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办公! | 帮助中心 三一办公31ppt.com(应用文档模板下载平台)
三一办公
全部分类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
  • 建筑/施工/环境>
  • 毕业设计>
  • 工程图纸>
  • 教育教学>
  • 素材源码>
  • 生活休闲>
  • 临时分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办公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最新 自考资料) 行政案例分析.docx

    • 资源ID:1892851       资源大小:165.33KB        全文页数:13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6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6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最新 自考资料) 行政案例分析.docx

    第一章 行政案例概述行政案例初创于20世纪30年代中期的美国,40年代正式确立。已成为我国高等院校公共行政专业研究和学习公共行政知识的重要教学方法。一、管理案例:对某一特定管理情景的管理过程及其结果的客观书面描述或介绍。行政案例是管理案例的一种。行政案例分析法就是运用一定的方法和技巧,通过直接或间接的途径,以结构简洁紧凑的书面形式,把一个个真实的行政活动情景描述出来,供教学或研究之用,从而提高赏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诞生于美国的哈佛大学。行政案例的一般特征是高度的拟真性和鲜明的教学目的性。独特的特征1行政案例的公共性和公务性。(这是行政案例的最大特点)2行政案例涉及范围广、包容量大3行政案例的编排和分类具有相对性4行政案例的分析无统一的模式和格式。行政案例的类型:从学习功能分为描述型和分析型;从中央与地方分全国性和地方性;从行政管理体制的层次分高层、中层和基层;从跨职能性高低分专业性和综合性。最常用的两种分类法:第一种是由美国罗伯特(两大类、组合成六种)提出根据案例本身复杂性分为单个型和多重型;根据行政案例自身的性质分为探索性、描述性和解释性。第二种是美国劳伦斯(五种类型)提出根据不同教学功能分为1规范型2决策型(特定决策型、政策制定型)3评述型(成功型、失败型、成败参合型)4原理应用型5问题对策型。行政案例的功能与作用:1提供实际知识的功能。(这是行政案例最直接、最基本的功能)2为案例使用者提供一个集思广益的机会3有助于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和作出决策的能力4有助于加深对行政学理论和方法的理解及运用5有助于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创造性和参与性6有助于培养学生对行政管理活动的敏锐性和适应性7提高在职行政人员的素质,改进行政工作8有利于促进行政学理论的发展以及学界与政界的联系。第二章行政案例的教学与分析二、行政案例教学的最大特色是强调学员的独立与自治,鼓励学员之间的自学与互学。教师的角色1“教练员”的角色:根据不同的案例类型选择不同的讨论方式(行政案例课堂讨论方式:分析方式和辩论方式的讨论)2“导演”的角色:引导和控制课堂讨论进程3“书记员”的角色:做好课堂讨论记录和小结。教师切忌扮演下列角色:讲演者、讨论者、仲裁者。学生的职责1做好案例课堂教学前的准备工作2积极参与课堂案例讨论3主动聆听别人的发言4认真听取教师对案例讨论的总结5撰写案例分析报告。行政案例分析的基本方法1专题分析法:是针对某一个或几个专门的问题,从某一角度或某一层面切入进行深层次分析。2综合分析法:即对行政案例中所有的关键问题进行系统的分析,甚至包括背景资料的引入和同类其他案件的比较分析,列举有力的定性与定量的论据,提出重要的解决方案和建议。3讨论分析法:是虚拟某个行政管理活动情景,让若干个学员扮演成当时的情景角色,把他们设想成案例中的当事人,重新把当时的情景导演一遍。行政案例分析的方式1教师对学生交互讯问型2教师对学生官方反对派型3老师对学生假说验证型4学生对学生辩论与合作型5学生对学生角色扮演型。(最为活学活用的案例分析方式。)行政案例分析的一般步骤:行政案例的阅读与准备、讨论与发言、分析报告的撰写。案例阅读的基本要求:清楚明白地掌握事件的前因后果,发现可供控究的问题。达到这一要求要注意三层关系:1行政案例阅读方式与案例类型之间的关系2行政案例的阅读步骤:对整个案例进行浏览式的粗读,把握其概貌精读案例而究其细节3案例阅读的目的与时间安排的关系。行政案例分析的准备包括两方面要求:一是案例的个人分析与准备,二是案例的集体学习与准备。行政案例的个人分析与准备应注意三方面的问题1行政案例分析的切入角度2基本技巧3一般过程(四道程序:确定案例中的关键问题选择适合分析此案例的分析方法明确分析的系统和主次关系,并找出构成自己分析逻辑的依据将分析转化为口头发言的有效形式)。行政案例的课堂讨论与发言的作用1可以训练一个人的控场艺术(心理品质指的是坚强的自信心与自制力,它源自于个人平时的积极参与和磨炼。控场艺术是指演讲者要有适应演讲特殊时空环境的能力。)2有助于增进一个人的语言表达艺术3能很好地培养和锻炼一个人的思维与逻辑能力。第三章 行政案例的编写 三、行政案例编写的一般程序1事先拟定案例编写提纲2确定开头语的表达方式3确定背景材料提供的方式(集中介绍式、分散穿插式)4案例正文描述的方法与技巧选择5案例结尾方式的选择6正式进入案例文字的编写和修改工作。行政案例编写坚持“四个满意”的总体基本要求原则:1让学习者满意2使采用此案例进行课堂教学的教师满意3使案例编写者满意4使调研对象单位满意。具体要求1目标要明确2选材要适当3构思要巧妙4描述要真实5写作要讲究技巧(应以旁观者、应站在“过去”的视角来编写案例、文字要求生动)。行政案例编写格式由1标题(一种以案例内容所涉及的组织名称作关键词而命名,一种在标题中直接揭示该案例的主题,还可采用正副标题的形式)2说明(包括内容案例编写目的和适用性案例的内容梗概案例的掩饰处理说明案例的作者简介和版权说明)3正文4附件(由表格、插图、数据、有关法律、法规组成)5分析思考题要素组成。行政案例编写的基本步骤是1确立主题(选择这一主题的重要性:编写这一主题行政案例的可行性)2搜集素材(访问法就是通过口头交谈的方式向被访问者深入了解社会情况、获取第一手资料的方法。可分为访问准备、进入访问、访问过程的控制、结束访问几个阶段)3撰写内容(不要分析不要评论不要揣测和猜想不要以先入为主的理论去套现实的生活案例的内容要基本忠于事实案例情节的展开要根据案例的内在发展规律来进行案例的发表和资料的引用要得到有关单位和人员的许可)第四章 行政组织与行政职能行政职能反映行政管理活动的内容、实质与方向,是行政组织设置的依据。行政组织是行政职能的载体,政府行政职能的履行和有效发挥离不开健全、合理的行政组织。行政职能是指行政机关在管理活动中的基本职责和功能作用,主要涉及政府管什么、怎么管、发挥什么作用的问题。包括政府的行政职责,也包含政府的行政功能,是行政职责和行政功能的辩证统一。2.行政职能的特征:(1)执行性。(2)多样性。(3)动态性。3.意义:(1)研究行政职能是正确把握政府行政管理的前提和基础。(2)研究行政职能对于行政组织建设的科学化与实现行政管理过程的现代化有重要意义。(二)我国行政管理的职能体系1.我国行政管理的基本职能:(1)政治职能,是国家行政机关对国家政治事务的管理,其核心在于维护和巩固国家政权,包括专政职能和民主职能。(2)社会职能,是国家行政机关对政治领域以外的社会公共事务的管理,是政府行政管理中内容极为丰富的一项基本职能,具体包括经济职能、文化教育职能、社会服务职能。2.我这行政管理的运行职能:(1)计划职能,是行政管理过程的首要职能,其要求是确定行政管理的目标、任务、实现目标的具体程序、步骤和方法。(2)组织职能,其要求是通过科学设计组织结构和权责关系,合理安排和指挥组织系统内各种机构及各类人员的工作;(3)协调职能,其作用是加强组织与组织之间及组织内部各个机构、各个环节和各类人员的沟通、联系和合作,保证计划目标的实现;(4)控制职能,是指通过建立信息反馈和绩效评估机制,按照行政计划标准,衡量计划完成情况并纠正计划执行中的偏差,以确保计划目标的实现。(三)我国行政管理职能的转变1.我国行政职能转变的必然性:(1)行政职能转变是经济体制改革的必然要求(2)行政职能转变是实现职能体系合理配置的根本途径(3)行政职能转变是机构改革的重要前提和基础。2.我国行政职能转变的内容:1职能重心的转变2方式的转变(由行政手段为主转向经济手段为主由微观直接转向宏观间接为主由重计划、排斥市场转向把计划与市场有机结合起来)3关系的转变(理顺中央与地方、上级与下级政府之间的关系理顺政企关系理顺政府内部各职能部门的关系)(四)行政组织概述1.行政组织:是指政府的组织结构和组织活动过程。指为推行政务,依据宪法和法律组建的国家行政机关体系,是国家机构的重要组成部分。2.基本在素:(1)职能目标,是行政组织赖以建立和存在的前提和基础也是组织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2)权责体系,是行政组织内部权力分配、权责关系、指挥系统、运行程序、沟通渠道各各种机构、各个岗位在组织中的地位、作用及其内在联系的具体表现,它直接关系到行政机构的设置及其运转;(3)机构设置,是行政组织的实体,也是履行行政职能、达成行政目标的载体,是行政组织的核心内容。(4)人员构成,是行政组织的一个重要因素。(5)运行程序,是行政组织的动态过程,科学的运行程序有利于提高行政效率。(6)法制规范,是行政组织依法行政的根本保障,也是衡量行政组织是否健全的主要标志。3.行政组织的主要特性:(1)政治性与社会性(2)法制性与权威性(3)系统性与动态性。4.行政组织的指导原则:(1)职能目标的原则(2)精干效益的原则(3)完整统一的原则(4)分权管理的原则()5管理层次与幅度适度的原则(6)职、权、责一致的原则(7)稳定性与适应性相结合的原则(8)依法设置的原则。5.我国原有行政组织的主要弊端是:机构重叠,职能交叉;结构不当,功能不全;人员结构不合理,素质不高;中央与地方职责不清,机构设置层层对口。第五章 人事行政(一)人事行政是指对国家行政机关的工作人员依据一定的法规制度和措施进行的管理活动。包含内容1管理对象主要是行政机关的工作人员2管理体制主体是行政机关3管理原则是以国家权力为后盾,以法律法规为依据。2.人事行政的地位与作用:(1)是统治阶级实行统治的重要条件(2)是行政管理的组织保证。3.人事行政的特征:1法治化2专业化3职业化4现代化(观念、管理、技术手段现代化)4.人事行政的任务:1根据所要完成的工作,确定相应职位或工作岗位2任职人员的素质和能力应符合具体的职位要求3作职人员安心于在其岗位上工作4任职人员努力工作,认真履行自己的职责。(二)人事行政的基本原则:1任人唯贤、德才兼备原则2扬长避短、适才适用原则3考试考核、晋升唯功原则4智能互补、结构合理原则5不断更新、合理流动原则6有奖有惩、奖惩分明原则7依法管理、用人治事一致原则。(三)人事行政的基本功能:(1)计划和组织。计划和组织的中心内容和主要任务是对行政系统的人才需要和可供选拨的人才资源之间的关系实行宏观调控。(2)使用和开发。这是人事行政最大量和最经常的工作。(3)激励和监督。行政人员掌握国家行政权力,既能依法行使权力,造福社会,又能以权谋私,祸国殃民,这种地位与作用,决定了要对他们加强管理,进行有效的激励和严格的监督。(四)人事行政的主要环节:1职位分类2选拔任用(一是根据工作需要和编制定额从未任国家公职的公民中吸收新的工作人员,二是从非领导职务的国家工和人员中晋升为领导人员,或从低一级领导职务升任高一级领导职务)3培训(行政人员参加政治理论学习,接受工作岗位必备知识和技能以及更新知识的教育和训练)4考核。(五)我国公务员制度的指导原则、基本内容和主要机制。指导原则:1贯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的基本路线2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和德才兼备的用人标准3坚持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原则。基本内容:1公务员制度的法律依据、指导原则和适用对象2公务员的权利和义务3公务员的管理环节4管理和监督。主要机制:1科学的竞争机制2新陈代谢机制3勤政廉政的保障机制。第六章 行政领导(一)行政领导:是指在行政组织中,经选举或任命而享有法定权威的领导者,依法行使行政权力,为实现一定行政目标,所进行的组织、管理、决策、指挥等的社会活动。行政领导的主要任务:决策和用人。行政领导在行政管理中的地信与作用:1是行政管理协调统一的保证2贯穿于行政管理的全过程3是行政管理成败的关键。行政领导的特点:时代性、综合性和服务性。(二)行政领导者的职位、职权和职责1.职位:是指权力机关或人事行政部门根据法律与行政规程,按规范化程序选举或任命行政领导者担任的职务和责任。2.职权:是指法定的与行政领导者职位相当的行政权力具体包括执行权、领导权、管理权、用人权、检查监督权和协调权。3.职责:是指行政领导者在履行职务过程中所应尽的义务,是对国家和政府委托的任务应负的责任。包括政治责任、工作责任、法律责任。4.行政领导者的职位、职权和职责是实施行政领导活动的不可缺少的三个要素,应当是三者的统一,不可偏废,不可缺少的。(三)行政领导的方法、方式与艺术1.行政领导的方法是行政领导者在领导活动中所采取的各种手段和办法,其中,实事求是、调查研究、群众路线和矛盾分析等方法构成了我国行政领导的基本方法。2.行政领导的方式:1强制方式2说服方式3激励方式4示范方式。3.行政领导艺术:1授权的艺术(对领导者来说,重要的是要有全局的眼光和战略的眼光,在大事方面精明,全力抓好大事,小事情则委托给部属办;运用制授权留责、适度合理授权、因事择人、视能授权、逐级授权、加强授权后的监督控制、防止反向授权等)2用人艺术(做到人尽其才。扬长避短待人诚恳、注重激励、爱护下属)3处事艺术(干好本职工作,不得越权行事)4运时艺术(合理安排时间,讲究时间和效;精简机构,善于授权;开好会议,节省时间;善于科学地挤时间等)。(四)行政领导的基本素质要求:1政治素质(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境界、廉洁奉公的政治道德)2知识素质(要求领导者要有丰富而结构合理的知识,既要有专业知识,还要有其他相关领域的知识。3能力素质(行政领导者的能力素质主要是创新能力和综合能力)4心理素质(行政领导者的心理素质要求是敢于决断的气质、竞争开放的性格、坚忍不拔的意志)5身体素质(要求行政领导者要有强壮的能够持续工作的体力,充沛的精力和生命的活力)。(五)行政领导班子的素质结构:1年龄结构2知识结构3智能结构4气质结构。第七章 行政决策1.行政决策是指政府机关及国家公务员为履行国家的行政职能,对所要解决的问题出主意作决定的活动。2.行政决策的特点:1.行政决策主体的特定性。2.决策内容上的特性。3.决策所代表利益的特性。4.决策依据上的特性5.决策所约束的范围上的特性。 3.行政决策的地位和作用:1行政决策是行政管理过程的首要环节和执行其他各项管理职能的基础2行政决策是行政领导者的基本职能3行政决策行政决策正确与否是行政管理成败的关键(二)行政决策的类型:1.依据行政决策主体地位的不同,可分为国家决策和地方决策。2.依据行政决策涉及问题的规模和影响程度的不同,可分为战略决策,战役决策和战术决策;3依据决策目标性质的不同,可分为程序化决策和非程序化决策;4依据决策条件和结果的不同,可分为确定型决策和非确定型决策;5依据决策目标要求,可分为最优决策和满意决策。(三)行政决策的基本原则基本原则:1.预测原则(行政决策是规划未来的行政目标和行动,必然有预测,必须采用科学方法,依据可靠信息,对决策问题的未来发展、将出现的环境变化及决策方案实施的结果等作出正确的评估)2系统原则(运用系统分析的理论和方法进行决策活动,是现代行政决策的客观要求,必须运用系统分析的理论与方法把决策对象、问题与决策者自身都放在它们所处的大系统中去观察,认清整体与局部、整体与层次、内部与外部等各要素之间的互动关系,使决策达到整体化、综合化要求)3信息原则(信息是决策思维的原料,及时、准确、全面的信息正确的前提,决策过程实际上是信息收集加工处理的过程)4可行原则(决策必须具备初稿的现实条件,切实可行,要对决策目标和方案进行充分的可行性分析)5择优原则(对多种目标和多个可行方案,选出效益最大、可靠性最大、弊端最小的)6动态原则(行政现象是随着社会经济的进步而变化的,并且任何一个行政决策构成要素的变化,都会影响其他相关要素的变化,为此,决策要有弹性)7民主原则(行政决策民主化是指广开言路、集思广益,为社会公众行使参与国家事务管理的民主权利,由决策集团、知囊团、人民群众三方面有机结合的决策过程)8服务原则(社会主义国家的性质决定,任何层次的行政机关和行政人员都是代表人民意志从事公共事务管理,为人民服务)。(四)基本程序:1发现问题,确定决策目标2 拟制备用方案阶段。(一是集思广益,拟订备择方案;二是精心设计,拟定方案。方案特点:创造性、可行性、多样性、群众性)3选择最佳方案阶段。(关键阶段)(按照全局性、长远性、效益性、适应性等选择标准进行选择,从中选出或综合成一个最佳方案)4方案的修正完善方案(建立正式的决策追踪和监测制度,建立畅通的信息反馈渠道)。(五)现代行政决策体制:1行政决策中枢系统。这是行政决策体系的核心,它由拥有行政决策权的领导机构及其人员组成;一个行政机关只能有一个决策中枢系统,切忌多中必、政出多门。行政决策中枢系统的主要是任务是领导、协调、控制整个决策过程,确认决策问题和决策目标,并对决策方案进行评估选优,最终拍板定案)2行政决策咨询系统(这是辅助决策中枢系统决策的机构,它具有辅助性、独立性和科学性的特点,是现代行政决策体制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咨询系统的主要任务是辅助决策中枢系统发现问题,确定目标,拟订并论证各种决策方案,为决策领导者评估选优、确定方案提供科学依据,辅助决策领导者发现、纠正决策中的偏差,提供修正意见和追踪决策方案)3行政决策信息系统(这是从事行政信息处理的机构、人员及信息工具所形成的有整体。其主要任务是把来自各种信息源的行政信息集中起来,进行科学加工和处理,然后传输给决策中枢系统和咨询系统,为其决策服务)。第八章 行政执行与行政监督(一)行政执行概述1.行政执行是行政机关和公务员初稿决策中发出的决策指令,以达到预期目标的全部活动。2.特点:1目标性(以实现决策目标为宗旨)2实务性(是实践、服务性的活动)3经常性(是对既定政策的反复执行)4果断性(要求早决断,快行动)5灵活性(需要审时度势,因时、因地制宜,因势利导)。3.行政执行的地位:1是行政决策的落实2是行政领导者的一项主要职责3行政执行的效果是评估和判断行政管理工作的客观依据。4.行政执行的基本原则:1民主原则2准确原则3迅速原则4创造性原则5跟踪检查原则6毅力原则7条理原则。5.行政执行的重要作用:1指挥执行决策2沟通信息、传递情报3控制执行情况和进程4监督执行的效能5协调各部门执行的步调。(二)行政执行的过程:1行政执行的准备工作(编制实施决策的行动计划做好思想动员工作组织落实财物准备)2行政执行中的指挥、沟通、协调和控制。(1)行政指挥是指行政领导者按照既定的目标和计划,通过对下层的活动时行指导、协调和监督的过程,以实现组织目标的行为。(2).行政沟通是指行政组织及某个人对共同任务和问题获得统一认识的方法和程序,也是交流思想、互通信息、统一认识的过程。(3)行政协调就是引导行政组织之间、人员之间建立互相协同、互相配合的良好关系,有效地达到共同的预期目标的行为。(4)行政控制是指行政领导者和工作人员为保证实际工作能和计划之间相致而采取的管理活动。3行政执行活动的总结。(三)行政执行的手段:1行政干预(这是较普遍使用的一种手段,是指政府凭借政权力量,依靠从上到下的行政组织制定、颁布政策、运用政策、指令、计划的方法,来实现国家对行政工和的领导、组织和管理的目的)2经济手段(这是政府经济行政部门按经济运行规律的要求,来管理下属经济组织及其活动的一种方法,是利用部门及其活动的经济利害关系来制约相互间的活动的行政行为。3法律手段。(是指行政机关以法律为武器,根据法律活动的规律、程序和特点实施管理。)4奖励与惩戒,(是指激励、惩戒人员和管理对象,将两方面的积极性都调动起来,使行政决策落到实处,实现目标。)5行政诱导。(是指用非强制手段使行政人员和管理对象自觉自愿去从事政府所鼓励的工作或活动。(四)行政监督是指党、国家机关和人民群众对国家行政机关及国家公务员在行政管理过程中遵纪守法情况的督察和督导活动。必要性:1行政权力是一种支配他人的权力2行政权力是一种强制他人服从的权力3行政权力的支配力和强制力孕育着权力的任意性和腐化性。行政监督的原则:1经常性原则2广泛怕原则3公开化原则4确定性原则5有效性原则。行政监督的任务:是发现和纠下一切违反国家行政管理原则、法规、规章的行为,防止和纠正行政管理活动中的偏差,保障行政目标准确、及时地实现。行政监督的基本作用有:预防作用、补救作用、改进作用。行政监督的意义:1有利于促进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依法行政,确保国家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的贯彻执行2有助于激励行政人员成为人民的勤务员3是发展民主政治、维护人民的合法权益的重要途径4是惩治腐败、克服官僚主义、推进廉政建设的必要措施5有助于促进行政管理的法制化,提高行政效率。六、行政内部的监督:1一般监督(上级对下级)2业务监督(上级对下级,业务监督和部门之间的业务监督)3专门监督(行政监察机关和审计监督)。七、行政外部的监督:1国家权力机关的监督2国家司法机关的监督3政党的监督4各种社会组织的监督5人民群众和社会舆论的监督。第九章 行政法制一、行政法制是指国家机关为实现行政职能,按照法定程序而制定、实施的法律制度。基本要求: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实现行政管理法制化的必要性:1现代戏社会的行政管理离不开法制2政府管理的法制化是促进政府管理的民主化、科学化的有力手段和必要保障3把行政管理纳入法制轨道,充分发挥行政管理法规的作用,是中国经济、政治、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二、行政法制的作用:1保证国家行政管理职能的顺利实现2有益于国家行政机关自身的组织建设3保障着行政管理的民主化,科学化4有助于提高行政效率5促进行政管理的改革。三、行政诉讼是指人民法院受理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对某些行政行为不服提起的诉讼,是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认为行政机关和行政机关的工作人员的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向人民法院提塌的诉讼,是民告官的诉讼。性质:行政诉讼是司法机关根据宪法和法律的授权,通过审理行政案件,对行政机关行使职权实施法制监督的重要法律制度;是以国家审判来制衡国家行政权,以防止权力趋向化或被滥用和专断。宗旨:(1)规范人民法院审理行政案件的司法程序。(2)保护受行政违法行为侵害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3)维护和监督行政机关依法行使职权。意义:行政诉讼制度对贯彻执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保障公民合法权益的原则,加强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民主观念和守法观念,维护和促进行政机关依法行使其职权,改进行政工作,提高行政效率,都具有重要意义。(四)加强法制教育和法制监督1.必要性:(1)我国的行政法制落后,缺乏统一的法典;(2)行政机关实施法制过程中缺乏司法机关所具有的一系列极具权威、严格的法定程序和强制制度;(3)行政机关集法规制订者与执行者于一身,如果缺乏必要的监督与制约,将可能造成严重的破坏影响。2、目的:是为了改善国家行政机关的工作,保证行政管理职能的实现,维护社会主义法制,防止和纠正对行政管理法制的不当实施和滥用,同一切违法乱纪、以权谋私和官僚主义作斗争。第十章 行政机关管理与改革(一)行政机关管理的任务和作用1、任务:(1)参与政务,即协助领导进行决策和指挥;(2)处理事务,即处理大量的、例行的日常事务有及种种临时性、突发性的事务。(3)提供服务,具体表现为为机关行政售卖工作服务、为本单位各项工作提供条件与服务、为机关全体工作人员的生活福利服务等。2、作用:(1)提供基础性工作条件,能保障职能活动的顺利进行;(2)能充分利用和节约时间,提高工作效率;(3)能体现党和国家对职工、群众的关怀,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4)能直接影响本单位的声誉,是机关精神文明建设的窗口。(二)特点和原则1.特点:(1)服务性。这是行政机关管理的根本特征,也是保证行政机关正常地、高效地开展工作的基础。(2)群众性。行政机关管理活动为群众服务,解群众所难,也要依靠群众,发动群众,获取群众的支持。(3)复杂性。行政机关管理活动涉及面广,头绪繁多,情况多变,涉及广泛的学科知识。(4)时间性。行政机关的工作要有雷厉风行的作风,办事要准确及时。(5)政策性。行政管理活动,不仅要坚决贯彻执行党和国家的政策、法律、中央和上级政府的法规制度,而且还要认真研究和落实本地区的具体政策和本机关的具体制度。2、原则:(1)从实际出发,按客观规律办事的原则;(2)民主管理和遵守纪律的原则目(3)方便群众,有利工作的原则;(4)节约的原则(5)物质鼓励和精神激励相结合的原则;(6)分工协作的原则。(三)会议管理1.会议的重要性:(1)可以集思广益,丰富领导经验,提高领导水平;(2)是贯彻群众路线,实现人民群众参与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的途径之一;(3)是沟通信息,协调关系的重要手段原则。2.管理原则:会议管理的核心问题是提高会议的效率,重视会议的质量。应坚持的原则是:精简节约原则、讲求质量原则、发扬民主原则、适时适度适地原则、采用现代办公手段原则。(四)机关行政经费的管理:机关财务箅工作的重点在于管好行政经费的使用,是财务行政的重要组成部分。机关行政经费的管理主要是指对本单位行政经费的领拨、开支的计划、分配、控制和监督等活动。机关财务管理要坚持精打细算,厉行节约,把钱用到最需要的地方;量入为出,留有余地;保障供给,搞好服务;按计划、制度、规定用款等原则。(五)机关管理的科学化1.内容:(1)机关管理观念的科学化;(2)工作人员素质的合理化(3)机构设置的合理化(4)管理方法手段的现代化(5)后勤服务的社会化(6)法规制度的科学化。2.必要性:(1)是当代科技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客观要求(2)是行政管理科学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3)是市场经济发展和改革开放的客观要求。(六)行政改革概述1.含义:行政改革是行政主体适应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环境的变迁而进行的自我调整、变革的过程。2.必然性:(1)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2)是促进社会经济发展和民主政治建设的需要;(3)是实现行政管理科学化和现代化的需要。(七)中国的行政改革1主要内容:(1).转变政府职能,合理配置政府职能结构;(2)重新划分管理权限,调整政府行政权力结构;(3)改革政府机构,建立精简、统一效能的行政组织;(4)进行政府人事制度的改革,推行国家公务员制度;(5)建立健全行政法制和行政监督。2.基本原则:(1)立足中国国情,坚持因地制宜、区别对待;(2)坚持以发展经济为中心,与经济体制改革相配套;(3)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辩证关系;(4)坚持对外开放,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所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5)坚持分步实施、逐步到位的渐进到位的改革方式,配套推进改革。3.展望改革:(1)继续转变政府职能。(2)进一步改革政府机构;(3)正确处理中央与地方的关系,发挥中央与地方两个积极性;(4)深化人事制度改革,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配套的人事管理体制;(5)进一步加强公共行政管理的法制化、制度化建设。4.存在的主要问题:(1)观念与利益问题;(2)职能转变、政企分开问题(3)改革的配套、平衡问题;(4)人员分流问题;(5)行政法制建设问题。5.改革的基本目标:(1)建立办事高效、运转协调的行政管理体制;(2)建立一支高素质的行政管理干部队伍;(3)加强行政管理的法制化、制度化建设,使政府行为走向规范化、法制化的轨道。三、案例分析(行政组织与行政职能)(局长的失误)1.这位局长对局行政组织建设有何失误?2、这个局的行政结构将导致什么样的结果?答:这样机构和人员不断膨胀,机构的职能与人员的事务不断分解,必然造成内部关系不清,职责不明,互相推诿。该局局长出于安排老同事、老部属和加强自己的领导地位的考虑,扩充机构,增加人员,结果事与原违。由于机构臃肿,人员素质不高,造成互相扯皮,办不成事。原因就在于机构的增加和人员的扩充不是出于工作本身的考虑,违背了行政组织建设的精干效益、管理幅度和层次适度、职权责一致等科学原则。(1460个公章与机构的增长)案例列举的事实反映了我国机构设置中存在哪些问题?你对我国政府机构的改革有何设想?答:(1)反映了当前我国政府机构改革中存在的问题,那就是机构臃肿,关卡林立,人浮于事,效率不高。违背了职能目标原则;职、权、责致原则;完整统一原则;合理的管理幅度与管理层次原则;精简效能原则。(2)应注意以下几点:1.抓住转变政府职能这个关键,把政府的职能从以微观管理为主转变以宏观管理为主;从以直接管理为主转变为以间接管理为主。2以经济管理部门,特别是其中的专业管理和综合部门内的专业机构为改革的重点。把承担相同或相近业务的部门合并,把职能重叠的机构撤销,组建新的综合管理部门,撤销综合部门内的对口专业机构,其职能由行业主管部门承担。3.完善行政组织法规,健全预算约束机制。把宪法和组织法中有关政府机构设置的原则规定具体化,制定机构设置和编制法,用法律的强制力来控制机构的膨胀。同时,健全已经开始实行的由编制部门控制工资基金的办法,用经济杠杆来约束机构人员的膨胀。4.相应进行干部人事制度的改革。在开展政府机构改革的同时,积极推进干部人事制度的改革,精简政府工作人员。(分分合合几时休)某自治州卫生局传染医院与州结核病防治所合并为什么会失败?我们应该从中吸取什么教训?答:失败的原因就是违背了完整统一原则和职能目标原则。两个单位,则于业务性质不同,必然导致经费来源、使用、人力物力的安排、工作任务的轻重缓急各不相同。以各方面差异如此之大的情况下,将其合并必然导致失败。(2)要跳出这个怪圈,其途径是要抓住转变政府职能这个中心,遵循行政行政组织设置的科学原则,把机构改革纳入科学化化轨道。(机构设置与工作效率)机构设置与要作效率是什么关系?某市将农林局一分为三后为什么会出现效率滑坡?答:(1)效率的高低,不在于机构的多少,而在于机构设置是否合理。机构设置得合理,则工作效率高,反之则低,这恐怕是一条难以推翻的规律。要想有较高的工作效率,必须有较合理的机构设置,而合理的机构设置必须遵循科学的行政组织原则。(2)从根本上看,恐怕还是由于该市把农林局一分为三本身是不合理的。因为,原来该市管农、林、牧的只有一个部门,管理职能综合,其内部关系变成了外部关系,因而也好协调。而现在将其分为三个部门,其内部关系变成了外部关系,因而协调起来也就相应困难一些,效率随之也就降低了。(徘徊中的某市政府机构改革)从某市政府机构改革的几次反复和徘徊看,政府机构改革的关键是什么?你认为某市应该怎样摆脱徘徊局面,推动政府机构改革?答:(1)政府机构改革的关键是转变政府职能,其中包括管理国民经济双重职能的分清和分离。(2)就注意几下几点:1加强综合经济管理部门和经济监督部门,弱化专业经济管理部门,让企业全权负责国有资产的流动与增值。2建立社会中介组织。组织同业工会或行业协会,在政府部门的业务指导下,接受从政府中转移出来的一些社会管理职能,并可接受委托承担政府的某些行政管理职能。3、建立健全国有资产管理者体制。各级国有资产由各级资产管理部门统一管理和监督,资产的投资经营职能由各不同层次的投资控股公司或大企业行使,具体的生产经营活动由企业家负责。4、改革财政预算体制,逐步推行分税制和预算体制,分清各级正义的财权和事权。此外政府的改革应该上下配套,政府本身就是一个系统,只有一个市或县进行改革,会遇到系统内部的传统阻力,下改上不改,这样的改革就很难成功。(盖章承包的启示)某省S局征地建房困难重重原因何在?案例对于我们改革政府机构有什么启示?答:(1)原因在于一是违背行政组织设置的基本原则,如完整统一的原则、精简效能的原则。二是缺乏行政机关责任制。职责不清,正想推诿,大大降低行政效率。三是官僚主义严重,工作作风拖拉。反映了某此领导公仆思想单薄,官僚主义作风严重。(2)针对这些问题,应从如下两个方面来医治政府的“机构病”首先,按照行政组织建设的基本原则来改革政府机构,合并一些业务性质或相近的部门。同时要撤销一些不必要的临时机构。其次,健全行政组织法规,推行行政责任制,使行政组织法制化。这样从法律上、制度上杜绝机构臃肿、部门林立、敷衍塞责、拖拉扯皮的现象。(非常设机构为何撤而复增)在机构中是否有必要设置非常机构?A县非常设机构为何撤而复增?应如何解决非常设机构膨胀的问题?答:1政府机构中设置非常机构是十分必要的,主要用于完成新的临时性的任务,解决突发的事件是按照职能需要而设立的,在这种情况下,当政府面临一些跨部门的事务时,需要几个部门共同承担,而在部门之间出现矛盾时,需要设置非常机构来协调各部门之间的关系;其次,政府工作部门一般是根据行政管理的经常性、长期性或可预见性的基本职能来设置的,但是行政管理实践中经常会有一些新的、临时性的任务或突发性事务出现,也使得非常设机构的设置成为必要,但非常设机构不能任意设置,也应该根据具体实际来考虑。2.A县非常设机构的撤而复增,从主观原因来考察,主要是对非常设机构设置的原则缺乏全面的掌握,一方面撤了不该撤的机构,另一方面又保留或新增了不必要的机构。3.为解决非常设机构膨胀的问题,必须遵循如下原则:(1)以职能为基础的原则。非常设机构的设置要根据职能需要,必须是对现有机构的补充。(2)机动性、灵活性原则。一旦任务完成,机构即行撤销。(3)程序化、法制化原则。(城建工作应该由谁来管)运用行政组分析某市加强城建工作的做法为什么事与愿违?你认为应该怎样解决这个问题?答:1.实现行政组织的科学化必须遵循完整统一的原则,首先是职能目标要完整统一。这就是说在设置机构的时候,要实行目标归类,同类行政目标要归属于同一行政机构来管理。某市在设置城市建设管理机构时,恰恰违背了完整统一的原则。同一职能目标,设置了3个机构来管理,互相扯皮、推诿就在所难免了。想加强城市建设,反而拖了后腿。特别应当指出的是,某市为了协调政府部门之间的关系而建立城委,城建科两个新的实体机构的做法是不可取的,这样做不仅会造成机构重叠,而且会产生新的矛盾。2.为实现加强城市建设工作的目标,某市应将市政府建科、城建局和城建委3个机构合并,成立统一的城市建设管理机构。(投资公司的机构该如何设置)投资公司职能部门设置的3个方案体现或违反了行政组织建设的哪些原则?从行政组织的科学原理出发,该如何设计?答:从案例提供的情况看,投资公司筹备组提出的公司机构设置的3种方案各有利弊。按照行政组织必须适应职能需要和按职能目标原则设置的原则,以及机构设置必须遵循完整统一、精简效能的原则,第一种方案比较符合职能部门化的要求、专业性强,分工明确,能充分体现行业特点,但有待进一步优化;第二种方案单纯按照服务对象设置机构,各部门集多种职能于一身,互相之间缺乏必要的联系、制约和监督,无法按职能目标归类和统一管理,也难以体现行业特点;第三种方案难以糅合前两个方案的长处,而且无法削除前两个方案的弊端。因此,可以考虑在第一种方案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设计。(火灾的教训)从行政管理学的角度,大兴安岭火灾给我们什么教训?大兴安岭林区的行政组织的结构存在什么问题?应当如何建立科学的行政组织体系? 答:总的来看,它暴露了我国行政管理体制的种种弊端,即行政设置的不合理和组织制度的不完善,具体表现在:1.条块分割,多头领导。行政组织建设要求遵循完整统一原则,一个单位一般只能接受一个上级的指挥,即使是双重领导也要明确以谁为主。而大闪安岭林区却是实行多头领导体制,必然造成领导指挥的混乱局面。在防火工作中也是如此。2、信息不畅通,监督不力。大兴安岭特大森林火灾的教训是深刻的,也是

    注意事项

    本文((最新 自考资料) 行政案例分析.docx)为本站会员(牧羊曲112)主动上传,三一办公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办公(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

    三一办公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