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办公! | 帮助中心 三一办公31ppt.com(应用文档模板下载平台)
三一办公
全部分类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
  • 建筑/施工/环境>
  • 毕业设计>
  • 工程图纸>
  • 教育教学>
  • 素材源码>
  • 生活休闲>
  • 临时分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办公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长三角地区中小企业外贸竞争力分析论文.docx

    • 资源ID:1743971       资源大小:227.55KB        全文页数:28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6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6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长三角地区中小企业外贸竞争力分析论文.docx

    编号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金城学院毕业论文题 目长三角地区中小企业外贸竞争力分析学生姓名学 号系 部经济系专 业国际经济与贸易班 级指导教师李宁 讲师二一三年六月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金城学院本科毕业设计(论文)诚信承诺书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毕业设计(论文)(题目:长三角地区中小企业外贸竞争力分析)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所取得的成果。尽本人所知,除了毕业设计(论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引用的内容外,本毕业设计(论文)不包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的成果作品。作者签名: 年 月 日 (学号): 毕业设计(论文)报告纸长三角地区中小企业外贸竞争力分析摘 要作为中国对外贸易的主要前沿窗口,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对外贸易总量约占全国比重的近四成,尽管长三角地区外贸总量快速增长,但加工贸易增值系数和经济效益不高,在全球产业链中处于低端。因此我国迫切需要提升长三角地区的外贸竞争力,进而提高整个国家的国际竞争力。鉴于长三角地区中小企业在该地区企业中占相当大的比重,且存在的问题较大型企业更为突出,拥有较大的改进提升外贸竞争力的空间。本文以外贸竞争力的相关理论为基础,通过对我国长三角地区中小企业外贸竞争力的现状分析,研究讨论长三角地区中小企业外贸竞争力所存在的问题和影响因素,探讨提升长三角地区中小企业外贸竞争力,实现经济持续、稳健、快速发展的方法。关键词:长三角,外贸竞争力,中小企业,分析Medium-Small-sized enterprises of Yangtze river delta foreign trade competitiveness analysisAbstracAs the main front window of China's foreign trade, the Yangtze river delta region's foreign trade volume accounts for about forty percent share of the nation's nearly, in spite of the rapid growth of foreign trade in Yangtze river delta, but the processing trade increment coefficient and economic efficiency is not high, low-end position in the global industrial chain. Therefore is an urgent need to promote the competitiveness of the Yangtze river delta's foreign trade in our country, and improve the country's international competitiveness.In view of the medium-small-sized enterprises of Yangtze river delta region in the region accounts for a considerable proportion of the enterprise, and existing problems of the larger companies is more outstanding, have larger space and improve the foreign trade competitiveness. In this paper, on the basis of relevant theories of foreign trade competitiveness, based on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the medium-small-sized enterprises of Yangtze river delta regions in our country foreign trade competitiveness analysis, discussed medium-small-sized enterprises of Yangtze river delta region existing problems in the foreign trade competitiveness and influence factors.medium-small-sized enterprises of Yangtze river delta region of foreign trade competitiveness, achieve sustained, steady and rapid economic development.Key Words: Yangtze River Delta, foreign trade competitiveness, medium-small-sized enterprises, analysis- 21 - 目 录摘 要iAbstracii第一章 绪 论- 1 -1.1研究背景- 1 -1.2 研究意义- 1 -1.3 文献综述- 1 -1.3.1 外贸竞争力相关理论的研究情况- 1 -1.3.2 长三角外贸竞争力现状的研究情况- 2 -1.3.3 长三角地区外贸竞争力提升对策的相关研究情况- 3 -第二章 长三角地区中小企业外贸竞争力现状- 4 -2.1 长三角地区中小企业发展概况- 4 -2.1.1 中小企业界定- 4 -2.1.2 发展概况- 4 -2.2 长三角地区外贸发展概况- 4 -2.2.1 长三角地区进出口总额概况- 4 -2.2.2 长三角地区外商直接投资概况- 5 -2.2.3 长三角地区中小企业出口商品构成概况- 6 -2.2.4 长三角地区中小企业商品出口地理结构- 6 -2.3 长三角地区中小企业外贸竞争力的现状- 7 -2.3.1 外贸竞争力的含义- 7 -2.3.2长三角地区中小企业外贸竞争力现状分析- 8 -2.4 长三角地区中小企业外贸竞争力优劣势分析- 9 -2.4.1 优势分析- 9 -2.4.2 劣势分析- 10 -第三章 长三角地区中小企业外贸竞争力的影响因素分析- 11 -3.1 内因分析- 11 -3.1.1 技术创新因素- 11 -3.1.2 人力资源因素- 11 -3.1.3 贸易政策- 11 -3.2 外因分析- 12 -3.2.1 国际市场环境- 12 -3.2.2 贸易壁垒- 12 -3.2.3 外商直接投资- 12 -3.2.4 汇率波动- 12 -3.2.5 其他国家的竞争与挑战- 12 -第四章 长三角地区中小企业外贸竞争力提升的措施- 14 -4.1 微观层面- 14 -4.1.1 建立完善的企业制度- 14 -4.1.2 提升企业的信誉和形象- 14 -4.1.3 做好人才的引进和培养- 14 -4.1.4 做好企业规划- 14 -4.1.5 多元化出口战略- 15 -4.2 宏观层面- 15 -4.2.1 积极发挥政府的作用- 15 -4.2.2 加强区内合作- 15 -4.2.3 充分合理利用外资- 16 -4.2.4 有效规避汇率风险- 16 -4.2.5 规避贸易壁垒- 16 -4.2.6 积极开展电子商务贸易- 17 -4.2.7 做好企业融资- 17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18 -5.1 总结- 18 -5.2 研究不足和进一步研究的展望- 18 -参考文献- 19 -致 谢- 20 -第一章 绪 论1.1研究背景长三角地区是以上海为龙头的江苏、浙江经济带。这里是中国目前经济发展速度最快、经济总量规模最大、最具有发展潜力的经济板块。长三角地区凭借良好的自然条件和优越的地理区位,自古是中国经济最发达的地区,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提出了开发浦东的发展战略,从而为长三角地区经济的崛起经奠定了坚实的基础。2004年度统计数据表明,长三角地区占全国土地的1%,人口占全国5.8%,创造了18.7%的国内生产总值、全国22%的财政收入和18.4%的外贸出口1。长三角地区外贸发展在全国经济发展中已处于极其重要的地位。为了更好地发挥长三角地区经济对全国经济的带动作用,对其外贸竞争力的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一系列提升对策显得尤为重要。1.2 研究意义理论意义。在众多理论研究基础上对长三角地区中小企业外贸竞争力进行深入的研究,通过分析更多更新的数据,并借鉴他人成功的分析方法,总结出更多更好的对策,进一步提升长三角中小企业外贸竞争力,促进长三角经济发展,进而促进国家经济的发展。实践意义。在中国改革开放的全新发展阶段,对外贸易显得尤为重要,而在贸易壁垒和发达国家企业的重重压迫下,长三角地区的中小企业的外贸竞争力往往无法占到优势,并且暴露出许多相似的问题。这些问题的研究,对提升我国沿海地区外贸竞争力甚至对加速我国经济发展具有借鉴意义。1.3 文献综述综观现有的相关文献,研究主要分为如下几个方面。1.3.1 外贸竞争力相关理论的研究情况金培(1997)把波特的国家竞争力模型应用于分析中国产业竞争力,他认为研究产业竞争力的视野应该集中于经济分析较易把握的领域以及因果性比较清晰的关系,因此,首先从工业品国际关系的分析入手,建立适合中国产业发展实际情况并易于进行更深入国际比较研究的经济分析模型。吴进红(2002)分别介绍传统分析范式:马克思主义学说和国际贸易理论中关于竞争力的学说,并得出以下三种分析理论:要素比例和比较优势论国际贸易理论中的新解释国家竞争优势四要素理论。程春梅(2004)从直接和间接两方面介绍外贸竞争力的影响因素,直接因素指标有三类:第一类是影响产品外贸竞争力的指标如产品价格和产品品牌,第二类是影响企业外贸竞争力的指标如企业基础实力企业产销能力,第三类是影响产业外贸竞争力的指标如产业投入和产业产出。间接因素指标有三类:第一类是影响产品外贸竞争力的指标,如产品技术水平产品成本,第二类是影响企业外贸竞争力的指标如企业偿债与盈利能力、企业的资源环境和企业的科技环境等,第三类是影响产业外贸竞争力的指标如产业技术创新能力和产业政策环境。1.3.2 长三角外贸竞争力现状的研究情况吴进红、闫浩、张为付(2002)长江三角洲地区是21世纪我国经济发展最主要的增长极,是我国参与国际竞争的主要区域。我国入世后,长江三角洲地区的经济结构应如何调整,才能在国际分工体系中占据有利地位,通过现状分析提出了提升长江三角洲地区外贸竞争力的现实途径。朱丽萍、周颖、谢红(2003)通过对我国外贸竞争力的特征分析指出我过外贸竞争力存在的现实差距,主要表现在贸易规模占全球贸易的比重较小;出口结构仍然比较低级;出口商品的质量和档次不高,附加值低。陈国钢(2008)宁波市2005年外贸总额334.7亿美元,外贸对拉动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增长、促进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贡献极大。但外贸结构不尽合理,进口及加工贸易偏弱,外商投资企业贡献偏低;市场结构欠优化;高新技术产品比重偏低,对外贸易的增长质量还不够高;宁波外贸产品结构虽有改善,但仍以劳动密集型为主。朱传丽(2010)对外贸易作为一个国家对外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竞争力必然是构成国际竞争力的重要内容。在客观分析我国外贸竞争力目前状况的基础上指出所存在的现实差距,并且就我国外贸在面临世界经济一体化和贸易自由化的严峻挑战下如何提升外贸竞争力提出了一些认为有效的途径。曹晓蕾(2011)从国际市场占有率、贸易竞争力指数、显性比较优势指数、加工贸易增值率这四个方面分析研究指出江苏省外贸竞争力不强的一下原因:外资企业比重过高,生产控制权外方独占内资企业生产与外贸割离,企业结构矛盾明显品牌与技术竞争力低,主流贸易产品依靠低价竞争国际贸易保护和摩擦加剧,外贸市场环境严峻。1.3.3 长三角地区外贸竞争力提升对策的相关研究情况吴进红(2003)外资对外贸竞争力提升既有有利的一面,也有其负面影响。认真研究新形势下的引资策略,积极有效地利用外资,进一步提升江苏省的外贸竞争力。对策创新利用外资的方式,提高企业的国际竞争力实现贸易战略和引进外资战略的转变调整和扩大外商投资领域,推进产业竞争力的提高建立外商投资市场服务体系,提高引资效率善政府职能,提高利用外资水平,提升外贸竞争力进行合理的外资政策安排,寻求利用外资中长期利益的最大化。查中和(2009)宁波市外贸结构不尽合理,竞争力提升对策:通过产业集群化战略将传统的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比较优势发展为竞争优势。主动调整出口市场结构,扩大宁波外贸产品的市场覆盖面。以质取胜,不断提高宁波对外贸易增长质量。优化结构,扩大宁波对外贸易的发展空间。将引进外资与宁波市经济持续发展战略相结合,改善引进外资的结构,培植优势产业、产品,培育其外贸竞争力。陈宏付(2011)提升江苏沿海地区外贸竞争力:策应江苏沿海开发战略实施,加快沿海产业发展步伐,营造外贸发展的良好产业环境。调整外贸出口结构,转变外贸发展方式。出口结构升级转型是提高外贸出口竞争力的基础。培育具有出口竞争力的外贸经营主体,提升外贸出口竞争潜力。从以上关于长三角地区中小企业外贸竞争力的研究我们可以发现,长三角地区外贸发展迅速,较全国其他地区而言有很强的竞争力。但是从国际对比来看也存着在很多的问题。针对此些问题,众多研究也提出了很多切实可行的对策,通过对这些对策的贯彻从而促进长三角地区中小企业外贸竞争力的提升,从而促进长三角地区经济的发展。进而促进我国的经济发展。第二章 长三角地区中小企业外贸竞争力现状2.1 长三角地区中小企业发展概况2.1.1 中小企业界定中小企业是相对大企业而言的,从我国的经济发展情况来看,我国采取的是从量的指标或质的指标对中小企业进行分类和界定。从量的角度界定中小企业,一般是采用企业从业人员的数量、资本规模、资产规模、销售额和市场占有率等指标。由于选用的此类定量指标容易采集,并且简单直观,方便操作,所以在实践中经常被用来界定中小企业。从质的角度界定中小企业,一般是采用揭示企业的经营管理本质特征的指标。例如,企业的独立性,经营权及所有权的集中度,企业在行业中所处的地位等等,通过这些质的衡量标准来界定中小企业,有利于指标的使用者制定和实施相关政策。2.1.2 发展概况改革开放以来,长三角地区中小企业和非公经济蓬勃发展,数据表明中小企业已占长三角地区企业总数的99.8%,注册的中小企业已达到430多万户。中小企业创造的最终产品与服务价值、出口总额和上缴税收,分别占全国的58.5%、68.3%和50.2%,中小企业日益成为我国出口和开拓国际市场的主体力量2。2.2 长三角地区外贸发展概况2.2.1 长三角地区进出口总额概况2007年至2011年上海市进出口总额呈持续上升趋势,尽管2010年和2011年出口总额稳定增长,但这两年连续出现了贸易逆差,并且差额有增大的趋势。如表2.1所示:表2.1 上海市进出口总额年份进出口总额(亿美元)进口总额(亿美元)出口总额(亿美元)进出口差额(亿美元)进出口总额相当于生产总值的比例(%)20072 829.731 390.451 439.2848.83172.220083 221.381 527.881 693.50165.62159.020092 777.311 358.171 419.1460.97126.120103 688.691 880.851 807.84-73.01148.020114 374.362 276.472 097.89-178.58147.2数据来源:上海统计年鉴2007年至2011年浙江省进出口总额总体呈增加趋势,尽管由于受全球金融危机影响2009年相比2008年进出口总额有所下降,但2010年进出口总额实现了强势反弹。纵观浙江省这5年的出口总值和进口总值,浙江省一直保持着贸易顺差,且出口额保持在进口额的两倍上。如表2.2所示:表2.2 浙江省进出口总额年份进出口总值(万美元)出口总值(万美元)一般贸易进口总值(万美元)一般贸易20071768563312827293993590048583412922772200821110927154267001218530356842273440144200918773488133010321066440354724563744581201025353311180464871450070873068244943317201130937777216349491764842393028276534332数据来源:浙江统计年鉴2007年至2011年江苏省进出口总额的整体趋势与浙江省相似,也是总体增长,但在2009年出现了贸易总额下降的情况,并且5年来一直保持着贸易顺差。如表2.3所示:表2.3 江苏省进出口总额年份进出口总值(亿美元)出口总值(亿美元)进口总值(亿美元)20073496.102037.331459.3820083922.682380.361542.3220093388.321992.431395.8920104658.102705.601952.5020115397.603126.202271.40数据来源:江苏统计年鉴 中商情报网2.2.2 长三角地区外商直接投资概况近年来,长三角地区外商直接投资数量、质量以及结构方面都发生了较大变化。目前世界500强企业已有400多家在长三角地区落户,其中,在上海设立地区总部和中国总部的就有逾200家,江苏仅2011年1年就新批外商投资企业5061家。据统计,2011年上海,浙江,江苏分别实际利用外资126.01亿美金,153.98亿美金和285亿美金,总和占全国实际使用外资1176.98亿美金的48%。由此可见,长三角地区已经成为一个吸引国际资本与技术的强大磁场。从外商直接投资结构上来看,外商在长三角地区的投资集中于第二产业,且以制造业居多。上海市的吸引的主要集中于高新技术产业。江苏省外商投资主要集中于电子通信设备制造。浙江省外商直接投资集中在纺织业。2.2.3 长三角地区中小企业出口商品构成概况如图2.1所示,长三角地区出口贸易结构趋于优化,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出口额所占比例较高。但如图2.2所示,长三角地区中小企业主要分布在传统纺织服装、皮革羽绒、鞋帽等劳动力密集型企业,机电产业和高新产业等技术型企业所占的比例仍然偏低3。2.2.4 长三角地区中小企业商品出口地理结构长三角地区中小企业的产品远销全球六大洲70多个国家。如图2.3所示,美国,日本,韩国等国与长三角中小企业贸易联系密切,贸易额所占比例较高。其中2009年,销往美国的商品的出口额高达1393万美金,占长三角中小企业出口总额的26%。2.3 长三角地区中小企业外贸竞争力的现状2.3.1 外贸竞争力的含义企业外贸竞争力的概念非常复杂,涉及到企业成功所有的重要因素。由于企业外贸竞争力的隐含性、专门性和复杂性,要明确界定企业竞争力比较困难。外贸竞争力的类型很多,有技术竞争力、经济竞争力、政治竞争力、机制竞争力、制造竞争力等等。外贸竞争力由融入了经营运作战略、外部资源以及信息技术的企业资源和能力所构成。本文将外贸竞争力的构成因素看成资源和能力两方面。1资源。资源提供了建立外贸竞争力的基础,创新者和企业家都要投入资源以希望发现商业价值。一般认为,企业的资源是由企业拥有或控制、并使得企业能够在市场中运营的资产。这些资产可以划分为三种类型,即物质的、人力的、组织的。除了有形资产,企业资源还包括无形资产。另外,外部资源也已成为创新的关键因素和决定因素。因此,企业的关键资源,就是指那些企业拥有、控制和可以获得并为建立竞争力提供基础的资产。2能力。企业资源对于建立外贸竞争力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没有资源,外贸竞争力就成为“无米之炊”。但是,具有相似资源的企业经常在使用资源的效率和有效性方面表现出巨大的差异。因此,一个企业的成功不仅因为其拥有丰富的资源,还因为其隐藏在企业资源背后的配置、开发、使用和保护资源的能力,这是产生企业竞争优势的深层次因素。2.3.2长三角地区中小企业外贸竞争力现状分析1贸易竞争指数(TC)既可以反映特定产业是否具有竞争力,也可以衡量特定的产品竞争力的强弱。贸易竞争指数对长三角中小企业外贸的横向比较分析重点是与全国的比较,通过比较外贸竞争力指数来反应长三角地区中小企业的外贸竞争力情况4。其计算公式为:TC=(Xij一Mij)/(Xij+Mij) 其中,TC为竞争力指数,Xij为I国家(地区)第j种商品的出口额,Mij为I国家(地区)第j种商品的进口额竞争力指数取值范围为(-1,l),当其值接近0时,说明比较优势接近平均水平;大于0时,说明比较优势较大,且越接近1越大,竞争力也越强;反之,则说明比较优势小,竞争力也小;如果TC=1,意味着该国(地区)第j种商品只有出口而没有进口;反之,TC= -1,则是净进口。TC指数总体上能够反映出计算对象的比较优势状况。2如表2.4所示,我们也很容易发现长三角地区中小企业的外贸竞争力指数(上海,浙江,江苏三地之和)连续5年保持在0.35以上,远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这充分说明长三角地区相对于全国具有绝对的外贸竞争力优势。表2.4 地区TC对比表全部商品TC值地区20072008200920102011全国0.120.120.090.060.04上海0.020.050.02-0.02-0.04浙江0.450.460.420.420.40江苏0.170.200.180.160.16数据来源:中国年鉴 上海年鉴 浙江年鉴 江苏统计年鉴如表2.5所示,我们能很直观地发现江浙沪三地在工业制成品的TC值相当大,远远超过初级产品产业,并且浙江的工业制成品TC值保持在0.5以上,这也表明了长三角地区的产业优势侧重于传统的工业。表2.5 产业TC对比表地区20072008200920102011初级产品浙江-0.36-0.45-0.49-0.50-0.51江苏-0.71-0.72-0.73-0.73-0.74上海-0.66-0.67-0.69-0.69-0.70工业制成品浙江0.530.560.520.530.52江苏0.210.270.240.250.25上海0.070.100.080.090.10数据来源:中国年鉴 上海年鉴 浙江年鉴 江苏统计年鉴通过比较表2.4和表2.5发现由于受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影响,全国及长三角地区的TC值均出现了小幅度下滑。这充分说明全球经济对我国及长三角地区中小企业的对外贸易有着直接的影响。2.4长三角地区中小企业外贸竞争力优劣势分析2.4.1 优势分析结合长三角地区地理、经济、文化条件与近年来长三角地区外贸发展概况,对长三角地区外贸竞争力进行分析,得出长三角外贸竞争力的几点优势:1地理位置的优越性。以上海为龙头的长三角地区位于华东平原,交通便捷。特别是长江三角洲经过半个世纪的建设,沪宁、沪杭、杭甬高速交通便利;这里河网密布,通江达海,沿江、沿海地带都兴建港口。交通便利、人口众多、科技教育力量雄厚等条件使得长三角地区中小企业众多,同时也更多地吸引外资,积聚更强大的外贸竞争力。2经济实力雄厚。长江三角洲地区自古以来就是一个经济发达、物产丰富的富庶之地,如今长三角经济进入了一个以建立国际经济、金融、贸易中心为目标,高新技术产业得到迅猛发展,产业结构高度不断提升的中国最具经济活力的城市带。凭借其拥有的良好的基础设施、发达的科技教育和日趋完善的政策环境,长三角地区成为国内外投资者关注的“热土”,特别是跨国资本正大举向长三角地区转移。这为中小企业在外贸竞争中添加了不少筹码。3世界认知度提升。2010年上海成功举办了世博会,世博会从各方面带动了上海的经济,于此同时也给对外贸易发展带来了更多的商机。在世博会的带动下,长三角地区让更多的外国人以及国人了解了这个经济带,为招商引资铺设了一条康庄大道。4产业基础坚实。长三角地区是我国的江南地带,自古就是我国手工业和纺织业的发达地区,现在长三角中小企业中手工业和纺织业占到了很大的比例。由于传统的制作工艺加上先进的机器设备,长三角地区生产的工业制品具有物美价廉的特质,为企业在国际市场占得一席之地打下了坚实的基础。5劳动力资源丰富。发达的经济以及中小企业就业门槛相对较低,使得长三角地区吸引了大批的内地务工人员,凭借着低廉的劳动力优势,中小企业以更低的价格赢得了国外消费者的青睐。2.4.2 劣势分析近年来,虽然长三角中小企业对该地区的经济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且对于促进我国经济增长、推动技术进步、扩大就业、适应多层次市场需求等方面发挥了尤为重要的作用。但其外贸竞争力的劣势也十分突出。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企业规模有限、品牌影响小。虽然长三角地区总体经济实力已有巨大的提升,中小企业企业的总体实力也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但与国际企业比较起来,还是有很大的差距。目前,长三角中小企业中资产额500万以下的占多数,企业规模偏小导致很难与国际大企业相竞争,品牌在国际市场上认知度不高,商品购买量难以增加。2.大量贸易壁垒的挑战。进入后危机时代,长三角地区中小企业将面临大量的贸易壁垒,并且呈现数量性壁垒首当其冲、复合性壁垒越来越多、技术性壁垒趋向严密、传统性壁垒小幅增加的基本态势。3融资难。虽然我们在分析长三角中小企业优势的时候发现其地理及产业优势不断的吸引国内外的投资,但相对于长三角地区庞大的企业群体来说这些投资还远远不够。从而引发了企业资金问题,长三角地区中小企业融资难主要表现为企业业务开展困难,出口收汇风险高,商业银行贷款困难,担保机构保贷难等。4经营管理水平欠缺。目前,长三角中小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比较粗糙。在很多中小企业中存在家族亲情式经营管理的痕迹或者是企业没有完全建立完整的企业管理制度,即使有完整的管理制度也存在不科学不合理的现象。同时,经营方法和策略不够准确和明确,缺乏科学合理的中长期企业发展规划等等,这些都影响到了一个企业的竞争力的提升。5区域性竞争加剧。长三角地区中小企业多达430多万户,而且大多集中在工业制造产业,由于区域产品过于单一,这就造成了区域性竞争,削弱了部分企业的外贸竞争力。第三章 长三角地区中小企业外贸竞争力的影响因素分析虽然长三角中小企业有着不少优势,使其相对于我国其他地区具有较高的外贸竞争力,但我们也发现了一些制约其发展,影响其外贸竞争力的因素。这些影响因素大致可分成两大类:内因和外因。其中内因包括了企业内部的影响因素和来自国内的制约因素。3.1 内因分析3.1.1 技术创新因素技术创新是企业出口竞争优势的根本支撑和决定因素。技术创新能通过要素使用的改善、经营成本的节约、原有产品品质的改善和新产品的开发等途径来增强出口产品的优势和相对价格优势,以提高出口的外贸竞争力5。当下,世界市场的竞争实际上是科技水平的竞争,技术创新构成对外贸易竞争优势的基础。据统计,发达国家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能达到50%以上,发展中国家技术进步的贡献率在20%左右,而我国的贡献率只达到了发展中国家平均水平的一半。我国的中小企业包括长三角地区的中小企业在内大多数仍然是劳动密集型企业,由于中小企业的规模和经济基础有限,这些企业往往很少进行技术创新,更多的企业选择了传统的制作工艺6。这就制约了企业走向工业化的发展,从而导致了这些中小企业的外贸竞争力无法提升或是提升缓慢,与发达国家企业的竞争差距加大。3.1.2 人力资源因素我国是一个人力资源大国,具有丰富的人力资源,但是影响长三角中小企业外贸竞争力的人力资源因素并不单单指劳动力的数量,而是体现在人身上的素质,包括各种知识和能力。在经济全球化的竞争局势下,科技人才成为获取和提高国际竞争力的制约因素。人才成为比物资资源、金融资本更为紧缺的资源,成为全球竞争的焦点。我国的人力资源虽然丰富,但是大量的劳动者素质很差。在我国人才是奇缺的、稀有的,尤其是高层次人才更是奇缺。一些大型企业会高薪聘请国外的知识型人才帮助企业的建设,但绝大多数中小企业没有这样的经济实力也没有这样的人才意识,这就制约了中小企业的发展,制约了这些企业的外贸竞争力的提升。3.1.3 贸易政策对外贸易政策不仅直接影响一国的对外贸易活动,而且还会影响各个贸易产业的竞争实力及其未来的发展方向。1992年邓小平同志南巡讲话之后,长三角地区进入第二个发展阶段,利用国家开发浦东的契机,长三角中小企业凭借国家给予的一系列优惠政策迅速成长。 3.2 外因分析3.2.1 国际市场环境宽松的国际市场环境不但有利于长三角地区中小企业的比较优势、竞争优势的发挥,而且也可以使企业充分认识到同国外同类产品的竞争差距,促使企业改进并提高产品的出口竞争力,以扩大其出口。但目前的国际环境对产品出口竞争力的提高提出了挑战。目前我国是世界上反倾销的最大受害国。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上平均每6-7起反倾销案件中,就有一起针对中国产品。3.2.2 贸易壁垒持续的贸易顺差容易导致贸易壁垒的发生。贸易壁垒包括技术性的贸易壁垒,知识产权贸易壁垒,绿色贸易壁垒等。由于各国的产品技术和生产要求存在着差异,贸易壁垒严重影响了长三角地区的外贸竞争力。为了突破这些贸易壁垒,企业就要更新生产设备,生产标准,还要为获取相关认证增加企业的成本,从而丧失了产品价格优势,削弱了其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7。3.2.3 外商直接投资外商直接投资使大量外资流入,弥补了长三角地区中小企业建设资金的短缺,大大改善了企业的资源配置状况,并且外商的投资还包括一些先进的设备和技术,这极大地发挥了企业的劳动力优势,在某种层面上提升了长三角地区中小企业的外贸竞争力。3.2.4 汇率波动我国的外贸基本以美元结算,人民币汇率的上升使得更多的国外产品涌入中国,而我国的商品也因此失去了价格优势,长三角地区中小企业的外贸竞争力也随之下降8。3.2.5 其他国家的竞争与挑战目前长三角地区中小企业最大的比较竞争优势就是廉价的劳动力,也就是说中国不仅有廉价的简单劳动力,还有相对发达国家廉价的熟练劳动力、技术人员。从本质上来讲,长三角地区中小企业现在正是在利用这一竞争优势参与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的。虽然在今后的一段时间内廉价劳动力还能够作为企业参与国际竞争的比较优势,这是因为中国有着广大的农村人口,可以不断的向长三角地区输出廉价劳动力,但是长三角地区的资源是有限的,其人口的容纳程度更是有限的。因此,有可能农村人口的输出在一段时间之后会放缓直至停滞。正如现在长三角地区出现劳动力成本不断上升现象,而随着新的开放国家,比如印度加入国际分工,长三角地区中小企业企业的廉价劳动力竞争优势将会逐渐削弱。第四章 长三角地区中小企业外贸竞争力提升的措施4.1 微观层面4.1.1 建立完善的企业制度许多中小企业企业中都采用家族式管理经营的模式。这可能会导致企业运行松散、缺乏合理有效性,从而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一个企业的健康成长和发展。因此,企业首先要建立科学完善的企业制度,科学的制度是企业品质的保障,有了制度才能明确企业的目标及定位,规范员工,保障产品品质。 4.1.2 提升企业的信誉和形象企业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生存和发展,自身的信誉和形象很重要。中小企业应加大自主品牌的研发力度,并且不断提高自主品牌的产品质量,售后服务,积极开展境外商标及专利注册、国际质量标准认证、安全认证和环保认证9。再通过各种宣传渠道,如积极利用广交会、国际知名展、博览会等境内外展览平台,加强国内自主创新品牌产品的推介,提高自主品牌的知名度。对于中小企业,信誉和形象就是企业进军国际市场的敲门砖,是企业的无形价值,拥有它们就等同于拥有了巨大的财富。因此,企业越是在激烈的竞争中就中越是要建立更高的信誉,越是要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支持引导产品流向国外市场,从而增加产品出口量,提高企业的外贸竞争力。4.1.3 做好人才的引进和培养人才是一个企业的血液,中小企业要用要做到任人唯贤。中小企业可以在高校举行招聘会引进优秀人才,充分发挥大学和科研院所培育高素质的管理、研发、技术人才的作用。而且要注重企业内部的人才培养,积极建立紧缺型人才的培训机制定期的专业知识培训可以使企业人才的知识得到及时的更新及提升,也可以在培训中发现人才。拥有了合适的人才,企业可以在运作中更加科学或使企业的技术得到创新,从而节省人力、物力和时间,还可提高附加值和时间价值。4.1.4 做好企业规划长三角中小企业要为企业发展作一个规划,做好长久的发展规划。由于世界经融危机的影响,长三角中小企业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所以企业管理者要在这次危机中总结经验,具有长远的眼光,为自身的发展做好中、长期规划,要为自己确立每一阶段的目标,并朝向这些目标一步一个脚印地坚实的走下去。有了规划可以让企业走出2008年经济危机的阴霾,并快速重新投入到外贸竞争的行列中。4.1.5 多元化出口战略长三角中小企业要根据国际贸易格局的变化,大力调整出口产品结构,开拓海外市场,转变外贸增长方式,实现由传统的粗放型、外延型向集约型、内涵型增长转变,还可以与大型企业联手出口,中小企业出口产品结构上与大型企业产品互补或相关,大企业有了中小企业的附加品,也更加具有竞争力10。在巩固传统市场的基础上努力开拓新的市场,以改变出口市场过于集中的状况,逐步实现以新市场为重点,以周边国家市场为支撑,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市场合理分布的多元化市场结构。在确定出口的目标市场时,应该根据企业所能提供的产品和服务做出考虑,发挥比较优势,企业应该做的就是将整个世界市场都考虑在自己的目标市场范围之内,然后从中选择最适合自身的机会11。促进农业向都

    注意事项

    本文(长三角地区中小企业外贸竞争力分析论文.docx)为本站会员(小飞机)主动上传,三一办公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办公(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

    三一办公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