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办公! | 帮助中心 三一办公31ppt.com(应用文档模板下载平台)
三一办公
全部分类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
  • 建筑/施工/环境>
  • 毕业设计>
  • 工程图纸>
  • 教育教学>
  • 素材源码>
  • 生活休闲>
  • 临时分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办公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机械行业第三季度分析报告.docx

    • 资源ID:1859262       资源大小:185.12KB        全文页数:37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6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6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机械行业第三季度分析报告.docx

    机械行业分析报告 2001年3季度机械行业分析报告目 录概 要3一、2001年前三季度机械行业经济运行状况及景气分析6(一)前三季度机械行业经济运行特点6(二)机械行业经济运行景气判断8(三)机械行业经济运行的景气波动分析8二、影响机械行业经济运行波动的主要因素10(一)投资因素10(二)消费因素10(三)进出口因素11三、机械行业经济运行的景气预测11四、机械行业重点分行业发展现状12(一)汽车行业12(二)仪器仪表行业13(三)电工电器行业14(四)石化通用行业14(五)重型矿山行业14(六)通用基础件行业15(七)机床工具行业15(八)农业机械行业16五、重点研究企业与主要产品分析16(一)重点研究企业效绩分析16(二)机械行业主要产品生产情况20六、专题研究:农用运输车发展现状及前景分析21(一)近年来行业发展概况21(二)上半年农用运输车发展情况22(三)行业产业政策调整走势25(四)农用运输车行业发展前景分析27附录一:工程机械行业“十五”发展规划(节选)30附录二:仪器仪表行业“十五”发展规划(节选):32附录三:农业机械行业“十五”发展规划(节选)34概 要2001年前三季度机械行业经济运行平稳,生产继续保持良好发展态势,产品销售收入和利润增幅较快。据统计,前三季度机械行业累计完成产品销售收入9703.8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5.8%。其中重型矿山行业、机床工具行业、工程机械行业和汽车行业销售收入增长较快,同比增长分别为26.3%、18.8%、20.4%和18.2%,是带动机械行业增长的重要力量。前三个季度,机械全行业实现盈利,累计实现利润432.4亿元,同比增长45.0%。在良好的宏观环境下,机械行业各指标增长迅速,2001年初预警指数出现上升走势,前三个季度一直在“适度”区间内稳步攀升。将预警指数的运行态势与系统其他监测指标结合分析,预计下个季度我国机械行业宏观经济运行仍将保持平稳态势,预警指数仍将在“适度”区间内平稳运行。前三季度机械行业经济运行具有以下特点:产品销售收入有较大增长,但增速缓慢;各行业销售收入均有所增加,其中重型矿山、机床工具、工程机械、汽车行业产品销售收入增长较快;机械行业企业经济效益明显好转,实现利润继续保持大幅增长态势,盈亏相抵后实现利润432.4亿元,同比增长45.0%;机电产品出口继续保持增长,但由于受美国、日本等主要发达国家经济增长放缓的影响,增幅有所回落。目前,影响机械行业发展的主要因素仍然是投资、消费与进出口三个方面。国家与外资的投入,促进了对机械产品的需求,为机械行业的发展提供了动力源泉;消费的增长为机械相关行业的发展带来机遇;受全球经济放缓、国际市场萎缩的影响,机电产品出口增幅有所下降。2001年前三季度,机械主要分行业的运行情况如下:汽车行业通过加快组织结构调整,适应市场需求,生产经营状况良好,产销衔接较好,保持了良好的发展态势; 仪器仪表行业在持续增长后,近期发展速度放缓,但某些主要产品产销旺盛;在国家电力改革以及“西电东送”、“三峡工程”等国家重点项目实施下,电工电器行业发展迅猛;石化通用行业经营形势明显好于去年,石化产品中石油钻采设备、炼油化工设备、工业泵产品供不应求,库存量大大减少;重型矿山行业绝大多数亏损企业已实现扭亏增盈,成为十大行业中的亮点;通用基础件行业已经摆脱亏损局面,实现了较大的盈利;由于相关行业拉动,机床工具行业经营状况也呈现良好态势;农业机械行业经营状况有较大改观,机引播种机市场需求不断增大,但拖拉机、联合收割机产销出现大幅下滑。值得关注的是,我国农用运输车行业自1990年进入产量高速增长期,自1996年以后,增长速度有所趋缓。1999年总产量达到历史最高为320万辆,2000年回落至298万辆,2001年上半年产销总量继续下滑。我国农用运输车的生产出现了明显的地域性特点,山东成为我国农用运输车的主要生产基地。农用运输车行业随着市场的竞争日趋激烈,集中度不断提高,行业内骨干企业的市场运作能力和经营优势得到发挥。中长期来说,农用运输车市场将进一步萎缩,预计2002年中国农用运输车市场产销量将继续回落,全行业将进入更深的结构调整当中,大量的企业会选择产业升级或产业转型。2001年前三季度行业经济运行比较平稳,生产继续保持良好的发展态势,产品销售收入和利润增幅较快。机械行业宏观经济监测系统显示,2001年前三季度行业经济运行比较平稳,生产继续保持良好的发展态势,产品销售收入和利润增幅较快。前三季度机械行业累计完成产品销售收入9703.8亿元,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15.8%。其中重型矿山行业、机床工具行业、工程机械行业和汽车行业销售收入增长较快,同比增长分别为26.3%、18.8%、20.4%和18.2%。前三个季度,机械行业企业实现全行业盈利,累计实现利润432.4亿元,同比增长45.0%。各行业中除仪器仪表行业利润增长速度较慢外,其余行业均有所上升,重型矿山行业利润增幅非常明显,工程机械行业利润增幅仅次于重型矿山行业,同比增长了1.0倍。2001年初预警指数出现上升走势,前三个季度一直在“适度”区间内稳步攀升。预计年底预警指数仍将在“适度”区间内平稳运行。从“机械行业宏观经济运行预警指数 “机械行业经济运行预警指数”是将构成“机械行业一致合成指数”的同步指标组予以五等分,并分别赋值,确定“过热”、“偏热”、“适度”、“偏冷”、“过冷”等五项临界值,经累加后得出,以此作为判断当前机械行业经济运行状况的标准。”可以看出,预警指数本期在“适度”区间内平稳运行,并有所攀升。今年以来,我国各项宏观经济指标走势较为平稳,其中固定资产投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钢产量等保持了平稳增长的态势。受国际经济总体下滑的影响,出口商品总值增幅虽然回落,但仍保持增长势头。在良好的宏观环境下,机械行业各指标增长迅速,2001年初预警指数出现上升走势,前三个季度一直在“适度”区间内稳步攀升。将预警指数的运行态势与系统其他监测指标结合分析,预计年底我国机械行业宏观经济运行仍将保持平稳态势,预警指数仍将在“适度”区间内平稳运行。一、2001年前三季度机械行业经济运行状况及景气分析2001年前三季度机械行业生产继续保持良好的发展态势,与去年相比,产品销售收入有所增加,利润继续保持较大幅度的增长。机电产品出口继续增长,但受美国、日本等国家经济逐渐下滑的影响,增幅有所回落。(一)前三季度机械行业经济运行特点前三季度机械行业企业实现产品销售收入9703.8亿元,同比增长15.8%,但增幅逐月回落。1产品销售收入有较大增长,但增速缓慢2001年前三季度机械行业企业实现产品销售收入9703.8亿元,同比增长15.8%,但增幅逐月回落。2各行业销售收入均有所增加前三季度机械行业各行业中,重型矿山、机床工具、工程机械、汽车行业产品销售收入增长较快,分别同比增长26.3%、18.8%、20.4%和18.2%。随着“西气东输”、“三峡工程”等一系列国家重点建设项目的实施,以及青藏铁路和京沪高速公路的修建,极大地拉动了对重型矿山、工程机械和机床工具设备的需求。同时国家制定了一系列的鼓励汽车消费措施,国内轿车厂家纷纷推出新产品,通过降低价格带动产品销售。表1 前三季度机械行业十大分行业产品销售收入及增幅行 业重型矿山工程机械机床工具汽车行业石化通用仪器仪表电工电器食品包装基础件农用机械产品销售收入(亿元)418.0162.7401.23359.6644.8575.22184.564.0523.6743.7增长速度(%)26.320.418.818.216.215.713.811.610.56.43经济效益明显好转前三季度,机械行业经济效益明显好转,其中重型矿山行业、工程机械行业利润增长速度较快。前三季度,机械行业企业实现利润继续保持大幅增长的态势,盈亏相抵后实现利润432.4亿元,同比增长45.0%。十大行业中重型矿山行业、工程机械行业利润增长速度较快,分别比去年同期增长10.4倍、1.0倍。重型矿山行业之所以有大幅同比10.4倍的增长,主要是因为去年行业刚刚扭亏,基数比较小,今年以来该行业订单大增,龙头企业基本处于任务量饱和状态,因此效益有明显上升。仪器仪表行业在经过较长的快速增长以来,继续保持良好的增长态势,今年前三季度实现利润26.9亿元,同比增长18.3个百分点,占全行业利润的6.2%。盈利大户汽车行业和电工行业盈利能力明显提高,分别实现利润185.7亿元、102.5亿元,同期增长45.5%、50.8%,这两个行业占全行业的利润比重分别为43.0%和23.7%。表2 前三季度机械行业十大分行业利润及增幅行 业重型矿山工程机械农业机械电工电器汽车行业机床工具食品包装基础件石化通用仪器仪表利润(亿元)9.18.711.6102.5185.712.22.723.730.026.9增长速度(%)1040.896.357.450.845.544.039.526.226.018.34出口继续增长,但增幅有所回落1-8月,机电产品出口继续增长,但增幅有所回落。1-8月,机电产品出口作为拉动全国外贸出口的重要力量,继续保持增长,但由于受美国、日本等主要发达国家经济增长放缓的影响,增幅有所回落。1-8月机电产品出口达750.2亿美元,同比增长13.7%,高出全国出口总额增速6.4%,占全国外贸出口总额的47.1%,与1-7月、1-6月相比分别下降1.9%、3%。中国即将正式加入WTO,国内经济受国际经济环境的影响日益明显,世界经济的下滑必将影响我国机电产品的出口,各企业要充分认识到经济全球化对产品出口工作的挑战,加大产品出口力度,努力扩大出口。(二)机械行业经济运行景气判断“机械行业宏观经济运行预警指数”显示,预警指数在2001年1月达到谷底后,随着国家一系列增加固定资产投资和促进消费的政策出台,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推动了经济持续向好,受此影响预警指数走出谷底并保持上升态势,在“适度”区间内小幅攀升。下半年虽然国际经济环境出现许多不利因素,全球经济增长乏力,但我国国内经济仍保持了良好的增长势头。受宏观经济因素带动,机械行业各行业的产品销售收入和利润总额均有大幅上升。其他各项指标都呈增长态势,预计下季度预警指数仍将在“适度”区间内平稳运行。(三)机械行业经济运行的景气波动分析一致合成指数表明本期机械行业运行态势小幅攀升,一致扩散指数预示未来一段时间增长后劲不足。从“机经一致扩散指数 “机械行业一致扩散指数”是指依据与机械行业经济周期波动变化同步的机械行业总产值、农机、仪器仪表、汽车工业总产值和机械行业销售收入等五项同步指标编制而成。具体计算方法是:计算各指标的同比增长速度;通过季节调整,剔除同比增幅中的季节因素和不规则因素;运用公式“DIt=t时点出现扩张的指标个数/该类指标的总个数”计算出扩散指数。“一致扩散指数”反映了某一时点增长幅度上升的同步指标占所有同步指标的比重,以此来判断经济景气局面,并对未来的景气状况进行预测。”和“机经一致合成指数 “机械行业一致合成指数”也是依据五项同步指标编制而成的。具体计算方法是:求单个指标的对称变化率,使序列平稳、规则,且均值为 0;求标准平均变化率,使同步指标组内各指标具有可比性;求初始综合指标I(t);求一致合成指数CI,将I(t)值除以基年的平均值再乘以100即得到一致合成指数CI。一致合成指数用于分析某一时期机械行业经济的波动状况。”变化情况来看,一致合成指数表明本期机械行业运行态势小幅攀升,一致扩散指数预示未来一段时间增长后劲不足。根据经济周期循环变动规律,预计一致扩散指数在50%线以下运行一段时间后,将会出现回升。本期反映机械行业经济运行循环波动的“机经一致扩散指数”继续在50%线以下调整运行,且调整幅度呈收缩态势。2001年以来,受同步指标中大多数指标增幅回落的影响,指数持续运行在50%线以下。与之相对应,“机经一致合成指数”受扩散指数在50%线以下持续运行的影响,长期在90线附近小幅波动,增长乏力。根据先行指数的循环波动超前于一致指数的规律,扩散指数的这种下行趋势不会保持很长时间,预计在下季度将形成谷底,在2002年初能向上穿越50%线。从图3可以看出,反映机械经济循环波动的“机经一致合成指数”本期仍在90线附近做小幅波动。受“一致扩散指数”在50%线以下平缓运行态势的影响,“一致合成指数”增长势头受到抑制,预计下期将到达峰点,转头下行。二、影响机械行业经济运行波动的主要因素今年以来,由于以美国、日本为主的发达国家经济发展持续衰减,全球经济出现较大波动,我国的出口相应地受到影响,增长速度放缓。我国长期以来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为国内经济稳定发展奠定了基础,同时基础建设投资的加大,“西部开发”进入实质性实施阶段,国内需求处于上升状态,因而经济受世界经济的影响不大,仍继续保持稳步发展势头。 由于国家扩大国内需求,使内需增长率的上升弥补了净出口减少所产生的不利影响。进出口额稳步增长,但增幅双双回落。2001年三季度国际经济环境黯淡,增幅放缓,外需拉动乏力,我国立足于扩大国内需求,在适度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和降低利率等稳健的货币政策引导下,通过充分地利用外资,实施技改贴息贷款,发行国债,提高居民收入等一系列措施,使机械行业在良好的宏观经济环境下快速发展。(一)投资因素投资为机械行业的发展提供了动力源泉。2001年1-8月份,我国共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3311亿元,同比增长18.9%。外国直接投资中2/3都投入了制造业,从而为机械行业发展提供了优越的条件。“南水北调”、“西电东送”、“西气东输”以及青藏铁路和京沪公路等国家重点项目的投资建设,促进了对机械产品的需求,为机械行业的发展提供了动力源泉。(二)消费因素消费的增长为机械相关行业的发展带来机遇。随着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信心指数的上升,加上国家适度扩张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的实施,我国消费开始回升,而消费因素的增长产生了对新的社会需求的增加,这种供求关系的变化,通过各产业部门的传导,增加了对机械产品的需求,同时使得企业加大投资对产品进行技术改造、增加产品附加值来提高传统工业的发展,这必将对机械相关行业的发展带来机遇。(三)进出口因素世界经济的下滑影响我国机电产品的出口。机电产品作为拉动我国外贸出口的重要力量,受全球经济放缓、国际市场萎缩的影响,出口增幅有所下降。1-8月机电产品出口达750.2亿美元,同比增长13.7%,增幅下降27%,高于全国外贸出口增幅6.4%,占全国外贸出口总额的47.1%。1-8月机电产品出口下降幅度较大,与1-7月、1-6月相比分别下降1.9%、3%。中国已加入WTO,国内经济受国际经济环境的影响日益明显,世界经济的下滑必将影响我国机电产品的出口。三、机械行业经济运行的景气预测从“机经先行扩散指数 “机械行业经济先行扩散指数”是依据超前于机械行业经济周期波动的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出口额等七项先行指标编制成的,用于预测机械行业经济的发展趋势。其编制方法同“机械行业经济一致扩散指数”。”可以看出,本期先行扩散指数向上穿越50%线,并将继续稳步上升。2000年12月份“机经先行扩散指数”在50%线下轨附近开始探底回升后,一直保持上扬趋势,最终于2001年3月到达波峰。但“机经先行扩散指数”未能穿越50%分界线,这说明国家宏观经济指标虽有一定增长,但增幅不足以拉动指数继续上升。进入二季度,虽然国家采取进一步加大固定资产投资等一系列的宏观经济措施,但受国际经济放缓、国外需求下降的影响,出口、短期贷款、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等经济指标增幅下降,指数继而掉头下行。三季度随着国家对固定资产投入的进一步加大,内需的回升,使绝大多数先行指标增幅上升, “机经先行扩散指数”一路上扬向上穿越50%线,预计下个季度“机经先行扩散指数”仍将保持上升态势。从“机经先行合成指数 “机经先行合成指数”是依据超前于机械行业经济周期波动的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出口商品总值等七项先行指标编制成的,用于预测机械行业经济的发展趋势。其编制方法同“机经一致合成指数”。”可以看出,“机经先行合成指数”在经历一年半的持续走低后,本期探底回升,一路上扬接近95线。受“先行扩散指数”向上穿越50%的影响,下期“机经先行合成指数”将持续上扬穿越95线,并且形成有力的增长态势。四、机械行业重点分行业发展现状2001年三季度,机械行业各行业在世界经济增长明显放缓、我国宏观经济环境向好的背景下,面对加入“WTO”和西部大开发的进一步启动,加上公路、铁路、城市基础建设以及“三峡工程”、“西电东送”、“西气东输”等重点工程项目的实施,通过调整产品结构,进行技术改造,提高产品升级能力,使生产经营状况保持着良好的发展态势。(一)汽车行业汽车行业生产经营状况良好,产销衔接较好。汽车行业通过加快组织结构调整,适应市场需求,保持了良好的发展态势:生产经营状况良好,产销衔接较好。尤其是大吨位载货车、微型客车和轻型客车以及大中客车销售形势非常好,轿车市场在经历多次降价后,已经很平静对待关税的下调和进口的大量增加,预计将有更多的国外公司在中国投资生产小轿车。摩托车市场继续扩大产品出口,已经有能力出口到美国和日本,同时重庆的摩托车民营企业发展迅速,成为国内摩托车市场的后起之秀。2001年前三季度汽车行业累计实现产品销售收入3359.6亿元,同比增长18.2%,全行业完成利润185.7亿元,同比增长45.5%;累计生产汽车125.6万辆,同比增长17.7%,销售127.5万辆,同比增长12.8%,产销率为101.5%;其中生产轿车26.1万辆,同比下降23.9%,销售27.5万辆,同比下降17.0%。大运会的召开,申奥的成功,提高了对公路、铁路、城市建设的需求,为汽车行业带来了广阔的发展空间。私人购车不断增加,又为汽车的生产销售创造了良好的机遇。摩托车市场由于需求脆弱,企业被迫限产压库,所以今年以来,摩托车行业生产处于回落状态。“十五”期间,在国家加快税收体制改革、鼓励汽车消费等政策的引导下,汽车行业将重点开发和生产节能、环保、安全、经济为导向的微型、轻型车,我国企业将利用生产成本低的优势与国外产品角逐中国市场。(二)仪器仪表行业仪器仪表行业在持续增长后,近期发展速度放缓,但某些主要产品产销旺盛。仪器仪表行业在持续增长后,近期发展速度放缓,主要产品如照相机、复印机和工业自动化仪表产销旺盛。2001年前三季度,全行业累计完成产品销售收入575.2亿元,同比增长15.7%。实现利润26.9亿元,同比增长18.3%。但行业产品结构不合理、附加值较低的现象仍然存在。照相机、复印机、工业自动化仪表,分别实现销售收入103.5亿元、71.7亿元、50.6亿元,这三类仪表产品销售收入之和占全行业的47.6%。由于仪器仪表行业技术开发能力较弱,关键技术环节难以突破,导致我国仪器仪表工业利润增速较慢。面对这一现象,企业应加快对产品技术改造的步伐,提高产品的稳定性和可靠性,重点开发微型化、集成化、智能化和总线化产品。在企业制度方面应继续深化改革,提高企业的运作效率。(三)电工电器行业电工电器行业继续保持迅猛的发展态势,经营状况仅次于汽车行业。在国家电力改革以及“西电东送”、“三峡工程”等国家重点项目实施下,电工电器行业发展迅猛。2001年前三季度,实现产品销售收入2184.5亿元,同比增长13.8%,完成利润102.5亿元,同比增长50.8%,占全行业利润的23.7%。随着高压电网的进一步普及,该行业的主要产品高压短路器产销形势良好,市场供不应求,产销分别同比增长2.9倍、4.5倍。目前,电工电器行业在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开发方面与国外先进水平相比还存在着较大差距,加入WTO后对整个行业的长期影响和冲击将会很大。在国家电力改革以及“西电东送”、“三峡工程”等国家重点项目实施下,电工电器行业发展迅猛。(四)石化通用行业石化通用行业经营形势明显好于去年。石化通用行业经营形势明显好于去年,石化产品中石油钻采设备、炼油化工设备、工业泵产品供不应求,库存量大大减少。2001年前三季度,石化通用行业完成产品销售收入644.8亿元,同比增长16.2%,实现利润30.0亿元,同比增长26.0%,占机械行业全行业利润的6.9%。乙烯产量的提高和炼油水平的提升促进了石油钻采设备和炼油化工设备的需求。1-8月,石油钻采设备产销分别同比增长51.2%、77.3%,产销率为95.7%。炼油化工设备产销同比增长速度较快,分别完成41967吨、39317.4吨,同比上升17.7%、15.2%,产销率为93.7%。工业泵生产有所下降,但产销衔接较好。1-8月工业泵产销分别为15.0万台、18.8万台 ,同比下降29.6%、13.6%,产销率达125.1%。由于市场需求萎缩,企业被迫缩减生产来降低库存,所以工业泵生产总量大幅下降。 (五)重型矿山行业重型矿山行业绝大多数亏损企业已实现扭亏增盈,成为十大行业中的亮点。主要产品中,产销状况最好的是冶炼设备,起重设备生产同比有大幅下降。重型矿山行业绝大多数亏损企业已实现扭亏增盈,成为十大行业中的亮点。随着国家对基础设施建设投入的不断加大,重型矿山行业呈现出突飞猛进的发展态势。2001年前三季度,重型矿山行业实现产品销售收入418.0亿元,同比增长26.3%,利润9.1亿元,同比增长10.4倍,所占全行业利润比重为2.1%。西部大开发以及“十五”发展规划所实施的工程建设项目,为重型矿山行业产品的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1-8月份,装载机完成生产量14821台,同比增长23.3%。冶炼设备共生产17524吨,同比增长50.9%,共销售17672吨,同比增长42.9%,产销率达到100.8%,说明冶炼设备这种产品已达到供需平衡,企业已步入以销定产的良性轨道。但起重设备由于产品长期积压,导致产品大幅减产,产量同比下降50.1%。“十五”期间,重型矿山行业将重点开发和制造本行业所需的大型成套设备及为其配套的高精产品。(六)通用基础件行业通用基础件行业已经摆脱亏损局面,实现了较大的盈利。通用基础件行业已经摆脱亏损局面,实现了较大的盈利。2001年前三季度,通用基础件行业完成产品销售收入523.6亿元,同比增长10.5%,实现利润23.7亿元,同比增长26.2%。主要产品中,除液压件生产大幅增长外,各种产品都已实现限产压库。随着汽车、工程机械等相关行业的迅速发展,模具市场需求越来越大,生产快速增加,全行业共生产模具987.4万套,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了2.3倍。轴承行业作为基础件行业的主要拉动力量,实现利润保持高速增长趋势,对基础件行业盈利增长贡献较大。1-8月完成生产36514.4万套,产销率为97.1%,完成产品销售收入149.2亿元,同比增长8.3%,实现利润4.6亿元,同比增长48.4%,占本行业利润的22.1%。“十五”期间,随着家用电器行业、电子与通讯行业、建筑行业生产的不断扩大,预计中国模具市场需求会越来越大。由于相关行业持续看好的拉动,机床工具行业经营状况也呈现良好态势。(七)机床工具行业由于汽车等相关行业持续看好的拉动,机床工具行业经营状况也呈现良好态势。金属切削机床制造业实现扭亏为盈,转而成为全行业的中坚力量。量具生产保持快速增长势头。2001年前三季度,全行业完成产品销售收入401.2亿元,同比增长18.8%,实现利润12.2亿元,同比增长44.0%。金属切削机床制造业现以摆脱亏损局面,完成产品销售收入89.7亿元,同比增长25.3%,实现利润2.1亿元,占全行业利润的16.8%。其中大型机床和高精度机床作为机床市场盈利的主力军,产销状况与去年相比均有好转。而数控机床三季度市场需求略有下降,企业实现生产5592台,与去年基本持平;完成销售4818台,同比下降6.4个百分点。量具生产较上月有所增加,完成1325.9万台。(八)农业机械行业农业机械行业经营状况有较大改观,机引播种机市场需求不断增大,但拖拉机、联合收割机产销出现大幅下滑。农业机械行业经营状况有较大改观,机引播种机市场需求不断增大,但拖拉机、联合收割机产销出现大幅下滑。2001年前三季度,农业机械行业完成产品销售收入743.7亿元,同比增长6.4,实现利润11.6亿元,同比增长57.4%。由于农民收入水平增幅下降,国际油价上涨较快,1-8月,拖拉机制造业分别实现生产大中、小型拖拉机21780台、793371台,分别同比减产24.6%、24.3%;完成销售22628台、795784台,分别同比下降18.2%、26.8%。受季节的影响,机引播种机需求旺盛,完成销售7866台,同比增长55.8%。“十五”期间,随着国家对燃气排放标准的限制,以及燃油税、环保法规等措施的出台,取消了农用工程车的优惠政策,所以今后农用工程车主要以轻型自卸车为主。五、重点研究企业与主要产品分析(一)重点研究企业效绩分析本节选择2001年1-8月机械行业(汽车、摩托车除外)产品销售收入的前6名企业作为重点研究企业,6家企业分别用A、B、C、D、E与F6个字母表示。在进行行业内重点企业的效绩分析时,为充分反映企业效绩的全貌,分别从财务效益状况、资产营运状况、偿债能力状况和发展能力状况四个方面考虑,选择净资产收益率、总资产周转率、资产负债率、销售增长率等8项计量指标。1财务效益状况净资产收益率与总资产报酬率是评价企业财务效益状况的两个重要指标,能够比较客观、综合地反映企业的经济效益,准确地反映资产的获利能力。图6为2001年1-8月6家重点机械企业的净资产收益率与总资产报酬率情况,其中D企业的净资产收益率与总资产报酬率分别为13.61%与8.45%,居于首位,说明D企业投入产出水平较高,其他几家企业均不太理想。图6 机械行业重点研究企业财务效益比较2资产营运状况这里选择总资产周转率与流动资产周转率两个指标来反映企业的资产营运状况,能综合地评价资产经营质量与利用效率。图7为2001年1-8月6家重点机械企业的总资产周转率与流动资产周转率情况,其中E企业的总资产周转率与流动资产周转率最高,分别为1.33与2.91,说明其销售情况好,资金周转速度快,资产利用效率高,具有较强的盈利能力。图7 机械行业重点研究企业资产营运比较3偿债能力状况资产负债率表示企业总资产中有多少是通过负债筹集的,已获利息倍数反映了企业偿付债务利息的能力,这两个指标能综合反映企业的负债水平与偿债能力。图8为2001年1-8月6家重点机械企业的资产负债率与已获利息倍数情况,其中C企业的资产负债率偏高,达到85.61%,国际上一般公认资产负债率为60%左右比较好,除E企业的资产负债率较低外,其他4家企业均在60%上下浮动。6家重点机械企业的已获利息倍数均大于1,说明企业负债经营能够赚取比资金成本更高的利润,表明企业能维持经营,已获利息倍数越高,说明企业的经营状况越好,如D企业的已获利息倍数达到8.44。值得说明的是B企业的偿付债务能力很强,但由于2001年1-8月其利息净支出与财务费用均为负值,而息税前利润较高,无法用正常的计算公式处理,因此在图中空缺。此外,从图中还可以发现,资产负债率与已获利息倍数两个指标之间存在着一定的负相关性。图8 机械行业重点研究企业偿债能力比较4发展能力状况销售增长率表示与上年相比,企业销售收入的增减变动情况,资本保值增值率反映了企业资本的保全性和增长性,两个指标综合反映了企业成长状况,及企业应付风险、持续发展的能力。图9为2001年1-8月6家重点机械企业的销售增长率与资本保值增值率情况,其中销售增长率这一指标除了D企业出现负值外,其他企业均大于10%,表现出较好的发展潜力。在资本保值增值方面,B企业与E企业表现突出,说明两家企业资本保全状况好,债权人的债务有保障,企业发展后劲强。图9 机械行业重点研究企业发展能力比较(二)机械行业主要产品生产情况表3 机械行业主要产品生产统计表产品名称单位7月8月9月1-9月产量同比增长率(%)产量同比增长率(%)产量同比增长率(%)产量同比增长率(%)工业锅炉蒸发量吨84499.689375-6.00975011.84586141.11内燃机万千瓦1169-12.411477-2.681825-59.4615620-11.66金属切削机床万台166002.2715505-6.3717045-4.1715554411.84高精度机床台727.46710.0013537.7674927.38数控机床台142034.22137414.50148315.771341834.37大型机床台14919.2015838.6020515.82152141.49普通机床台14959-0.1513902-8.3915222-6.211398569.75大中型拖拉机台12517.943728-14.26591410.2132679-12.63小型拖拉机万台984393.241522901.982162114.2715379840.43缝纫机万架40465814.484334541.1758648815.4441411368.26机车千瓦18113611.0732512354.41282851-6.71221407319.67汽车万辆1678482.221877566.9523918416.43185379412.89载货汽车万辆48777-13.6154308-16.7679119-2.226682995.55公路客车万辆5165113.155333130.107072736.4652647120.96轿车万辆570828.986751514.307507225.4053350715.48摩托车万辆709660-13.01759923-8.55881368-6.1171762222.69自行车万辆1877783-20.7125014501.122737650-14.1919207710-9.16民用钢质船舶综合吨3252580.62268944-37.4625960322.79287282325.96发电设备万千瓦67383424.011181020-16.361159672-32.698041742-8.38交流电动机万千瓦536775717.3750927748.1952115808.994493585815.04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从以上机械行业主要产品统计表可以发现:2001年1-9月,大部分产品产量与上年同期相比均有所增长,其中大型机床与数控机床增长幅度最大,超过了30%;其次是包括高精度机床在内的8种产品同比增长率在10%-30%之间;但有大中型拖拉机、内燃机、自行车与发电设备4种产品为负增长。六、专题研究:农用运输车发展现状及前景分析(一)近年来行业发展概况农用运输车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农业机械产品,由于这种产品与中国农业发展的特定需求相结合,在中国取得了意想不到的发展。中国农用运输车行业近20年的发展历程可以基本分为起步、发展、成熟和转型四个阶段。从八十年代开始,农用运输车在中国开始起步,其方便、便宜、实用的特点就迅速与中国农村大力发展副业的要求相适应,受到了广大农民、特别是城乡结合部发展农副加工和运输业的农民喜爱,使得此类农用机械在八十年代后期进入高速发展阶段。此后,农用运输车年产量以年均50以上的速度增长,年产量也从12.7万辆猛增到200多万辆。1996年开始,农用运输车行业进入稳定发展的第三阶段,产品产量保持8%的增长速度,年产量突破300万辆。由于制造技术的社会化程度提高,产业进入障碍降低,同时生产规模快速膨胀,产品出现供大于求,市场从数量为主的增长转入效益为主的增长。图10 农用运输车历年增长情况1999-2000年开始,农用运输车市场保有量进一步扩大,替代产品的汽车产品价格调低,广大农民收入增长趋缓,农民购买力降低,产品价格竞争成为市场竞争的主要手段,行业利润率大幅下降,大批企业承受过度投资带来的恶果,大型企业完成产业积累,积极发展新的利润增长点,中小企业通过联合兼并等方式,探索产业转型之路。(二)上半年农用运输车发展情况1产销总量继续下滑我国农用运输车行业自1990年进入产量高速增长期,自1996年以后,增长速度有所趋缓。1999年总产量达到历史最高为320万辆,2000年回落至298万辆,2001年上半年产销总量继续下滑。表4 2001年1-6月农用运输车产销状况 (单位:辆)产销量产量合计销量合计年份2001年2000年同比2001年2000年同比四轮农用运输车203698287945-29.26%200400282209-28.99%三轮农用运输车12731791356845-6.17%12180251346753-9.56%农用运输车合计14768771644790-10.21%14184251628962-12.92%2生产集中度有所提高根据对三轮和四轮农用车生产企业的产量前十名企业统计得出,从1998年以来,三轮农用运输车的生产集中度不断提高,目前市场基本在前十位企业控制之下,其中前五位企业的生产量之和占总产量的82%,说明三轮农用运输车的规模经济效应业已形成,一旦农村市场复苏,这批企业一定大有可为。四轮农用运输车与汽车行业关系密切,不断有汽车巨头的加入,前十位企业产量差距不太明显,行业集中度相对不高。如下表所示:表5 前十位企业生产集中度前十位企业生产集中度1998年1999年2000年2001年1-6月三轮农用运输车83.97

    注意事项

    本文(机械行业第三季度分析报告.docx)为本站会员(牧羊曲112)主动上传,三一办公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办公(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

    三一办公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