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办公! | 帮助中心 三一办公31ppt.com(应用文档模板下载平台)
三一办公
全部分类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
  • 建筑/施工/环境>
  • 毕业设计>
  • 工程图纸>
  • 教育教学>
  • 素材源码>
  • 生活休闲>
  • 临时分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办公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北京市电影市场发展蓝皮书.docx

    • 资源ID:1779352       资源大小:1.53MB        全文页数:131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6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6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北京市电影市场发展蓝皮书.docx

    北京市电影市场发展蓝皮书(2009年)指导支持:北京市文化局编写:北京市电影发行放映协会清华大学影视传播研究中心/媒介调查实验室北京市电影市场发展蓝皮书编委会主 任:降巩民副主任:王 珠尹 鸿委 员:张凤友 常 林 杨连霞 李 艳 赵曙光 谢玉凤 陈传露主 编:王 珠执行主编:尹 鸿 张凤友调查监督:赵曙光项目协调:苏 婧 谢 渝目 录第一部分 2008年北京市电影市场概况11.1 北京市院线票房收入5.25亿元,年增幅43.8%,占全国市场份额12.2%,票房收入再次位居全国城市之首11.2 北京市影院观众规模达1458.9万人次,全市院线影院放映场次增长26.8%,常住市民年均影院观影人次接近1次21.3 北京市营业影院70家,银幕总数增加到305块,影院布局更趋合理,多厅影院达64.3%,影院平均银幕数达4.3块,院线影院银幕总数占全国银幕总数13.4%31.4北京市院线影院平均票价36元,在新增新建多家高档多厅影院的情况下票价稳中略有上升41.5北京市场国产影片发行数量有所增加,国产影片发行量明显多于进口影片,北京是国产电影产业的重要支撑51.6 小结6第二部分 2008年北京市电影院线与发行72.1 北京市2008年新增三条院线,新影联与中影星美市场份额略有下降,仍然主导北京市场;北京万达、广东珠江、世纪环球院线票房增加迅速72.2 各院线发行影片总量有升有降,国产电影发行比例从前一年的60%达到70%,北京成为国产电影的重要支撑市场92.3 北京各院线国产电影总发行数量、放映场次、观众人次、场均人次、票房总额均全面超过进口电影,国产电影发行效益和观众比例明显提升102.4国产影片平均票房增势迅猛,发行效益有所提升,国产影片占据了全年票房排行前三位122.5 国产电影发行市场的“大片”依赖症有所缓解,尽管超过4成的国产片全市票房收入不足1000元,但却有一批国产影片显示了市场竞争力152.6 热门档期共创票房高峰,淡季票房开发卓有成效162.7 小结18第三部分 2008北京市影院及放映市场193.1 2008年北京市新建10家多厅影院,影院数量、银幕数、座位数继续增长,平均每5.4万常住人口拥有一块银幕193.2 北京院线市场电影放映场次增长21.3%,国产影片总放映场次超过进口影片,但进口影片的平均放映场次仍高于国产影片。203.3 北京市影院平均收入突破700万元,万达国际影城CBD店、星美国际影城和华星国际影城分列全市影院票房排行前3位,中高档新型多厅影院市场优势明显,影院收入两极分化更加明显233.4 在新建新增多家高档多厅影院的情况下,北京电影市场2008年平均票价36元,票价的基本稳定保障了市场的扩大263.5 小结27第四部分 北京市青少年观众的电影消费行为284.1青少年电影观众的消费能力:46.4%的青少年观众月均消费在1000元以下,经济消费水平对电影消费行为有明显影响284.2对影院观影的爱好程度:看电影在青少年的活动爱好中排位第二,18-25岁年龄段青少年超过半数喜欢去影院看电影294.3观看电影的渠道:58%的青少年通过网络免费在线观看或下载电影314.4电影信息的获取渠道:网络和电视是青少年最主要的电影信息渠道,其中有超过6成的青少年通过网络了解电影信息324.5 对信息渠道的信任度:电视评论、家人朋友介绍的可信度最高334.6 影院选择习惯:51%的青少年观众会选择到相对固定的影院观看电影344.7观影行为选择:近七成的青少年观众与同学朋友一起看电影,影院消费的结伴特征明显344.8影院观影的平均花费:接近一半的青少年每次平均花费在50-99元之间354.9去影院观影的时间选择:45.2%的青少年观众选择晚上去影院看电影,超过三成的观众对观影时间没有明确偏好364.10选择看电影时段的原因:超过四成的观众是根据自己的方便选择观影时间,超过3成的观众对观影时段的选择是随机的374.11对喜爱影片的后继行为:36.2%的青少年观众会选择从网络下载收藏374.12暑期观影频率:46.4%的青少年观众在暑期进影院观看过2-3次电影, 13-17岁的青少年暑期不去影院的比例超过1半394.13近三年来青少年暑期观影次数变化:半数以上的青少年观众暑期观看电影的次数有所增加,青少年的增加比例明显高于成年人,17-25岁的青少年观影次数增加的趋势更明显404.14暑期相对其他时间段青少年观影次数的变化:暑期是青少年观看电影相对集中的档期,近50%的青少年观众在暑期增加了观看电影的次数414.15暑期电影的优惠程度:56.9%的青少年观众认为暑期看电影与平时相比没有明显的优惠424.16暑期在影院观看国产和外国电影的次数:青少年观众看国产影片的比例高于进口电影,没有呈现出对外国电影的选择偏好434.17小结44第五部分 北京市青少年观众的观影动机和影响因素455.1观影动机:影院是电影观看场所也是社交场所,与同学朋友相聚、感受影院效果、与情侣约会和有自己感兴趣的影片是青少年观众去影院的主要动机455.2不去影院的原因:超过四成的青少年观众因为票价较高而放弃去影院观影465.3影响去电影院观影次数的原因:票价对青少年观影频率的影响最明显475.4去影院观影的影响因素:恋人邀请和有喜爱看的影片最容易吸引观众去影院485.5影响观看电影的未来因素:62.7%的青少年认为网络游戏的影响最大485.6 小结49第六部分 北京市青少年观众的影片选择及对国产片的认知506.1影响观影选择的信息渠道:超过8成的青少年观众最容易受所认识的人的影响,影片的口碑效果作用明显506.2影响影片选择的因素:影片的故事情节和同学朋友的评价对青少年观众的影片选择行为影响最大506.3 最吸引观众的影片推广手段:超过8成的青少年观众愿意了解影片的网民评论、广告宣传、媒体报道、影片明星516.4对国产和进口片的选择:近一半的青少年观众对国产和进口片无特别偏好,超过三分之一的观众偏好进口大片526.5对影片出品地区的选择:美国电影最受青少年观众偏好526.6对国产电影的评价:大约四成的青少年观众对国产影片总体满意536.7对电影类型的偏好:喜剧片受超过8成的青少年观众喜爱,武侠、警匪、科幻、战争、魔幻片也受到欢迎546.8对影院观影的满意度:超过6成的青少年观众满意影院的观影体验546.9影响观影满意度的因素:超过四成的青少年观众满意看到了自己喜欢的影片556.10影院观影的不满意因素:票价和消费太高、没有喜欢的影片、影片选择余地小成为青少年观众最不满意的三大原因566.11对内地国产影片的评价:超过7成的青少年观众认可国产片的故事情节566.12对港产电影的评价:超过8成的青少年观众满意港产影片的表演576.13对国产动画片的评价:青少年观众对题材的满意度最高586.14 国产电影需要改进的方面:娱乐性、趣味性不足为最大缺陷586.15 对影片中不适当内容的认知:18岁以下的青少年观众中,有50%认为影院放映的影片中存在不适当的内容596.16 对不适当内容的认知:18岁以下青少年观众认为性场面和暴力侵犯场面最不适合青少年观看606.17 小结61第七部分 北京市电影市场发展趋势627.1北京电影市场的潜力将继续释放,北京将在全国率先突破常住人口年均影院消费1次的门槛627.2新建多厅影院对票房的贡献明显,众多中小型影院也在市场繁荣的大背景下获得了生机637.3北京影院建设成就斐然,城区薄弱区域和郊区县的影院建设将成为未来重点647.4电影市场竞争将有所加剧,电影票价可望更加合理667.5电影市场划归广电系统管理,电影的制作、发行和放映链条有望进一步加强合作,电影与电视的互动也可能增强667.6数字电影市场在农村将进一步扩大,艺术院线也将取得突破,新的电影观众人群将得到培育677.7小结67附录一 改革动态:北京市加大电影产业扶持力度 推动多厅影院建设成效显著70一、看准市场前景,适时出台阶段性鼓励政策70二、放大资金投入效应,带动北京放映市场快速发展71三、促进影院合理布局,推动电影产业发展壮大72附录二 2008年中国电影产业报告73一、年度数字:持续七年高速发展73二、年度行业:专业化、集中化、规模化成为趋势77三、年度制作:从增加数量转向提高质量82四、年度市场:国产片竞争力全面提升87五、新年展望:长大难成人93附录三 2008年美国电影市场统计报告96一、2008年美国电影全球票房稳定增长,海外涨幅更明显96二、美国电影观众人次稳中有降97三、看电影是最美国人最经济实惠和最流行的娱乐方式98四、美国电影票价涨幅与CPI指数大致相当99五、美国电影产量下降的同时发行量略增99六、美国电影协会(MPAA)成员缩减发行规模,独立公司发行量增加100七、PG-13级电影票房成绩最好100八、美国大型多银幕影院数量仍然在增加,银幕总数达到40194块101九、美国的数字影院银幕数量扩张迅速,美国数字银幕占全球数字银幕64%102附录四 观众调查的问卷与调查说明104调查方法说明116第一部分 2008年北京市电影市场概况2008年,北京市继续领跑全国电影市场。在全国电影市场普遍繁荣的大背景下,北京市电影市场继续保持高速增长的态势。北京的院线建设、影院建设成效显著。北京城市院线多达9条,是目前全国城市院线数量最多的电影市场。尽管受到地震灾害和奥运会的影响,北京各院线的票房总收入仍然再次位居全国城市之首。影院、银幕数量、影片放映场次等主要指标均有所增长。影院观众规模不断扩大。国产影片的市场份额优势明显。北京电影市场的消费潜力得到持续释放。1.1 北京市院线票房收入5.25亿元,年增幅43.8%,占全国市场份额12.2%,票房收入再次位居全国城市之首北京电影市场领跑全国。全年北京70家院线影院的票房总收入达到5.25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43.8%(参见图表1-1),不仅明显高于前一年的增幅(25.9%),也明显高于30.5%的全国平均票房增长幅度,占全国43亿元票房总收入的12.2%。票房再次位居全国城市之首。城市票房排名第二位的上海市场2008年票房收入为4.4亿元,全年增幅17.1%。图表1-1 2004-2008年北京市电影院线票房收入曲线图1.2 北京市影院观众规模达1458.9万人次,全市院线影院放映场次增长26.8%,常住市民年均影院观影人次接近1次2008年北京电影消费市场活跃,电影观众人次有较大幅度增长。在政府相关政策推动下,北京市场影院建设、院线建设基础更加坚实。北京共放映电影44万场次,比去年同期增长26.8%。北京影院观众规模达到1458.9万人次(参见图表1-2),比去年同期增长36.7%。图表1-2 2004-2008年北京市院线影院观众人次变化曲线2008年北京常住人口(1633万)平均年观影人次从2007年的0.65次提高到了0.89次(参见图表1-3),即将突破年均1次大关。图表1-3 2004-2008年北京市常住居民院线影院平均观影频次变化曲线1.3 北京市营业影院70家,银幕总数增加到305块,影院布局更趋合理,多厅影院达64.3%,影院平均银幕数达4.3块,院线影院银幕总数占全国银幕总数13.4%2008年,北京市共有影院74家,正常营业影院70家,比2007年运营的影院增加5家。其中,城八区共有影院56家,占影院总数80%,10个远郊区县共有影院14家,占总数20%。2008年,北京市新增多厅影院12家(西宫、大华影院等2家多厅影院暂时停业),新增多厅影城填补了亚运村、望京、CBD、东南四环、天通苑、回龙观、东高地、良乡等地区多厅影院建设的空白,为北京电影市场培养了新的增长点。全市共有星级影院29家,占全市影院总数的41%。其中,五星级影院4家,四星级影院1家,三星级影院7家,二星级影院15家,一星级影院2家。影院硬件设施的进一步完善和服务水平的提高,成为吸引观众走进影院的重要因素。2008年,全市70家影院总银幕数增加到305块(参见图表1-4),较上一年增加28.2%。座位数达66,866座,比上一年增加17.7%。全市4厅及以上影院数量达45家(参见图表1-5),较前一年增加28.6%,占全市运营影院数量的64.3%。其中4-8厅影院共有39家,占全市影院总数的55%,9厅及9厅以上的影院共有6家,占总数的9%。全市影院平均银幕数量超过4.3块,同比增长22.2%,是全国影院平均银幕数(2.7块)的1.6倍。图表1-4 2004-2008年北京市院线影院、银幕和座位数量变化曲线图注:2008年数据不包括4家非正常运营的影院图表1-5 2008年北京市院线影院构成比例图1.4北京市院线影院平均票价36元,在新增新建多家高档多厅影院的情况下票价稳中略有上升由于多家新建现代多厅影院投入运营,北京2008年的电影票价平均票价为36元,高于前一年的的平均票价(34.15元)。新影联院线平均票价为35元(参见图表1-6),比前一年增长3元;星美院线平均票价为37元,比前一年下降1元。北京电影票价基本保持了稳定,有利于保持和扩大北京地区的电影观众规模。图表1-6 2004-2008年北京电影院线平均票价变化曲线图1.5北京市场国产影片发行数量有所增加,国产影片发行量明显多于进口影片,北京是国产电影产业的重要支撑2008年,北京影院市场电影产品的供应继续增加,北京地区院线发行国产影片的数量明显高于进口影片。新影联院线(北京地区)与中影星美院线(北京地区)共拥有66家影院、259块银幕,在北京电影发行放映市场中占据了较大份额。2008年,北京新影联院线发行影片共435部(参见图表1-7),较前一年减少21部,减幅为4.6%。其中,国产电影的发行数量为308部,较前一年增加6部,增长2%(参见图表1-);中影星美院线发行影片共250部(参见图表1-8),较前一年增加43部,增长21%。其中,国产影片的发行数量为182部,比前一年增加18%(参见图表1-8)。图表1-7 2004-2008年北京新影联院线电影发行变化曲线图图表1-8 2004-2008年中影星美院线电影发行变化曲线图广东珠江、世纪环球两条院线虽然在北京仅有1家影院,其影片发行量也分别达到了146部(国产100部/进口46部)和134部(国产88部/进口46部)。影院平均2-3天就有1部新片上映,国产影片发行总量也明显高于进口影片。1.6 小结2008年,北京市电影市场继续保持良好发展势头,继续领跑全国电影市场。在全球经济危机的大背景下,美国、日本、韩国等国家的电影市场都表现平平,西班牙、意大利等国家的电影市场下滑明显,而英国、法国、德国等欧洲国家的电影市场增长都不到10%。但是,中国电影产业却依然走过了第七个高速发展的年头。一方面继续显示了中国电影产业改革开放所释放的持续活力,另一方面也为来年中国电影抵御全球经济危机奠定了坚实基础。在全国电影市场繁荣的局面下,北京市场影院建设、院线建设成效显著,市场良性竞争,促进了市场效率和服务水平的提高。北京影院市场的各项统计指标都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票房收入、观众人次、放映场次、影院和银幕数等主要指标都继续增加。北京票房收入再次位居全国城市之首。北京市场已经成为中国电影产业发展的重要支撑。第二部分 2008年北京市电影院线与发行2008年,北京电影市场的院线数量达到9条,居全国城市之首。目前已有新影联(北京地区)、中影星美(北京地区)、北京万达(CBD店、天通苑店、石景山店)、重庆保利万和(保利万源影城)、广东珠江金逸(北京金逸国际影城)、世纪环球(世纪东都影城)、中影南方新干线(传奇时代影城)、华夏新华大地(新华国际影城)、上海联合等9条城市院线,为全国院线数量最多的城市。9条院线公司在北京市共经营70家影院,305块银幕。新影院和新银幕的增加,一方面推动了市场竞争,另一方面扩大了市场空间,促进了北京电影市场的进一步繁荣。2.1 北京市2008年新增三条院线,新影联与中影星美市场份额略有下降,仍然主导北京市场;北京万达、广东珠江、世纪环球院线票房增加迅速北京新影联与中影星美院线在北京电影市场中一直占据主导地位。2008年,随着北京万达、广东珠江、世纪环球院线的迅速发展,以及华夏新华大地、中影南方新干线、重庆保利院线的进入,北京电影院线的竞争格局有所变化(参见图表2-1)。图表2-1 2008年北京电影市场各院线票房份额 北京新影联院线是全国最大的电影院线之一,也是目前北京地区电影院线中总票房最高、影院数量最多、影院布局最完整的电影院线。2008年,新影联院线在北京地区共经营55家影院,分布于城7区及10个远郊区县,其中27家为多厅影院。新影联院线(北京地区)共有196块银幕、47647个座位,2008年票房收入共计2.67亿元,比前一年的1.97亿元增加了35.5%(参见图表2-2)。新影联票房占北京地区影院票房总收入的50.88%,市场份额比前一年下降了约3个百分点。2008年,北京新影联平均每块银幕创造136.4万元票房收入,较前一年的115.3万元增加了18%,单银幕经济效益得到提高。中影星美院线为2008年全国电影院线票房冠军,全国票房收入5.34亿元,其在北京地区的市场份额仅居新影联之后。2008年,中影星美在北京地区拥有签约影院11家,其中10家为多厅影院,共有63块银幕、11288个座位,票房收入超过1.67亿元,占北京市场的31.9%。其票房收入比前一年的1.29亿元增长约29.5%,市场份额下降超过3个百分点。2008年,中影星美平均每块银幕创造265.9万元票房收入,较前一年的293.9万元下降9.5%。这与星美新建影院新投入运营有关。2008年,北京新影联与中影星美两家院线在北京地区共经营影院66家、259块银幕、58935个座位,两条院线的票房收入共计约4.35亿元,占北京电影市场票房份额的80%以上。2008年,北京万达、广东珠江、世纪环球院线迅速崛起。北京万达新增2家影院、19块银幕、4600个座位,票房收入比前一年增加了3310万元(2008年12月开业的万达影城石景山店票房未计),增幅达129.8%。北京万达影城CBD店的年度电影票房达到4553.8万元,成绩突出。广东珠江与世纪环球院线在京各有1家7厅影院,票房也在逐渐增长。2008年新进入北京市场的华夏新华大地、中影南方新干线、重庆保利院线影院均于2008年12月开始营业,其中中影南方新干线的传奇时代影城12月票房达到54.91万元。图表2-2 2008年北京电影院线统计表院线发行影片数(部)影院数(家)银幕数(块)座位数(座)场次人次平均票价(元)票房(万元人民币)新影联435551964764727125677140403526731中影星美25011631128810356045238973716753.66北京万达161328611233929(不含石景山店)1490000(不含石景山店)36.5(不含石景山店)5861(不含石景山店)广东金逸珠江146178681552350141836.141812.34世纪环球1341711001456133678937.31256.23华夏新华大地81451229952863418.22中影南方新干线111811007521001455.1454.91重庆保利万和12145653781237029.6936.732.2 各院线发行影片总量有升有降,国产电影发行比例从前一年的60%达到70%,北京成为国产电影的重要支撑市场2008年,除新影联院线外,北京地区各院线发行影片的总量都有增加。新影联院线共发行影片435部(参见图表2-3),较前一年下降4.6%。其中,发行进口影片127部,较前一年(154部)下降了17.5%;发行国产影片308部,占发行总数的70.8%,较前一年(302部)增长了2%。图表2-3 2004-2008年北京新影联院线电影发行变化曲线图2008年,中影星美院线共发行影片250部(包含特种片),比前一年增加20.8%(参见图表2-4)。其中,发行进口影片66部,比前一年(55部)增加20%;发行国产影片182部,比前一年(154部)增加了18.2%,占发行总数的72.8%。图表2-4 2004-2008年中影星美院线电影发行变化曲线图2008年,中国国产电影总量为406部,是近7年来增幅最小的一年,而新影联发行的国产片数量(包括旧片发行)相当于2008年国产影片生产总量的76%。中影星美发行的国产片数量则相当于当年国产影片生产总量的45%。各院线国产影片发行数量的提高,增加了北京电影市场节目的多样性、扩大了北京观众的消费选择、激发了北京电影市场的消费潜力,也使北京成为国产电影最重要的市场。2.3 北京各院线国产电影总发行数量、放映场次、观众人次、场均人次、票房总额均全面超过进口电影,国产电影发行效益和观众比例明显提升2008年,北京各大电影院线的国产电影发行数量、放映场次与前一年相比,均有所增长。前一年,国产电影的放映场次、观众总人次和票房总额均低于进口电影,而2008年的国产电影放映场次、观众总人次和票房总额均明显高于进口电影。2008年,新影联院线总放映场次为271256场(参见图表2-5),较前一年(230918)多放映40338场,增长率为17.5%。其中,进口电影的放映场次为122331场,比前一年(129179场)少放映了6848场,增长率为-5.3%,占总放映场次的45.1%,较前一年(55.9%)降低了10个百分点;国产电影的放映场次为148925场,较前一年(101739场)增加了47186场,增长率为46.4%,占总放映场次的54.9%,较前一年(44.1%)提高了10个百分点。2008年,新影联院线影院北京市场观众总人次为7714040人次,与前一年观众总人次(6212144次)相比增加了1501896人次,增长率为24.2%。其中,进口电影的观众总人次为2900582人次,占观众总人次的37.6%;国产电影的总人次为4813458人次,占观众总人次的62.4%。2008年,新影联院线电影票房总收入为26731万元,其中进口电影票房为9797万元,占总票房的36.7%;国产电影票房为16934万元,占总票房的63.3%,超过进口电影26个百分点。进口电影的场均人次为24人次,国产电影的场均人次为32人场,超过了全部影片场均人次(28次)。图表2-5 新影联院线2008年在北京市场的主要放映指标2008年,中影星美院线总放映场次为103560场(参见图表2-6),较前一年(78182场)多放映25378场,增长率为32.5%。其中,进口电影的放映场次为47566场,比前一年(41419)多放映了6147场,增长率为14.8%,占总放映场次的45.9%,较前一年(53%)降低了7个百分点;国产电影的放映场次为55994场,较前一年(36763场)增加了19231场,增长率为52.3%,占总放映场次的54.1%,较前一年(47%)提高了7个百分点。2008年,中影星美院线影院北京市场观众总人次为4523897人次,与前一年观众总人次(3421150次)相比增加了1102747人次,增长率为32.2%。其中,进口电影的观众总人次为1708429人次,占观众总人次的37.8%;国产电影的总人次为2815468人次,占观众总人次的62.2%。2008年,中影星美院线电影票房总收入为16753.6万元,其中进口电影票房为6785.6万元,占总票房的40.5%;国产电影票房为9968万元,占总票房的59.5%,超过进口电影19个百分点。进口电影的场均人次为36人次,国产电影的场均人次为50人次,超过了全部影片场均人次(43人次)。图表2-6 中影星美院线2008年在北京市场的主要放映指标北京市场其它院线的发行业绩与新影联、中影星美院线具有相同的特点。国产影片的市场发行效益与观众人次所占比例扭转了持续下降的趋势,国产影片发行数量、放映场次、场均人次、观众人次及票房收入均超过了进口影片。国产影片发行效益的提高,一方面得益于国产影片质量的普遍提高;另一方面也得益于各院线对国产影片发行的高度重视。2.4国产影片平均票房增势迅猛,发行效益有所提升,国产影片占据了全年票房排行前三位2008年新影联和中影星美院线票房排名(北京地区)前10位的影片中,进口影片分别只有3部和2部。而且票房前三位均为国产影片。国产影片的市场竞争力和发行效益大大提升。在2008年新影联院线发行的影片中,票房收入超过1000万的国产影片有4部,进口影片只有1部(参见图表2-7);票房收入超过100万的国产影片(不含1000万以上)有24部,进口影片则为20部。国产影片场均人次(平均32人次)高于进口影片的场均人次(平均24人次)。图表2-7 2008年新影联院线(北京地区)电影票房前10名统计数据排名片名场次人次票房合计(元)1赤壁11,519432,14116,822,901.902非诚勿扰5,213445,08816,717,612.503集结号8,517335,22412,117,041.004画皮8,850333,15211,714,838.705功夫熊猫(进口)9,531348,72710,570,099.006梅兰芳5,266244,5839,053,606.647长江七号9,003257,7008,972,568.008功夫之王8,012207,0947,777,031.509007:大破量子危机(进口)6,747202,2037,577,762.0010钢铁侠(进口)8,630205,2357,553,021.00中影星美院线票房收入超过1000万的国产影片有2部(参见图表2-8),进口影片票房收入均在1000万以下;票房收入超过100万的国产影片(不含1000万以上)有16部,进口影片13部。国产影片的场均人次(50人次)高于进口影片的场均人次(36人次)。国产影片票房收入显示出强劲的增长势头。图表2-8 2008年中影星美院线(北京地区)电影票房前10名统计数据排名片名场次人次票房合计(元)1赤壁4,127287,06412,478,4772非诚勿扰2,263296,79412,315,4323画皮4,018219,4618,944,0534功夫熊猫(进口)3,937243,8948,905,5545梅兰芳2,382183,3027,407,4376长江七号2,869181,7047,125,1447功夫之王3,215161,0276,742,7548007:大破量子危机(进口)3,464149,6176,397,1039集结号1,975121,2695,121,06910木乃伊33,110117,4454,799,677从单片平均票房数据来看,国产影片虽然显示出了迅猛的增长势头,但平均票房仍与进口影片存在一定的差距。2008年,新影联院线发行的国产影片平均票房为54.98万元(参见图表2-9),虽然同比增长88.7%,但明显低于进口影片77.14万元的平均票房。图表2-9 2004-2008年新影联院线电影发行单片平均票房20042005200620072008平均票房(万元)平均票房(万元)同比增长率(%)平均票房(万元)同比增长率(%)平均票房(万元)同比增长率(%)平均票房(万元)同比增长率(%)全部影片29.3437.5628.0%42.6313.5%43.682.5%61.4540.7%国产影片28.9330.565.6%30.53-0.001%29.14-4.6%54.9888.7%进口影片29.8250.5369.5%69.3537.2%72.214.1%77.146.8%中影星美院线发行的国产影片平均票房为54.77万元(参见图表2-10),同比增长59.6%;进口影片的平均票房为102.81万元,是国产影片平均票房的1.88倍。两条院线发行影片的平均票房均有增加,国产影片贡献较大。国产影片的平均票房从2007年的低谷反弹,增长较快,缩小了与进口影片平均票房间的差距。中影星美院线进口影片的单片平均票房自2004年以来第一次出现了负增长,平均票房下降了26.1%。图表2-10 2004-2008年中影星美院线电影发行单片平均票房20042005200620072008平均票房(万元)平均票房(万元)同比增长率(%)平均票房(万元)同比增长率(%)平均票房(万元)同比增长率(%)平均票房(万元)同比增长率(%)全部影片36.3646.2827.3%58.3626.1%62.477.0%67.017.3%国产影片31.2837.0518.4%46.7426.2%34.32-26.6%54.7759.6%进口影片43.0260.4240.4%73.3721.4%139.0489.5%102.81-26.1%国产影片发行数量、放映场次的增加为国产影片票房作出了一定的贡献,国产电影平均票房的大幅增长体现出国产电影对影院观众的吸引力正在逐渐增强。这对于进一步提高国产影片的制作水准与市场号召力,进一步扩大和促进国产影片的发行放映都是有利的信号。2.5 国产电影发行市场的“大片”依赖症有所缓解,尽管超过4成的国产片全市票房收入不足1000元,但却有一批国产影片显示了市场竞争力2008年,国产影片票房高度集中于少数大片的状况有所改善,数量更多的国产影片显示出创造票房的能力。2008年,新影联院线国产影片前5位的票房总收入为6642.6万元(参见图表2-11),占全部影片票房的24.8%,前5位的国产影片票房总收入占国产影片票房总收入的39.2%,所占比例比上一年(55.2%)降低了16个百分点。票房排行榜前10位的国产影片票房总收入为10073.2万元,占全部影片票房的37.7%,前10位的国产影片票房总收入占国产影片票房总收入的59.5%,所占比例比上一年(70.8%)降低了11个百分点。这说明,有更多的国产影片表现出较好的票房能力。当然,国产影片的整体竞争力仍然不足。作为北京地区影片发行量最大的院线,新影联院线于2008年发行的大多数国产影片未能充分体现发行效益。票房收入在100万以下的国产影片有280部,占国产影片发行总数的91%,而票房收入在1000元以下的国产影片有135部,占国产影片发行总数的43.8%。图表2-11 2008年新影联院线(北京地区)国产影片票房前20位排名片名场次人次票款(元)1赤壁1151943214116822901.902非诚勿扰521344508816717612.503集结号851733522412117041.004画皮885033315211714838.705梅兰芳52662445839053606.646长江七号90032577008972568.007功夫之王80122070947777031.508赤壁(数字)29311451566051073.009木乃伊367281642146037227.6510非诚勿扰(数字)14721401685467650.0011大灌蓝63971531595072260.1012叶问23891298034395100.5013画皮(数字)21271087704066917.0014投名状44821072123832745.00排名片名场次人次票款(元)15梅兰芳(数字)1431865743329551.1016功夫之王(数字)2482768483086809.5017集结号(数字)1474783053022926.0018长江七号(数字)1872714862809378.6019三国之见龙卸甲2501625552199860.5020爱情左右1736650112173336.00在新影联与中影星美院线2008年度国产影片票房前20位排行榜中(参见图表2-12),大片仍然占据了榜单的头几名,但市场份额与过去相比,有所减少。中小成本电影发挥出了市场潜力(如桃花运、爱情左右、五颗子弹、我叫刘跃进等),一批类型电影也渐入佳境,更多的国产电影具备了市场适应能力和市场竞争能力。图表2-12 2008年中影星美院线(北京地区)国产影片票房前20位排名片名场次人次票款(元)1赤壁4,127287,06412,478,4772非诚勿扰2,263296,79412,315,4323画皮4,018219,4618,944,0534梅兰芳2,382183,3027,407,4375长江七号2,869181,7047,125,1446功夫之王3,215161,0276,742,7547集结号1,975121,2695,121,06

    注意事项

    本文(北京市电影市场发展蓝皮书.docx)为本站会员(小飞机)主动上传,三一办公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办公(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

    三一办公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