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办公! | 帮助中心 三一办公31ppt.com(应用文档模板下载平台)
三一办公
全部分类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
  • 建筑/施工/环境>
  • 毕业设计>
  • 工程图纸>
  • 教育教学>
  • 素材源码>
  • 生活休闲>
  • 临时分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办公 > 资源分类 > PPTX文档下载  

    妇产科全面版课件.pptx

    • 资源ID:1768070       资源大小:1.55MB        全文页数:83页
    • 资源格式: PPTX        下载积分:20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20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妇产科全面版课件.pptx

    1,妇产科,第1页/共82页,1妇产科第1页/共82页,产力、产道、胎儿及精神心理因素是影响分娩的主要因素。任何一个或一个以上的因素异常及四个因素间相互不能适应而使分娩进展受阻称为异常分娩或难产。,2,第1页/共82页,第2页/共82页,产力、产道、胎儿及精神心理因素是影响分娩的主要因素。,产力异常主要是指子宫收缩力异常。在分娩过程中,子宫收缩的节律性、对称性及极性不正常或强度、频率有改变,称为子宫收缩力异常,简称产力异常。,3,第2页/共82页,第3页/共82页,产力异常主要是指子宫收缩力异常。在分娩过程中,子宫收缩的节,图11-1子宫收缩力异常的分类,4,第3页/共82页,第4页/共82页,图11-1子宫收缩力异常的分类4第3页/共82页第4页/共8,【案例分析11-1】,初产妇,30岁,G1P0孕40周临产。早晨8点查宫口开大4cm,早晨10点查:宫缩持续30秒,间歇78分钟,宫口开大仍为4cm,胎膜未破,胎位LOA,胎先露固定,骨盆、胎心均正常。思考: 1.该案例初步诊断为什么?主要诊断依据是什么? 2.处理原则是什么?,5,第4页/共82页,第5页/共82页,【案例分析11-1】 初产妇,30岁,G1P0孕40周,一、子宫收缩乏力,(一)原因1.头盆不称或胎位异常 2.子宫因素 3.精神因素 4.内分泌失调 5.药物影响 6.其他,6,第5页/共82页,第6页/共82页,一、子宫收缩乏力(一)原因6第5页/共82页第6页/共82页,一、子宫收缩乏力,(二)临床特点和诊断1.协调性宫缩乏力(低张性宫缩乏力) 多属继发性宫缩乏力。其特点为:子宫收缩具有正常的节律性、对称性和极性,但收缩力弱,持续时间短,间歇期长且不规律。宫缩2次10分钟。当宫缩高峰时,宫体隆起不明显,手指按压宫底部肌壁不坚硬且有凹陷。,7,第6页/共82页,第7页/共82页,一、子宫收缩乏力(二)临床特点和诊断7第6页/共82页第7页,一、子宫收缩乏力,2.不协调性宫缩乏力(高张性宫缩乏力)多属原发性宫缩乏力。其特点为:子宫收缩失去正常的节律性、对称性和极性,兴奋点可来自子宫的一处或多处,甚至极性倒置,子宫底部弱而下段强。宫缩间歇期子宫壁不完全松弛,子宫肌纤维处于持续性紧张状态、子宫壁张力较正常高。产妇自觉下腹部持续疼痛、拒按,烦躁不安,下腹部有压痛,胎位触不清,胎心异常甚至消失,宫口不能如期扩张、胎先露不能如期下降,故此种宫缩为无效宫缩。,8,第7页/共82页,第8页/共82页,一、子宫收缩乏力2.不协调性宫缩乏力(高张性宫缩乏力)8第7,【考点链接】,协调性宫缩乏力的特点为:A.宫底部收缩力较弱,越往下越强 B.宫缩间歇期子宫壁不完全松弛 C.产妇自觉下腹持续疼痛、拒按 D.宫缩具有节律性、对称性和极性 E.宫缩失去节律性、对称性和极性答案:D。 解析:A、B、C、E选项均为不协调性宫缩的特点,故选D。,9,第8页/共82页,第9页/共82页,【考点链接】 协调性宫缩乏力的特点为:9第8页/共82页第9,一、子宫收缩乏力,3. 产程曲线异常 (图11-2)。(1)潜伏期延长:(2)活跃期延长:(3)活跃期停滞:(4)第二产程延长:(5)第二产程停滞:(6)胎头下降延缓:(7)胎头下降停滞:(8)滞产:,10,第9页/共82页,第10页/共82页,一、子宫收缩乏力3. 产程曲线异常 (图11-2)。1,图11-2异常的宫颈扩张曲线,11,第10页/共82页,第11页/共82页,图11-2异常的宫颈扩张曲线11第10页/共82页第11页/,【考点链接】,初产妇,从临产开始到现在为止已经历16小时,现宫口扩张2cm,应诊断:A.活跃期延长 B.潜伏期延长C.活跃停滞 D.第二产程延长E.正常产程答案:B。 解析:从临产开始至宫口扩张3cm为潜伏期,初产妇所需时间超过16小时为潜伏期延长。,12,第11页/共82页,第12页/共82页,【考点链接】 初产妇,从临产开始到现在为止已经历16,临产前后鼓励多进食,必要时静脉补充营养。注意临产后不应灌肠,胎儿娩出时,勿使产妇向下屏气等。(四)狭窄骨盆分娩时的处理1骨盆入口平面狭窄的处理一、持续性枕后位、持续性枕横位子宫壁局部肌肉呈痉挛性不协调性收缩形成的环状狭窄,持续不放松,称为子宫痉挛性狭窄环。若宫口开全,胎头双顶径达坐骨棘水平或更低,可经阴道助产。(一)协调性子宫收缩过强第三产程:胎盘娩出后,注意防止产后出血、检查并处理软产道损伤等。为预防产后出血,当胎儿前肩娩出时,可加强宫缩,以便胎盘剥离娩出、促使子宫血窦关闭。宫缩间歇期子宫壁不完全松弛,子宫肌纤维处于持续性紧张状态、子宫壁张力较正常高。胎位LOA,先露未入盆,胎心144次/分,估计胎儿体重约3600g。骶耻外径16,骨盆入口前后径,足月活胎不能入盆,应在临产后行剖宫产。产力、产道、胎儿及精神心理因素是影响分娩的主要因素。恰当的处理原则是什么?图11-15 忽略性肩先露应立即寻找原因,若发现头盆不称或胎位异常,估计不能经阴道分娩者应及时行剖宫产术;,一、子宫收缩乏力,(三)对母儿的影响1. 对产妇的影响 易发生产后大出血、产后感染 、生殖道瘘等。 2对胎儿的影响 易发生胎儿窘迫,甚至胎死宫内,新生儿产伤率增多 。,13,第12页/共82页,第13页/共82页,临产前后鼓励多进食,必要时静脉补充营养。一、子宫收缩乏力(三,一、子宫收缩乏力,(四)预防1.加强产前教育,使孕妇正确认识分娩,便于消除其紧张恐惧心理。2.临产前后鼓励多进食,必要时静脉补充营养。3.加强产时监护,避免过多使用镇静药物,及时发现和处理头盆不称及胎位异常。,14,第13页/共82页,第14页/共82页,一、子宫收缩乏力(四)预防14第13页/共82页第14页/共,一、子宫收缩乏力,(五)处理1.协调性宫缩乏力 应立即寻找原因,若发现头盆不称或胎位异常,估计不能经阴道分娩者应及时行剖宫产术;估计能经阴道分娩者,应采取加强宫缩的措施。,15,第14页/共82页,第15页/共82页,一、子宫收缩乏力(五)处理15第14页/共82页第15页/,一、子宫收缩乏力,(1)第一产程: 1)一般处理2)加强宫缩 人工破膜 地西泮静脉推注 缩宫素静脉滴注经上述处理,若产程仍无进展或出现胎儿窘迫征象时,应及时行剖宫产术。,16,第15页/共82页,第16页/共82页,一、子宫收缩乏力(1)第一产程: 16第15页/共82页第1,一、子宫收缩乏力,(2)第二产程: 若无头盆不称,此时出现宫缩乏力也应给予缩宫素静滴加快产程进展;可阴道助产;必要时行剖宫产术。(3)第三产程: 为预防产后出血,当胎儿前肩娩出时,可加强宫缩,以便胎盘剥离娩出、促使子宫血窦关闭。,17,第16页/共82页,第17页/共82页,一、子宫收缩乏力(2)第二产程:17第16页/共82页第17,一、子宫收缩乏力,2.不协调性宫缩乏力 处理原则是调节宫缩,使其恢复正常的节律性、对称性和极性,宫缩转为协调性后若仍处于乏力状态,可用协调性宫缩乏力加强宫缩的方法进行处理。宫缩未转为协调性时严禁应用缩宫素。经上述处理,不协调性宫缩乏力未能得到纠正,或出现胎儿窘迫征象,或伴头盆不称,均应行剖宫产术。,18,第17页/共82页,第18页/共82页,一、子宫收缩乏力2.不协调性宫缩乏力 18第17页/共8,二、子宫收缩过强,(一)协调性子宫收缩过强1. 临床表现及诊断 宫缩的节律性、对称性和极性均正常,仅子宫收缩过强、过频。若产道无梗阻,产程进展极快,宫口可在短期内迅速开全,总产程3小时者称急产,多见于经产妇。若产道有梗阻(如有骨盆狭窄、头盆不称、胎位异常等),可出现病理性缩复环甚至导致子宫破裂。,19,第18页/共82页,第19页/共82页,二、子宫收缩过强 (一)协调性子宫收缩过强19第18页/共8,二、子宫收缩过强,2.对母儿的影响 3.处理 有急产史的孕妇,在预产期前12周应提前住院待产。注意临产后不应灌肠,胎儿娩出时,勿使产妇向下屏气等。,20,第19页/共82页,第20页/共82页,二、子宫收缩过强 2.对母儿的影响 20第19页/共82页,二、子宫收缩过强,(二)不协调性子宫收缩过强1临床表现及诊断(1)强直性子宫收缩:子宫颈内口以上部分的子宫肌层出现强直性痉挛性收缩,宫缩间歇期短或无间歇。,21,第20页/共82页,第21页/共82页,二、子宫收缩过强(二)不协调性子宫收缩过强21第20页/共8,二、子宫收缩过强,(2)子宫痉挛性狭窄环:子宫壁局部肌肉呈痉挛性不协调性收缩形成的环状狭窄,持续不放松,称为子宫痉挛性狭窄环。狭窄环多发生在子宫上下段交界处,也可在胎体某一狭窄部位,以胎颈、胎腰处常见(图11-3)。此环位置不随宫缩上升,不同于病理性缩复环。,22,第21页/共82页,第22页/共82页,二、子宫收缩过强(2)子宫痉挛性狭窄环:22第21页/共82,图11-3子宫痉挛性狭窄环,23,第22页/共82页,第23页/共82页,图11-3子宫痉挛性狭窄环23第22页/共82页第23页/共,二、子宫收缩过强,2.处理(1)强直性子宫收缩:及时给予宫缩抑制剂,若异常宫缩不能缓解,或有梗阻性难产因素、出现病理性缩复环、胎儿窘迫,应行剖宫产术。(2)子宫痉挛性狭窄环:应立即消除诱因,给予镇静剂或宫缩抑制剂 。若狭窄环不能松解,宫口未开全,先露位置较高或出现胎儿窘迫,均应行剖宫产术。,24,第23页/共82页,第24页/共82页,二、子宫收缩过强2.处理24第23页/共82页第24页/共8,谢谢,25,第24页/共82页,第25页/共82页,谢谢25第24页/共82页第25页/共82页,第十一章 异常分娩,第二节 产道异常,26,第25页/共82页,第26页/共82页,第十一章 异常分娩 第二节 产道异常26第25页/,【案例分析11-2】,初产妇,28岁,G1P0孕40周临产。查:宫缩持续3040秒,间歇45分钟;髂棘间径21,髂嵴间径23,骶耻外径16,出口横径7,出口后矢状径6.5;胎位LOA,先露未入盆,胎心144次/分,估计胎儿体重约3600g。思考: 1.该案例初步诊断为什么?主要诊断依据是什么? 2.恰当的处理原则是什么?,27,第26页/共82页,第27页/共82页,【案例分析11-2】 初产妇,28岁,G1P0孕40周,(一)狭窄骨盆的分类,1.骨盆入口平面狭窄 (图11-4)(图11-5)2.中骨盆及骨盆出口平面狭窄 (图11-6)(图11-7)3.骨盆三个平面狭窄(图11-8)4.畸形骨盆(图11-9),28,第27页/共82页,第28页/共82页,(一)狭窄骨盆的分类1.骨盆入口平面狭窄28第27页/共,图11-4 单纯扁平骨盆,29,第28页/共82页,第29页/共82页,图11-4 单纯扁平骨盆29第28页/共82页第29页/共,图11-5 佝偻病性扁平骨盆,30,第29页/共82页,第30页/共82页,图11-5 佝偻病性扁平骨盆30第29页/共82页第30页,图11-6 漏斗骨盆出口,31,第30页/共82页,第31页/共82页,图11-6 漏斗骨盆出口31第30页/共82页第31页/共,图11-7 横径狭窄骨盆,32,第31页/共82页,第32页/共82页,图11-7 横径狭窄骨盆32第31页/共82页第32页/共,图11-8 均小骨盆,33,第32页/共82页,第33页/共82页,图11-8 均小骨盆33第32页/共82页第33页/共82,图11-9 偏斜骨盆,34,第33页/共82页,第34页/共82页,图11-9 偏斜骨盆34第33页/共82页第34页/共82,出现先兆子宫破裂或子宫破裂征象,无论胎儿死活,均应立即剖宫产 。宫缩间歇期子宫壁不完全松弛,子宫肌纤维处于持续性紧张状态、子宫壁张力较正常高。一、持续性枕后位、持续性枕横位对胎儿及新生儿的影响骶耻外径16,骨盆入口前后径,足月活胎不能入盆,应在临产后行剖宫产。图11-14用手掌堵住外阴促使胎臀下蹲出现先兆子宫破裂或子宫破裂征象,无论胎儿死活,均应立即剖宫产 。激光照射或艾灸至阴穴:活跃停滞 D.一、持续性枕后位、持续性枕横位,(二)狭窄骨盆的诊断,1病史 2一般检查 3. 产科检查 (1)腹部检查:估计头盆关系 (图11-10)。(2)骨盆测量:,35,第34页/共82页,第35页/共82页,出现先兆子宫破裂或子宫破裂征象,无论胎儿死活,均应立即剖宫,图11-10 检查头盆相称程度,36,第35页/共82页,第36页/共82页,图11-10 检查头盆相称程度36第35页/共82页第36,【考点链接】,单纯扁平骨盆的特点为:A.骨盆入口前后径短而横径正常B.骨盆入口横径短而前后径稍长C.骨盆呈漏斗状D.骨盆各平面径线值均小于正常值2或以上E.骨盆不对称答案:A。 解析:单纯扁平骨盆的特点为入口前后径短而横径正常,故选A。,37,第36页/共82页,第37页/共82页,【考点链接】单纯扁平骨盆的特点为:37第36页/共82页第3,(三)狭窄骨盆对母儿的影响,1. 对产妇的影响 骨盆狭窄易发生胎位异常,引起继发性宫缩乏力和胎膜早破。宫缩乏力,产程延长或停滞可导致产后出血、产后感染、生殖道瘘,同时胎膜早破也可增加感染的机会。严重梗阻性难产不及时处理,可导致子宫破裂。2.对胎儿及新生儿的影响 头盆不称易发生胎膜早破、脐带脱垂,导致胎儿窘迫,甚至胎儿死亡。产程延长、手术产机会增加,易导致新生儿产伤、感染及颅内出血。,38,第37页/共82页,第38页/共82页,(三)狭窄骨盆对母儿的影响1. 对产妇的影响 38第37,(四)狭窄骨盆分娩时的处理,1骨盆入口平面狭窄的处理 (1)明显头盆不称:骶耻外径16,骨盆入口前后径,足月活胎不能入盆,应在临产后行剖宫产。(2)轻度头盆不称:骶耻外径17.5,骨盆入口前后径,足月活胎体重3000g,胎心率及产力正常,应试产。,39,第38页/共82页,第39页/共82页,(四)狭窄骨盆分娩时的处理1骨盆入口平面狭窄的处理 39,(四)狭窄骨盆分娩时的处理,2中骨盆狭窄的处理 若宫口开全,胎头双顶径达坐骨棘水平或更低,可经阴道助产。若胎头双顶径未达坐骨棘水平,或出现胎儿窘迫征象,应行剖宫产。3骨盆出口平面狭窄的处理 不应进行试产。出口横径与出口后矢状径之和15cm时,多能经阴道分娩;两者之和15cm,足月胎儿不能经阴道分娩,应行剖宫产。,40,第39页/共82页,第40页/共82页,(四)狭窄骨盆分娩时的处理2中骨盆狭窄的处理 40第3,(四)狭窄骨盆分娩时的处理,4骨盆三个平面狭窄的处理 主要是均小骨盆。估计胎儿不大,胎位正常,头盆相称,宫缩好,可以试产;胎儿较大,明显头盆不称,胎儿不能通过产道,应尽早剖宫产。5畸形骨盆的处理 畸形严重、明显头盆不称者,应及早剖宫产。,41,第40页/共82页,第41页/共82页,(四)狭窄骨盆分娩时的处理4骨盆三个平面狭窄的处理 41,第十一章 异常分娩,第三节 胎位异常,42,第41页/共82页,第42页/共82页,第十一章 异常分娩 42第41页/共82页第42页/,一、持续性枕后位、持续性枕横位,分娩过程中,胎头枕骨持续位于骨盆后方或侧方,直至分娩后期也不能转向前方,致使分娩困难者,分别称为持续性枕后位或持续性枕横位(图11-11)。多由骨盆狭窄(如漏斗骨盆、横径狭窄骨盆)、胎头俯屈不良、宫缩乏力等引起。,43,第42页/共82页,第43页/共82页,一、持续性枕后位、持续性枕横位分娩过程中,胎头枕骨持续位于骨,图11-11持续性枕后位,44,第43页/共82页,第44页/共82页,图11-11持续性枕后位 44第43页/共82页第44页/共,45,第44页/共82页,第45页/共82页,45第44页/共82页第45页/共82页,【案例分析11-3】,初产妇,28岁,G1P0孕40周,宫口开全2小时,胎儿未娩出。查:宫底部为臀,腹壁明显触及胎儿肢体,胎心144次/分;胎头下降程度为“+3”,矢状缝在骨盆左斜径上,大囟门在右前方,骨盆无明显异常。思考: 1.该案例初步诊断为什么?主要诊断依据是什么? 2.处理原则是什么?,46,第45页/共82页,第46页/共82页,【案例分析11-3】 初产妇,28岁,G1P0孕40周,(一)诊断1临床表现 临产后胎头衔接较晚及俯屈不良,易发生协调性宫缩乏力,使产程延长(主要表现为活跃期晚期及第二产程延长)。枕后位时,枕骨持续位于骨盆后方压迫直肠,可出现肛门坠胀及排便感,使产妇在宫口未开全时过早使用腹压,导致宫颈前唇水肿和产妇疲劳,影响产程进展。当阴道口见到胎发,经过多次宫缩时屏气却不见胎头继续下降时,应想到可能是持续性枕后位。,一、持续性枕后位、持续性枕横位,47,第46页/共82页,第47页/共82页,(一)诊断一、持续性枕后位、持续性枕横位47第46页/共8,一、持续性枕后位、持续性枕横位,2腹部检查 3肛门检查及阴道检查4B型超声检查,48,第47页/共82页,第48页/共82页,一、持续性枕后位、持续性枕横位2腹部检查 48第47页/,【考点链接】,持续性枕横位的特点为:A.胎头矢状缝一直位于骨盆横径上 B.后囟一直在骨盆前方C.后囟一直在骨盆后方 D.耳廓一直朝向骨盆后方 E.耳廓一直朝向骨盆前方答案:A。 解析:持续性枕横位的特点为胎头矢状缝一直位于骨盆横径上,故选A。,49,第48页/共82页,第49页/共82页,【考点链接】持续性枕横位的特点为:49第48页/共82页第,50,第49页/共82页,第50页/共82页,50第49页/共82页第50页/共82页,一、持续性枕后位、持续性枕横位,(二)处理持续性枕后位、枕横位在骨盆无异常、胎儿不大时,可以试产。1.第一产程 2.第二产程 3.第三产程,51,第50页/共82页,第51页/共82页,一、持续性枕后位、持续性枕横位(二)处理持续性枕后位、枕横,二、臀先露,臀先露是常见的异常胎位,占分娩总数的3%4%,多见于经产妇。因胎头比胎臀大,分娩时后出胎头无明显变形,往往娩出困难,同时易发生脐带脱垂、新生儿产伤等,使围生儿死亡率增高,是枕先露的38倍。,52,第51页/共82页,第52页/共82页,二、臀先露臀先露是常见的异常胎位,占分娩总数的3%4%,多,【案例分析11-4】,初产妇,38岁,G1P0孕40周,临产。查:宫底部触及圆而硬有浮球感的胎体,耻骨联合上方触及宽、软、不规则的胎体,胎心140次/分,在产妇脐上左侧听得最清楚。骨盆无异常,估计胎儿体重约3700g。思考: 1. 该案例初步诊断为什么?主要诊断依据是什么? 2. 应做何项检查确诊?处理原则是什么?,53,第52页/共82页,第53页/共82页,【案例分析11-4】 初产妇,38岁,G1P0孕40周,二、臀先露,(一)分类根据胎儿两下肢所取的姿势分为3类1 单臀先露或腿直臀先露 2 完全臀先露或混合臀先露 3 不完全臀先露,54,第53页/共82页,第54页/共82页,二、臀先露(一)分类54第53页/共82页第54页/共82页,二、臀先露,(二)诊断1.临床表现 2.腹部检查 子宫呈纵椭圆形,宫底触到圆而硬、按压有浮球感的胎头;耻骨联合上方触到不规则、软而宽的胎臀,胎心在脐上左侧或右侧听得最清楚。3.肛门检查及阴道检查 (图11-12)。型超声检查,55,第54页/共82页,第55页/共82页,二、臀先露(二)诊断55第54页/共82页第55页/共82页,二、臀先露,56,第55页/共82页,第56页/共82页,二、臀先露56第55页/共82页第56页/共82页,图11-12胎足及胎手的区别,57,第56页/共82页,第57页/共82页,图11-12胎足及胎手的区别57第56页/共82页第57页/,二、臀先露,(三)对母儿的影响1. 对产妇的影响 易继发宫缩乏力和胎膜早破,增加产后出血及感染的机会;若宫口未开全强行牵拉,容易造成宫颈撕裂,甚至延及子宫下段。2. 对胎儿及新生儿的影响 因胎膜早破,易发生脐带脱垂,致使胎儿窘迫,甚至死亡;分娩时后出头困难,常发生颅内出血、骨折、臂丛神经损伤等产伤。,58,第57页/共82页,第58页/共82页,二、臀先露(三)对母儿的影响58第57页/共82页第58页/,二、臀先露,(四)处理1.妊娠期处理 妊娠30周前臀先露多能自行转为头先露,不需处理。妊娠30周后仍为臀先露应予矫正。方法有: 胸膝卧位(图11-13): 激光照射或艾灸至阴穴: 外转胎位术:,59,第58页/共82页,第59页/共82页,二、臀先露(四)处理59第58页/共82页第59页/共82,图11-13胸膝卧位,60,第59页/共82页,第60页/共82页,图11-13胸膝卧位60第59页/共82页第60页/共82页,二、臀先露,2 分娩期处理 (1)剖宫产:狭窄骨盆、软产道异常、胎儿体重3500g、胎儿窘迫、高龄初产、有难产史、不完全臀先露等,均应行剖宫产结束分娩。(2)阴道分娩:第一产程:应侧卧,不宜站立走动,少做肛查,不灌肠,避免胎膜破裂。宫口未开全,宫缩时在阴道口见到胎足或胎臀,应消毒外阴之后,使用“堵”外阴法(图11-14)。,61,第60页/共82页,第61页/共82页,二、臀先露2 分娩期处理 61第60页/共82页第61页,图11-14用手掌堵住外阴促使胎臀下蹲,62,第61页/共82页,第62页/共82页,图11-14用手掌堵住外阴促使胎臀下蹲62第61页/共82页,二、臀先露,第二产程:有3种分娩方式 自然分娩: 臀位助产: 臀牵引术:胎儿脐部娩出后,应在23分钟娩出胎头,最长不能超过8分钟。第三产程:胎盘娩出后,注意防止产后出血、检查并处理软产道损伤等。,63,第62页/共82页,第63页/共82页,二、臀先露第二产程:有3种分娩方式63第62页/共82页第6,【考点链接】,臀位经阴道分娩,胎儿脐部娩出后,应在多少时间内娩出胎头:分钟 分钟 分钟 分钟 分钟答案:E。 解析:臀位经阴道分娩,胎儿脐部娩出后,应在8分钟内娩出胎头,故选E。,64,第63页/共82页,第64页/共82页,【考点链接】臀位经阴道分娩,胎儿脐部娩出后,应在多少时间内,65,第64页/共82页,第65页/共82页,65第64页/共82页第65页/共82页,66,第65页/共82页,第66页/共82页,66第65页/共82页第66页/共82页,三、肩先露,胎体纵轴与母体纵轴相垂直,胎体横卧于骨盆入口之上,先露为肩,称为肩先露。除死胎及早产儿胎体可折叠娩出外,足月活胎不能经阴道娩出。是对母儿最不利的胎位,若不及时处理,容易造成子宫破裂,使母儿死亡。,67,第66页/共82页,第67页/共82页,三、肩先露胎体纵轴与母体纵轴相垂直,胎体横卧于骨盆入口之上,,三、肩先露,(一)诊断1.临床表现 易发生宫缩乏力、胎膜早破。破膜后易形成嵌顿性(忽略性)肩先露(图11-15),还易形成病理性缩复环,是子宫破裂的先兆,若不及时处理,将发生子宫破裂。2.腹部检查3.肛门检查及阴道检查型超声检查,68,第67页/共82页,第68页/共82页,三、肩先露(一)诊断68第67页/共82页第68页/共82,69,第68页/共82页,第69页/共82页,69第68页/共82页第69页/共82页,70,第69页/共82页,第70页/共82页,70第69页/共82页第70页/共82页,图11-15 忽略性肩先露,71,第70页/共82页,第71页/共82页,图11-15 忽略性肩先露71第70页/共82页第71页/,72,第71页/共82页,第72页/共82页,72第71页/共82页第72页/共82页,三、肩先露,(二)处理1妊娠期处理 妊娠30周后发现肩先露应及时矫正。矫正胎位失败,应提前住院决定分娩方式。2分娩期处理 (1)剖宫产:足月活胎应行剖宫产;出现先兆子宫破裂或子宫破裂征象,无论胎儿死活,均应立即剖宫产 。(2)阴道分娩:胎儿已死,无先兆子宫破裂征象,宫口近开全,可在全麻下行断头术或碎胎术。,73,第72页/共82页,第73页/共82页,三、肩先露(二)处理73第72页/共82页第73页/共82,谢谢,74,第73页/共82页,第74页/共82页,谢谢74第73页/共82页第74页/共82页,产力、产道、胎儿及精神心理因素是影响分娩的主要因素。任何一个或一个以上的因素异常及四个因素间相互不能适应而使分娩进展受阻称为异常分娩或难产。,75,第74页/共82页,第75页/共82页,产力、产道、胎儿及精神心理因素是影响分娩的主要因素。,一、子宫收缩乏力,(二)临床特点和诊断1.协调性宫缩乏力(低张性宫缩乏力) 多属继发性宫缩乏力。其特点为:子宫收缩具有正常的节律性、对称性和极性,但收缩力弱,持续时间短,间歇期长且不规律。宫缩2次10分钟。当宫缩高峰时,宫体隆起不明显,手指按压宫底部肌壁不坚硬且有凹陷。,76,第75页/共82页,第76页/共82页,一、子宫收缩乏力(二)临床特点和诊断76第75页/共82页第,一、子宫收缩乏力,(二)临床特点和诊断1.协调性宫缩乏力(低张性宫缩乏力) 多属继发性宫缩乏力。其特点为:子宫收缩具有正常的节律性、对称性和极性,但收缩力弱,持续时间短,间歇期长且不规律。宫缩2次10分钟。当宫缩高峰时,宫体隆起不明显,手指按压宫底部肌壁不坚硬且有凹陷。,77,第76页/共82页,第77页/共82页,一、子宫收缩乏力(二)临床特点和诊断77第76页/共82页第,二、子宫收缩过强,(一)协调性子宫收缩过强1. 临床表现及诊断 宫缩的节律性、对称性和极性均正常,仅子宫收缩过强、过频。若产道无梗阻,产程进展极快,宫口可在短期内迅速开全,总产程3小时者称急产,多见于经产妇。若产道有梗阻(如有骨盆狭窄、头盆不称、胎位异常等),可出现病理性缩复环甚至导致子宫破裂。,78,第77页/共82页,第78页/共82页,二、子宫收缩过强 (一)协调性子宫收缩过强78第77页/共8,二、子宫收缩过强,(一)协调性子宫收缩过强1. 临床表现及诊断 宫缩的节律性、对称性和极性均正常,仅子宫收缩过强、过频。若产道无梗阻,产程进展极快,宫口可在短期内迅速开全,总产程3小时者称急产,多见于经产妇。若产道有梗阻(如有骨盆狭窄、头盆不称、胎位异常等),可出现病理性缩复环甚至导致子宫破裂。,79,第78页/共82页,第79页/共82页,二、子宫收缩过强 (一)协调性子宫收缩过强79第78页/共8,一、持续性枕后位、持续性枕横位,(二)处理持续性枕后位、枕横位在骨盆无异常、胎儿不大时,可以试产。1.第一产程 2.第二产程 3.第三产程,80,第79页/共82页,第80页/共82页,一、持续性枕后位、持续性枕横位(二)处理持续性枕后位、枕横,三、肩先露,(二)处理1妊娠期处理 妊娠30周后发现肩先露应及时矫正。矫正胎位失败,应提前住院决定分娩方式。2分娩期处理 (1)剖宫产:足月活胎应行剖宫产;出现先兆子宫破裂或子宫破裂征象,无论胎儿死活,均应立即剖宫产 。(2)阴道分娩:胎儿已死,无先兆子宫破裂征象,宫口近开全,可在全麻下行断头术或碎胎术。,81,第80页/共82页,第81页/共82页,三、肩先露(二)处理81第80页/共82页第81页/共82,谢谢,82,第81页/共82页,第82页/共82页,谢谢82第81页/共82页第82页/共82页,妇产科全面版课件,

    注意事项

    本文(妇产科全面版课件.pptx)为本站会员(牧羊曲112)主动上传,三一办公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办公(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

    三一办公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