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办公! | 帮助中心 三一办公31ppt.com(应用文档模板下载平台)
三一办公
全部分类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
  • 建筑/施工/环境>
  • 毕业设计>
  • 工程图纸>
  • 教育教学>
  • 素材源码>
  • 生活休闲>
  • 临时分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办公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石油装备行业分析报告.docx

    • 资源ID:1863207       资源大小:2.28MB        全文页数:34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6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6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石油装备行业分析报告.docx

    石 油 装 备 行 业 分 析 报 告二0一二 年 八 月 六 日石油装备行业分析报告一、 石油装备行业简介我国石油和化工装备制造行业发展前景向好,但在速度和效益、规模和素质、数量和质量等方面矛盾仍很突出,原始创新能力不强,行业发展亟须以自主创新为中心,以节能减排为突破口,不断优化产业转型升级,满足石油和化工行业发展需求。  虽然我国石化装备产业已经形成门类齐全、具有一定技术水平的产业体系,但与发达国家相比,仍存在大型骨干企业较少、自主创新尤其是原始创新能力不强、工艺与装备开发脱节、产业结构不合理、产业集中度低等问题,在速度和效益、规模和素质、数量和质量等方面矛盾日益突出,未从根本上改变粗放式发展模式,不足以支撑石油和化工行业发展。   2011年上半年石化设备制造行业完成工业总产值1464.56亿元,同比增长35.82%,其中石油钻采设备工业总产值856.5亿元,同比增加38.92%,炼油化工设备工业总产值292.06亿元,增长29.43%。 我国石化装备中低端产品产能过剩,而高端产品严重不足,技术过度依赖国外,年进口量100亿美元以上。因而国内石化装备制造企业要以技术、体制和管理创新为中心,以节能减排为突破口,以国家重大技术装备工程项目为依托,以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为空间,加快产业优化转型升级,培育和发展高端装备制造,推进大型成套设备国产化,大力发展节能环保技术装备,带动石化装备产业由大向强转变,彻底摆脱“作坊式”工厂的模式。一、 行业分类介绍石油勘探开发设备是指石油、天然气的勘探、钻采、开发、储运等专用设备,包括各类物探与测井设备、钻井设备、采油采气设备、井下作业设备、油气集输设备、海洋钻采平台设备等及相关的配件和工具;炼油、石化设备是指石油、天然气加工、转化全过程中所需要的成套设备,包括通用设备(如各类工艺压缩机、膨胀机、泵和阀门等)和专用设备(如反应器、塔器、换热设备、工业炉、储运设备、专用机械等)。炼油、石化工业装备规格、参数由炼油和石化工业的工艺决定,炼油和石化工业是流程工业,因此,这类设备的特点是:成套、专用;设备的品种、规格多;整个系统的自动化要求高,要求能长周期连续稳定运行,因此对设备的可靠性有较高的要求。油气勘探开发生产流程具有环节多、技术复杂、个性化需求高等特点。根据油气生产的特点,油气产业链通常可分为上、中、下游三个环节:上游的主要任务是寻找地下的油气藏分布,一般分为勘探、开发规划等;中游的主要任务是进行油气的钻采、预处理;下游的主要任务是对油气进行储运、炼制、深加工及其成品的销售。由于石油的生产流程是非常复杂和精密的,因此上中下游还存在着多个专业化分工的子流程。图 石油产业链根据以上概述,可以将石油装备行业划分为:物探装备、测井装备、钻井装备、采油装备、炼化装备、海洋装备、石油管材、动力装备。其中石油管材一般为钢管制造企业提供,不属于制造类设备;动力装备属于辅助设施,不属于专用设备,本报告均不予以研究。(一)物探装备1、物探装备概述上游业务中,勘探工作是石油工业的前端环节,包括资源寻找、开发方案的设计和实施等工作,对维持资源探明储量的稳定、保障石油工业的持续发展有着重要意义。油气资源勘探开发技术建立在地球物理勘探的基础上,即利用地震、地质等信息来分析勘探区的地层结构、寻找有利储层、指导钻井和油田开发工作。主要涉及地质调查、地震勘探或非地震勘探、钻井、测井、完井等业务。图 油气资源勘测流程在上述的流程中,主要涉及的设备是以地球物理和地球化学分析为基础的测试、软件分析仪器与为分析提供所需样本的辅助设备。图 海洋勘探和陆地勘探(地球物理形式)地震勘探是人工制造强烈震动所引起的弹性波在岩石中传播时,遇着岩层的分界面便产生反射波或折射波。在弹性波返回地面时用高灵敏度仪器记录下来,根据波的传播路线和时间,确定发生反射波或折射波的岩层界面的埋藏深度和形状,认识地下地质构造,以寻找油气圈闭。地震源可由钻浅井孔埋炸药法、可控震源法(液压控制机械,夯击地面)、空气枪震源法(海上地震勘探)等产生。非地震勘探包括重力勘探、磁力勘探、电法勘探,地震勘探是地球物理勘探中最重要的方法。在震源产生弹性波之后,由工程地震仪之类的记录仪器收集数据。图 工程地震仪 2、物探装备市场分析地球物理勘探工作是石油生产的首要环节,包括资源寻找、开发方案的设计和实施等工作,对维持资源探明储量的稳定、保障石油工业的持续发展有着重要意义。油气资源勘探开发技术建立在地球物理勘探的基础上,即利用地震、地质等信息来分析勘探区的地层结构、寻找有利储层、指导钻井和油田开发工作。主要涉及地质调查、地震勘探或非地震勘探、钻井、测井、完井等业务。在这个环节主要涉及的设备和服务是:地震源设备、地震波接受设备、地震数据处理与解释系统及相关服务。总体情况可概括为:寡头林立,国企强而民企弱,民企增速快。2010年油气生产行业的勘探开发总支出约为4400亿美元,其中地球物理勘探方面占其中不足4%。在油气生产行业的该环节中竞争结构亦与整个行业的竞争结构显示出了类似之处,CGG、Western Geco、PGS、东方物探、Furgo这几个2009年排名在前的企业都是以技术服务为主,以CGG为例2009年设备收入只占其总收入的23%。东方地球物理勘探有限公司是占国内勘探量70%以上的领先企业,雇佣员工21000人以上,属中国石油集团。公司总资产近200亿,现有物探队158支,其中甲级物探队92支,陆地地震队129支,综合物探队21支,VSP测井队8支。累计发现大小油气田260余个,找到石油地质储量80多亿吨,相当于616亿桶;天然气储量2万多亿立方米。目前,公司陆地地震勘探市场居全球领先,综合实力位居全球物探行业前列。另外国内亦有恒泰艾普、潜能恒信这样的上市公司从事地球物理勘探软件的销售和服务,销售收入增长速度很快。我国国内油气产业地球物理勘探支出从2003年仅有176亿元到2010年的395.43亿元,年复合增长率约12.27%。而这其中大部分的市场份额由三大石油公司所属的地球物理勘探公司占有:中石油旗下的东方地球物理勘探公司及其他下属公司、中石化各油田分(子)公司的地球物理勘探子公司,中海油田服务股份有限公司。以中国海洋石油集团为例,2009年公司地球物理勘探支出32.34亿元,中海油田服务股份有限公司的地球物理勘探收入为14.47亿元;2010年地球物理勘探支出增长72.5%的情况下,中海油田服务股份有限公司地球物理勘探收入仅增长11.96%。这种情况也符合国际上大的石油集团逐渐分离辅业由专业类公司提供产品和服务的发展方向。(以下中海油田服务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中海油服)表 我国物探行业竞争格局三大石油下属物探公司非三大石油公司系统内物探公司数量对比27家企业17家企业代表企业东方物探中海油服恒泰艾普潜能恒信企业描述东方物探年收入100亿元以上,全球四大物探公司之一中海油服物探收入16.2亿元以上,我国最大海洋物探公司恒泰艾普年收入2亿元,仅覆盖地震数据处理与解释业务潜能恒信年收入1亿元,仅覆盖地震数据处理与解释业务(二)测井装备1、测井装备概述测井包含测量和记录,即:测井和录井。测井,又叫地球物理测井或石油测井,简称测井,是利用岩层的电化学特性、导电特性、声学特性、放射性等地球物理特性,测量地球物理参数的方法,属于应用地球物理方法(包括重、磁、电、震、测井)之一。石油钻井时,在钻到设计井深深度后都必须进行测井,又称完井电测,以获得各种石油地质及工程技术资料,作为完井和开发油田的原始资料。这种测井习惯上称为裸眼测井。而在油井下完套管后所进行的二系列测井,习惯上称为生产测井或开发测井。其发展大体经历了模拟测井、数字测井、数控测井、成像测井四个阶段。图 测井示意图和测井仪实物录井是记录、录取钻井过程中的各种相关信息。录井技术是油气勘探开发活动中最基本的技术,是发现、评估油气藏最及时、最直接的手段,具有获取地下信息及时、多样,分析解释快捷的特点。现场录井服务技术以各类录井系统、分析仪器为手段对油气勘探与开发作业现场信息进行采集与整理,具体包括工程录井、地质录井、气测录井、定量荧光录井、地化录井、热解气相色谱录井、核磁共振录井、现场化验录井、岩屑成像录井等系列技术。录井技术进入商业性服务已有五十多年的历史。初期录井服务包括深度测量、地质描述以及使用热导检测仪进行气测录井服务。随着录井技术的发展,仪器的更新换代,计算机技术的应用,使得录井技术得到了迅速的发展,越来越多的高新技术及装备应用于录井,构成了现代录井技术。图 录井工作示意图目前国内,测井市场主导产品是斯伦贝谢公司的 MAXIS-500 系统、贝克-休斯公司的 ECLIPS-5700 系统及哈里伯顿公司的 EXCELL-2000 系统等成像测井系统。 同时为了满足一些特殊的测井需求,各测井公司对作业需求量大的常规测井系列进行了系统集成,改进仪器传感器设计,优化电子线路和机械设计,大大缩短了组合仪器串长度,增强了仪器稳定性,提高了测量准确度,开发出集成快速测井平台系统。如斯伦贝谢公司的 INSITE 仪器系列,贝克-休斯公司的 FOCUS 组合测井系统。这些测井系统可为客户提供高性能、高可靠、低成本的测井服务,这类服务正逐步取代原有常规测井。 在国内,较有特点的成像测井地面设备包括有胜利油田测井公司研制的 SL-6000 型高分辨率多任务成像测井地面系统,中国石油集团测井有限公司研制的 EILog-05 快速与成像测井系统,北京吉艾博然科技有限公司研制的 GILEE 成像测井系统等。2、测井装备市场分析近几年我国石油测井设备需求广泛,占领高端市场的进口仪器设备普遍价格较高。我国的生产企业也纷纷研制出多款测井仪器设备,未来市场前景看好。据统计 2007 年规模以上企业测井设备市场销售收入达到 15.3 亿元人民币(这一数字不包括测井设备技术及服务等收入),2009 年这一数字增至 18.7 亿元,2010 年达到 21.9 亿元。石油测井仪器正在向高集成化、高可靠性、高时效化方向发展。成像测井系统、随钻测井系统等高端测井仪器的研制开发成为各大测井仪器生产开发商追逐的焦点。 未来几年,我国的石油测井仪器将再上一台阶。预计到2015年我国石油测井设备市场销售收入累计将达到47.4亿元人民币,平均年增长率达到约 17%。经过多年的探索,我国测井科技已取得了较大进步。20 世纪 90 年代相继推出了自主研发的多种型号的数控测井系统。近年来,进一步加大科技攻关力度,推出了一批新型的测井装备,如 EILog05、SL-6000、ELIS、GILEE 等成套测井装备。在成像测井研究方面,微电阻率成像测井、阵列感应测井、均匀场核磁共振测井、超声成像测井等部分关键技术取得突破。在激发极化测井、脉冲中子测井等方面形成了特色技术,为成像测井装备的研发奠定了基础。 此外,还形成了多种适应中国地质特点的测井解释评价技术,开发了LEAD、FORWORD、 START 等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测井解释软件。形成了包括动态监测测井、工程测井和地层参数测井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生产测井技术。 虽然我国测井技术已经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一定的测井装备制造能力,但是我国测井技术和测井装备的研究水平和制造水平与国际测井公司相比仍有较大差距。 国际开放的测井市场中,形成了大公司垄断测井市场的局面,国际电缆测井服务市场中斯伦贝谢、哈里伯顿、贝克休斯三大油田服务公司占据约70%-80%的市场份额。而国内测井服务市场基本不对外开发,主要由中国石油、中国石化以及中海油等石油公司为本公司所属油田进行测井服务,只有部分高端测井技术服务市场对斯伦贝谢等公司开放,但开放的市场份额非常少。(三)钻井、采油装备1、钻井、采油装备概述在油气田开发方案确定之后,进入开发流程,这其中包括钻井和生产两个主要环节。钻井环节涉及的设备有钻机设备系统(其中又包括八大系统)、测录井设备,生产环节涉及的设备有采油设备、测录井设备。钻井前,首先要在地面确定钻井的位置(即钻井井位),然后,在井位处打好安装钻机的基础并安装井架和钻机。钻井作业时,依靠钻机的动力带动钻杆和钻头旋转,钻头逐次向下破碎遇到的岩层,并形成一个井筒(也称井眼)。钻井井眼尺寸的大小是由钻头大小来决定的。钻头在破碎岩层的同时,通过空心的钻杆向地下注入钻井液(俗称钻井泥浆),将钻头在破碎地层而产生的大量岩屑由循环的钻井液带到地面。地面的固控装置将钻井液中的岩屑清除后,通过钻井泵再次将钻井液打入井内。钻井液是经过钻杆内孔到达钻头水眼处,再从井壁与钻柱的环形空间返回流至地面的。钻进的过程即钻头破碎岩石及钻井液通过循环不断携带出钻屑并形成井筒的过程。钻达设计深度后,要在井筒内下入专用仪器进行测井作业,目的是确定井下地层岩性和各个油、气、水层的位置,然后再下入小于钻井井眼的无缝钢管(又称套管),并在套管与井壁的环形空间内注入水泥浆将套管固定在井壁上。最后一道工序是对油层位置的套管进行射孔,人为地形成一个井下油气流入套管内的孔道。油气的地层压力高时可自行流出地面,这种井称为自喷油气井。油气压力较低时需借助外力从井下抽吸,这种井称为非自喷井。在钻井的过程中,可以采用电缆测井或随钻测井的方式进行测井活动。要完成上述这一系列的工作流程,需要钻机设备系统中的八大子系统协调运作。它们分别是:起升系统、旋转系统、钻井液循环系统、传动系统、控制系统、动力驱动系统、钻机底座、钻机辅助设备系统。表 钻机设备八大子系统所涉设备列表钻机设备子系统所涉设备起升系统绞车、辅助刹车、天车、游车、大钩、钢丝绳以及吊环、吊卡、吊钳、卡瓦等旋转系统转盘、水龙头、钻具(钻具的组成也有所差异,一般包括方钻杆、钻杆、钻铤和钻头,此外还有扶正器、减震器以及配合接头等)钻井液循环系统钻井泵,地面管汇、泥浆罐、泥浆净化设备等传动系统一般包括减速机构、变速机构、正倒车机构以及多动力机之间的并车机构等控制系统顶驱系统、司钻控制台等动力驱动系统柴油机、交流电机、直流电机等钻机底座底座钻机辅助设备系统防喷器组,为钻井提供照明和辅助用电的发电机组,提供压缩空气的空气压缩设备以及供水、供油设备等图 绞车图 钻井泵下图为常规的陆地钻井场配备,相对于特殊钻井规划可能使用连续管作业设备和压裂设备等。图 常规的陆地钻井场配备表 钻机设备系统单元部件列表1天车2悬臂吊绳缆3钻井大绳4二层台5游车6顶驱7井架8方钻杆9司钻偏房10防喷器11水箱12电缆托盘13发电机组14储油罐15电气控制房16泥浆泵17泥浆桶箱18泥浆罐19泥浆池20离心器21振动筛22节流管汇23管子坡道24钻杆架图 连续作业机油井钻完之后,开始进入采油阶段。安装完毕的采油系统主要由三抽设备,即抽油机、抽油泵、抽油杆,以及其他辅助设备组成。 图 常规采油系统组成“三抽”设备是采油系统的主要设备,抽油机大致可分为常规游梁式、双驴头游梁式、弯游梁式,抽油杆也有空心与实心之分,抽油泵有管式抽油泵和杆式抽油泵之分。除“三抽”之外,更多的井口设备、井下设备、井控设备、生产中的测井、录井、洗井、修井设备都是采油生产环节经常会涉及到的设备。图 常规油梁式抽油机图 实心 空心推油杆图 管式抽油泵井口设备包括套管头、套管四通、油管头、套管悬挂器、油管悬挂器及整套采油树、高温高压阀门等等。图 采油树 图 防喷器(井口设备)在生产过程中,根据油藏变化情况和井况来进行修井、增产等作业。图 修井机图 压裂车修井机可满足陆上油气井大修、试油、投捞、检泵作业等要求。具有整机性能可靠,操作方便、越野能力强、移运方便,作业和搬迁费用低等特点。油田增产措施有两种:酸化和压裂。酸化就是用酸将地层中的一些物质溶解掉,使油层渗透率加大,根据地层岩性的不同采用不同的酸,盐酸、氢氟酸、甲酸、乙酸等。压裂增产主要采用压裂泵车作业。适用于油气田深井、中深井、浅井的各种压裂泵液注压作业,整机主要由底盘、车台发动机、液力传动箱、柱塞泵、高低压管汇及液气路操作控制系统组成。适应类型不同液体的泵送作业,包括带支撑剂压裂液的水力压裂、酸化压裂、高压泵入不同液体(液体、混合液)以及压力测试等。2、钻采装备及其服务市场分析钻采活动是油气勘探开发之中最重要的活动,其贯穿于勘探、钻井和生产的全过程且对开发成功与否至关重要。正因为其重要性,油气生产行业的寡头企业主要业务均集聚于此。从2010年全球油气生产行业支出4400亿美元中,80%的开支投放在钻采活动中。 而我国2011年上半年石化设备制造行业完成工业总产值1464.56亿元,同比增长35.82%,其中石油钻采设备工业总产值856.5亿元,同比增加38.92%。从业务结构观察,国际石油钻采产业巨头大致可以分为两个大的阵营:钻井技术服务和钻采设备制造。从企业营收规模来看,钻井技术服务著称的领先企业在营业收入和利润方面要超出钻采设备制造著称的领先企业。钻井技术服务公司提供地质、地球物理、钻井、油藏工程、生产管理、经济评价、信息管理等各领域软件以及开发的系统和工具。提供涵盖整个勘探开发生命周期的信息管理解决方案,优化从数据采集到处理、解释和分析、直至归档的整个数据流,提高勘探开发数据管理效率。钻采设备制造公司提供陆地和海上钻机的大型机械部件、成套陆地钻机和修井机、管材检测和管内涂层、钻柱设备、多种起升设备以及各种井下马达、钻头和工具。当然诸多公司都并不局限于服务或者设备,而是两者并重,只是两者的收入比重各有不同。中国钻采设备制造企业群由计划时代各油田所属的机械厂构成,开始推行油田主辅分离之后,逐渐出现了转制的国有企业和离开国有体制的员工创办的民营企业。我国石油钻采装备制造业从业企业的数量从2005年至2009年增长约153%,总销售额增长350.86%,总体而言随着中国石油产业的发展和逐步增加国际市场销量,中国的石油钻采装备业无论企业数量还是规模都在增长。但是平均规模还是比较小,企业年均销售收入只有1.12亿元,企业平均净资产额只有4966万元。企业总体规模较小特点是“一厂一品,专而不精”,资产负债率高。从20082010年的行业十强企业名单,我们亦可看出一些端倪。表 国内20082010年石油钻采装备行业十强企业排名2008200920101宝鸡石油机械中石油渤海石油装备制造有限公司宝鸡石油机械2兰州兰石集团宝鸡石油机械江汉石油四机厂3四川宏华石油设备四川石油管理局华北石油一机厂4山东墨龙山东墨龙四川宏华石油设备5江苏曙光集团有限公司四川宏华石油设备胜利油田孚瑞特6胜利油田高原石油装备兰州兰石集团南阳二机厂7江汉石油四机厂江苏曙光集团胜利石油总机械厂8南阳二机厂南阳二机厂大港油田中成机械制造有限公司9胜利油田孚瑞特天津市石油管材加工有限公司长庆石油勘探局机械制造总厂10江钻股份山西北方风雷工业有限公司侯马分公司兰州兰石国民油井石油工程有限公司2008-2010三年间,一直出现在十强中的企业只有:宝鸡石油机械、兰州兰石集团、四川宏华石油设备、南阳二机厂。这样的情形一方面表明我国石油装备钻采业的竞争结构尚不稳定,后进企业还有很大机会;另一方面表明目前的领先企业地位也不稳固,尚不具备绝对领先的实力。根据宝鸡石油机械有限责任公司所宣称的销售收入60亿元,也仅占行业收入的6.68%左右。四川宏华2010年销售收入18.77亿元,排名第四,仅占行业收入的2.1%左右。这些长期维持在行业十强内的企业在销售收入占比方面仍远远无法与国际巨头比肩。实际上国外仅美国国民油井华高公司2010年的收入即与中国石油钻采装备制造行业2010年的销售收入相当。图 石油钻采装备制造企业统计图 石油钻采装备制造企业年均销售额与净资产(百万元)(四)海洋装备1、海洋工程装备概述海洋工程装备主要指海洋资源(特别是海洋油气资源)勘探、开采、加工、储运、管理、后勤服务等方面的大型工程装备和辅助装备,是先进制造、信息、新材料等高新技术的综合体,产业辐射能力强,对国民经济带动作用大。 海洋工程装备属于高投入、高风险产品,从事海洋工程装备建造的厂商须具有完善的研发机构、完备的建造设施、丰富的建造经验以及雄厚的资金实力。目前全球主要海洋工程装备建造商集中在新加坡、韩国、美国及欧洲等国家,其中新加坡和韩国以建造技术较为成熟的中、浅水域平台为主,目前也在向深水高技术平台的研发、建造发展,而美国、欧洲等国家则以研发、建造深水、超深水高技术平台装备为核心。2、海洋装备市场前景在全球陆地油气产量逐日下降的情况下,油气藏的开发从陆地向海洋、从浅海向深海的趋势已然形成。全球海洋油气资源丰富。且尚处于勘探早期阶段。据剑桥能源咨询公司统计,2009年海洋石油产量已占全球石油总产量的33%,预计到2020年,这一比例升至35%;海洋天然气产量占全球天然气总产量的31%,预计2020年,这一比例升至41%。陆地和浅海的油田资源枯竭,推动全球将转向水深1500米以上的深海寻找石油和天然气资源。无论是老油气田的增产、还是新非常规油气田的开发、以及从陆地到海洋(浅海到深海)的勘探新趋势,都需要更多的设备和技术服务投入。图 世界油气勘探开发积累支出资本预测21世纪是海洋世纪,发展海洋科技与高技术装备尤为重要。近年来,随着世界范围内油气资源消耗的递增和陆地原油开采速度的加快,海洋领域内的油气勘探开发已成为新的焦点。未来的15-20年,将是我国海洋钻井市场实现快速发展的关键时期。由于我国对油气资源的巨大需求,国内主要石油公司均制定出各自的深水钻井装备计划。在未来5年里,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将投资1200亿元用于海上油气勘探和开发,海洋工程装备投资是其中的主要部分,需新建各种固定和移动式生产钻井平台70多座,其中新建多座自升式和半潜式钻井平台。另外,我国中石油、中海油、中石化三大石油集团公司均已开始了海洋深水油气勘探开发装备的研究工作,2010年已经研制出我国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3000m深水半潜式钻井平台,这将有力促进我国海洋石油装备的快速发展。 3、我国海洋装备市场发展现状2000年以来,我国建造完成和在建钻井平台40余座,70%以上为欧美公司设计。其中自升式平台的设计公司主要有美国F&G公司、荷兰GustoMSC公司;半潜式钻井平台的设计公司主要有美国F&G公司、挪威GM公司、SEVAN公司、意大利Saipem公司等。 资源大国企业开始进入建造领域,近年来,依托本国海洋油气资源开发的巨大需求,巴西和俄罗斯等资源大国开始培育本国的海洋工程装备建造企业,成为世界海洋工程装备新的竞争者。亚洲虽然在装备制造中占据主导地位,但在装备设计方面与欧美存在较大差距,特别是我国的差距更大。从装备制造现状来看,我国海洋工程装备产业国产化率一直较低,进口比例在70%以上。在海洋工程装备产业上,全球海工装备水平第一梯队为欧美类企业,第二梯队为日、韩、新加坡等亚洲国家;中国总体处在第三梯队,以制造低端海工装备产品、赚取加工费用为主。  从海洋装备发展历史来看,我国海洋石油装备的研制始于20世纪70年代初期。80年代后,我国在半潜式钻井装备研制方面有所突破。进入21世纪后,尤其是近几年来,我国加大了海洋油气资源的勘探开发及石油钻采装备的研发更新力度,海洋装备技术有了较快发展。当前,我国海上油气勘探开发主要集中在大陆架区块,水深不超过300m,钻井深度在7000m以内,水下生产系统设备几乎全部依赖进口,海上原油发现率仅为18.5%,天然气发现率仅9.2%。资料显示,我国拥有海洋钻井平台的数量相对较少。作为我国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海上石油公司,中海油拥有平台的基本情况为:固定平台65座、自升式平台9座、半潜式平台3座、FPSO14座。 从我国海洋装备造船业基本情况分析,当前我国还没有一家真正意义上的专门从事海洋石油钻采设备的专业造船公司。但就平台建造而言,国内目前具有一定研制基础和建造经验的公司主要包括沪东中华造船(集团)有限公司、上海外高桥造船有限公司、江南长兴造船有限责任公司、青岛北海船舶重工有限责任公司、大连船舶重工集团有限公司等。     从我国海洋石油装备制造情况来看,生产成套海洋石油钻机、海洋水下生产系统等具有较大影响和规模制造能力的企业相对较少。宝鸡石油机械有限责任公司能够设计制造1500-12000 m的成套陆上/海洋钻机、大功率钻井泵等产品。近年来,该公司已先后承担并完成了CNOOC惠州、春晓、番禺30-1、南堡35-2,CPOE61、63等多个项目钻、修并机模块的研制工作,为我国海洋石油成套装备的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兰石国民油井石油工程有限公司目前能够制造1000-9000m各种成套石油钻机及海洋并架等。南阳二机石油装备(集团)有限公司能够制造1000-4000m橇装系列钻机、车装系列钻机以及海洋修井机等。不过,正因为明显的差距带来了发展机遇,特别是随着我国众多企业包括造船企业纷纷涉足海工装备产业,加上国家在政策方面的大力扶持,我国海洋工程装备产业将迎来快速发展,“十二五”期间海洋工程装备市场规模年增长将达到110亿美元,其中海洋油气开发年均增长将达到80亿美元。未来十年将是我国海工装备产业缩小与发达国家距离的绝佳机遇期。只要加大国家投入力度,瞄准核心技术以带动产业发展,并进一步细化优惠政策,做大做强海工产业,就能与发达国家一争高低。 三、石油装备行业总体竞争分析(一)我国石油装备制造行业领先企业我国的石油勘探开发设备制造业是随着我国油气工业发展而逐步建立起来的,设备基本能满足国内生产的需求,但是特殊设备还需要进口。由于历史原因,我国规模较大的油气产业设备制造与服务公司原大多是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旗下为各油田服务的子公司或研究院所,直接为其所在油田提供产品和服务。1998年,我推动三大石油公司实现主辅业分离,于是众多为油气生产流程提供产品和服务的子公司从三大石油集团分离来,再加上少数原国有企业的改制(四川宏华,兰州兰石),以及各地政府、经济开发区先后建设的石油装备产业集群,共同形成今日产业竞争格局的雏,石油装备市场空前活跃。图 我国石油装备制造企业及集中区域1、中石油旗下的装备制造企业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简称中国石油)的术装备制造业有着继承性的渊源,它承接了原石油业部、原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装备制造系统的主部分。目前,中国石油所属企业中共有31个局级单经营装备制造业务,其中专业从事装备制造及贸易务的单位有5家,涉及装备制造业务的油气田企业、化企业、专业公司26个。上述31个局级单位中,总119家装备制造企业,分布在国内15个省市自治区、33个城市。截至2008年底,拥有员工71000人左右,业技术人员和专业技术工人近60000人,约占员工数的72,基本上形成了门类齐全、具有一定规模较高技术水平的设计制造体系。产品种类已经涵盖油气工业所需的钻井、采油、钢管、动力、海洋作业、炼油化工、物探、测井等8大类185个品种,年营业收入达500亿元。(1)钻井装备:完成了12000m特深井钻机的研制和引进意大利3000m车装钻修机制造技术,扩大了钻机品种,完善了钻机系列。研制了系列顶部驱动钻井装置产品和9000mDQ9OBSC顶部驱动装置;开发出了高压、大排量的F1300、F1600钻井泥浆泵。年产钻机达140台以上、顶驱装置90台以上、泥浆泵750台以上。(2)采油装备:以复合平衡抽油机和弯梁变矩抽油机系列为代表的低冲次和节能式抽油机得到发展,节能率达20以上;研发的游梁式抽油机专用电机司达电机,可使节电率达到20以上;研究开发了K、D和RD级抽油杆及空心抽油杆、玻璃钢抽油杆、碳纤维复合材料抽油杆等一系列特种抽油杆,满足了市场需要。年产能不断提高,目前可产抽油机达13000台以上、抽油泵近40000套、潜油电泵3000多套、隔热油管40多万米、抽油杆1000多万米。(3)石油钢管:中国石油的钢管生产制造业通过与钢铁企业合作,开发出了X70焊接钢管,成功应用于西气东输、陕京二线等重大工程;开发了X80大口径螺旋直缝埋弧焊管;输送管年产量达154×104t,专用管26×104t。(4)炼化装备:这方面不是中国石油的长项。石油工业重组改制以后,中国石油加强了这方面的工作,现已开发出了一批具有一定竞争力的专有技术产品和专利产品,如高效换热器、高效旋风分离器、高效塔内件、PVC反应釜、烟气轮机、特种阀门,形成了一批具有市场影响力的核心产品,改变了诸多同类产品长期依赖进口的局面。现已具备年产压力容器8万多吨、烟轮机17台的生产能力。(5)动力装备:动力装备制造企业主要是济南柴油机厂,这些年来,该厂通过优化生产组织,对过去自主研发的直列柴油机、老12V机进行了优化改进,目前已经形成三大系列产品:2000、3000以及600系列柴油机及配套机组,功率达2002400kW;舰船用直列v型柴油机及配套机组,功率达1801740kW;气体发动机及配套机组,功率达301100kW。目前具有年产内燃机3500台、压缩机60台以上的生产能力。(6)海洋装备:这是近几年发展起来的领域。目前已初步具有进行海洋平台和船舶的生产设计能力。辽河油田已经建造小型灵便型油轮;在海洋配套装备上,宝鸡石油机械有限责任公司的配套钻井装备及模块钻机能够满足海洋石油开发的需要。(7)测井装备:测井装备一直是中国石油着力发展的一个重要领域,近期开发的EILog快速测井系统,在重复性、一致性、可靠性和测井时效等方面与国外同类仪器测井资料对比,整体指标接近先进水平。中国石油测井有限公司目前已经先后研制出超声成像、微电阻率成像、阵列感应、偶极声波等成像测井仪器,通过与地面采集系统、数据遥传短节组合,形成了基本的成像测井系统,年制造生产能力30套左右,满足了生产和市场需要。(8)物探装备:中国石油的物探装备生产制造历史较久,具有一定实力,在国内近于独家经营。东方地球物理勘探有限责任公司组建以后,加大了研发技术装备的力度,现已研制出7种型号的可控震源,其中4个型号已批量生产。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KZ-28型可控震源,运用多项创新设计,产品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成功研制了80m山地物探钻机,突破性地解决了液压系统与空气循环系统之问的合理匹配,解决了钻井动力与钻机重量之问的突出矛盾,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具有年产检波器量120万只的生产能力。中石油的装备制造业在保障内部市场需求的基础上,大力拓展外部市场,特别是海外市场,目前,内外市场格局已初步形成,建立了厂家和客户互有持续吸引力的营销网络,产品售后服务和技术支持的组织能力明显提高。出口的产品已经从单机、零部件向成套、大型、批量转变,目标市场已经从发展中国家扩展到包括欧美发达国家在内的69个国家和地区。钻机、泥浆泵、抽油机、潜油电泵、射孔器材等已经批量出口到北美等发达国家和中东、南美等主要产油国家。2、中石化旗下的装备制造业中国化装备制造企业相对集中,主要分布在江汉油田和胜利油田,在内部市场上给予充分的保护,明确规定凡中石化内部企业能够生产的设备一律不允许外购,这一保护措施使企业得到了较快的发展。制造企业主要有第四石油机械厂、江汉石油钻头股份公司、沙市钢管厂、第三石油机械厂等单位。江汉装备制造业已经具备了较好的发展基础和条件,经济总量和生产规模不断扩大,实力越来越雄厚,现已建成中国石化固压设备和天然气压缩机两个重大装备国产化基地;江汉石油钻头股份公司的钻头年产能力亚洲第一、世界第三;沙市钢管厂具备较大生产能力,江汉油田已经朝着研发和市场两端哑铃型发展模式迈进。原属胜利油田的五个制造企业已实施改制分改制为民营企业。改制后,体制和机制都发生了较大化,企业得到快速发展。3、中海油旗下的装备制造业中海油备制造业务主要集中于中海油田服务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中海油服)。中海油服是中国近海最大的综合型油田服务供应商,业务以钻井服务、油田技术服务、船舶服务及物探勘察服务为主,服务贯穿石油及天然气勘探、开发、生产的各个阶段。中海油服拥有中国最强大的海上石油服务装备群,拥有亚洲最先进的400ft钻井平台和八缆双源物探船。截至目前,公司营运22艘钻井船(共中19艘自升式钻井船和3艘半潜式钻井船)、2艘生活平台、4套模块钻机和5套陆地钻机。另外,中海油服还拥有中国最大、功能最齐备的近海工作船队,包括70多艘各类工作船和4艘油轮;5艘化学品船;8艘地震船;4艘勘察船及包括FET、LWD、ONTRAK等众多先进的测井、钻井液、定向井、固井和修井等油田技术服务设备。中海油服拥有相对完整的油田技术服务链。作为中国海上最大的油田服务供应商,其服务区域已延伸至南美、北美、中东、澳大利亚、非洲、欧洲印度尼西亚、缅甸、菲律宾、俄罗斯等国家和地区。中海油服的中长期发展目标是到2020年发展成为国际一流的油田服务公司。根据这个中长期发展目标,中海油服把装备纳入核心部分,把高投入和兼并收购等作为提升装备技术水平和实现规模扩张的主要政策手段。在高投入上,中海油服加大技术研发投入,积极开展研发基地和装备基地建设。在天津塘沽建设海上油田开采装备制造基地,总投资220亿元,占地6218×10133,是集管理、科研、数据、海上采油装备制造于一体的现代化海上油田开采装备制造中心。曹妃甸装备制造及临港作业支持基地项目占地2550亩,总投资超过36亿元,承担大型装备制造维修、石油专用设备制造维修、科研产业化及海上作业支持等功能。将在近期建成多功能管理中心、科研实验中心、数据解释中心、钻井器材检测中心、完井器材制造中心、测井设备制造中心、定向井设备制造中心等;投资生产ELTS测井仪器、射孔枪、防砂筛管;研发LWD随钻技术及装备、高性能钻井液、高性能固井液、油田增产技术和装备;建造或购买钻井平台、物探船、三用工作船等。2008年9月29日中海油服成功完成对挪威A wilco Offshore ASA公司的收购工作,标志着中海油服在国际化进程中又迈出了重要一步,收购后将建立世界第八大钻井船队,包括两公司在建的钻井平台在内,合并后将总共拥有34个运营钻井平台。AWO公司在建的半潜式平台适用水深达2500ft,能够加强中海油服的深水作业能力,使其在海洋装备方面具备领先优势。此外,中海油服借助上市公司优势,参股上海高桥等多家海洋装备制造企业,快速提高了自身装备制造规模。4、民营石油装备制造企业近年来民营石油装备制造企业迅速发展成为一支重要力量,最典型的是四川宏华集团公司,该公司1998年由11个人、资产只有40万元起家,现今员工达数千人,产值达数十亿元。宏华集团以创新研发、市场营销先行的“哑铃模式”发展,以市场需求导入技术创新动力,以技术创新支撑市场开拓,使企业迅猛发展,2007年生产石油钻机100台套,成为全球陆地石油钻机制造大王,占12的市场份额。2008年,宏华石油钻机产量达

    注意事项

    本文(石油装备行业分析报告.docx)为本站会员(牧羊曲112)主动上传,三一办公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办公(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

    三一办公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