳空口侦听(可选)226.3.7 同步信号获取能力测试236.4. 开站及操作维护方案测试246.4.1 自动启站246.4.2 自动邻区关系建立 (可选)246.4.3 自管理、自优化256.4.4 安装施工、维护便利性验证(可选)266.5. 移动性管理测试276.5.1 小区重选,同频276.5.2 小区重选,异频276.5.3 小区切换,同频 (可选)286.5.4 小区切换,异频 (可选)297.编制历史29前言本标准的目的旨在规范TD-LTE Femto初期小规模室内现场网络性能评估方法,规范测试所涉及的测试例及测试步骤,为中国移动开展TD-LTE Femto初期性能评估测试制定基本参考规范。本标准内容包括对于测试环境、测试工具、测试方法的定义,包含覆盖、吞吐量和容量和切换、同步、自启动等测试例的具体规定。本标准是系列标准之一,该系列标准的结构、名称或预计的名称如下:序号标准编号标准名称例123本标准需与企业标准编号企业标准名称配套使用。本标准涉及知识产权的情况说明。本标准的附录为标准性附录,附录为资料性附录。本标准由中移号文件印发。本标准由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技术部提出,集团公司技术部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移动通信研究院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曹汐31. 范围本规范规定了TD-LTE扩大规模试验外场TD-LTE Femto测试的测试环境、测试设备和测试用例,规定了测试需要输出的数据及结果,供中国移动和厂商开展TD-LTE Femto样机性能评估和关键技术验证使用。本规范规定的测试用例现阶段使用目标不是用于TD-LTE Femto商用或预商用产品的性能对比测试或招标测试,主要用于在真实外场环境下对TD-LTE Femto基本性能和关键技术进行测试和可行性验证,为后续Femto商用或预商用产品的需求制定、关键技术方案选择和产品研发等提供真实可靠的数据参考和判断依据。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参考3GPP的规范:13GPP TS 36.101User Equipment (UE) radio transmission and reception23GPP TS 36.201LTE Physical Layer General Description33GPP TS 36.211Physical Channels and Modulation43GPP TS 36.212Multiplexing and channel coding53GPP TS 36.213Physical layer procedure63GPP TS 36.214Physical Layer Measurements73GPP TS 36.300Overall description83GPP TS 36.321Medium Access Control (MAC) protocol93GPP TS 36.322Radio Link Control (RLC) protocol103GPP TS 36.323Packet Data Convergence Protocol (PDCP)113GPP TS 36.331Radio Resource Control (RRC)123GPP TS 36.401Architecture description133GPP TS 36.410S1 General aspects and principles143GPP TS 36.411S1 layer 1153GPP TS 36.412S1 signaling transport 163GPP TS 36.413S1 Application Protocol (S1AP) 173GPP TS 36.414S1 data transport183GPP TS 36.420X2 general aspects and principles193GPP TS 36.421X2 layer 1203GPP TS 36.422X2 signaling transport213GPP TS 36.423X2 application protocol (X2AP)223GPP TS 36.424X2 data transport233GPP TS 23.203Policy and charging control architecture243GPP TS 23.401General Packet Radio Service (GPRS) enhancements for E_UTRAN access253GPP TS 24.301Non-Access-Stratum (NAS) protocol for Evolved Packet System (EPS)3. 术语、定义和缩略语BLERBlock Error Rate误块率eNodeBEvolved NodeB演进型NodeBEPCEvolved Packet Core演进型的分组核心网GBRGuaranteed Bit Rate保证比特率GPS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全球定位系统ICICInter Cell Interference Coordination小区间干扰协调MIMOMultiple Input Multiple Output多进多出NGBRnon Guaranteed Bit Rate非保证比特率OMCOperation and Maintenance Center操作维护中心PSSPrimary Synchronization Signal主同步信号PRBPhysical Resource Block物理资源块PCIPhysical Cell Identity物理小区标识RRCRadio Resource Control无线资源管理SSSSecondary Synchronization Signal辅同步信号SONSelf-Organizing Network自组织网络TDOATime Difference Of Arrival反向链路定位法WLAN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s无线局域网VOIPVoice over IP网络电话4. 概述4.1. 测试环境在测试期间,除特殊说明外,测试场景为典型室内办公区域场景。Femto设备采用直接布放方式,Femto传输网络承载方式为xPON(或经ONU设备转为FE/GE)。图4.1 测试拓扑示意图Femto BFemto A测试空间图4.2 测试网络拓扑AEDCBAFemto1米5米15米25米图4.3 测试网络拓扑 BFemto BFemto A墙图4.4 测试网络拓扑 C4.2. 测试设备设备名称数量(套)Femto系统设备及软件1EPC设备及软件1TD-LTE系统设备1TD-SCDMA系统设备(可选)1WLAN系统设备(可选)1网络数据包抓包工具1千兆交换机1应用服务器1TD-LTE, TD-SCDMA, WLAN测试终端若干在测试期间,除特殊说明外,TD-LTE Femto工作频段选择:2320-2370MHz;WLAN AP工作频段为2.4GHz。如果测试工具中信号发生器可以模拟TD-SCDMA或WLAN信号,则TD-SCDMA和WLAN系统设备可以不配置。测试终端首选商用终端, 部分测试例可选用测试终端,如AeroFlex TM500。要求终端和EPC支持CSG功能。4.3. 测试工具测试工具本规范涉及两种主要测试工具:网络协议分析仪、信号分析仪、信号发生器、吞吐率测试软件。网络协议分析仪需支持E-UTRAN Uu、S1、X2等接口的监测,支持对各层协议栈的解码,可以精确到位域级别。信号分析仪需要支持TDD模式及Femto频段。信号发生器需要支持TD-SCDMA及WLAN模式,并有相关脚本。5. 测试用例说明5.1. 测试过程本节规定了测试中上下行模拟加载以及上下行干扰加载的模式及加载参数配置。概念说明(OCNG):本方法需要系统设备支持。在分配好真实数据的资源之后(如果有的话),剩下那些未被分配数据的物理资源将会被分配一些无用的数据(意思是说没有任何UE会去收这些数据)以实现模拟加载或是邻区干扰加载。在3GPP RAN4中,这种方法被称为OCNG(OFDMA Channel Noise Generator)。为了达到干扰的真实性,OCNG产生的数据应该是放在随机化的PRB上,而不是某些固定位置的PRB。具体随机化的方式,以尽量真实模拟实际多UE业务时的PRB分配为原则。测试时,需要明确记录干扰RB的加载位置及变化方式。5.1.1 下行A.本小区模拟加载方式:由于TD-LTE系统不是自扰系统,本小区模拟加载主要是为了验证调度算法性能、高负荷下系统时延、资源抢占特性等指标,因此建议采用真实终端业务进行加载。B.邻小区干扰产生方法:OCNG方式。例如70%、100%两类,eNB在70%(或100%)的PRB上发射数据,每个PRB上分配最大功率(包括RS和Data);数据可以是真实数据或无用数据,只要最终达到70%(或100%)的PRB上有功率就可以;模拟加载时,下行控制信道也需要加载,功率采用最大值。5.1.2 上行A.本小区模拟加载方式:由于TD-LTE系统不是自扰系统,本小区模拟加载主要是为了验证调度算法性能、高负荷下系统时延、资源抢占特性等指标,因此建议采用真实终端业务进行加载。B.邻小区干扰产生方法:干扰水平:100%(IoT 5dB)1.真实终端:将若干UE放置在邻小区的切换边界,使得UE的上行数据对测试小区造成效果明显的干扰。2.信号模拟器(Signal Emulator):将模拟器生成的干扰信号通过RRU的天馈接口直接输入RRU,再经过Ir接口传输给BBU。注:信号模拟器不是简单产生5dB的IoT电平值,而是可以精细配置模拟UE数量,位置,业务类型,最终模拟尽量真实的干扰,达到平均5dB的干扰水平。5.2. 测试过程其他约定单项指标的记录,涉及到测试时间长短的,测试时间最少30s,记录数据为30s中获取数据序列的均值(峰值测试采用30s内的最大值)。整体测试建议进行至少23次,最终结果为多次的均值。涉及到吞吐量的测试,需要记录L1与L3(业务应用层)的吞吐量,并且其统计方式需要说明(包括统计时长,平滑方式,上报周期等),若采用如Dumeter之类的软件,则说明软件采用的具体统计方式以及配置参数。为了不引入不可预测的时延,下载/上传的文件尽量放在测试网络内部(Application Server),以得到更适合验证TD-LTE无线性能的数据。信道条件定义:部分测试例需要在规定的信道条件下执行,因此,在正式测试开始前需要选出符合要求的测试点供测试使用。本测试规范中,根据信道条件的不同分为四类测试点:“极好”点、“好”点、“中”点和“差”点。这四类点依据SINR值来进行区分。根据RS-SINR曲线确定信道条件好、中、差区间,95%-100%为“极好”,80%-90%为“好”,40%-60%为“中”,5%-15%为“差”。下述具体数值供参考:l 极好点:>22dBl 好点:1520dBl 中点:5dB10dBl 差点:-5dB0dB测试例中,若无特殊说明,HARQ、AMC、UE上行功控功能均打开,上行配置为SIMO天线模式,下行为MIMO单双流自适应模式(Rank1&2自适应。例如模式3)。具体特殊规定,在测试例中另作说明。VoIP测试为可选测试,具体要求如下。(1)参数配置:调度周期建议采用20ms;速率采用AMR_NB(12.2)或AMR_WB(12.65)或G.711(64)的规定;建议采用SIP协议进行。(2)数据记录:测试时,需要记录VoIP业务相关的MOS值、抖动、时延、丢包率等指标;记录采用的调度周期和速率;记录采用的协议类型。需要说明是否采用SPS(Semi-Persistent Scheduling, 36.213)进行调度。如果采用了SPS,需要说明具体实现原理。Ping的具体设置:按照windows默认值进行,ping的时间间隔为1s.5.3. 测试用例优先级约定在本测试规范中重要性分为“必选”和“可选”。“必选”是指必须在外场环境下完成的测试用例;“可选”是指在本规范中未作硬性要求,可以基于实验室测试评估,或者现阶段不具备测试条件的测试用例。5.4. 测试数据记录表格(有待更新)6. 测试用例部分6.1. 覆盖及基本性能测试6.1.1典型室内场景覆盖性能测试测试编号:6.1.1测试项目:覆盖性能测试测试分项:典型室内场景覆盖性能测试优先级:基本测试目的:考察并验证Femto基站信号覆盖性能及墙面穿透能力。测试条件: 1. 配置E-UTRAN小区,时隙配比为5ms/10ms 2DL:2UL,特殊时隙配比10:2:2。2. Femto处于正常工作状态,小区工作正常。3. 将 HARQ、AMC功能开启。4. 导频信号在每个RE上的发射功率与业务信道上的每个RE上的发射功率相同(不采用power boosting)。5. 网络拓扑结构配置为B6. 测试UE或仪表处于正常工作模式。测试流程: 1. 分别将Femto放置在房间的角落、中间位置、顶棚角落及顶棚中心。2. 配置Femto采用2天线,将下行天线模式为自适应模式,仅开启待测小区;3. 自小区中心点开始,测试UE或仪表逐渐背向小区移动,直到无法正常进行业务(Femto与测试UE或仪表间无墙体阻碍),记录拉远距离,以及SINR、L1和L3吞吐量、RSRP、RSRQ、PDSCH-BLER打点图;4. 在掉线点建立UE最大RB条件下FTP下载业务,记录UE发射功率,标出当前UE在室内分布图中的位置(若不能正常发起业务,则小区方向移动,直至能发起业务为止);5. 建立UE最大RB条件下FTP上传业务,重复步骤3;6. 在该点建立UE最大RB条件下FTP上传业务,记录UE发射功率,标出当前UE在室内分布图中的位置(若不能正常发起业务,则小区方向移动,直至能发起业务为止);7. 将Femto与测试UE或仪表分别放在一面厚度为24cm或11.5cm标准内墙两侧。重复步骤26。预期结果: 1. 信号强度随距离或阻碍的强度变化而变化。2. 在Femto设计辐射距离内,UE可以发起呼叫并进行发起业务。3. 不同强度和位置的终端速率下载情况可能会不同。备注:结果记录在统计列表1中6.1.2 峰值吞吐率测试DL/UL(20MHz信道带宽)测试编号:6.1.2测试项目:覆盖性能测试测试分项:峰值吞吐率测试DL/UL(20MHz信道带宽)优先级:基本测试目的:验证 Femto的单用户在双天线情况下峰值吞吐量。测试条件: 1配置E-UTRAN小区,时隙配比为5ms/10ms 2DL:2UL,特殊时隙配比10:2:2,带宽设置为20MHz。2. Femto处于正常工作状态,小区工作正常。3. 网络拓扑结构配置为B,终端置于极好点。4. 监测仪表处于正常监控模式。测试流程: 1. 分别设置上行调制方式为QPSK, 16QAM, 64QAM.2. 在不同上行调制方式下,UE发起数据上传、下载业务。统计上下行峰值速率。3. 重复步骤12,连续统计3次以上,取平均值。预期结果: 1. 当上行调制为16QAM时,用户面统计上行峰值吞吐率大于15Mbps。2. 当上行调制为64QAM时,用户面统计上行峰值吞吐率大于24Mbps。3. 下行峰值吞吐率大于80Mbps。备注:按照实际测试情况,测试结果记录在统计表2中6.1.3 峰值吞吐率测试DL/UL(10MHz信道带宽)测试编号:6.1.3测试项目:覆盖性能测试测试分项:峰值吞吐率测试DL/UL(10MHz信道带宽)优先级:基本测试目的:验证 Femto的单用户在双天线情况下峰值吞吐量。测试条件: 1. 配置E-UTRAN小区,时隙配比为5ms/10ms 2DL:2UL,特殊时隙配比10:2:2,带宽设置为10MHz。2. Femto处于正常工作状态,小区工作正常。3. 网络拓扑结构配置为B,终端置于极好点。4. 监测仪表处于正常监控模式。测试流程: 5. 分别设置上行调制方式为QPSK, 16QAM, 64QAM。6. 在不同上行调制方式下,UE发起数据上传、下载业务。统计上下行峰值速率。7. 重复步骤12,连续统计3次以上,取平均值。预期结果: 1. 当上行调制为16QAM时,用户面统计上行峰值吞吐率大于7Mbps。2. 当上行调制为64QAM时,用户面统计上行峰值吞吐率大于12Mbps。3. 下行峰值吞吐率大于40Mbps。备注:按照实际测试情况,测试结果记录在统计表2中。6.1.4 Femto多用户支持能力可以在实验室测试(可选)测试编号:6.1.4测试项目:覆盖性能测试测试分项:Femto多用户支持能力优先级:基本测试目的:验证Femto支持最多的并发用户数量,及在此情况下小区平均吞吐率和用户平均吞吐率。测试条件: 1配置E-UTRAN小区,时隙配比为5ms/10ms 2DL:2UL,特殊时隙配比10:2:2,带宽设置为20MHz。2. Femto配置为企业模式或使用企业型Femto,小区工作正常。3. 监测仪表处于正常监控模式。测试流程: 1. 使用多部终端或终端模拟器依次开机驻留在测试小区,并发起数据业务。2. 当终端无法再发起业务,也无法再驻留网络时。记录处于业务激活状态的终端数量以及处于RRC连接状态的用户数量。3. 重复步骤12超过3次,记录结果并取平均值。预期结果: 1. 单个Femto基站同时支持至少32个激活态用户和96个RRC连接态用户,并且每用户下行平均吞吐率不小于1 Mbps。2.小区平均吞吐率不小于32Mbps。备注:6.1.5 基本业务验证FTP, 流媒体播放,VoIP测试编号:6.1.5测试项目:覆盖性能测试测试分项:基本业务验证演示FTP, 流媒体播放,VoIP优先级:基本测试目的:验证Femto基站可以流畅的提供各项基本业务,包括FTP,流媒体播放,VoIP等。其中VoIP功能验证可选。测试条件: 1配置E-UTRAN小区,时隙配比为5ms/10ms 2DL:2UL,特殊时隙配比10:2:2,带宽设置为20MHz。2. Femto小区工作正常。3. 网络拓扑结构配置为B。4. 监测仪表处于正常监控模式。5 UE已注册并处于EMM-REGISTERED state / EMM-IDLE mode。测试流程: 1. 发起FTP业务;2. 发起流媒体业务;3. 发起VoIP业务(可选)。预期结果: 预期业务可以顺利发起,并且运行流畅。记载不同带宽场景下FTP下载速率;流媒体业务可以流畅播放,无马赛克;VoIP业务可以清晰的承载语音数据。备注:6.1.6 基本业务验证定位业务(可选)测试编号:6.1.6测试项目:覆盖性能测试测试分项:基本业务验证演示定位业务优先级:可选测试目的:验证Femto基站具备上传Location Information功能。测试条件: 1配置E-UTRAN小区,时隙配比为5ms/10ms 2DL:2UL,特殊时隙配比10:2:2,带宽设置为20MHz。2. Femto小区工作正常。3. 监测仪表处于正常监控模式。4 Femto通过用户配置、GPS授权等手段获得Location Information。测试流程: 1 Femto开机后,通过用户配置、GPS授权等手段获得地理位置信息。2 Femto自动上传地理位置信息。预期结果: 1Femto基站具备自动上传Location Information功能。备注:6.2. 干扰相关测试6.2.1 Femto频点规划方案验证测试编号:6.2.1测试项目:干扰相关测试测试分项:Femto频点规划方案验证优先级:基本测试目的:Femto自动选择规划的上下行频段中最优频点,并上报OMS。测试条件: 1配置E-UTRAN小区,时隙配比为5ms/10ms 2DL:2UL,特殊时隙配比10:2:2。2. Femto处于正常工作状态,小区工作正常。3. 监测仪表处于正常监控模式。测试流程: 1. 全网TD-LTE Femto频段规划,选取Femto专用频点序列。2. 将Femto重新加电自启动。3. Femto开后后自动对规划的专用频点序列进行扫描,识别出对专用频点序列中最优的频点并自动选择。预期结果: 1. Femto可以从专用频点序列中自动选择最优的上下行频点,并上报OMS。备注:6.2.2准入模式对干扰影响验证测试编号:6.2.2测试项目:干扰相关测试测试分项:准入模式对干扰影响验证优先级:基本测试目的:考察验证Femto系统内,CSG小区对其他小区的干扰测试条件: 1配置两个同频Femto小区,时隙配比为5ms/10ms 2DL:2UL,特殊时隙配比10:2:2。2. Femto处于正常工作状态,小区工作正常。3. 网络拓扑结构配置为A。4. 设置一个Femto小区为close模式,该Femto小区与其他open模式或者hybrid模式小区存在信号重叠覆盖。5. 监测仪表处于正常监控模式。6配置终端用户A,使其不属于CSG范围内,但可以在open模式小区中正常驻留通话。7. 配置终端用户B, 使其属于CSG范围,并优先驻留在CSG小区。测试流程: 1. UE A 在Close模式小区与Open模式或Hybrid模式小区重叠覆盖的地方开机。UE A驻留小区后后,发起数据业务,并记录数据吞吐率。2. 通过UE A 测量或者频谱仪测量,分别记录两个小区在该位置的信号强度。3. UE A关机,开启UE B,驻留在CSG小区发起业务并保持。UE A开机并发起业务。统计UE A,B数据吞吐率。预期结果: 1.备注:按照实际测试情况,测试结果记录在统计表2中,并对场景进行说明。6.2.3 Femto同频小区干扰影响验证测试编号:6.2.2测试项目:干扰相关测试测试分项:Femto同频小区干扰抑制方案验证优先级:基本测试目的:考察验证Femto同频小区间干扰对终端吞吐率影响验证。测试条件: 1 配置两个Femto同频小区,时隙配比为5ms/10ms 2DL:2UL,特殊时隙配比10:2:2。2. 两台Femto处于正常工作状态,小区工作正常。3. 网络拓扑结构配置为A和C。4. 设置Femto小区为open模式。5. 监测仪表处于正常监控模式。6配置终端用户A和B,可以分别在两个小区中正常驻留并进行业务。测试流程: 1. 将两台Femto间隔1米放置,将终端分别放置于距离Femto 1米、5米、15米和25米处,开机并进行数据下载业务。2. 记录不同距离处两小区的平均吞吐率。3. 将两台Femto间隔分别为5米、15米、25米及间隔一面墙(两台Femto分别距离墙1米远),重复步骤12。预期结果: 1. 记录结果,并分析两台同频Femto不同距离对数据业务的影响。备注:按照实际测试情况,测试结果记录在统计表3中,并对场景进行说明。6.2.4 Femto系统内小区间干扰协调对性能影响验证(可选)改为在实验室测试验证测试编号:6.2.4测试项目:干扰相关测试测试分项:Femto系统内小区间干扰协调对性能影响验证优先级:可选测试目的:考察验证Femto系统内,小区间干扰协调对性能的影响验证。测试条件: 1配置多个Femto小区,时隙配比为5ms/10ms 2DL:2UL,特殊时隙配比10:2:2。2. Femto处于正常工作状态,小区工作正常。3. 网络拓扑结构配置为A。4. 监测仪表处于正常监控模式。5配置单用户,UE1开机,驻留在cell1,UE2开机驻留到小区2,并处于空闲状态。6. 同频组网,关闭切换算法测试流程: 1. Cell1和Cell2通过功分器连接到一起,并将合路的信号功分给UE1和UE2。2. UE1激活业务承载,并进行业务保持,观察UE1占用的资源信息(PRB或频率),记录UE1最大吞吐率;3. 调整信号输出,模拟UE1位于Cell1和Cell2边缘的场景。4. UE2激活业务承载,并进行业务保持,观察UE1和UE2占用的资源信息,记录UE1和UE2的最大吞吐率。5. 关闭Femto系统的ICIC功能。重复步骤14,。预期结果: 1. UE2激活后,可以看到UE1和UE2被分配了相互正交的资源。2. 开启ICIC功能后,UE的吞吐率会比关闭ICIC功能时有显著提高。备注:按照实际测试情况,测试结果记录在统计表3中,并对场景进行说明。6.2.5 系统间干扰测试(TD-SCDMA,WLAN)测试编号:6.2.5测试项目:干扰相关测试测试分项:系统间干扰测试(TD-SCDMA,WLAN)优先级:基本测试目的:其他系统间干扰测试(TD-SCDMA, WLAN)对TD-LTE Femto信号的影响,包括Femto信号频率隔离度,以及在其他系统信号在标准隔离度内的影响。测试条件: 1配置E-UTRAN小区,时隙配比为5ms/10ms 2DL:2UL,特殊时隙配比与现场TD-SCDMA配置统一。2. Femto处于正常工作状态,小区工作正常。3. 网络拓扑结构配置为B。4. 监测仪表处于正常监控模式。5. 调试信号源,可模拟TD-SCDMA、WLAN信号,或TD-SCDMA和WLAN测试基站各1个,其中隔离度可控。6. TD-LTE各项增强型功能状态:HARQ、AMC、UE上行功控功能均打开7. 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天线模式:SISO或MIMO天线模式测试流程: 1 Femto正常工作,其他设备关机,完成测试表格。2 Femto正常工作,TD-SCDMA正常工作情况下,完成测试表格。3 Femto正常工作,WLAN正常工作下,完成测试表格。4 Femto设备关机,TD-SCDMA、WLAN正常工作下,完成测试表格。5 更换TD-SCDMA、WLAN系统频段/频点,重复步骤1到步骤4预期结果: 1备注:按照实际测试情况,测试结果记录在统计表3中,并对场景进行说明。6.3. 同步方案验证测试6.3.1 IEEE1588v2测试编号:6.3.1测试项目:同步方案验证测试测试分项:同步方案验证测试IEEE1588v2优先级:基本测试目的:Femto基站支持通过传输接口采用IEEE1588V2标准获取同步信号,实现与相邻基站同步。传输网络支持GPON, EPON承载技术传输同步信号。测试条件: 1 传输网络可提供高精度时钟信号源及GPS信息,支持1588v2的同步以太网络。2 传输网络可分别切换使用GPON, EPON等承载技术。3 具体组网模式如图。组网示意图测试流程: 1 Femto开机并接入传输网络,查看同步情况。2 终端驻留测试小区并发起业务。3 承载网分别使用GPON, EPON等传输1588v2同步信号。预期结果: 1 从Femto本地维护终端或其他方式可以查看已经同步,并且无时钟告警。2 终端可以发起业务。3 承载网可使用GPON, EPON等传输1588v2同步信号。备注:6.3.2 GPS测试编号:6.3.2测试项目:同步方案验证测试测试分项:同步方案验证测试GPS优先级:基本测试目的:Femto基站支持通过GPS方式获取同步信号,实现与相邻基站同步。测试条件: 1 Femto通过外接GPS信号的方式,获取同步信号,并可正常建立小区。2 两台待测Femto可将同步信号输出对比测量。测试流程: 1 将两台Femto同步信号输出至示波器,对比两个信号同步情况。预期结果: 1 两台通过外接GPS同步信号的Femto,可实现与相邻基站同步。备注:6.3.3 空口侦听(ISD<500m)测试编号:6.3.3测试项目:同步方案验证测试测试分项:同步方案验证测试空口侦听优先级:基本测试目的:Femto基站支持通过空中接口接收主FEMTO的同步信号和广播信号,实现与相邻基站同步。测试条件: 1 已有主Femto基站通过外接GPS同步信号实现同步状态,处于正常工作状态,并有小区信号覆盖至测试Femto小区覆盖范围。2 网络拓扑为B,测试基站位置分别为图示不同位置点。3 测试Femto基站配置为空口同步模式。4 信号检测仪表处于正常工作状态测试流程: 1 测试Femto基站加电开机,开始空口同步过程;2 信号检测仪表同时检测到主Femto基站的同步信息及测试Femto的同步信息。预期结果: 1 Femto基站可以通过监听主Femto基站PSS/SSS,获得主Femto基站的同步信息并保持同步状态。2 通过仪表观察,测试Femto基站的同步信息与主Femto基站的同步信息始终保持一致备注:6.3.4 空口侦听(ISD>500m)(可选)测试编号:6.3.4测试项目:同步方案验证测试测试分项:同步方案验证测试空口侦听优先级:可选测试目的:Femto基站支持通过空中接口接收参考同步源基站的同步信号和广播信号,实现与相邻基站同步。测试条件: 1 已有参考同步源基站通过外接GPS同步信号实现同步状态,处于正常工作状态,并有小区信号覆盖至测试Femto小区覆盖范围。2 网络拓扑为B,测试Femto基站与源基站距离大于500m。3 测试Femto基站配置为空口同步模式。4 信号检测仪表处于正常工作状态测试流程: 1 测试Femto基站加电开机,开始空口同步过程;2 信号检测仪表检测参考同步源基站的同步信息及测试Femto的同步信息。预期结果: 1 Femto基站可以通过监听参考同步源基站PSS/SSS,获得主Femto基站的同步信息并保持同步状态。2 通过仪表观察,测试Femto基站与参考同步源基站的同步精度满足要求。备注:6.3.5 空口同步稳定性建议实验室测试(可选)测试编号:6.3.5测试项目:同步方案验证测试测试分项:同步方案验证测试空口同步稳定性优先级:基本测试目的:观测更长观测时间内的空口同步精度,并验证无线环境、空口信道的波动对同步性能的影响。测试条件: 1 已有主Femto基站通过外接GPS同步信号实现同步状态,处于正常工作状态,并有小

    注意事项

    本文(612TD-LTEFemto基站设备外场测试规范_XXXX0731.docx)为本站会员(小飞机)主动上传,三一办公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办公(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

    三一办公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