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办公! | 帮助中心 三一办公31ppt.com(应用文档模板下载平台)
三一办公
全部分类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
  • 建筑/施工/环境>
  • 毕业设计>
  • 工程图纸>
  • 教育教学>
  • 素材源码>
  • 生活休闲>
  • 临时分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办公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中央财政补助云南省农村卫生人员培训.docx

    • 资源ID:1896035       资源大小:112.26KB        全文页数:64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6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6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中央财政补助云南省农村卫生人员培训.docx

    昭通市卫生局文件昭卫发2009173号昭通市卫生局关于印发2009年昭通市农村卫生人员培训工作计划的通知各县区卫生局:为认真贯彻落实云南省2008年农村卫生人员培训项目实施方案(云卫发20081218号)和云南省卫生厅关于印发2009年云南省农村卫生人员培训工作安排的通知(云卫发2009310号)要求,为切实做好我市2009年农村卫生人员培训项目,现将2009年昭通市农村卫生人员培训工作安排印发你们,昭通市财政局 昭通市卫生局关于下达中央和省级卫生人员培训专项资金的通知(昭财社2008155号)已将2009年农村卫生人员培训项目各项经费下达到了各县区,请结合以下要求,一并贯彻落实。一、乡镇卫生院内儿科医生培训项目。资金安排为:视频培训课件费560元/人,理论学习学员食宿、教学管理费1750元/人,进修费2890元/人。其中,视频教学课件费由市卫生局统一支付,教学管理费及学员食宿费由市卫生局支付400元/人,各县区卫生局统一支付昭通卫校1350元/人,并于2009年6月12日前按照(昭财社2008155号)分配的人数,将培训费汇款至昭通卫校账户,同时将汇款单复印件传真至昭通卫校。汇款账户名称:昭通卫生学校开户行:昭通市农行环东支行帐 号:031301040000882 联系人:黄天才 电 话:2154561请参加培训的人员于2009年6月14日到昭通卫校报到。二、乡村医生在岗培训项目项目经费已全部下达各县区,知金教育中心将根据各县区汇款情况,安排机顶盒及教材的发放工作。为确保项目按时开班,请各县区务必按时限要求将应付款项汇入知金教育中心账户。应付款项见附件3。第一批乡村医生在岗培训的4个项目县要按时将在岗培训视频机顶盒收齐后交到昭通卫校,由知金教育中心(华医网)统一到昭通卫校更换机顶盒课件,同时领取第二学年教材,确保按时开班。第二批乡村医生在岗培训的7个项目县于2009年6月17日前将培训计划和领导小组名单、县卫生局联系人及电话、卫生院班主任、辅导老师名单及联系方式上报市卫生局基妇科。并完成本县区“云南省乡村医生在岗培训基础数据录入系统”的数据录入及复核工作。三、其它要求 请各县区按时报送相关信息到市卫生局基妇科(需同时报送电子版)。 请各县区卫生局确定专人负责2009年农村卫生人员培训工作,确保培训工作顺利完成。市卫生局基妇科联系人:李文姣 电 话(传 真):2121506 电子邮箱:ztwsjjfk附件:1.2009年昭通市农村卫生人员培训工作计划 2.云南省卫生厅关于印发云南省2008年农村卫生人员培训项目实施方案的通知 二九年五月二十一日附件1:2009年昭通市农村卫生人员培训工作计划为认真组织好2009年乡镇卫生院内儿科医师培训、乡村医生在岗培训和乡镇卫生院管理人员培训项目,根据云南省2008年农村卫生人员培训项目实施方案(云卫发20081218号)和云南省卫生厅关于印发2009年云南省农村卫生人员培训工作安排的通知(云卫发2009310号)要求,现对2009年我市农村卫生人员培训工作安排如下:一、关于2009年农村卫生人员培训大纲和教材乡镇卫生院内儿科医师培训项目大纲;第一批和第二批乡村医生在岗培训项目大纲;乡镇卫生院管理人员培训大纲见附件1。乡镇卫生院内儿科医师培训项目、第一批和第二批乡村医生在岗培训项目课程安排见附件2。2009年乡镇卫生院内儿科医师培训和乡村医生在岗培训统一使用知金教育中心(华医网)提供的配套手册为培训教材。教材与机顶盒同步下发。二、乡镇卫生院内儿科医师培训(集中理论学习阶段)安排。各县卫生局于2009年6月11日前,按各县分配名额确定乡镇卫生院受训人员,报市卫生局备档。昭通卫校为集中理论学习地点,理论学习时间为35天,学习结束后回各县区级医疗机构进修。乡镇卫生院内儿科人员培训统一于2009年6月14日开班。2009年7月17日,昭通卫校根据省卫生厅下发的试题,印制试卷,组织受训人员集中理论学习结束后参加考试;考试考核结果造册送市卫生局基妇科存档,以备卫生部和省卫生厅抽查。培训结束后,昭通卫校向市卫生局基妇科提交培训工作总结及受训人员考试考核成绩。三、乡村医生在岗培训安排第一批开展乡村医生在岗培训的巧家县、鲁甸县、盐津县、绥江县4个项目县工作安排。1.2009年6月15日前,4个县卫生局将乡村医生在岗培训第二学年视频课件费汇入知金教育中心(华医网)账户(应付款项见附件3)。2. 2009年7月10日前,鲁甸、巧家、盐津、绥江4个县卫生局将在岗培训视频机顶盒收齐后交到昭通卫校,由知金教育中心(华医网)统一到昭通卫校更换机顶盒课件,同时领取第二学年教材。3.鲁甸、巧家、盐津、绥江4个县卫生局于2009年7月30日前统一开班。第二批开展乡村医生在岗培训的昭阳、大关、永善、镇雄、彝良、威信、水富7个县区项目县工作安排。1.7个县区的乡镇卫生院于2009年6月12日前,将乡村医生的基本信息和班主任、辅导老师的名单及联系方式上报各县区卫生局。2.2009年6月17日前,7个县区卫生局负责制定本地乡村医生在岗培训的视频培训计划,成立县区级乡村医生在岗培训领导小组,并把培训计划和领导小组名单、卫生院班主任、辅导老师名单及联系方式上报市卫生局。2009年6月17日前,各县区卫生局根据乡镇卫生院上报的乡村医生基本信息和知金教育中心(华医网)提供的初始密码和用户名(初始密码可修改,见附件6),负责本县区“云南省乡村医生在岗培训基础数据录入系统”的数据录入及复核工作(录入网址:)。3. 2009年6月17日前,7个县区卫生局将培训计划、卫生院班主任、辅导老师名单及联系方式报市卫生局基妇科。4.7个县区卫生局于2009年6月17日前将乡村医生学员学习IC卡卡费(学员IC卡卡费20元/人/张,由学员自付)收齐后,一并将乡村医生在岗培训机顶盒购置费、视频课件费汇入知金教育中心(华医网)账户(应付款项见附件4)。5. 2009年6月20日前,知金教育中心(华医网)根据“云南省乡村医生在岗培训基础数据录入系统”中的人员信息,制作学员学习IC卡。6. 关于“云南省乡村医生在岗培训”视频机顶盒、管理员IC卡、学员学习IC卡及培训教材的发放。2009年6月25日前,知金教育中心(华医网)将“云南省乡村医生在岗培训”视频机顶盒、管理员IC卡、学员学习IC卡及培训教材发放到7个县区卫生局。第二、三年根据年度培训计划,由7个县区卫生局统一负责收集机顶盒交到昭通卫校进行课件更换,知金教育中心(华医网)负责每年度机顶盒课件的更换。7.第二批7个县区乡村医生在岗培训统一于2009年6月30 日前开班。年度培训结束前一天,县区卫生局根据省卫生厅统一下发的试题,印制试卷,组织受训人员参加考试;考试考核不及格者,次年组织一次补考;补考不及格者不予乡村医生执业注册。年度培训工作结束后2周内,各县区卫生局向市卫生局基妇科提交培训工作总结及受训人员考试考核成绩。四、有关要求2009年农村卫生人员培训时间紧,任务重,各县区要高度重视,精心组织,周密安排,制定好培训计划,确保培训工作顺利完成。各县区卫生局要做好与县区级医疗机构和乡镇卫生院的协调工作,共同组织实施好2009年农村卫生人员培训工作。附件:1.2009年农村卫生人员培训大纲2.2009年农村卫生人员培训课程安排3.2009年各县区卫生局应支付“知金教育中心”乡村医生在岗培训机顶盒、视频课件、学习卡经费一览表4云南省第二批乡村医生在岗培训项目县录入系统用户名及初始密码5.“知金教育中心”联系方式及账号6.云南省乡村医生在岗培训基地管理办法附件1:2009年农村卫生人员培训大纲第一部分 乡镇卫生院内儿科医师培训大纲内科部分一、目的掌握内科常见疾病的诊疗方法和急危重病(症)的早期识别和初步处理。二、要求(一)掌握内科常见症状的诊断、鉴别诊断以及初步处理;(二)掌握内科常见疾病的基本诊疗方法和急危重病(症)的早期识别和初步处理原则;(三)熟悉内科常用药物的使用指征和方法;(四)熟悉内科常见疾病的病因、预防措施和知识宣教;(五)简要了解内科常见疾病的重要新进展。三、培训内容【内科常见症状体征的诊断、鉴别诊断以及初步处理】主要内容包括:发热、皮疹、呕吐、腹泻、腹痛、呼吸困难、胸痛、心悸、紫绀、黄疸、水肿、少尿与无尿、尿路刺激征、惊厥与癫痫发作、意识障碍、瘫痪、眩晕等。【内科常见疾病和急危重病(症)的诊疗措施】(1)内科常见慢性疾病,包括高血压病、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返流性食管炎、胃炎、消化性溃疡、慢性腹泻、慢性肾小球肾炎、尿路感染、贫血、糖尿病、高脂血症、高尿酸血症、甲状腺疾病、风湿性疾病的诊断和治疗;(2)内科急危重病(症),包括休克、急性心力衰竭、心绞痛、急性心肌梗死、消化道出血、溃疡合并穿孔或出血或幽门梗阻、糖尿病合并昏迷、急性脑血管病、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急性镇静安眠药中毒、急性食物中毒的早期识别、初步处理和正确转运。【内科常用药物的使用指征和方法】主要内容包括:抗生素、抗结核病药物、抗病毒药物、解热镇痛药、降血压药物、降血糖药物、降血脂药物、降尿酸药物、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心衰药物、抗休克药物、治疗血栓病药物、治疗溃疡病药物、止吐药、止泻药、缓泻药、解痉药、利尿药、补钙补铁药物、镇静催眠药、抗癫痫药物、肾上腺皮质激素、老年人、儿童、孕妇和哺乳期妇女临床用药。【内科临床基本技能】(1)系统的病史采集、体格检查技巧;(2)完整门诊和住院病历的书写;(3)血尿便三大常规、血生化检查、心电图、X片、超声报告分析;(4)熟悉常用诊疗技术:包括物理降温、氧疗、雾化治疗、置胃管及洗胃、灌肠、置尿管、胸膜腔穿刺、腹膜腔穿刺、腰椎穿刺等。四、时间安排(一)总体时间安排:共87天,包括集中理论培训和临床实践。其中理论培训22天,计176学时;临床实践65天,计520学时。(二)理论培训(集中学习)参考学时22天,计176学时。 1.内科常见症状体征的诊断、鉴别诊断以及初步处理(4天,32学时),包括:(1) 发热(2学时);(2) 皮疹(2学时);(3) 呼吸困难(2学时);(4) 胸痛(2学时);(5) 心悸(1学时);(6) 腹痛(2学时);(7) 腹泻(2学时);(8) 呕血便血(2学时);(9) 恶心呕吐(1学时);(10) 水肿(2学时);(11) 血尿(1学时);(12) 尿频、尿急、尿痛(1学时);(13) 皮肤粘膜出血(1学时);(14) 关节痛(1学时);(15) 腰背痛(1学时);(16) 头痛(2学时);(17) 眩晕(1学时);(18) 晕厥(1学时);(19) 抽搐与惊厥(2学时);(20) 瘫痪(1学时);(21) 意识障碍(2学时)。2.内科常见疾病和急危重病(症)(9天,72学时),包括: (1) 高血压(4学时,包括高血压危象、高血压脑病、恶性高血压等);(2) 冠心病(4学时,包括心绞痛、急性心肌梗死);(3) 急性心力衰竭(1学时);(4) 慢性心力衰竭(1学时);(5) 休克(2学时,重点心源性、感染性、失血性休克);(6) 心律失常(2学时,重点室上性心动过速、心房纤颤);(7) 心脏瓣膜病(2学时);(8) 心肌疾病(1学时);(9) 心包疾病(1学时);(10) 心肺复苏(2学时);(11) 胃食管返流病(1学时);(12) 胃炎(2学时,包括急性胃炎、慢性胃炎、幽门螺旋杆菌);(13) 消化性溃疡(2学时,包括溃疡出血、穿孔、梗阻等并发症);(14) 消化道肿瘤 (2学时);(15) 胃肠道功能紊乱(1学时);(16) 炎症性肠病(1学时);(17) 肝硬化(2学时);(18) 急性胰腺炎(2学时);(19) 肠结核(1学时);(20) 结核性腹膜炎(1学时);(21) 消化道出血(2学时);(22) 肾小球肾炎(2学时);(23) 急性肾衰竭(1学时);(24) 慢性肾衰竭(1学时);(25) 尿路感染(2学时);(26) 贫血(2学时,重点是营养性贫血);(27) 血小板减少性紫癜(1学时);(28) 过敏性紫癜(1学时);(29) 糖尿病(4学时,包括酮症酸中毒、高渗性昏迷);(30) 高脂血症(1学时);(31) 高尿酸血症(1学时,包括痛风);(32) 甲状腺疾病(2学时);(33) 肥胖症(1学时);(34) 风湿性疾病(2学时);(35) 缺血性脑卒中(2学时);(36) 脑出血(2学时);(37) 癫痫(2学时);(38) 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2学时);(39) 急性一氧化碳中毒(2学时);(40) 急性镇静安眠药中毒(2学时);(41) 急性食物中毒(2学时)。 3.内科常用药物的使用指征和方法(4.5天,36学时),包括:(1) 抗生素(4学时);(2) 抗结核病药物(2学时);(3) 抗病毒药物(1学时);(4) 解热镇痛药(2学时);(5) 降血压药物(2学时);(6) 降血糖药物(2学时);(7) 降血脂药物(1学时);(8) 降尿酸药物(1学时);(9) 抗心律失常药物(2学时);(10) 治疗心衰药物(2学时);(11) 抗休克药物(2学时);(12) 治疗血栓病药物(2学时);(13) 治疗溃疡病药物(1学时);(14) 止吐药、止泻药、缓泻药、解痉药(2学时);(15) 利尿药(1学时);(16) 补钙补铁药物(1学时);(17) 镇静催眠药(2学时);(18) 抗癫痫药物(2学时);(19) 肾上腺皮质激素(2学时);(20) 老年人、儿童、孕妇和哺乳期妇女临床用药(2学时)。4.内科临床技能(4.5天,36学时),包括:(1) 系统的病史采集技巧;(1学时);(2) 体格检查(14学时);1) 基本检查法(1学时,包括望、触、叩、听技巧);2) 一般检查 (1学时,包括全身、皮肤、淋巴结);3) 头部检查 (1学时,包括头颅、颜面及其器官);4) 颈部检查 (1学时,包括甲状腺、气管、颈部血管);5) 胸部检查 (2学时,重点肺脏、心脏的叩诊和听诊);6) 腹部检查 (2学时,重点腹部脏器的触诊和叩诊);7) 神经系统检查(2学时,重点颅神经和脊髓神经的感觉功能、运动功能和反射检查);8) 检查演示和实习(4学时)。(3) 完整门诊和住院病历的书写(1学时);(4) 血尿便三大常规报告分析(2学时);(5) 血生化检查报告分析(2学时,主要肝肾功能、血糖血脂、电解质);(6) 各种体液或者积液生化检查分析(2学时);(7) 心电图报告分析(4学时);(8) X片报告分析(4学时,重点胸片);(9) 超声报告分析(4学时,重点腹部B超);(10) 穿刺术(1学时,包括胸腔、腹腔、腰椎穿刺); (11) 插管术及其它治疗(1学时,包括插胃管及洗胃、导尿管、灌肠)。(三)临床实践(集中进修)1.参考学时:65天,520学时,包括:(1) 临床内科(40天,320学时);(2) 急诊科(室)(14天,112学时);(3) 传染科(8天,64学时);(4) 放射科(1天,8学时);(5) 心电图(1天,8学时);(6) 超声室(1天,8学时)。2.方式:各地区可采取理论培训与临床实践、门诊与病房相结合方式,安排学员进修,由指定教师临床带教,也可与理论培训穿插进行。五、培训方法(一)根据实际情况,可由县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负责组织,在县级以上医疗机构进行理论培训和临床实践。临床实践应采取分期分批的方式进行安排,确保每一个学员有充足时间接受临床实践,也可与理论培训穿插进行,必须保证临床实际培训效果。(二)鉴于乡镇卫生院内儿科多集中为一人的现状,乡镇卫生院可重点选派一人同时学习内科和儿科内容。儿科部分一、目的掌握儿童常见病的临床特点、诊疗方法、病情(轻重程度)评估及急危重病(症)的初步处理原则,掌握与家长沟通并提供咨询和健康指导的技巧。二、要求(一)掌握儿科常见病的症状、体征;(二)掌握儿科基本诊疗方法;(三)掌握危重症患儿的常见症候及初步处理原则;(四)掌握咳嗽、腹泻、发热、耳部疾病等症状的病例管理规程;(五)掌握向家长提供咨询的内容和技巧;(六)掌握儿科常见病的复诊管理;(七)熟悉新生儿疾病的特点及诊疗护理;(八)熟悉儿科常用药物的使用指征和方法;(九)了解儿童预防接种程序、禁忌证及不良反应。三、培训内容【儿科常见症状的诊断与鉴别诊断】主要内容包括:发热、皮疹、哭闹、呕吐、腹泻、便秘、腹痛、咳嗽、喘息、呼吸困难、紫绀、黄疸、水肿、少尿与无尿、尿路刺激征、头痛、惊厥与癫痫发作、意识障碍、瘫痪等。【儿科常见疾病和急危重病(症)的诊疗措施】(1)儿科常见疾病,包括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与手足搐搦症、缺铁性贫血、辅食添加、新生儿(包括早产儿)生理特点和常见疾病、儿童腹泻病、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急性喉炎、哮喘、肺炎、急性肾炎、泌尿系感染、中枢神经系统感染、高热惊厥、儿科常见传染病的诊断和治疗;(2)儿童急危重病(症),包括严重感染、休克、急性呼吸道梗阻、窒息及心脏骤停、惊厥持续状态、药物或食物中毒、常见意外伤害、儿童急腹症的早期识别、初步处理和转运。【儿科常用药物的使用指征和方法】(1)了解儿童药物代谢特点及用药特点;(2)肾上腺皮质激素的儿科适应证、剂量、疗程、副作用及滥用的危害;(3)抗生素的应用指征、疗程及滥用的危害;(4)儿科疾病静脉输液治疗(含用药)的适应证。【儿科临床基本技能】(1)病史采集、体格检查、病历书写的儿科特点;(2)血尿便三大常规检验结果的意义判断及年龄特点;(3)胸部X线片的常见异常及儿科特点;(4)熟悉儿科常用诊疗护理技术:喂养、退热、氧疗。【儿童常见病的标准病例管理规程】(1)咳嗽、腹泻、发热、耳部疾病、营养不良等主要症状的复诊管理;(2)婴幼儿喂养指导。四、时间安排(一)总体时间安排:共43天,包括集中理论培训和临床实践。其中理论培训13天,共104学时;临床实践30天,共240学时。(二)理论培训(集中学习) 参考学时13天,计104学时。1.儿科常见症状的诊断与鉴别诊断(14学时),包括:(1) 呼吸系统疾病常见症状(3学时);(2) 消化系统疾病常见症状(2学时);(3) 泌尿系统疾病常见症状(2学时);(4) 神经系统疾病常见症状(3学时);(5) 循环系统疾病常见症状(2学时);(6) 其它系统疾病常见症状(2学时)。2.儿科常见疾病和急危重病(症)的诊疗措施(64学时),包括:(1)儿科常见疾病(35学时)1) 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与手足搐搦症(2学时);2) 缺铁性贫血(2学时);3) 乳类食品包括配方奶的选择(1学时);4) 新生儿、早产儿的特点及护理(1学时);5) 新生儿的几种特殊状态(1学时);6) 新生儿破伤风(2学时);7)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2学时);8) 新生儿脐炎及新生儿败血症(2学时);9) 新生儿寒冷综合征(1学时);10) 腹泻病(3学时);11)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2学时);12) 急性喉炎(1学时);13) 小儿哮喘(2学时);14) 小儿肺炎(2学时);15) 小儿重症肺炎(2学时);16) 小儿急性肾炎(2学时);17) 泌尿系感染(2学时);18) 中枢神经系统感染(3学时);19) 高热惊厥(2学时)。(2)儿科常见传染病(12学时)1) 水痘(1学时);2) 麻疹(1学时);3) 猩红热(1学时);4) 腮腺炎(1学时);5) 结核病(2学时);6) 手足口病(1学时);7) 脊髓灰质炎(1学时);8) 流脑(1学时);9) 乙脑(1学时);10) 病毒性肝炎(2学时)。(3)儿童急危重病(症)的早期识别、初步处理和转运(17学时)1) 儿科年龄分期及不同年龄患儿提示重症疾病的常见表现(2学时);2) 严重感染及休克(2学时);3) 急性呼吸道梗阻(2学时);4) 惊厥持续状态(2学时);5) 药物或食物中毒(3学时);6) 新生儿及儿童心肺复苏(2学时);7) 儿童常见意外伤害(溺水、烧烫伤、中毒)(2学时);8) 儿童急腹症(2学时)。3.儿科常用药物的使用指征和方法(10学时),包括: (1)儿童药物代谢特点及用药特点(2学时);(2)肾上腺皮质激素在儿科的应用(2学时);(3)抗生素的合理应用(2学时);(4)儿科疾病静脉液体治疗(2学时);(5)儿童免疫接种(2学时)。4.儿科临床基本技能(10学时),包括:(1)病史采集、体格检查、病历书写(2学时);(2)血尿便三大常规检验结果的意义判断及年龄特点(2学时);(3)胸片及其他影像检查的儿科特点(4学时);(4)儿科常用诊疗护理技术:喂养、退热、氧疗(2学时)。5.儿童常见病的标准病例管理规程(6学时),包括:(1)咳嗽、腹泻、发热、耳部疾病、营养不良等主要症状的复诊管理(4学时);(2)婴幼儿喂养指导(2学时)。(三)临床实践(集中进修)1.参考学时:30天,240学时,包括:(1)儿科病房(16天,128学时);(2)儿科门急诊(10天,80学时);(3)传染科(3天,24学时);(4)放射科(1天,8学时)。2.方式:各地区可采取理论培训与临床实践、门诊与病房相结合方式,安排学员进修,由指定教师临床带教,也可与理论培训穿插进行。五、培训方法根据实际情况,可由县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负责组织,在县级以上医疗机构进行理论培训和临床实践。临床实践应采取分期分批的方式进行安排,确保每一个学员有充足时间接受临床实践,也可与理论培训穿插进行,确保临床实际培训效果。第二部分 云南省乡村医生在岗培训大纲一 、培训内容学科名称学时第一篇 卫生法律法规6第二篇 临床医学276第一章 内科常见疾病51第二章 外科常见疾病30第三章 妇产科常见疾病54第四章 常见皮肤病及性传播疾病12第五章 儿科常见疾病41第六章 临床基本技能知识71第三篇 预防医学51第一章 传染病管理与传染病防治21第二章 农村初级卫生保健知识30第四篇 妇女儿童保健与计划生育指导16第五篇 全科医学与社区卫生服务知识34第六篇 医学心理学与医学伦理道德28第七篇 中医药适宜技术56合计450二、培训进程表培训分三年,每年150学时,共计450学时。具体安排如下:学年课程章节学时1医学法规常识61农村常见病与多发病511传染病管理与传染病防治211全科医学与社区卫生服务知识191临床基本技能171中医药适宜技术561小计1502妇产科常见疾病542妇女儿童保健与计划生育指导162常见皮肤病及性传播疾病122外科常见疾病302临床基本技能2302全科医学与社区卫生服务知识282小计1503儿科常见疾病413农村初级卫生保健知识303医学心理学与医学伦理道德283临床基本技能3343全科医学与社区卫生服务知识3173小计150合计总学时450三、 培训目标和要求第一篇 卫生法律法规(6学时)(一) 课程性质和任务医学政策法规课程主要介绍乡村医生相关卫生法律法规,提高在岗乡村医生卫生法律法规知识水平的培训课程,是卫生部对在岗乡村医生培训的基本要求。任务是通过培训使学员掌握并熟悉从事乡村医生工作所需的卫生法律、法规基本知识,树立法律意识,依法行医。医学伦理学和医德医风课程是向乡村医生介绍医务人员职业道德规范,如何正确处理医患关系、了解医学伦理学中的道德难题、防止医源性疾病的发生。任务是使乡村医生在医疗卫生服务工作中正确处理医患关系,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二)课程目标与要求1.熟悉乡村医生从业与执业注册的基本要求、法律责任;掌握乡村医生应遵循的执业规则、培训与考核要求。2.掌握药品管理法和中医药管理条例对药品销售的基本要求、特殊药品管理规定、处方药管理规定;熟悉违反药品管理法和中医药管理条例所应承担的法律责任;熟悉假药、劣药的概念。3.熟悉法定传染病的分类与种类;掌握发现疫情后的报告方法与时限;了解对传染病病人的管理办法。熟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概念和乡村医生在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工作中应承担的责任和义务。4.熟悉医疗事故处理办法对医疗事故的鉴定和分级,掌握医疗事故的处理程序。5.熟悉医疗废弃物处理办法,掌握农村常见医疗废弃物的正确处理办法以及相关管理条例。第二篇 临床医学(276学时)第一章 内科常见疾病(51学时)(一) 课程性质和任务内科常见疾病内容主要内容针对农村常见的多发病和慢性病的预防、诊疗和健康教育,提高乡村医生对农村常见病的诊疗能力,及时诊断、正确处理以及掌握好转诊指征,并做好患者的健康教育和预防工作。任务是通过培训使乡村医生掌握农村常见病和多发病的诊治原则、方法以及如何对患者的健康教育,及早识别危重病人,及时做好首诊处理后,安全转送至上级医院。(二) 课程目标与要求1.了解高血压病的发病原理和发展规律;熟悉高血压病的分期、高血压危象和高血压脑病的诊治特点;掌握高血压病的诊断、鉴别诊断和治疗原则。掌握高血压的危险分层与临床评估以及对患者的健康教育。2.了解冠心病的发生机理和发展规律;熟悉冠心病的临床分型及临床表现;掌握典型心绞痛发作的特点和治疗原则;熟悉心绞痛的分型、心电图表现和主要鉴别诊断;了解心绞痛的预防和预后。掌握心肌梗死的临床表现、院外紧急处理原则和措施、及时转诊;了解冠心病的药物治疗常识;熟悉对冠心病患者的健康教育。3.掌握阻塞性肺病的概念;熟悉阻塞性肺病的发生和发展规律,特别是慢性支气管炎的诊断标准以及发展成为阻塞性肺病的过程及临床特征;重点讲解临床表现、并发症、急性发作期的临床治疗和转诊指征;了解阻塞性肺病的健康教育,了解改善呼吸功能的常识,掌握缩唇腹式呼吸训练的要求。4.熟悉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病因和发病机制,掌握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临床表现和诊断原则。掌握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治疗原则和预防措施,掌握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康复原则。5.熟悉肺炎球菌肺炎的病机病理;掌握其临床表现及并发感染性休克的抢救治疗。6.掌握消化性溃疡的诊断要点、常见并发症、治疗原则与方法;熟悉消化性溃疡的病因与发病机制、常见治疗药物的副作用。7.掌握糖尿病的高危险人群和高危险因素;掌握糖尿病的分类、诊断标准、常规实验室检查及临床意义;掌握糖尿病的综合治疗原则;掌握糖尿病口服降糖药及胰岛素临床使用;熟悉糖尿病急性并发症的临床特点,诱发因素及处理原则,转诊指征;掌握低血糖的处理原则;了解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危害及治疗原则。了解对糖尿病患者的健康教育和预防措施。8.掌握脑血栓形成和脑栓塞、脑出血的临床表现、诊断、鉴别诊断和治疗原则;熟悉脑血管疾病的病因、危险因素及其预防;熟悉脑出血的转诊时机、注意事项和方法。熟悉脑血管疾病的社区康复技能。9.掌握尿路感染的临床表现、并发症、诊断、鉴别诊断;尿路感染的药物治疗;熟悉儿童、孕妇、青年女性、老年人、脊髓损伤病人等易感人群尿路感染的临床表现和用药注意事项。10.了解上呼吸道感染的致病病毒,熟悉上呼吸道感染疾病及其诊断与治疗原则、并发症及健康教育;了解呼吸道合胞病毒、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鼻病毒、冠状病毒、腺病毒等的致病特征、易感人群;熟悉上呼吸道感染疾病的诊断、鉴别诊断与治疗原则、并发症及健康教育;重点掌握治疗与合理应用抗生素的原则。11.了解支气管扩张的发病机理,掌握支气管扩张的临床特点和典型体征,熟悉支气管扩张的诊疗原则。12.熟悉哮喘的临床特点及治疗要点、并发症等;了解哮喘的发病机理;掌握哮喘急性发作期的院前处理原则和转诊指征;熟悉哮喘的评估、管理和健康教育。13.了解常见心律失常的分类和窦性心律失常的心电图特点;掌握常见心律失常的临床表现、诊断和药物治疗原则和转诊指征。14.熟悉急、慢性腹泻的临床表现、诊断和鉴别诊断要点;急性胃肠炎、急性菌痢、食物中毒的药物治疗和处理原则、转诊指征。15.掌握胃炎、胃食管反流病的临床表现、并发症、诊断、鉴别诊断;掌握常用治疗药物使用方法以及合理应用。了解可能恶变的危险信号。熟悉其防治原则及对病人的个体化教育。16.了解可导致贫血的常见疾病,重点掌握缺血性贫血的临床表现和处理原则。17了解原发性支气管肺癌、原发性肝癌的主要临床表现和治疗原则。18熟悉高血脂症的概念、高危因素、并发症。掌握治疗原则和预防措施。19.了解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的病因,掌握临床表现和治疗原则以及患者的精神康复治疗措施。第二章 外科常见疾病(30学时)(一) 课程性质和任务主要内容针对外科学领域的一些基本概念、基本理论以及常见的一些外科疾病的概念、临床诊断以及治疗原则进行培训。通过培训使乡医了解无菌术,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的概念在临床治疗中的重要意义,掌握一些常见外科疾病(外科感染、颈部肿块、乳房疾病、胆石症、腰椎病、颈椎病、关节痛、急腹症)的诊断原则和治疗措施,做到及时诊治。掌握转院指征和预防康复原则。(二)课程目标与要求1.了解无菌术的概念,掌握无菌术的临床意义;了解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的概念、临床意义以及在临床补液中的应用原则。2.了解如何识别颈部肿块,常见的颈部肿块的鉴别诊断和治疗原则。重点掌握甲状腺疾病的诊治原则。3.掌握常见的乳房疾病(乳腺炎、乳腺囊性增生病、乳腺癌)的临床表现特点、鉴别诊断和治疗原则。4.了解导致腰背痛的常见疾病;重点掌握腰椎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表现及其治疗的基本方法;熟悉腰痛的病人教育方法和技巧。5.掌握颈椎病的临床表现、诊治原则和康复治疗。6.了解可导致关节痛的常见疾病;重点掌握外伤性关节炎、风湿性关节炎的临床表现、诊断、鉴别诊断和处理原则。7.了解导致胸痛的常见疾病;掌握排除和识别导致胸痛的常见严重疾病的临床特点、转诊指征和处理原则。8.了解引起急腹症的主要病因和常见疾病;掌握外科急腹症的诊断要点、处理原则和转诊注意事项;熟悉外科急腹症的病因、分类和体格检查及辅助检查要点。重点掌握急性胆囊炎、急性阑尾炎、急性胰腺炎、化脓性胆管炎的临床表现、诊断要点、处理原则和转诊指征;掌握腹部查体的技巧。第三章 妇产科常见疾病(54学时)(一)课程性质和任务主要内容针对农村常见的妇科炎症(阴道炎、宫颈炎、盆腔炎)以及妇科肿瘤(子宫肌瘤、宫颈癌、子宫内膜癌)的临床特点、诊断与鉴别诊断以及治疗原则和预防措施。通过培训使乡村医生掌握这些常见疾病的诊治原则和预防措施。了解目前一些具有诊断意义的辅助检查措施,并掌握宫颈刮片等基本技术的操作方法和临床意义。产科常识和产科疾病内容针对乡村医生在临床工作中必备的产科常识以及一些常见产科疾病的诊断,提高乡村医生对孕产妇的正确指导能力和健康教育效果,以及对常见疾病的诊疗能力,并做到及时诊断、及时转诊。(二)课程目标与要求1.了解女性生殖系统的解剖特点和临床意义。重点掌握内生殖器各器官的功能结构以及位置。以及骨盆各平面的形态以及重要径线。2.了解女性生殖系统生理特点,重点掌握卵巢周期中卵巢形态以及功能的改变以及子宫内膜的周期性变化。掌握雌、孕激素的生理作用。3.了解常见妇科病史采集以及查体的方法和操作技能,重点掌握病史采集要点和双合诊、三合诊操作要点。4.掌握常见阴道炎症(包括滴虫性阴道炎、念珠菌性阴道炎、细菌性阴道炎、老年性阴道炎等)的临床表现、诊断、处理要点、预防措施和患者健康教育。5.掌握慢性宫颈炎(包括宫颈糜烂、宫颈息肉、宫颈腺体囊肿等)的临床表现、治疗(包括药物治疗、物理治疗和手术治疗)措施。掌握宫颈刮片检查的取材方法和临床意义。6.掌握常见妇科肿瘤(子宫肌瘤、宫颈癌、子宫内膜癌)的临床表现特点以及鉴别诊断,了解妇科普查的临床意义。掌握宫颈刮片检查的取材方法和临床意义。7.了解引起阴道异常出血的主要病因和常见疾病;熟悉阴道异常出血的常用诊断方法;掌握阴道异常出血的诊断要点和转诊指征。8.掌握常见妇科急腹症(宫外孕、卵巢囊肿蒂扭转等)的临床特点,鉴别诊断,初步处理原则以及转诊治症。9.了解早、中、晚期妊娠的诊断,熟悉胎产式、胎先露、胎方位的概念,掌握妊娠临床表现以及相关辅助检查。掌握病史采集(停经、早孕反映、尿频等)、体格检查(乳房及生殖器检查)、辅助检查结果判读(B超、妊娠试验等)技能。10.了解产前检查内容和孕期卫生 掌握产前检查的时间、产前检查初、复诊的内容以及孕期卫生及宣教。11.熟悉正常分娩机制、决定分娩的因素,分娩的临床经过与处理。掌握分娩先兆、临产诊断、产程分期,产力、产道概念以及枕左前位分娩机制。12.熟悉正常产褥期临床表现及处理以及产褥期保健。掌握产褥期一般情况、子宫复旧和恶露、哺乳及乳房护理、早期活动和产后体操和产后检查内容。13.了解妊娠病理的概念, 掌握流产的病因、临床表现及各类型流产的鉴别诊断和流产的处理方法。掌握异位妊娠的病因和病理、临床表现、诊断与鉴别诊断和治疗原则。掌握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的分类和临床表现。掌握胎盘早期剥离的类型、临床表现以及并发症和对母儿的影响。14.了解异常分娩的概念, 熟悉产力异常、产道异常、胎位异常、胎儿发育异常的临床表现特点。掌握子宫收缩乏力的原因、特点、临床表现、诊断、预防及处理原则。掌握骨产道异常的诊断及处理。掌握持续性枕横位、枕后位的临床表现、诊断及处理原则。15.了解分娩期并发症的内容, 熟悉胎膜早破、子宫破裂、产后出血、胎儿窘迫的病因和临床特点以及防治原则。第四章 常见皮肤病及性传播疾病(12学时)(一) 课程性质和任务主要内容为常见皮肤病以及性传播疾病的临床特点、诊断与鉴别、治疗原则。提高乡村医生对皮肤病以及性传播疾病的识别能力,做好正确诊断与处理,及时转诊。(二) 课程目标与要

    注意事项

    本文(中央财政补助云南省农村卫生人员培训.docx)为本站会员(牧羊曲112)主动上传,三一办公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办公(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

    三一办公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