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办公! | 帮助中心 三一办公31ppt.com(应用文档模板下载平台)
三一办公
全部分类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
  • 建筑/施工/环境>
  • 毕业设计>
  • 工程图纸>
  • 教育教学>
  • 素材源码>
  • 生活休闲>
  • 临时分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办公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寿光种苗产业发展现状.docx

    • 资源ID:1792676       资源大小:196.29KB        全文页数:71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6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6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寿光种苗产业发展现状.docx

    寿光种苗产业发展现状时间:2010-3-28 作者:李琳 来源:中国寿光蔬菜网 寿光是中国的“菜园子”,目前拥有90多万亩的蔬菜大棚,种苗产业潜力巨大。近日,记者走访了几家蔬菜种苗繁育基地,了解了寿光种苗产业的发展现状。 据寿光南澳绿亨农业有限公司赵涛经理介绍,目前寿光拥有大大小小的育苗厂多家,生产规模较大,具有现代化育苗车间的也有三四十家,每年可生产苗子亿株左右,可以满足多万蔬菜大棚的种苗需求。但是在发展上也存在不少问题: 第一,管理混乱。目前寿光的育苗工厂可以说是遍地开花,数量多了,苗子的质量上肯定会存在不同的问题。有的小育苗厂为了追求利润用普通种子代替名牌种子,育出苗子卖给菜农,给菜农带来了巨大的损失。 第二,国外种苗仍占据着寿光最大的市场份额。从九八年开始,以色列的西红柿种子进驻寿光市场,正式拉开了国外种苗进驻寿光的序幕。现在,国际上知名的种苗公司基本上都进入了寿光市场,像荷兰瑞克斯旺、比久、安莎、美国圣尼斯、孟山都、瑞士先正达、以色列泽文、海泽拉、纽内姆等,都是寿光种苗市场的当家品种。 第三,国外种苗的价格普遍偏高。茄子、黄瓜、西红柿等几个寿光当家蔬菜品种基本上都被国外种苗公司垄断,每棵苗子的售价高达七八毛甚至一块多,价格比国内种苗普遍偏高,增加了菜农在种子上的投资。 另外,记者在走访中还发现,工厂化育苗确实给老百姓带来了真真切切的实惠。从年开始,寿光的工厂化育苗发展可谓是如火如荼,现在老百姓在蔬菜栽培上,也从传统的育苗方式发展到直接购买蔬菜苗子。那么工厂化育苗到底有什么优点呢,寿光诺尔丰种苗农场的崔肇云经理告诉我们 首先,解决了传统育苗占据大棚空间的问题。以往的冬季育苗,一般都要在大棚里占据大量的空间,既耽误了当季作物的收益,也给管理上带来了许多不便其次,可以减少苗子病害,育苗所用的基质穴盘都经过了严格的消毒,有效减少了各种苗期病害的发生,而且避免了与作物混种时,可能从外界感染的各种病原。 再次,保证出苗整齐,苗子健壮。工厂化育苗对温湿度都有严格的控制,保证不同作物对环境条件的不同需求,达到其最佳生长状态随后,笔者随机采访了几位菜农,让他们谈谈对工厂化育苗的看法。谈到工厂化育苗给老百姓带来的实惠,马疃村的菜农付丰元掰着指头如数家珍:“工厂化育苗育出来的苗子根系发达,植株生长健壮,不会徒长,而且坐果率比自己育苗能高在辣椒黄瓜上表现尤其明显。购买苗子虽然多花三到五百块钱,但是品种纯,苗质好,而且还省下了功夫,算起来比自己育苗更划算综上来看,寿光的种苗市场潜力巨大,但是在进一步规范市场,研发出更多的国内品种来打破国外公司的垄断,让老百姓更加受益等方面,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李琳)连云港市蔬菜工厂化育苗现状及发展对策作者:Admin 发布时间:2007-6-27 15:25:15 点击次数:610 本文作者根据国内外蔬菜育苗发展动态及连云港市蔬菜生产发展需要,提出了发展蔬菜工厂化穴盘育苗是大势所趋的观点,然后围绕该观点,叙述了连云港市蔬菜育苗现状、工厂化穴盘育苗优势和发展前景,对传统育苗和工厂化育苗优缺点进行了调查分析,指出了连云港市发展工厂化穴盘育苗存在的问题,并针对问题提出发展工厂化穴盘育苗的应对策略。关键词:工厂化育苗 现状 前景 问题 对策 秧苗是蔬菜生长发育的初期,其苗期生长发育的强弱,会直接影响以后的生长发育,农谚:“壮苗五成收”就是这个道理。因此,培育健壮的秧苗是蔬菜生产的重要环节。目前,美国、英国、荷兰、日本、韩国等国家和我国的北京、上海、广州等地己多采用工厂化育苗,主要形式是穴盘育苗。这种以草炭、蛭石、椰子皮、珍珠岩等轻基质做育苗基质,用穴盘做育苗容器,采用机械化精量播种,一次成苗的现代化育苗体系越来越受到蔬菜生产者的青睐。穴盘育苗的出现带动了温室制造、穴盘制造、基质加工等一批相关产业的技术进步;减少了生产成本,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增加了劳动就业机会,已形成一个新的阳光行业。随着我市蔬菜生产的迅猛发展,面积快速扩大、花色品种增多、复种指数提高,蔬菜业的产量、效益达到了阶段性的顶峰,要实现蔬菜业持续为农增收,蔬菜传统育苗方式必须进行改革,实施蔬菜工厂化穴盘育苗是蔬菜生产发展的必然选择。 1我市蔬菜育苗概况: 1.1工厂化育苗现状 我市的蔬菜育苗严格来讲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工厂化育苗,充其量是工厂化育苗的初级阶段。原有的洪门快速育苗室、南门快速育苗室、丁庄快速育苗室、新县快速育苗室、东哨快速育苗室、中云快速育苗室、向阳快速育苗室等7个快速育苗室是80年代建设的玻璃温室,育苗是以锯末和碳灰作主料基质的盒盘育苗,采用电热线加温,电灯泡增加光照,播种、催芽、通风、浇水、防治病虫害等都是人工管理,当时每个育苗室派有2个懂技术的人专门负责管理,每年每室补贴1-2万元;另有朝阳连栋大棚温室1栋是80年代自荷兰50万元引进建设的,它的加热、灌水、遮阳、通风是自动化控制的,但没有降温设备,当时主要用来育苗,解决三县、四区茄果类蔬菜用苗,由于当时蔬菜生产规模小、用苗少,加上锅炉加热、用电、用工等成本太大,至使市蔬菜办公室每年都要投入10-20万元以保证育苗工作正常进行。目前这7个快速育苗室和朝阳连栋大棚温室主要作为普通温室生产蔬菜,其次用来常规育苗,失去了应有的作用。 1.2育苗种类 我市蔬菜栽培种类多,常见蔬菜种类有60余种。西瓜、甜瓜、丝瓜、黄瓜、豇豆、架豆、白菜、花椰菜、甘蓝、茄子、青椒、西红柿、葱、洋葱、韭菜、芹菜等50余种常见蔬菜需要育苗栽培。 1.3育苗方式 以土播育苗为主,根据采用的设施分为露地育苗、风障育苗、遮阳网育苗、小棚育苗、大棚育苗、温室育苗等;根据土壤加热分为阳畦冷床育苗、酿热温床育苗、电热温床育苗等;根据季节分为早春育苗、夏季育苗、秋冬育苗等;另外还有大龄育苗,分为营养块育苗、营养钵育苗等。 1.4育苗规模 目前我市农民使用的菜苗,多数为农民自己育苗,另外请其它技术好的农民代育苗,少数农民从育苗室买苗。据主栽育苗蔬菜洋葱、西甜瓜、青椒、黄瓜、西红柿、茄子、芹菜、甘蓝、葱等品种面积统计分析:全市蔬菜育苗数量在50亿株左右,约需土地30000亩次。 1.5传统育苗优劣分析 优势:适宜就地取材,易于操作,可以带花、带铃大苗移栽。劣势:常规化的传统育苗用种量多,约需定植用种量的3倍左右;成本大,按全市留种田30000亩次,相当于10000亩生产田被占用,少收入1300万元左右;每亩次用工50个计算,需用工150万个,每个工按30元计算,仅此一项需花费450万元;另外,夏季育苗受高温、暴雨、干旱等因素,冬季、晚秋或早春受低温、霜冻、大雪、弱光等限制,菜苗因温度、水分、光照、土壤、施肥及用药等因素影响,常出现烂种、烂芽、烂根、寒根、沤根、烧根、烧苗、闪苗、老化苗、阳光灼苗、死苗、冻苗、戴帽苗、秧苗徒长等现象,造成成活率低、苗子质量差、病虫害重等情况,易给蔬菜生产带来了巨大损失。 2工厂化穴盘育苗优势 2.1工厂化穴盘育苗理论 据有关资料,穴盘育苗是采用塑料穴盘为容器精量播种,一次成苗的一种育苗方法,苗盘按苗子大小分成不同规格的格室,一室一株,成苗时根系与基质相互缠绕在一起,根系呈上大下小的三角形。育苗从基质混拌、装盘、压穴到播种、覆盖、喷水等一整套作业在一条作业线上完成,并实现了自动控制。日常运行时生产线上配4名作业管理人员,1穴1粒准确率可保持在98左右,成苗率80-95。除苗盘码放和补苗需手工作业外,日常管理喷水、喷肥、打药均实现机械化或自动化。因作物种类和育苗季节不同,每茬作物苗龄30-60d(天)不等,平均育苗茬次5-6茬,年人均育苗量600-800万株。 2.2工厂化穴盘育苗优点 由于穴盘根系发达,吸收水分养分的能力强,定植后发根快,缓苗期短,植株生长旺盛,抗逆力强.营养基育苗秧苗叶绿素含量高,光合能力强,净同化率高,养分积累多,为以后的早熟、丰产打下了良好的物质基础。叶菜类蔬菜秧苗定植后无缓苗期、生长快、抽薹晚。如果温度保持较为适宜,穴盘苗从苗盘中取出后4-5d之内再移栽,不会影响缓苗和生长。穴盘育苗人均管理数量比传统育苗数量提高了8-10倍,育苗期可缩短10-20d,成本费用只相当传统育苗的13。穴盘育苗提高了土地利用率、生产率、壮苗率,有利于防治病虫害、减少自然灾害的威胁,促进了蔬菜早熟、高产提高经济效益,节约了种子、能源、用工等,减轻菜农在生产秧苗中的技术压力,带动一些蔬菜产业和相关产业的发展。具有传统育苗不可比拟的优越性。因此,工厂化穴盘育苗己被农业部和国家科技局先后列为国家重点科研项目。 2.3发展前景 穴盘育苗可以加快对“名、特、优、新”蔬菜品种的开发利用,加快优良品种推广,减少假冒伪劣种子的泛滥危害;由分散育苗变统一集中育苗,管理更加科学规范,有利于从播种到定植全过程的用药、施肥的控制,减少有害物残留,为无公害大田生产打下基础;由靠天人工育苗变电脑控制机械化育苗,减少了个人育苗风险性,提高了菜苗抗逆性能力;对“家家种菜、户户育苗”的农民,尤其是对传统育苗技术不娴熟农民来说是一解脱。工厂化育苗可少占用土地,加上提高了育苗生产率、缩短生育期、壮苗丰产等因素,预计每年可节支增收2000万元以上。工厂化穴盘育苗对蔬菜生产规模化、机械化、无害化和农民增收具有重要意义。另外,我市东海县蛭石矿藏较为丰富可做育苗基质,也是工厂化育苗的优势。因此,它的发展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3发展工厂化育苗存在的问题 3.1认识不够 多年来,管理部门、生产部门及广大的农民己习惯于传统的生产、育苗,由于宣传力度不够,生产者对蔬菜工厂化穴盘育苗认识不足,普遍认为那是洋人的东西、是经济发达地区的东西,我们用不着,传统的育苗没有什么不好,足够我们自己生产需要了。陈旧的思想观念,还没有得到彻底解放。 3.2生产规模小 自90年代初至今,蔬菜生产得到了迅猛发展,蔬菜面积由30万亩发展到了150万亩,我市的10大蔬菜基地面积也达到了50万亩,但由于传统的种植习惯影响,蔬菜单一品种面积还没有形成较大规模,一乡一品、几乡一品、一县几品的专业化种植还没有实现,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蔬菜工厂化育苗的发展。 3.3技术力量不足 长期以来,市县(区)乡(镇)各级蔬菜生产管理、技术部门主要力量还集中在扩大面积、提高产量、增加品种上;89年以后,开始抓质量、抓产业化、抓市场,对于育苗工作过问的较少,学习不力、重视不够,蔬菜工厂化育苗技术没有掌握,至使蔬菜工厂化育苗工作滞后于蔬菜生产。 3.4资金缺乏蔬菜工厂化穴盘育苗需要投入资金较大,一个占地667m2的高标准工厂化育苗温室,约需投入资金100万元左右。近年来,受多种因素影响,蔬菜生产效益不高,让老百姓拿钱搞工厂化育苗存在很大难度。 4工厂化穴盘育苗发展对策 4.1加强宣传、提高认识在新时期我们要突破“吃饭农业”和“原料农业”的旧框框,解决“小富即安”老思想,大力发展市场农业和效益农业,把蔬菜工厂化育苗作为新时期蔬菜增收新的增长点,在今后的工作中,采取技术培训和讲座等多种形式,充分发挥广播、电视、报纸、宣传栏等媒介作用,加大蔬菜工厂化育苗的宣传,以增强生产者对穴盘育苗的认识,形成发展的良好氛围。 4.2重点立项、资金扶持蔬菜工厂化育苗应作为农民增收新的增长点,各级生产、科研等部门在项目申报上要重点考虑,政府及项目主管部门要作为项目重点给予政策倾斜。因为蔬菜工厂化育苗还处于起步时期,没有基础,需要政府加大投入力度,搞好基础建设,把蔬菜工厂化育苗建设落到实处,并抓住重点,加以扶持,起到为农增收作用,确保蔬菜工厂化育苗工作健康发展。 4.3引进设备、更新技术蔬菜工厂化育苗一次成苗,需要从基质混拌、装盘、压穴到播种、覆盖、喷水等一整套作业机械设备。每条生产线日常生产时需要配备5-6名作业管理人员,对种子活力、基质理化性状、营养液浓度、喷水均匀度、育苗温室、病虫害防治等过程进行管理。因此,蔬菜工厂化育苗不仅需要一整批机械设备,还要有配备一批素质好、技术全面、经验丰富的专家负责管理,指挥日常生产和市场运营,通过品种、技术和知识三项更新,引进国内外优良品种、高新技术,提高菜农的知识水平。同时建立起了相应的规范化管理制度,这样才能保证工厂化穴盘育苗快速健康发展。 4.4加大力度、开拓市场蔬菜工厂化育苗市场广阔、商机无限。市场决定生产,没有市场的生产只能是浪费人力、财力和物力短命的生产,蔬菜工厂化育苗的发展也一样离不开市场。因此,我们要加大力度开拓工厂化育苗市场,提供蔬菜市场销售信息,扩大种植规模,形成一支经纪人队伍;通过销售市场带动蔬菜生产、通过蔬菜生产带动工厂化育苗、通过经纪人把优质蔬菜苗送到千家万户;用周到的服务解除农民后顾之忧、用科学技术免除农民个人育苗的风险性、用低廉的价格争得农户、用优质的苗子使蔬菜增产,送农民丰收和富裕,努力创造育苗工作新局面。(连云港市农业局 李朋忠 罗拥兵) 江苏蔬菜工厂化育苗问题分析http:/www.tech- 2010-4-9 16:00:24 中国食品科技网蔬菜工厂化育苗是蔬菜产业适应工业化社会生产水平的产物,也是现代高效农业的标志之一。我省是全国的蔬菜产销大省和重要出口基地,全省565万亩设施园艺面积中,蔬菜设施栽培面积达355.74万亩,去年农民人均纯收入中有1/6来自蔬菜产业。然而,与蓬勃发展的设施蔬菜产业不相适应,我省工厂化培育的设施种苗覆盖率仅为10%。要进一步做大做强蔬菜产业,推进设施蔬菜提档升级,必须提高工厂化育苗覆盖率。农民自育自种弊端显现长期以来,一些老菜区农民有自育自种的传统。由于设施简陋、管理技术粗放等因素,导致育苗能力不高、种质创新不足、成本偏高,进而影响设施蔬菜的质量和效益。省农委相关专家表示,传统育苗大部分采用冷床育苗或大棚营养钵育苗,需要配制育苗用营养土,每育100万株苗就需要大约630立方米营养土,相当于1亩地深挖取土1米。而采用工厂化育苗,据测算全省每年可节约9200亩用于育苗的耕地和7600亩用于育苗取土的园地,合计1.68万亩,若按照蔬菜平均亩效益2500元计,年可增4200万元纯收入。蔬菜专家表示,提升现代农业水平,采用工厂化形式培育优质种苗是大势所趋。在荷兰、以色列、美国等发达国家,工厂化育苗覆盖率很高,韩国设施种苗覆盖率也达到80%。这些国家的工厂化育苗已从农业产业化体系中分离出来,成为一个独立的大产业。作为中国蔬菜产业的领航者,山东寿光从2000年起开始推广工厂化育苗,现有大大小小的育苗工厂百余家,世界种子种苗业巨头荷兰“瑞克斯旺”等纷纷在寿光设立育苗基地。伴随着设施农业迅速发展,我省近年来高度重视设施育苗,省内规模以上工厂化育苗基地已有109个,能够供应7大类20余个小类蔬菜种苗,各类工厂化育苗基地育苗能力总和达7.6亿株,但这只能满足全省设施蔬菜种植对种苗需求的10%。先行者的探索给人启示设施种苗由于生长整齐一致、苗全苗壮,是规模化蔬菜基地和出口蔬菜基地生产的最佳选择。对此,起步较早、设施蔬菜面积全省领先的东台市体会尤深。前些年,东台农户依然延续着一家一户分散育苗的传统。由于设施农业对苗种的要求很高,农户们简陋的育苗设施、不科学的育苗方式很难培育出优秀的苗种,为此,东台从2005年开始推行“种苗革命”。“再不改革不行啊,苗种供应矛盾日益深化,一度影响农户间关系和谐,为争抢好苗种争吵甚至打架的事时有发生。”3月下旬,记者在东台采访时,该市农业局局长高永俊说。其间,东台也历经过几番折腾。高永俊介绍道,市里先是扶持大户育苗,由其向分散的农户供苗,2006年,东台引进台湾农友种苗公司,合作成立种苗厂,每年可为农民提供4000万株优质种苗,同时为出口蔬菜生产商提供预定种苗。去年,东台又开建年可供苗10亿株的工厂化育苗中心。目前,东台共有各类种苗公司11家,年供设施种苗量2亿株,覆盖面积占设施蔬菜的20%以上。东台育苗变革成为全省种苗业发展的一个缩影,巨大的需求倒逼农业产业向前端延伸,并不断分工、细化,形成一个新的独立产业。目前,我省已在农业基础较好的铜山、沛县、太仓等30多个重点县(市、区)建成了规模以上的种苗中心。种苗企业壮大亟需多管齐下据调查,我省种苗企业的现状普遍规模较小、育苗能力不足。2008年,全省利润超过百万的育苗基地仅有4家。省农委组织的一项调查显示,109家育苗基地中年育种能力过1000万株的占26%,过500万株的占18%,但实际达到产能的分别仅占9%、12%。3月初召开的全省工厂化育苗现场推进会提出,我省从今年开始工厂化育苗覆盖率必须每年提高10个百分点以上。目前,全省栽培面积在50万亩以上的蔬菜种类有番茄、辣椒、黄瓜等10来个品种。从今年起,我省将在设施农业发展规模较大的县(市、区)新(扩)建20个年供苗能力1500万株以上的工厂化育苗中心,通过政府引导,以项目补贴、贷款贴息等多种形式不断加大投入力度,提高设施育苗的硬件配置水平。同时,加强技术储备,重点扶持设施种苗推广项目;积极鼓励有实力的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和种植大户投资设施育苗,发展商品化种苗,通过市场机制推动设施种苗产业加快发展;积极实施种苗品牌化生产,使种苗也有“身份证”。论我国蔬菜生产现状与育苗问题探讨作者:卢白娥时间:2009-2-17 16:52:00来源:论文天下论文网 论文关键词 蔬菜产业;现状;育苗;存在问题;发展方向 论文摘要 通过分析当前蔬菜产业现状及育苗技术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发展现代蔬菜产业,最关键的是要解决蔬菜育苗的现代化和专业化问题,并指出我国蔬菜育苗的发展方向。蔬菜作为重要的生活消费品,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蔬菜安全问题日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据统计,目前我国蔬菜的播种面积已超过1 800万公顷,蔬菜产业的稳定与发展在确保人民群众身体健康、繁荣市场、农业提质增效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1 我国蔬菜产业现状1.1我国蔬菜产业发展形势1.1.1生产稳步发展。据国家统计局统计,2007年全国蔬菜播种面积1 860万公顷,较2006年增长40万公顷,增长2.2%;总产量5.99亿吨,较2006年增长1 700万吨,增长2.8%。2007年秋冬以来,我国蔬菜生产继续保持良好发展势头,据农业部农情调度,20072008年度秋冬种蔬菜播种面积866.67万公顷。1.1.2价格稳步增长。据全国农产品批发市场信息网监测,2004年以来我国蔬菜价格一路攀升,2007年我国蔬菜批发价格指数(年平均值)124.83,较2006年上涨4.73%。1.1.3质量稳步提高。2006年,农业部组织有关质检机构分5次定期对37座城市60种蔬菜18 523个样品中的农药残留进行了检测,按国家标准判定平均合格率为93.0%,比2005年上升了l6个百分点。1.1.4出口稳步攀升。据海关统计,2006年我国出口蔬菜732.69万吨,较2005年增长7.7%,出口额54.26亿美元,较2005年增长21%,蔬菜贸易顺差53.34亿美元,居农产品之首;截至2007年11月我国累计出口蔬菜(含鲜冷冻蔬菜、加工保藏蔬菜和干蔬菜)736.66万吨,同比增长10.23%,出口额55.78亿美元,同比增长l3.49%。1.2我国蔬菜产业目标任务农业部发展现代农业“十大行动”实施方案提出,“十一五”末高效经济作物和园艺产业发展的总体目标是:在稳定面积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结构,提高单产、质量、效益及供给能力。具体任务是:全国蔬菜播种面积稳定在2 000万公顷,产量将达6.5亿吨;产品农药残留合格率稳定控制在95%以上;出口增速保持在10%以上,到2010年出口量达到l 200万吨,出口额75亿美元;良种覆盖率由85%提高到95%以上,工厂化育苗覆盖率达到30%;商品化处理率达到50%,精深加工率达到20%;蔬菜产业对全国农民人均纯收入的贡献额提高到500元。 2 目前蔬菜生产育苗技术存在的问题面对蔬菜产业的机遇与挑战,蔬菜产业在质量不稳定、价格波动大、生产技术落后等方面问题突出。采用先进的生产技术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所在。目前我国绝大多数的蔬菜栽培采用了育苗移植的方式,因此在整个蔬菜生产中育苗占有重要的地位。2.1蔬菜育苗极为分散有关资料显示,我国有4 000万户以上的蔬菜种植户,绝大多数采用自育自用方式,育苗成本高,秧苗素质差。2.2育苗设施简陋一家一户的育苗设施简陋,防寒保温和遮阳降温效果差,影响幼苗生长发育,培育出的秧苗质量不高。2.3育苗方式方法滞后目前我国蔬菜育苗方式以传统的床土、营养钵育苗为主。传统的蔬菜育苗基质为营养土、有机肥等,存在营养土配比难以掌握、育苗工序难以简化等问题,并且易导致土壤肥力下降,影响作物生长;而且熟土累积有大量的病菌和虫卵,易导致苗期甚至是大田期土传病虫草害发生蔓延难以控制,必须使用大量的农药来控制,因而易造成苗期有害物质的积累,影响蔬菜质量,造成环境污染,危害人类健康。3 蔬菜育苗的发展方向蔬菜育苗是蔬菜栽培的关键环节,也是促进蔬菜产业又好又快发展的基础环节。蔬菜种苗良种化、育苗工厂化、供苗商品化、种苗标准化是当今世界育苗的发展方向,可缩短育苗时间,节约用种量,提高育苗的保险系数,对引进、试验、示范、推广外来良种以及提高成功率等方面起到重要保证;同时对提高土地的复种指数、解决土地危机、保护环境有积极作用。3.1蔬菜育苗现代化农业标准化建设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标志,是全面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的基础。没有蔬菜育苗的标准化,就没有蔬菜生产的现代化。只有把蔬菜生产的产前、产中、产后全过程纳入标准化轨道,才能加快蔬菜生产从粗放经营向集约经营转变,才能提高蔬菜生产的科技含量和经营水平,才能完善适应现代农业要求的管理体系和服务体系,实现农业现代化,实现从农田到餐桌全程质量控制。3.2蔬菜育苗专业化我国蔬菜育苗方式正在发生变革,蔬菜育苗专业化以轻基质为代表的漂浮育苗等集约化育苗技术发展迅速。蔬菜集约化育苗技术包括4个方面内涵:一是集成,即把以往繁琐的育苗环节和复杂的秧苗技术集成起来,实行规范化管理;二是集中,改分散育苗为集中育苗,有条件的地方实行工厂化育苗;三是节约,即能够体现省工、省药、省种,从而实现增产、增收、增效;四是安全,即减少农药施用,降低农药残留,保证产品质量,达到农产品的安全、优质、营养的目的。3.3漂浮育苗漂浮育苗是国际上自20世纪90年代开始推广的高新技术,它代表了育苗技术的发展方向。是一种无土育苗方法,就是在温室、塑料大棚和小拱棚内,将种子直播在填有基质的带有锥形孔室的泡沫塑料育苗盘上,盘子漂浮在装有完全营养液的池中,让种子萌发、生长、成苗。其基本原理是用基质代替土壤固着幼苗根系,并提供少量养分,由营养液通过毛细管作用上渗到基质,代替土壤全面提供养分供生长需要,从而使整个育苗过程脱离了土壤,摆脱了土壤的束缚,摆脱了因土壤传带的病、虫、杂草的危害。漂浮育苗由人工控制室内温度和湿度以满足幼苗生长需要,从而减轻了外界自然条件的不良因素,如寒流、大雨、冰雹等的影响。因此,漂浮育苗能够在人为控制下培育出更为健壮的大田用苗。该技术可监测与调控育苗全过程,有利于实现育苗技术规范化和成苗质量标准化;能抗御低温伤害,减少早花现象,达到生长整齐一致、早发、快发的目的;能够将病菌侵染源减少到最低限度,减少农药使用量及次数,降低农药残留,提高产品质量。3.4无公害蔬菜集约化漂浮育苗无公害蔬菜生产是当前蔬菜生产的发展主流。要生产出无公害的蔬菜产品,关键是要有符合无公害生产标准的幼苗。集约化漂浮育苗由于采用无土轻基质,克服了土传病害,避免了取土对土壤的破坏,减少了农药对幼苗和环境的污染,培育的幼苗完全能够符合无公害蔬菜生产的要求。因此,集约化漂浮育苗的市场空间和应用前景十分广阔。有效地把漂浮育苗技术与蔬菜产业的发展结合起来,对蔬菜产业走向产业化、突破农产品绿色贸易壁垒、扩大出口、保护环境、解决农药残留污染、增加农民收入、增进人民身体健康、提高人民生活质量具有重要作用,能促进蔬菜产业又快又好发展,做到农民增收、农业增效,推进农业的长足发展。 4 参考文献1 段昌群,王红华,杨双兰.无公害蔬菜生产理论与调控技术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6.2 王绍坤,腾永忠,顾华国,等.烤烟漂浮育苗实用技术M.昆明:云南科技出版社,2003.中国设施农业现状及发展战略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 杨其长 孙忠富 魏灵玲 刘文科 鲍顺淑 程瑞锋【字体:大 中 小】 【关闭】 摘要:本文以设施农业的发展背景分析为基础,介绍了目前国际上在温室智能化管理、节能与新能源利用、高效栽培、植物工厂和温室机器人等设施农业关键技术领域的发展趋势,对我国设施农业的研究现状和问题进行了系统阐述。针对目前我国设施农业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今后应重点在温室结构优化与新型材料开发、基于作物生长模型的温室数据采集与智能化控制、温室高效生产综合配套技术、温室节能与资源高效利用以及植物工厂等方面进行优先研究的发展战略和建议。 关键词:设施农业 温室管理 植物工厂 资源高效利用 The research situation and development strategy of controlled environmental agriculture in China Yang Qi-chang Sun Zhong-fu Wei Ling-ling Liu Wen-ke Bao Shun-shu Cheng Rui-feng(Institute of Environment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n Agriculture, Chinese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Beijing 100081) Abstract: Based on the background analysis of controlled environmental agriculture(CEA), current research situation and development trend on intelligence management of greenhouse, saving-energy technology, efficient cultivation, plant factory, greenhouse robot and other new technologies were illuminated deeply. Aiming at the existent problem of controlled environmental agriculture(CEA) in china, the priority research projects , including greenhouse structure optimization, new materials development, date acquisition and intelligent control based on the crop growth model, synthesis technique of efficient cultivation, saving-energy engineering, efficient using of resource and plant factory, were suggested. Moreover, the suggestions to develop controlled environmental agriculture(CEA) in China were also put forward. Key words: Controlled environmental agriculture(CEA);Greenhouse management;Plant factory; Efficient cultivation 1背景和意义1 设施农业,是在环境相对可控条件下,采用工程技术手段,进行动植物高效生产的一种现代农业方式。虽然设施农业涵盖设施种植、设施养殖和设施食用菌等产业,但更多的情况下人们常常特指设施种植业。在国际的称谓上,欧洲、日本等通常使用“设施农业(Protected Agriculture)”这一概念,美国等通常使用“可控环境农业(Controlled Environmental Agriculture)”一词,我国在“九五”期间曾经使用过“工厂化农业(Industrialized Agriculture)”的概念1。所有这些名称,约定俗成,只是文字表达上的差异,其实内容是基本一致的。由于设施农业是在环境相对可控条件下进行生产,因而可以完全或部分地摆脱自然条件的束缚,使生物种性与遗传潜力得以充分发挥,达到提高资源利用率、劳动生产率和社会经济效益的目的。20世纪60年代以来,随着现代工业向农业的渗透,设施农业在荷兰、日本和以色列等一些发达国家迅速发展,并形成了强大的支柱产业。目前,这些国家在设施农业优良品种的选育、新材料开发、环境控制、高效栽培及其配套系统等方面均形成了完整的技术体系2。我国是一个人均资源极度匮乏的国家,资源与人口的现实压力决定了我国农业的发展必须走资源节约型可持续发展之路。设施农业作为资源高效利用型产业,不但可以充分挖掘作物遗传潜力,大幅度地提高产量,而且还可实现在盐碱地、戈壁、沙漠、建筑物屋顶等非可耕地上进行生产,提高土地资源、水资源和光热资源的利用效率,实现高产、优质、高效和可持续发展。因此,大力发展设施农业对缓解我国人口资源压力、实现由农业大国向农业强国转变,是十分必要的。 首先,设施农业的发展有利于我国资源的优化配置和高效利用,缓解由于人口增长、资源短缺与人们消费水平日益增长所产生的供需矛盾。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人口多,耕地少,人均资源相对不足,农业发展正面临着耕地日益减少、人口不断增长和社会总需求不断增加的严峻挑战。目前我国的人均耕地约为0.08公顷,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3,人均水资源也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1/4,而且人口还以每年1.7的速度递增,由于城市化等原因耕地每年以450万亩递减,荒漠化以每年2460平方公里扩展3。“民以食为天”,要在有限的人均资源条件下,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对农副产品的需求,必须走高效农业的发展之路。由于设施农业是在环境相对可控的条件下进行生产,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传统农业难以解决的限制因素,使资源各要素能得到优化配置和高效利用,单位土地面积的生产能力可得到成倍乃至数十倍的提高。有关资料显示,我国设施园艺产业以不到3%的种植业土地,获得了20%左右的种植业总产值4。因此,设施农业的发展将是今后解决我国人口增加、资源短缺、人们消费日益增长矛盾的有效途径。 其次,设施农业的发展有利于我国现代农业整体水平的优化升级和综合效益的提高。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设施农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仅设施栽培面积即从1981年的0.72万公项发展到2007年的300多万公项,居世界首位;但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90%以上的设施仍为简易型结构,环境调控能力差、综合配套技术不完善、专用品种缺乏、劳动生产率和土地利用率较低的现象仍较为突出,单位面积产量仅为发达国家的1/21/4,劳动生产率按人均管理面积计算也仅相当于发达国家的1/51/10。我国虽拥有约3000公顷具有一定环控能力的大型连栋温室,但有400公顷左右为进口产品,国产温室的一些关键技术与设备,如覆盖材料、遮阳(防虫)网、环境控制、节水灌溉以及配套栽培系统等也都部分或全部依赖进口5。因此 ,要彻底改变我国设施农业的现状,必须加大设施农业整体装备水平与关键配套技术的研究与产业化开发力度,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设施结构型式和配套技术体系,提升设施农业的综合效益。 第三,设施农业的发展有利于提升我国温室产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加快国产化进程,带动现代农业的发展。 近年来,随着我国设施农业的快速发展,引进国外设施、品种和配套技术的进程也明显加快。据统计,我国1995以来引进国外的大型连栋温室数量在360公顷以上,约占全部引进总量的90%以上。实践证明,引进温室并不适合我国国情,如从荷兰引进的玻璃温室无法满足全年生产对设施的要求,除降温性能差外,冬季耗能大、运行费用高等问题也很突出,这是由于荷兰纬度高、光照弱、冬暖夏凉的气候特点所决定的,温室设计主要考虑采光好、封闭严和利于自然通风,对保温性能和机械通风降温考虑较少,这一特点仅适合于我国极少量地区,绝大部分地区均不适宜;以色列因光照好,气候温和,温室多用单层塑料膜覆盖,我国北方地区引进后冬季采暖能耗极大,运行费用较高,效益普遍较差。由于气候适用性差,许多地方引进的温室成为无法使用的“超级塑料大棚”6。因此,我国应在引进消化国外先进温室技术的基础上,着力加强自主创新能力的建设,针对不同气候区的特点,研究开发出能耗低、环境控制水平高、配套设施完善、适宜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的国产化温室设施,同时结合育种及栽培管理技术的研究与开发,逐步使我国设施农业形成完善的配套技术体系,实现设施农业技术的全面国产化。 综上所述,大力开展自主创新研究,提升我国设施农业装备和配套技术水平,不仅有利于提高我国有限资源的利用效率,缓解由于人口增长、资源短缺和消费日益增长的矛盾;而且对我国设施农业整体水平的提高、国产化进程的加快以及国民经济的持续高效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7。 2国际发展趋势 20世纪60年代以来,随着现代工程、新型材料和微电子技术向农业的渗透,设施农业在荷兰、以色列和日本等一些发达国家得到迅速发展。目前,这些国家在设施农业装备和配套技术方面均形成了完整的体系,其现代化温室能根据作物对环境的不同需要,由计算机对设施内的温、光、水、气、肥等因子进行自动监测和调控,并可实现温室作物全天候、周年性的高效生产,荷兰温室西红柿的产量达到了5070kg/m2,黄瓜产量达80100kg/m2,玫瑰产量达320340枝/m2。同时,在设施农业高效生产的综合配套技术方面也得到了快速发展,无土栽培技术已被广泛使用,温室节能技术、环境监测与控制技术、CO2施肥技术、熊蜂授粉技术、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节水灌溉技术以及智能化管理与网络技术等方面也得到了快速发展8-11。主要技术发展趋势如下: (1)温室管理的数字化、智能化是目前国际设施农业研究与产业化开发的主要方向。 在详尽研究作物生理与环境互作关系的基础上,形成作物从苗期到成熟阶段不同生育时期与环境关系的量化指标体系和控制模型,实现对设施内温度、湿度、光照、水分、营养、C

    注意事项

    本文(寿光种苗产业发展现状.docx)为本站会员(牧羊曲112)主动上传,三一办公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办公(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

    三一办公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