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办公! | 帮助中心 三一办公31ppt.com(应用文档模板下载平台)
三一办公
全部分类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
  • 建筑/施工/环境>
  • 毕业设计>
  • 工程图纸>
  • 教育教学>
  • 素材源码>
  • 生活休闲>
  • 临时分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办公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优秀教学团队申报书.docx

    • 资源ID:1822340       资源大小:77KB        全文页数:18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优秀教学团队申报书.docx

    编号: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优秀教学团队申报书团队名称:土地资源管理教学团队团队带头人:夏显力所在院部:经济管理学院填表时间2022年7月18日教务处制填表说明1 .用钢笔填写或打印,要求字迹清楚、端正,内容详实、准确。2 .所填内容必须真实、可靠。发现虚假信息,取消该团队参评资格。3 .表格中所涉及项目、奖励、教材等,截止时间是2022年7月1日。4 .如表格篇幅不够,可另附纸。5,各级单位意见务必加盖公章,否则推荐无效。一、团队基本情况简介土地资源管理团队可追溯到1936年成立的国立西北农林专科学校农业经济组,负责土地资源管理专业课程的教学。围绕国家生态文明建设与自然资源管理需求,遵循“新文科”与“新工科”交叉融合发展理念,坚持立德树人,秉承“诚朴勇毅”校训,立足西部,突出农村土地管理特色,推进通专结合、本研贯通、产教融合,为国家培养具有扎实管理学、经济学与资源学理论基础,掌握土地调查、规划、测量、估价等综合技能,具备国际化视野,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拔尖创新型与复合应用型人才。土地资源管理团队依托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土地资源管理”,拥有专任教师18人,高级职称15人,分别毕业于国内外10余所知名高校,涵盖土地资源管理、农林经济管理、自然资源、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等多个专业,17人具有博士学位,12人具有留学或访学经历,中青年教师占比61.11%。1人获陕西省“青年科技新星”称号,1人获得“我心目中的好导师”称号,2人获得“我最喜爱的老师”称号,5人获得“师德师风先进个人”称号。教育教学方面,以立德树人为根本,团队秉承“诚朴勇毅”校训,着力推动专业内涵式发展并实现交叉创新,注重国际交流,不断优化教育教学方法。目前,团队获得省级研究生、本科生教学成果奖特等奖、一等奖、二等奖共3项,“陕西省高校课堂教学创新大赛”一等奖1次,“课程思政竞赛练兵”教学能手称号1次,主编和参编教材7部,主持教改项目15项,发表教改论文16篇,开设全英文课程2门,学生评教成绩位居学院前列,指导本科生获得“校级优秀”论文20余人次。课程思政方面,团队坚信课程思政是创新性工作,课程育人更是第一责任。坚持使用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教材,同时大量阅读、收集、讨论、挖掘和提炼课程思政元素,形成针对性课程思政案例、社会热点观点、国际前沿与中国故事、实习实践基地等系统性素材。团队成员间协同共进,做到课堂知识及拓展、案例分析及更新、课程论文及指导、课外实践及引导、课外阅读及解析等全环节的主题鲜明、体系完整、形式多样的课程思政建设。团队以土地管理学课程为示范,按照“专业知识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相融合,思想政治教育与知识体系教育同向同行”思路,注重管理学理论与中国案例结合,讲好中国故事,构建系统性和多样性土地管理学课程思政内容,并有机融入课堂授课、教学讨论、课程实践、案例解读、课后阅读、讲座解析、课程论文、课程考核等全过程。科学研究方面,以贯彻乡村振兴、生态文明战略为目标,团队致力于国土空间优化和土地资源的管理现代化等方面的研究工作,形成国土空间优化、生态政策评价、乡村环境治理及耕地利用与保护4个研究方向,着力攻关阻碍土地资源管理领域治理体系现代化的前沿科学问题。近5来,团队累计主持国家级课题12项,省部级课题近70项,累计发表SSCI、SC1.和CSSC1.论文160余篇,其中“双一流B刊"3篇,论文质量和数量均居经济管理学院前列,指导研究生获得“国家奖学金”18人次。社会服务方面,以推动西部地区社会经济发展和国土空间优化为使命,团队获批陕西(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1个,陕西高校新型智库(A类)1个,建成2个农业农村综合改革试验示范基地,2个乡村振兴综合试验站,带队完成“黄河流域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专题中13个县44个镇182个村的调研工作。同时,累计派出7人次到地方高校、业务部门挂职、实践,多项研究成果获省部级以上领导肯定性批示,切实发挥了助力西部地区生态环境治理和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的服务目标。团队组织建设方面,立足提升团队课程教学能力与水平,采取多途径多方式参加教学相关培训,有效地提升团队课程教学综合实力。团队积极参加各类课程思政大练兵活动;参加各类观摩教学课程15人次,参加名师座谈讲座10人次,通过不断的学习、提升,提高了团队成员的教学能力。近三年,通过集体教研顺利完成凸显思政元素的2019版课程大纲修订、课程质量标准的制定、课程思政案例撰写、课程思政教学设计、一流专业的申请与建设、课程实习基地建设、课程团队建设等工作。以阶段性任务为纽带,通过集体教研常态化、课程思政具体化、内外交流日常化,形成团结协作、热爱教学的良好团队氛围,有效提升了团队协作精神,为教学科研等各项工作的开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二、团队成员情况1 .团队负责人情况:姓名夏显力工号职称教授获奖情况(省部级以上)(1)第十八届陕西省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研究生教育成果奖特等奖1项,排名第一,2021;(2)陕西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励项目论文类三等奖,排名第一,2021;(3)陕西省第十三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论文类青年成果奖1项,排名第四,2019;(4)陕西省教学成果二等奖,排名第四,2019;(5)第十七届陕西省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研究生教育成果奖一等奖,排名第二,2019;(6)陕西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励项目,研究报告类一等奖,排名第一,2017;(7)中国发展研究奖特等奖,排名第三,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2017;(8)陕西省高校优秀共产党员,陕西省委教工委,2009o2 .成员情况:成员人数成人(1)姓名李世平工号职称教授(2)姓名王志彬工号职称教授(3)姓名余劲工号职称教授(4)姓名赵凯工号职称教授(5)姓名陈伟工号职称教授(6)姓名张道军工号职称教授(7)姓名南灵工号职称副教授(8)姓名陈海滨工号职称副教授(9)姓名钱冬工号职称副教授(10)姓名张蚌蚌工号职称副教授(11)姓名侯现慧工号职称副教授(12)姓名姚岚工号职称副教授(13)姓名王倩工号职称青年副教授(14)姓名郑伟伟工号职称青年副教授(15)姓名张会工号职称讲师(16)姓名晋禧工号职称讲师(17)姓名靳亚亚工号职称讲师三、团队授课情况学期课程名称授课人总课时2020年至今国土空间规划管理前沿夏显力32学时/年2019年至今土地管理前沿赵凯32学时/年1996年至今土地利用规划夏显力/姚岚64学时/年1999年至今土地管理学南灵40学时/年2000年至今区域经济规划赵凯32学时/年1992年至今土地经济学李世平/陈海滨40学时/年2010年至今村镇规划夏显力/陈伟/张蚌蚌40学时/年2016年至今土地制度与政策张道军/侯现慧32学时/年2014年至今土地利用工程陈伟64学时/年2005年至今土地调查与评价李世平/张蚌蚌40学时/年1999年至今地籍管理南灵/赵凯48学时/年2005年至今土地资源学张会/王倩40学时/年2019年至今综合自然地理张会/陈海滨32学时/年2013年至今地理信息系统晋禧64学时/年2013年至今地图学与计算机制图晋蒋64学时/年2016年至今遥感技术与利用张道军64学时/年2019年至今自然资源监测理论与方法张道军/王倩32学时/年2019年至今社会经济空间数据分析张道军32学时/年2020年至今城市经济学姚岚32学时/年2019年至今机器学习与大数据分析陈伟/郑伟伟32学时/年2019年至今景观生态学陈海滨/郑伟伟32学时/年2019年至今生态修复学陈伟/靳亚亚32学时/年2014年至今房地产金融钱冬32学时/年2014年至今房地产经济学钱冬32学时/年2014年至今公共管理学余劲/王倩32学时/年2019年至今气候变化经济学与环境政策钱冬/陈海滨/陈伟32学时/年2005年至今土地法学王志彬40学时/年四、教学改革与创新客观记录教学团队参与专业建设、课程建设及实验室建设、教学改革与研究等相关工作的投入土地资源管理教学团队始终秉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贯彻“厚基础、重思维、强应用”教学方针,以多学缘、多学科、国际化师资为基础,以全面提升师资队伍整体素质为核心,以专业梯队建设为重点,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目标,以突出教师教育为特色,以培训创新型复合型人才为突破口,历经数十载积淀、几代土管人深耕,逐步成长为一支具有一流教师队伍、一流教学内容、一流教学方法、一流教材和一流教学管理的卓越教学团队。(一)专业建设专业定位。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围绕生态文明建设与国土资源管理需求,遵循“新文科、新工科、新农科''交叉融合发展理念,坚持立德树人,立足西部,突出农村土地管理,培养具有扎实管理学、经济学与资源学理论基础,掌握调查、测量、规划、估价、整治、管理等综合技能,具备国际视野,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拔尖创新型与复合应用型人才制度建设严格教师选聘制度,严格选用教材,保证教学资源的科学性和前瞻性。全面修订专业课程质量标准、实践教学质量标准等,形成完备的教学质量标准体系;建立教学评估常态化制度,制定本科教学评价办法等16个文件,构建院、系、室三级教学督导体系和学生评价、同行评价、教学督导评价三维教学评价机制,对专业教学全过程及时完善和调整;实施毕业生培养质量的跟踪调查办法,依据社会对毕业生质量的评价和反馈,调整完善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促进学生培养质量的提升。理论教学土地资源管理专业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实习实验实践教学考试考核毕业论文教学大纲编制办法、XX课程质豉标准、XX课程数学日历、课堂教学质量提升实施方案、本科教学新教师任课资 格管理实施细则、督导组听课制度、学院领导听课制 度、青年教肺指导老帅听课制度、学生评教制度、精 晶开放课程实施意见、多媒体课件认证管理规定、青年教 师讲课比赛制度、课程思政工作实施方案等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实习方案和管理办法、实险室工作规程、实验指导并编制办法等实践教学工作规程、本科生进中心、进团队、进课题组的“三进”育人方案实施办法、本科牛创新创业9素质教ff学分 管理办法等本科生课程考试办法、本科生课程考试监怦办法、本科生课程成绩评定办法、本科生课程考试命题及阅卷标准、本科生课程平时成绩给定办法等关于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工作的规定、本科生毕业论文指导老加遴选办法、毕业论文开题、抽检及答辩管理办法等毕业标准及反馈土地资源管理专业毕业资格审代管理办法、学士学位授予工作实施细则、毕业生跟踪反馈级社会评价工作管理办法等师资队伍建设。本团队共有专任教师18人,分别毕业于国内外10余所知名高校,具有土地资源管理、农业经济管理、自然资源、地球探测与信息技术、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等多专业、多学科教育背景,同时聘请校外产业教师8人,以教学贡献为核心制定激励政策,促进教师专注本科教学,教授100%为本科生上课;建立师德师风三级考评体系,考评结果作为职称评定、聘期考核、年度评优的首要条件,设立校院两级师德师风奖;实施青年教师上岗培训、导师制和跟踪评价制,鼓励教师参加教学培训、讲课比赛、思政大练兵,重视实践锻炼,提升教学能力,支持教师赴知名高校研修;组建5个课程组,实行教授负责制,定期开展集体备课、教学研讨、相互听课,建立支部书记和专业带头人“双带头人”制度,常态化开展教育教学研究。特色优势。以多学缘、多学科、国际化背景师资为基础,发挥学校农、林、水、草学科优势,引领西部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建设;以重大课题为依托,聚焦农村土地制度改革、自然资源可持续利用问题,实行“三早三进”制度,持续提升学生创新创业能力;以高水平研究平台和实践基地为支撑,形成“通识教育+专业基础理论+核心技能+综合实训1+创新创业训练”本研贯通立体式人才培养创新模式。(二)课程建设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优化人才培养体系。聚焦国家对高素质人才培养的总体要求,结合学校大类招生和分类培养改革,扩大通识教育与实践教学学分比例,增设8学分素质拓展模块。优化课程体系,开设气候变化经济学与环境政策、机器学习与大数据分析等前沿课程,以专业技能培训和竞赛为核心夯实第二课堂教学,实现创新拔尖型(国土经济与管理)和复合应用型(国土规划与房地产管理)人才分类培养。以课程改革为抓手,创新教育教学模式全面编制课程思政教学设计与案例,开展“课程思政大练兵”,打造课程思政金课。探索建立理论、方法及实践前沿课程,推动专业教学“经、管、工、农”的交叉融合创新。坚持“自主学习、教学互动”理念,广泛开展案例教学、问题探究教学、互动教学、参观教学等多种教学方法。全力推进慕课建设,开展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以创新创业为引领,提升协同育人实效。在15门课程中开展实验教学,建设虚拟仿真实验实训项目,打造创新创业金课,举办大学生创新创业论坛、学科竞赛、本科生学术论坛等,增强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加强一、二、三年级校外教学实习基地建设,夏季学期定期开展田野调查、机关与企业考察和科研训练,丰富第一课堂,连接第二课堂。实行本科生导师制,将科研课题、中心、团队向本科生开放,实现教学与科研深度融合,提升协同育人效果。(H)实验室与实践教学基地建设以遥感、地理信息系统等专业技术为支撑,建设土地信息、土地工程2类实验室,开发黄土高原区设施农业用地选址及其经济可行性分析虚拟仿真实验等项目2项;创新学校、政府、企业和研究中心多方共研共建共享模式,搭建实践教学基地20个,形成以田野调研、企业实习、科研项目为依托的三维实践教学体系。(四)教学改革近5年来,团队陆续承担一流本科课程、教学基地建设项目多项,持续开展教育教学研究课题10余项。序号项目名称经费项目来源起止时间1而向乡村振兴的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政产学研用创“六位一体协同育人模式创新与实践10万教育部新文科研究与改革实践项目2021-20242外国文教专家聘请计划项目:资源环境约束下城乡土地资源优化配置与精细化管理的教学与科研合作3.4万国家外国专家局2017.4-2018.93高端外国专家引进计划:黄河流域社会生态系统协同治理研究17万科技部2021.1-2021.124“理论-调查研究''三位一体乡村振兴人才培养模式0.6万中国农学会教育教学类科研课题2018.11-2020.125新冠肺炎疫情期间高等教育线上网络课程效果评价、影响因素与改进对策研究1万陕西省高等教育学会”疫情防控专项研究课题”2020.4-2020.76全英文课程建设项目资源与环境经济学IID1.8万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9.5-2021.57一流本科课程建设项目自然资源与环境经济学3.6万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20.1-2021.128基于“3S”技术的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改革与重构2万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7.1-2019.129基于需求导向的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实验课程建设研究0.6万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9.11-2021.1110生态文明建设背景下土地资源管理专业课程体系优化研究0.5万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21.10-2023.1011村镇建设规划课堂思政0.5万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8.5-2019.512黄土高原区设施农业用地选址及其经济可行性分析虚拟仿真实验一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9.5至今13地图学与计算机制图课程思政项目0.5万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8.1-2019.1214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地理信息系统课程课堂互动教学方法研究0.5万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7.1-2018.1215黄河中上游生态保护与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研究基地陕西省教育厅2020年至今此外,团队成员善于总结教学经验,提炼教育教学经验并反馈至新一轮的教学实践中,已发表教学改革论文10余篇,代表性论著如下:序号论文(著)题目(参与人员)期刊名称、卷次1涉农高校经管类研究生“四位一体”全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构建: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为例(赵凯等)中国农业教育,2020(05):89-95.2现行推免制度对西北地区高校研究生生源与学科发展的影响一基于西北某省的数据分析(陈伟等)研究生教育研究,2017(05):60-66.3适应就业需求的农林经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机制研究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为例(夏显力等)中国林业教育,2015,33(01):18-22.4论高等农业院校经济管理类专业本科生科研能力培养体系的构建(赵凯等)中国林业教育,2014,32(05):1-7.5基础理论+研究综述(科研论文)的研究生教学模式(赵凯等)高等农业教育,2014(08):81-85.6基于评分综合法的农业大学经管类大学生科研能力评价研究(赵凯等)高教论坛,2013(02):29-32+80.7高等农林院校金融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讨(赵凯等)黑龙江教育(高等研究与评估),2013(11):51-528大学生就业期望与实际签约情况比较研究一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2届本科毕业生为例(熨显力等)中国农业教育,2013(02):61-66+819农业高校经管类本科专业强化实践教学的对策选择(赵凯)高等农业教育,2012(06):50-53.10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双创型”人才培养模式探析(夏显力,陈海滨)高等农业教育,200(10):53-55+73.(五)科学研究反哺教学近5年来,团队共承担横纵向课题80余项,总经费达500余万元。团队致力于通过科研反哺教学的方式来创新大学教育,将团队教师的多项课题研究成果融入土地资源管理专业课程的教学过程,以克服教学和科研分立的状态,形成教学与科研相互促进、相互支撑的有机体系。科研成果进课堂。目前,本团队已有多项课题研究成果进入了土地资源管理专业课程的教学过程。其中,团队成员获批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等十余项课题中的研究成果,已作为相关案例融入至“土地利用规划”、“土地调查与评价”、“土地利用工程”、“土地管理前沿”、“地图学与计算机制图”等课程的教学过程。科研成果进教材。目前,团队成员的科研成果已转化形成土地政策学、不动产估价、农业园区与规划、休闲农业规划等相关教材7部。科研成果全方位渗透,团队教师深入实施“科教融合”的育人措施,依托国家级和省部级等科研项目,指导学生开展“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毕业论文写作等,其中本专业学生获批国家级、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20余项,获“校级优秀''本科生论文20余篇。此外,团队成员以承担的国家级课题为支撑,借助学院”后稷经管讲堂”平台、教师研究团队平台等,为本科生开展多学科、多领域交叉融合的理论、方法及应用等方面的讲座50余场,将前沿研究成果及时、高效分享至全体学生,培养科学研究兴趣,帮助建立规范、系统的科研思维,为今后有志于从事科学研究的学生打下扎实基础。五、教学成果与贡献客观记录教学团队在教学成果、专业建设、课程建设及教材建设、教学类竞赛等方面取得的成果和贡献近年来,土地资源管理教学团队秉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把思想政治教育融入人才培养各环节,推进课程思政进课堂,实现知识育人与价值塑造、能力培养的有机结合;通过建立人才持续成长机制,不断强化专业设计,创新教学内容,统筹安排教育教学、实习实践、创新创业和考核评价等环节,优化专业知识教育,加强与陕西省土地工程建设集团等单位合作,构建校内外协同联动的实践教学基地,以专业大赛及行业业务为依托,强化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在教学成果、专业建设、课程建设及教材建设、教学类竞赛、教学改革成果应用等方面均取得了显著成绩。(一)教学成果本教学团队先后获得“第十八届陕西省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研究生教育成果奖''等省级以上奖励6项。项目名称奖励名称奖励级别时间培根铸魂,创新引领:农林经济管理专业研究生分类培养模式改革与实践第十八届陕西省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研究生教育成果奖特等奖2021年7月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专项调研社会实践团队陕西省大中专学生志愿者暑期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标兵团队2020年11月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广谱式”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构建与实践陕西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2019年9月发挥农林经济管理学科交叉优势,全过程培养“一懂两爱”复合型乡村振兴人才陕西省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研究生教育成果奖”一等奖2019年7月论土地资源管理专业本科教育的几个关键问题全国高等农业教育研究会优秀论文奖三等奖2012年12月(二)专业建设本教学团队经过30多年持续不断的专业建设与育人积淀,土地资源管理专业于2022年6月成功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021年度)。(三)教材建设近年来,本教学团队骨干教师以主编、副主编等身份参与编写专业核心规划教材4本,编写专业普通教材3本。教材名称作者出版社出版年入选规划或获奖情况土地政策学(第五版)李世平(副主编)中国农业出版社2020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普通高等教育农业农村部“十三五”规划教材不动产估价赵凯(参编)中国农业出版社2020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普通高等教育农业农村部“十三五”规划教材农业园区规划与管理受显力(副主编)中国农业出版社2020普通高等教育农业农村部“十三五''规划教材:全国高等农林院校“十三五”规划教材休闲农业规划陈海滨(副主编)国家开放大学出版社2020教育部“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教材地理信息系统软件ArCGIS1.O应用教程普拓(主编)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出版社2018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第二版)赵凯(第二主编)复旦大学出版社2015公共经济与管理投资学系列国土资源行政管理学赵凯(第三主编)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6公共经济与管理专业系列教材(四)教学类竞赛近年来,本教学团队指导本科生多次参加各类国家级竞赛(教育部教指委组织)、相关学会技能竞赛,并获得一等奖等多项荣誉,年均指导各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20余项(代表性学科竞赛及科创项目如下表)。项目名称奖项时间陕北农地产权制度改革探索:“一户一田'和"一组一W'模式比较及绩效差异(张蚌蚌指导)第一届全国大学生土地国情调查大赛一等奖2019年陕北“一村一田'农地制度改革发展历程、模式效果及推广路径以榆阳区大纪汗村为例(张蚌蚌指导)第二届全国大学生土地国情调查大赛一等奖2020年大雁塔北广场景区价值评估报告(陈伟、张道军指导)第二届全国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大学生不动产估价技能大赛三等奖2018年“后稷福地,农科新村”陕西省咸阳市杨凌区新集村国土空间规划(张道军指导)第二届全国大学生土地利用规划技能大赛三等奖2019年旧地何以换新颜海原县三河镇唐堡等村国土综合整治项目(张道军指导)第一届全国大学生土地整治与生态修复工程创新设计大赛三等奖2021年考虑生态因素的农用地质量定级研究一以新疆阿拉尔市为例(张蚌蚌指导)第二届大学生自然资源科技作品大赛三等奖2020年家电能效标识制度真的能促进家庭节约用电吗?(钱冬指导)第二届大学生自然资源科技作品大赛优秀奖2020年农户土地价值观念对耕地质量保护的影响(李世平指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2018年导)全面脱贫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背景下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测度与途径:以合阳县为例(赵凯指导)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2020年湿地公园建设对生态系统服务的影响研究以渭河陕西段为例(张道军指导)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2021年新常态下农户土地流转对其信贷可得性的影响-以关中地区为例(李世平指导)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2018年农户环境认知对废旧农膜处理行为的影响研究(南灵指导)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2018年基于规模、效益与意愿的县域休耕时空布同研究-以宁夏回族自治区海原县为例(张道军指导)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2019年网络购物对农民消费结构的影响研究基于近郊与远郊村庄的比较(陈伟指导)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2019年基于需求视角的农民参与农高会目标实现程度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张蚌蚌指导)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2019年三权分置背景下产权认知、农户分化与宅基地流转意愿研究以关中平原周至县为例(张蚌蚌指导)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2019年耕地“非粮化”时空趋势及其驱动因子分析一以周至县为例(张道军指导)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2020年农户消费需求差异对网购中借贷平台使用的影响基于农户区位禀赋的比较(陈伟指导)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2020年关中平原西部耕地季节性推荒的农户行为机理研究一基于岐山县农户调查数据实证(张蚌蚌指导)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2020年基于SEM模型的农户自发开展“一户一田”耕地细碎化整合行为机理研究以榆林市榆阳区为例(张蚌蚌指导)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2020年关中地区农户储粮数量变化及其影响因素研究以岐山县为例(张蚌蚌指导)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2020年供需平衡视角下杨凌区基础教育设施布局适宜性评价以小学为例(晋蒋指导)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2020年(五)教学改革成果应用在国家科技部、外国专家局、中国地理信息产业协会教育与科普工作委员会、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等各类机构的资助下,本教学团队承担了各项教学改革项目,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并呈现良好的应用推广效果。教学方面:课程体系得到显著优化,基于“3S”技术对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进行改革与重构;从需求导向优化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实验课程建设;通过对疫情期间高等教育线上教学课程效果评价,全面提升线上教学质量;晋蒋老师作为第五届全国高等学校G1.S青年教师讲课比赛一等奖获得者,积极向团队成员传授教学经验,并借助地理信息系统这一课程充分展示课堂互动过程。社会实践:将GIS技术成功应用于杨凌区农村公共服务基础设施建设与发展,对黄土高原区设施农业用地选址及其经济可行性进行虚拟仿真,探究黄河流转社会生态系统协调治理路径。校外推广应用:本团队已将教改经验成功推广至新疆农业大学等兄弟院校,并将科教融合有效地落实到杨凌区自然资源规划局、甘肃省自然资源规划研究院、农业部新疆勘察设计院等单位,均获得较高的评价。六、青年教师讲课比赛、实践锻炼、进修等工作团队鼓励教师积极参加教学培训、讲课比赛、思政大练兵活动,提升教学能力;重视教师实践锻炼,力口强“双师型”团队建设;支持教师赴国内外知名高校研修,促进人才快速成长。其中,团队成员参加青年教师讲课比赛、课程思政竞赛、师德师风演讲比赛等总计15人次;积极响应学校教师实践锻炼号召,2020年至2021年期间参与杨凌示范区自然资源和规划局驻点实践、陕西龙秋云健康产业发展有限公司驻点实践及中组部、团中央博士服务团等实践锻炼总计11人次;团队成员赴瓦赫宁根大学、密苏里州立大学、渥太华大学、诺丁汉大学、北大林肯中心、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农业大学、中国3S技术应用研窕中心等国内外知名学校及研究中心交流学习总计28人次。(一)讲课比赛1晋禧,第十届全国高校青年教师GIS教学研修班微课展示一等奖,2021年;2晋禧,第五届全国高校GIS青年教师讲课竞赛一等奖,2019年;3晋禧,第三届陕西高校课堂教学创新大赛省级比赛一等奖,2020年;4晋存,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课程思政竞赛练兵教学能手称号,2021年;5晋蒋,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20年青年教师讲课比赛二等奖,2020年;6晋蓿,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9年青年教师讲课比赛三等奖,2019年;7侯现慧,经济管理学院”课程思政竞赛大练兵”三等奖,2020年;8张蚌蚌,经济管理学院青年教师讲课比赛优秀奖,2020年;9陈伟,经济管理学院青年教师讲课比赛优秀奖,2018年;10陈海滨,经济管理学院青年教师讲课比赛二等奖,2017年;11陈海滨,经济管理学院师德师风演讲比赛二等奖,2016年;12陈海滨,经济管理学院青年教师讲课比赛三等奖,2010年;13陈海滨,经济管理学院青年教师讲课比赛三等奖,2008年;14夏显力,经济管理学院第二届青年教师讲课比赛一等奖,2006年;15夏显力,经济管理学院首届青年教师讲课比赛二等奖,2005年。(二)实践锻炼1张蚌蚌,中组部、团中央第21博士服务团成员,新疆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挂职副院长,2021.1-2021.12;2张蚌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研究生院挂职副处长,2020.9-2021.9;3晋蒋,杨凌示范区自然资源和规划局驻点实践,2021.4-2021.12;4钱冬,杨凌示范区自然资源和规划局驻点实践,2021.4-2021.12;5姚岚,杨凌示范区自然资源和规划局驻点实践,2020.7-2021.1;6侯现慧,杨凌示范区自然资源和规划局驻点实践,2020.7-2021.1;7陈伟,杨凌示范区自然资源和规划局驻点实践,2020.7-2020.12;8张道军,杨凌示范区自然资源和规划局驻点实践,202072020.12;9陈海滨,杨凌示范区自然资源和规划局驻点实践,2020.7-2020.12;10郑伟伟,陕西龙秋云健康产业发展有限公司驻点实践,2022.5至今;11靳亚亚,陕西龙秋云健康产业发展有限公司驻点实践,2022.5至今。(H)国内外进修1姚岚,美国密苏里州立大学访问交流,2020.1-2020.5;2王倩,荷兰瓦赫宁根大学土壤物理与土地管理组博士后,2018.112020.10;3郑伟伟,瓦赫宁根大学城市经济组联合培养,2018.11-2020.9;4陈伟,美国密歇根州立大学访问交流,2017.7-2017.8;5李世平,日本岛根大学访问交流,2016.10;6陈伟,美国密歇根州立大学访问交流,2016.7-2016.8;7张蚌蚌,美国农业部农业研究服务局联合培养,2015.3-2016.3;8张道军,加拿大渥太华大学公派联合培养,2013.9-2015.5;9夏显力,荷兰瓦赫宁根大学农业经济组访问学者,2013.2-2013.5;10李世平,美国密西根州立大学、科罗拉多州立大学考察访问,2010.6;11赵凯,英国诺丁汉大学从事合作研究,2008.5-2009.5;12赵凯,英国诺丁汉大学从事合作研究,2007.1-2007.4;13夏显力,美国威斯康星大学城市与区域规划系访问学者,2006.3-2007.3;14赵凯,奥地利格拉兹大学博士后,2004.3-2004.9;15张蚌蚌,卜凯讲堂青年学者“农林经济研究方法论”,2021.8;16陈海滨,全国工商管理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与同济大学商业伦理与企业社会责任教学研讨会培训,2021.7;17靳亚亚,北大林肯中心培训,2021.7;18晋蓿,第十届全国高校青年教师G1.S教学研修班,2021.7;19侯现慧,北京师范大学环境学院访问学者,2020.9-2021.1;20张蚌蚌,陕西省教育系统党员干部“弘扬延安精神,汲取精神力量”主题培训班(40学时),2020.7;21陈海滨,西安外国语大学教育部出国留学人员培训,2019.9-2019.12;22陈海滨,中国人民大学与德国汉斯.赛德尔基金会乡村振兴与可持续土地管理暑期学校,2018.7;23陈海滨,北京中科资环信息技术研究院R语言编程与数据分析技术应用,2017.4;24张会,南京农业大学教师单科进修,2017.2-2017.7;25陈海滨,中国农业大学空间计量经济学与非参数估计方法培训,2016.5;26陈伟,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管控业务培训,2015.11;27陈海滨,中国3S技术应用研究中心3S技术应用业务培训,2015.7;28陈海滨,中科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生态系统服务评估培训,2013o七、推荐、评审意见学院(部)推荐意见(公章)负责人(签字)年月日

    注意事项

    本文(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优秀教学团队申报书.docx)为本站会员(李司机)主动上传,三一办公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办公(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

    三一办公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