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办公! | 帮助中心 三一办公31ppt.com(应用文档模板下载平台)
三一办公
全部分类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
  • 建筑/施工/环境>
  • 毕业设计>
  • 工程图纸>
  • 教育教学>
  • 素材源码>
  • 生活休闲>
  • 临时分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办公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汽车车身冲压件基本知识》.docx

    • 资源ID:1750966       资源大小:3.36MB        全文页数:58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6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6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汽车车身冲压件基本知识》.docx

    车身覆盖件基本知识考察题:1。我国汽车标准对汽车车身坐标系是怎样规定的? 2一般三厢式轿车的外覆盖件有哪些? 3说说前门,后门,顶盖,地板的分组编号前两位。 4为什么车身钣金件形状是千奇百怪的? 5.简述AUDIT标准对缺陷类别的分法。 (一) 课程性质、地位与任务 车身冲压件系车身模具的目的物。冲压件设计又与汽车车身设计、汽车整车设计密不可分,冲压件特别是外覆盖件直接决定了汽车的外型。而内冲压件则决定了汽车各种机构、附件的使用性能。两者都是用户最敏感、最挑剔、最关切的部位。设置本课程的目的就是要让学员了解:1.汽车车身的基本结构,主要冲压件在汽车车身中的地位、作用、功能、结构特点、基本类型和他们的差异。2.这些冲压件与模具的关系。(二) 课程基本内容和要求:1 了解一些汽车的基本常识:1.1汽车基本类型和我国汽车车型的编号规则;1.2汽车零部件的编号规则;1.3名词解释:轴距、轮距、前悬、后悬、最小转弯半径、最大车速、加速性、百公里油耗、制动性能、汽油机、柴油机、电喷、 1.4 承载(非承载)式车身、三箱(两箱)车2 了解汽车车身开发设计程序;3 了解汽车车身的基本结构,几大总成的名称、作用、功能;3.1发动机仓及前部的基本结构;3.2侧围 地板 顶盖的基本结构;3.3后围 行李箱 后部的基本结构;3.4五门一盖的基本结构;4 了解主要冲压件在汽车车身中的地位、作用、功能、结构特点、基本类型和他们的差异。4.1发动机罩内外板 4.2(左/右)翼子板 4.3 (左/右)前挡泥板 4.4 前围板 4.5 前围上部内外板 4.6 前(A)柱内外板 4.7侧围内外板 4.8 中(B)柱内外板 4.9 后围内外板 4.10(左/右)后挡泥板 4.11(前、中、后)地板 4.12顶盖 4.13 顶盖横梁 4.14 (左/右)前门内外板 4.15 (左/右)后门内外板 4.16背门内外板(对轿车为行李厢内外板)4.17 (左/右)前门窗框 (指非一体结构)4.18 (左/右)后门窗框 (指非一体结构) 5 汽车坐标系的规定:6 了解冲压件的质量检测;简介AUDIT标准:7 了解冲压件与模具的关系; 8.了解逆向工程的应用; 6.1 逆向工程在整车开发上的应用6.2逆向工程在冲压件数型设计上的应用;6.3逆向工程在模具制造中的应用; 9.掌握TQM的产品管理系统; 9.1用户提供的产品数型9.1.1确认;9.1.2上网9.1.3,通知,9.1.4更改; 9.2 TQM负责开发的汽车整车数型或单个数型9.2.1命名9.2.2造型9.2.3协调9.2.4工艺审查9.2.5 同8.1 1 第一章 概述一、汽车的诞生1769年法国人NJ居纽制造了世界上第一辆蒸汽车驱动三轮汽车。1804年脱威迪克设计制造了第一辆蒸汽汽车。 1879年德国工程师卡尔?本茨首先试验成功台二冲程试验性发动机。 1986年国际汽车产业界推举德国戴姆勒奔驰汽车公司主办国际汽车百年圣诞庆贺的盛典,并公认国际汽车产业界汽车发明家是创办奔驰汽车公司的卡尔?本茨先生。所以人们一般把1886年称作为汽车元年。 二、汽车工业史上的三次变革 1914年美国福特汽车公司安装的汽车装配流水线带来了汽车工业史上的第一次变革。 第二次变革发生在本世纪50年代。当时欧洲内部关税壁垒逐渐拆除,使欧洲市场空前繁荣,有力地推动了汽车制造工业的发展。本世纪60年代末,日本汽车工业出现奇迹,生产出物美价廉的汽车,使得世界汽车工业发生第三次变革三、四大汽车城 底特律:美国汽车城。盖拥有汽车1.57亿辆,平均每1.5人就有一辆。垄断美国汽车工业的通用、福特和克莱期勒汽车公司的总部均设在底特律城,全国的汽车产于这里。全城442万人口,有91%的人以汽车工业为主。 丰田:日本汽车城。丰田市有人口28万,其中丰田汽车公司及其子公司的人员、家属占62%。丰田公司有10座汽车厂,生产几十个系列的轻重型汽车。此外,它还有1240家协作厂。全公司每个职工平均年产值13万美元,居世界之首。都灵:意大利汽车城。全市人口120万,其中35万多人从事汽车工业,每年生产汽车占意大利总量的75%。菲亚特公司1899年在这里创建汽车厂时,仅有41名职工,现在已发展为世界第七、欧洲第二大汽车公司。斯图加特:德国汽车城。全城人口 60万,是生产世界第一辆汽车的戴姆勒奔驰汽车公司所在地。该公司在国内设有1800个维修点,在国外17个国家和地区设有4250个四、世界知名汽车厂家:竞争规模级别销  售  量百万辆销 售 收 入亿$利   润亿$独  立  性 一 级 400 1000 40 1通  用803.9通 用1953丰 田102.9 2福  特654.1福 特1645日 产44.5 3丰  田607.0戴克1566本 田41.1 4大  众501.5丰 田1531通 用38.2 5戴克435.5大 众 986.3   二 级 200 400 20 6P S A328.6本 田722.6雷 诺28.0 7日  产296日 产657宝 马22日产雷诺联合8本  田291.0P SA613.8菲亚特21.5 9现  代288.3菲亚特535   10雷  诺238宝 马469.9   11菲亚特189.9雷 诺424      现 代391   三 级 100 200 10 12铃  木167.3马士达258三 菱19铃木通用合资13三  菱153.4三 菱223P S A16.9三菱载克合资14宝  马110.4铃 木194.6现 代14.9 15马士达106.8  大 众12.3马士达福特合资四 级 50 100 3 16富  士54.4富 士127.4戴-克5.07富士重工通用合资17五十铃51.0五十铃126.6福 特4.95五十铃通用合资18    五十铃4.48 19    铃 木3.88 20    富 士3.42 法国: 雷若、标志; 德国:大众、奔驰、宝马;日本:丰田、日产、本田;美国:通用、福特、克莱斯勒;意大利:飞亚特、阿尔法;瑞典:沃尔沃、萨博;英国:罗浮汽车行业几大阵营中,欧美系和日系汽车的竞争最为激烈。美国汽车以豪华大气著称,法国汽车以时尚、富有艺术感闻名,德国汽车以技术精良见长,日本汽车则以经济为特点。虽然欧美系汽车总给人高档高价的感觉,然而美国车的高油耗同时也让普通消费者感到惧怕。日系车的性能及价值比非常高,造型也更年轻化,在世界范围内的销售都非常火爆。但若单纯的说欧美系汽车和日系的汽车孰好孰坏,这实在难以定论美国 平均每人就有一辆汽车,每人就有一辆轿车。加拿大 平均每人有一辆汽车,每人就有一辆轿车。澳大利亚 平均每人有一辆汽车,每人有一辆轿车。法国 平均每人有一辆汽车,每人有一辆轿车。瑞士 平均每人有一辆汽车,每人有一辆轿车。日本 平均 每人有一辆汽车,每人有一辆轿车。英国 平均每人有一辆汽车,每人有一辆轿车。瑞典 平均每人有一辆汽车,每人有一辆轿车。奥地利 平均每人有一辆汽车,每人有一辆轿车五、未来汽车将呈八大特点 美国汽车新闻杂志对目前每年生产5000万辆汽车的统计,预测国际市场汽车结构将出现以下八大特点。1柴油机被更多的轿车所采用,欧洲装备柴油机的轿车已越来越多。2汽油机技术发展的标志之一是电控燃油喷射发动机将取代化油器发动机。欧共体已明确规定:今后生产的汽油机汽车必须装备电控燃油喷射系统。3电动汽车将进入实用阶段。随着低价格、高能量和长寿命新型电池的研究发展,以及人们对环保的强烈呼声,电动汽车将逐渐在各大城市成为一种代步工具。4汽车安全标准将会更加严格。为保证汽车可靠性和稳定性,ABS也将逐渐成为一些车型的标准装置;安装保障乘客的气囊装置的数量将逐渐增加,一些车型甚至装备侧面气囊;三点自动上肩式安全带、防侧撞杆及钢制链都将装备到各种类型的汽车上。5使用更多替代钢的轻型材料,以降低车重。铝合金、镁合金及碳素纤维等轻质材料在汽车制造上的应用将增多。6各种电子装置将在汽车上更多地应用,如电子发动机锁,它使偷车贼无法下手;全球卫星定位系统使驾驶人员无论身处何处,都不会迷路。7载货汽车将改进现有的动力装置。使用一种更加有效的动力装置,可以使目前的载货汽车拉得更多、跑得更快。8前轮驱动汽车将有所增加,发动机横置技术进一步发展,将使汽车更省油、更为经济;一些大型汽车也将采用前轮驱动方式,如新奥迪AB 等。 六、我国汽车简历我国的第一辆汽车于1929年5月在沈阳问世,由张学良将军掌管的辽宁迫击炮厂制造。张学良让民生工厂厂长李宜春从美国购进“瑞雪”号整车一辆,作为样车。李宜春将整车拆卸,然后除发动机后轴、电气装置和轮胎等用原车零件外,对其它零件重新设计制造,到1931年5月历时两年,终于试制成功我国第一辆汽车,命名为民生牌75型汽车,开辟了中国自制汽车的先河,终究是值得钦佩的。 我国最早进口汽车是在1901年(清光绪二十七年),是匈牙利人李恩时(Leine)将两辆汽车带人上海。一辆是凉篷式汽车,另一辆是折叠式软篷,前排为双轮座席,车轮是木制的,外面包上实心橡胶轮胎。采用转向盘、转向带和梯形结构控制行驶方向。照明用煤油灯,喇叭是手揿的。这两辆车在上海招摇过市,引起轰动。 自1953年7月第一汽车制造厂动工兴建,1956年7月投产,1957年7月13日我国生产出第一辆载货的解放牌汽车,又于1958年5月,我国第一汽车制造厂自行研制设计生产了第一辆与当时政治风云起伏颠簸、荣辱与共的红旗牌轿车,被誉为“东方神韵”。几十年来,我国汽车工业得到了快速的发展。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汽车生产采用了各种高科技及人性化的安全及便利设施,汲国外汽车科研之精华。不仅秉乘了传统的坚固造型,更具时尚汽车的柔媚风貌,线条流畅,驾乘舒适的“座驾”新宠不断诞生。 第一阶段50年代,全盘从苏联引进技术,填补汽车空白,建成一汽和一批改建或新建的附件厂;第二阶段是60年代,主要是改造汽车修配厂如上海、北京和天津;第三阶段是70年代,自力更生,独立自主建成二汽和陕汽;第四阶段即80年代,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资金,加速赶上世界先进水平。三大三小的布局。(上海、一汽、二汽、北汽、天汽、广州)。真正使中国汽车大发展的是21世纪。可以说到了少年时期。(全国除西藏宁夏甘肃山西青海)2004年,全世界共生产汽车5000万台,我国共生产汽车500万辆,其中轿车250万 辆,成为世界第三大汽车生产国,汽车大量进入家庭。汽车热带来汽车换型热,汽车模具供不应求。2005年,中国670万辆。广东三九汽车有限公司 长城汽车(河北)金龙客车北汽福田汽车金杯海狮 (沈阳)通用汽车雪佛兰(上海)北京现代汽车有限公司比亚迪汽车南京菲亚特福特汽车(重庆)丰田汽车裕隆汽車长安网-长安汽车(重庆)第一汽车(长春)羊城汽车东风悦达.起亚奇瑞汽车(安徽)江淮汽车网广州本田一汽华利汽车跃进集团(南京)江铃汽车(江西)一汽-大众东风杭州汽车有限公司上海大众汽车有限公司上海通用现代汽车神龙汽车有限公司中華汽車企業(上海)金杯通用汽车中兴汽车石家庄双环汽车天津一汽夏利汽车保定天马汽车上汽通用五菱上海万丰汽车上海汽车工业(集团)总公司昌铃汽车(昌河集团)南京依维柯通用汽车中国吉林通田汽车江淮汽车(安徽)长安铃木汽车华普汽车长丰汽车(湖南)中华轿车华晨汽车BMW中国黑豹汽车(山东)海南马自达哈飞汽车福建省汽车工业集团东南汽车(福建)郑州日产汽车NISSAN中国东风日产柴汽车有限公司东风汽车公司(湖北)上海汇众汽车吉利轿车 请点击访问:更多关于汽车生产企业 经销商的网址第二章 汽车基础知识2.1 汽车基本类型和我国汽车车型的编号规则(GB/T9417-1988) 7 类型代号 1 2 3 4 5 6 7 8车辆类型载货汽车越野汽车自卸汽车牵引汽车专用汽车客车轿车半挂比如:TJ 7100 UL 天津生产的第一代夏利三箱轿车,排量约1000 ccCA1091 一汽生产的第二代载货汽车,总质量9310 kgSY6482 沈阳生产的第三代客车,总长约4800 mm汽车分类国家标准(GB9417-89) 中国汽车划分为大类:载货汽车:依公路运行时厂定最大总质量()划分为:    微型货车(吨)     轻型货车(吨吨)    中型货车(吨吨)    重型货车(吨)越野汽车:依越野运行时厂定最大总质量()划分为:    轻型越野汽车(吨)     中型越野汽车(吨吨)    重型越野汽车(吨)    超重型越野汽车(吨)自卸汽车:依公路运行时厂定最大总质量()划分为:    轻型自卸汽车(吨)    中型自卸汽车(吨吨)    重型自卸汽车(吨)    矿山自卸汽车;牵引车:半挂牵引车、全挂牵引车;专用汽车:厢式汽车、罐式汽车、起重举升汽车、仓棚式汽车、特种结构式汽车、专用自卸汽车;客车:依车长()划分为:    微型(米)    轻型(米米)    中型(米米)    大型客车(米)和特大型客车;    中大型客车又可分为城市、长途、旅游及团体客车,    特大型客车指铰接和双层客车;轿车:依发动机排量()划分为:    微型轿车(升)    普通轿车(升升)    中级轿车(升升)    中高级轿车(升升)    高级轿车(升)半挂车:依公路运行时厂定最大总质量()划分为:    轻型半挂车(吨)    中型半挂车(吨吨)    重型半挂车(吨)    超重型半挂车(吨)在中国,根据公安部的车辆分类标准,小型客车的共分为四类, 即:· 小轿车、越野车、旅行车、轻型小客车 · 家庭使用的小型货车(皮卡, PickUp), 归类为小货车 · 小轿车举例:桑塔纳,宝马,奥迪等;夏利、奥拓属于小轿车。切诺基小客车在北京行驶按照小轿车进行管理, 但是这里归类为越野车 · 越野车包括国产吉普和进口吉普等型号, 以及其它品牌越野车 · 旅行车举例:松花江、昌河、长安、大发、柳州五菱、天津华利等属于7座以下旅行车 · 轻型小客车指凯特、海玉、中联等类型的小客车,中华子弹头也属于轻型小客车, 小客车的分类似有难以界定,主观上也归并到旅行车一类 · 小货车,如"田野"汽车 现有小型汽车的国际分类汽车类型对英文名称归类中高级轿车limousine, saloon(英), Sedan小轿车斜尾式轿车小轿车运动轿车sports car小轿车敞篷车roadster小轿车活动敞篷车Drophead, convertible(美)小轿车旅行轿车station wagon小轿车厢式轿车旅行车吉普车Jeep等越野汽车越野车厢式货车小货车轻型小货车pickup小货车 2.2 车零部件的编号规则总成分组:5100地板总成;6100前门总成;6200 后门总成;5300 前围总成5700 顶盖总成 5400 侧围总成 ;6300 背门总成 5600 后围总成;8400 发动机仓总成;按QC/T265-1999的规定,我国汽车零部件按7位数编号5101 地板零件 5101010 地板总成 5101011 地板5301 前围零件 5600 后围(行李厢)5700 顶盖5401 侧围零件 8400 发动机仓6101 前门零件6106 前门铰链2.3 汽车基本结构,发动机、底盘、车身、电气装置 制动系 动力总成 传动系 行走系 车身总成 转向系2.3.1 动力总成:发动机 离合器 变速箱2.3.2 发动机:将燃料的化学能转化为机械能按燃料的不同可分为:汽油机 柴油机 其他(液化气 太阳能 电能) 按燃料燃烧方式的不同可分为:点燃式 压燃式 电喷式 汽油机与柴油机的特性与异同 燃烧方式 工作特性电喷式发动机简介 通过对发动机使用环境的检测,令燃料在最佳状态燃烧2.3.3 离合器 接合与切断动力 机械式离合器与液力偶合器(自动挡)2.3.4 变速箱 根据路况而改变车速,令发动机处于较佳工作状态2.3.5 前桥 前置前驱:驱动、转向与承重 前置后驱:转向与承重2.3.6 后桥 前置前驱:单纯承重 前置后驱:驱动与承重2.3.7 制动系 手制动 脚制动 双管路2.3.8 转向系通过方向盘、 转向机 、转向拉杆系统的作用控制汽车的行驶方向2.4 名词解释: 2.4.1 轴距:前轴中心距后轴中心的距离;如为三轴则指前轴中心至后轴与中轴中心间的距离MM; 2.4.2 轮距:同一车桥左右轮胎胎面中心线间的距离;如为双轮胎则为一端两论中心到另一端两论中心的距离MM;2.4.3 前悬:汽车最前端到前轮中心的距离;2.4.4 后悬:汽车最后端到后轮中心的距离;2.4.5 最小转弯半径:汽车转弯时转向中心到汽车外侧转向车轮轨迹间(或前椅子板的外缘)的最小距离;2.4.6 最大车速:汽车在平坦公路上行驶所能达到的最高车速;2.4.7 加速性:常用原地起步加速时间(汽车由第I档起步并以最大的加速度逐步换到最高档后到达某一预定的距离或车速所需的时间)和超车加速时间来表明;2.4 .8 百公里油耗:在一定的恒定速度下行驶100公里所消耗的燃油量;一般取60公里/小时;2.4 .9 承载、半承载式(非承载)式车身:承载式是指:汽车整个载荷都通过车身传到车轮上(一般的轿车如此);非承载式是指汽车整个载荷通过车架(底盘)传到车轮上(越野车等)。半承载式是纵梁直接和车身焊在一起;2.4 .10 三箱(两箱)车:前围、后围板把车体内空间分为发动机仓,乘驾仓和行李厢的叫三厢;无后围板的叫两厢式。2.4 .11 通过性:用地隙值( 汽车满载时,汽车的最低点距地面的距离)接近角(汽车最前端最低点处所做的前轮切线与地面的夹角)、离去角(汽车最后端最低点处所做的后轮切线与地面的夹角);第三章 车身结构3.1 车身的承载形式:车身壳体按照受力情况可分为非承载式、半承载式和承载式(或称全承载式)三种。3.21.1 非承载式车身的特点是车身与车架通过弹簧或橡胶垫作柔性连接。在此种情况下,安装在车架上的车身对车架的加固作用不大,汽车车身仅随本身的重力,它所装载的人和货物的重力及其在汽车行驶时所引起的惯性力和空气阻力。而车架则承受发动机及底盘各部件的重力,这些部件工作时通过其支架传递的力以及汽车行驶时由路面通过车轮和悬架传来的力(最后一项对车架或车身影响最大)。非承载式车身的优点: 由于底盘的质量大,从而能够降低或减缓由路面传至车身上的各种冲击,提高车身寿命o (2)车身与车架之间通道弹性悬置装置连接,能达到一种良好的隔振效果,提高乘坐舒适性。发动机不是直接固定在车身上,噪声不易传人车内。 车辆发生碰撞时,车架吸收一部分撞击能量,安全性得到提高。 车身承载系数小,便于变型车的开发,以及车身外形的变化和换型设计。 由于底盘和车身是分别作为组件先行装配的,并在最后装配之前能够单独进行检查、试验和必要的调试,简化了总装配过程。 缺点主要是整车质量增大、地板高、车身高等。 非承载式车身设计中应注意的技术问题: 由于车身悬置装置的弹性特性、悬置点数和悬置点位置的设计,对车辆结构中车身所承受的整车刚性的程度有很大的影响,应根据整车设计需要合理进行设计,正确确定车架和车身结构的刚度分配。 (2)从现代轿车轻量化设计要求出发,逐渐减小车架的断面高度,而由车身来承担更多的载荷已成为设计趋势。(3)从侧面发生碰撞来看,除车架能吸收一部分能量外,车身侧壁的结构应与承载式车身类似,但门槛应布置在车架纵梁中部的外侧旁边。3.1.2 承载式车身的特点是汽车没有车架,车身就作为发动机和底盘各总成的安装基础。在此种情况下,上述各种载荷全部由汽车车身承受。承载式车身的优点: 由于车身所有承载构件采用刚性焊接,有利于车身结构最佳化设计。从而可实现车身质量小,刚度高,并且降低成本。室内可利用的有效空间增大,可降低地板和整车高度。车门门槛降低,使上下车更方便。 (3)制造工艺性好,生产率高。 缺点主要有:振动、噪声易直接传入车内,车身损坏后难以修复,不利于车身变型等改型设计。 承载式车身设计中应注意的技术问题: 车身刚性高是承载式车身的重要特征。设计中在保证必要的刚度条件下,努力降低车身的质量,是这类车身结构设计中必须解决的问题。为了使车身壳体能有效地承担载荷,设计中保证车身各部分的刚性平衡非常重要o 为使车身能满足刚度和强度的要求,结构设计中采用各种结构加强措施是有必要的。如构件上冲压出加强筋和满足车身外形设计要求的各种曲面形状,增加结构加强梁等。 (3)由于底盘所有部件被安装在车身上,设计中应采取措施减小振动和噪声向车内的传人。 正确布置和设计发动机、悬架等总成部件在车身上的支点位置和装配方式,合理设计局部结构加强件,以改善车身的受力情况。3.1.3(半承载式车身)的特点是车身与车架用螺钉连接、铆接或焊接等方法刚性地连接。在此种情况下,汽车车身除了承受上述各项载荷外,还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加固车架,分担车架的部分载荷。3.1.4 适用性为了减小汽车的整车质量和节约材料,大多数中级、普通级、微型轿车和部分客车车身常采用承载式结构。货车驾驶室只占汽车长度的小部分,不可能采用承载结构。没有完整的封闭构架的开式车身(敞篷车)也很难采用承载式结构。高级轿车车身如果为了提高汽车的舒适性,减轻发动机及底盘各总成工作时传来的振动及汽车行驶时由路面通过车轮和悬架传给车身的冲击,则可采用非承载式结构。轿车车身和货车驾驶室都没有明显的骨架,而是由外部覆盖零件和内部钣件焊合而成的空间结构。承载式车身的地钣有较完整(厚度也较大)的纵、横承力元件,其前部有两根断面尺寸较粗大的纵梁,它们往往与两侧的前挡泥钣和前面的散热器固定框等焊接成刚性较好的空间构架,以便直接安装发动机和前悬架等部件并承受其工作载荷。与此相反,非承载式轿车(长头式货车的情况亦相同)的车身前部就较薄弱,其车前钣制件通常不是焊接在车身壳体上,而是用螺钉相互连接起来并安装在车架上.3.2 汽车的坐标系规定:3.2.1非承载式 :在额定满载情况下,Z0平面为底盘大梁的平面部分的上平面,X0平面为过两前轮中心的连线且垂直于Z0平面的平面,Y0平面同时垂直于Z0平面和X0平面的平面(为过前轴中心和后轴中心连线且垂直于Z0平面的平面);3.2.2 承载式:在额定满载情况下,Z0平面为地板的平面部分,其余与非承载式相同。XZ Y33 汽车车身发展概况 马车型:著名的福特T型车是马车型汽车的佼佼者。箱型汽车:1915年生产出一种不同于马车型的汽车,其外形特点很像一只大箱子,并装有门和窗,人们称这类车为“箱型汽车”。甲壳虫型汽车:1934年,流体力学研究中心的雷依教授,采用模型汽车在风洞中试验的方法测量了各种车身的空气阻力,这是具有历史意义的试验。船型汽车:1945年,福特汽车公司重点进行新车型的开发,经过几年的努力,终于在1949年推出了具有历史意义的新型V8型福特汽车。因为这种汽车的车身造型颇像一只小船,所以人们称它为“船型汽车”。鱼型汽车:1952年,美国通用汽车公司的别克牌轿车开创了鱼型汽车的时代。楔形汽车:楔形造型主要在赛车上得到广泛应用。因为赛车首先考虑流体力学(空气动力学)等问题对汽车的影响,车身可以完全按楔形制造,而把乘坐的舒适性作为次要问题考虑。如20世纪80年代的意大利法拉利跑车,就是典型的楔形造型。楔形造型对于目前所考虑到的高速汽车来说,无论是从其造型的简练、动感方面,还是从其对空气动力学的体现方面,都比较符合现代人们的主观要求,具有极强的现代气息,给人以美好的享受和速度的快捷感。 日本丰田汽车有限公司的MR2型中置发动机跑车(尾部装有挠流板),可以称之为楔形汽车中的代表车。 34 车身基本结构:主要总成件:341 发动机仓车身前部结构又称车前板金件。其主要功能是形成发动机舱(发动机前置车辆),为发动机及附件提供一个护罩;防止前轮甩泥;外观上体现车身造型设计要求。内部空间紧张,要布置很多机构,要安置发动机、前桥、前大灯、电瓶等重要部件。所以内板要焊各种支架,有很多孔,还要满足各种机构的安装空间,因此形状复杂;既要有足够的刚性和强度,又要能“吸能缓冲”,因此加强板复杂;发动机罩内外板,左右翼子板,左右挡泥板,左右悬架支座,散热器支架,前大灯安装架,前纵梁、前横粱,保险杠安装托架等组成。除发动机罩和左、右前翼子板等外覆盖件是可拆的外,一般将其他车前板金件与车身主体焊接在一起,以形成一个空间四周封闭的车身前部承载体。 机盖外板是极重要的外观区域,为A级曲面,要求很高,属于外覆盖件应符合车身造型的要求。 为保证撞车时对乘员的保护,车身前部结构的纵向刚性要合理设计。强度设计为有目的的分级状态,以使车身撞击时,前部结构本身被压缩、变形,吸收撞击能量。从而防止发动机被撞入座舱内;防止转向机构被撞后移;保证座舱变形最小;减小撞车时座舱部分的加速度。 342 前围结构 轿车车身前围是分隔车身前部与座舱的结构总成。一般由前围上盖板、前围板、前图侧扳和转向柱支架粱等构件组成。 车身前围对保证车身的扭转刚度、改善座舱舒适环境和提高撞车时的安全性等起着重要的作用。 轿车车身前围结构的功能要求 在车身设计中,一股从车身的刚度和强度,室内空间大小、环境和总布置,以及附件的安装等方面出发对轿车车身的前围结构提出如下功能要求。 (1)支承并安装前风窗玻璃; (2)支承转向柱; (3)确保车身扭转刚度; (4)提高撞车安全性,并控制座舱前壁和转向柱在撞车后的向后位移量;(5)构成发动机舱和座舱之间的隔壁,与车身总布置有关,应具有良好的密封、隔振和隔音效果;6)设置外部空气吸人口和通风道(7)安装空调装置及其通风风道;(8)支承和安装仪表板;(9)安装制动器、离台器踏板支架;(10)安装雨刮器等附件。 343 地板结构车身地板结构是车身的支承部分。无论是非承载式车身还是承裁式车身,在结构设计上,车身的地板结构都应提供足够的强度和刚度从而保证车身的承载能力。因此,除地板构件外,在结构上设置加强粱、连接梁等承载构件是必要的。 现代轿车为满足造型和视野等的要求广泛采用细窗柱、大面积玻璃和薄车顶等结构型式由此加大了车身底部结构部分的承载分量,以致车身设计上对车身地板结构的承载能力要求更高。加上地板结构的防振、隔音和防腐性能的更高要求,以及车身室内居住性的不断改善对地板布置的影响,使得合理设计地板结构成为车身结构设计的重要内容。 轿车车身地板结构主要由地板、地板梁、支架、地板通道、门槛、连接板、座椅支架等构件组成。 车身座舱和行李舱下的地板应根据车身底部的总布置设计和结构设计要求进行分块,一般分为前地板、中地板和后地板。除了在地板上应焊接有各种结构加强件、连接扳等构件外,地板构件本身要符合室内布置居住性,以及满足布置备胎和油箱等的需要而被冲压成各种形状,也是提高地板构件强度和刚度的措施,如通道凸包、加强筋和座椅支座等结构,以及阶梯型的地板布置。对于两厢或三厢轿车车身,后地板上一般冲压出放置备胎的凹坑,而旅行车的后地板则多保留其平整性。现代轿车车身地板结构设计的课题 (1)保证车身底部平整,改善车身底部的空气动力性能;(2)提高地板结构的防振、隔音性能;(3)合理使用材料采用防腐结构设计,并通过各种防腐处理措施,延长车辆的使用寿命;(4)开发结构强度高、质量轻的地板结构以及轻质材料的地板结构;(5)地板的布置及设计应充分考虑室内的人体居住性。344 车身侧围结构 轿车车身侧围形成车身的侧壁部分是组成乘座舱的重要结构总成,主要由侧围梁框架结构、车门、后侧围板和后轮罩等构件或总成组成。1 车身侧围梁框架结构 (1)前支柱(A支柱) 前支柱是由前风窗支柱、前门支柱和前侧挡板等焊接形成的整体构件,以作为梁框架的前部支撑,并用来固定前凤窗玻璃和安装车门等。其中前风窗支柱和前门支柱均由薄钢板冲压的支柱内、外扳焊接而成,其断面形状和尺寸的设计要满足构件的承裁刚性和强度。除此之外,在前支柱的设计中还应充分注意以下几点:前风窗支柱的断面设计,应保证驾驶员的前方视野要求,视野盲区应尽量小。前风窗支柱外板的表面形状应与车身表面的造型要求一致:而支柱的内板在形状上要避免尖角转折,降低车内人体撞击时的伤害程度,并方便内饰。 前风窗支柱上要合理设计前风窗玻璃安装的固定止口,符合造型要求,并保证装配尺寸精度。 前风窗支柱部分,包括支柱、玻璃、车门窗框、车门玻璃和密封条等,应保证其表面平滑化和一体化。现代轿车车身,通过采用前风窗支柱隐藏式流水槽结构,以及减小结构表面高低差等措施,能有效地降低空气阻力和避免风动噪声。 保证车门铰链等的安装强度,设置车门铰链和限位器等的加强板。 前支柱与车门应具有良好的动态配台,合理设计密封结构; (2)中支柱(B柱) 中支柱一般由中支柱内板和外板,以及加强板焊接而成。对于标淮型四门轿车,中支柱是侧围梁框架的中部支撑构件,并对前、后车门具有支撑作用。现代轿车的中支柱多采用隐蔽式布置型式。 中支柱的上、下部要固定座椅安全带的支座,应设置加强板加强连接强度和支柱的局部刚性。 (3)后支柱(c支柱)对于四门轿车,后支柱一般由后上支柱和后下支柱焊接而成,作为梁框架的后部支撑构件。其中后上支柱兼作后风窗支柱,用来固定后风窗玻璃,因此断面形状应设计出后风窗玻璃的安装止口,以及与后车门的配合止口。后上支柱常常具有较大的断面形状,一般在其上要设计车内通风的气流出口。为增加支柱的强度,有时在其结构断面内设置加强板,特别是后座安全带的固定座部位。 (4)顶盖侧梁 顶盖侧梁是车身侧围梁框架的上部纵向连接梁,一般由顶盖侧梁的内、外板冲压件焊接而成,用于形成门上框并支撑和固定顶盖。其构件的抗弯曲和扭转刚度,对整车的弯曲和扭转刚度影响很大。因此,其断面形状及尺寸的设计应满足整车的刚度要求,除此之外,顶盖侧梁的设计还应考虑车身的侧向视野、造型、内部头项空间、上下车方便性、结构密封和防腐等要求。 现代轿车的顶盖侧梁已广泛采用以下一些新型结构, “全门式”结构的顶盖侧梁。即从侧向看,没有流水槽和侧粱高度,把车门窗框提高到和顶盖侧边平齐的高度上,如下图A。顶盖侧梁结构的表面一体化和平滑化处理。图b为无流水槽的表面一体化设计图c为流水槽不突出车身表面,而只在车身表面上开出沟槽的表面平滑化设计。 顶盖侧梁采用非金属合成材料流水槽结构。见图d显然这些结构型式对于增大车窗面积、减小空气阻力和风动噪声,提高防腐性能是有利的。2车身侧围设计要点 (1)车身侧围设计要符合整车造型要求。各柱、梁、门外扳、车门玻璃、后翼子板和侧窗等部分都应以车身外表面造型的形状和尺寸为设计依据。此外

    注意事项

    本文(《汽车车身冲压件基本知识》.docx)为本站会员(牧羊曲112)主动上传,三一办公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办公(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

    三一办公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