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办公! | 帮助中心 三一办公31ppt.com(应用文档模板下载平台)
三一办公
全部分类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
  • 建筑/施工/环境>
  • 毕业设计>
  • 工程图纸>
  • 教育教学>
  • 素材源码>
  • 生活休闲>
  • 临时分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办公 > 资源分类 > PPT文档下载  

    屋顶屋顶的类型和设计要求ppt课件.ppt

    • 资源ID:1875062       资源大小:6.84MB        全文页数:219页
    • 资源格式: PPT        下载积分:16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6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屋顶屋顶的类型和设计要求ppt课件.ppt

    9屋 頂,9.1屋頂的類型和設計要求9.1.1屋頂的類型屋頂通常按其外形或屋面所用防水材料分類。屋頂按其外形一般可分為: 平屋頂、坡屋頂、其它形式的屋頂。(1)平屋頂(圖9-1) 1、建築與結構易於協調 2、節約材料, 3、屋面可供多種利用 4、其排水坡度小於5, 最常用的排水坡度為23。,(2)坡屋頂坡屋頂是指屋面坡度較陡的屋頂, 其坡度一般在10以上。坡屋頂在我國有著悠久的歷史,現代建築,考慮環境或建築風格時常採用坡屋頂。 常見形式:單坡、雙坡、硬山、懸山、歇山、廡殿。圓形或多角形攢尖屋頂等(圖9-2)。(3)其它形式的屋頂 新型結構的屋頂。 如拱屋頂、折板屋頂、薄殼屋頂,懸索屋頂 如圖93所示。,9.1.2屋頂的設計要求,屋頂設計考慮:功能、結構、建築藝術三方面要求。9.1.2.1功能要求屋頂的基本功能:防止雨水滲漏 屋面工程技術規程(GB50207-94) 按建築物的性質、重要程度、使用功能要求及耐久年限等,將屋面防水劃分為四個等級, 各等級均有不同的設防要求,詳見表9-1協助工具:抵禦氣溫的影響。 採取適當的保溫隔熱措施,提供舒適的室內環境,9.1.2.2結構要求屋頂應有足夠的強度和剛度, 防止過大的結構變形引起防水層開裂、漏水。屋頂承受:風、雨、雪等的荷載及其自身的重量, 上人屋頂還要承受人和設備等的荷載,9.1. 2.3建築藝術要求屋頂是:建築外部形體的重要組成部分,屋頂的形式對建築的造型極具影響,第五立面屋頂是中國傳統建築的重要特徵,9.2屋頂排水設計,9.2.1屋頂坡度選擇9.2.1.1屋頂排水坡度的表示方法常用的坡度表示方法有: 1、角度法2、斜率法3、百分比法.圖9-4。1、斜率法: 以屋頂傾斜面的垂直投影長度 與水準投影長度之比來表示,2、百分比法: 以屋頂傾斜面的垂直投影長度 與水準投影長度之比的百分比值來表示3、角度法: 以傾斜面與水平面所成夾角的大小來表示。坡屋頂多採用斜率法,平屋頂多採用百分比法, 角度法應用較少。,9.2.1.2影響屋頂坡度的因素,要使屋面坡度恰當,須考慮因素: 1、屋面防水材料2、當地降雨量。(1)屋面防水材料與排水坡度的關係瓦材屋面坡度較陡。(小青瓦、機制平瓦、琉璃筒瓦), 原因:單塊覆蓋面積較小卷材、塗膜或現澆混凝土屋頂的排水坡度通常較小。 原因:單塊覆蓋面積較大(2)降雨量大小與坡度的關係 降雨量大的地區,屋面滲漏的可能性較大, 屋頂的排水坡度應適當加大。規律: 防水材料尺寸越小,排水坡度越大,反之則越小; 降雨量大的地區屋面排水坡度較大,反之則較小。,9.2.1.3屋頂坡度的形成方法,屋頂坡度的形成做法: 1、材料找坡2、結構找坡兩種,圖9-5。(1)材料找坡 屋頂坡度由墊坡材料形成,用於:坡向長度較小的屋面。為了減輕屋面荷載,應選用輕質材料找坡, 如水泥爐渣,石灰爐渣等。找坡層的厚度最薄處不小於20mm。平屋頂材料找坡的坡度宜為2。(2)結構找坡 屋頂結構自身帶有排水坡度, 平屋頂結構找坡的坡度宜為3。,特點:1、材料找坡: 屋面板水準放置,天棚面平整, 增加屋面荷載,材料和人工消耗較多;2、結構找坡: 天棚頂傾斜,室內空間不夠規整。 構造簡單,不增加荷載,這兩種方法在工程實踐中均有廣泛的運用。,9.2.2屋頂徘水方式,9.2.2.1排水方式 分為:有組織排水和無組織排水。(1)無組織排水 屋面雨水直接從簷口滴落至地面。又稱自由落水。特點: 構造簡單,造價低廉 雨水直接瀉至地面,外牆腳受浸蝕。 從簷口滴落的雨水影響人行道的交通。(2)有組織排水雨水經由天溝、雨水管等排水裝置被引導至 地面或地下管溝。優點較多,在建築工程中得到廣泛應用。,9.2.2.2排水方式的選擇,確定屋頂的排水方式時,綜合考慮因素: 1氣候條件、2建築物的高度、 3品質等級、4使用性質、5屋頂面積大小選擇原則:(1)高度較低的簡單建築,優先選用無組織排水。(2)積灰多的屋面應採用無組織排水。(3)有腐蝕性介質的工業建築也宜採用無組織排水,(4)降雨量大的地區或房屋較高的情況下, 應採用有組織排水(5)臨街建築的雨水排向人行道時宜採用有組織排水。,9.2.2.3有組織排水的方案按內排水、外排水組成五種不同的排水方案,圖9-6(1)外排水方案 雨水管裝在建築外牆以外。特點:雨水管不影響室內空間的使用和美觀, 適用於濕陷性黃土地區, 原因:避免水落管滲漏造成室內地坪沉陷。外排水可以歸納為4種:挑檐溝外排水 屋面雨水彙集到挑檐溝內,再由水落管排下,圖9-6(a)建築物出現高低屋面時: 可先將高處屋面的雨水排至低處屋面, 然後從低處屋面的挑檐溝引入地下。採用挑檐溝外排水方案時: 水流路線的水準距離不應超過24m, 以免造成屋面滲漏。,女兒牆外排水 圖9-6(b) 屋面雨水需穿過女兒牆流入室外的雨水管.女兒牆挑檐溝外排水 圖9-6(c) 在屋簷部位既有女兒牆,又有挑檐溝。蓄水屋面:利用女兒牆作為蓄水倉壁, 利用挑檐溝彙集從蓄水池中溢出的多餘雨水。暗管外排水 圖9-6(d) 暗裝雨水管的方式水管隱藏在假柱或空心牆中,假柱可處理成建築立面上的豎向線條。(2)內排水 圖9-6(e)高層建築不宜採用外排水,原因:維修不方便不安全,嚴寒地區的建築不宜採用外排水,原因:雨水凍結;屋面寬度較大的建築無法完全依外排水排除屋面雨水.外排水構造簡單,雨水管不進人室內, 有利於室內美觀和減少滲漏,南方地區優先採用。,9.2.3屋面排水組織設計,排水組織設計: 1、把屋面劃分成若干個排水區, 2、將各區的雨水分別引向各雨水管, 使排水線路短捷雨水管負荷均勻,排水順暢。設計要求: 1、屋面須有適當的排水坡度, 2、設置必要的天溝、雨水管和雨水口, 3、合理地確定這些排水裝置的規格、數量和位置, 4、將它們標繪在屋頂平面圖上。,9.2.3.1劃分排水分區,9.2.3.1劃分排水分區 一個雨水口負擔200M2面積的雨水。 屋面面積按水準投影面積計算。9.2.3.2確定排水坡面的數目進深較小的房屋或臨街建築常採用單坡排水,進深較大時坡屋頂則應結合造型要求選擇: 單坡、雙坡或四坡排水。9.2.3.3確定天溝斷面大小和天溝縱坡的坡度值天溝的功能:彙集和迅速排除屋面雨水.溝底沿長度方向應設縱向排水坡,簡稱天構縱坡。天溝縱坡的坡度小宜小於1。天溝的淨斷面尺寸:圖9-7(a) 根據降雨量和匯水面積的大小確定一般建築的天溝淨寬不應小於200mm天溝上口至分水線的距離不應小於120mm,。,9.2.3.4雨水管的規格及間距雨水管依材料分為: 鑄鐵、塑膠、鍍鋅鐵皮、石棉水泥和陶土等多種,根據建築物的耐久等級加以選擇。最常採用的是塑膠和鑄鐵雨水管,管徑有50、75、100、125、150、200mm幾種規格。一般民用建築常用75100mm的雨水管,面積小於25m2的露臺和陽臺可選用: 直徑50mm的雨水管。雨水管的數量與雨水口相等,一般情況下雨水口間距不宜超過24m。 考慮上述各事項後,即可較為順利地繪製屋頂平面。圖9-7(b)為屋頂平面圖示例,,9.3卷襯防水屋面構造,卷材防水屋面: 利用防水卷材與粘結劑結合, 形成連續緻密的構造層來防水的一種屋頂。按其使用卷材有: 1、瀝青類卷材防水屋面、 2、高聚物改性瀝青類卷材防水屋面、 3、高分子類卷材防水屋面。卷材防水屋面又被稱作柔性防水屋面。特點:1、能適應溫度、振動、不均勻沉陷等因素 2、整體性好 3、施工複雜,技術要求較高。卷材防水屋面適用防水等級為: 14級的屋面防水。,9.3.1材料,9.3.1.1卷材(1)瀝青類防水卷材 用原紙、纖維織物、纖維氈等胎體材料浸塗瀝青, 表面撒布粉狀、粒狀或片狀材料後 製成的可捲曲片狀材料,傳統上用得最多的是紙胎石油瀝青油氈。紙胎油氈:將紙胎在熱瀝青中滲透浸泡兩次後製成, 其標號按紙胎每m2的品質(g)定,用於屋面防水工程的標號不宜低於350號。缺點:容易產生起鼓、壽命縮短,近年來在實際工程中已較少採用。,(2)高聚物改性瀝青類防水卷材 以高分子聚合物改性瀝青為塗蓋層, 纖維織物或纖維氈為胎體, 粉狀、粒狀、片狀或薄膜材料為覆面材料 製成的可捲曲片狀防水材料。 如SBS改性瀝青油氈,再生膠改性瀝青聚酯油氈,(3)合成高分子防水卷材 以各種合成橡膠、合成樹脂為主要原料, 加入適量化學助劑和填充料 加工製成的彈性或彈塑性卷材。如:三元乙丙橡膠、氯化聚乙烯、聚氯乙烯、 氯丁橡膠、聚乙烯橡膠防水卷材等。特點:1、重量輕,2、適用溫度範圍廣(-2080), 3、抗拉強度高(218.2MPa) 4、延伸率大(45%)等優點,近年來已越來越多地用於各種防水工程中。,9.3.1.2卷材粘合劑瀝青卷材的粘合劑主要有:冷底子油、瀝青膠等。冷底子油: 將瀝青稀釋溶解在煤油、輕柴油或汽油中製成, 塗刷在水泥砂漿或混凝土基層面作打底用。瀝青膠又稱為瑪蹄脂(mastic), 在瀝青中加入填充料加工製成 如滑石粉、雲母粉、石棉粉、粉煤灰等。瀝青膠分為冷、熱兩種, 每種又均有石油瀝青膠及煤瀝青膠兩類。石油瀝青膠適於粘結石油瀝青類卷材,煤瀝青膠則適於粘結煤瀝青類卷材。,高聚物改性瀝青和高分子防水卷材的粘合劑為: 與卷材配套使用的各種溶劑型膠粘劑。改性瀝青類卷材: RA-86型氯丁膠粘結劑、 SBS改性瀝青粘結劑等;三元乙丙橡膠卷材: 聚氨酯底膠基層處理劑、 Cx-404氯丁橡膠粘合劑;氯化聚乙烯橡膠卷材: LYX-603膠粘劑。,9.3.2卷材防水屋面構造,9.3.2.1構造組成卷材防水屋面具有多層次構造的特點。 分為:基本層次和輔助層次兩類。(1)基本構造層次按其作用分別為: 結構層、找平層、結合層、防水層、保護層,圖9-8。結構層 多為剛度好,變形小的各類鋼筋混凝土屋面板。,找平層卷材防水層要求鋪貼在堅固而平整的基層上找平層一般採用1:3水泥砂漿或1:8瀝青砂漿,整體混凝土結構可以做較簿的找平層(1520mm),裝配式結構宜做較厚的找平層(2030mm)。為防止找平層變形開裂波及卷材防水層,宜在找平層中留設分格縫。分格縫的寬度一般為20mm,縱橫間距不大於6m屋面板為預製裝配式時: 分格縫應設在預製板的端縫處。分格縫上面應覆蓋一層200300mm寬的附加卷材,用粘結劑單邊點貼,如圖9-9所示, 目的: 使分格縫處的卷材有較大的伸縮餘地,避免開裂。,結合層作用:在卷材與基層間形成一層膠質薄膜, 使卷材與基層膠結牢固。瀝青類卷材通常用冷底子油作結合層,高分子卷材則多用配套基層處理劑, 也有採用冷底子油或稀釋乳化瀝青作結合層的。防水層瀝青卷材防水層(以瀝青油氈防水層為例):油氈防水層由多層油氈和瀝青瑪蹄脂交替粘台形成。做法為;1、在找平層上塗刷冷底子油一道,2、將調製好的瀝青膠均勻塗刷在找平層上, 邊刷邊鋪油氈。3、鋪好後再刷瀝青膠再鋪油氈。4、如此交替進行至防水層所需層數為止,最後一層油氈面上也需刷一層瀝青膠。,非永久性的簡易建築屋面防水層採用: 兩層油氈和三層瀝青膠,簡稱二氈三油一般民用建築應做:三氈四油,如圖9-10。油氈鋪貼方向:1、當屋面坡度小於3時, 油氈宜平行於屋脊,從簷口到屋脊層層向上鋪貼,圖9-11(a)。2、屋面坡度在315時, 油氈可平行或垂直於屋脊鋪貼。3、當屋面坡度大於15或屋面受震動時, 油氈應垂直於屋脊鋪貼,如圖9-11(b)。鋪貼油氈應採用搭接方法, 長邊不小於70mm,短邊不小於100mm。鋪貼時接頭應順應主導風向,以免油氈披風掀開。瀝青瑪篩脂的厚度應控制在11.5mm 過厚易使瀝青產生凝聚現象而致龜裂。,高聚物改性瀝青防水層:鋪貼方法有:冷粘法及熱熔法兩種。冷粘法是用膠粘劑將卷材粘貼在找平層上, 或利用某些卷材的自粘性進行鋪貼。冷粘法鋪貼卷材時應注意: 1、平整順直,搭接尺寸準確,不扭曲, 2、卷材下的空氣應予排除並將卷材輥壓粘結牢固。熱熔法施工是: 用火焰加熱器將卷材均勻加熱至表面光亮發黑, 然後立即接鋪卷材使之平展並輥壓牢實。高分子卷材防水層(以三元乙丙卷材防水層為例):構造做法: 1、先在找平層(基層)上塗刮基層處理劑 如CX-404膠等,要求薄而均勻, 2、待處理劑乾燥不粘手後即可鋪貼卷材。,卷材一般地由屋面低處向高處鋪貼。卷材平行或垂直於屋脊方向鋪貼,並按水流方向搭接。鋪貼時卷材應保持自然鬆弛狀態,不能接得過緊。卷材的長邊搭接50mm,短邊搭接70mm。卷材鋪好後立即用工具輥壓密實,搭接部位用膠粘劑均勻塗刷粘全。保護層設置保護層的目的是:保護防水層, 使卷材不致因光照和氣候等的作用迅速老化, 防止瀝青類卷材的瀝青過熱流淌或受到暴雨的沖刷。保護層的構造做法:1、不上人時, 瀝青油氈防水屋面一般在防水層 撒粒徑35mm的小石子作為保護層, 稱為綠豆砂保護層;,高分子卷材(如三元乙丙橡膠防水屋面) 在卷材面上塗刷水溶型或溶劑型的淺色保護著色劑,如氯丁銀粉膠等,圖9-12。2、上人屋面 保護層又是樓面面層, 要求:保護層平整耐磨。做法: A、用瀝青砂漿鋪貼缸磚、大階磚、混凝土板等塊材; B、在防水層上現澆3040mm厚的細石混凝土。塊材或整體保護層均應設分格縫,位置是: 1、屋頂坡面的轉折處, 2、屋面與突出屋面的女兒牆,煙囪等的交接處。保護層分格縫應儘量與找平層分格縫錯開, 縫內用防水油膏嵌封。上人屋面做屋頂花園時, 水池、花台等構造均應在屋面保護層上設置。 上人屋面保護層做法參見圖9-13。,(2)輔助層次 滿足房屋的使用要求 或提高屋面的性能而補充設置的構造層如:隔蒸汽層、找坡層等。找坡層:為形成所需排水坡度(材料找坡)。保溫層:為防止冬季建築室內過冷而設,隔熱層:為防止室內過熱而設,隔汽層:為防止冷凝水侵入屋面保溫層, 使其保溫功能失效而設,,9.3.2.2細部構造,屋頂細部是指屋面上: 泛水、天溝、雨水口、簷口、變形縫等部位。(1)泛水構造 泛水:屋頂上沿所有垂直面所設的防水構造。屋面上最容易漏水的地方: 女兒牆、煙囪、樓梯間、 變形縫、檢修孔、立管 垂直面與屋頂的交接處,泛水做法及構造要點:將屋面的卷材防水層繼續鋪至垂直面上, 其上再加鋪一層附加卷材。 泛水高度不得小於250mm。屋面與垂直面交接處應將卷材下的砂漿找平層抹成直徑不小於150mm的圓弧形或45度斜面, 上刷卷材粘結劑, 使卷材鋪貼牢實,以免卷材架空或折斷。泛水上口卷材收頭固定。 防止卷材在垂直牆面上下滑。 一般做法是: 在垂直牆中鑿出通長凹槽,將卷材的收頭壓入槽內, 用防水壓條釘壓後再用密封材料嵌填封嚴, 外抹水泥砂漿保護。 凹槽上部的牆體則用防水砂漿抹面。 泛水構造加圖9-14所示。,(2)挑簷口構造 做法分為:1、無組織排水、2、有組織排水。無組織排水挑簷口採用與圈梁整澆的混凝土挑板。 不宜直接採用屋面板外挑,挑簷口構造的要點: 簷口800mm範圍內卷材應採取滿貼法, 防止卷材收頭處粘貼不牢,出現漏水,做法是: 1、在簷口上用混凝土或水泥砂漿先做一凹槽, 2、將卷材貼在槽內, 3、將卷材收頭用水泥釘釘牢, 4、卷材上面用防水油膏嵌填, 圖9-15。,有組織排水挑簷口常將檐溝佈置在出挑部位,現澆鋼筋混凝土檐溝板:與圈梁連成整體 圖9-16(a)、(b)。預製檐溝板:須擱置在鋼筋混凝土屋架挑牛腿上。挑檐溝構造的要點是: 1、檐溝加鋪12層附加卷材; 2、溝內轉角部位的找平層應做成圓弧形或45度斜面; 3、當屋面坡度1:5時, 將檐溝板靠屋面板一側的溝壁外側做成斜面。 以免接縫處出現上窄下寬的縫隙, 這種縫隙容易使填縫材料不密實, 溫度變形時極易脫落,以致簷口漏水。 4、在檐溝邊緣用水泥釘釘壓條,將卷材的收頭處壓 牢,再用油膏或砂漿蓋縫, 為了防止檐溝壁面上的卷材下滑,,(3)天溝構造屋頂上的排水溝稱為天溝,設置方式: 1、利用屋頂傾斜坡面的低窪部位 做成三角形斷面天溝, 2、是用專門的槽形板做成矩形天溝。三角形天溝女兒牆外排水採用三角形天溝的較為普遍, 其構造做法如圖9-17(a)。沿天溝長向用輕質材料墊成0.51的縱坡, 使天溝內的雨水迅速排入雨水口。圖9-17(b)矩形天溝圖9-17(c), 斷面為矩形的天溝可增加天溝的匯水量。 天溝處用鋼筋混凝土預製天溝板取代屋面板,天溝內也需設縱向排水坡。 防水層應鋪到高處的牆上形成泛水, 卷材收頭處理與前述女兒牆泛水構造相同。,(4)雨水口構造 在簷口處或檐溝內開設的洞口。 用來將屋面雨水排至雨水管。有組織外排水最常用的有: 檐溝及女兒牆雨水口兩種形式有組織內排水的雨水口則設在天溝上,雨水口通常為定型產品, 分為:直管式和彎管式兩類,直管式:用於中間天溝、挑檐溝和女兒牆內排水天溝,彎管式:用於女兒牆外排水天溝。雨水口的材質為鑄鐵,塑膠金屬雨水口較厚,強度較高;塑膠雨水口質輕,不鏽,色彩多樣。,直管式雨水口有多種型號,根據降雨量和匯水面積加以選擇。以65型鑄鐵雨水口(圖9-18(a)為例, 介紹直管式雨水口的構造。該型雨水口由: 套管、環形筒、頂蓋底座和頂蓋幾部分組成。套管呈漏斗形,安裝在天溝底板或屋面板上,各層卷材(包括附加卷材)均粘貼在套管內壁上, 表面塗防水油膏,用環形筒嵌入套管,將卷材壓緊, 嵌入的深度至少為100mm。 環形筒與底座的接縫須用油膏嵌封。頂蓋底座有放射狀格片,用以加速水流和遮擋雜物。匯水面積不大的一般民用建築,可選用較簡單的雨水口,如圖9-18(b)、(c),彎管式雨水口 彎管式雨水口呈90度彎曲狀, 圖9-19(b)、(c)為兩種鑄鐵雨水口,由彎曲套管和鐵笆兩部分組成。彎曲套管置於女兒牆預留孔洞中,屋面防水層及泛水的卷材應鋪貼到套管內壁四周, 鋪入深度不少於100mm,套管口用鑄鐵蓖遮蓋,以防汙物堵塞水口。 構造做法如圖9-19(a)。,(5)屋面變形縫構造原則:不能影響屋面的變形, 防止雨水從變形縫處滲入室內。屋面變形縫可設於: 同層等高屋面上、高低屋面的交接處。等高屋面變形縫的做法是:在縫兩邊的屋面板上砌築矮牆,以擋住屋面雨水。 矮牆的高度不小於250mm,半磚牆厚。屋面卷材防水層與矮牆面的連接處理: 類同于泛水構造,縫內嵌填瀝青麻絲。矮牆頂部可用鍍鋅鐵皮蓋縫, 也可鋪一層卷材後用混凝土蓋扳壓頂,圖9-20。,高低屋面變形縫:在低側屋面板上砌築矮牆。當變形縫寬度較小時, 可用鍍鋅鐵皮蓋縫並固定在高側牆上, 做法同泛水構造; 也可以從高側牆上懸挑鋼筋混凝土板蓋縫,如圖9-21。,(6)屋面檢修孔、屋面出入口構造不上人屋面須設屋面檢修孔。 檢修孔四周的孔壁可用磚立砌, 也可在現澆屋面板時將混凝土上翻製成, 其高度一般為300mm,檢修孔壁外側的防水層應做成泛水並將卷材用鍍鋅鐵皮蓋縫釘壓牢固,圖9-22。出屋面樓梯間一般需設屋頂出入口,在出入口設擋水的門檻。 屋面出入口處的構造類同于泛水構造,圖9-23。,9.4剛性防水屋面,剛性防水屋面:用細石泥凝土做防水層的屋面,優點:構造簡單,施工方便,造價較低;缺點:易開裂,對氣溫變化和屋面基層變形的適應性差。適用於:1、日溫差較小的我國南方地區防水2、等級為3級的屋面防水。3、防水等級為1、2級的屋面多道設防中的一道防水層。不適用於:保溫的屋面,原因:1、保溫層多採用輕質多孔材料,其上不宜進 行澆築混凝土的濕作業; 2、混凝土防水層易產生裂縫。(基層松)不宜用於: 高溫、有振動、基礎有較大不均勻沉降的建築。,9.4.2剛性防水屋面的構造層次及做法,剛性防水屋面的構造層一般有: 防水層、隔離層、找平層、結構層等 圖9-24,剛性防水屋面應儘量採用結構找坡。 (1)防水層防水層:不低於C20的細石混凝土整體現澆 厚度不小於40mm, 內配直徑為46mm 間距為100200mm的雙向鋼筋網片。在細石混凝土中摻入適量外加劑, 可提高防水層的抗裂和抗滲性能, 如膨脹劑、減水劑、防水劑等,(2)隔離層隔離層位於防水層與結構層之間,作用:減少結構變形對防水層的不利影響。設置隔離層原因:1、結構層在荷載作用下產生撓曲變形,2、在溫度變化作用下產生脹縮變形。3、由於結構層較防水層厚,剛度相應也較大, 當結構產生變形時容易將剛度較小的防水層拉裂。隔離層採用材料及做法: 鋪紙筋灰、低標號砂漿,薄砂層上幹鋪一層油氈。(3)找平層當結構層為預製鋼筋混凝土板時, 用1:3水泥砂漿做找平層,厚度為20mm現澆混凝土板結構時則可不設找平層。(4)結構層一般採用預製或現澆的鋼筋混凝土屋面板,,9.4.3混凝土剛性防水屋面的細部構造,處理好泛水、天溝、簷口、雨水口等細部構造,做好防水層的分相縫構造。9.4.3.1分格縫構造 分格縫是一種設置在剛性防水層中的變形縫,分格縫作用:(1)設置分格縫將單塊混凝土防水層的面積減小, 減少其伸縮變形,有效地防止和限制裂縫的產生。原因:大面積的整體現澆混凝土防水層受氣溫影響 產生的溫度變形較大,容易導致混凝土開裂。(2)預留格縫就可避免防水層開裂。 原因:荷載作用下屋面板會產生撓曲變形,支承端翹 起, 易於引起混凝土防水層開裂,,分割縫設置位置: 1、裝配式結構屋面板的支承端、 2、屋面轉折處、 3、剛性防水層與立牆的交接處,並應與板縫對齊。分格縫的縱橫間距不宜大於6m。,在橫牆承重的民用建築中, 分格縫的位置:圖9-25屋脊是屋面轉折的界線,故此處應設一縱向分格縫;橫向分格縫每開間設一道,與屋面板的板縫對齊;沿女兒牆四周設分隔縫。 因為剛性防水層與女兒牆的變形不一致, 它們之間應做柔性封縫處理。突出屋面的結構物四周都應設置分格縫。分格縫的構造可參見圖9-26。設計時還應注意:防水層內的鋼筋在分格縫處應斷開;屋面板經用浸過瀝青的木絲板等密封材料嵌填,縫口用油膏等嵌填縫口表面用防水卷材鋪貼蓋縫, 蓋縫卷材的寬度為200300mm。,9.4.3.2泛水構造,構造要點: 1、泛水應有足夠高度,一般不小於250mm; 2、泛水應嵌入立牆上的凹槽內並用壓條及水泥釘固定 3、剛性防水層與屋面突出物間須留分格縫, 另鋪貼附加卷材蓋縫。以女兒牆泛水、變形縫泛水為例說明其構造做法。(1)女兒牆泛水 女兒牆與剛性防水層間留分格縫,目的: 混凝土防水層在收縮和溫度變形時不受女兒牆影響,可有效地防止防水層開裂。做法: 1、分格縫內用油膏嵌縫,圖9-27(a) 2、縫外用附加卷材鋪貼至泛水所需高度 3、做好壓縫收頭處理,以免雨水滲進縫內。,(2)變形縫泛水變形縫分為: 1、高低屋面變形縫 2、橫向變形縫兩種情況。圖9-27(b)所示為高低屋面變形縫構造, 其低跨屋面須砌上附加牆來鋪貼泛水。圖9-27(c)、(d)為橫向變形縫的做法。圖(c):用可伸縮的鍍鋅鐵皮作蓋縫板 並用水泥釘固定在附加牆上;圖(d):用混凝土予制板蓋縫, 蓋縫前先幹鋪一層卷材, 以減少泛水與蓋板之間的摩擦力。,9.4.3.3簷口構造,剛性防水屋面常用的簷口形式有: 自由落水簷口、挑檐溝外排水簷口、坡簷口(1)自由落水簷口當挑簷較短時: 將混凝土防水層直接懸挑。圖9-28(a)。當挑簷較長時: 採用與屋頂圈梁連為一體的懸臂板。 圖9-28(b)。 在挑簷板與屋面板上做找平層和隔離層後, 澆築混凝土防水層。簷口處注意做好滴水。(2)挑檐溝外排水簷口 檐溝板的斷面為槽形並與屋面圈梁連成整體,圖9-29。 溝內設縱向排水坡, 防水層挑入溝內並做滴水,以防止爬水。,(3)女兒牆外排水簷口當採用女兒牆外排水時: 常利用傾斜的屋面板與女兒牆間的夾角, 做成三角形斷面天溝,圖9-30,其泛水做法與前述做法相同。天溝內也需設縱向排水坡。(4)坡簷口平頂坡簷的處理形式-逯頂, 構造如圖9-31。結構和構造設計應特別注意懸挑構件的傾覆問題,要處理好構件的拉結錨固。,9.4.3.4雨水口構造,常見的做法有兩種, 1、用於天溝或檐溝的雨水口。 2、用於女兒牆外排水的雨水口。前者為直管式,後者為彎管式。(1)直管式雨水口 圖9-32。要點:1、在雨水口的四周加鋪寬度約200mm的 二布三油或二布六塗附加卷材, 2、卷材應鋪入套管內壁中, 3、天溝內的混凝上防水層應蓋在卷材的上面, 4、防水層與雨水口的接縫用油膏嵌縫密實。(2)彎管式雨水口 彎管式雨水口多用於女兒牆外排水, 雨水口可用鑄鐵或塑膠做彎頭,圖9-33,9.5塗膜防水屋面,用防水材料刷在屋面基層上,利用塗料乾燥或固化以後的不透水性達到防水的目的。塗膜防水屋面具有優點: 防水、抗滲、粘結力強、耐腐蝕、耐老化、 延伸率大、彈性好、不延燃、無毒、施工方便廣泛用於建築各部位的防水工程中。塗膜防水主要適用於: 1、 防水等級為3、4級的屋面防水 2、也可用作1、2級屋面多道防水設防中的一道防水,9.5.1材料,主要有兩大類:1、各種塗料2、胎體增強材料(1)塗料按其溶劑或稀釋劑的類型可分為: 溶劑型、水溶型、乳膠型等類;按施工時塗料液化方法的不同可分為: 熱熔型、常溫型。(2)胎體增強材料 防水塗料(如氯丁膠乳瀝青塗料) 需要與胎體增強材料(即所謂的布)配合, 以增強塗層的貼附覆蓋能力和抗變形能力。使用較多的胎體增強材料為: 0.164或0.17 7的中性玻璃纖維網格布 或中堿玻璃布、聚酯無紡布等。,9.5.2塗膜防水屋面的構造及做法,9.5.2.1氯丁膠乳瀝青防水塗料屋面 以氯丁膠乳和石油瀝青為主要原料, 選用陽離子乳化劑和其它助劑, 經軟化和乳化而成,是一種水乳型塗料。構造做法為:(1)找平層 在屋面板上用1:2.51:3的水泥砂漿做1520mm厚的 找平層並設分格縫, 分格縫寬20mm,其間距不大於6m, 縫內嵌填密封材料。找平層應: 平整、堅實、潔淨、乾燥,方可作為塗料的基層。,(2)底塗層 將稀釋塗料均勻塗布於找平層上作為底塗層,幹後再刷23度塗料。 (防水塗料:0.51.0的離子水溶液為6:4或7:3)(3)中塗層 加胎體增強材料的塗層,鋪貼玻璃纖維網格布, 有幹鋪和濕鋪兩種施工方法。幹鋪法:在已幹的底塗層上幹鋪玻璃纖維網格布, 展開後加以點粘固定, 當鋪過兩個縱向搭接縫以後依次塗刷防水塗料25度 待塗層幹後按上述做法鋪第二層網格布, 然後再塗刷12度,濕鋪法:在已幹的底塗層上 邊塗防水塗料邊鋪貼網格布, 幹後再刷塗料。一布二塗的厚度通常大於2mm,二布三塗的厚度大於3mm。,(4)面層 面層根據需要可做: 細砂保護層或塗覆著色層。細砂保護層 在未幹的中塗層上拋撒20厚淺色細砂並輥壓 使砂牢固地粘結于塗層上;著色層 使用防水塗料或耐老化的高分子乳液作粘合劑, 加上各種礦物養料配製成成品著色劑, 塗布于中塗層表面。全部塗層的做法可參見圖9-34。,9.5.2.2焦油聚氨酯防水塗料屋面,焦油聚氨酯防水塗料又名851塗膜防水膠,以異氰酸酯為主劑和以煤焦油為填料的固化劑 構成的雙組分高分子塗膜防水材料, 甲、乙兩液混合後經化學反應能在常溫下形成一種耐 久的橡膠弱性體,從而起到防水的作用。做法是: 1、將找平以後的基層面吹掃乾淨待其乾燥後, 2、用配製好的塗液均勻塗刷在基層上。 (甲、乙二液的品質比為1:2) 3、不上人屋面: 可待塗層幹後在其表面刷銀灰色保護塗料; 上人屋面: 在最後一遍塗料未幹時撤上綠豆砂, 三天后在其上做水泥砂漿或澆混凝土貼地磚的保護層。,9.5.2.3塑膠油膏防水屋面,塑膠油膏:以廢舊聚氯乙烯塑膠、煤焦獨、增塑劑、稀釋劑、防老化劑及填充材料配製面成。做法是:1、用預製油膏條冷嵌於找平層的分格縫中,2、在油膏條與基層的接觸部位和油膏條相互搭接處刷冷粘劑12遍;3、按產品要求的溫度將油膏熱熔液化,4、按: a、基層表面塗油膏層b、鋪貼玻璃纖維網路布 c、壓實d、表面再刷油膏e、刮板收齊邊沿 順序進行。根據設計要求可做成一布二油或二布三油。塗膜防水屋面的細部構造要求及做法: 類同於卷材防水屋面,根據圖9-35和9-36比較。,9.6瓦屋面,瓦屋面: 在屋面基層上鋪蓋各種瓦材,利用瓦材的相互搭接來防止雨水滲漏;也有出於造型需要: 在屋面蓋瓦,利用瓦下的基層材料來防水的做法。瓦屋面的構造簡單,取材便利, 我國傳統建築常用的屋面構造方式, 目前在一些民居建築中仍得到較多的應用。,9.6.1瓦屋面的承重結構,一般可分為: 框架結構、梁架結構和空間結構幾種系統,瓦屋面所用的桁架多為三角形屋架。房屋的內橫牆較少時: 將檁條擱在屋架之間構成屋面承重結構,圖9-37(a);房屋採用小開間橫牆承重的結構佈置時: 將橫牆砌至屋頂代替屋架,這種方式稱為山牆承檁, 圖9-37(b)。民間傳統建築多採用由: 木柱、木梁、木枋構成的梁架結構,如圖9-37(c),這種結構又被稱為穿鬥結構或立貼式結構。,空間結構則主要用於大跨度建築, 如網架結構和懸索結構等。瓦屋面按屋面基層的組成方式也可分為: 有檁和無檁體系兩種。無檁體系: 將屋面板直接擱在山牆、屋架或屋面梁上, 瓦主要起造型和裝飾的作用。 圖9-38,在山牆承檁的結構形式中: 房屋橫牆的間距宜儘量一致, 使檁條的跨度保持在一個比較經濟的尺度以內。檁條常用木材、型鋼或鋼筋混凝土製作。木檁條的跨度一般在4m以內,斷面為矩形或圓形,大小須經結構計算確定。木檁條的間距為500700mm, 如檁條間採用椽子時,其間距也可放大至1m左右。木檁條在山牆上的支承端: 應以瀝青等材料防腐, 並墊以混凝土或防腐木墊塊。,鋼筋混凝土檁條的跨度一般為4m,也可達6m。 斷面有矩形、T形和L形等, 尺寸由結構計算確定。山牆承檁時,應在山牆上預置混凝土墊塊。在鋼筋混凝土檁條上預留直徑4mm的鋼筋固定木條, 木條斷面為梯形,尺寸為4050mm對開,圖9-39。屋架承檁的形式: 屋架宜等距排列並與檁條的距離相適應, 便於統一屋架類型和檁條尺寸。民用建築的屋架間距通常為34m,也可達6m。 屋架可用木、鋼筋混凝土製作。 跨度不超過12m的建築可採用全木屋架, 跨度不超過18m時可採用鋼木組合屋架, 跨度更大時則宜採用鋼筋混凝土或鋼屋架。常用的幾種屋架形式可參見圖9-40。,9.6.2瓦屋面的基層和防水層,瓦屋面的防水層即為各種瓦材。有檁體系瓦屋面基層: 由檁條、屋面板、掛瓦條等組成無檁體系的瓦屋面基層: 由各類鋼筋混凝土板構成。瓦屋面的名稱:隨瓦的種類而定, 如平瓦屋面、小青瓦屋面、石棉水泥瓦屋面等。基層的做法: 隨瓦的種類和房屋的品質要求而定。,9.6.2.1平瓦屋面,平瓦一般由:粘土燒結而成(圖9-41)。 瓦寬230mm,長380420mm, 瓦的四邊有榫(俗稱爪)和溝槽。鋪瓦時順著瓦的上下左右利用榫、槽相互搭扣密合, 避免雨水從搭接縫處滲入。屋脊部位用脊瓦鋪蓋。平瓦屋面的坡度不宜小於1:2(約26度),多雨地區加大。(1)平瓦屋面的做法根據基層的不同有四種常見做法: 1、冷攤瓦屋面、 2、木(或混凝土)望板瓦屋面、 3、鋼筋混凝土掛瓦板瓦屋面 4、鋼筋混凝土板瓦屋面。,冷攤瓦平瓦屋面做法:1、在檁條上順水流方向釘木椽條, 椽條的斷面一般為40mm60mm 或50mm50mm方木條, 也可用圓木或圓木條, 中距400mm左右;2、在椽條上垂直水流方向釘掛瓦條,3、蓋瓦。掛瓦條的斷面尺寸一般為: 30mm30mm, 中距330mm,圖9-42。冷攤瓦屋面的基層: 只有木椽條和木掛瓦條兩種構件, 構造較簡單, 風雪等易從瓦縫中襲入室內, 通常用於標準不高的建築。,木望板平瓦屋面 圖9-43做法:1、先在檁條上鋪釘1520mm厚木望板, 鋪釘時可採用密鋪法(不留縫), 也可採用稀鋪法(望板間留35mm寬縫)。2、然後在望板上幹鋪一層油氈, 油氈須平行於屋脊鋪設並順水流方向釘木壓氈條, 壓氈條又稱為順水條, 順水條斷面尺寸為30mm15mm,中距500mm。3、掛瓦條平行於屋脊釘在順水條上面, 其斷面和中距與冷攤瓦屋面相同。4、鋪瓦特點:平瓦下增設了一層油氈作為防水的第二道防線, 防水性能更好。將木椽條換成望板是為了便於鋪設油氈。避風保溫效果優於冷攤瓦屋面。,鋼筋混凝土掛瓦板平瓦屋面;圖9-44 掛瓦板為預應力或非預應力混凝土構件, 板肋根部預留有泄水孔,可以排出瓦縫滲下的雨水。 掛瓦板的斷面有T形、F形等, 板肋用來掛瓦,中距330mm。 板縫用1:3水泥砂漿嵌填。掛瓦板平瓦屋面是一種無檁體系屋面,掛瓦板兼有椽條、望板、掛瓦條三者的作用, 是一種多功能的構件,可以節約木材,應嚴格控制構件的幾何尺寸,使之與瓦材尺寸配合, 否則易出現瓦材搭掛不密合而引起漏水的現象。,鋼筋混凝土板瓦屋面 將預製鋼筋混凝土空心板或現澆平板作為瓦屋面的基層蓋瓦。蓋瓦的方式有兩種:1、在找平層上鋪油氈一層,用壓氈條釘在嵌在板縫內的木楔上,再釘掛瓦條掛瓦(圖9-45);2、在屋面板上直接粉刷防水水泥砂漿並貼瓦或陶瓷面磚或平瓦。在仿古建築中也常常採用鋼筋混凝土板瓦屋面, 如北京故宮庫房縱牆挑簷(圖9-46)。,(2)平瓦屋面的細部構造 簷口、天溝、屋脊等部位的構造處理簷口構造 簷口分為縱牆簷口和山牆簷口。縱牆簷口: 可做成挑簷或封簷。圖9-47圖(a)所示為磚砌挑簷 即在簷口處持逐皮向外挑出1/4磚長(60mm) 直到挑出總長度不大於牆厚的一半時為止。圖(b)為椽條直接外簷的做法, 挑出長度不宜過大(不大於300mm),當需要挑出更多時,應採用挑簷木將簷口挑出。圖(c)將挑簷木置於屋架下,圖(d)將挑簷木置於承重橫牆中。圖(e)挑簷長度更大, 將挑簷木下移,離開屋架一段距離。 在挑簷木與屋架下弦間加一撐木,平衡挑簷的重量。,圖(f)為女兒牆包簷口的構造做法,要點: 女兒牆與屋架的交接處須架設天溝。 天溝最好採用鋼筋混凝土槽形天溝板, 溝內鋪設卷材防水層,並將卷材鋪到女兒牆上。 泛水做法與前述卷材屋面相同。,山牆簷口: 按屋頂形式分為硬山與懸山兩種做法。硬山牆簷口構造 圖9-48(a)、(b) 將山牆升起包含住簷口 並在女兒牆與屋面交接處做泛水處理。圖9-48(a)採用的是砂漿粘貼小青瓦泛水圖(b)用水泥石灰麻刀抹成泛水。女兒牆頂應做壓頂以保護泛水。懸山屋頂山牆簷口構造圖9-48(c) 用檁條外挑形成懸山。 檁條端部需用木板封簷, 沿山牆挑簷的一行瓦應用1:2.5的水泥砂漿做出披水線,以將瓦封固。,天溝和斜溝構造天溝出現在 等高跨或高低跨屋面相交處以及包簷口處。斜溝則出現在 傾斜屋面與垂直牆相交處。構造做法參見圖9-49。要點: 1、天溝及斜溝應有足夠的斷面積, 上口寬度不宜小於300500mm。 2、溝內一般用鍍鋅鐵皮鋪在木天溝板上, 並伸入瓦片下麵至少150mm, 3、檐溝內防水層應從天溝內延伸至立牆上形成泛水。,9.6.2.2金屬瓦屋面,金屬瓦屋面:用鍍鋅鐵皮或鋁合金瓦做防水層 自重經、防水性能好、使用年限長, 主要用於大跨度建築的屋面。厚度很薄(厚度在1mm以內),鋪設薄的瓦材必須用釘子固定在木望板上 木望板則支撐在檁條上, 為防止雨水滲漏,瓦材下應幹鋪一層油氈。金屬瓦與金屬瓦間的拼縫連接方式: 通常採取相互交搭卷折成咬口縫。 以避免雨水從縫中滲漏。平行於屋面水流方向的豎縫宜做成咬口縫, 但上下兩排瓦的豎縫應彼此錯開, 圖9-50(a)、(b)、(c)垂直於屋面水流方向的橫縫應採用平咬口縫, 圖9-50(e)、(f),平咬口縫又分為: 單平咬口縫和雙平咬口縫, 後者的防水效果優於前者,屋面坡度30時: 應採取雙平咬口縫,屋面坡度30時: 可採用單平咬口縫。使立咬口縫能豎直起來的方法: 應先在木望板上釘鐵支腳 然後將金屬瓦的邊折卷固定在鐵支腳上,採用鋁合金瓦時,支腳和螺釘均應改用鋁製品, 以免產生電化腐蝕。所有的金屬瓦必須: 相互連通導電,並與避雷針或避雷帶連接。,9.6.2.3彩色壓型鋼板屋面,彩色壓型鋼板屋面簡稱彩板屋面,自重輕、強度高、施工安裝方便。彩板的連接主要採用螺栓連接,用於平直坡面的屋頂,曲面屋頂。根據彩板的功能構造分為: 單層彩板和保溫夾心彩板。(1)單彩板屋面: 單彩板只有一層薄鋼板, 用它作屋面時必須在室內一側另設保溫層。根據單彩板斷面形式不同,可分為: 波形板、梯形板、帶肋梯形板。,波形板和梯形板是第一代產品。 板材的力學性能不夠理想材料用量較浪費。縱向帶肋梯形板是第二代產品 在普通梯形板的上下翼和腹板上增加縱向凹凸槽, 起加勁肋的作用,提高了彩板的強度和剛度。縱橫向帶肋梯形板屬於第三代產品。 在縱橫兩個方向都有加勁肋,強度和剛度更好,單彩板屋面大多數將屋面板(指彩色壓型鋼板) 直接支承於檁條上, 檁條一

    注意事项

    本文(屋顶屋顶的类型和设计要求ppt课件.ppt)为本站会员(小飞机)主动上传,三一办公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办公(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

    三一办公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