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办公! | 帮助中心 三一办公31ppt.com(应用文档模板下载平台)
三一办公
全部分类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
  • 建筑/施工/环境>
  • 毕业设计>
  • 工程图纸>
  • 教育教学>
  • 素材源码>
  • 生活休闲>
  • 临时分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办公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五)工程管理专业.docx

    • 资源ID:1749133       资源大小:129.68KB        全文页数:94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6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6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五)工程管理专业.docx

    (五)工程管理专业1. 专业基础课程工程力学(一)(Engineering Mechanics(1)一、 课程说明课程编号:112G01A 学分数:5 总学时:85 学时分配:讲课85适用专业:工程管理先修课程:高等数学、线性代数二、课程教学的目的与任务 本课程主要包含理论力学、材料力学二部分内容。它以高等数学、线性代数为基础,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生具有初步对工程问题的简化能力,一定的分析与计算能力,是学习有关后继课程和从事专业技术工作的基础。 学习本课程,使学生掌握物体的受力分析、平衡条件及熟练掌握平衡方程的应用;掌握基本构件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问题的分析和计算。   三、课程教学的基本内容与学时分配:(一) 静力学部分(共12学时)1、静力学基础(2学时)掌握力、刚体、平衡等静力学基本概念;掌握静力学公理及其推论;掌握约束的概念、并能正确分析约束反力的方向及正确绘制受力图。(教学方式:讲授、课堂练习)2、汇交力系(2学时)掌握力沿空间直角坐标轴的分解;掌握用图解法和解析法求平面汇交力系的合成与平衡问题;掌握用解析法求空间汇交力系的合成与平衡问题;掌握汇交力系的平衡问题在土建工程中的实际应用;掌握并灵活应用合力投影定律。(教学方式:讲授、课堂练习)3、力矩和力偶理论(1学时) 掌握力矩、力偶的概念及其计算;掌握两力偶的等效性质;掌握平面或空间力偶系的合成和平衡问题及其在土建工程中的实际应用;掌握力的平移定理及其应用。(教学方式:讲授、课堂练习) 4、平面一般力系(3学时)掌握平面一般力系向一点的简化问题及其简化结果的分析;掌握平面一般力系的平衡问题及其在土建工程中的实际应用;包括解决物体系统的平衡问题在多跨静定梁和静定刚架中的应用及用结点法或截面法计算平面桁架的内力;正确理解及掌握合力矩定律及其应用;了解静不定问题的概念及判别方法。(教学方式:讲授、课堂练习)5、摩擦(1学时)掌握摩擦的分类:掌握滑动摩擦及滑动摩擦定律;掌握摩擦角与自锁现象的概念及其应用;掌握考虑摩擦时的平衡问题及在工程中的应用;了解滚动摩阻的概念。(教学方式:讲授、课堂练习)6、空间一般力系(3学时)掌握空间一力对坐标轴的矩的概念和计算;正确理解力矩关系定理及应用;掌握空间一般力系的简化原理及简化结果的分析;掌握空间一般力系的平衡问题及其在土建工程中的实际应用;掌握物体的重心、形心概念及其坐标公式,并能正确计算形状规则物体的重心。(教学方式:讲授、课堂练习)(二) 运动学部分(共10学时)7、点的运动(2学时)掌握用矢量法、直角坐标法、自然法来描述点的运动特征(包括运动方程、运动轨迹、速度、加速度等)(教学方式:讲授)8、刚体的基本运动(3学时)掌握刚体的平动、刚体的定轴转动的特征;掌握转动刚体内各点的速庋和加速度的计算及其矢积式。(教学方式:讲授、课堂练习)9、点的合成运动(3学时)掌握点的合成运动和绝对运动、相对运动、牵连运动及其速度、加速度的基本概念;掌握点的速度合成定理及其运用;掌握牵连运动分别为平动、转动时的加速度合成定理及其运用。(教学方式:讲授、课堂练习)10、刚体的合成运动(2学时)掌握刚体的平面运动方程及其分解;掌握用基点法、速度瞬心法、速度投影定理求刚体作平面运动时平面图形内各点的速度;掌握用基点法求刚体作平面运动时平面图形内各点的加速庋。(教学方式:讲授、课堂练习)(三) 动力学部分(共13学时)11、质点运动微分方程(1学时)掌握质点运动微分方程的矢量式、直角坐标式及自然坐标式;掌握正确求解质点动力学的两类基本问题;掌握质点在非惯性系中运动时的动力学基本方程。(教学方式:讲授、课堂练习)12、动量定理(2学时)掌握质点和质点系的动量、冲量的概念及其计算;掌握质点和质点系的动量定理及运用;掌握动量守恒定理及应用;掌握质心运动定理、质心运动守恒定理及其应用。(教学方式:讲授)13、动量矩定理(2学时)掌握转动惯量、惯性积、惯性主轴的概念及其计算;掌握平行轴定理及在计算转动惯量中的应用;掌握质点和质点系的动量矩概念及计算;掌握质点和质点系的动量矩定理及其应用;掌握刚体定轴转动时、平面运动时的微分方程;掌握质点系相对于质心的动量矩定理及应用。(教学方式:讲授、课堂练习)14、动能定理(3学时) 掌握功、功率、及质点和质点系的动能、势能、机械能的概念及计算;掌握质点和质点系的动能定理及应用:掌握势力场的概念;掌握有势力和势能函数间的关系;掌握机械能守恒定理及其应用。(教学方式:讲授、课堂练习) 15、达朗伯原理(2学时)掌握惯性力的概念:掌握质点和质点系的达朗伯原理及应用:掌握刚体惯性力系的简化一惯性力系的主矢和主矩:了解定轴转动刚体轴承的动反力。(教学方式:讲授、课堂练习)16、虚位移原理(3学时)掌握约束、理想约束的概念及约束的分类:掌握虚位移、虚功、自由度、广义坐标的概念;掌握用几何法、解析法分析质点系的虚位移;掌握虚位移原理及其应用:了解广义坐标形式的虚位移原理。(教学方式:讲授、课堂练习)(三)材料力学(40学时) (四)材料力学部分(50学时)17、绪论及基本概念(2学时)了解材料力学研究的任务,掌握可变形固体的性质及其基本假设。18、轴向拉伸和压缩(4学时)掌握轴向拉压杆力学性能、内力计算、应力分布和应变能计算方法,掌握胡克定律及应用,理解应力集中概念,了解拉压超静定问题。19、扭转(7学时)掌握薄壁圆筒、等直圆杆在扭转时的变形、内力计算、应力分布和应变能计算方法,了解拉压超静定问题。20、弯曲内力(4学时)掌握梁的内力计算和内力图。21、弯曲应力(4学时)掌握梁的正应力、剪应力及强度条件。22、梁弯曲时的位移(4学时)掌握梁的挠度和转角的计算方法,理解简单超静定梁的解法。23、剪切与连接件的实用计算(2学时)掌握剪切与挤压的实用计算方法。24、应力与应变分析(4学时)掌握平面应力状态及应变和应力与应变间的关系,理解空间应力状态。25、强度理论(4学时) 掌握四个强度理论,理解双剪应力强度理论。26、组合变形(4学时)理解两相互垂直平面内的弯曲、拉伸与弯曲、扭转与弯曲的组合变形。27、压杆稳定(4学时)掌握压杆稳定的概念、细长压杆临界力的欧拉公式、压杆稳定的计算方法。28、能量方法(6学时)掌握用能量方法解超静定系统,了解虚位移原理。29、动荷载、交变应力(1学时)理解构件的动应力计算方法,理解疲劳破坏。四、教学方法:依据教学大纲、密切配合教材,采用讲解、讨论、答疑等方式,通过解题思路分析和基本方法训练,培养学生基本运算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辅导课老师要钻研教学大纲、教材,认真备课,要批改作业。 “工程力学”课程涉及的概念较多,解题方法灵活多样,对于一些工程实际问题,更需要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必须通过做练习题来加深对概念的理解和掌握,熟悉基本公式、基本方法的运用,从而达到理解、掌握所学知识的目的。因此独立完成作业是学好本课程的重要手段。 五、考核方式及成绩评定闭卷考试,根据平时、期末成绩3:7(或2:3)综合评定。六、教材及参考书目(1)理论力学由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乔宏洲主编和哈尔滨建筑大学 刘明威主审,由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2)理论力学哈尔滨工业大学理论力学教研室 编, (3)材料力学孙训方 编,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 材料力学解题指导及习题集清华大学材力教研室 编,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4)建筑力学周国瑾 施美丽 张景良编著 同济大学出版社工程力学(二)(Engineering Mechanics(2))一、课程说明课程编号:112G02A 学分数:3 总学时:51 学时分配:讲课51适用专业:工程管理专业先修课程:工程力学(一)二、课程教学的目的与任务: 本课程的任务是在学习理论力学和材料力学等课程的基础上进一步掌握平面杆系结构分析计算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了解各类结构的受力性能,为学习有关专业课程以及进行结构设计和科学研究打好力学基础,培养结构分析与计算等方面的能力。三、课程教学的基本内容及学时分配 1. 几何组成分析(3学时)平面几何不变体系的基本组成规则及其应用2 静定结构受力分析(10学时) 隔离体平衡的方法;梁和平面刚架内力图的作法;桁架内力的解;静定组合结构的内力计算方法;静定结构的力学特性,内力图间的微分关系;叠加法作弯矩图。3 虚功原理与结构位移计算(10学时)掌握虚力原理及应用虚力原理求刚体体系的位移;掌握变形体的虚功原理;掌握静定结构在荷载、温度作用下的位移计算;掌握用图乘法计算静定结构在荷载作用下的位移;掌握线弹性体系的互等定理。4 力法(10学时)力法的基本原理;力法计算超静定结构在荷载、支座移动、温度变化下的内力;超静定结构的位移;超静结构的力学特性。5 位移法(10学时)位移法的基本原理;无侧移刚架在荷载作用下的计算;有侧移刚架的计算,杆端转动刚度的计算和固端弯矩的调整。6 渐近法(8学时)力矩分配法计算连续梁和无侧移刚架;用力矩分配法计算无剪力分配法的概念,应用条件及计算方法。四、教学方法:目标是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并重。着重讲授结构力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通过自主学习、习题、课堂练习和讨论及课外上机计算,加深理解,培养实际的结构分析能力。五、考核及成绩评定方式 根据平时、期末考试(2:8或3:7)综合评定。六、教材及参考书目结构力学 龙驭球等编 高教出版社结构力学 杨茀康等编 高教出版社结构力学、王填完、章梓茂等, 北京高教出版社STRUCTURAL MECHANICS BINGCHEN ZHI工程结构(Engineering Structure)一、 课程说明课程编号:113V02B学分:5.5 总学时:102 学时分配:讲课85,实训17适用专业:工程管理先修课程:工程力学二、课程教学的目的与任务:本课程的目的是使学生初步掌握了解必要的、完整的工程结构,主要是建筑结构的设计知识。本课程讲授工程结构的基本原理、设计方法及其在工程设计中的应用。三、课程教学基本内容及学时分配:1、 绪论(2学时)了解建筑与结构的关系、结构的作用、结构的组成等概念;熟悉工程结构的基本要求及工程结构的分类及其特点,对工程师应掌握的工程结构知识有较全面的认识。(教学方式:讲授)2、 工程结构用材料的物理、力学性能(6学时)了解材料的弹性、塑性、延性及材料基本力学性能指标;熟悉工程结构中常用的钢材、混凝土、砌体和木材的强度、变形等物理、力学性能指标及选用原则。(教学方式:讲授)3、工程结构设计方法(6学时)了解工程结构设计基准期、设计使用年限、荷载、作用、荷载效应、结构抗力等基本概念;理解结构的功能要求、结构可靠度理论的概念、极限状态的分类及计算方法及常用建筑结构的荷载及各种材料强度的取值。(教学方式:讲授)4、 钢筋混凝土梁(14学时)了解受弯构件正截面的试验研究,正截面的破坏形态,计算原则;了解受弯构件斜截面的主要破坏形态和破坏机理,以及计算原则;掌握受弯构件正截面承载力及斜截面承载力的计算方法;了解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的一般知识。(教学方式:讲授)5、钢筋混凝土柱(8学时)了解受压构件的分类及受力特性;掌握矩形截面受压构件的承载力计算方法;了解钢筋混凝土柱的一些构造要求。(教学方式:讲授)6、钢筋混凝土楼盖结构(10学时)了解几种常用楼盖的类型、适用范围及特点;建立折算荷载、塑性铰、内力重分布、弯矩调幅等概念;深入理解连续梁板截面设计特点及配筋构造要求;掌握现浇整体式单向板肋形楼盖结构平面布置;熟练掌握其内力按弹性理论及考虑塑性内力重分布的计算方法;了解现浇双向板肋形楼盖的静力工作特点和截面设计要点。(教学方式:讲授)7、钢筋混凝土房屋结构(10学时)了解钢筋混凝土单层厂房结构布置原则、排架结构的受力特点和厂房柱、屋架等主要构件的型式选择。了解多层与高层房屋结构的受力特性,结构布置的基本原则;了解多层与高层建筑结构中框架、剪力墙,以及筒体等常用结构体系各自的受力特点、适用范围、结构布置以及主要构造;并能初步熟悉进行各主要结构构件的截面估算。(教学方式:讲授)8、砌体结构(6学时)了解砌体结构的布置,掌握墙、柱构件的设计计算方法以及这种结构的主要构造措施。(教学方式:讲授)9、 钢结构(10学时)了解钢结构的特点和应用范围,各类基本构件在工程中的应用,钢结构的联结方法和梁柱节点构造原理;初步掌握钢梁和钢柱的强度、刚度和整体稳定性验算方法及截面估算方法。(教学方式:讲授、课堂练习)10、地基与基础(8学时)了解地基基础的基本知识,掌握几种常用建筑基础的主要特点,适用范围以及构造要求。(教学方式:讲授)11、建筑抗震设计(5学时)了解地震和抗震的基本知识,初步掌握抗震设计时对结构体系的基本要求以及在工程结构中应采取的主要构造措施。(教学方式:讲授)12、课程设计 (17学时)四、教学方法:目标是传授知识和培养能力,着重讲授建筑工程结构的基本性能、基本原理、设计方法,并通过习题和实际工程观摩,掌握工程结构设计的基本知识。五、成绩评定及考核方式: 考试(笔试)及课程设计二部分六、教材及参考书推荐教材:1.建筑结构原理与设计 林宗凡主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2.建筑结构熊丹安等编著 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主要参考书目:相关的工程结构设计规范七、实践环节教学大纲工程结构(Engineering Structure)实训教学大纲课程名称:工程结构课程编号:113V02B课程总学时:102实训(实操)学时数:17课程总学分:5.5实训学分:0.5实训(实操)项目数:1一、 实训(实操)目的与基本要求本课程设计的目的是使学生初步掌握工程结构设计的基本原理、方法及设计过程,以便把所学的理论知识在实际工程设计中应用。通过课程设计,要求学生能够在较全面理解工程结构知识的基础上,提高独立分析、处理工程结构设计问题的能力。二、 实训(实操)项目内容、能力标准和学时分配序号项目名称实训类型主要内容应达到的能力标准学时分配 1现浇整体式单向板肋形楼盖设计综合训练楼盖结构平面布置、计算简图、连续梁板的内力计算、截面设计及配筋构造图等1 有完整的设计计算书2 梁板的配筋施工图17注:1、实训类型:单项训练、综合训练三、 使用教材与参考书 1.建筑结构原理与设计 林宗凡主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2.建筑结构熊丹安等编著 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3.现行设计规范四、 考核方式与标准以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课程设计任务的方式考核,以是否有完整正确的设计计算书及梁板的配筋施工图为标准。本大纲主要撰写人:汪能君 土木工程材料房屋建筑学课程教学大纲见土木工程专业经济学 (Economics)一、课程说明:课程编号:016J01Y学 分 数:3 总 学 时:51 学时分配:讲课34,自主学习17 适用专业:经济、管理类先修课程:无 二、课程教学的目的和任务:根据有关要求和这些学生的特点,既要向他们系统讲授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本原理,为他们考研和以后工作打下基础;又要向他们介绍现代主流西方经济学的主要理论,让他们初步了解和掌握现代西方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和分析方法。三、课程教学的基本内容及学时分配:1、绪论(3学时,其中讲课2学时,自主学习1学时)掌握: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政治经济学研究的任务和意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方法。理解:经济学的产生和发展。(一)、政治经济学部分(21学时,讲课14学时 自主学习7学时)2、商品和货币(3学时,其中讲课2学时,自主学习1学时)掌握: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劳动生产率,货币的产生,货币的本质和职能,货币流通规律,价值规律的内容和作用形式。理解:商品的含义,商品的二因素,劳动的二重性,商品的价值量,价值规律的作用。3、资本和剩余价值(4学时,其中讲课3学时,自主学习1学时)掌握: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剩余价值的生产方法,资本主义工资,资本主义企业管理,资本有机构成,相对人口过剩。理解:资本的本质,劳动力成为商品,资本的价值增殖过程,资本主义再生产,资本积累的实质和一般规律。4、资本的流通过程(4学时, 其中讲课2学时,自主学习2学时)掌握:产业资本循环的三个阶段和三个职能形式,产业资本循环的条件,资本的周转时间和周转次数,预付资本的总周转,资本周转速度对剩余价值生产的影响,社会总产品,生产资料生产优先增长的规律。理解:固定资本和流通资本,社会再生产的实现条件,资本主义经济危机。5、资本主义剩余价值的分配(3学时, 其中讲课2学时,自主学习1学时)掌握:成本价格和利润,利润率,产业资本和平均利润,生产价格,商业资本和平均利润。借贷资本和利息,利息率,银行资本和银行利润,股份资本和股息,股票价格,创业利润,虚拟资本,资本主义土地所有权,地租与租金,土地价格,垄断地租。理解:平均利润的形成,利息、银行利润和股息来源,资本主义地租的本质,级差地租形成条件、原因和来源,绝对地租的形成条件、原因和来源。6、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演化(2学时, 其中讲课1学时,自主学习1学时)掌握:垄断的含义和形成,金融资本和金融寡头,垄断资本主义的特征和发展,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资本主义被社会主义替代的理论。理解:帝国主义的内涵和实质。7、社会主义经济制度(5学时, 其中讲课4学时,自主学习1学时)掌握: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建立,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社会主义生产资料所有制,社会主义社会的分配制度。理解:社会主义本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公平与效率的关系。(二)西方经济学部分(27学时, 其中讲课18学时,自主学习9学时)8、供求理论(4学时, 其中讲课3学时,自主学习1学时)掌握:均衡价格理论,弹性理论。理解:需求理论,供给理论,需求价格弹性9、消费者行为理论(3学时, 其中讲课2学时,自主学习1学时)掌握:基数效用论和边际分析方法,序数效用论和无差异分析方法。理解:效用,消费者均衡,边际效用递减规律。10、生产者行为理论(6学时, 其中讲课4学时,自主学习2学时)掌握:柯布道格拉斯函数,短期和长期,总产量曲线、平均产量曲线和边际产量曲线,等产量线,等成本线,扩展线,规模收益,显成本和隐成本,短期成本曲线,长期成本曲线,完全垄断市场,垄断竞争市场,寡头垄断市场。理解:边际收益递减规律,生产者均衡,机会成本、利润最大化原则,完全竞争市场。11、国民收入核算(3学时, 其中讲课2学时,自主学习1学时)掌握:宏观经济学研究对象,国民收入总量概念,国民生产总值与国内生产总值区别。理解:GNP和GDP,国民收入核算方法.12、国民收入决定(5学时, 其中讲课3学时,自主学习2学时)掌握:消费函数,储蓄函数,投资函数,均衡国民收入决定原理,两、三、四部门经济国民收入决定.理解:乘数理论,ISLM模型。13、通货膨胀和经济周期理论(3学时, 其中讲课2学时,自主学习1学时)掌握:通货膨胀的含义、类型,经济周期的含义、类型和一般成因。理解:通货膨胀的成因,乘数加速数理论14、国家宏观经济调控(3学时, 其中讲课2学时,自主学习1学时)掌握:宏观经济调控的目标,财政政策,货币政策。理解:财政政策,货币政策的运用。四、教学方法:教学方法上以课堂教学为主,在讲授理论知识同时,结合实际分析,并开展课堂讨论。本课程重在基本经济理论的教学与传授,但也要注重理论联系实际,每学期安排17学时的自主学习,从而加深学生对经济理论的理解,培养学生用所学的理论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经济问题的能力。五、考核及成绩评定方法: 期末考试占50%,平时作业、回答问题及考勤等占50%。六、教材及参考书目:推荐教材:魏杰编著的经济学(上、下),高等教育出版社主要参考书:马克思的资本论、张维达主编的政治经济学高等教育出版社、梁小民编著的西方经济学教程中国统计出版社;、萨缪尔森等著的经济学、高鸿业主编的西方经济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等本大纲主撰写人:毛孟凯 审核人:郑荣跃管理学( Management Science)一、课程说明课程编号:016J02A 学 分 数:3 总 学 时:51 学时分配:讲授51适用专业:经济类、管理类先 修 课:法学基础、政治经济学和基础经济理论课二、课程教学的目的与任务本课程起着引导学生入门及培养学生初步养成管理思维模式的作用。本课程的教学目的在于通过教与学,使学生正确理解管理的概念,掌握管理的普遍规律、基本原理和一般方法,并能综合运用于对实际问题的分析,初步具有解决一般管理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综合管理素质,为以后学习其它专业管理课程打下基础。三、课程教学的基本内容及学时分配第一章 管理学导论(4学时)理解管理的概念、管理的重要性及其作用;掌握管理的目的、管理的二重性、管理的职能;了解管理学的特点,管理者的角色和技能。主要内容:不同角度下的管理的概念,从管理的作用、目的看管理的效率与效果,管理的职能,管理学的特性,管理者的角色和技能。 第二章 管理学的产生与发展(6学时)了解中国的传统管理思想;了解西方管理思想发展的历史背景,掌握各历史阶段的主要思想观点,现代管理各学派的主要理论观点。主要内容:中国传统管理思想的形成及发展,以及对管理学的贡献,四方管理思想的萌芽阶段,古典管理理论阶段:科学管理理论、组织管理理论、霍桑实验,人际关系论阶段:X理论、Y理论、Z理论,现代管理理论阶段:管理过程学派、决策理论学派、数学学派、系统管理理论学派、经验与案例学派、权责理论学派,中国现代管理的发展趋势,国外现代管理的发展趋势。自学:西方管理学的代表人物及对管理学的贡献。作业:中西管理思想比较方面的思考题,管理的概念和职能方面的思考题。讨论:管理学与相关学科概念的关系。第三章 道德与社会责任(2学时)理解道德与社会责任的概念,理解四种道德观和两种社会责任观,了解提高道德素质的途径和社会责任的具体体现。主要内容:道德与社会责任的定义及四种道德观和两种社会责任观,影响管理者道德素质的因素及提高道德素质的途径和社会责任的具体体现。第四章 决策(6学时)理解决策的概念,了解决策的作用和类型,掌握决策的步骤,了解决策的技术方法,了解现代决策理论发展的新趋势。主要内容:决策的概念和作用,决策的类型和过程,决策技术与方法,现代决策理论的新发展。自学:几种定量预测、决策方法第五章 计划(8学时)理解计划的概念,了解计划的分类和内容要素;掌握滚动计划和应变计划;掌握目标管理的基本思想、特点和程序。主要内容:计划的概念和性质,计划的编制步骤和方法,现代计划方法,目标的含义、目标管理的过程与特点。案例教学作业:案例报告。第六章 组织(8学时)了解组织的概念及作用,组织的部门划分;掌握组织设计的基本原则,组织结构的基本形式及其优缺点,了解组织的人员配备,掌握正式组织与非正式组织、委员会、直线领导与参谋,理解组织变革的影响因素及有关理论。主要内容:组织的概念及作用,组织设计的原则,组织的部门划分,组织结构的基本形式,组织的人员配备,组织的运行与变革(了解正式组织与非正式组织的概念以及正确处理正式组织与非正式组织、直线与参谋、首长和委员会关系的原则与方法)。案例教学作业:案例报告。第七章 领导(10学时)理解激励、领导、沟通的概念,掌握领导的职能和影响领导成效的因素,掌握有关激励和领导的主要理论;理解沟通的渠道、原则、方法以及影响沟通效能的因素;理解领导的概念及其职能;了解冲突的概念及类型。主要内容:了解领导的概念及作用,掌握领导者的素质和条件,了解西方国家有代表性的领导理论(领导特性理论、作风理论、行为理论、权变理论),掌握提高领导效能的基本途径,了解激励的作用、意义和要求,了解行为动因的基本模式及西方国家有代表性的激励理论(内容型激励理论、过程型激励理论),沟通的性质及其过程,沟通的渠道正式沟通与非正式沟通、沟通的原则与方法,信息沟通的有效途径。冲突的概念与类型。案例教学作业:案例讨论第八章 控制(4学时)理解控制的概念及类型,掌握控制的步骤,了解控制的方法和实现有效控制的途径。主要内容:控制的概念及作用,控制的类型,管理控制的过程,有效控制的基本原则,常用的管理控制技术与方法(预算控制、计划评审技术、程序控制、订货与存货控制、质量控制)。自学:信息控制系统的控制方法。作业:讨论现代控制与管理信息系统。第九章 创新(3学时)理解创新的涵义、内容和过程,了解现代管理发展的趋势。主要内容:管理创新的含义及作用,管理创新的基本内容和过程,未来管理发展趋势。四、教学方法以讲授为主,本课程是所有管理类课程的前导课,各章应重点讲授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使学生对管理有一个总体上的认识、把握。五、考核及成绩评定方式闭卷考试。期末考试成绩占80%,平时出勤和作业占20%。六、教材及参考书目建议教材:周三多,管理学原理与方法,复旦大学出版社教学参考书:1 李培煊,管理学,中国铁道出版社2 徐国华 赵平,管理学,清华大学出版社3 邢以群,管理学,浙江大学出版社4 杨文士,管理学原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5 斯蒂芬·P·罗宾斯,管理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6 哈罗德·孔茨,管理学,上海人民出版社 撰写人:屠海群 审核人: 郑荣跃统计学(Statistics)一、课程说明: 课程编号:112G03A 学分数: 2 总学时:34 学时分配:讲课34适用专业:工程管理先修课程:高等数学、概率统计二、课程教学目的与任务: 本课程的目的是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掌握统计学的基本原理和基本的统计方法,培养学生合理运用统计方法进行工程管理有关实际统计工作的基本能力和有效利用统计信息掌握工程建设活动的实际运行状况并进行有效的工程管理决策的基本能力。三、课程教学基本内容及学时分配:(一)统计资料 掌握统计资料的定义及其基本组成要素,掌握统计资料的收集方式与统计调查的基本方法。 (二)统计资料的整理 掌握统计表和统计图的基本形式以及双变量二元分布的基本概念。 (三)统计资料的综合 掌握表示集中位置的特征数(平均数、众数、中位数),掌握表示变异(分散)程度的特征数(极差、平均差、方差与标准差)的基本概念以及表示偏倚程度的特征数的分布形式。(四)统计抽样和抽样分布 掌握简单随机抽样、样本统计量以及抽样分布的基本概念,掌握正态分布、F分布、T分布的定义、性质及其相关数学用表的使用方法。 (五)参数估计 掌握总体参数点估计的概念及衡量估计量优劣的标准,掌握关于正态总体参数值、方差、比率的区间估计方法与样本容量的确定方法。 (六)统计假设检验 掌握统计假设检验的基本概念以及正态总体均值、方差、比率的假设检验方法和非参数的假设检验方法。 (七)一元线性回归 熟悉统计关系与回归分析的基本概念;掌握一元线性回归模型的建立与总离差平方和的分解和样本相关系数的计算方法,掌握一元线性回归显著性检验与模型适合性分析方法,掌握E(Y)的区间估计和因变量Y的预测方法。 (八)多元线性回归 掌握多元线性回归模型与多元线性回归方程的建立方法,掌握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的显著性检验方法与可线性化回归方程的建立方法,掌握多元线性回归模型适合性的分析方法。(九)时间序列和指数 掌握时间序列及其分解模型,掌握时间序列的平滑移动平均法、趋势曲线、季节变动与循环变动以及指数的计算方法。四、教学方法: 以课堂讲授为主,结合课堂讨论、参观指导,加强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五、成绩评定及考核方式:根据平时期末成绩综合评定。六、教材及参考书目统计学清华大学出版社会计学原理 ( Principles of Accounting)一、课程说明课程编号:016J03A学 分 数:2 总 学 时:34 学时分配:讲授34学时适用专业:经济类、管理类先 修 课:无二、课程教学的目的与任务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帮助初学者掌握会计学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基本操作技术,能熟练应用各种会计核算方法。三、课程教学的基本内容及学时分配1、总论(2学时)掌握:会计的涵义、职能、目标、对象。理解:会计核算的方法。了解:会计的产生和发展;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和一般原则;会计学科体系。2、帐户和复式记帐(3学时)掌握:会计要素的涵义和内容;会计等式的涵义;借贷记帐法的记帐结构和规则;会计分录的编制。理解:会计科目与帐户的区别联系;复式记帐法和借贷记帐法的涵义;试算平衡。了解:帐户对应关系。3、会计凭证(2学时)掌握:会计凭证的涵义及其分类。理解:会计凭证的内容、填制和审核。了解:会计凭证的传递和保管。4、会计帐簿(2学时)掌握:帐簿的意义和种类。理解:对帐和结帐;错帐更正的方法。了解:帐簿的设置和登记方法;登记帐簿的规则。5、工业企业基本业务的核算(8学时)掌握:资金进入企业、采购业务、生产业务、销售业务的会计核算。了解:营业外收支和其他业务收支的区别及其会计核算。6、帐户的分类(2学时)了解:帐户按经济内容的分类;帐户按其用途和结构的分类。7、帐项调整(3学时)掌握:收付实现制和权责发生制的涵义、区别和联系。理解:期末帐项调整的会计核算。8、成本计算和财务成果的核算(3学时)掌握:实地盘存制和永续盘存制的含义、区别和联系;财务成果的核算。理解:成本的计算和结转;库存品核算的意义。9、财产清查(2学时)掌握: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的编制;财产清查结果的会计处理。理解:财产清查的种类和方法。了解:财产清查的目的和作用。10、财务报告(4学时)掌握:财务报告的含义和内容。理解:资产负债表和损益表的意义和编制。了解:编制财务报告前的准备工作;现金流量表的内容和格式。11、会计核算组织程序(2学时)掌握:会计核算组织程序的意义和种类;记帐凭证核算组织程序的特点、优缺点和适用性。 了解:汇总记帐凭证核算组织程序的特点、优缺点和适用性;科目汇总表核算组织程序的特点、优缺点和适用性;日记总帐核算组织程序的特点、优缺点和适用性;多栏式日记帐核算组织程序的特点、优缺点和适用性。12、会计工作组织(1学时)理解:会计机构和会计人员;会计规范体系。了解:会计工作管理体制;会计档案。四、教学方法以理论教学为主,兼有课堂讨论、大型作业和课后习题。五、考核及成绩评定方式闭卷考试。期末考试成绩占70%,平时出勤和作业占20%,课堂讨论10%。六、教材及参考书目教科书:李忠波等主编:会计学原理哈尔滨出版社2002年版 黄垚等主编:会计学原理配套习题立信会计出版社2004年版参考书:李海波主编:会计学原理立信会计出版社2003年版 撰写人:李忠波 审核人: 郑荣跃2、专业方向模块课程运筹学(Operational Research)一、课程说明课程编号:117T03Y 学分数:2 总学时:34 学时分配:讲课17学时,自主学习17学时适用专业:工程管理专业先修课程:线性代数、概率论、微积分二、课程教学的目的与任务通过本课程学习,掌握运筹学有关分支的的基本概念及基本原理,能够将管理中的问题进行建模并使用计算及软件求解,具有运用定量方法分析实际问题、解决实际问题的初步能力。三、课程教学的基本内容及学时分配 (一)运筹学概念(2学时)运筹学的产生和发展、作用、特点、目的、主要分支及学习该课程的方法(二)线性规划(18学时)1、 线性规划的基本概念2、 线性规划的建模引例3、 线性规划求解的基本理论4、 线性规划的解法(三)整数规划(4学时)1、 整数规划的引出与分类2、 枚举法3、 割平面法4、 指派法(四)存储论(6学时)1、 存储论的费用概念及企业存储的分类2、 确定性存储模型3、 随机性存储模型4、 带有仓库限制的多品种的存储问题及模型(五)对策论(4学时)四、教学方法 课堂讲授结合课堂讨论及自主学习,课外上机练习五、考核及成绩评定方式根据平时、期末成绩(1:1)综合评定。六、教材及参考书目(一)教材管理运筹学汤代焱 湖南大学出版社(二)参考书1、管理数学(下)-运筹学,蓝伯雄等,清华大学出版社2、管理运筹学高鸿桢 江西人民出版社土木工程施工(Civil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一、课程说明 课程编号:112T95A 学分数:3 总学时:60 学时分配:讲课43学时 实训17学时 适用专业:土木工程 工程管理 先修课程: 土木工程概论二、课程教学的目的与任务 本课程研究的是土木工程,包括建筑工程、道路与桥梁工程、矿井建设等专业领域的施工技术及施工组织的一般规律。课程教学的目的是使学生掌握土木工程施工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决策方法,使学生具有解决土木工程施工技术和施工组织计划问题的初步能力。三、课程教学的基本内容及学时分配 (一)土石方工程 (4学时) 1、土的工程分类及工程性质,

    注意事项

    本文((五)工程管理专业.docx)为本站会员(牧羊曲112)主动上传,三一办公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办公(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

    三一办公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