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办公! | 帮助中心 三一办公31ppt.com(应用文档模板下载平台)
三一办公
全部分类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
  • 建筑/施工/环境>
  • 毕业设计>
  • 工程图纸>
  • 教育教学>
  • 素材源码>
  • 生活休闲>
  • 临时分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办公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某晨报总指数湖南省消费市场发展报告.docx

    • 资源ID:1797559       资源大小:312.66KB        全文页数:48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6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6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某晨报总指数湖南省消费市场发展报告.docx

    南开-潇湘晨报总指数(2013):湖南省消费市场发展报告南开大学经济研究所潇湘晨报2013年12月目 录一、2013年中国宏观经济运行状况1(一)宏观经济指标分析11、国内生产总值平稳增长12、房地产成为固定资产投资增长主力33、财政预算收入低位增长54、进出口贸易有所回升65、物价指数基本稳定76、城乡居民收入稳步增长8(二)宏观经济景气分析101、经济景气指数保持稳定102、消费者信心指数不断下滑113、企业景气温和回升12二、2013年湖南省经济运行状况14(一)主要宏观经济指标分析141、经济增长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42、工业增加值稳步回升143、固定资产投资结构进一步优化154、财政收支稳步增长165、存贷款余额增长较快176、进出口总值有所下降187、价格指数运行平稳19(二)消费市场运行状况191、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快于全国平均水平192、批发和零售业平稳发展,住宿和餐饮业增速下滑203、基本生活品、汽车家电、石油制品销售平稳214、互联网等新型业态较快增长21三、中部六省经济社会发展状况比较23(一)主要宏观经济指标比较241、湖南省GDP位居中部处于第三位242、湖南省人均GDP位居中部第四位253、湖南省投资比重较低254、湖南省经济外向型程度较低265、湖南省人均收入水平较高27(二)消费市场发展状况比较281、湖南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位居中游282、湖南省城市居民消费水平位居第一29四、2013年湖南省消费市场发展指数分析31(一)消费信心指数分析31(二)发展现状指数分析32(三)发展潜力指数分析33(四)湖南省消费品市场满意度指数分析34(五)市场发展总指数分析36五、湖南省消费市场发展战略研究38(一)有利因素分析381、经济平稳增长是消费市场发展的有力保障382、消费结构升级为消费市场发展带来新的机遇383、推进城镇化是促进消费增长的重要引擎39(二)不利因素分析391、居民消费意愿不足392、物价不断上涨压制消费需求403、缺乏热点影响消费增长的持续性404、信用体系建设滞后影响消费市场长远发展41(三)政策建议411、发展现代物流,降低流通成本412、提高收入水平,缩小居民收入差距423、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构建诚信消费环境424、发展电子商务,培育消费热点,加快消费结构升级4343南开-潇湘晨报总指数(2013):湖南省消费市场发展报告湖南省地处中国中南部,长江中游,东邻江西,南接广东、广西,西连贵州、重庆,北交湖北,因鱼和大米产量很大,号称鱼米之乡;因地处洞庭湖以南得名“湖南”,又因湘江贯穿全境而简称“湘”。全省东西直线距离宽667公里,南北直线距离长774公里,土地面积21.18万平方公里,占全国国土面积的2.2%,在各省市区面积中居第11位,全省辖13个市、1个自治州、122个县(市、区)。一、2013年中国宏观经济运行状况2012年以来,针对国际上欧债危机反复恶化,全球经济增长明显放缓,国内经济面临较大下行压力的实际,党中央、国务院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稳定宏观经济政策,创新宏观调控方式,着力深化改革开放,加快推进转型升级,努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国民经济呈现稳中有升、稳中向好的发展态势。(一)宏观经济指标分析1、国内生产总值平稳增长2012年以来,我国经济进入深度调整期,经济增长速度开始放缓。2012年全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519322亿元,比上年增长7.8%,增幅下降1.4个百分点。面对国际经济环境继续充满复杂性和不确定性,国务院将2013年预期增长目标调低至7.5%。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最新数据,2013年前三季度,实现国内生产总值386762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7.7%,其中,一季度增长7.7%,二季度增长7.5%,三季度增长7.8%。全年实现7.5%的增长预期已无压力。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35669亿元,同比增长3.4%;第二产业增加值175118亿元,增长7.8%;第三产业增加值175975亿元,增长8.4%。从环比看,三季度国内生产总值增长2.2%。2013年以来,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速一直处于10%以下,低于2012年的最低水平,第三季度以后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速才有所回升。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13年前三季度,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9.6%,增速比上半年加快0.3个百分点。分经济类型看,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3%,集体企业增长4.5%,股份制企业增长11.0%,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增长7.9%。分三大门类看,采矿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7%,制造业增长10.3%,电力、燃气和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增长6.8%。分行业看,41个工业大类行业增加值全部实现同比增长。分地区看,东部地区增加值同比增长8.9%,中部地区增长10.5%,西部地区增长11.0%。分产品看,前三季度464种产品中有338种产品同比增长。其中,发电量增长6.8%,粗钢增长8.0%,钢材增长11.7%,水泥增长8.9%,平板玻璃增长11.3%,十种有色金属增长9.8%,焦炭增 长8.2%,硫酸(折100%)增长4.8%,烧碱(折100%)增长4.4%,化学纤维增长7.5%,乙烯增长6.4%,微型计算机设备增长8.4%,集成电路增长9.3%,汽车增长15.3%,其中轿车增长14.5%。2、房地产成为固定资产投资增长主力2013年前三季度,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309208亿元,同比名义增长20.2%(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20.2%),增速比上半年加快0.1个百分点。其中,国有及国有控股投资99001亿元,增长17.6%;民间投资196611亿元,增长23.3%。分地区看,东部地区投资同比增长18.8%,中部地区增长23.4%,西部地区增长23.0%。分产业看,第一产业投资6799亿元,同比增长31.1%;第二产业投资132607亿元,增长17.1%;第三产业投资169802亿元,增长22.3%。在第二产业投资中,工业投资130386亿元,同比增长17.7%;其中,采矿业投资9835亿元,增长11.1%;制造业投资106773亿元,增长18.5%;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投资13778亿元,增长17.0%。前三季度,基础设施(不包括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的生产与供应)投资48403亿元,同比增长25.1%。从到位资金情况看,前三季度到位资金348540亿元,同比增长20.4%。其中,国家预算资金增长16.6%,国内贷款增长16.6%,自筹资金增长20.1%,利用外资下降8.5%。前三季度新开工项目计划总投资265497亿元,同比增长13.3%;新开工项目301504个,同比增加25228个。从环比看,9月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增长1.28%。前三季度,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61120亿元,同比名义增长19.7%(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9.7%),增速比上半年回落0.6个百分点;其中住宅投资增长19.5%,增速比上半年回落1.3个百分点。房屋新开工面积144900万平方米,同比增长7.3%;其中住宅新开工面积增长6.4%。全国商品房销售面积84383万平方米,同比增长23.3%,增速比上半年回落5.4个百分点;其中住宅销售面积增长23.9%。全国商品房销售额54028亿元,同比增长33.9%,增速比上半年回落9.3个百分点;其中住宅销售额增长34.5%。前三季度,房地产开发企业土地购置面积25167万平方米,同比下降3.3%,降幅比上半年缩小7.1个百分点。9月末,全国商品房待售面积44636万平方米,同比增长36.6%,增速比6月末回落2.6个百分点。前三季度房地产开发企业到位资金87828亿元,同比增长28.7%,增速比上半年回落3.4个百分点。其中,国内贷款增长32.3%,自筹资金增长18.4%,利用外资增长23.4%。3、财政预算收入低位增长2013年1-9月累计,全国财政收入98389亿元,比去年同期增加7801亿元,增长8.6%。其中,税收收入84412亿元,同比增长9%。前三季度中央财政收入46813亿元,同比增长4.5%;地方财政收入51576亿元,同比增长12.7%。全国财政收入增幅总体上呈逐步回升态势:第一季度增长6.9%,第二季度增长8.1%,第三季度回升到11.2%。分中央和地方看,中央收入增幅前三个季度分别为下降0.2%、增长3.1%和11.6%,累计增长4.5%。财政部称,中央收入第三季度增幅明显回升,主要是受经济逐步回暖、贸易形势好转以及一些一次性收入缴库、退库不可比等特殊因素影响,扣除这些特殊因素,第三季度实际增长6%左右。地方收入增长较为平稳,前三季度分别增长13.7%、13.5%和10.8%,累计增长12.7%。财政部称,主要是前期房地产市场成交额大幅增加,带动相关地方税收增加。2013年9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107.74万亿元,同比增长14.2%,增速比上月末回落0.5个百分点;狭义货币(M1)余额31.23万亿元,增长8.9%,比上月末回落1.0个百分点;流通中货币(M0)余额5.65万亿元,增长5.7%,比上月末回落3.6个百分点。9月末,人民币贷款余额70.28万亿元,人民币存款余额103.09万亿元。前三季度,新增人民币贷款7.28万亿元,同比多增5570亿元;新增人民币存款11.27万亿元,多增2.23万亿元。4、进出口贸易有所回升2013年进出口贸易比2012年有所好转,进出口总值增速整体高于去年同期水平。但是,从月度增长趋势来看,在经历了1月份26.7%的最高点之后,进出口总值增速开始逐月下降,进出口贸易总体上依然不容乐观。2013年前三季度,进出口总额30604亿美元,同比增长7.7%,增速比上半年回落0.9个百分点;出口16149亿美元,增长8.0%,回落2.4个百分点;进口14455亿美元,增长7.3%,加快0.6个百分点。进出口相抵,顺差1694亿美元。进出口总额中,一般贸易进出口16162亿美元,增长7.8%;加工贸易进出口9894亿美元,增长0.7%。出口额中,一般贸易出口7945亿美元,增长8.9%;加工贸易出口6250亿美元,下降0.9%。进口额中,一般贸易进口8217亿美元,增长6.8%;加工贸易进口3644亿美元,增长3.6%。9月份,进出口总额3561亿美元,同比增长3.3%;其中出口1856亿美元,下降0.3%;进口1704亿美元,增长7.4%。5、物价指数基本稳定2012年以来,国家控制物价过快上涨的宏观调控政策效果明显,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一路下降,但是,2013年第三季度以来,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和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都呈现上升状态,通货膨胀压力依然较大。2013年前三季度,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2.5%,涨幅比上半年扩大0.1个百分点。其中,城市上涨2.5%,农村上涨2.7%。分类别看,食品价格上涨4.4%,烟酒及用品上涨0.6%,衣着上涨2.3%,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上涨1.5%,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上涨1.5%,交通和通信下降0.4%,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上涨1.4%,居住上涨2.8%。在食品价格中,粮食价格同比上涨4.9%,油脂价格上涨1.7%,猪肉价格下降0.9%,鲜菜价格上涨5.2%。9月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3.1%,环比上涨0.8%。前三季度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同比下降2.1%,降幅比上半年缩小0.1个百分点;9月份同比下降1.3%,环比上涨0.2%。前三季度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同比下降2.2%;9月份同比下降1.6%,环比上涨0.2%。6、城乡居民收入稳步增长2012年以来,城乡居民收入增长比较稳定,并且农村居民收入增速快于城镇居民。2013年前三季度,城镇居民人均总收入22068元。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169元,同比名义增长9.5%,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6.8%。在城镇居民人均总收入中,工资性收入同比名义增长8.9%,经营净收入增长9.9%,财产性收入增长13.0%,转移性收入增长9.8%。农村居民人均现金收入7627元,同比名义增长12.5%,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9.6%。其中,工资性收入同比名义增长17.1%,家庭经营收入增长8.0%,财产性收入增长23.2%,转移性收入增长17.4%。前三季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中位数17925元,同比名义增长9.6%;农村居民人均现金收入中位数6554元,增长13.2%。三季度末,农村外出务工劳动力17392万人,同比增加525万人,增长3.1%。外出务工劳动力月均收入2542元,同比增长13.0%。2013年以来,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稳步上升,但是增速明显小于去年同期水平,并且与城乡收入增长一致,农村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也快于城镇增速。前三季度,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68817亿元,同比名义增长12.9%(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1.3%),增速比上半年加快0.2个百分点。其中,限额以上企业(单位)消费品零售额84571亿元,同比增长11.0%。按经营单位所在地分,城镇消费品零售额145799亿元,同比增长12.7%;乡村消费品零售额23018亿元,增长14.5%。按消费形态分,餐饮收入18178亿元,同比增长8.9%,增速比上半年加快0.2个百分点;商品零售150639亿元,增长13.4%,比上半年加快0.2个百分点。在商品零售中,限额以上企业(单位)商品零售额78729亿元,增长12.1%。其中,汽车类增长9.3%,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增长14.7%,家具类增长20.6%。9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名义增长13.3%(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1.2%),环比增长1.24%。(二)宏观经济景气分析1、经济景气指数保持稳定中国经济景气监测中心和高盛(亚洲)联合开发的监测预警系统的监测结果表明,2013年9月我国先行指数升势趋缓 :先行指数较上月下降0.2;一致指数继续回升:一致指数较上月上升0.1点;滞后指数继续回升:滞后指数较上月上升0.1点;预警指数与上月持平,目前为88.0点。从经济景气指数变化趋势图来看,近期经济运行比较平稳,预计第四季度经济景气指数将有所上升。2、消费者信心指数不断下滑消费者信心指数(Consumer Confidence Index ,CCI)是反映消费者信心强弱的指标,是综合反映并量化消费者对当前经济形势评价和对经济前景、收入水平、收入预期以及消费心理状态的主观感受,是预测经济走势和消费趋向的一个先行指标,是监测经济周期变化不可缺少的依据。2013年以来,消费者信心指数不断下滑,2013年6月份,消费者信心指数降至97点,比去年同期低2.3点,为2012年以来的最低点。3、企业景气温和回升2013年三季度企业景气指数为121.5,比二季度高0.9点,继续运行在景气区间。其中,反映企业当前景气状态的即期企业景气指数为117.9,反映企业未来景气预判的预期企业景气指数为123.9,均比二季度高0.9点。三季度,企业家信心指数为119.5,比二季度高2.5点。从企业盈利水平看,75.3%的企业表示三季度盈利状况处于“正常”水平或“好于正常水平”,比二季度上升1.5个百分点。从工业企业库存情况看,85.5%的企业表示三季度企业库存处于“正常”水平,比二季度增加0.8个百分点;5.8%的企业表示“低于正常水平”,比二季度增加0.4个百分点;8.7%的企业表示“高于正常水平”,比二季度减少1.2个百分点。从工业企业订货情况看,80.7%的企业表示订货处于“正常”水平或“好于正常水平”,比二季度高2.0个百分点。分行业看,按企业景气指数高低排序依次是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工业、建筑业、批发和零售业、房地产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社会服务业、住宿和餐饮业,三季度企业景气指数依次为137.8、126.6、125.5、123.9、115.7、111.0、110.4、88.3,除住宿和餐饮业外,其他行业均处在景气临界值以上。从工业内部看,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制造业,采矿业的景气指数依次为137.9、128.2和94.0。其中,制造业中景气度较高的行业由高到低排列依次是烟草、医药、食品等3个行业,景气指数在140以上;景气度较低的行业为钢铁、石油行业,景气指数略高于景气临界点100。分企业规模看,大、中、小型企业景气指数分别为135.6、123.7、110.4,分别比二季度回升1.8、1.4和0.3点。 二、2013年湖南省经济运行状况(一)主要宏观经济指标分析1、经济增长高于全国平均水平2012年以来,湖南省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速保持在10%以上,高出全国平均水平两个百分点以上。2012年,湖南省全省地区生产总值22154.2亿元,比上年增长11.3%。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3004.2亿元,增长3%;第二产业增加值10506.4亿元,增长12.8%;第三产业增加值8643.6亿元,增长12.2%。2013年前3季度,全省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6913.6亿元,同比增长10.2%。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042.7亿元,增长2.1%;第二产业增加值8055.5亿元,增长10.8%;第三产业增加值6815.3亿元,增长11.6%。2、工业增加值稳步回升2012年,全省全部工业增加值9140亿元,比上年增长13.5%。其中,规模工业增加值增长14.6%。全省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增长20.2%。规模工业新产品产值增长20.3%,所占比重达12.2%,比上年提高0.5个百分点。规模以上高加工度工业和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分别增长18.1%和32%,增速比全省平均水平分别高3.5个和17.4个百分点;增加值分别占规模工业的34.6%和7.5%,比上年分别提高0.9个和2.2个百分点。六大高耗能行业增加值占规模工业的31.5%,比上年降低3.5个百分点。非公有制规模工业增加值增长18.5%,比规模工业增速快3.9个百分点。分轻重工业看,轻工业增加值增长14.8%,重工业增加值增长14.5%。2013年前3季度,全省规模工业增加值增长11.4%,比上半年提高1.1个百分点。新兴及部分主导行业明显回升,近七成产品同比增产。在增产的主要产品中,汽车、十种有色金属、水泥产量分别增长1.1倍、11.4%、9.9%。3、固定资产投资结构进一步优化2013年以来,全省固定资产投资保持平稳增长,增速保持在25%-27%区间内运行。前三季度,全省投资完成12459.7亿元,增长26.3%,比1-8月提高0.4个百分点。工业、房地产业、交通运输业和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投资是拉动湖南投资增长的主动力。前三季度,全省工业、房地产业、交通运输业和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投资占全部投资的比重达79.6%,对全省投资增长的贡献率为76.6%,拉动全省投资增长20.1个百分点。其中,制造业完成投资4556.48亿元,增长29.2%;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完成投资808.7亿元,增长10.2%;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完成投资1459.67亿元,增长42.3%。4、财政收支稳步增长2012年,全省财政总收入2931.8亿元,比上年增长16.2%。地方财政收入1776亿元,增长17.1%。其中,税收收入1110.7亿元,增长21.3%;非税收入665.3亿元,增长10.6%。上划中央“两税”901.3亿元,增长13.2%;上划中央所得税247.8亿元,增长20.6%。全省财政支出4085.9亿元,增长16.1%。其中,涉及民生支出2694.7亿元,增长17%。2013年1至10月,湖南省全省财政总收入2741.4亿元,增长13.4%,增幅比前3季度加快2个百分点。地方财政收入1628.5亿元,增长15%,比前3季度加快2.2个百分点,其中税收收入1033亿元,增长17.4%,比前3季度加快1.8个百分点。地方财政支出3550.8亿元,增长27.1%,比前3季度加快15.5个百分点,其中民生支出2231.9亿元,增长26.4%,占全省地方财政支出的65.7%。5、存贷款余额增长较快2012年末全省金融机构各项本外币存款余额23148.1亿元,比年初新增3704.9亿元。其中,单位存款余额9461.3亿元,比年初新增1465.6亿元;个人存款余额12705.1亿元,比年初新增2052.4亿元。各项本外币贷款余额15648.6亿元,比年初新增2184.5亿元。其中,短期贷款余额4771.8亿元,比年初新增680.2亿元;中长期贷款余额10539.3亿元,比年初新增1374.4亿元。其中,房地产开发、中小微企业和保障性住房开发贷款余额分别为770亿元、6016.1亿元和126亿元。2013年10月末,全省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26599.5亿元,比年初新增3449亿元,同比多增315.2亿元。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17890.8亿元,比年初新增2198.4亿元,同比多增229亿元,其中中长期贷款余额12099.3亿元,比年初新增1559.9亿元,同比多增340.7亿元;个人消费贷款余额2742.4亿元,比年初新增497.9亿元,同比多增194.1亿元。6、进出口总值有所下降2012年全省进出口总额219.4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5.5%。其中,出口126亿美元,增长27.3%;进口93.4亿美元,增长2.7%。从贸易方式看,一般贸易出口86.5亿美元,增长7.8%;加工贸易出口38.3亿美元,增长123.4%。从重点商品看,机电产品出口50.9亿美元,增长42.6%,占出口总额的比重为40.4%;高新技术产品出口13.8亿美元,增长75.8%,占出口总额的比重为11%;农产品出口7.1亿美元,增长13.6%。2013年1至10月,全省完成进出口总额191.4亿美元,同比增长20.5%,增速创2012年以来新高,比上半年和前3季度分别加快10.5个和2.2个百分点。其中,出口112.9亿美元,增长27.5%;进口78.5亿美元,增长11.7%。出口行业中,机电产品出口44.5亿美元,增长15.9%,占同期全省出口总额的23.2%。7、价格指数运行平稳2012年以来,湖南省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保持在102左右,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生产者价格指数从2012年5月份以来,一直保持在100以下,2013年第三季度以来开始有所回升。2013年9月份,消费者价格指数102.22点,环比上升0.19点,与去年同期基本持平;生产者价格指数98.82,环比上涨0.19点,比去年同期上涨1.94点。(二)消费市场运行状况1、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快于全国平均水平2013年前三季度,全省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319.82亿元,同比增长13.4%,比上年同期回落1.6个百分点,比上半年高0.3个百分点,比一季度高0.4个百分点。分城乡看,全省城镇市场同比增长13.5%,乡村市场增长12.9%,城镇市场零售额增幅快于乡村0.6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差距缩小1.1个百分点。总体来看,前三季度全省消费品市场总体保持平稳增长、稳中有升态势,增速较去年同期有所放缓,但是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2、批发和零售业平稳发展,住宿和餐饮业增速下滑2013年前三季度,全省限额以上批发业法人单位销售额增长16.3%,比上年同期高1.4个百分点,比上半年高1.2个百分点;零售业销售额增长17.4%,比上年同期低1个百分点,比上半年高0.7个百分点,呈平稳上升趋势。受规范“三公”消费以及上半年禽流感的影响,住宿餐饮行业营业额增长幅度明显放缓,尤其高端餐饮受影响较大。前三季度,全省限额以上住宿业法人单位营业额增长8.2%,比上年同期低7.5个百分点,比上半年低2.6个百分点;餐饮业营业额增长15.1%,比上年同期低6.3个百分点,比上半年低0.9个百分点,呈不断下滑趋势。全省规模排名靠前的5家高档星级酒店营业额同比下降23%,大部分高档餐饮企业面临客源锐减、营业额大幅下降的压力。 3、基本生活品、汽车家电、石油制品销售平稳2013年前三季度,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业法人企业商品零售额达2398.01亿元,同比增长15.9%。其中,耐用品、非耐用品零售额分别为984.47亿元、1413.84亿元,增长 20.9%和12.8%,耐用品零售额增速比非耐用品快8.1个百分点。一是基本生活品类保持平稳增长。前三季度全省吃、穿、用类零售额均保持平稳增长,其中,粮油食品饮料烟酒类、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日用品类分别实现零售额268.93亿元、177.82亿元和67.80亿元,分别增长18.5%、11.5%和18.3%。二是汽车类、家电类稳定增长。前三季度,全省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业法人单位中,汽车类实现零售额649.31亿元,增长21.5%,比上年同期高4个百分点;家电类实现零售额161.44亿元,增长21.9%,比上年同期高9.4个百分点。三是石油及制品类销售增幅平稳回升。前三季度,全省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业法人单位中,石油及制品类实现零售额558.97亿元,同比增长8.9 %,比上年同期低3.6个百分点,比上半年高2.3个百分点。4、互联网等新型业态较快增长前三季度,限额以上零售业法人单位中,专业店和专卖店分别实现销售额1154.30亿元、544.32亿元,分别增长12.3%和19.8%,是全省零售市场的主力业态;超市、仓储会员和购物中心销售额增势强劲,分别增长23.2%、30.7%和21.7%;无店铺零售作为市场新的增长热点,发展迅速,无店铺零售零售额增长19%,比有店铺零售快3.8个百分点。国家统计局湖南调查总队调查数据显示,前三季度,湖南人均通过互联网购买商品或服务支出达97元,同比增长90.7%。 三、中部六省经济社会发展状况比较湖南省位于我国中部地区,周边与湖南省毗邻且经济发展水平相当的省份有湖北省、江西省、山西省、河南省和安徽省,一般被称作我国的中部六省。图18 中部六省在全国的位置2012年,湖南省总人口和行政区域总面积分别为6638.9万人和211875平方千米,分别位于中部六省的第二位和第一位,人口密度313.3人/平方千米,人口和土地资源比较丰富。湖南省城乡人口分别为3097.1万人和3541.9万人,城市化率46.6%,位于中部六省的第五位,城市化水平相对比较低。表1 中部六省人口和土地资源对比数据总人口(万人)行政区域面积(平方千米)人口密度(人/平方千米)城镇人口(万人)乡村人口(万人)城市化率(%)河南9406.0 167000 563.2 3991.0 5415.0 42.4%湖北5779.0 185900 310.9 3091.8 2687.2 53.5%湖南6638.9 211875 313.3 3097.1 3541.9 46.6%安徽5988.0 139600 428.9 2784.4 3203.6 46.5%江西4503.9 166947 269.8 2139.8 2364.1 47.5%山西3610.8 156000 231.5 1850.9 1759.9 51.3%(一)主要宏观经济指标比较1、湖南省GDP位居中部处于第三位2012年,湖南省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2154.23亿元,在中部六省中排第三位,其他五省地区生产总值排序依次为河南(29599.31亿元)、湖北(22250.45亿元)、安徽(17.212.05亿元)、江西(12948.88亿元)、山西(12112.83亿元)。从地区生产总值指数来看,湖南省地区生产总值为111.26,经济增长速度为11.26%,位于中部六省的第二位。安徽省地区生产总值增速最快,为12.1%,湖北省11.25%,其他三省地区生产总值比较低,在11%以下,排序为江西(10.95%)、河南(10.15%)、山西(10.14%)。2、湖南省人均GDP位居中部第四位2012年,湖南省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为33480元,增速为10.68%,位于中部六省的第三位。湖北省人均地区生产总值最高,为38572元,安徽省增速最快,达到11.8%。3、湖南省投资比重较低 2012年,湖南省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14523.24亿元,位于中部六省的第四位。其他五省固定资产投资排序为河南(21450亿元)、湖北(15578亿元)、安徽(15426亿元)、江西(10774亿元)、山西(8863亿元)。4、湖南省经济外向型程度较低2012年,湖南省进出口总额219.49亿美元,位于中部六省中的第五位,落后于湖南省地区生产总值、固定资产投资等经济指标的排序,说明湖南省对外贸易不发达,经济外向型程度比较低。河南省进出口总值最高,为517.39亿美元,山西省进出口总值最低,仅为150.43亿美元,只占河南省进出口总额的29.1%,经济外向型程度最低。其他三个省的进出口总值分别为湖北319.64亿美元,安徽省392.85亿美元,江西省334.14亿美元。5、湖南省人均收入水平较高2012年,湖南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分别为21319元和7440元,分别位于中部六省的第一位和第三位,城乡居民收入在中部相对比较高。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排在第二至六位的是安徽(21024元)、湖北(20840元)、河南(20443元)、山西(20412元)、江西(19860元),中部六省城镇居民收入差距比较小。除湖南省外,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排序为湖北(7852元)、江西(7892元)、河南(7525元)、安徽(7160元)、山西(6357元),山西省农村居民收入最低,远远落后于其他省份。湖南省城乡收入比为2.86,高于河南省(2.71)、湖北(2.65)、江西(2.54),低于安徽(2.93)、山西(3.21),说明湖南、安徽、山西的城乡收入差距相对比较高,城乡收入分配问题相对比较严重。(二)消费市场发展状况比较1、湖南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位居中游2012年,中部六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排序与经济总量排序基本一致,河南、湖北、湖南、安徽分列前四位,江西和山西排序互换,分列第六和第五位。南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922亿元,其他五省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分别为安徽5737亿元、湖北9563亿元、安徽(5737亿元)、江西(4027亿元)、山西(4507亿元)。2、湖南省城市居民消费水平位居第一2012年,湖南省城乡居民消费水平分别为18060元和6382元,分别位于中部六省的第一位和第四位,城乡居民消费水平增速分别为5.73%和11.42%,都位于中部六省的第四位。从城镇居民消费水平来看,湖南省位于第一梯队,湖北(17296元)、河南(17104元)位于第二梯队,安徽(16131元)、江西(15327元)、山西(15091元)位于第三梯队,城镇居民消费水平最低。从增速来看,河南、江西和山西的城镇居民消费水平增速最快,分别为6.75%、6.74%和8.83%,湖南、湖北、安徽的城镇居民消费水平比较低,在5.3%和5.58%之间。农村居民消费水平湖北省最高,为6705元,其他省份中,湖南(6382元)、江西(6423元)、山西(6485元),农村居民消费水平在6000元以上,河南和安徽分别为5608元和5648元,农村居民消费水平相对较低。从增速来看,除安徽以外,其他各地区农村居民消费水平增速都高于城镇居民消费水平增速,山西省农村居民消费水平增速最快,达到16.59%,河南、湖北、湖南、江西分别为11.1%、14.5%、11.42%和13.43%,安徽省增速最低,仅为3.78%。从城乡消费水平之比来看,河南省城乡消费比最高位3.05,城乡消费水平差距最大。湖南、安徽分别为2.83和2.86,城乡消费水平差距比较大。湖南省次之,为2.58,。江西和山西的城乡消费水平之比为2.39和2.33,相对消费水平差距最小。四、2013年湖南省消费市场发展指数分析(一)消费信心指数分析 2013年,湖南省消费品市场消费总信心指数为107.36,比2012年上升0.84点,说明2013年消费者消费信心略有上涨,消费者信心比较稳定。从分类指数来看,消费潜力指数、收入信心指数和经济信心指数分别为113.99、102.5和105.59点,高于100点,与2013年相比,分别升降4.52、-1.53和-1.29点,说明湖南省消费者消费潜力依然巨大,但是,消费者收入信心指数和经济信心指数略有下降,说明消费者对未来经济增长和收入增长预期并不乐观,未来整体经济发展走势和收入分配改革成效是制约消费品市场发展的重要因素。表2 湖南省消费品市场消费信心指数指数项目20122013分类指数消费潜力指数109.47113.99收入信心指数104.03102.50经济信心指数106.88105.59总指数消费信心指数106.52107.36(二)发展现状指数分析2013年,湖南省消费品市场发展现状指数为112.3,分别比2011年和2012年上涨7.8和6.7点,自2011年连续三年呈现上升趋势,说明湖南省消费品市场发展状态良好,总体处于上升态势。从分行业指数来看,医、食、住、行、用、乐发展现状指数分别为122.41、100.7、103.12、116.1、109.79和112.48点,其中,除了医指数和住指数低于去年以外,其他都高于去年水平,说明医药行业和房地产行业发展情况总体低于去年,医疗药品价格的居高不下以及房地产价格的快速上涨等因素造成医药行业和房地产行业发展形势不容乐观,快速消费品、汽车行业、耐用消费品和娱乐行业对于拉动消费品市场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三)发展潜力指数分析2013年,湖南省消费品市场发展预期指数为114点,分别比2011年和2012年高出1.5和4.5点,总体来看,2008年以来,消费品市场发展预期指数处于波动上升趋势,消费品市场发展潜力依然巨大。分行业看,2013年湖南省医、食、用、乐发展预期指数分别为104.76、112.3、113.56和126.47,其中,医、食、用指数基本与去年持平,乐指数比去年高23.75点,是拉到发展预期总指数上涨的主要动力,说明湖南省各行业发展预期比较平稳,娱乐行业发展潜力较大,对带动消费品市场发展发挥重要的作用。(四)湖南省消费品市场满意度指数分析2013年,湖南省消费品市场满意度指数为96点,是2011年以来的最低点。一直以来,消费品市场满意度指数都处于波动状态,2012年满意度指数最高,达到120点,其他年份的满意度指数一直在100左右波动,消费者对消费品市场的满意度偏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消费品市场产品质量不高,消费市场监管不到位。分行业看,2013年,医、食、住、行、用满意度指数分别为100.37、92.87、98.84、92.33和97.58点,分别比去年低1.77、

    注意事项

    本文(某晨报总指数湖南省消费市场发展报告.docx)为本站会员(小飞机)主动上传,三一办公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办公(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

    三一办公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