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办公! | 帮助中心 三一办公31ppt.com(应用文档模板下载平台)
三一办公
全部分类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
  • 建筑/施工/环境>
  • 毕业设计>
  • 工程图纸>
  • 教育教学>
  • 素材源码>
  • 生活休闲>
  • 临时分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办公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会计学教学团队介绍.docx

    • 资源ID:1725732       资源大小:127.13KB        全文页数:61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6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6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会计学教学团队介绍.docx

    n 当前文档修改密码:8362839目 录一、西南财经大学2010年会计学国家级教学团队推荐表1二、西南财经大学2010年会计学国家级教学团队推荐表附件43(一)会计学教学团队近5年承担的教学改革项目及获奖目录43(二)会计学教学团队近5年发表的教学改革与科研论文目录45(三)会计学教学团队近5年出版专著目录46(四)会计学教学团队近5年出版教材目录47(五)会计学教学团队近5年发表的主要论文目录49(六)会计学教学团队近5年主要科研奖励目录55学科门类(二级类):_2010年国家级教学团队推荐表(本科)团队名称: 会计学教学团队 团队带头人: 蔡春教授 所在院校: 西南财经大学 主管部门: 教育部 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制二一年一月填 表 说 明1. 本表用钢笔填写,也可直接打印,不要以剪贴代填。字迹要求清楚、工整。2. 推荐表由推荐部门通知拟推荐的教学团队填写。所填内容必须真实、可靠,如发现虚假信息,将取消该团队参评国家级教学团队的资格。3. 表格中所涉及的项目、奖励、教材,截止时间是2009年12月31日。4. 如表格篇幅不够,可另附纸。5. 各级单位意见务必加盖公章,否则推荐无效。一、团队基本情况简介西南财经大学会计学科建设历史悠久,传承厚重、特色鲜明、与时俱进、成效显着。在会计学科建设的改革和实践中,注重积累和整合、优化和重构,培养造就了一支结构合理、教学水平高、科研能力强、具有高度责任感和事业心的会计学教学团队。本教学团队以国家级重点学科为建设平台,以国家级精品课程会计学以及成本会计等系列省级精品课程为龙头,形成了以会计学课程为主体,涵盖财务会计、行业会计、会计仿真实战、审计学、CPA鉴证实务等为内容的系列课程体系,为国家培养了大批优秀的会计人才。(一)发展沿革会计学科及会计学教学团队在我校有着悠久的历史,学校1952年便设立了我国首批会计学专业,当时由我国第一号注册会计师、著名会计学家谢霖教授主持本学科工作,这一阶段的主讲教师及学术带头人主要是归润章教授和杨佑之教授。归润章教授作着有会计学、成本会计学大纲,编译审计学教材。杨佑之教授讲课富有艺术魅力,有自己的学术见解,善于总结丰富的教学实践经验,抗日战争时期撰写了会计学和会计学纲要。这两部书在当时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至今仍是会计学界公认的有影响的权威性著作。1955年以后,我国著名会计学家毛伯林教授研究生毕业后来校工作,分别讲授会计学原理、基础会计学、会计发展简史、会计专题讲座、会计史、会计基本理论研究等课程。毛伯林教授主持会计系工作期间,积极投身改革,致力于教学计划制订、专业课程设置、会计教材建设、教学内容更新、教育质量提高,特别注意师资队伍的建设和会计教育事业的开拓工作。特别是19781993年,为了适应这一时期的会计规范建设,当时的会计学系为全校管理类专业学生开设会计学原理作为专业基础课,部分专业(比如工业经济专业)增开工业会计作为专业主干课,这一阶段的主讲教师及学术带头人又增加了是郭徐咸、锐显光等教授。19931998年,特别是19921993年“两则”、“两制”的颁布实施,为我国会计规范与国际会计惯例接轨创造了条件,初步实现了我国企业会计核算模式从适应传统的计划经济模式向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模式的转换,为了适应这一时期的会计规范建设,当时的会计学系为全校管理类专业的学生开设会计学基础作为专业基础课,该课程内容结合我国1993年会计改革,按照财务会计概念框架,以“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平衡公式为基础,以会计目标为起点的一套会计理论体系。部分专业(比如企业管理、国际贸易专业)增开财务会计作为专业主干课。该课程将原来的工业会计改变为制造业和流通企业会计为主体的教学内容。这一时期的主讲教师又增加了焦薇、赵德武、冯建、王进辉、吴学斌等教授。赵德武教授悉心从事会计与财务理论研究,先后独着或参着出版中国会计管理模式研究、会计计量理论研究、财务通论等6部专着,在会计研究、国有资产研究等刊物上发表论文70余篇。在教学建设方面,主编了“西南财经大学211工程规划教材”会计学,主编了教育部“高等学校面向21世纪会计学类教学改革系列教材”财务管理,主持教育部网络课程建设工程项目财务管理网络课程的研制开发。19982000年,为了适应会计法的修改以及企业会计制度的颁布,根据学校教学改革的精神,将会计学基础、财务会计和成本管理会计3门课程合并、整合为会计学。开课的对象扩大到全校经济类和管理类的所有专业,旨在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使非会计专业的学生掌握会计学的基础、核心内容。这一时期的主讲教师又增加了毛洪涛、傅代国、余海宗、吕先锫、唐国琼等教授。2000年至今,特别是2006年,我国终于构建起了与中国国情相适应同时又充分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趋同、涵盖各类企业(小企业除外)各项经济业务、独立实施的会计准则体系。为了适应这一时期的会计规范建设,整合而成的会计学课程开课的对象仍然是全校经济类和管理类的所有专业,旨在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使非会计专业的学生掌握会计学的基础、核心内容。这一时期的主讲教师又增加了唐雪松副教授。会计学科及教学团队发展及完善过程中,我校1981年设立会计学硕士点;1994年成为全国首批七所注册会计师专业方向试点院校之一;1996年设立会计学博士点;1998年成为省部级重点学科;2004年被批准为全国首批培养会计硕士专业学位(MPAcc)院校之一;2006年会计学专业被评为四川省品牌专业;2007年成为国家重点学科。会计学、财务管理在2001年被批准为四川省本科人才培养基地建设项目。我校一直把会计学课程作为工商管理本科各专业的基础必修课程,并在硕士、博士层次分别开设会计学、会计基本理论、高级财务会计、会计理论与实务等相关课程。会计学系列课程经过多年的建设,形成了以本科为主体、本硕博分层分类教学;以会计学为基础、财务学为核心、计量经济学为工具的专业课程群体系。会计学系列课程群中,核心课程会计学2004年获四川省精品课程、2009年获国家精品课程;相关课程财务管理2003年获四川省精品课程、2004年获国家精品课程,计量经济学2003年获四川省精品课程、2005年获国家精品课程,资产评估2007年获省级精品课程,2009年,会计学教学团队被评为四川省高等学校省级教学团队。(二)本团队的主要特点1团队结构合理、实力坚强团队倚重中青年,逐步向年轻化方向发展;有教授(博导)7人、副教授4人、讲师4人;14名团队成员已获得博士学位,科研和创新能力较强;梯层式的团队结构具有成长性,有利于可持续发展。团队带头人蔡春教授系注册会计师非职业会员、四川省学术与技术带头人、四川省有突出贡献专家及政府津贴获得者、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获得者、国家审计署国家审计准则咨询专家组专家、担任中国政府审计研究中心主任、中国审计学会常务理事,四川省审计学会副会长,中国成本研究会和中国中青年财务成本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国会计学会学术委员,中国会计与财务研究、会计研究和审计研究编委,中国会计评论理事会理事等学术职务;团队骨干毛洪涛教授系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全国会计学术带头人、第八批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兼任中国会计学会会计基础理论专业委员会委员,是我国会计学界具有一定影响力的中青年学者;团队成员既有傅代国教授、余海宗教授、吕先锫教授等教学名师,又有海外归国教师叶建明教授担任会计学院院长,还有唐雪松等科研及教学新秀,科研成果丰硕,教学效果显着,学生评教结果居于全校前列。2显着的教改成果2001年被批准为四川省会计学本科人才培养建设基地;2004年被批准为全国首批会计硕士专业学位(MPAcc)教育试点单位之一;2006年会计学专业被评为四川省特色(品牌)专业;20042007年间,会计学、审计学、成本会计、中级财务会计、Financial Accounting、资产评估学等6门会计学系列课程相继被评为省级精品课程;2009年会计学课程被评为国家级精品课程;2007年会计学科经评估认定为国家重点学科。2002年会计学教材获得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优秀教材二等奖;2000年以来,团队有7项教改成果获得省级奖励,1项教改成果获得国家级奖励。2009年新增3项 “四川省20092012年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和教学改革项目”。3突出的科研能力团队成员科研能力突出、成果丰硕,在会计研究、审计研究、中国工业经济、International Finance & Accounting等国内外重要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140余篇;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教育部、财政部、审计署、四川省国资委委托的省部级项目20余项,著作60余项。4广泛的社会影响团队建设的精品课程在全国同类课程中具有示范性;编写的“会计与财务本科系列教材”被普遍选用;教改成果和教学研究应用推广价值高。作为国家布局于西部地区唯一的会计学国家重点学科,先后受财政部、中注协和西藏自治区委托培养4届CPA(西藏班),受教育部委托培养少数民族会计硕士研究生,并承办会计与财务高校师资培养硕士班、接受其它院校青年教师来校进修,为国家特别是西部地区社会经济和教育事业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本教学团队教授出的本科生年平均人数近500人、研究生年平均人数近百人,学生毕业后工作在沿海城市的约为75%,外资企业的约为10%,国有企业占40%,从事金融行业的约为87%,近5%的学生选择出国留学。沿海城市,特别是广州和深圳对西南财经大学会计学专业学生的评价很高。5强有力的制度保障我校会计学专业有着悠久的历史,学校1952年便设立全国首批会计学专业,1981年设立会计学硕士点,1994年成为全国首批七所注册会计师专业方向试点院校之一。长期以来,西南财经大学将会计学专业作为学校重点扶持和发展的学科之一,在师资引进、人才培养、团队构建、学科建设等多方面给予了一系列的政策支持,为会计学教学团队的建设及运行提供了强有力的制度保障。(三)师资力量1. 团队带头人蔡春教授,博士生导师、经济学博士,长期致力于审计、会计理论研究。注册会计师非职业会员、四川省学术与技术带头人、四川省有突出贡献专家及政府津贴获得者。1991年以审计理论结构研究为题完成博士论文答辩荣获博士学位。1994年破格晋升正教授职称。1996年作为国家教委优秀中青年科技人员出国留学项目人选,赴美国伊利诺大学国际会计中心访问学习一年,同年荣获第五次霍英东青年教师基金资助,为当年全国经济学科最高资助获得者。被学术界誉为“系统研究审计理论结构第一人”。先后主持承担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重大课题攻关项目经济责任审计与审计理论创新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公共经济权力审计控制机制及其实证效果的实证研究以及世界银行贷款资助项目商业伦理与CFO职业、内部控制与内部审计、企业风险管理课程研发等重大课题20余项。公开发表学术论(译)文,包括英文论文100余篇,会计、审计学著作20余部。近年荣获省级科研奖励20余项次,省级学会优秀成果一、二等奖20项次。其中,现代企业制度与现代会计和现代审计有关问题的探讨同时荣获中国审计学会优秀论文一等奖和省级哲社优秀成果奖;审计理论结构研究荣获省级哲社优秀成果三等奖;实证会计研究方法评价及其在中国运用前景的展望获省级哲社优秀成果奖;美国的会计研究环境获香港国际会计学会优秀论文奖;Positive Accounting Methodology:Critical Evaluation and Outlook of Its Application in China和Toward The Structure of Auditing Theory均荣获香港国际会计学会优秀论文奖;民营企业经营风险及其对策研究荣获四川省社会科学优秀奖;国有企业资本运营策略研究获四川省社科界优秀成果奖等。蔡春教授现任西南财经大学科研处处长,是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获得者、国家审计署国家审计准则咨询专家组专家、担任中国政府审计研究中心主任、中国审计学会常务理事,四川省审计学会副会长,中国成本研究会和中国中青年财务成本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国会计学会学术委员,中国会计与财务研究、会计研究和审计研究编委,中国会计评论理事会理事等学术职务。 2. 团队结构本团队师资建设遵循年龄结构均衡、职务结构合理、学历结构高层化和学院结构多元化的建设原则,在师资队伍发展方面,注重引进人才,同时从科研和教学两方面培养青年教师。经过近几年的努力,本团队师资队伍结构全面优化,现已形成一支富有奉献和创新精神、治学严谨、相对稳定的教师队伍。团队倚重中青年,逐步向年轻化方向发展;团队结构合理,发展趋势良好。职称结构上,教授(博导)7人占46.7%,副教授4人占26.7,讲师4人占26.7;学位结构上,博士学位12人;在年龄结构上,整个队伍老中青的比例比较合适,老、中、青学术梯队分明。3. 团队骨干毛洪涛教授、博士生导师,西南财经大学教务处处长,现任中国高教学会高教管理研究会理事、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全国会计学术带头人、第八批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项目评议专家、亚太管理会计学会(The Asia-Pacific Management Accounting Association)执行委员、中国海洋大学中国企业营运资金管理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中国会计学会计基础理论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会计学会财务成本分会理事、四川省科技青年联合会常务理事、四川省留学人员联谊会理事。其先后主持完成教育部课题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点评价指标体系建设研究、审计署课题基于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环境审计目标及其实现方式研究、财政部课题成本费用内部控制操作指引与典型案例研究,并参与研究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公共经济权利审计控制机制分析及其效果的实证研究、国家社科基金我国环境会计制度构建研究等10余项重要课题。目前正在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工程项目成本控制系统的设计和实施中国国有大型铁路施工企业的实地研究、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我国上市公司薪酬委员会治理的有效性研究,并参与研究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经济责任审计与审计理论创新研究、国家社科基金企业社会责任报告质量标准及其评估机制研究等7项重要课题。出版专着教材10余部,其中业绩管理会计研究先后获得四川省第十三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刘诗白奖励基金优秀科研成果二等奖、四川省第十三次会计科研优秀成果一等奖;成本论四川省第十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解读企业会计准则:案例分析方法获得四川省注册会计师、资产评估师行业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其先后在会计研究、财经科学、财会通讯、中国高等教育等刊物发表学术论文和教学研究论文40余篇。现为本科生开设会计学课程,该课程2009年被评为国家级精品课程。此外获得多个国家级、省级奖项,其中作为主要完成人参加的“全方位创新立体化实践性教学体系倾力打造高素质创新型财经人才”项目获得2009年度国家级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并于2007年入选“财政部全国会计学术带头人后备人选”,2010年入选国家“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和“第八批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傅代国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西南财经大学会计学院副院长,主管科研工作。主要从事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前沿的教学与研究。先后独着或参着出版专着 1部,发表论文30余篇,主编、副主编、参编教材及工具书6部,承担完成各类课题3项,获奖项目10多项。主要代表作:WTO与中国经济(2003)、财务会计学(第二版,2006)。主要担任国际会计研究、会计学和管理会计3门研究生课程。为本科生开出财务会计学、高级财务会计、西方财务会计等5门课程。叶建明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西南财经大学会计学院院长,美国纽约城市大学Baruch学院会计学副教授(终生教职),博士生导师,统计学顶级杂志Journal of American Statistical Association 的Associate Editor,芝加哥统计学博士、哥伦比亚大学会计学博士,主持科研项目多项,在国际公认的统计学与会计学权威刊物Journal of American Statistical Association, Annuals of Statistics, Review of Accounting Studies等杂志上发表论文多篇。他提出的模型广义自由度概念解决了自从现代统计学创立以来一直困惑统计学界的一个核心问题,即如何度量模型选择与数据寻矿对模型弥合度的影响,并给出一个简单优雅的解决方案。现主要专注于实证会计与财务分析的基础理论与应用。余海宗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注册会计师,四川省高级经济师认定委员会委员,成都房地产会计学会副秘书长,硕士研究生导师,博士生指导小组成员。主要从事资本市场财务与会计、成本管理会计的教学与研究。先后独着或参着出版专着 3部,发表论文30余篇,主编、副主编、参编教材及工具书16部,先后主持和参加铁道部、交通部、民航总局、中国人民银行等省部级课题7项,获奖项目10多项。主要代表作:战略管理会计论(2004)、成本论(2001)。为硕士研究生、MBA(EMBA)主讲成本管理会计、会计基本理论、会计学,为本科生主讲基础会计、中级财务会计、高级财务会计等课程。吕先锫教授、博士生导师,会计学院副院长,主管教学工作,中国注册会计师、中国注册资产评估师、四川省审计学会 、常务理事、副秘书长。主要从事审计、资产评估和会计的教学与研究。先后独着或参着出版专着 2部,发表论文20余篇,主编、副主编、参编教材及工具书10部,先后主持和参加四川省人民政府、四川省审计学会、国家审计署审计研究所、中国人民银行等省部级课题15项,获奖项目7项。主要代表作:国有资产流失研究(1999,获2002年教育部第三届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三等奖)、CPA鉴证(2004)、审计成本论(2006)。为硕士研究生主讲审计理论与实践、资产评估研究和上市公司信息披露与审计,为本科生主讲审计学、资产评估。唐国琼教授,硕士生导师,会计学院会计系副主任,中国注册会计师,中国会计学会会员。主要从事资本市场财务与会计的教学与研究。主持和主研省级教学改革项目5项,校级2项,包括:践行科学实践观创新财务会计学实践教学体系、“财务会计”课程教学改革与创新、会计模拟实习方案的研究与实践、会计本科实践能力培养模式研究、财务会计学课程主页建设等。其中:“财务会计”课程教学改革与创新(合作)荣获2001年四川省人民政府四川省教学成果三等奖。研究生课程会计理论与实务教学探讨荣获2005年西南财经大学教学成果一等奖。会计循环实践教学方法的创建与应用荣获西南财经大学2007年度教学成果二等奖。编着专着2本,发表文章16篇,编着教材7部。主研1项教育部课题(在研),主持2项校级课题(已结项)。专着国有资产流失研究(合作)2001年荣获四川省第九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专着解读企业会计准则:案例分析方法2008年荣获四川省注册会计师、资产评估行业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为硕士研究生主讲会计理论与实务,为MBA主讲会计学,为本科生主讲初级会计学、中级财务会计和高级财务会计。吴学斌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中国会计学会会员,中国注册会计师。主要从事财务会计理论与实务的教学与研究。发表论文10余篇,主编、副主编、参编教材及工具书7部,先后主持和参加省级会计人才培养基地子项目和校级教改3项,获奖项目1项。主要代表作:财务会计学(2000),会计循环实践性教学程序的创建与应用(合作)荣获西南财经大学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2007)。为MBA主讲会计学,为本科生主讲会计学基础、会计学和财务会计学。唐雪松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会计学院会计研究所副所长。主要从事资本市场、会计问题和公司治理等的教学与研究。在会计研究、中国会计评论等核心杂志上发表论文20余篇,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1项,主研2项,数次参加中国经济学等年会,发表会议论文。主要代表作:论文上市公司过度投资行为及其制约机制的实证研究获2006年至2007年度四川省注册会计师、资产评估行业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指导西南财经大学会计辩论队,赴台湾参加“第20届会计菁英杯辩论赛暨海峡两岸大学会计辩论邀请赛”荣获冠军。为博士研究生主讲高级管理学、资本市场财务与会计研究、现代会计与财务研究方法,为硕士研究生主讲管理学研究方法,为本科生主讲会计学和财务管理。谭洪涛副教授,硕士生导师,2009年入选四川省高级人才信息库。主要从事公允价值会计与金融稳定,金融监管的教学与研究。在中国会计评论、保险研究等核心杂志上发表论文20余篇,先后主持国家社科基金课题1项、教育部课题1项,主研世界银行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等3项,数次参加中国实证会计研讨会及亚太管理会计国际研讨会等重要学术会议。主要教学成果:会计双语人才培养模式与经验获西南财经大学2006年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Financial Accounting,2007年西南财经大学“精彩一课”教学竞赛三等奖。为博士研究生主讲资本市场财务与会计研究,为硕士研究生主讲西方会计前沿,为本科生主讲管理会计(双语)。陈旭东副教授,硕士生导师、高级经济师。主要从事资本市场财务与会计研究。在会计研究、中国会计与财务研究、证券市场导报等核心杂志上发表论文20余篇,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1项、教育部课题1项,主研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等2项,数次参加中国实证会计研讨会等重要学术会议。为博士研究生主讲资本市场财务与会计研究,为硕士研究生主讲管理学研究方法,为本科生主讲成本会计。(四)教学工作本教学团队主要承担了本科会计学会计学专业、财务管理专业、会计学专业CPA方向、会计学专业国际化方向的会计学、会计基本理论、会计前沿、财务会计、行业会计、会计仿真实战、CPA鉴证实务、资产评估学、财务管理等系列课程群的教学任务、经管类本科各专业会计学学科基础科的教学,以及研究生会计学、管理学研究方法、成本管理会计等研究型课程。每学年本科授课班级超过 30个班次,共计约3000余人次。教学中教学要件齐备,课程有完整的教学大纲、教案、案例库、习题库、考题库、自学指导、电子课件、课程网站、实践教学环节等。学科建设目标方面,团队始终站在会计理论与实践发展变革的前沿,依托我校财经优势平台,整合国内外学术、企业资源,运用实践性、实验性教学手段,力求将西南财经大学会计学科建设为开放型、综合型、应用型专业学科,搭建起通识教育平台和创新型实践教学体系,为社会提供高素质人才和高质量的服务。在专业指导方面,2005年年底,构建和全面启动了的针对本科学生的专业导师指导小组制度,指导学生的成才、成长,并设立了学生科研项目小额资助制度,培养学生的科研精神,锻炼学生的创新能力。网络教学环境方面,已实现精品课程全套教学资料上网共享,包括课程介绍、大纲、教案、讲解、习题、案例、实验等十余项内容,以及授课录像;其它课程的课程介绍、大纲等主要教学资料上网共享。全部团队成员建设了个人主页或课程教学平台,通过网络辅导学生、与学生交流。课程教学管理方面,管理制度完备,构建了日常教学检查制度、学生评教制度、教师听课制度、教师评学制度、教学质量标准制度等项目构成的教学管理制度体系,并实行考教分离。(五)教学改革我校会计学作为国家级重点学科,依托国家经济管理复合型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和四川省会计学本科人才培养建设基地,整体推进教学改革。 在教学改革理念上,本团队着力打造与完善通识教育平台和创新型实践教学体系,在教学方法和手段上,采取了“五元教学模式”,即多媒体教学、互动式教学、案例教学、实践教学和网络教学五位一体,充分把现代技术、实务情景融入到教学之中。通过教学改革与创新,建成了国家级精品课程,并进一步提出了精品课程教学建设理念:以能力、素质为抓手,实施立体化实践教学工程,立足于培养会计学理论基础扎实和会计专业技能熟练,系统掌握通用会计准则,具有会计实务操作能力、组织管理和沟通交流能力,具备良好的诚信品德和职业道德素养的创新应用型复合会计人才。在教学方法上,练、企业互动相结合的交互式教学法,该方法在学院内得到积极推广。教学团队在相互讨论和相互学习的基础上,不断探寻适合该课程的教学方法,经过多年实践后,总结出问题教学、实务引导、实验教学、合作教学、案例分析、角色扮演等课堂讨论以及自我认知、专项训练、企业互动相结合的交互式教学法,该方法在学院内得到积极推广,同时每位教师也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和特色。例如,毛洪涛教授对案例教学方法掌握娴熟,课堂互动气氛热烈,他自编和整理了多本案例集,在课程教学过程中广泛使用;傅代国教授依托自身在研究方面的实力和深厚的知识积淀,其严密的逻辑思维和生动的课堂举例可以将课堂气氛不断推向高潮;余海宗教授的专项训练教学方法很有特色,弥补了学生的知识欠缺,受到学生的普遍好评;唐国琼教授注重教学研究,擅长于课程设计和教案制作,多次获得学校和学院的教学奖励。近年来,教学团队取得了显着的教学研究与改革成果。2004年被批准为全国首批会计硕士专业学位(MPAcc)教育试点单位之一;2006年会计学专业被评为四川省特色(品牌)专业;20042007年间,会计学、审计学、成本会计、中级财务会计、Financial Accounting、资产评估学等6门会计学系列课程相继被评为省级精品课程,2009年会计学课程被评为国家级精品课程;2000年以来,团队有7项教改成果获得省级奖励。(六)科学研究本教学团队长期以来坚持以科研促发展,以科研促教学的方针,积极从事科学研究。20052009年期间共出版学术专着与教材67余部,国内主要核心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140余篇。本教学团队先后承担了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我国当前国有资产流失价值的测定范围和估算方法”,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工程项目成本控制系统的设计和实施中国国有大型铁路施工企业的实地研究”和“中国独立董事声誉机制有效性研究基于履职、声誉及其经济后果视角”,财政部课题“成本费用内部控制操作指引与典型案例研究”,国家审计署课题“试论我国审计制度的构建与创新”、 “电子商务环境下的会计与审计” ,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我国上市公司薪酬委员会治理的有效性研究”, 四川省教育厅项目“会计本科实践能力培养模式研究”等科研项目。一方面,本教学团队承担的财务会计、管理会计与资本市场理论研究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省部级“十一五”规划项目和学校校管课题的大力支持,取得了大量的研究成果。其中,许多相关研究课题已经进入国内一流水平,受到国内同行的高度赞扬。如由毛洪涛教授主持的“企业内部控制操作指引与典型案例研究”课题等、傅代国教授主持的“战略成本管理体系及应用”课题,吕先锫教授主持的“政府审计信息可持续共享机制研究”课题、“注册会计师司法会计鉴证研究”课题、余海宗教授主持的“ABC/ABM在中银行业中的应用研究”课题等等。围绕这些课题撰写的论文发表在国内高档次主流刊物上,部分被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相关的专着也得到学术界的肯定与好评,产生较大的社会影响。例如由毛洪涛教授负责的“成本控制”相关课题,进一步促进了管理会计学在实务操作中的应用性,也通过对具体行业的了解,总结归纳出成本控制的普遍性,其研究设计与水平促使我国在成本管理会计理论和行业实务研究方面达到或部分超过国际先进的水平。又如,唐雪松副教授通过对基金课题的研究,数次在会计核心期刊上发表重要文章,扩大了其在财务会计与资本市场领域的知名度。另一方面,本教学团队配合学校人才培养目标,积极开展会计课程教学范式的改革,紧密结合会计理论与实务结合的教学方式。以毛洪涛教授开展的国家级教学课题构建立体化实践教学体系,着力培养高素质创新型应用型财经人才为中心,本教学团队积极开展人才培养,教学方式方法改革的相关课题研究。如吕先锫教授主持的省高等教育教改工程课题财会专业学生实践能力培养,唐国琼教授主持的校级教学改革课题会计循环实践教学方法的创建与应用都得到很好的开展。(七)教材建设教材建设是教学内容改革的落脚点之一,是教学改革成果的重要表现形式。团队以特色化、立体化、顺应会计改革的思路指导教材建设工作,教学内容体现“时代变化”。国内会计类教材品种很多,许多优秀的国外原版或者翻译教材也可供选择。因此,团队在教材建设方面特别注重特色化:一方面,强调撰写教材尽量要和自身的科研成果相结合,不做低水平的重复编撰;另一方面,鼓励建立与教材相配套的教学指导书、解题指导书、测试软件、电子教案、课件等教学素材的积累,建立立体化的知识体系。近年来,团队出版教材近60余本,涉及会计学相关教材如会计学、初级财务会计、中级财务会计和高级财务会计等占总量的70%,会计专业实验指导书3本,其中傅代国教授编写的会计学获得教育部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优秀教材二等奖。(八)实践教学会计学专业的实践性较强,团队一直以来都非常重视实践教学的改革,在长期的教学经验中总结出了会计学实践教学应树立“全过程实践教学观”,通过 “双基地” 的建设,深化学生对专业知识的理解,着力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所谓“全过程实践教学观”,是指课堂教学和实验室教学互动、课内教学和课外教学活动互动、校内教学和校外现场教学互动,通过校内仿真训练、校外上岗实际操练,力图实现学校教育和社会需求的零距离衔接,将就业后的岗位培训放在到毕业前。学生有了实践经验,上手快、适应性强,是本专业点人才培养的特色和核心竞争力。在余海宗教授、唐国琼教授等老师的指导下,学生通过会计仿真模拟,手工做账、电脑模拟做账更深一步了解会计循环。所谓“双基地”,是指校内训练基地和校外实习基地,校内训练基地包括案例分析、小组讨论,模拟实验(含手工和电子)、专题讲座、知识竞赛、参观学习、调查报告等,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仿佛置身于真实工作环境,接受仿真训练;而学生在大型企业、会计师事务所等校外实习基地实习时,得以运用专业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进一步提高了动手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吴学斌副教授的辛勤组织下,近800名学生分批分次地前往基地观摩、实习,每位学生都感受到了会计在企业中的应用,加深了对书本理论知识的了解。除了开展第二课堂的活动,本教学团队积极搭建国内高校学生理论与实务知识交流互动的实践平台。在团队负责人毛洪涛教授的领导下,教学团队与国内知名软件公司金蝶国际软件公司和用友软件公司合作组织西南片区的企业模拟经营对抗大赛,配合教学改革,考察学生对ERP企业管理理念的应用,市场资源的占取、财务预算的计划、生产规划的分析、财务软件的操作等,我校学子通过校内500人海选竞赛至5人代表学校参加全国高校的ERP沙盘模拟对抗,均取得了一等奖的好成绩;吕先锫教授组织学生参加报表分析大赛,扩大了学生的知识应用面,更好得将书本上的条款应用到实际案例分析中来;唐雪松副教授指导学生参加海峡两岸会计理论辩论大赛,荣获冠军。二、团队成员情况1带头人情况:姓 名蔡春出生年月1963年1月参加工作时 间1987年政治面貌中共党员民 族汉性 别男最终学历(学 位)经济学博士授予单位天津财经大学授予时间1991年高校教龄23年专业技术职务教授行政职务处长联系地址、邮编西南财经大学科研处 611130办公电话028-87092172移动电话13689012998电子邮件地址c_cai获奖情况(省部级以上)1. 审计认证论(专着)获得省级哲社优秀成果三等奖2. 中国IPO市场审计质量的成本效益自选择行为来自沪深股市的经验证据(论文)获得中国会计学会优秀论文二等奖3. 审计理论结构研究(专着)获省级哲社优秀成果三等奖4. 关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审计基本理论的研究(课题、论文)获省级哲社优秀成果三等奖、审计署优秀论文二等奖5. 不朽的篇章(论文) 获省级哲社优秀成果二等奖6. 现代企业制度与现代会计和现代审计有关问题的探讨(论文)获中国审计学会优秀论文一等奖、省级哲社优秀成果三等奖7.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过程中企业会计若干问题研究(课题、论文)获省级哲社优秀成果三等奖8. 论审计在实现两个根本转变中的地位与作用(论文)获审计署全国审计科研论文奖9. 实证会计研究方法评价及其在中国运用前景的展望(论文)获省级哲社优秀成果三等奖10. Toward The Structure of Auditing Theory 获香港国际会计学会优秀论文奖11. Positive Accounting Methodology:Critical Evaluation and Outlook of Its Application in China 获香港国际会计学会优秀论文奖11. 民营企业经营风险及其对策研究 获省社会科学优秀奖主要学习、工作简历起止时间学习工作单位所学专业/所从事学科领域1988年至1991年天津财经大学会计系博士研究生1991年至今西南财经大学会计、审计理论1996年至1997年美国伊利诺大学国际会计中心高访学者1992年至1994年西南财经大学会计学院副教授、副主任1994年至今西南财经大学会计学院教授2001年至2004年西南财经大学会计学院院长2004年至今西南财经大学科研处处长2成员情况:成员人数 14人 姓 名毛洪涛年 龄40参加工作时 间1996年最终学历(学 位)研究生(博士)专 业会计学高校教龄15年职 称教授、博导职 务教务处处长姓 名傅代国年 龄46参加工作时 间1988年最终学历(学 位)研究生(博士)专 业会计学高校教龄22年职 称教授、博导职 务会计学院副 院 长姓 名叶建明年 龄44参加工作时 间1992年最终学历(学 位)研究生(博士)专 业会计学高校教龄18年职 称教授

    注意事项

    本文(会计学教学团队介绍.docx)为本站会员(牧羊曲112)主动上传,三一办公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办公(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

    三一办公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