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办公! | 帮助中心 三一办公31ppt.com(应用文档模板下载平台)
三一办公
全部分类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
  • 建筑/施工/环境>
  • 毕业设计>
  • 工程图纸>
  • 教育教学>
  • 素材源码>
  • 生活休闲>
  • 临时分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办公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中关村产业发展报告书.docx

    • 资源ID:1775787       资源大小:2.58MB        全文页数:259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6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6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中关村产业发展报告书.docx

    中关村产业发展报告2006中关村科技园区管理委员会2006年12月前 言2005年,是中关村科技园区发展历程中至关重要的一年。温家宝总理视察中关村,寄语中关村“四位一体”的新定位;国务院印发了关于支持做强北京中关村科技园区若干政策措施的会议纪要;北京市政府发布了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做强中关村科技园区的若干意见;中关村科技园区空间进行调整,多个专业园和产业基地纳入了中关村的政策区范围;等等。这些重大事件对中关村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2005年,中关村实现了“五年上台阶”发展目标,主要产业发展和技术创新指标在我国高新区继续保持领先地位。为进一步洞悉中关村产业发展现状与存在问题,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依据,为园区企业提供了解行业发展动态的途径,为国内外投资者提供了解中关村的窗口,中关村科技园区管理委员会组织研究、编制了中关村产业发展报告2006。本报告分为上下两篇。上篇为2005年中关村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综述,主要从产业规模与结构、企业创业与成长、创新资源与成果、产业组织创新、园区国际化等角度对中关村产业发展进行总结,并且对软件、集成电路、计算机及网络、通信、生物医药、环保新能源等中关村优势产业进行分析。下篇为中关村产业发展专题研究,主要对文化创意产业、数字电视、高技术服务业、创新集群、产业联盟、空间布局、创新资源等中关村发展热点和关键问题进行专题分析。本报告的研究工作主要依托长城企业战略研究所完成。在编制过程中得到了众多企业、组织机构及业内专家的大力支持和帮助,在此表示衷心的感谢。编 委 会 名 单主 任:戴 卫副主任:郭 洪 赵慕兰 王德禄编 委:段宏伟 赵宏伟 谢强华 李 朋 张若松 罗 瀛 殷 豪 孙 莹 武文生 张建宁 陈文丰 王成刚 程 宏 孔伟强 冷 松 彭 晖王雅娟 杨 艳 李 贞 田江新贾爱娟 聂丽霞 王 峰总 目 录上篇:中关村产业发展综述及重点产业分析一、2005年中关村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综述1(一)高新技术产业规模再创新高,继续领跑国内高新区11. 2005年中关村高新技术产业总量再创新高12. 主要经济指标远超国内高新区13. 电子信息产业稳定增长,高技术服务业蓬勃发展14. 中关村和国际知名高新区产业发展比较1(二)中关村是我国创业最活跃的区域11. 中关村是创业的热土12. 中关村是企业成长的乐园13. 中关村是国内风险投资最丰富的区域14. 中关村和国际知名高新区企业数量比较1(三)中关村是我国最重要的区域创新中心11. 科技基础设施和创新平台最完备的区域12. 拥有国内层次最高、密度最大,极为丰富的人力资源13. 研发投入大、创新成果丰硕14. 产业业态、商业模式创新层出不穷15. 技术转移活跃1(四)中关村是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组织创新的先锋11. 政府积极推进资源高效配置的机制体制创新12. 聚焦六大重点细分产业,集成优势,努力打造中关村特色产业结构13. 产业联盟发展迅速,类型多样,合作方式各异14. 大力推进专业园建设,成效显著1(五)中关村正逐渐走向国际化11. 龙头企业迈出国际化步伐12. 一批自主创新企业在国际资本市场成功上市和融资13. 技术标准走向国际化14. 国际创新资源加速在中关村集聚1二、中关村软件产业持续快速增长1(一)中关村拥有我国规模最大的软件产业集群11. 保持高速增长,规模迅速扩大,园区集聚比较明显12. 以民营、中小企业为主,外资也占较大比重13. 软件外包占国内三分之一,拓展国际市场的步伐不断加快14. 发展环境进一步完善15. 收入及高成长前列企业1(二)中间件、信息安全、行业应用等领域优势突出,数字内容成为新的增长点11. 中间件领域优势更加突出12. 信息安全领域继续领先,占据国内市场大半江山13. 企业管理软件和重点行业应用软件成绩显著14. 数字内容领域发展迅速,是软件产业新的增长点15. 嵌入式软件领域稳步发展16. 外包企业优势凸现1(三)中关村软件产业发展面临的问题11软件产品化之路任重道远12软件工程化能力需要进一步提升1三、中关村集成电路产业结构变化趋势明显,设计比重稳步提高1(一)集成电路产业规模稳步扩大,行业集中度增强,产业结构变化趋势明显11. 产业规模稳步扩大12. 产业集中度进一步增强,外资企业仍占有较大比重13. 产业空间布局保持稳定,产业链结构变化趋势明显14. 产业发展环境进一步完善15. 收入及高成长前列企业1(二)设计领域最具实力、发展势头强劲,封装、测试仍占据重要位置11. 设计仍是中关村最具实力的环节,但受到国内其他区域的强力挑战12. 制造业快速发展,实力进一步增强13. 封装、测试业稳定增长,仍占据重要位置14. 技术及研发主要进展状况15. 按产品应用领域分类发展状况1(三)中关村集成电路产业发展面临的问题11配套环节不完整影响中关村设计环节的竞争力12急需建立集成电路IP支撑环境1四、中关村计算机及网络产业领跑中国1(一)计算机产业全面领先,集中度很高,但网络产业优势不明显11. 产业规模进一步扩大,产品、技术和品牌全面领先12. 产业集聚、集中趋势明显,行业旗舰已经形成13. 研发平台与产业组织不断完善14. 收入及高成长前列企业1(二)PC市场国内占有率超过55、服务器、高性能计算机技术领跑中国11. 台式机继续保持国内市场占有率第一12. 笔记本电脑市场加速膨胀13. 高性能计算机技术傲视国内14. 服务器品牌处于国内垄断地位15. 路由器技术取得新突破16. 交换机平稳发展1(三)中关村计算机及网络产业发展面临的问题11. 计算机产业面临国际化挑战12. 在传统网络市场中已经不具有明显优势,需要寻找新的增长点1五、中关村通信产业自主创新技术取得重大突破1(一)通信产业收入占园区1/6,产业集中度很高,外资占主导地位11. 通信产业规模最大,外资占主导地位12. 园区分布比较集中,产业集中度日益增强13. 科研创新环境日益完善14. 收入及高成长前列企业1(二)突破TD-SCDMA终端瓶颈,SCDMA市场增长势头强劲,手机电视成为热点11. TD-SCDMA突破终端瓶颈12. SCDMA市场增长势头强劲13. 移动通信终端在国内地位显著增强14. 手机电视成为热点1(三)中关村通信产业发展面临的问题11需要进一步加快新技术产业化步伐12产业缺乏本土龙头企业1六、中关村生物医药产业高速增长1(一)生物医药产业保持高速增长,园区布局相对分散11. 规模快速扩大,园区布局相对分散12. 有一定的产业集中度,企业以民营股份公司为主13. 研发能力显著增强14. 收入及高成长前列企业1(二)在疫苗、诊断试剂、重大疾病治疗药物等领域表现突出11. 中关村是我国疫苗重要研发基地12. 诊断试剂实力雄厚13. 重大疾病治疗药物有了新突破14. 数字影像诊断设备处于国内领先地位15. 在介入治疗与骨植入材料领域具有良好基础16. 生物医药CRO优势明显1(三)中关村生物医药产业发展面临的问题11尚未进入到以原始创新为动力的阶段12需要更为高效的资源组织模式13持续性资金投入是生物医药企业原始创新的关键14外界市场因素对生物医药产业发展具有很大影响1七、中关村环保新能源产业跨越式发展1(一)环保新能源产业以民营企业为主,实现了跨越式增长,同比增幅64.411. 环保新能源产业跨越式发展12. 产业空间布局相对集中,以各类民营企业为主13. 科研基础平台不断完善14. 收入及高成长前列企业1(二)拥有诸多国内知名企业,在大气、污水污泥、节能与新能源领域表现突出11. 大气(室内空气)治理领域具有较好的基础12. 污水污泥处理领域国内领先13. 节能与能源多样化方面具有较强的竞争力1(三)中关村环保新能源产业发展面临的问题11新能源产业有待实现质的突破12企业的市场拓展能力急需加强1下篇:中关村产业发展专题研究专题一: 中关村文化创意产业研究报告1一、文化创意产业国内外发展现状1(一)文化创意产业的界定1(二)国际代表区域英国、硅谷、香港文化创意发展概况1(三)北京文化创意产业总量结构及主要集聚区1二、中关村文化创意产业的资源1(一)具有行业优势1(二)拥有丰富的教育培训和行业协会资源1(三)具有独特的产业环境优势1(四)产业集群化发展趋势明显1(五)已经形成独具特色的文化创意产业生态群1三、中关村文化创意产业发展重点领域1(一)网络与无线增值服务1(二)网络出版1(三)数字游戏1(四)数字动漫1(五)数字多媒体1(六)独立设计服务1四、以产业联盟为主要手段促进中关村文化创意发展的建议1(一)关于网络和无线增值服务产业联盟的建议1(二)关于网游和动漫产业联盟的建议1(三)关于数字多媒体产业联盟的建议1(四)关于网络出版产业联盟的建议1专题二: 中关村数字电视产业研究报告1一、数字电视产业国内外发展情况1(一)国际数字电视推广计划与发展情况1(二)我国数字电视推广计划与发展情况1(三)主要数字电视技术标准情况1二、中关村数字电视产业相关资源1(一)数字电视产业链结构1(二)中关村数字电视产业标准、芯片及设备资源1三、促进中关村数字电视发展的建议1(一)把握高端环节、重点培育关键技术和骨干企业1(二)积极探索商务运营模式创新、丰富数字电视服务内容1(三)大力推进数字电视工程中心建设1(四)建立数字电视产业联盟1专题三: 中关村高技术服务业研究报告1一、硅谷高技术服务业发展现状1二、中关村高技术服务业发展现状1(一)高技术服务业兴起1(二)高技术服务业快速发展1(三)高技术服务业面临的挑战1三、促进中关村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建议1(一)制定中关村高技术服务业促进行动方案1(二)促进高技术服务业的集聚,建立专业孵化器和加速器1(三)发挥产业联盟、行业组织的作用,增强参与国际竞争的能力1专题四: 中关村创新集群研究报告1一、创新集群的概念及国外典型案例分析1(一)创新集群概念的演变及内涵1(二)国外典型创新集群硅谷发展现状及特点1二、中关村创新集群的发展过程与特点1(一)创新集群是高新区的基本功能1(二)中关村创新集群的形成过程1(三)中关村创新集群的特点四类组织、五类要素、机制体制创新1三、促进中关村创新集群发展的措施和建议1(一)进一步聚焦特色产业和优势产业1(二)关注重点目标企业群体1(三)支持产业联盟的建立和运行1(四)加强专业园和产业基地建设1(五)引导创新要素高效配置1专题五: 中关村产业联盟研究报告1一、产业联盟的兴起1(一)产业联盟形成的经济、技术、市场动因1(二)产业联盟的合作形式1(三)产业联盟的运行机制1二、国内外产业联盟发展特点及趋势1(一)欧盟、美国产业联盟发展的特点1(二)国内产业联盟发展迅速、行业多元化,国际化趋势明显1三、中关村产业联盟发展现状1(一)发展迅速1(二)类型多样、合作方式各异、特点鲜明1(三)还存在一定不足1四、促进中关村产业联盟发展的措施和建议1(一)以企业为主体,技术标准为纽带,完善知识产权政策1(二)提高产学研合作效率1(三)建立行之有效的沟通和交流机制1(四)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提高联盟的国际竞争力1(五)充分发挥政府的协调、引导、支持作用1专题六: 中关村空间布局研究报告1一、中关村空间布局发展历程1(一)“一区多园”与“一环两线”的空间布局初步形成1(二)高新技术产业适合以专业园的形式发展1(三)中关村高新技术产业空间布局趋势1二、中关村各园区发展现状1(一)各园区经济和产业发展整体分析1(二)重点产业空间布局情况1(三)具有代表性专业园发展情况1(四)新增园区发展情况1专题七: 中关村创新资源研究报告1一、高等院校1二、国家重点实验室1三、国家工程研究中心1四、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五、国家科技进步奖1六、北京市科技进步奖1图 目 录图1-1 20002005年中关村高新技术产业总收入及增长率(亿元)1图1-2 2000-2005年中关村增加值率1图1-3 20002005年中关村与国家高新区总收入比较(亿元)1图1-4 2005年中关村与国家五大高新区经济总量比较(亿元)1图1-5 20002005年中关村与国家高新区高新技术增加值的比较(亿元)1图1-6 2000-2005年中关村净利润和上缴税额占国家高新区的比重1图1-7 中关村2005年净利润和上缴税额与五大高新区的比较(亿元)1图1-8 2005年中关村园区总收入构成(分技术领域)1图1-9 2004-2005年中关村十大产业中高技术服务业各指标占园区比重1图1-10 硅谷、中关村、新竹、班加罗尔整体产业规模比较1图1-11 2005年硅谷产业结构(按照从业人员)1图1-12 2005年新竹产业结构(按销售收入)1图1-13 2005年班加罗尔产业结构(按销售收入)1图1-14 2001-2005年中关村企业数量变化情况(个)1图1-15 2005年中关村与国家五大高新区企业数量比较(个)1图1-16 2001-2005年中关村与国家高新区企业数量比较(个)1图1-17 2000-2005年中关村高新技术企业规模构成情况(个)1图1-18 硅谷、中关村、新竹、班加罗尔企业数量比较1图1-19 2005年中关村人力资源结构1图2-1 2003-2005年中关村软件销售收入(亿元)1图2-2 中关村软件产业园区分布(按收入)1图2-3 中关村软件产业人力资源结构图1图2-4 2005年中关村软件产业企业规模构成情况1图2-5 中关村软件企业性质统计(按收入)1图2-6 2004-2005年中国中间件市场前三甲份额图1图2-7 2005年主要防病毒产品市场占有率1图2-8 2005年中国硬件防火墙市场结构1图2-9 2005年中国个人软件防火墙市场结构1图3-1 中关村集成电路产业人力资源结构图1图3-2 20042005年中关村产业链结构变化情况1图4-1 中关村计算机及网络产业人力资源结构图1图4-2 2005年中国台式机市场品牌分布1图4-3 2004年中国台式机市场品牌分布1图4-4 2005年中国笔记本电脑市场品牌分布1图4-5 2004年中国笔记本电脑市场品牌分布1图4-6 2005年中国高性能计算机性能TOP100品牌分布1图4-7 2005年中国高性能计算机重要应用领域1图4-8 2005年中国服务器市场品牌分布1图4-9 2005年中国高端路由器市场品牌分布1图4-10 2005年中国低端路由器市场品牌分布1图4-11 中国以太网交换机市场品牌分布1图5-1 中关村通信产业人力资源结构图1图5-2 2005年中关村通信产业企业经济类型构成1图5-3 中关村通信产业园区分布1图5-4 TD-SCDMA标准专利分布1图5-5 TD-SCDMA产业链(红色为中关村企业)1图5-6 2005年SCDMA用户数量及预测(万户)1图5-7 2005年SCDMA网络覆盖范围1图5-8 2003-2005年信威通信公司业绩(百万元)1图5-9 2005年第四季度国内手机厂商市场份额1图5-10 国内移动多媒体终端设计企业竞争格局1图6-1 中关村生物医药产业人力资源结构图1图6-2 中关村生物医药产业园区分布1图6-3 中关村生物医药产业经济结构(按收入分)1图6-4 诊断试剂分类1图6-5 2005年中国HIV诊断试剂市场占有率1图6-6 治疗药物分类1图6-7 医疗器械分类1图6-8 介入治疗材料分类1图6-9 骨植入材料分类图1图7-1 2002-2005年中关村环保新能源产业总收入变化情况(亿元)1图7-2 中关村环保新能源产业人力资源结构图1图7-3 中关村环保新能源产业园区分布1图7-4 中关村环保新能源产业经济结构(按收入)1图7-5 空气净化治理设备分类1图7-6 污水污泥处理领域分类及主要技术1图9-1 数字电视产业价值链结构1图10-1 高技术服务业收入在十大行业中的比重(亿元)1图10-2 高技术服务业企业数量在十大行业中的比重(个)1图10-3 高技术服务业上缴税费在十大行业中的比重(个)1图11-1 硅谷职位对工作人员创新能力的要求统计1图12-1 产业联盟形成机制示意图1图12-2 产业联盟各主体作用分析1图13-1 中关村科技园区规划范围示意图1图13-2 2001年各园区收入结构比例1图13-3 2005年各园区收入结构比例1图13-4 2005年中关村各园区收入结构1图13-5 软件产业园区分布1图13-6 集成电路产业园区分布1图13-7 计算机及网络产业园区分布1图13-8 通信产业在各园区的分布情况1图13-9 生物医药产业园区分布1图13-10 环保新能源产业园区分布1图14-1 中关村园区高校占北京市比重1图14-2 中关村重点实验室领域分布1图14-3 中关村科技园区国家工程研究中心领域分布1图14-4 中关村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领域分布1图14-5 2005年中关村获得的北京市科学技术奖获奖情况1图14-6 中关村获得的北京市科学技术奖(一、二、三等)领域分布1表 目 录表1-1 2005年中关村高新技术产业主要经济指标1表1-2 2005年德勤中国高科技、高成长50强企业(中关村)名单1表1-3 中关村科技基础设施1表1-4 中关村创新成就1表1-5 中关村在香港、新加坡上市企业1表1-6 中关村在纳斯达克上市的企业1表2-1 2005年中国软件收入规模前100家企业(中关村)名单1表2-2 2005年国家规划布局内重点软件企业(中关村)名单1表2-3 中关村软件产业基础设施1表2-4 2005年中关村软件产业收入前20名企业基本情况1表2-5 2005年中关村软件产业收入排名前10企业1表2-6 2005年中关村软件产业高成长前10名企业1表2-7 中关村部分嵌入式软件供应商一览表1表2-8 2005年中国软件欧美出口工程试点企业(中关村)名单1表3-1 20042005中关村集成电路产业总体发展情况1表3-2 2005年中关村不同性质集成电路企业的收入等各指标情况1表3-3 2005年中关村集成电路产业排名前10企业1表3-4 2005年中关村集成电路产业高成长前10名企业1表3-5 全球60家最具潜力半导体初创公司1表3-6 2005年中国十大集成电路设计企业1表3-7 信息产业部集成电路设计企业名单(第一批)1表3-8 2005年中国十大分立器件与集成电路制造企业1表3-9 2005年中国十大集成电路封测企业1表4-1 中关村计算机产业研发平台1表4-2 2005年中关村计算机及网络产业收入前20名企业基本情况1表4-3 2005年中关村计算机及网络产业收入排名前10企业1表4-4 2005年中关村计算机及网络产业高成长前10名企业1表4-5 20042005年国内PC机三大主要品牌市场份额比较1表4-6 2005年中国TOP100机器制造商分布表1表5-1 2004-2005年中关村通信设备制造业增长情况1表5-2 国外通信设备制造企业在园区设立的研发机构(截至2005年)1表5-3 2005年中关村通信产业收入前20名企业基本情况1表5-4 2005年中关村通信产业收入排名前10企业1表5-5 2005年中关村通信产业高成长前10名企业1表5-6 2005年加入TD-SCDMA产业联盟的企业1表5-7 中关村部分著名移动通信终端制造企业基本情况1表5-8 参与合并的诺基亚四家合资公司基本情况1表6-1 中关村生物医药产业基础研究设施1表6-2 2005年中关村生物医药产业收入前20名企业基本情况1表6-3 2005年中关村生物医药产业排名前10企业1表6-4 2005年中关村生物医药产业高成长前10名企业1表6-5 中关村疫苗产业重点企业1表6-6 北京科兴主要研究成果与产品1表6-7 天坛生物主要优势产品1表6-8 中关村诊断试剂领域重点企业1表6-9 2005年全国部分市前十位疾病死亡率及病亡构成1表6-10 中关村数字影像诊断设备重点企业1表6-11 中关村介入治疗和骨植入材料领域科研优势1表6-12 中关村介入治疗与骨植入材料领域代表企业1表7-1 2004-2005年中关村环保新能源产业税收及利润状况(亿元)1表7-2 中关村环保新能源产业基础研究平台1表7-3 2005年中关村环保新能源产业前20名企业基本情况1表7-4 2005年中关村环保新能源产业排名前10企业1表7-5 2005年中关村环保新能源产业高成长前10名企业1表7-6 中关村大气(室内空气)治理领域重点企业1表7-7 中关村污水污泥处理领域重点企业1表7-8 中关村节能与能源多样化领域代表企业1表9-1 部分国家数字电视推进计划比较1表9-2 数字电视三大标准对比1表10-1 产业群与2004-2005财年工作岗位数的变化以及2005财年工作岗位数1表10-2 中关村十大行业总收入(亿元)1表13-1 2005年各园区主要经济指标情况1表13-2 2005年各园区科技活动主要指标1表14-1 中关村科技园区国家重点实验室领域分布1表14-2 中关村科技园区国家工程研究中心领域分布1表14-3 中关村科技园区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领域分布1表14-4 中关村获得的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名单(1988-2005年)1表14-5 2006年中关村获得的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名单1表14-6 中关村科技园区企业获得的北京市科学技术奖励情况1表14-7 中关村获得的北京市科学技术奖领域分布情况1附表1:中关村高校名单1附表2:中关村国家重点实验室名单1附表3:中关村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名单1附表4:中关村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名单1附表5:2005年中关村北京市科学技术奖获奖名单1上篇:中关村产业发展综述及重点产业分析中关村科技园区起源于20世纪80年代初的“中关村电子一条街”,1988年经国务院批准成为我国第一家高科技园区。1999年,国务院做出了加快中关村科技园区建设的批复。到2005年,中关村科技园区顺利完成了“五年上台阶”和“十五”各项发展目标。经过20年的积累,中关村以自主创新和内生增长为动力的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模式逐步清晰,初步形成了以高新技术企业创业成长为基础,以创新资源集聚和产业组织创新为最大特色的世界知名高新技术园区。内生机制的形成标志着中关村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进入一个新的阶段。2005年中关村高新技术产业出现了一系列令人瞩目的亮点,例如:连续三年新增企业数量超过4000家;高成长企业表现突出,6家企业在纳斯达克上市;在重点产业领域保持国内领先;产业联盟作为新型产业组织形式得以成功实践。2005年国务院、北京市先后出台了专门支持中关村发展的文件,中关村“十一五”发展规划编制和空间规划调整顺利完成,这些都为中关村迈向世界一流园区打下了基础。一、2005年中关村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综述(一)高新技术产业规模再创新高,继续领跑国内高新区1. 2005年中关村高新技术产业总量再创新高“十五”期间,中关村高新技术产业保持了年均28%的增长速度,经济规模不断扩大。2005年中关村高新技术产业主要经济指标均有大幅增长:企业总收入4876.8亿元,同比增长32%;实现增加值954.9亿元,相当于北京市地区生产总值的14.1%;实现工业总产值2609.2亿元,比上年增长39.1%,增加值率为19.6%;实现利润总额329.1亿元,同比增长28.3%;实现净利润273.4亿元,同比增长35.3%,园区企业上交税额173.8亿元,同比增长22.6%;出口创汇94.9亿美元,同比增长77.1%。表1-1 2005年中关村高新技术产业主要经济指标 资料来源:中关村管委会。文中涉及中关村的原始数据如无特殊说明均来自中关村管委会。总收入(亿元)增加值(亿元)工业总产值(亿元)利润总额(亿元)上交税额(亿元)出口创汇(亿美元)2004年3692.2760.91876.3256.6141.853.62005年4876.8954.92609.2329.1173.894.9增长率32.1%25.5%39.1%28.3%22.3%77.1%图1-1 20002005年中关村高新技术产业总收入及增长率(亿元)图1-2 2000-2005年中关村增加值率2. 主要经济指标远超国内高新区“十五”期间,我国高新技术园区获得了长足发展,2005年全国53个高新区总收入达到33812.6亿元,增加值达到7092.7亿元。自成立以来,中关村一直是我国规模最大的高新区,其经济总量在全国高新区中的比重保持在七分之一左右。2005年,中关村总收入占到全国高新区14.4%,增加值占到13.5%,净利润占到17.4%,上交税额占到11.8%,出口额占到9.1%。和我国其他高新区相比,中关村在主要经济指标和经济总量方面处于明显优势 资料来源:图1-2,1-3,1-4,1-5,1-6,1-7,1-8中,国家高新区数据来自科技部。图1-3 20002005年中关村与国家高新区总收入比较(亿元)图1-4 2005年中关村与国家五大高新区经济总量比较(亿元)图1-5 20002005年中关村与国家高新区高新技术增加值的比较(亿元)图1-6 2000-2005年中关村净利润和上缴税额占国家高新区的比重图1-7 中关村2005年净利润和上缴税额与五大高新区的比较(亿元) 3. 电子信息产业稳定增长,高技术服务业蓬勃发展电子信息是中关村龙头产业。近5年,电子信息产业保持稳步增长,年均增长率达21.2%,无论是从总收入、销售收入,还是从增加值,出口创汇来看,均占据了整个园区总量的半壁江山。其中,2005年,园区电子信息产业总收入为2797.9亿元,占园区总收入的57.4%,同比增长39.5%,是近五年来增长最快、增幅最大的一年。图1-8 2005年中关村园区总收入构成(分技术领域)高技术服务业在园区收入中的比重日趋增大。尽管在出口创汇方面,制造业所占的比例仍继续增大,但在企业数量、企业总收入和上缴税费等多个方面,高技术服务业的比重都在逐渐加大。图1-9 2004-2005年中关村十大产业中高技术服务业各指标占园区比重4. 中关村和国际知名高新区产业发展比较中关村整体产业规模已经超过新竹、班加罗尔。中关村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迅速,其整体产业规模已经超过新竹和班家罗尔,而新竹在2005年比2004年规模同比减少了9.02。图1-10 硅谷、中关村、新竹、班加罗尔整体产业规模比较 资料来源:硅谷指数,www.sipa.gov.tw,班家罗尔2005-2006年度报告中关村和硅谷的产业结构综合性较强。从产业结构方面来看,硅谷、中关村、新竹、班加罗尔的主导产业都集中在电子信息领域。比较而言,中关村和硅谷具有较强的综合性,而新竹(集成电路)和班加罗尔(软件)的专业特色比较突出。图1-11 2005年硅谷产业结构(按照从业人员) 资料来源:硅谷指数图1-12 2005年新竹产业结构(按销售收入) 资料来源:www.sipa.gov.tw图1-13 2005年班加罗尔产业结构(按销售收入) 资料来源:班家罗尔2005-2006年度报告(二)中关村是我国创业最活跃的区域1. 中关村是创业的热土“十五”期间,中关村每年新认定高新技术企业数和企业总量保持高速增长。2005年,园区新认定企业数4434家,2003-2005年连续三年年净增高新技术企业4000家以上,年均死亡企业近2000家。“十五”期间,平均每个工作日有2家留学人员企业注册成立,中关村留学人员创办的高科技企业已达3000余家,与1999年相比增长了9倍,在高新技术企业从业的留学人员7000多人。2005年,中关村企业达到16452家,同比增加17.9%。在中关村所有企业当中,国有企业仅占3.7%,非国有企业则占到了96.3%,达到15842家,中关村企业总数和每年新增企业数都远远高于国内同类高新区,已经成为创业的热土。图1-14 2001-2005年中关村企业数量变化情况(个)图1-15 2005年中关村与国家五大高新区企业数量比较(个)图1-16 2001-2005年中关村与国家高新区企业数量比较(个)2. 中关村是企业成长的乐园大规模企业阵容日益庞大。2005年,园区总收入上亿元的企业达到556家,比上年增加83家,是2000年的3倍多。其中,超10亿元的企业有79家,比上年增加了16家,是2000年的4.4倍;超百亿元的企业有3家,比上年增加了1家。上亿元的大规模企业阵容日益庞大,对园区经济增长贡献明显:总收入共实现3886.1亿元,占总量比重为79.7%,比上年提高2个百分点;工业总产值实现2189.8亿元,占总量比重为83.9%;上缴税费117.3亿元,占总量比重为67.5%;出口创汇90.5亿美元,占总量比重为95.3%。图1-17 2000-2005年中关村高新技术企业规模构成情况(个)中等规模企业发展迅速、高成长企业潜力无限。2005年,中关村收入1000万元以上的企业超过3000家,是2000年的近3倍,并且仍在以18左右的速度增长,规模巨大、发展迅速的中等企业形成了中关村“十五”期间收入亿元以上企业年增长率25左右的独特景观。2005年德勤中国高科技、高成长50强有15家来自中关村;2005年,中关村“瞪羚企业”数量也超过了1000家。表1-2 2005年德勤中国高科技、高成长50强企业(中关村)名单排名企业名称增长率排名企业名称增长率1空中网23848.68%35北京志鸿英华科技268.01%5北京信威通信1275.81%41北京奥瑞金种股份205.44%9百度在线网络技术965.80%42北京维深科技204.04%11弘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920.61%43新锐互动商业网络196.87%20青牛(北京)574.19%45北京慧点科技179.45%25港湾网络有限公司429.31%46UT斯达康中国175.37%27华友世纪通讯有限公司408.32%47北京亿中邮170.32%34Tom在线有限公司309.41%园区企业境内外上市活跃。截止到目前,中关村上市公司达到85家,其中境内上市公司49家,境外上市36家,首次公开发行(IPO)总融资额超过550亿元人民币。2005年,园区的6家企业在纳斯达克上市,IPO融资近5亿美元,园区在纳斯达克上市企业已达15家,占中国大陆在纳斯达克上市公司总数的近一半。中关村企业的发展速度和投资价值已在国内外引起广泛影响和关注。3. 中关村是国内风险投资最丰富的区域中关村丰富的创新、创业资源和良好的政策环境吸引了国内外风险投资。20032005年共有111家企业获得境外创业投资,累计资金逾8.2亿美元。其中,青牛软件2005年获得的软银亚洲等机构的3150万美元投资是迄今为止中国软件行业最大的一笔私募融资。2006年上半年,创投企业在北京共投资49个项目,投资额3.9亿美元,占全国总投资额的50%左右。据不完全统计,北京现有本土、外资、合资创业投资机构87家,管理可投资大陆资本60亿美元。其中,在中关村注册或设立办事处的创业投资机构33家,管理的可投资大陆资本总量为7亿美元。典型的如:IDG技术创业投资基金、联想投资、清华系创投、盈富泰克、上海联创、紫光科技创投、汉鼎亚太、联华控股、华平、武汉华工创投、英特尔投资及摩托罗拉风险投资等在中关村都比较活跃。4. 中关村和国际知名高新区企业数量比较凭借活跃的创新创业环境与文化氛围,中关村高新技术企业数量在十五期间以年均3000家的速度增长,企业数量逐步接近硅谷,远远超过新竹和

    注意事项

    本文(中关村产业发展报告书.docx)为本站会员(牧羊曲112)主动上传,三一办公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办公(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

    三一办公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