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办公! | 帮助中心 三一办公31ppt.com(应用文档模板下载平台)
三一办公
全部分类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
  • 建筑/施工/环境>
  • 毕业设计>
  • 工程图纸>
  • 教育教学>
  • 素材源码>
  • 生活休闲>
  • 临时分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办公 > 资源分类 > PPTX文档下载
     

    韩玉军 国际商务 ppt课件.pptx

    • 资源ID:1908316       资源大小:1.67MB        全文页数:622页
    • 资源格式: PPTX        下载积分:16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6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韩玉军 国际商务 ppt课件.pptx

    国际商务,内容简介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世界正在快速变化着,当企业走向世界成为国际企业时,它将面临一系列新的挑战,国际管理人员为应对挑战,除需要掌握基本的经济学与管理学的原理外,还需掌握和实行各种战略和政策才能获得成功。本教材国际商务就是为适应这一形势和需要而推出的一本内容非常丰富、新颖、资料翔实、结构清新、规范完整的教材。 本教材以环境-理论-战略与组织结构-运营作为分析逻辑线索与框架,围绕国际企业运行理论基础、商务环境和企业资源能力,探讨了国际企业的战略竞争与组织结构,特别是从动态竞争的角度分析了国际企业如何获取可持续发展的竞争优势。,具体内容除了导论外,可以分为4部分:第1部分:国际商务环境。从宏观或从国家层面介绍国际企业经营面临的政治、经济、法律、社会等国家因素的差异性,同时介绍文化差异对国际企业经营的影响。第2部分:国际商务理论基础。从贸易、投资、金融以及国际生产等方面,介绍国际商务的基本理论。第3部分:国际企业的战略与组织。对国际企业的竞争战略以及组织结构,包括战略联盟与并购等进行深入介绍。第4部分:国际企业的运营。从国际市场营销、供应链管理、人力资源管理、财务管理等方面分析和研究国际企业在全球运作中的管理问题。本教材具有较强的可读性。既可作为国际商务专业硕士研究生的学科基础教材,又可作为高等院校经济与管理类专业的高年级本科生教学和准备参加国际商务专业硕士(MIB)、MBA等入学复习考试的学生使用,同时也可作为跨国公司、涉外企业的中高层管理人员及从业人员的必备参考书。,.,目录第1章 导论 1.1 国际商务的基本概念 1.2 国际商务的产生及当代背景全球化 1.3 国际商务的内容与本书的框架结构第1部分 国际商务环境第2章 国家的政治、经济、法律与社会差异 2.1概述 2.2政治体制 2.3经济体制 2.4法律体系 2.5转型中的国家 2.6国际关系和法律 2.7环境保护标准 2.8社会责任标准(SA8000),.,第3章 文化的差异 3.1 文化的定义 3.2 文化的要素(语言、宗教、价值观、风俗、审美、教育、 社会制度、 物质因素等) 3.3 文化知识及分析 3.4 跨文化管理第2部分 国际商务的理论基础第4章 国际贸易理论 4.1 国际贸易理论概述 4.2 古典国际贸易理论 4.3 新古典国际贸易理论 4.4新贸易理论 4.5国家竞争优势理论,.,第5章 国际贸易政策及其理论 5.1 国际贸易政策及其主要措施 5.2 贸易保护的理论依据 5.3 贸易保护的政治经济学分析第6章 国际直接投资(FDI)理论 6.1 国际直接投资概述 6.2 国际直接投资理论 6.3 国际直接投资与国际贸易的关系 6.4 跨国公司与国际直接投资理论 6.5 中国与国际直接投资第7章 国际收支 7.1 国际收支概述 7.2 国际收支平衡 7.3 国际收支调节理论,.,第8章 外汇与汇率 8.1 外汇与汇率 8.2 汇率决定的基础和影响汇率变化的因素 8.3 汇率理论 8.4人民币汇率制度第9章 金融市场与国际货币体系 9.1 外汇市场、外汇交易与风险 9.2 国际金融市场 9.3 国际货币体系第3部分 国际企业的战略与组织第10章 跨国企业的战略 10.1 跨国企业的经营战略 10.2 跨国企业的战略联盟 10.3 跨国公司(MNCs)的并购 10.4 跨国公司之间的战略竞争,.,第11章 国际商务组织 11.1 跨国公司的组织结构 11.2 跨国公司的组织文化 11.3 跨国公司的组织变革第4部分 国际企业的运营第12章 国际市场营销 12.1 市场营销概述 12.2 目标市场选择 12.3 品牌管理 12.4全球营销与研发第13章 供应链管理 13.1 全球制造与跨国公司 13.2 供应链运营管理 13.3 企业知识管理,.,第14章 国际人力资源管理 14.1 国际人力资源管理概述 14.2 国际人力资源的跨文化管理 14.3 国际人力资源的绩效管理 14.4 国际人力资源的薪酬管理 14.5 国际劳资关系第15章 国际会计与财务管理 15.1 国际企业会计 15.2 国际税收 15.3 国际企业的财务管理,.,第1章 导论本章提要 1. 国际商务的基本概念 2. 国际商务的产生与当代背景全球化 3. 国际商务的内容与本书的框架结构关键术语 国际商务 全球化 反全球化,.,1.1 国际商务的基本概念1.1.1 国际商务的含义国际商务(International Business)或国际商务学是一门研究为满足个人及组织需求而进行的跨国界交易的科学。该定义有两层含义:一是国际商务学研究的是跨国界的活动;二是国际商务学研究的是国家、企业或个人以经济利益为目的而进行的商业性经济活动,而不是非商业性的跨国经济活动(例如国家的对外经济援助)。非商业性经济活动不在国际商务学的研究范围之内。 英国著名国际商业理论学家邓宁(John H. Dunning)给出了国际商务的广义定义:商务是商业、买卖、采购及销售、交易及交换活动,国际商务是跨国的商务活动,它涉及的主体不仅仅是企业这一经济主体,还包括行业、区域、国家乃至整个世界。美国学者科斯(1990)、美国著名国际商务管理专家迈克尔.辛可塔(Michael R. Czinkota,1998)、英国学者塔戈特(J.H.Taggart)、德莫特(M.C.Dermott)、加拿大学者艾伦.,.,鲁格曼(Alan M.Rugman)和美国学者理查德.霍杰茨(Richard M.Hodgetts)等都对国际商务作出过定义:国际商务包括越过国界的任何形式的商业活动,几乎包括任何形式的经济资源商品、劳务和资本转移。(科斯)国际商务的本质是“跨国界”,最基本的国际商务活动是跨国界的经济交易活动。国际商务学研究的主要对象是国际企业或跨国公司。对于中国的学术界来讲,回答什么是“国际商务”这个问题不仅关乎本学科在中国的发展,还关乎知识分子兼济天下的使命。在过去的30多年,国际商务在中国发展得实在太快,以至于什么是国际商务这个问题都还没有来得及仔细想清楚,“走出去战略”就成为社会流行语了,而每每出现的中国企业跨国并购受阻,则平添了几分悲情和民族主义的愤然。,.,1.1.2 国际商务的类型与特征 1. 国际商务的类型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国际经济交往活动日趋频繁,国际商务的形式与内容越来越多样化、复杂化。特别是在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推动之下,伴随着国际投资以及企业经营组织、经营形式的日益专业化,国际商务活动的范围不断扩大,一些新型的国际商务活动不断涌现,国际技术贸易、国际劳务合作、国际工程承包、特许经营、服务外包等,使国际商务活动的内容越来越丰富,国际商务的类型亦不胜枚举。概括起来讲,国际商务可以分为三大类: 国际贸易,即货物与服务的进出口; 国际直接投资; 特许经营、合作经营、合作开发、工程承包与劳务合作、国际信贷与融资等贸易与直接投资以外的其他国际经济活动。,.,2.国际商务的特征国际间的经济贸易往来实践形成了国际商务。世界经济全球化迅猛发展,国际商务从原来单纯的货物进出口贸易,发展到服务贸易、技术贸易及各国间的经济合作。其主要特征有如下几个方面:(1)国际商务是企业国际化战略的综合反映(2)国际商务以进入和开拓国际市场为目标(3)国际商务复杂多变、风险大(与国内商业活动比较) 经济活动范围不同 受制约或市场化程度不同 经济调节程度不同 经济运行的媒介体不同 经济运行的环境与条件不同 风险大小不同,.,1.2 国际商务的产生与当代背景全球化 1.2.1 国际商务的产生与发展 1. 国际商务的产生国际商务发端于国际贸易2.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商务的发展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国际商务的发展异常迅猛。其发展的历程可以划分为如下三个阶段:(1)贸易主导阶段第二次世界战后初期:(2)投资主导阶段20世纪70年代:(3)全球商务阶段20世纪80年代以后:,.,随着第三次科学技术革命的迅猛发展,全球经济出现迅速融合,跨国公司大量出现并获得了空前发展,国际商务也出现了如下一些发展趋势:(1)生产活动国际化不断加强(2)国际贸易对企业经营更加重要 (3)国际商务活动的需求环境逐渐形成(4)无形贸易在国际商务活动中的重要性突显(5)生产经营跨国公司化(6)世界经济区域化、集团化二战后,随着欧洲经济一体化发展的不断深入,世界各国几乎无一例外地参与了区域经济合作组织。近十年来,区域经济合作组织更是迅速发展。据WTO统计,截止2007年底,向WTO通报的区域贸易协定(RTAs)已达340多个,其中生效的RTAs达到220多个。,1.2.2 国际商务的当代背景全球化,世界在变小,企业在变大。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不同国家和地区间的关系和依赖性不断加强与扩展。在当今开放经济条件下,不论是开展跨国经营的公司还是在一国国内经营的公司,都必须具备国际化和全球化的思维方式,特别是公司的高层决策人员。经济全球化是当前经济发展中最引人注目的发展趋势。下面我们就首先介绍一下全球化的含义与本质,然后分别就经济全球化的特征和迅猛发展的原因进行考察分析,最后就经济全球化的深远影响和反全球化进行一些探讨与简单介评。,。,1. 全球化的含义对于什么是经济全球化,西方学者普遍接受这样一种观点:即认为经济全球化是指资本、劳动力、技术、知识、信息等生产要素在全世界范围内自由流动,使得各国之间的经济联系日益紧密的过程。有两种对全球化的理解在国外比较流行。 (1)从经济学界谈论全球化和报刊、电视等传播媒介介绍全球化的大多数场合来看,人们提到全球化时,指的是一种经济现象,即各国市场和各地区性市场的一体化。这种全球化定义的典型代表,是丹尼罗德里克(Dani Rodrik)在全球化走得太远了吗?和托马斯弗里德曼(T. Friedman)在凌志汽车与橄榄树理解全球化中的界定。 (2)与经济界、新闻界大多数人的理解不同,一些社会学家、人类学家、历史学家和文化研究专家将全球化看作一种进化过程,即一个由诸多过程构成的巨大而多面的复合体,牵涉到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从这种意义上理解的全球化,以澳大利亚社会学家马尔科姆沃特斯(M. Waters)在全球化:关键性思想一书中使用的定义为典型代表。,。,我们认为,经济全球化是世界上各国和地区之间通过商品、服务及劳动力、资本、信息、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的跨国界流动,寻求资源最优配置的一个互相联系、互相依赖并不断深化的过程。它主要包括贸易、生产、科技、金融、资本和劳动力流动的国际化与自由化。 2. 经济全球化的本质关于经济全球化的本质,学者们的看法不尽一致。主要有如下几种观点: (1) 第一种观点认为经济全球化是资本扩张的必然结果,所以,经济全球化的本质就是资本主义化、甚至可以说是美国化,是美国模式资本主义在全球取得最后胜利的标志,这是所谓“自由派”观点。具体来看这种观点包括两种主要看法: 第一,全球化是跨国公司的全球化。 第二,全球化的实质是美国化。 (2)认为经济全球化是资本主义化、美国化,因此本质上就是经济殖民主义,是帝国主义发展的新阶段,必须坚决批判与反对,这是所谓“新马克思主义”观点或“左”派观点。,。,(3)怀疑派观点。认为历史并没有显现所谓全球化的事实,充其量不过是出现了高水平的国际化,也就是国家之间经济互动而已,经济全球化是某些理论家的神话。(4)认为全球化是21世纪推动社会经济、政治快速变革的中心力量,这些变革正在重新塑造着现在世界,即著名的“变革论”。但未来如何变革,尚看影响这一变革过程的各种因素以及相互博弈的结果。(5) 经济全球化是社会化大生产发展的必然,是通向世界和平和世界大同的必由之路,是人类未来新社会的经济基础;对于发展中国家抑或对于发达国家都是严峻的挑战,因应经济全球化最好的对策就是全球友好合作,共同发展,共同进步。,。,3. 经济全球化的特征(1) 从整体角度看经济全球化的特征总起来看,经济全球化的主要基本特征有:一是国际贸易规模迅速扩大;二是跨国直接投资迅猛发展;三是全球要素资源加快流动。 具体来说,经济全球化的特征就是: 生产全球化。 贸易全球化。 投资全球化。 金融全球化。 区域性经济合作日益加强。(2) 从本质上看经济全球化的特征从本质上看,经济全球化呈现如下特征: 经济全球化不是各国经济同质化,而是世界市场的自由化:包括商品、服务、技术、信息、劳动力、货币资本的交易全球化,市场竞争的全球化。,。, 由市场的自由化又伴生国际规则的全球化。 在国际经济中,还有附属于经济全球化的所谓的文化全球化,实际上就是消费的全球化(包括精神消费),它是以商业的全球发展为背景的。 金融全球化的速度超过了生产和交换全球化的速度,使得各国之间的经济波动更容易传导;现代金融体系的缺陷无法有效防止金融投机对实力不强的国家金融安全的威胁;各国金融屏障的撤消,便利了资金泡沫的发生与作用,破坏着经济和社会生活的稳定。 经济全球化使国际范围内的贫富差距和收入的不平等将不断加剧。,。,4. 经济全球化迅猛发展的原因(1)科学技术的发展是经济全球化的前提条件。(2)生产力发展的内在要求。(3)全球性市场经济体制的实现为经济全球化奠定了一个制度基础。(4)微观经济主体的趋利动机,是推动经济全球化发展的基本动因。(5) 国际局势相对缓和。(6)国际经济组织日益发展和完善,在协调各国经济、地区经济和全球经济发展,稳定国际金融秩序和国际金融市场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IMF、WB、WTO)(7)各国政府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5. 经济全球化的影响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它的影响既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经济全球化对任何国家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既有利,也有弊。我们重点以发展中国经济为例,来探讨经济全球化所的带来的正、负面影响。 (1) 经济全球化的积极影响 就经济全球化的正面影响而言,基本可以概括为: 经济全球化由于信息技术使空间距离极大地缩短,几乎在产地之间“天然的”竞争界限的地理距离已失去了意义,于是世界各地彼此都是潜在的竞争者,相互争夺正在变得短缺的资本投资和相应的劳动岗位,后两者通过纳税使民族国家和社会福利国家的政策得以实现。同时经济全球化使一些国家变得更具有竞争力、创造力和创新精神,从而使国家能富裕起来。 现代信息的通信技术以及复杂的计算机程序,有助于人们消除不同资本市场的时间差。在跨国的生产网络方面,时间的全球化正在形成。,。, 全球化意味着世界整体福利的增加和机会的增加。 全球化有利于促进资本、技术、知识等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的优化配置,给发展中国家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 全球化有利于促进世界和平与稳定。经济全球化使整个世界“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使各国经济的发展越来越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促使发展中国家的出口商品结构优化。从长远看,经济全球化在很大程度上是一个对人类的整体发展有巨大益处的历史进步,是人类史无前例的发展机遇。,。,(2) 经济全球化的消极影响悲观主义者对经济全球化的观点与乐观主义者截然相反,尖锐对立。他们认为,经济全球化不是机遇而是陷阱。特别是在发展中国家,有许多政治家和专家学者对经济全球化持否定态度。经济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带来的严峻挑战,主要发生在国际竞争加剧以及发展中国家参与国际竞争的难度加大。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挑战,主要体现为: 增大了各国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经济运行的风险。 各国各地区的发展差异有可能进一步拉大。 经济全球化使发展中国家主权容易受到冲击和削弱。 国际游戏规则对发展中国家越来越不利。 对于全球生态系统的过度开发与破坏,例如,日益蔓延的荒漠化、对土地的侵蚀、动植物物种的灭绝、海洋与河流的污染等。,。,(3) 对经济全球化影响的评价经济全球化是具有双重性的。如同利用外商直接投资对东道国是一把“双刃剑”,融入经济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也是一把“双刃剑”。原因在于:经济全球化既是生产社会化发展到国际化的客观趋势,也是发达国家有意识推行的一种获取国际经济支配权的战略,为此,针对一种具体的“经济全球化”论点,有必要分清是前者还是后者。违背发展中国家的明智选择和客观需要,强行按照抽象的西方自由放任学派的教义来推行贸易和投资自由化,鼓吹以西方发达国家主导下定出的国际规则来替代所有的经济主权,实质上是在国际市场上推行国内市场尚且不能无条件通行的“优胜劣汰”原则“丛林原则”,即除了弱肉强食的生存竞争关系,没有其他的相互关系,要害是“淘汰”落后者,也就是剥夺发展中国家未来能够转化成优势产业的机会。总之,经济全球化是适应社会生产力发展而产生的一种客观趋势,除了正视和积极参与之外,别无选择。,。,6. 反全球化2007年国际金融经济危机爆发之前,全球化经历了一个黄金时代,在全球创造了经济增长的“正和”奇迹,参与全球化的国家普遍享有低通胀、高增长,高技术产品迅速普及,人类的生活方式发生了巨大变化。然而,在全球化高歌猛进的过程中,由于部分发达国家未能履行减小贫富差距、实现均衡有节制发展的责任,对本国过度扩张的金融机构也缺乏有效监管,致使掠夺性占有和开发以及金融危机的影响随着全球化进程迅速传播到世界的各个角落。事实上,由发达国家主导的全球化,制造了一个失衡的世界。而对全球化的反思和抵抗,也在全球化的过程中产生、发展。事实上,随着全球化的扩展和深入,特别是金融危机的全球扩散,作为全球化时代的衍生品,反全球化(Against Globalization)运动目前已经发展成为当今时代影响范围最大的社会运动之一。实际上,反全球化是另一种全球化,是全球化的产物。,。,反全球化运动的一个特点就是多样性和包容性。人们参与反全球化运动的原因是非常复杂的,目的也是不一样的。但有一点是共同的,他们将一切不满归于经济的全球化,归于跨国公司、国际组织以及本国政府支持的新自由主义政策。因此,因公司裁员而失去工作的墨西哥工人、反对血汗工厂剥削的菲律宾工人、在亚洲金融危机中深受其害的韩国职员、担心工资待遇下降的美国劳工,以及发誓维护传统食品的法国农民和维护非洲妇女尊严的加纳人,他们走到了一起,成为庞杂的反全球化运动中的一部分。归纳起来,在世界范围的反全球化有以下特点:(1)在南方、外围及第三世界里,反全球化的情况很复杂;(2)就地区而言,东亚不如欧美,东欧不如西欧;(3)就产业而言,更多的反全球化力量来自原第一与第二世界的旧经济而不是新经济部门;(4)反全球化与冷战后全球范围上升的民族主义、排外主义的力量与情绪普遍联系在一起;(5)反全球化往往与环境、生态平衡等因素联系在一起;,。,(6)在一些从全球化中受益较多的发展中国家,目前反全球化的力量相对较小;(7)反全球化作为新的政治与意识形态,与全球化作为政治与意识形态针锋相对,体现了后冷战时代新的意识形态;(8)全球化的负面后果直接催生了许多非政府组织,这些非政府组织的宗旨与使命就是反全球化。专栏1-1 反全球化大事记1999年11月30日到12月初,WTO贸易部长会议在西雅图召开,准备发起新一轮多边自由贸易谈判。会议内部南北国家分歧严重,会议外部发生举世震惊的反全球化示威,导致会议无果而终。美国工会组织及环境保护主义者是这次抗议活动的主角。这次抗议活动把全球化带来的一系列社会与环保问题充分揭露出来。2000年1月底,世界经济论坛年会在瑞士达沃斯召开,反全球化的示威者与来自世界各国的各界精英同时抵达。,。,1.3 国际商务的内容与本课程的框架结构1.3.1 国际商务的研究内容 1. 国际商务环境分析 2. 国际贸易与国际投融资理论 3. 企业国际化战略与管理 4. 国际市场营销 5. 国际人力资源管理 6. 国际会计与财务管理,。,1.3.2 本课程的宗旨与结构安排 1. 本书的宗旨在设计本课程过程中,我们力图把西方国际商务的基本理论、研究的最新成果、发展的前沿等进行较全面、系统、深入的分析介绍,使读者了解、掌握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国际商务的基本内容、现实意义以及对中国企业如何“走出去”提供思路与借鉴,同时针对国际商务学科的特点,设计本课程的题目与内容。 2. 本课程的结构安排具体内容除了导论外,可以分为4部分:第1部分:国际商务环境。从宏观或从国家层面介绍国际企业经营面临的政治、经济、法律、环境保护、社会等国家因素的差异性,同时介绍文化差异对国际企业经营的影响。第2部分:国际商务的理论基础。从贸易、投资、金融以及国际生产等方面,介绍国际商务的基本理论。具体包括:,。,(1)国际贸易理论。对国际贸易理论从历史演进的角度分别介绍古典国际贸易理论、新古典贸易理论和新贸易理论,并针对国际企业竞争优势来源问题,介绍了国家竞争优势理论。(2)国际贸易政策及其理论。介绍了贸易政策的主要措施,贸易政策的决定,即贸易政策的理论依据,并把贸易保护制度的政治经济学分析作为贸易政策出台的主要理论依据。(3)国际直接投资理论。对当前国际直接投资理论,即跨国公司的理论进行分析,包括垄断优势理论、内部化理论、区位优势理论以及这3种理论的综合国际生产折中理论等。(4)国际收支。国际收支是一国一定时期内对外经济活动的系统记录。国际收支平衡与否直接影响到国内经济的稳定运行。因此研究国际收支的内容及其理论就成为国际商务所必须重视的课题之一。(5)外汇与汇率。对外汇与汇率的概念界定、汇率决定的基础和影响汇率变化的因素、汇率的决定理论以及人民币汇率制度问题进行了较深入讨论。(6)金融市场与国际货币体系。,。,第3部分:国际企业的组织与战略。对国际企业的组织结构以及竞争战略,包括战略联盟与并购等进行了深入讨论。(1)国际商务组织。具体内容包括国际商务组织的类型、跨国公司(MNCs)的组织结构、跨国公司的组织文化、跨国公司的组织变革等。(2)跨国公司(MNCs)的战略。具体包括跨国公司(MNCs)的经营战略、跨国公司的战略联盟、跨国公司的并购以及跨国公司之间的战略竞争等。第4部分:国际企业的运营。从国际市场营销、供应链管理、人力资源管理、财务管理等方面分析和研究国际企业在全球运作中的管理问题。 (1)国际市场营销。对市场营销含义与界定、目标市场选择、全球营销与研发以及品牌管理等进行了深入讨论与分析。,。,(2)供应链管理。对全球制造与原材料管理、供应链运营管理以及知识管理等进行考察与讨论。(3)国际人力资源管理。对全球人力资源管理的作用、对管理者的管理、对劳动员工的管理、国际劳工关系等问题进行探索与分析。(4)财务管理。对国际企业会计、国际税收、国际企业的财务管理、国际企业财务管理的目标、进出口贸易融资、跨国投资、国际现金流量管理、外汇风险管理、经济风险管理以及全球货币管理技术(集中存款、多边净额)等进行了全面系统介绍与分析。,。,复习与思考题 1. 试述国际商务的概念、类型与特征? 2. 试述经济全球化的含义、本质、原因与特征? 3. 简述反全球化产生的原因与表现? 4. 简述国际商务研究的主要内容?,。,参考文献1. 美 保罗克鲁格曼,茅瑞斯奥伯斯法尔德:国际经济学(第六版,上、下册),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2. 美 大卫.艾森豪威尔:全球经济的危机,政治事务2001年4月。3.意 G. 甘道尔夫,王小明等译:国际经济学(第一卷):国际贸易纯理论(修订第二版),中国经济出版社,1999年。4. 瑞典 俄林:地区间贸易与国际贸易,商务印书馆1986年版。5. 瑞士苏珊C施奈德,法简-路易斯,巴尔索克斯著:跨文化管理,石永恒主译,经济管理出版社2002年版。6. 保罗 埃文斯(Paul Evans)等:国际人力资源管理,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年。7. 查尔斯.W. L. 希尔(Charles W. L. Hill)著:国际商务,周健临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8. 查理.米歇尔著:国际商务文化,经济科学出版社,2002年。9. 陈国权:供应链管理,中国软科学,1990年第10期。10. 陈晓冉:Wintel何去何从?,现代传输,2006(4)。11. 道格拉斯.朗,刘凯,张晓东:国际物流:全球供应链管理,电子工业出版社,2006年。,。,12. 恩伯C.:文化的变异现代文化人类学通论, 杜杉杉译,辽宁人民出版社,1988年13. 大卫李嘉图: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商务印书馆1979年版。14. 樊治平著:知识管理研究,东北大学出版社,2003年。15. 冯宗宪,杨健全,张文科主编:国际贸易理论、政策与实务,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16. 高成兴、朱立南、黄卫平编著:国际贸易教程(第三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17. 高成兴主编:国际贸易教程(教学辅导),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18. 格里芬.普斯泰著:国际商务(第5版),刘春生等校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19. 桂萍,谢科范:微软与英特尔合作的博弈分析,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信息与管理工程版),2005(8)。20. 郭铁民,王永龙,俞姗:中国企业跨国经营,中国发展出版社,2002年。21. 海闻,P. 林德特,王新奎著:国际贸易,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22. 汉斯.米尔鲍尔(Hans Mhlbacher)等著:国际营销(英文版,第3版),韩玉军编审,刘春生,林玉超译校,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23. 韩玉军编著:国际经济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24. 韩玉军主编:国际贸易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年。25. 韩玉军等:国际贸易与环境的关系研究,现代教育集团出版社,2007年。26. 黄卫平、彭刚:国际经济学教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27. 姜波克:国际金融新编,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28. 姜秀珍:国际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8年。29. 江小娟,李蕊:“FDI对中国工业增长和技术进步的贡献 ”, 中国工业经济,2002年第7期。30. 金祥荣主编:国际经济学:前沿理论和发展方向,浙江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31. 李杰:“我国利用外资的正负效应分析”, 经济学家,2004年第1期。32. 李坤望主编:国际经济学(第二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33. 李斯特:政治经济学的国民体系,商务印书馆,1976年,第322页。34. 李中斌等:国际人力资源管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年。35. 理查德 M. 霍杰茨(Richard M. Hodgetts),弗雷德.卢森斯(Fred Luthans)著:国际管理文化、战略与行为,赵曙明,程德俊主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36. 林季红编著:新编国际商务教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37. 林新奇:国际人力资源管理,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年。38. 鲁桐:WTO与中国企业国际化,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0年。39. 马克思:资本论第3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40. 马士华,林勇,陈志祥:供应链管理(第二版),机械工业出版,2006年。41. 迈克尔.波特:国家竞争优势,华夏出版社,2002年。42. 迈克尔 R. 钦科陶等:国际商务(英文版,第7版),机械工业出版社,2010年。43. 明媚:Wintel还能走多远,环球观察,2001(11)。 44. 曲如晓,闫庆悦编著:新编国际经济学,经济管理出版社,2004年版。45. 沈坤荣,耿强:“外国直接投资的外溢效应分析”,金融研究2000年第3期。,。,46. 施先亮,李伊松:供应链管理原理及应用,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年。47. 陶涛编著:国际经济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48. 佟家栋,高乐咏:国际经济学,南开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49. 王亚星,王文潭编著:国际商务,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年。50. 王佳芥编著: 国际商务:结合中国企业案例的分析,中国市场出版社,2010年。51. 吴国清:“中国的FDI来源结构及其影响”,统计教育2002年第3期。52. 吴建国,冀勇庆:华为的世界,中信出版社,2006年。53. 亚当斯密,郭大力,王亚南译: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商务印书馆1979年版。54. 杨晓雁,周艳军,傅永华:供应链管理,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年。55. 尹翔硕:国际贸易教程(第二版),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年。56. 约翰H.邓宁:国际生产与多国企业,乔治艾伦及昂温出版公司,1981年。57. 约翰D. 丹尼尔斯等著:国际商务环境与运作(英文版,第11版),机械工业出版社,2009年。,。,58. 约翰 B. 库伦(John B. Cullen):多国管理战略要径,邱立成等译,机械工业出版社,2000年。59. 张二震、马野青著:国际贸易学(第三版),人民出版社,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60. 张小蒂,基于渠道控制的市场势力构建模式特征分析以沃尔玛为例,中国工业经济,2009年第2期61. 赵春明:国际经济学,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年版。62. Abbassi,S. M., K. W. Hollman, and Murrey,“Islamic Economics;Foundations and Practice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ocial Economics 16,No.5,1990, pp.5-17. 63. Adonis and Pollard, A Class Act: The Myth of Britains Classless Society, London: Hamish Hamilton, 1997.64. Bhagwati, Jagdish,1988, Protectionism, Cambridge: MIT Press.65. Bokhari, F., “Banker Introduction of Islamic System Will Prompt Big Withdrawals,” Financial Times, March 6,2001,p.4.,。,66. Brander J.A. and Krugman P.R.,1983,“A Reciprocal Dumping Model of International Trade,”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s,15,pp.313-321.67. Brander, James,1995,“Strategic Trade Policy,”Handbook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s III, Chapter 27.68. Brune, N.,G.Garrett,and B.KOGUT,“The International Monetary Fund and the Global Spread of Privatization,”IMF Staff Papers 51,no.2(2006),pp.195-219.69. Cox T.F. and S.Blake(1991),”Managing Cultural Diversity :Implications for Organization Competitiveness, Academy of Management: Executive,5(3),pp.45-56.70. David A. Victor. International business Communication. Harper Collins Publishers, 1992:143.71. Dekmeijian, Islam in Revolution: Fundamentalism in the Arab World, Syracuse: Syracuse University Press,1995.72. Dennis R. Appleyard, Alfred J. Field, Jr. 2001, International Economics, 4th Edition, McGraw-Hill Companies, Inc. 73. Detrouzos, M. L., Lester R. K, and. Solow R. M, Made in America, Cambridge, MA:MIT Press,1989.,。,74. Devis,P. S., Model of Institutional Entry: An Isomorphism Perspective,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Business Studies,2000(31):239-258. 75. Dhillon, A.,“India Has No Beef with Fast Food Chains,” Financial Times, March 23, 2002,p.3.76. Dixit A.K. and Norman V.,1980, Theory of International Trade, Cambridge :Cambridge UV Press. 77. Dominick Salvatore, 1995,International Economics (the 5th Edition), Prentice Hall, Inc., a Simon & Schuster Company.78. Ethier,Wilfred,1983, Modern International Economics. W.W. Norton &Company,New York London.79. Fukuyama, F., “The End of History,” The National Interest 16,Semtember 1989,p.18.80. Geert Hofstede, Cultures and Organization: Software of the Mind, McGraw-Hill/UK,199181. Geert Hofstede. Culture and Organizations. Harper Collins Publishers, 1994.82. Gerrt Hofstede. Cultures Consequences: International Difference in Work-related Values. Sage Publishers Inc. , 1984.,。,83. Grossman G.,1992, Imperfect Competition and International Trade,Cambridge:MIT Press.84. Grossman, G.M. and E. Helpman, 1994,“Protection for Sal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84,pp.833-850.85. Hamel, Doz, and Prahalad, Collaborate with Competitiors,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 23,2002, pp.853-854.86. Heckscher,E., 1919, “The Effect of foreign trade on the distribution of income”,Eknomisk Tidskrift,pp. 497-512.87. Helpman E.and Krugman P. ,1985, Market Structure and Foreign Trade, Cambridge: MIT Press.88. Hodgetts, R. M., “Dow Chemical CEO William Stavropoulos on Structure and Decision Making,” Academy of Management Executive ,November 1999, pp.29-35.89. Huntington, S

    注意事项

    本文(韩玉军 国际商务 ppt课件.pptx)为本站会员(小飞机)主动上传,三一办公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办公(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

    三一办公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