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办公! | 帮助中心 三一办公31ppt.com(应用文档模板下载平台)
三一办公
全部分类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
  • 建筑/施工/环境>
  • 毕业设计>
  • 工程图纸>
  • 教育教学>
  • 素材源码>
  • 生活休闲>
  • 临时分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办公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6压力管道安装维修改造常识和常见安装缺陷.docx

    • 资源ID:1893470       资源大小:108.49KB        全文页数:54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6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6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6压力管道安装维修改造常识和常见安装缺陷.docx

    6 压力管道安装维修改造常识和常见安装缺陷 课程学习目的:1.了解工业管道、公用管道的安装过程(含维修改造);2.掌握压力管道安装过程(含维修改造)中质量检验项目及常用方法。一、综合知识工业管道、公用管道安装、改造、维修是一个依法实施的过程,必须按照法律规定的程序执行,特种设备安全法(2013年6月29日公布,2014年1月1日施行)对压力管道安装、改造、维修的相关要求见下表。中华人民共和国特种设备安全法 第二条 特种设备的生产(包括设计、制造、安装、改造、修理)、经营、使用、检验、检测和特种设备安全的监督管理,适用本法。 第十八条 国家按照分类监督管理的原则对特种设备生产实行许可制度。特种设备生产单位应当具备下列条件,并经负责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的部门许可,方可从事生产活动:(一)有与生产相适应的专业技术人员;(二)有与生产相适应的设备、设施和工作场所;(三)有健全的质量保证、安全管理和岗位责任等制度。 第二十三条 特种设备安装、改造、修理的施工单位应当在施工前将拟进行的特种设备安装、改造、修理情况书面告知直辖市或者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负责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的部门。 第二十四条 特种设备安装、改造、修理竣工后,安装、改造、修理的施工单位应当在验收后三十日内将相关技术资料和文件移交特种设备使用单位。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应当将其存入该特种设备的安全技术档案。 第二十五条 锅炉、压力容器、压力管道元件等特种设备的制造过程和锅炉、压力容器、压力管道、电梯、起重机械、客运索道、大型游乐设施的安装、改造、重大修理过程,应当经特种设备检验机构按照安全技术规范的要求进行监督检验;未经监督检验或者监督检验不合格的,不得出厂或者交付使用。 1.安装改造维修的基本概念 1.1 管道的安装管道的安装是指根据管道设计的规定,将一个管道系统完整的安置在指定位置和支架的过程。包括该系统按相关标准要求的所有现场(包括管道预制)装配、制作、检查和试验等工作。管道的安装应当由具有相应资质的管道设计单位设计,由具有相应资质的施工单位施工。检验人员在管道安装过程中主要承担的工作是监督检验。1.2 管道的改造工业管道的改造是指改变管道受压部分的结构(如改变受压元件的规格、材质,改变管道的结构布置,改变支吊架位置等),使管道性能参数或者管道特性发生变更的活动。 公用管道的改造一般可以理解为改变管网布置、改变输送压力、改变管道材质或管径、改变输送介质和管道附属设施的改造等。管道的改造应当由具有相应资质的管道设计单位设计,确保改造后的管道性能参数或特性符合相关安全法规或标准的要求;管道改造工程的施工也应由具有相应资质的施工单位施工,从而保证管道的施工质量。 对于工业管道的改造,根据压力管道安全技术监察规程工业管道的规定:GC1级或者改造长度大于500m的管道,应当实施监督检验。对于公用管道来说,由于还没有相关的安全技术监察规程,则应当按照压力管道安全管理与监察规定注第十三条:新建、扩建、改建的压力管道应由有资格的检验单位对其安装质量进行监督检验,因此,公用管道的改造应当进行监督检验。监督检验工作由具有相应资质的检验单位的具有相应资质的检验人员进行。注: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质检总局关于公布现行有效规范性文件和废止部分规范性文件的公告(2014年70号)决定于2014年7月2日起废止压力管道安全管理与监察规定。所谓“相应资质的检验单位”是指检验单位应具备工业管道或公用管道的监督检验资质;所谓“相应资质的检验人员”是指具有工业管道或公用管道的监督检验资质的检验单位内具有工业管道或公用管道的监督检验资质的,且经过注册的检验人员。1.3 管道维修工业管道的维修分为二种情况,一是重大维修;二是一般维修。重大维修是指对管道不可机械拆卸部分受压元件的维修,以及采用焊接方法更换管段及阀门、管子矫形,受压元件挖补与焊补、带压密封堵漏等。重大维修外的其他维修为一般维修。 特殊情况带压密封堵漏(TSG D0001-2009)应用场合:生产工艺过程特殊需要带温带压紧固螺栓或者出现紧急情况。应用要求:使用单位应当制定有效的操作要求和防护措施,经使用单位技术负责人批准后,在安全管理人员现场监督下实施。实施带压密封堵漏的操作人员应当经过专业培训,持有相应项目的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证。使用单位应当严格控制带压密封堵漏技术的使用频次,每条管道上使用带压密封堵漏的部位不得超过两处。管道停机检修时,带压密封堵漏的卡具应予拆除。对于公用管道,没有重大维修和一般维修之分。城镇燃气管道有维护和抢修的规定,见CJJ51-2016城镇燃气设施运行、维护和抢修安全技术规程。维护:为保障燃气设施的正常运行,预防故障、事故发生所进行的检查、维修、保养等工作。抢修:燃气设施发生危及安全的泄漏以及引起停气、中毒、火灾、爆炸等事故时,采取紧急措施的作业。城镇热力管道的维修一般可以理解为对热力管道元件、附属装置及其保温层的修理、更换、保养等。2工业管道、公用管道安装改造维修的基本过程2.1工业管道安装改造维修的基本过程 >>安装>>改造>>维修2.1.1 工业管道安装的基本过程 >>工业管道安装的基本过程:项目立项设计单位设计安装合同招标安装单位施工>>安装单位施工前注意事项:书面告知:填写特种设备安装改造维修告知书约请监检>>无损检测机构检测前注意事项:书面告知(不隶属于安装单位,并且不是由安装单位直接委托的无损检测机构)安装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图纸会审编制施工组织设计和方案材料采购管段预制现场安装焊接附属设施安装检查与检测压力试验清洗、吹扫、防腐、保温竣工提供竣工资料2.1.2 工业管道改造的基本过程 >.工业管道改造的基本过程:项目立项设计单位设计安装单位施工>>安装单位施工前注意事项:书面告知约请监检(如需要)改造的基本工作流程与安装基本相同2.1.3 工业管道维修的基本过程 制订维修方案,维修方案应当经使用单位技术负责人批准;书面告知当地监察机构;监督检验(如需要);施工资料提交使用单位。2.2 公用管道安装改造维修的基本过程>>安装>>改造>>维修2.2.1 公用管道安装的基本过程>>工业管道安装的基本过程:项目立项设计单位设计安装合同招标安装单位施工>>安装单位施工前注意事项:书面告知:填写特种设备安装改造维修告知书约请监检安装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工作:图纸会审编制施工组织设计和方案材料采购管段预制开挖现场安装焊接、防腐附属设施安装穿跨越工程检查与检测回填清管、吹扫强度、严密性试验竣工提供竣工资料2.2.2 公用管道改造的基本过程>>公用管道改造的基本过程:项目立项设计单位设计安装单位施工>>安装单位施工前注意事项:书面告知约请监检改造的基本工作流程与安装基本相同 2.2.3公用管道维修的基本过程含义:其一,是按检修计划的正常维修;其二,是发生故障后的抢修。过程:制订维修方案提交施工资料3.工业管道、公用管道安装监督检验的基本内容3.1 监督检验的基本内容3.1.1 监督检验的范围新建、改建、扩建的压力管道(含附属设施及安全保护装置)3.1.2 监督检验的性质和对象性质:安全质量监督检验(以下简称监督检验)是对压力管道安装安全质量进行的监督验证,具有法定检验性质。对象:建设单位、设计单位、安装单位、监理单位、检测单位、防腐单位和其他相关单位(以下简称受监督检验单位)。监督检验工作应在压力管道安装现场,且在安装施工过程进行。3.1.3 监督检验的资质要求见课本第三章 3.1.4 监督检验的内容与方法监督检验工作应在压力管道安装全过程中进行,针对不同受监督检验单位的特点和安全质量要求,确定监督检验工作的重点。(1)对建设单位的安全质量管理行为监督检验的内容项目报建审批及备案(告知)手续是否齐全;是否按规定组织设计交底和施工图审查;是否对压力管道安装施工进行必要的管理,包括设置管理机构,配备专职、兼职管理人员,建立质量管理体系,明确安全质量管理责任等内容;>>是否有效实施了对压力管道安装施工的管理;>>所选择的设计单位、监理单位、压力管道安装单位、检测单位、防腐单位和相应的材料、元件、附属设施制造单位是否具备相应的资格;>>采购的材料、元件、附属设施和设备是否符合设计文件及质量要求;>>是否有其他安全质量管理违法、违规和失职行为。(2)对安装单位、防腐单位的安全质量管理行为监督检验的内容>>安装单位、防腐单位是否具备相应的安装资格和资质;>>安装单位是否按规定办理备案手续;>>是否建立健全了质量管理体系,并能有效实施;>>项目经理、技术负责人、项目质量保证师、专业工程师等专业技术和管理人员是否配套,是否具备相应资格并与承担的工作相适应;>>在焊接管理制度、焊接工艺评定、焊接作业指导书、持证焊工及持证项目等方面是否满足安装要求;>>是否有经过批准的施工组织设计或施工方案并能贯彻执行;>>是否按设计及标准要求对建设单位提供的材料、设备或本单位所购材料等进行检验;>>是否按有关规定和标准对压力管道安装工程进行各种检验与试验,对出现的安全质量问题是否按有关文件要求及时,如实上报和认真处理;>>是否有违规分包、转包压力管道安装工程行为;>>是否有其他安全质量管理违法、违规、失职行为。(3)对监理单位的安全质量管理行为监督检验的内容>>是否在监理单位资质等级许可的经营范围内承担监理业务,是否以其他监理单位的名义承担监理业务;>>是否按本规则第十六条第5款规定办理备案手续;>>监理机构的专业人员是否配套,是否责任落实;是否建立健全了质量管理体系,并能有效实施;>>是否全面、有效地履行监理责任;>>是否制定并认真实施监理计划;>>现场采用的监理方式是否合理可行,监理人员是否及时到位;>>是否按照国家强制性标准或操作工艺进行分项工程(工序)验收;>>对现场发现使用不合格材料、元件、附属设施和设备的现象及发生的质量事故,是否及时督促和配合其他相关单位整改处理;>>监理单位有无转让监理业务的行为;>>是否有其它安全质量管理违法、违规、失职行为。(4)对检测单位检验检测安全质量管理行为监督检验的内容>>是否按检测单位资格等级及许可的经营范围承揽任务,是否以其它检测单位的名义承担检测业务;>>是否建立健全了质量管理体系,并能有效实施;>>检测专业配套,结构合理,人员具备相应资格并与承担的工作相适应;>>按有关标准的要求,是否制定并认真实施检测计划;>>出具的检测结论应及时、准确;>>是否有其它安全质量管理违法、违规、失职行为。(5)压力管道安全性能监督检验的重点是在压力管道安装过程中对安全质量有影响的活动及其结果>>管道元件及焊接材料的材质确认;>>管道焊接或其他固定连接和可拆卸连接装配质量;>>影响管道热补偿和热传导的支承件安装质量;>>管道防腐质量;>>管道焊接、防腐质量检验检测质量;>>管道附属设施和设备安装质量;>>管道穿跨越、隐蔽工程等重要项目安装质量;>>管道强度试验、严密性试验(工业管道为压力试验、泄漏性试验);>>管道通球、扫线、干燥;>>管道的单体试验及整体试运行;>>管道安全保护装置及密封性能测试。 上述所列内容是对压力管道安装监督检验的基本要求,如不能满足实际需要时,可根据现场实际情况进行适当的调整,经监督检验单位技术负责人批准后实施。监督检验单位应根据压力管道的等级和技术要求等具体情况确定监督检验的方式。其中:管道强度试验、严密性试验和管道安全保护装置及密封性能测试为现场监督检验项目,监督检验员必须到安装现场监督检验并出具监督检验专项报告;其它监督检验项目一般采用抽样的方式进行,为保证监督检验结果的客观、准确,监督检验人员在确定抽样方案时,应考虑抽样的数量和代表性,合理确定抽样方案。 监督检验选用适宜的方法进行,可以是以下一种或几种的组合: >>查阅有关文件、记录或有关证据;>>观察安装或施工活动过程;>>抽样进行检验检测;>>必要时,也可进行有关的验证试验;>>会议或与有关人员交谈的书面记录并经相关人员签字;>>其他方法。 3.1.5 监督检验程序(1)监督检验单位在接到安全监察机构的监督检验授权文件和建设单位提交的设计文件及有关资料后,应在15日内为其办理监督检验手续,建立相应的项目监督检验组织,指定项目监督检验负责人,并配备必要的监督检验人员。(2)项目监督检验负责人应在认真阅读项目有关文件,掌握项目基本情况的基础上,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强制性标准,针对项目的具体特点,明确监督检验的内容、监督检验方式,组织编制监督检验大纲或监督检验计划(仅对小型项目),在监督检验大纲或监督检验计划中,必须确定“停检点”、“必检点”和“巡检点”。监督检验大纲或计划必须得到监督检验单位负责人的批准并通知受监督检验单位。国家重点建设工程压力管道监督检验大纲要经过专家论证,由国家安全监察机构批准。(3)监督检验单位应认真做好监督检验的准备工作,包括调集人员、收集相关标准、配备设备、建立工作程序、与有关方面建立联系等。 (4)监督检验工作开始前,监督检验人员应按照监督检验大纲的要求,针对具体情况熟悉相关规范、标准,编制监督检验工作所需记录表格。(5)实施监督检验时,应根据监督检验大纲所列出的内容和方法进行,包括检验、检测、观察、确认质量记录、交谈等方法收集监督检验数据和资料。 (6)监督检验人员在监督检验过程中发现一般质量问题时,应要求受监督检验单位进行改进,并对纠正情况进行跟踪检查,直至问题得到彻底解决。 (7)监督检验人员在监督检验过程中发现严重质量问题时,应及时报告监督检验单位,由监督检验单位向受监督检验单位发出监督检验意见通知书(格式见附件引),并同时抄送建设单位和授权监督检验任务的安全监察机构。(8)接到监督检验意见通知书后,受监督检验单位应按要求,对监督检验意见通知书所列出的质量问题,采取措施予以整改存在的问题。整改完毕后,将有关见证材料报监督检验单位。 (9)接到受监督检验单位的质量问题整改见证材料后,监督检验单位应组织人员进行确认,并将确认结果抄送建设单位和报授权监督检验任务的安全监察机构。(10)监督检验人员对检验结果有怀疑或抽查结论为不合格时,监督检验项目组有权要求受监督检验单位进行复验或补充试验。 (11)监督检验员将收集到的监督检验数据和资料进行整理,并依据相关标准进行判定,为出具监督检验报告提供正确的判定依据。(12)监督检验项目组应整理监督检验工作资料,并妥善保管。3.1.6 监督检验报告在完成监督检验工作以后,应及时出具监督检验报告。报告内容应真实、有效。 3.2 工业管道、公用管道的安装质量3.2.1 工业管道的安装质量 工业管道的安装质量主要体现在施工准备、管道组成件及管道支承件的检验、管道加工、管道焊接、管道安装(管道涂漆、管道绝热)、管道检验、检查、压力试验、管道的吹扫与冲洗、记录和竣工文件等方面。3.2.2 公用管道的安装质量 公用管道的安装质量主要体现在土方工程、管道、设备的装卸、运输和存放、钢质管道及附件的防腐、埋地钢管的敷设、管道附件与设备安装、管道穿(跨)越、试验与验收、阴极保护、防腐和保温工程、清洗与清管、记录和竣工文件等方面。二、工业管道安装改造维修1 基础知识1.1 工业管道的安装施工过程见下图工业管道的安装施工过程1.2 涉及到的标准>>GB/T 208012006压力管道规范 工业管道;>>GB503162000工业金属管道设计规范(2008年版);>>GB502352010工业金属管道工程施工规范;>>GB 501842011工业金属管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362011现场设备、工业管道焊接工程施工规范;>>GB 506832011现场设备、工业管道焊接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SH35012011石油化工有毒、可燃介质钢质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DL 5190.5-2012电力建设施工技术规范 第5部分:管道及系统。1.3 工厂预制 工厂预制主要是指在工业管道的安装过程中,部分管段的加工或焊接工作在工厂内完成,然后到现场进行组装,这个组装过程可以是焊接连接、法兰连接等。工厂预制过程的质量也必须受控,符合管道安装工程的质量要求。其验收标准应与管道安装工程的设计文件所规定的验收标准一致。HG/T 21641-2013 管道工厂化预制技术规范2 工业管道安装改造维修的基本安全要求 >>依据TSG D0001-2009压力管道安全技术监察规程工业管道的要求:管道安装施工前,安装单位应当编制管道安装的工艺文件,如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方案等,经业主批准后方可进行管道安装工作。管道的安装质量应当符合GB/T20801的规定。>>监督检验机构应当按照安全技术规范的规定进行监督检验。管道安装完工后,监督检验机构应当及时出具压力管道安装安全质量监督检验报告,作为管道安装工程竣工验收和办理使用登记的依据。>>管道安装工程竣工后,安装单位应当将工程项目中的管道安装单独组卷,向业主提交安装质量证明文件,在管道使用寿命期内永久保存。>>安装质量证明文件至少应包括的内容:(1)管道安装质量证明书,其内容和格式应当符合压力管道安全技术监察规程工业管道附件D的规定;(2)管道安装竣工图,至少应当包括管道平面布置图、管道轴测图、设计修改文件和材料代用单;(3)管道轴测图上应当标明管道受压元件的材质和规格、焊缝位置、焊缝编号、焊工代号、无损检测方法、局部或抽样无损检测焊缝的位置、焊缝补焊位置、热处理焊缝位置等,并且能够清楚地反映和追溯管道组成件和支承件;(4)管道元件的产品合格证、质量证明书或者复验、试验报告;(5)管道施工检查记录和检验、试验报告。(6)安装监督检验报告2.1 焊接要求>>所有管道受压元件的焊接及受压元件与非受压元件之间的焊接,必须采用经评定合格的焊接工艺,施焊单位必须严格执行对焊接工艺的管理。>>管道受压元件的焊接工艺评定应当符合国家相关标准的规定。焊接工艺评定完成后,焊接工艺评定报告和焊接工艺指导书应当经施焊单位焊接责任工程师审核,技术负责人批准,并存入技术档案。焊接工艺评定技术档案及焊接工艺评定试样应保存至该焊接工艺评定失效为止。>>从事管道受压元件焊接的焊工,必须按照TSG Z6002-2010特种设备焊接操作人员考核细则进行考试,取得焊工合格证后,方可在有效期内担任合格项目范围内的焊接工作。焊工应当按照焊接工艺文件的要求施焊。>>用于管道受压元件焊接的焊接材料,应当符合国家相关标准的规定。焊接材料应当有质量证明文件和标记,使用前应当进行检查和验收,不合格者不得使用。施焊单位应当建立焊接材料的保管、烘干、清洗、发放和回收管理制度。>>对施工现场的焊接环境应当进行严格控制。焊接的环境温度应当保证焊件焊接所需的足够温度和焊工技能操作不受影响。焊件表面潮湿,或者在下雨、下雪、刮风期间焊工及焊件无保护措施时,不得进行焊接。>>管道焊接接头的位置,坡口的加工、检验及清理,焊件组对,焊前预热等,应当符合GB/T20801的规定。管道焊接接头的设置应当便于焊接和热处理,并尽量避开应力集中区。焊口组对时,除设计文件规定的管道预拉伸或者预压缩焊口外,不得强行组对。>>GC1级管道的单面对接焊接接头,设计温度小于或者等于-20的管道,淬硬倾向较大的合金钢管道、不锈钢及有色金属管道应当采用氩弧焊进行根部焊道焊接,且表面不得有电弧擦伤。>>钛材焊接前和焊接过程中应当防止坡口污染。焊缝每焊完一道均应当进行表面颜色检查,表面颜色不合格者应当立即除去,重新焊接。表面颜色检查可参照相关标准执行。>>焊接接头焊完后,应当在焊接接头附近做焊工标记。对无法直接在管道受压元件上作焊工标记的,可以采取在管道轴测图上标注焊工代号的方法代替。 不合格焊接接头的返修:(1)返修前应当进行缺陷产生的原因分析,提出相应的返修措施。(2)补焊应当采用经评定合格的焊接工艺,并且由合格焊工施焊。(3)同一部位(指焊补的填充金属重叠的部位)的返修次数超过两次时,应当考虑对焊接工艺的调整,重新制定返修措施,经施焊单位技术负责人批准后方可进行返修。(4)返修后应当按照原规定的检验方法重新检验,并连同返修及检验记录(明确返修次数、部位、返修后的无损检测结果)一并记入技术文件和资料中提交给用户。(5)要求焊后热处理的管道,应当在热处理前进行焊接返修,如果在热处理后进行焊接返修,返修后应当再做热处理。2.2 制作与安装>>需现场制作的管道元件如弯管、板焊管(钢板卷管)、斜接弯头、翻边接头、夹套管、支吊架等,应当按照本规程和GB/T20801的有关规定进行加工制作、焊接、热处理、检验和试验。>>管道元件在安装前应当按照设计文件和GB/T20801的规定进行材质检查、阀门试验、无损检测或者其他的产品性能复验,不合格者不得使用。>>夹套管的内管必须使用无缝管,内管管件应当使用无缝或者压制对焊管件,不得使用斜接弯头。当内管有环向焊接接头时,该焊接接头应当经100%射线检测,并且经试压合格后方可封入夹套。>>管道元件在施工过程中应当妥善保管,不得混淆或者损坏,其标记应当明显清晰。材质为不锈钢、有色金属的管道元件,在储存期间不得与碳钢接触。管子在切割和加工前应当做好标记移植。>>管道连接时,不得用强力对口、加热管子、加偏垫或加多层垫等方法来消除接口端面的空隙、偏斜、错口或者不同心等缺陷。管子与设备的连接应当在设备安装定位紧好地脚螺栓后自然地进行。>>埋地管道的回填必须在压力试验和防腐层检测合格后进行,并且按隐蔽工程进行验收。>>管道支、吊架及管道补偿装置的安装和调整应当按照GB/T20801和设计文件的规定进行。补偿装置应当按照设计文件的规定进行预拉伸或者预压缩。固定支架应当在补偿装置预拉伸或者预压缩前进行固定。>>有静电接地要求的管道,应当测量各连接接头间的电阻值和管道系统的对地电阻值。当电阻值超过GB/T20801或者设计文件的规定时,应当设置跨接导线(在法兰或螺纹接头间)和接地引线。对于不锈钢管道和钛管道,跨接导线或接地引线不得与钛管道及不锈钢管道直接连接,应当采用钛板及不锈钢板过渡。>>不锈钢和有色金属管道的制作和安装应当按照GB/T20801、相关专业标准和设计文件的规定进行。2.3 焊接接头的外观检查与无损检测>>所有管道的焊接接头应当先进行目视检查,合格后才能进行无损检测。焊接接头目视检查的检查等级和合格标准应当符合GB/T20801的规定。>>有延迟裂纹倾向的材料应当在焊接完成24h后进行无损检测。有再热裂纹倾向的焊接接头,当规定进行表面无损检测(磁粉检测或者渗透检测,下同)时,应当在焊后和热处理后各进行1次。>>管道受压元件焊接接头表面无损检测的检查等级、检查范围和部位、检测数量、检测方法、合格标准应当不低于GB/T20801的规定。被检焊接接头的选择应当包括每个焊工所焊的焊接接头,并且固定焊的焊接接头不得少于检测数量的40%。>>管道受压元件焊接接头射线检测和超声波检测的检查等级、检查范围和部位、检测数量、检测方法、合格标准应当不低于GB/T20801的规定,并且符合下表的要求:(1)管道的名义厚度小于或者等于30mm的对接接头应当采用射线检测;若采用超声波检测代替射线检测,应当取得设计的认可,并且其检测数量应与射线检测相同。管道名义厚度大于30mm的对接接头可采用超声波检测代替射线检测。 (2)管道的公称直径大于或者等于500mm时,应当对每个环向焊接接头进行局部检测;管道的公称直径小于500mm时,可以根据环向焊接接头的数量按规定的检测比例进行抽样检查。抽样检查中,固定焊的焊接接头不得少于检测数量的40%。 (3)凡进行抽样检查的环向焊接接头,应当包括其整个圆周长度;凡进行局部检查的纵向和环向焊接接头,最小检测长度应当不低于152mm。 (4)被检焊接接头的选择应当包括每个焊工所焊的焊接接头,并且在最大范围内包括与纵向焊接接头的交叉点。当环向焊接接头与纵向焊接接头相交时,最少应检查38mm长的相邻纵向焊接接头。 2.3 焊接接头的外观检查与无损检测>>无损检测的合格要求应不低于GB/T20801和NB/T47013的要求。>>对无损检测发现的超标缺陷,必须进行返修,返修后仍应当按照原规定的无损检测方法进行检测。对规定进行抽样或局部无损检测的焊接接头,当发现不允许缺陷时,应当用原规定的无损检测方法,按照GB/T20801的规定进行累进检查。安装单位也应当对未检测的管道焊接接头质量负责。>>实施无损检测的单位必须认真做好无损检测的原始记录,正确填写检测报告,妥善保管好无损检测档案和底片(包括原缺陷的底片)或者超声波自动记录资料,无损检测档案和底片保存期限不应少于7年。7年后若用户需要可转交用户保管。 2.4 耐压试验与泄漏性试验管道安装完毕,经热处理和无损检测合格后,应当进行耐压试验。耐压试验一般采用液压试验,或者按设计文件的规定进行气压试验。当不能进行液压试验时,经设计同意可采用气压试验或者液压-气压试验代替。脆性材料严禁使用气体进行压力试验。对于GC3级管道,经业主或设计同意,可结合试车,按照GB/T20801的规定,用管道输送的流体进行初始运行耐压试验。2.4.1 液压试验应当符合下列要求a.液压试验应当使用洁净水,当对奥氏体不锈钢管道或者对连有奥氏体不锈钢管道或者设备的管道进行液压试验时,水中氯离子含量不得超过50×10-6,如果水对管道或工艺有不良影响,可使用其它合适的无毒液体,当采用可燃液体介质进行试验时,其闪点不得低于50;b.液压试验时的液体温度不得低于5,且应当高于相应金属材料的脆性转变温度;c.承受内压的管道除泄漏试验(2.4.5)规定外,系统中任何一处的液压试验压力均应当不低于1.5倍设计压力。当管道的设计温度高于试验温度时,试验压力不得低于下列公式计算值:式中:PT 试验压力,MPa;P 设计压力,MPa;S1 试验温度下管子的许用应力,MPa;S2 设计温度下管子的许用应力,MPa;当S1/S2大于6.5时,取6.5。 当PT在试验温度下产生超过管道材料屈服强度的应力时,应当将试验压力PT降至不超过屈服强度时的最大压力。d.承受外压的管道,其试验压力应当为设计内、外压差的1.5倍,并且不得低于0.2MPa;e.当管道与容器作为一个系统进行液压试验,管道试验压力小于或者等于容器的试验压力时,应当按管道的试验压力进行试验,当管道试验压力大于容器的试验压力,且无法将管道与容器隔开,同时容器的试验压力大于或等于按要求c计算的管道试验压力的77%时,经设计同意,可以按容器的试验压力进行试验;f.夹套管内管的试验压力应当按照内部或者外部设计压力的高者确定,夹套管外管的试验压力按要求c确定;g.液压试验应当缓慢升压,待达到试验压力后,稳压10分钟,再将试验压力降至设计压力,保压30分钟,以压力不降、无渗漏为合格;h.试验过程中发现泄漏时不得带压处理,试验结束排液时应防止形成负压。2.4.2 气压试验应当符合下列要求 a.试验所用的气体应当为干燥洁净的空气、氮气或其他不易燃和无毒的气体;b.严禁使试验温度接近金属的脆性转变温度;c.试验时应装有超压泄放装置,其设定压力不得高于1.1倍试验压力;d.承受内压钢管及有色金属管道的试验压力应当为设计压力的1.15倍;e.试验前必须用空气进行预试验,试验压力为0.2MPa;f.试验时,应当逐步缓慢增加压力,当压力升至试验压力的50%时,如未发现异常或泄漏,继续按试验压力的10%逐级升压,直至试验压力,然后将压力降至设计压力检查,以发泡剂检验不泄漏为合格,试验过程中严禁带压紧固螺栓。 2.4.3 液压-气压试验的要求液压-气压试验应当满足上述规定(当不能进行液压试验时,经设计同意可采用气压试验或者液压-气压试验代替),并且被液体充填部分管道的压力应当不大于2.4.1 c 的规定。2.4.4 替代性试验现场条件不允许使用液体或者气体进行压力试验的管道,在征得设计同意后,可采取替代性试验。替代性试验应当同时满足下列要求:a.凡未经过液压或气压试验的管道受压元件焊接接头,包括制造管道和管件的焊接接头,纵向焊接接头以及螺旋焊焊接接头均应当进行100%的射线检测或100%超声波检测。其他未包括的焊接接头应当进行100%的渗透检测或者磁粉检测;b.应当按照GB/T20801的规定进行管道系统的柔性分析;c.管道系统应当使用敏感气体或者浸入液体的方法进行泄漏试验,试验要求应当在设计文件中明确规定。 2.4.5 泄漏试验输送极度危害、高度危害流体以及可燃流体的管道应当进行泄漏试验。泄漏试验应当符合下列要求:a.泄漏试验应当在压力试验合格后进行,试验介质宜采用空气。当采用卤素、氦气、氨气或其他敏感气体进行敏感性泄漏试验时,应当按设计文件或相关技术标准的规定进行;b.泄漏试验应当重点检验阀门填料函、法兰或螺纹连接处、放空阀、排气阀、排水阀等,以发泡剂检验不泄漏为合格;c.泄漏试验时应当逐级缓慢上升,当达到试验压力,并且停压10分钟后,用涂刷中性发泡剂的方法,巡回检查所有密封点,以不泄漏为合格。管道压力试验合格后,应当按照GB/T20801和设计文件的规定进行吹扫或者清洗,吹扫时应设置禁区。清洗排放的污水和废液不得污染环境,排放标准应当符合国家有关法规、标准的规定。3 相关工业管道安装施工及验收标准对工业管道安装的质量要求3.1 施工准备1)设计资料齐全、并经会审;2)施工方案已经批准;3)与管道有关的土建工程、设备安装工程、临时设施等已施工完成,并经有关单位检验合格;4)管道预制符合单线图等要求。3.2 管道材料抽查1)一般质量规定材料标记和质量证明文件的验收除应按设计文件以及GB/T20801.2的规定外,还应满足以下要求:a.规定进行低温冲击韧性试验的材料,质量证明文件中应有低温冲击韧性试验报告;b.规定进行晶间腐蚀试验的不锈钢管子和管件,质量证明文件中应有晶间腐蚀试验报告;c.提供的性能数据如不符合产品标准或设计文件的规定,或接受方对性能数据有异议时,应进行必要的补充试验;d.对于具有监督检验证明的管道组成件及管道支承件,可适当减少检查和验收的频率或数量。 2)材料、管道组成件检验内容 a.对管道组成件及管道支承件的材料牌号、规格和外观质量,应进行逐个目视检查并进行几何尺寸抽样检查,目视检查不合格者不得使用。材料、管道组成件抽查比例见下表。GB50235、GB50184 GB/T20801 SH3501 GB50235:铬钼合金钢、含镍低温钢、不锈钢、镍及镍合金、钛及钛合金材料的管道组成件,应采用光谱分析或其他方法对材质进行复查,并应做好标记。 1.对于合金钢、含镍低温钢、含钼奥氏体不锈钢以及镍基合金、钛和钛合金材料的管道组成件,应采用光谱分析或其他方法进行材质抽样检查,抽样数量取每批(同炉批号、同规格,下同)的5%且不少于一个管道组成件。 1.SHA1(1)及设计压力等于或大于10MPa的管道用的管子的质量证明文件中应有超声检测结果,否则应按现行国家标准GB/T 5777的规定,逐根进行补项试验。 GB50184:每个检验批(同炉批号、同型号规格、同时到货)抽查5%,且不少于一件。 2.GC1级管道中设计压力大于或等于10MPa和输送极度危害介质的的管子和管件进行外表面磁粉或渗透检测;检测时每批应抽样5%,且不得少于一根(个),检测结果不得有线性缺陷。 2.铬钼合金钢、含镍低温钢、含钼奥氏体不锈钢管道组成件中的管子、管件的主要合金元素含量验证性检验,每批(同炉批号、同材质、同规格)抽检10%,且不少于1件。3.设计压力等于或大于10MPa管子和管件,外表面应逐件进行表面无损检测,且不得有线性缺陷。 4. SHA1级管道中设计压力小于10MPa的输送极度危害介质(苯除外)和高度危害的光气、丙烯腈介质的管子和管件,每批应抽5%且不少于1件,进行表面无损检测,且不得有线性缺陷。抽样检测发现有超标缺陷时,应按本规范第5.1.9条的规定处理。b.设计压力10MPa的GC1级管道用高压螺栓和螺母,每批抽取2根(个)进行硬度检验。补充要求:SH35012011:设计压力等于或大于10MPa管道用的铬钼合金钢螺柱和螺母应进行硬度检验,每批抽检不少于10件。DL5190.5-2012:用于工作温度大于400且规格不小于M32的合金钢螺栓应逐根编号并检验硬度。c.阀门试验按图样要求和相应施工验收标准进行,阀门抽查要求见下表。GB50235、GB50184 GB/T20801 SH3501 GB50235:阀门应进行壳体压力试验和密封试验,具有上密封结构的阀门还应进行上密封试验,不合格者不得使用。 GB50184:应符合下列规定: 1)用于GC1级管道和设计压力大于或等于10MPa的C类流体管道的阀门,应进行100%检验。 2)用于GC2级管道和设计压力小于10MPa的所有C类流体管道的阀门,应每个检验批抽查10%,且不得少于1个。 3)用于GC3级管道和D类流体管道的阀门,应每个检

    注意事项

    本文(6压力管道安装维修改造常识和常见安装缺陷.docx)为本站会员(牧羊曲112)主动上传,三一办公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办公(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

    三一办公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