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办公! | 帮助中心 三一办公31ppt.com(应用文档模板下载平台)
三一办公
全部分类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
  • 建筑/施工/环境>
  • 毕业设计>
  • 工程图纸>
  • 教育教学>
  • 素材源码>
  • 生活休闲>
  • 临时分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办公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怎样判断期刊杂志与核心期刊标准.docx

    • 资源ID:1793792       资源大小:243.94KB        全文页数:56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6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6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怎样判断期刊杂志与核心期刊标准.docx

    来源:论文中国_论文发表_论文代写_出书挂名   x论文中国_论文发表_论文代写_出书挂名   日期:2009-3-23   访问量:87 次 如何判断期刊、杂志近年来,笔者几乎每天都会收到几封“论文刊用通知”或者“论文获奖通知”,开始还是高兴,后来开始怀疑,现在可以说是深受其“骚扰”之苦。我国内地的出版物可以分为合法出版物和非法出版物两类。合法出版物是指经过国家新闻出版部门批准的出版物,它又分为正式出版物和非正式出版物两种,正式出版物由国家新闻出版署严格审批,既有国际标准刊号ISSN,也有国内统一刊号CN;非正式出版物一般只限行业内部交流,不公开发行,其出版必须经过行政部门审核,并领取“内部报刊准印证”。非法出版物指既没有经过国家新闻出版部门批准,也没有注册为“内部刊物”的出版物。怎样辨别内地出版的刊物是“合法出版物”,还是“非法出版物”呢?提醒大家注意以下几点:只有国际标准刊号ISSN,而没有国内统一刊号CN,或者虽然有国内统一刊号CN,但CN号有问题的一定是非法出版物。中国标准连续出版物号规定:CN号是由国家出版管理部门负责分配给各省连续出版物的代号,它以CN为前缀,由6位数字和分类号组成,其结构格式为CNXX-XXXX/YY,CN与6位数字之间空半个汉字空,6位数字的前2位与后4位之间用半字线“”隔开,前2位为地区号,依据GBT 2260中的数字码前两位给出,后4位数字为地区连续出版物的序号,其中,00010999为报纸的序号,10005999为印刷版连续出版物的序号,60008999为网络连续出版物的序号,90009999为有形的电子连续出版物(如光盘等)的序号。”分类号主要用来说明连续出版物的主要学科范畴,通常是按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第4版)的基本大类给出,如:文化教育类为G,分类号置在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6位数字之后,用一斜线“”隔开。连续出版物较多的北京地区,当地区代码“11”使用完毕后,北京地区的连续出版物使用“10”为扩充代码。非法出版物的刊号最常见的问题有这样几种:一是在境外注册刊号,在境内非法编辑、出版、印刷和发行,为了蒙蔽作者,他们通常只在版权页上注明国际标准刊号ISSN,而不标注国内统一刊号CN。二是表面上既有国际标准刊号ISSN,又有国内统一刊号CN,所不同的是它的CN号后边加括号或缀有别的字母(如HK、NR、H),说明它是在港澳台地区注册的,这类报刊如果在内地设立编辑部、记者站或办事处进行出版、印刷和发行活动也是非法的。三是假冒国内刊号,比如,CN后面的前两位数(地区号)为00-10、16-20、大于66或者超过两位数的,都是假冒的国内统一刊号,因为中国标准连续出版物号规定的地区号中没有这些号;也有的是冒用其他已有的合法出版物的刊号。四是一个刊号多个版本,比如,某大学学报,它的ISSN和CN都没有问题,但每期学报都出版两个或多个版本,其中只有一个版本是正式的、合法的、对外的、公开的,其它版本则是收费的、非发的、非公开的、只给作者收藏的,这种情况下,如果只看刊号,很难发现问题,只有对比它的几个版本才能发现问题所在。五是地区号与所在地区不吻合,即异地办刊,或者说编辑部地址与CN后面的地区号不相一致中国标准连续出版物号规定:题名不变,出版地改变,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要重新分配,即:连续出版物题名没有改变,出版地从一个省、直辖市和自治区转移到另一个省、直辖市和自治区,应重新分配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如,非法出版物中国教育论坛的CN号为43,应是在湖南出版的,若改在山东出版,应重新分配CN号,或者说,CN号的前两位应改为山东的地区号37。六是地区号后面的“地区连续出版物序号”有问题,如,某非法出版物本是期刊,其地区连续出版物序号却标注为0001,非法出版物中国教育论坛的地区连续出版物序号为7772,而按中国标准连续出版物号的规定,0001应该是“报纸的序号”,7772应该是“网络连续出版物的序号”,所以,这些所谓的教育类期刊肯定属于非法出版物。研究发现:一批非法出版物,为了继续欺骗广大中小学教师,又采取了一些更隐蔽的办法。如,有些在境外注册在境内编辑、出版、发行的非法出版物,在通联地址上做文章:只留下电子信箱,不标注具体的编辑、出版、发行单位和地址;还有些在境外注册在境内编辑、出版、发行的非法出版物,掩耳盗铃地自称经过什么省什么部门批准,在境内发行等等。这都是一些值得注意的新动向。广大作者不要认为在国家合法出版物上刊登征文启示或者广告的,就是合法出版物。不用疑问,这些不负责任的行为,是基层广大教师受骗上当的重要原因,是他们误导了基层的教师!此外,也不要相信那些打着某些名人顾问、某些大单位联办、协办、支持、赞助旗号的,就是合法出版物。事实上,许多人和单位可能根本就不知道还有这么一家报刊,当然也不排除有些人和单位本身就是所谓的“报托”。总而言之,是不是合法出版物,关键看它的CN号有没有问题。如果实在搞不准某种报刊是不是合法出版物,建议广大作者根据报刊的版权标记向为它提供CN号的省级新闻出版局或者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咨询。当然,也可以上网查询。有些非法出版物虽然标注有CN,但却没有在所在地区注册登记,这种情况下,单从CN号上是看不出什么问题的,但如果所发文章的作者局限于某个地区,文章质量很低、篇幅相近、篇目很多、杂志很厚,也值得怀疑。非法出版发行的教育类期刊的大量存在,不仅破坏了出版管理制度,扰乱了教育出版物市场秩序,而且误导和欺骗了广大教育工作者,损害了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合法权益,干扰了学校正常的教育教学活动,导致了大量“垃圾文章”的出现,必须依法予以打击和取缔。最近,一些不法分子在境外注册在境内出版、编造刊号或盗用合法报刊刊号非法出版的报纸、期刊日益增多。我国政府有关部门对此加大了监管、查处和取缔的力度,新闻出版总署至今已连续公布四批共169种被取缔的非法报刊名单。一些大中小学校教师、医务工作者、科研人员、在校研究生等因评职称、取得学位需在报刊上发表论文,在看到被取缔的非法报刊名单后,纷纷向新闻出版行政部门查询报刊真伪,咨询报纸、期刊国内统一编号的编制规律和办法。经过这些查询,一般都会问及所查报纸或期刊的国内刊号。“国内刊号”是“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的简称,即“CN号”。它是新闻出版行政部门分配给连续出版物的代号。还有一些群众在查询时向我们提供的是“国际刊号”。“国际刊号”是“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的简称,即“ISSN号”,由国际连续出版物数据系统设在各个国家、地区的机构负责分配。我国的报纸不使用“ISSN号”,而大部分期刊都配有“ISSN号”。中国标准连续出版物号(国家标准)规定了中国标准连续出版物号分配的基本原则,即一个号对应一种连续出版物。目前对中国大陆出版发行的报刊,仅以“CN号”来判定其是否为经批准公开发行的报刊。读者或作者可以依据“CN号”的结构、格式,对“CN号”的真伪作一些初步判断。“CN号”由字母“CN”和6位数字及分类号组成,CN为中国的国名代码,前2位数字为地区代码,后4位数字为地区连续出版物的序号,其中报纸的顺序号从0001至0999;期刊的序号从1000至5999。分类号与刊号用“/”隔开,我国的报纸暂无分类号,期刊的分类法按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第4版)的基本大类划分。目前,根据我国期刊出版物的实际数量,除北京期刊数量较多外,其他地区的期刊顺序号均在10001999之间。除依据“CN号”判断报刊是否为公开发行的正式出版物外,还有一种情况值得注意,就是一些非法出版者按“CN号”结构编造假“CN号”,或是盗用正式报刊的刊号出版非法报刊。期刊变更刊名后,原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即作废停止使用,因此,也有一些非法期刊利用已停止使用的刊号出版。对于这类情况,应向新闻出版行政部门进一步核实。根据上述一些刊号的基本特征,可以对报刊的合法性做出初步判断。如果需对报刊做进一步鉴别,可向省新闻出版局或当地的新闻出版行政部门咨询。关于对核心期刊认定的标准对中国(不含港、澳、台)出版的期刊中核心期刊的认定,目前国内比较权威的有两种版本。一是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简称中信所)每年出一次的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另一种是北京大学图书馆与北京高校图书馆期刊工作研究会联合编辑出版的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每年第四季度面向全国大专院校和科研院所发布上一年的科研论文排名。排名包括SCI、Ei、ISTP分别收录的论文量和中国期刊发表论文量等项指标。最后一项指的是各单位在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收编的期刊中发表的论文数。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以一三00多种中、外文科技类期刊作为统计源,报告的内容是对这些期刊进行多项指标的统计与分析,其中最重要的是按类进行“影响因子”排名。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不定期出版,1996年出版了第二版,2000年出了2000版,2004年出了2004版它收编包括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等各种学科类别的中文期刊。其中对核心期刊的认定通过五项指标综合评估。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统计源期刊的选取原则和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核心期刊的认定各依据了不同的方法体系,所以二者界定的核心期刊(指科技类)不完全一致。 何为双核心期刊2000年8月国家新闻出版署召开了全国百种重点社科期刊座谈会,研讨创建品牌,迎接“入世”挑战的问题。这次会议在中国期刊界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期刊创品牌的意识有所增加。2000年9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书记处书记、中宣部部长丁关根就国家新闻出版署召开的全国百种重点科技期刊座谈会作出批示:“尽最大努力,建设中国期刊方阵,创出1020个有世界影响的名牌期刊”。国家新闻出版署将建设“中国期刊方阵”,创立有世界影响的名牌期刊,作为促进我国报刊繁荣发展的工作重点。将中国现有的8725种期刊分为四个层面:第一个层面是“双效”期刊,就是选取10%一五%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好的重点期刊,大约1000种,这是“中国期刊方阵”的基础;第二个层面是“双百”期刊,就是每两年评选的全国百种重点社科期刊和全国百种重点科技期刊,约200种;第三个层面是“双奖”期刊,就是荣获“国家期刊奖”和“国家期刊奖提名奖”的期刊,约100种,实际上是国内的名牌期刊;第四个层面是“双高”期刊,就是高科技和高学术水平的期刊,可以作为创立有世界影响的名牌期刊的基础。争取经过5年的努力,创出1020个在世界上有影响的名牌期刊。按“中国期刊方阵”中层面的划分,“双高”是最高的。这些期刊都是从已荣获“国家期刊奖”的期刊中精选出来的。根据“中国期刊方阵”的正式工作方案,全国科技期刊的评选推荐工作统一由国家科技部负责。科技部公布的评选结果,共评出716种科技期刊进入“中国期刊方阵”,高校期刊入选1一三种。其中,高知名度、高学术水平期刊(双高期刊)40种,高校占7种;国家期刊奖、国家期刊提名奖期刊(双奖期刊)58种,高校占3种;百种重点社科期刊、百种重点科技期刊(双百期刊)122种,高校占一八种;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好的期刊(双效期刊)496种,高校占85种。 2004年度核心期刊是指被列入2004年版中国核心期刊要目总览的期刊。中国核心期刊要目总览介绍:1、双核心期刊产生背景:80年代末期,由于期刊品种大量增加、期刊价格连续上涨,图书经费严重不足,图书情报部门只能裁减期刊订购的数量和品种。当时特别需要对学术期刊进行评价的参考工具,以帮助确定必须订购期刊和可以裁减期刊的名单;此外,图书情报部门在期刊读者导读工作中也十分需要这方面的参考工具。那时,虽然已有一些零星的单学科核心期刊研究成果,但在对我国出版的全部中文学术期刊进行评价方面仍是空白,找不到一部实用的大型参考工具。于是,研究和编制一种兼具科学性、客观性、实用性的中文学术期刊评价工具便成为图书情报部门期刊工作者的共同责任和心愿。2、双核心期刊发展过程:1990年,北京大学图书馆与北京高校期刊工作研究会共同发起了中文核心期刊研究工作,北京40多所高校的两百多位期刊工作者参加了研究。1990年,研究成果中国核心期刊要目总览,以工具书的形式正式出版。1996年,中国核心期刊要目总览第二版问世,项目得到北京大学社科基金支持。2000年出版中国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00年版,项目得到原国家教委人文社会科学基金的支持。目前已出版了2004年中国核心期刊要目总览第五版,目前项目已得到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支持。3、主要研究成果A、验证了布拉福德定律首次通过大规模文献计量统计,证明了所有学科的学术论文的载文量、被摘量、被引量、流通量、被摘率、影响因子等多种因素在中文学术期刊中的分布均遵循布拉德福文献分布定律。从而进一步证明了布氏定律+*,所揭示的学术论文分布规律是客观存在的科学规律。因而,以布氏定律为理论依据,通过文献计量统计筛选各学科核心期刊表,是对中文学术期刊进行客观评价的切实可行的好方法。B、建立了科学的评价指标体系理论依据和总体评价方法确定以后,建立科学的评价指标体系是评价能否成功的关键。反映期刊学术水平的因素是很多的,但单个因素只能从一个角度对期刊进行评价,难免存在片面性,为了使评价结果更加符合客观实际,中国核心期刊要目总览决定采用多指标评价体系,从多角度对期刊进行比较全面的评价。中国核心期刊要目总览建立指标体系的原则是:选择能够反映期刊学术水平的(主要考虑论文被应用的情况)、核心效应明显的、适合大部分学科的、具有可操作性的、有较好的统计源的因素作为核心期刊评价指标。根据这一原则,中国核心期刊要目总览对评价指标体系行了不断的修改和完善。如何确认某种中文期刊是核心刊目前国内出版核心期刊目录的主要有四个机构: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北京大学图书馆;南京大学。 1、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 x一五9.226.100.178/html/lyqkb.htm 由中国科学院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共同资助,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主办。核心库的来源期刊经过严格的评选, 是各学科领域中具有权威性和代表性的核心期刊。扩展库的来源期刊也经过大范围的遴选,是我国各学科领域较优秀的期刊。学科范围:理、工、农、林、医及管理科学。来源期刊表按汉语拼音音序排列,核心库期刊:645种(以*号为标记);扩展库期刊:351种。该库是中国科学院院士推选人、自然基金委资助项目后期绩效评估等指定查询库;自然基金委国家重点实验室评估查询库。2、中国科技论文与引文数据库 xwanfang.calis.edux/kjxx/6.html 由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主办。收录中文科技核心期刊1200多种。学科范围:自然科学领域各个专业。该数据中心每年根据数据库论文收录数量发布国内各科研机构、高等院校及各单位、各部门科技论文发表排名情况。我校科技处公布的“北京交通大学论文分类标准”中理工类中文期刊即参考了该数据库收录核心刊情况。3、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 xlocalsev.lib.pku.edux/cjc/ 由北京大学图书馆和北京高校图书馆期刊工作研究会主持编纂。收录中文核心期刊一五71种。学科范围: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各个专业领域,分属七大编75个学科类目:第一编哲学、社会学、政治、法律;第二编经济第;三编 文化、教育;第四编 自然科学;第五编医药、卫生;第六编农业科学;第七编 工业技术。每种核心期刊均有详细的书目信息和对期刊内容的简单介绍。该“核心刊目录”综合性强,在高校范围内影响很广泛。4、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 (CSSCI) xxcsscixx/cssci_qk.htm由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研究评价中心主办。2000、2001年度收录中文期刊共419种,另加海外华文期刊16种。我校科技处公布的“北京交通大学论文分类标准”中社科类中文期刊即参考了该数据库收录核心刊情况。以上四种核心刊目录1、2以理工类为主,4为社会科学类,3是各学科综合性目录。读者可根据需要选择相应的核心刊目录浏览检索。正规期刊特征、地区代号、学科分类号一、主要特征:有国内统一刊号。国内统一刊号格式为CNxx-yyyy/z,由中国国别代码“CN”、报刊登记号“xx-yyyy”和分类号“z”组成。其中“xx”为期刊出版单位所在地区代号,“yyyy”为出版管理部门分配的序号(期刊的序范围为“1000-4999”),“z”则是用以说明期刊所属学科分类。二、地区代号:11.北京市 12.天津 一三.河北省 14.山西省 一五.内蒙古自治区 21.辽宁省 22.吉林省 23.黑龙江省 31.上海市 32.江苏省 33.浙江省 34.安徽省 35.福建省 36.江西省 37.山东省 41.河南省 42.湖北省 43.湖南省 44.广东省 45.广西壮族自治区 46.海南省 47.备用号 48.备用号 49. 备用号 50.重庆市 51.四川省 52.贵州省 54.西藏自治区 61.陕西省 62.甘肃省 63.青海省 64.宁夏回族自治区 65.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三、学科分类号:D政治、法律 E军事 F经济G文化、科学、教育、体育 H语言、文字 I文学J艺术 K历史、地理 N自然科学总论O数理科学和化学 P天文学、地球科学 Q生物科学R医学、卫生 S农业科学 T工业技术TB一般工业技术 TD矿业工程 TE石油、天然气工业TF冶金工业 TG金属学与金属工艺 TH-机械、仪表工业TJ武器工业 TK能源与动力工程 TL-原子能技术TM电工技术 TN无线电电子学、电信技术TP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 TQ化学工业 TS-轻工业、手工业TU建筑科学 TV-水利工程 U交通运输V航空、航天 X环境科学、安全科学 Z综合性图书四、其他特征:有承印单位名称;封面或封底有条码、定价;如属通过邮局发行的正式期刊,还具有邮发代号。医学核心期刊是期刊中学术水平较高的刊物,是我国学术评价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主要体现在学术水平的确认方面.如在相当一批教学科研单位。申请高级职称,取得博士论文答辩资格,申报科研项目,科研机构或高等院校学术水平评估,教师,工作人员完成的工作量等,前提条件之一就是在一定时间段内,在核心期刊上发表若干篇论文.分为国家级省级市级等等级别。目录 核心期刊评价体系核心期刊某学科(或某领域)的核心期刊,是指那些发表该学科(或该领域)论文较多、使用率(含被引率、摘转率和流通率)较高、学术影响较大的期刊。 分类目前国内有7大核心期刊(或来源期刊)遴选体系: 北京大学图书馆“中文核心期刊” 南京大学“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 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又称“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献信息中心“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CSCD)来源期刊” 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学报学会“中国人文社科学报核心期刊” 万方数据股份有限公司正在建设中的“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 国际三大索引: SCI科学引文索引,Science Citation Index EI工程索引,The Engineering Index ISTP科技会议录索引,Index to Scientific & Technical Proceedings 医学核心期刊介绍1 、什么是核心期刊 ? 简单地说,核心期刊是学术界通过一整套科学的方法,对于期刊质量进行跟踪评价,并以情报学理论为基础,将期刊进行分类定级,把最为重要的一级称之为核心期刊 。 2、什么是中文核心期刊? 对中国(不含港、澳、台)出版的期刊中核心期刊的认定,目前国内比较权威的有两种版本。一是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简称中信所)每年出一次的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以下简称引证报告);另一种是北京大学图书馆与北京高校图书馆期刊工作研究会联合编辑出版的(以下简称要目总览)。要目总览不定期出版, 1996 年出版了第二版, 2000 版,2004年版以及最新出版的2008年版(第五版)。要目总览收编包括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等各种学科类别的中文期刊。其中对核心期刊的认定通过五项指标综合评估。 引证报告统计源期刊的选取原则和要目总览核心期刊的认定各依据了不同的方法体系,所以二者界定的核心期刊(指科技类)不完全一致。 2008年医学核心期刊目录(08版北大核心期刊标准) 医学核心期刊目录医药、卫生 (十六)R 综合性医药卫生类核心期刊表 1、中华医学杂志 2、第四军医大学学报 3、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4、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5、第一军医大学学报(改名为: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6、解放军医学杂志 7、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8、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9、四川大学学报.医学版 10、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11、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12、复旦学报.医学版 一三、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14、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一五、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16、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17、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一八、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广东医学 20、军事医学科学院院刊 21、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学报(改名为: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22、上海医学 23、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24、江苏医药 25、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 26、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27、实用医学杂志 28、山东医药 29、哈尔滨医科大学学报 30、重庆医学 31、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32、天津医药 33、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34、苏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35、武汉大学学报.医学版 36、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37、医学与哲学.人文社会医学版 R1 预防医学、卫生学类核心期刊表 1、中国公共卫生 2、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3、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4、卫生研究 5、营养学报 6、中华预防医学杂志 7、中华劳动卫生职业病杂志 8、中华医院管理杂志 9、环境与健康杂志 10、工业卫生与职业病 11、中国卫生统计 12、中国工业医学杂志 一三、中国职业医学 14、环境与职业医学 一五、国外医学卫生学分册 16、中国卫生经济 17、毒理学杂志 一八、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 19、中国食品卫生杂志 20、现代预防医学 21、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 22、中国妇幼保健 23、中国学校卫生 24、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 25、中国卫生事业管理 26、生殖与避孕 R2 中国医学类核心期刊表 1、中草药 2、中国中药杂志 3、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4、中国针灸 5、中成药 6、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7、中药材 8、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9、中药药理与临床 10、中华中医药杂志 11、针刺研究 12、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 一三、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14、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一五、辽宁中医杂志 16、时珍国医国药 17、中医杂志 一八、新中医 19、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 20、中国天然药物 R3 基础医学类核心期刊表 1、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2、中华微生物和免疫学杂志 3、生物医学工程学杂志 4、解剖学报 5、中国免疫学杂志 6、免疫学杂志 7、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8、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9、生理学报 10、解剖学杂志 11、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12、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 一三、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改名为: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14、生理科学进展 一五、中华病理学杂志 16、神经解剖学杂志 17、现代免疫学 一八、病毒学报 19、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20、中国应用生理学杂志 21、国外医学.免疫学分册(改名为:国际免疫学杂志) 22、中华医学遗传学杂志 23、中华实验和临床病毒学杂志 24、国外医学.生物医学工程分册(改名为:国际生物医学工程杂志) 25、基础医学与临床 R4 临床医学类核心期刊表 1、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 2、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3、中国临床康复(改名为: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4、中华检验医学杂志 5、中国超声医学杂志 6、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 7、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 8、中华护理杂志 9、临床检验杂志 10、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11、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12、中国急救医学 一三、检验医学 14、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一五、中国全科医学 16、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17、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一八、中国输血杂志 19、中国实验诊断学 20、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21、护士进修杂志 R5 内科学类核心期刊表 1、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 2、中华内科杂志 3、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4、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 5、中华血液学杂志 6、中华肝脏病杂志 7、中华消化杂志 8、中国地方病学杂志 9、中华肾脏病杂志 10、中华老年医学杂志 11、中华糖尿病杂志(改名为:中国糖尿病杂志) 12、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一三、中华传染病杂志 14、中华风湿病学杂志 一五、中国实用内科杂志 16、中国动脉硬化杂志 17、中国循环杂志 一八、高血压杂志(改名为:中华高血压杂志) 19、中国老年病杂志 20、临床心血管病杂志 21、中国内镜杂志 22、肠外与肠内营养 23、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 24、中华消化内镜杂志 R6 外科学类核心期刊表 1、中华外科杂志 2、中华骨科杂志 3、中华泌尿外科杂志 4、中华创伤杂志 5、中国实用外科杂志 6、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7、中华显微外科杂志 8、中华神经外科杂志 9、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10、中华烧伤杂志 11、中华麻醉学杂志 12、中华胸心血管外科杂志 一三、中华普通外科杂志 14、中华手外科杂志 一五、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16、中华整形外科杂志 17、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一八、中国器官移植杂志 19、中国普通外科杂志 20、肾脏病与透析肾移植杂志 21、中华肝胆外科杂志 22、临床泌尿外科杂志 23、临床麻醉学杂志 24、中华胃肠外科杂志 25、中国微侵袭神经外科杂志 26、中华男科学杂志 R71 妇产科学类核心期刊表 1、中华妇产科杂志 2、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 3、实用妇产科杂志 4、现代妇产科进展 R72 儿科学类核心期刊表 1、中华儿科杂志 2、中国实用儿科杂志 3、临床儿科杂志 4、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5、中华小儿外科杂志 6、中国当代儿科杂志 R73 肿瘤学类核心期刊表 1、中华肿瘤杂志 2、癌症 3、中国肿瘤临床 4、肿瘤 5、中华放射肿瘤学杂志 6、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7、肿瘤防治研究 8、中国癌症杂志 9、实用肿瘤杂志 R74 神经病学与精神病学类核心期刊表 1、中华神经科杂志 2、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3、中华精神科杂志 4、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5、中国行为医学科学 6、临床神经病学杂志 7、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8、国外医学.脑血管疾病分册(改名为:国际脑血管病杂志) 9、中华神经医学杂志 R75 皮肤病学与性病学类核心期刊表 1、中华皮肤病杂志 2、临床皮肤科杂志 3、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R76 耳鼻咽喉科学类核心期刊表 1、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2、临床耳鼻咽喉科杂志(改名为: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3、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4、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R77 眼科学类核心期刊表 1、中华眼科杂志 2、中华眼底病杂志 3、中国实用眼科杂志 4、眼科研究 5、眼科新进展 R78 口腔科学类核心期刊表 1、中华口腔医学杂志 2、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3、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4、牙体牙髓牙周病学杂志 5、口腔医学研究 R8 特种医学类核心期刊表 1、中华放射学杂志 2、临床放射学杂志 3、实用放射学杂志 4、中华核医学杂志 5、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6、中华放射医学与防护杂志 7、航天医学与医学工程 8、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9、放射学实践 10、介入放射学杂志 R9 药学类核心期刊表 1、药学学报 2、中国药学杂志 3、中国药理学通报 4、药物分析杂志 5、中国新药杂志 6、中国新药与临床杂志 7、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8、中国医药工业杂志 9、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10、中国抗生素杂志 11、沈阳药科大学学报 12、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一三、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 14、中国药房 一五、中国生化药物杂志 16、中国现代应用药学 17、华西药学杂志百科名片 中文核心期刊核心期刊是期刊中学术水平较高的刊物,是我国学术评价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主要体现在对科研工作者学术水平的衡量方面,如在相当一批教学科研单位申请高级职称、取得博士论文答辩资格、申报科研项目、科研机构或高等院校学术水平评估等,都需要在在核心期刊上发表一篇或若干篇论文。目录1. 补充 2. 双核心 3. 期刊分类介绍 4. SCI和SCI-E的区别主要有以下几点1. 总被引频次 2. 影响因子 3. 即年指标 4. 被引半衰期 5. 来源文献量1. 补充 2. 双核心 3. 期刊分类介绍 4. SCI和SCI-E的区别主要有以下几点1. 总被引频次 2. 影响因子 3. 即年指标 4. 被引半衰期 5. 来源文献量展开 起源1931年著名文献学家布拉德福首先揭示了文献集中与分散规律,发现某时期某学科1/3的论文刊登在 相关书籍3.2%的期刊上;1967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研究了二次文献在期刊上的分布,发现75%的文献出现在10%的期刊中;1971年,SCI的创始人加菲尔德统计了参考文献在期刊上的分布情况,发现24%的引文出现在1.25%的期刊上,等等,这些研究都表明期刊存在“核心效应”,从而衍生了“核心期刊”的概念。 依据布拉德福定律,如果科学期刊按其所刊载某一学科论文的数量多少,依递减顺序排列并划分出一个与该学科密切相关的期刊所形成的核心区期刊区以及另外几个区,使每个区中的期刊载文数量相当,则核心区期刊数量与相继区的期刊数量成1:n2:n3:n4即刊登与某一学科或专业有关的论文较多的那些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通常所说的中文核心期刊,是指被北大图书馆每四年出版一次的全国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中列出的期刊。 一共分为七编: 第一编 哲学、社会学、政治、法律、军事 第二编 经 济 第三编 文化、教育、历史 第四编 自然科学 第五编 医药、卫生 第六编 农业科学 第七编 工业技术 定义核心期刊某学科(或某领域)的核心期刊,是指那些发表该学科(或该领域)论文较多、使用率(含被引率、摘转率和流通率)较高、学术影响较大的期刊。 分类目前国内有7大核心期刊(或来源期刊)遴选体系: 北京大学图书馆“中文核心期刊” 南京大学“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 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又称“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献信息中心“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CSCD)来源期刊” 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学报学会“中国人文社科学报核心期刊” 万方数据股份有限公司正在建设中的“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 国际三大索引: SCI科学引文索引,Science Citation Index EI工程索引,The Engineering Index ISTP科技会议录索引,Index to Scientific & Technical Proceedings engineering village补充补充北京市新闻出版局:“核心期刊”是国内几所大学的图书馆根据期刊的引文率、转载率、文摘率等指标 核心期刊确定的。确认核心期刊的标准也是由某些大学图书馆制定的,而且各学校图书馆的评比、录入标准也不尽相同。新闻出版管理部门也未参加过此类评选活动。(中略)新闻出版总署从未就学术水平的高低为这些期刊划分过级别(下略)。 核心期刊同时还有很多种分类的,比如南大核心,科技核心,人文社科核心等。 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 北京大学图书馆主持编纂的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简称总览)。与现在人们在各种情况下使用总览不同,其原始编制目的是为“各种类型和不同级别的图书馆采访与收藏中文期刊的参考依据,同时也能成为各个专业和不同层次的读者选择阅读中文期刊的参考依据”。总览有一三0余个学科,覆盖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工程技术等领域。总览选定了被摘量、被引量、载文量、影响因子等多个指标,体现了布拉德福文献分布定律和加菲尔德文献集中定律的有效结合,在以上指标的统计之后,通过数学模型计算得到每一个类目的核心期刊,最后由学科专家进行鉴定、微调得来。 双核心目前国内有7大核心期刊(或来源期

    注意事项

    本文(怎样判断期刊杂志与核心期刊标准.docx)为本站会员(小飞机)主动上传,三一办公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办公(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

    三一办公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