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办公! | 帮助中心 三一办公31ppt.com(应用文档模板下载平台)
三一办公
全部分类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
  • 建筑/施工/环境>
  • 毕业设计>
  • 工程图纸>
  • 教育教学>
  • 素材源码>
  • 生活休闲>
  • 临时分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办公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领导科学培训讲义.docx

    • 资源ID:1889799       资源大小:141.24KB        全文页数:56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6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6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领导科学培训讲义.docx

    2013年领导科学串讲资料tangxhe 内部交流请勿外传领导科学串讲课程介绍一、课程的设置、性质及特点领导科学课程,是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行政管理专业(独立本科段)必考的课程,是培养和检验应考者的管理理论知识和应用能力的一门专业课程。领导科学是一门新兴的富有社会主义特色的科学,它以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主要研究在现代领导工作中合乎规律性的东西。其内容具有宏观性、战略性、综合性、应用性等特点。设置本门课程的目的:使考生掌握领导活动的基本规律,掌握领导科学的基本内容和基本方法,在此基础上,理论联系实际,思考、分析并解决我国领导活动中存在的一些实际问题,从而提高自己的领导素质。二、教材的选用领导科学课程所选用教材是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指定教材,该书由黄强、彭向刚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2011版)。三、主要内容1、绪论2、领导与领导者、被领导者3、领导的职能和原则4、领导观念5、领导决策6、领导用人7、领导的思想政治工作8、领导体制9、领导者的素质10、领导方法11、领导艺术12、领导作风13、领导绩效四、题型与分值从题型与分值来看,本课程共有五种题型模式: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简答题,论述题和案例分析题。题型与分值情况如下:单选(共25小题,每题1分,共25分);多选(共5小题,每题2分,共10分);简答(共5小题,每题5分,共25分);论述(共2小题,共25分);案例分析(共1小题,共15分)。第一章 绪论一、本章结构:本章的学习主要包括四个问题:领导活动的历史演变、领导科学的产生与发展、领导科学研究的对象、范围和特点以及领导科学的意义和方法。二、本章重、难点:本章是关于领导科学的基础理论学习,在学习本章时要注意把握以下知识点:现代领导发展的基本趋势、为什么要把领导活动作为一门科学来研究、领导科学产生的条件、领导科学在我国兴起的条件。本章主观题考试情况:论述为什么说领导工作应作为一门科学来研究? 200910第一节 领导活动的历史演变领导科学研究的是人类领导活动。要了解领导科学是怎么产生的,有必要简略回顾一下人类领导活动的历史演变过程。一、领导活动的产生领导活动产生于人类的共同劳动和社会分工二、领导活动的发展原始社会- 奴隶社会 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要重点把握社会主义领导的本质特征:服务【例题·单选题】人类最初的领导活动产生于()A.原始社会B.奴隶社会C.封建社会D.资本主义社会【答案】A【解析】领导活动是与人类社会一起产生的,人类最初的领导活动在原始社会就有了。三、现代领导发展的基本趋势从经验领导向科学领导转变现在领导越来越表现出如下的发展趋势:(1)决策工作专门化(2)领导主体集团化(3)领导方式民主化(4)领导方法科学化第二节 领导科学的产生与发展一、应把领导科学作为一门科学来研究(1)领导活动是人类的一种特殊的重要活动,领导活动本身包含着重要的科学内容;(2)领导科学有其他学科不能代替的特殊规律和科学内容;(3)领导科学是一门高度综合的科学。 二、领导科学产生的历史条件?(1)现代社会生产的巨大发展和现代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带来了社会活动的一系列变化,要求现代领导由经验领导上升为科学领导。这种领导方式转变的客观实践,促进了领导科学的产生。(2)领导科学的出现与最近一百年来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也有着密切的关系。(3)领导科学的产生不仅是现代社会实践发展的需要,科技发展的需要,而且也是人类领导思想成果长期积累的结果,是人类领导艺术长期凝练、提高和升华的产物。(4)领导科学的产生是现代社会分工发展与深化的结果。(5)马克思主义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领导科学的产生,完全是现代社会生产的巨大进步,分工的高度发达以及管理的高度发展的必然结果。三、领导科学在我国的兴起领导科学的产生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必然产物。首先,领导科学的产生是新时期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客观要求。其次,领导科学的产生是总结党的丰富领导经验和领导理论的需要。再次,领导科学的产生是借鉴估计中外领导思想和管理理论的结晶。第三节 领导科学研究的对象、范围和特点一、领导科学的研究对象领导科学是专门研究现代领导活动的矛盾、特点及其规律的学问;是研究领导者、被领导者、群体目标和客观环境等要素相互结合、相互作用的规律的科学。二、领导科学的范围和特点(一)领导科学的范围1、领导活动的主体,包括领导者的本质、观念、职能、素质等问题。2、领导活动的结构,即领导体制等问题。3、领导活动的过程,包括领导职能的运用、展开领导方法、艺术、作风的发挥以及领导绩效的考评等问题。(二)特点1、综合性2、应用性3、社会历史性三、领导科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领导科学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关系;领导科学与政治学的关系;领导科学与管理科学的关系;领导科学与党的建设学说的关系。第四节 学习领导科学的意义和方法(一) 学习领导科学的意义学习领导科学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要求。首先,学习领导科学史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的需要。其次,学习领导科学,是深化全面改革的需要。再次,学习领导科学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需要。最后,学习领导科学是迎接世界新技术革命挑战的需要。(二)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领导科学首先,必须坚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其次,必须从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实际出发,面对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际。再次,必须继承和发扬我党的优良创痛,认真总结我党的领导实践经验。最后,必须有分析地借鉴国外和我国古代的领导思想。(三)学习领导科学的方法理论与实践的统一首先,要重视学习理论;其次,要加强理论的应用,坚持理论密切联系实际。实证方法;历史方法;比较方法;案例方法;系统方法;借鉴方法。第二章 领导与领导者、被领导者一、本章结构:一、领导:1、含义;2、社会主义领导的本质属性二、领导者:1、含义;2、领导者的地位和作用三、被领导者:1、含义;2、被领导者的地位和作用四、领导者和被领导者的关系二、本章历年主观题考试情况1.简述领导者与被领导者的关系。 2012012简述领导认识的特征。 2011013.领导者的特征。 2010104简述领导实践的特征。 2010015.被领导者的特征。 2009106.领导实践的特征。 200810第一节 领导一、领导的含义领导指在一定的社会组织或群体,领导者运用其法定权力和自身影响力,采用一定的形式和方法对被领导者施加影响并共同作用于客观对象,以实施领导者与被领导者共同预定目标的行为过程。(一)领导的属性 (1)领导的属性:领导的属性就是领导和他事物发生联系时表现出来的性质,包括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其自然属性是指领导是社会共同劳动和共同生活的自然需要,具有带领、引导、指挥、协调等自然属性,各个社会的领导活动所共有。领导的社会属性是指采取什么样的领导方式,应由生产方式的性质决定;这种由社会生产方式决定的属性就是领导的社会属性。(两种属性并不意味着有两种领导活动)【例题·单选题】1.领导活动由社会生产方式决定的属性是领导的( )A.自然属性B.社会属性C.阶级属性D.经济属性【答案】B【解析】由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形式和社会生产方式决定的属性就是领导的社会属性。 (2)领导的社会属性决定领导的自然属性的原因? 1、领导的社会属性规定着领导的自然属性;2、社会属性决定领导活动中主导要素得以形成;3、社会属性规定着领导活动基本要素的相互关系;4、社会属性不受自然属性改变的影响,仍然决定着领导的本质。【例题·简答题】为什么说领导的社会属性决定领导的自然属性?答:1、领导的社会属性规定着领导的自然属性;2、社会属性决定领导活动中主导要素得以形成;3、社会属性规定着领导活动基本要素的相互关系;4、社会属性不受自然属性改变的影响,仍然决定着领导的本质。(二)领导的特征包括领导认识的特征和实践的特征(1)领导认识的特征:1、原则性,在我国是指要坚持四项基本原则,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正确地解放思想,实事求是。2、超前性,包括把群众中不完全的先进认识转化为系统全面的先进认识,善于把群众中先进的认识转化为方针政策。3、综合性,指领导认识是一种多视角、多层次、多方面整合知识的过程,是高度综合的活动。4、创造性,指领导者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形成新的概念和范畴,善于认识和把握事物的本质规律。5、系统性,即要有机地分析和利用各种要素(2)领导实践的特征:1、权威性:领导意味着权威,领导实践开展的前提和基础是具有权威性。2、依附性,即领导活动必须建立在其他社会实践之上,随着其他社会实践的变化而变化。3、目标性,即领导实践是一种目标取向活动,其本质和目的在于实现目标。4、组织性,即领导只能在组织中存在与发展,组织是领导的结构系统、活动空间和运行框架。5、协调性,即领导要协调好各个层面、各个环节的关系。6、超脱性,即领导必须从根本上、全局上把握,从具体事务中解脱出来。7、服务性:领导就是服务,为人民服务,为群体成员服务,为公公使命和群众公共利益服务是“领导活动的根本价值取向和归宿”,是领导活动的本质。(三)领导的类型以领导的历史进程为标准,可分为自然式领导、家长式领导、管理式领导和公仆式领导。以领导的行为方式和特征为标准,可分为原始简单领导、集权式领导、民主式领导、公仆式领导和专家式领导。以生产关系为标准,可分为原始社会的领导,剥削阶级社会的领导、社会主义社会的领导。以领导的工作领域的标准,可分为政党领导、行政领导、军事领导、企业领导。以领导的层次的标准,分为高中低领导。以领导所拥有的权利和影响来源为依据,可分为正式领导、代理领导、非正式领导。以领导手段为标准,可分为正向领导和负向领导。 (四)领导的基础 (1)领导基础是指领导活动赖以存在并发挥作用的根本条件,表现为一种综合影响力。(2)权力是领导综合影响力的基础和前提。但要注意权力并不是一种最有效、更不是唯一的影响力。(3)领导的综合影响力的内容及其构成包括权力、品德、知识和才能;后三者为凝聚性影响力,是决定领导水平和成败的关键因素。二、社会主义领导的本质属性(1)社会主义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条件决定了社会主义的领导的本质就是服务。(2)服务是社会主义领导活动的中心内容,是各项领导活动的根本目的和行为准则。(3)强调领导就是服务,就必须正确处理指挥员和勤务员,主人和公仆、教育者和学生的关系。(4)必须划清资本主义国家所说的服务和社会主义国家所强调的为人民服务之间的界限。第二节 领导者一、领导者的含义(一)领导者的本质(1)领导者与其他社会实践主体联系时所表现出来的属性,是领导者内在的固有属性。(2)社会主义领导的服务本质决定了社会主义领导者的性质和作用应当是当权者、负责人和服务员三位一体的有机统一。(二)领导者的特征(1)拥有职权:职权是组织赋予的,为实现组织目标的工作权力,职权有明确而严格的限制范围,职权有客观内涵,与领导者的个人的主观特征无关。(2)负有责任:政治责任工作责任法律责任(3)提供服务(4)富于创新(5)多重角色二、领导者的地位与作用(1)领导者在领导活动中居于中心地位。(2)领导者在领导活动中起发动作用。(3)领导者在领导活动中起统率作用。第三节 被领导者一、被领导者的含义被领导者是指在领导者的领导下,按照领导的意图,为实现组织目标,从事具体实践活动的个人或者集团。(一)被领导者的本质指被领导者在领导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内在属性。(二)被领导者的特征1、服从性2、受动性3、对象性4、源泉性5、不担任职务或担任较低职务二、被领导者的地位与作用 被领导者在领导活动中处于重要地位,并发挥着基础性的作用。(1)被领导者是领导者的对应面,两者相互依存,谁也离不开谁;(2)被领导者起着产生与选择领导者的根本作用;(3)被领导者对领导效能起决定作用。什么是好样的被领导者?应该具有清醒的政治头脑和参政议政的知识、能力、能够与领导者共同把握社会主义领导的正确方向,脚踏实地地实现领导目标。具体:一是要服从领导;二是要支持领导;三是要监督领导。第四节 领导者与被领导者的关系领导者与被领导者之间的有关系受到一定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条件的制约。不同的社会条件形成不同的领导者和被领导的关系。在我们社会主义国家里,领导者与被领导者只是分工不同,他们的关系主要是:(1 )相互信任的关系:民既是国家主人,又是被领导者。而各个层级、各个领域的领导既是领导者,又是人民的公仆。他们在权力关系上同出一源,在根本利益上,反应一致。(2 )相互促进的关系:在领导活动中,领导者必须依靠被领导者,得到他们的爱戴和拥护,必须经常向被领导者学习,向专家或有经验的人学习,补充营养,促进工作,在工作少犯和避免犯大的错误。(3 )相互支持的关系:领导者和被领导者是社会组织内部的不同分工。社会分工是社会进步的表现,社会分工是与合作联系在一起的。分工合作的关系也就是相互依赖相互支持的关系。领导的本质是服务。被领导者也要积极支持、帮助领导工作。这种相互支持既体现了组织活动的统一性,也体现了领导者和被领导者政治上的平等。(4 )相互转化的关系:领导者和被领导者的地位不是固定不变的,更不是终身的。(5 )相互监督的关系:领导活动的重要作用是监督检查。这种监督是双向的,既有领导者对被领导者的监督,又有被领导者对领导者的监督。【例题·单选题】从性质上说,领导者与被领导者的关系是( ) A.公仆与主人的关系B.服务与对象的关系C.创新与源泉的关系D.对立统一关系【答案】D【解析】从性质上说,领导者和被领导者的关系是一种对立统一的关系。二者的协调统一是我们追求的目标,但是不能忽视两者的冲突。小结:1、 识记领导的属性、特征和基础;2、 掌握社会主义领导的本质属性;3、 识记领导者的本质、特征;4、 识记被领导者的本质、特征;5、 了解领导者和被领导者的关系第三章 领导的职能和原则一、本章结构:一、领导的职能:1、领导职能在领导活动中的地位;2、领导的一般职能;3、当代领导的基本职能二、领导的原则:1、领导的总原则;2、领导的基本原则二、本章历年主观题考试情况1领导的一般职能。201210 2.试述领导的基本原则。 2012013当代领导的基本职能。 2011104.群众路线原则要求各级领导者树立的基本观点。 2010105.简述领导总原则中群众路线原则对各级领导者的基本要求。 2009016、案例分析题 2008107.试论领导的一般职能。3 2008108.简述领导总原则的含义及其主要内容。 200801第一节 领导的职能领导职能,就是领导的职责和社会功能,他是领导本质的具体表现。一、领导职能在领导活动中的地位领导职能在领导活动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1、领导职能是确定合理的组织机构、实现领导科学化的一个重要标志。2、领导职能是领导活动科学化的依据。3、领导职能的实现情况是检验领导活动结果的依据。二、领导的一般职能关于领导的一般职能,由于国内与国外学者所持的观点相异,仍有不同的见解和主张。美国著名政治学学者怀特就认为领导的职能包括:决定重要的政策;发布必要的命令和指示;协调组织的内部关系;授权下级处理一般事务;控制财务的运用;工作人员的任免;监督、控制并考核工作的执行;处理对外的公共关系。社会主义领导科学所研究的,则是从具体的领导职能中,抽象出社会主义领导的一般的共同的职能。具体来说,包括:(一)引导。领导的具体任务就是为群众领路和导航,为此就要正确的规划目标、提出任务和制定实现任务的方法。这是领导者最基本的职能。(二)指挥。指挥就是运用组织权责,发挥领导权威,推动下属为实现既定规划目标任务而努力。这是领导者权利的突出表现。指挥一般可采取命令、说服、示范等三种方式。(三)组织。组织就是按照目标合理设置机构,建立体制,分配权利,使用人员等,这是实现领导任务的可靠保证。领导工作的作用在于通过引导全体组织成员有效的领会领导的目标,通过组织功能的发挥,求得整体的最优化。(四)协调。协调就是领导者运用各种措施和手段,使其所领导的系统同外部环境之间以及系统内各部分和组成人员之间通过不断、及时的调整,达到协调一致,相互配合,以便高效率地实现领导目标的行为。协调是领导的基本职能之一,贯穿领导活动的始终。领导协调一般有两种形式:其一,是通过积极的促进来达到新的平衡;其二,是通过严肃的纠偏来维护正常的秩序。一个优秀的领导者,应善于协调,统筹兼顾。应坚持平等、公正、彼此尊重的原则;坚持顾全大局,求大同存小异的原则;坚持行政目标一致的原则。(五)监督。监督就是经常检查规划目标任务的执行情况,及时发现问题,纠正偏差,确保任务的完成。它是领导工作的一个重要环节,而且是目前比较薄弱亟待加强的环节。 监督的原则应该是及时而有效的。(六)教育。教育就是对广大群众进行宣传、动员、培养、训练,从各方面提高他们的素质,改正错误。教育的内容十分丰富,主要包括帮助群众提高政治思想、科学文化、生产技能等方面的水平。一般可以将教育划分为政治思想教育和业务技术教育。政治思想教育是实现领导决策的保证,尤其成为社会主义国家领导的重要职能之一;业务技术教育是帮助群众完成具体业务的保证。 【例题·单选题】在领导的一般职能中,引导的核心是( )A.正确地制定政策B.正确地规划目标C.正确地部署工作D.正确地提出任务【答案】B【解析】正确地规划目标是引导的核心。三、 当代领导的基本职能基本职能是贯穿于各种领导一般职能始终的职能,包括科学决策、选才用人和思想政治工作三项。(一)科学决策。从一定意义上说,领导工作的过程,也就是制定和实施决策的过程,或者说“领导就是决策”。科学决策是领导活动的最基本的职能。领导者在科学决策中应注意:一要善于审时度势,利用机遇;二要不仅实事求是,还有恰如其分,所谓有节,就是恰到好处;三要善于运用冲突,论证中的冲突有利于激发想象力,相反,轻易地“一致”却可能造成假象;四是具有自我否定的批判意识,这是充分发挥“外脑”作用的主观条件;五要善于评价,评价能力是决策的基础。(二)选才用人。用人是领导者的一项重要工作。任何一项决策都需要具体的人完成,这就关系到选用人才的问题。领导工作的成败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用人的得失。用人是一门学问,也是一门艺术。在当代,他是制度机制与领导者个人相互作用的结果。(三)思想政治工作。思想政治工作也是贯穿领导活动始终的一项基本职能。根据我们党进行思想政治工作的丰富经验,并参照心理学等现代科学的某些成果,正确处理好这些要素之间的关系,应做到:1、内容和方法必须适应被教育者的思想发展变化规律。2、依靠群众力量做好思想政治工作。3、教育者必须先受教育。第二节 领导的原则 领导原则,就是领导者在进行领导活动的过程中必须坚持和遵循的标准和法则。他是实现领导职能的根本途径,同时又是领导原理与理论在不同环境或条件下的具体体现。领导原则,根据实际需要可以分为总原则、基本原则和具体原则三大类。一、领导的总原则我国领导的总原则,是指在我国领导实际情况中那些根本性和综合性的原则。它包括:领导的基本路线原则、事实求是原则、民主集中制原则、群众路线原则。(一)领导的基本路线原则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在邓小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指导下,我们党形成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这就是领导和团结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二)事实求是原则“事实求是”是毛泽东思想的根本出发点和活的灵魂,是邓小平理论中一条根本的思想路线和核心。作为一项领导原则,它主要是指导领导者在进行领导工作的过程中,必须坚持从实际出发,积极探索领导活动的规律,努力提高领导工作的效能。其要求就是事实求是地从客观实际出发,把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理论、原理、路线、方针、政策等,同当时当地的具体情况紧密地结合起来。(三)民主集中制原则所谓民主集中制是我们党的根本组织制度和领导制度。所谓民主集中制原则,也就是在民主基础上集中和在集中指导下的民主相结合的原则。它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和群众路线在党的生活和组织建设中的运用,也是无产阶级政党、社会主义国家和人民团体普遍采用的组织原则。实行这种制度,就是要努力造成既有集中又有民主,既有纪律又有自由,既有统一意志又有个人心情舒畅、生动活泼的政治局面。(四)群众路线原则群众路线是我们党几十年来,领导全国各族人民进行革命和建设的根本方法和原则。毛泽东明确指出“在我党的一切实际工作中,凡属正确的领导,必须是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这就是我们党的群众路线。二、领导的基本原则领导的基本原则,又称领导的一般原则,是反映贯穿在领导活动各个方面、具有普遍性的共同规律的领导原则。领导的基本原则主要有:(一)统一领导原则统一领导原则要求领导活动在一定时期内必须有统一的意志、统一的目标、统一的行为规范。统一领导是领导的实质内涵,是领导活动成立的原因。统一领导有两个方面的意思:组织体制应该坚持统一领导的原则。人员序列应该坚持统一领导的原则。为实现统一领导,必须解决这两种关系:第一,处理好集权和分权的关系。第二,处理好原则性和灵活性的关系。(二)分层领导原则这就是要在领导系统中建立合理的层次系列,掌握适当的领导幅度,正确处理层次之间的关系。可以说领导层次的划分,是适应了领导活动客观规律的内在要求。首先,分层领导由领导幅度所决定;其次,分层领导与领导职能相适应;再次,分层领导应该促进领导工作的有效性。(三)系统整体原则这一原则要求领导者用系统的观点去观察和处理问题,正确处理局部和整体的关系,形成最佳的整体效能。领导工作最重要、最实际的工作就是要以战略的眼光处理局部问题,善于协调各个局部工作之间的关系,形成合理结构,发挥交叉关系,获得最佳的整体效应。(四)职责一致原则这一原则要求各级领导者都应具备一定的职务、权力、责任和利益,并使它们相互一致,努力做到事有人管,管事有权,权连其责,利益与成绩相关。职务与权力分离,就会使领导出现工作“虚位”。权力与责任的分离是官僚主义产生和泛滥的基础。职务与利益相脱离会使领导工作缺乏必要的动力。(五)民主公开原则这个原则要求在领导活动中必须高度重视发扬民主,公开办事制度,公开办事结果,接受群众监督。在领导活动中贯彻民主公开原则:能够较好地体现出社会主义领导的本质就是服务。将有助于领导决策。是群众对领导实行民主监督的前提是提高行政效率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六)集体领导和分工负责相结合的原则这主要指工作中重大问题要由领导集体讨论和决定,集体决定的事情就要分头去办,各负其责,失职者要追究责任。这个原则实际上是民主集中制原则的具体体现。【例题·简答题】领导的基本原则有哪些?答案:统一领导原则;分层领导原则;系统整体原则;职责一致原则;集体领导和分工负责相结合的原则。小结:1、掌握领导职能的概念,理解领导职能在领导活动中的地位。2、掌握领导的一般职能,理解当代领导的基本功能。3、掌握领导原则的概念,理解领导的总原则,理解领导的基本原则。第四章 领导观念一、本章结构: 一、领导观念概述:1、领导观念的基本内涵;2、现代领导观念的基本特征;3、领导观念的重要作用 二、现代领导的基本观念:1、政治观念;2、人本观念;3、权力观念;4、法治观念;5、市场经济观念;6、改革创新观念;7、政绩观念二、本章历年主观题考试情况1.简述领导者树立改革创新观念的必要性。 2012012领导者树立人才观念的基本要求。 2011103现代领导者应树立哪些新的领导观念? 2010014、案例题3、4 2009105、案例分析题 2009016.领导者如何树立战略观念。 200810第一节 领导观念概述 一、领导观念的基本内涵领导观念是指领导者对领导活动过程及其规律性的本质认识或反映。领导观念是一个社会历史范畴,其形成是特定的社会历史条件的产物。它既带有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印记,又具体地受到人们心理特征的影响。从根本上说,生产力的发展、社会生产方式的变革,是推动领导观念更新的原动力。现代领导是一个复杂系统,这个系统从横向去考察,涉及很多领域;从纵向去考察,涉及许多层次;从时序去考察,又处于不断变革的状态之中。 二、现代领导观念的基本特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剧本鉴定的、鲜明的政治立场;既要继承优良传统,又要充分体现时代精神,既要摒弃或改变那些已经过时的、错误的、落后的、腐朽的旧观念,又要树立符合时代需求的正确的、进步的新观念;既要有中国民族特色,立足本国与当前,又要面向世界与未来,适应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任务的需要。三、领导观念的重要作用领导观念指导领导者的思维活动,制约领导思维活动的过程和结果。领导观念决定领导行为和领导方式,影响领导活动的成败。 总之,有什么样的领导观念就会有什么样的领导行为和领导方式。第二节 现代领导的基本观念一、政治观念 (一)政治观念的基本内涵 政治观念是指领导者对国家、民族、阶级、政党、社会集团和社会势力等在国家生活和国际关系等方面的制度、政策、活动、作用及其相互关系的看法或意识。 在我国,树立清醒的政治观念就是要树立马克思主义的政治观。 (二)领导者树立政治观念的必要性 (1)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与之相适应的政治观念。 (2)全面贯彻执行党的基本路线需要正确的政治观念。 (3)密切联系党群干群关系需要树立清醒地政治观念。 (4)坚持执政党的性质和宗旨需要树立正确的政治观念。 (5)做好对外工作,有效抵制和平演变,需要坚定的政治观念。 (三)领导者树立正确的政治观念的基本要求 (1)要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为最终实现共产雨衣而努力奋斗。 (2)要坚持正确的政治立场,坚定地站在工人阶级、人民大众的立场上,甘当人民公仆,为人民掌好权、用好权,真心实意为人民服务。 (3)坚持正确的政治观点,自觉地运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武装自己的头脑,用科学发展观与和谐社会理论统领党和国家各项工作的全局。 (4)坚持严肃的政治纪律,保持敏锐的政治鉴别力和政治敏感性。二、人本观念 (一)人本观念的基本内涵以人为本是关于发展的人本主义思想,是关于发展的目的、发展主体和发展成果分配的高度概括,要解决的是为谁发展、依靠谁发展以及发展的成果由谁享有的根本问题。其核心要义是:作为执政党和政府来说要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发挥人民首创精神,保障人民各项权益,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作为各单位领导者来说,要坚持以人为中心,一切从人出发,把人作为观念、行为和制度的主体,善于理解人,真正关心人,努力帮助人,学会团结人和激励人,自觉地把人的解放和自由、人的最严和幸福以及全面发展当做一切社会实践活动的终极关怀;作为主体的个人和团体来说,应当有公平、宽容、诚信、自主、自强、自律的自觉意识和观念。 (二)领导者树立人本观念的必要性 (1)坚持以人为本是由领导工作中的主要矛盾决定的。 (2)坚持以人为本是社会主义社会对领导者的本质要求。 (三)领导者树立人本观念的基本要求 (1)强化为人民服务的理念 (2)坚定先人后事的立场 (3)坚持依靠关键人才的原则 (4)树立人尽其才的观念 (5)鼓励人才竞争的意识 (6)倡导人文关怀三、权力观念(一)权力观念的基本内涵 权力观念是领导者对权力的来源、性质、内容及行使等方面的系统认识或根本看法、态度,是领导干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体现。主要有两种权力观。(二)领导者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念的基本要求 (1)对权力内容的正确认识。 (2)对权力来源和性质的正确认识 (3)对权力行使原则的正确认识 (4)对权责关系的正确认识 (5)对用权监督的正确认识。四、法治观念 (一)法治观念的基本内涵法治观念是人们对国家法律制度的性质、地位、作用等问题形成的认识和态度。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范畴:“依法治国、执法为民、公平正义、服务大局、党的领导。”其中依法治国是核心内容。五个方面相辅相成,体现了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这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规律、党的执政规律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和把握。(二)领导者树立法治观念的必要性 (1)树立并增强法治观念是贯彻依法治国的前提条件。 (2)树立并增强法治观念是切实依法行政的首要条件 (3)树立并增强法治观念是建设法治政府的必要条件。 (4)树立并增强法治观念是保障人权的需要。(三)领导者树立法治观念的基本要求 (1)自觉维护宪法和法律的权威,树立法律至上的观念。 (2)自觉抵制特权思想,树立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观念。 (3)自觉维护人民合法权益,树立人权保障的观念。 (4)自觉坚持依法领导,树立依法用权的观念。五、市场经济观念(一)市场经济观念的基本内涵市场经济观念是指领导者对市场经济要有正确的、深刻的、全面的认识。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邓小平领导我们党总结历史经验,在探索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目标模式的过程中,创造性地提出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实现了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重大创新,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由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指明了方向。(二)领导者树立现代市场经济观念的基本要求 (1)认清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客观必然性。 (2)熟悉市场经济运行的基本规律,了解市场经济自身无法克服的缺陷。 (3)明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特性。 (4)明确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和任务。六、改革创新观念(一)改革创新观念的基本内涵改革创新指人们对改革创新的总体看法和基本观点,具体来说包括:什么是改革创新、为何改革创新、为谁改革创新、怎样改革创以及如何评价改革创新等基本观点。改革创新观念是一切领导活动创新的先导。(二)领导者树立改革创新观念的必要性 (1)树立改革创新观念是践行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 (2)树立改革创新观念是应对时代变革的客观需要。 (3)树立改革创新观念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迫切要求。 (4)树立改革创新观念是保证领导事业发展的不竭动力。(三)树立科学的改革创新观念的基本要求(1)认识改革创新的性质和目的(2)明确改革创新的价值和作用(3)坚定改革创新的立场和方向。(4)始终保持解放思想、与时俱进的精神状态和思维方式。(5)善于选择合理的改革策略和方法。七、政绩观念(一)政绩观念的基本内涵是指对领导干部或党政机关施政作为取得的成绩形成的总体看法和基本观点。具体来说,就是对什么是政绩、为谁创造政绩、怎样创造政绩以及如何衡量政绩等问题的基本观点。科学发展观与科学的政绩观紧密相关。科学的发展观决定并引导着科学的政绩观;科学的政绩观体现并实践着科学的发展观。要贯彻落实科学的发展观,必须树立和坚持科学的政绩观。(二)领导者树立科学的政绩观的基本要求 (1)明确什么是政绩 (2)明确为了谁创造政绩 (3)明确看待政绩的标准 (4)明确怎样创造政绩。第五章 领导决策一、本章结构:一、决策及其在领导工作中的地位:1、决策的概念;2、决策的分类;3、决策的模式;4、决策在领导工作中的地位二、科学决策的原则、程序和方法:1、科学决策的原则;2、科学决策的程序;3、科学决策的方法三、决策中的领导者:1、现代决策体制;2、领导者的抉择;3、领导者与智能团;4、领导者的危机决策二、本章历年主观题考试情况38、案例分析题 20120136论述领导者科学决策的基本程序。 20111032简述决策活动的基本特征。20110136.试论在领导工作中领导决策要遵循的科学的决策程序。 20101032.决策在领导工作中的地位。20091032.简述追踪决策的含义及其特征 20080138、案例分析题200801第一节 决策及其在领导工作中的地位 一、决策的概念 所谓决策就是做出决定,是选择对策的决定。决策一般主要由决策者、决策目标、决策备选方案、决策环境、决策后果等要素组成。决策者在决策系统内处于核心主导地位,是决策中最积极、最活跃的因素。决策概念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决策专指决策者对行动方案的最终选择,广义的决策主要是指把决策理解为决策者制定、选择、实施行动方案的整个过程。 决策活动的特征:(1)针对性(2)目的性(3)实施性(4)选择性(5)优化性经验决策的特点:(1)这种决策方式一般来说是个人的决策活动,主要依靠决策者个人的素质作出决策;(2)这种决策方式本质上讲是以决策者的经验为基础,所能处理的信息量有限,一般来说是一种定性不定量的决策;(3)缺乏连续性和规范性,个人的主观随意性大。科学决策的特点:(1)强调建立科学的决策体制,注重集体共同决策,决策过程中特别注意依靠各种智囊组织,注重各种专家的横向联系,形成合理的人才结构,共同完成某个决策活动。(2)强调将决策建立在科学分析的基础上,广泛运用科学技术的方法,将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结合起来,确保决策的正确性和可靠性。经验决策向科学决策转化是社会发展的必然?当今高度发展的社会状况同过去相比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社会化程度高,社会组织的规模扩大,社会活动的变化加剧,社会的信息量剧增。在这样的社会条件下,决策的难度越来越大,影响越来越广泛。与小生产的时代相适应的传统的经验决策方式,已经难以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这就必然要求从经验决策方式到科学决策方式的转化,要求领导决策的科学化。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也为决策的科学化提供了更新的更可靠的方法和手段。 二、决策的分类(一)高层决策、中层决策和基层决策依照

    注意事项

    本文(领导科学培训讲义.docx)为本站会员(牧羊曲112)主动上传,三一办公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办公(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

    三一办公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