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办公! | 帮助中心 三一办公31ppt.com(应用文档模板下载平台)
三一办公
全部分类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
  • 建筑/施工/环境>
  • 毕业设计>
  • 工程图纸>
  • 教育教学>
  • 素材源码>
  • 生活休闲>
  • 临时分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办公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项目名称:中医原创思维与健康状态辨识方法体系研究首席科学.docx

    • 资源ID:1719414       资源大小:452.44KB        全文页数:26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6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6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项目名称:中医原创思维与健康状态辨识方法体系研究首席科学.docx

    项目名称:中医原创思维与健康状态辨识方法体系研究首席科学家:王琦 北京中医药大学起止年限:2011.1至2015.8依托部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二、预期目标(一)总体目标1.运用文献信息方法、哲学方法、思维科学方法,在中华传统文化基础上,挖掘总结中医学以“象”思维为代表的思维方法,阐明以“象思维”为基本模式的中医原创思维模式及方法,总结其在中医理论构建和临床实践中的运用规律与法则;完成当前中医科研、临床、教学实践对中医原创思维的应用现状调研,开展中医原创思维模式及方法的科学诠释,为未来中医学术发展提供参考。2运用认知神经科学的研究方法阐释中医思维的科学内涵,从行为和神经活动水平描述中医思维及其应用于临床的认知过程,阐明中医思维的认知特点,研究中医思维的认知机制、神经机制及其受经验调控的机制,构建中医思维的认知系统,创新中医学的认知理论。3.阐释中医健康状态的概念,明确未病、欲病、已病的内涵。从天人相应、形神合一、五脏相关等角度,提炼中医关于健康状态的要素,建立中医健康学理论。与现代医学对健康状态的认识进行比较,实现中西医学在健康状态认识层面的通约和互补。4.多学科交叉发展中医健康状态测量方法,研究开发中医健康状态的体质辨识法、自我报告-脏腑经络辨识法、整体动态辨识法、多维辨识法,建立适合国人的常态与动态结合、主观与客观结合、人机结合的数字化中医健康状态辨识方法系统。 (二)五年预期目标 1.理论方面(1)形成中医原创思维的现代表述理论体系,使注重整体观和形象思维的中医学获得创新发展,对接科学前沿。(2)阐明中医辨证思维、直觉思维、灵感思维等思维特征和中医临床认知过程的行为机制及脑神经机制,使中医认知思维得到实证依据,创新中医学的认知理论,构建中医思维的认知系统。(3)系统总结中医对健康状态的认识,提炼健康状态的要素,构建专门的中医健康理论体系,为发展中医健康医学和公共卫生服务。 2.方法与技术方面(1)修订中医体质量表,形成中医体质分类的国家标准和国际标准。(2)揭示体质偏颇的影响因素和易患疾病风险因子,建立健康状态风险评估体系。(3)运用高通量技术绘制平和质、阴虚质、阳虚质的体质类型“图谱”,进而从全基因组水平判定不同的体质状态。再通过生物信息学的分析,找出各种体质“图谱”中特征性的“印迹”,为中医健康状态体质微观辨识提供分子生物学依据。 (4)建立计算机辅助中医体质辨识系统,实现对各种体质的计算机信息集成。 (5)研制中医健康状态测评量表,为整体、多维、动态评估中医健康状态提供测量工具。(6)通过数字化信息提取、识别与集成,开展四诊合参健康信息研究以及经络测量方法研究,对脏腑经络功能状态进行辨识。(7)设计并建立契合中医辨证思维的智能辨识算法模型,整合健康状态参数系统和计算模型的研究成果,构建适合临床应用的健康状态辨识系统;通过验证性试验研究,对模型进一步训练和优化,为中医健康状态辨识搭建可靠、可行、可拓展的理论框架和方法学平台。(8)基于中医学健康相关理论,以“形神一体”观为指导,建立包括症状量化诊断辨识、体格检查诊断辨识、客观检查诊断辨识的中医健康状态多维辨识方法。 3.基地建设 (1)发展壮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体质辨识重点研究室、中医诊断重点研究室、中西医结合重点研究室。 (2)充实发展广东等地的“治未病”中心、北京同仁医院的体检中心。 (3)形成北京中医药大学与中国科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中医科学院、北京师范大学、首都医科大学、广州中医药大学、天津中医药大学、福建中医药大学等单位联合的科研基地网络。4. 考核指标和人才培养计划 (1)开发中医健康状态辨识软件及硬件系统。(2)制定、修订中医健康状态辨识相关量表。(3)修订中医健康状态体质辨识标准。 (4)出版专著3-4部,发表SCI学术论文12-15篇,在国内核心期刊发表学术论文100-110篇。 (5)在国内外学术会议发表论文或报告12-15次。 (6)申报专利5-6项。 (7)培养博士研究生25-30名、硕士研究生25-30名、博士后研究人员2-4名,并形成多学科交叉的研究团队。三、研究方案(一)总体思路提出假说:以“象”为基本模式的中医原创思维在中医理论构建和临床实践中具有独特的运用规律和法则;健康状态是个体体质对外界影响因素在生理上、心理上和自然社会适应能力上的应答反应,是内外、身心和谐程度的综合体现。明确要点:围绕假说,按照“两个层面六个要素”的学术思路开展研究,两个层面是指理论层面和应用层面;理论层面包含“思维升华”和“认知实证”两要素,应用层面包含“体质辨识法”、“自我报告-脏腑经络辨识法”、“整体动态辨识法”及“多维辨识法”四要素。通过整理提升中医原创思维,并应用认知科学方法加以验证,为中医健康状态辨识奠定理论基础;通过体质辨识、自我报告-脏腑经络辨识、整体动态辨识、多维辨识,形成多种健康状态评估系统,可以直接为评估国人健康提供服务。把握主体:在理论层面上,以马克思主义哲学及其方法论为指导,基于系统思维,从中国文化和中国哲学中梳理出以“象”为基本模式的中医原创思维模式和方法,阐释其在中医理论构建和临床实践中独特的运用规律和法则(思维升华);以中医的“象”思维为切入点,运用现代认知神经科学的方法,阐明中医在认识生命活动过程中的思维特点(认知实证)。在应用层面上,体质辨识法应用中医体质学理论方法,把握人体相对稳定的健康状态;自我报告-脏腑经络辨识法构建反映人体即时健康状态的辨识方法;整体动态辨识法体现宏观、中观、微观三观互动,建立整体状态参数体系,构建健康状态辨识体系;多维辨识法以“形神一体”理论为指导,从多角度建立反映中医健康状态的辨识方法。以上四个辨识法从不同视角把握中医健康状态,形成多种健康状态评估系统,可以直接为评估国人健康提供服务。技术路线图: (二)创新点1.阐明以“象思维”为基本模式的中医原创思维模式及方法,总结其在中医理论构建和临床实践中的运用规律与法则;揭示中医原创思维模式的认识论基础、理论内涵和科学价值并进行哲学和科学的升华。 2.阐明中医辨证思维、直觉思维、灵感思维等思维特征和中医具体临床思维过程的行为机制及脑神经机制,使中医认知思维得到实证依据,揭示中医以“象”思维为代表的科学内涵,创新中医学的认知理论,构建中医思维的认知体系。3.构建体质辨识、自我报告-脏腑经络辨识、整体动态辨识、多维辨识的中医健康状态辨识方法体系,建立中医健康状态评估系统。(三)课题设置和课题间的联系项目拟解决三个关键科学问题:一、阐明中医原创思维模式的认识论基础、理论内涵和科学价值。二、阐明中医思维的认知机制及其科学内涵。三、发展中医健康状态测量理论和方法,构建中医健康状态辨识体系。本项目围绕三个关键科学问题设置相互关联的六个课题:一、中医原创思维模式研究;二、中医思维认知科学研究;三、中医健康状态体质辨识法研究;四、中医健康状态自我报告-脏腑经络辨识法研究;五、中医健康状态整体动态辨识法研究;六、中医健康状态多维辨识法研究。6个课题的内在关系是,通过整理提升中医原创思维,并应用认知科学方法加以验证,为中医健康状态辨识奠定理论基础;通过体质辨识、自我报告-脏腑经络辨识、整体动态辨识、多维辨识,形成多种健康状态评估系统,可以直接为评估国人健康提供服务。课题1:中医原创思维模式研究研究目标:1.阐明以“象思维”为基本模式的中医原创思维模式及方法,总结其在中医理论构建和临床实践中的运用规律与法则。2.完成当前中医科研、临床、教学实践对中医原创思维的应用现状调研,开展中医原创思维模式及方法的科学诠释,为未来中医学术发展提供参考。 主要研究内容:1.中医原创思维模式的认识论基础研究(1)核心观念研究 主要从中国文化“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的核心观念入手,阐明其对原创思维模式形成和发展的影响, 分析原创思维模式的认识论根源与特点。(2)基本模式研究 包括:象思维的思维活动基本单位(意象概念)研究,象思维概括事物的境遇式、守常式、感应式等基本形式研究,象思维的直觉体悟方法研究,象思维形象直观、功能动态、模糊整体特点研究,象思维的随时律、易简律等基本逻辑规律研究,象思维观象、取象、意象、想象、联想方法研究。(3)思维模型研究 基于中国原创思维的核心观念,从气本论、认识路线和系统模型的角度,研究“阴阳-五行”思维模型,包括阴阳模型(一阴一阳、太少阴阳、三阴三阳等)、五行模型(类比、生克、制化等)。2 中医理论与实践中的原创思维模式及方法研究(1)中医原创思维模式及方法在中医理论构建中的作用研究 基于中医原创思维模式的认识论基础,结合现代中医原创思维相关研究成果,疏理黄帝内经中五运六气、藏象、经络、气化、病因病机、治则治法、养生等重要范畴所体现的中医原创思维模式(重点研究“象”思维模式在上述理论范畴中的具体运用),立足中医学基本原理和术语,阐明中医理论与实践中认识问题与解决问题的基本思维过程与方法。(2)中医原创思维模式及方法对中医各家学说形成与发展的影响研究 全面分析中医原创思维模式及方法对伤寒、火热、脾胃、攻邪、肾命、温病、汇通等历代中医各家学说创新的积极影响,纵观学术发展历史全过程,厘清和阐明中医学术自身发展规律和思维方法演化机制。(3)中医原创思维模式及方法在临床诊疗中的运用研究 通过选取石淋、黄疸病、消渴病、风水病、真心痛、历节病、癃闭、支饮、带下病、狐惑病等10个(类)诊断指征明确客观的典型病证古代医案分析研究,以中医临床解决具体问题的诊疗实践记录为对象,阐明中医审证求因、辨证论治等实践方式的思维过程,辨析中医原创思维模式及方法的具体运用原理与规律。3.中医原创思维模式的现代应用研究(1)中医原创思维模式的现代应用调研与分析 进行中医科研实践中的原创思维应用研究,中医临床实践中的原创思维应用研究,中医教学实践中的原创思维应用研究。(2)中医原创思维模式的现代诠释与科学意义研究 立足中医原创思维模式本体,借助现代科学哲学、思维科学等多门类学科诠释方法,阐明中医原创思维的原理、内容、特征、本质和规律;基本阐明中医原创思维方法的“通识”特征、生成逻辑、辨识模式、推类内涵、形式化系统及其实践规律;系统阐释中医学理论思维、临床思维所体现的科学思维方法;分析中医学术创新发展的内在规律、学术理念和认知特点。基于中医原创思维模式认识论基础的哲学表达、理论揭示、内涵升华及现代应用调研,比较中医“生成演化”世界观与现代“构成还原”世界观,开展中医“生成论”与现代“构成论”的对照研究,明晰中医学原创思维模式及方法与现代科学和西医学的区别与关系,阐明其对促进未来科技原始性创新的方法论意义和作用,提出促进中医学和我国科学技术原创性发展的战略建议。 课题承担单位: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基础理论研究所 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 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 课题负责人:马晓彤 学术骨干: 刘长林 陈其广 张超中 陈曦 经费比例:15%课题2:中医思维认知科学研究 研究目标: 运用认知神经科学的研究方法阐释中医原创思维的科学内涵,从行为和神经活动水平描述中医思维及其应用于临床的认知过程,阐明中医思维的认知特点,研究中医思维的认知机制、神经机制及其受经验调控的发展机制,构建中医思维的认知系统,创新中医学的认知理论。 主要研究内容: 以中医思维及其临床应用为主要研究对象,从认知科学的角度,整合心理物理法、心理测量和脑成像技术等多种研究手段,通过比较名老中医与无医学经验者、中医与西医、以及不同医学经验水平的人在中医思维和临床认知过程中行为和神经水平上的共性和差异,从而对中医思维的认知过程给以科学描述,阐明中医思维的认知特点,创新中医学的认知理论。 1.基于认知科学的中医思维研究 (1)研究中医思维的认知基础,阐明中医思维的认知特点从认知科学的角度分别对中医认识论的五种思维特质进行研究,试图构建中医思维的认知系统。 关于整体思维的研究。整体思维是中医原创思维的核心内容,认为事物不是各自独立存在,而是普遍联系。我们将以中医思维中的两组关系,即人体与自然、个体与社会的关系为切入点,分别以中医、西医、中西医和无医学经验的人为研究对象,阐明整体性思维的认知特点。具体而言,对于人体与自然的关系,将采用如下研究方式:采用边框-线段测试、变化盲视、场景描述等多种认知心理学实验范式,研究中医思维对于外界环境的知觉是否更倾向于总体知觉,而不是部分知觉;采用归类和归类学习等实验范式研究中医思维的自然观,即中医思维对于环境的理解和组织是更多地基于关系与相似性还是基于规则与类别。对于个体与社会的关系,也将采用以下研究方式:采用自我指称、自我面孔识别等实验范式研究中医思维对自我的认知和表征;采用心理理论、归因、生活事件的知觉和记忆等实验范式研究中医思维对社会的认知以及个体与社会之间关系的认知。 关于恒动思维的研究。中医思维中的恒动思维是基于整体思维,强调事物之间的互相联系而不是孤立存在。因此,由互相联系的多个事物构成的世界是永恒变动的,而不是静态的。本研究将采用趋势预测等实验范式研究中医思维中的恒动思维特质。 关于辩证思维的研究。中医思维中的辩证思维认为事物之间普遍存在着矛盾统一、相生相克的辩证关系。变动是永恒的,所以辩证也是永恒的。本研究将采用矛盾信息判断、论证方式偏好、社会矛盾解决等实验范式研究中医辩证思维特质。 关于灵感思维和直觉思维的研究。灵感思维和直觉思维在中医思维中占有独特而重要的位置。而认知心理学和认知神经科学的研究表明,二者是不同的但又高度相关的认知过程。本研究将通过概念结构、演绎推理等实验范式来研究中医思维是否更倾向于直觉思维,而不是逻辑思维;采用问题解决、主观报告等实验范式来研究中医思维中的灵感思维,并研究两种思维之间的关系。 基于对以上五种中医思维特质的研究结果,进一步从认知科学的角度构建中医思维的认知系统,建立系统化和标准化的中医思维量表,从而对中医思维进行精细的量化描述。 (2)研究中医思维的认知神经基础,从神经活动水平描述中医思维过程基于上述行为水平的研究结果,本研究将从多种中医思维特质中选择中医相对于其他人群,特别是西医,最具有显著性和区分度的特质,进一步研究中医思维的认知神经基础,从神经活动水平描述中医思维过程。运用多种脑成像技术,如脑电记录仪(EEG)、功能性磁共振脑成像仪(fMRI),研究中医思维特质对应认知过程的神经机制,刻画中医思维过程的时空特性。再选取有经验的中医和西医为研究对象,直接对比二者在思维的认知过程中认知神经机制的异同,为中医思维的认知理论提供脑科学的证据。 (3)研究从医经验对于中医思维形成过程的塑造作用,深入理解中医思维认知机制的形成过程和本质研究中医思维是如何随着中医经验的增加而逐渐形成,对于理解中医理论思维的认知机制十分关键,同时,该研究结果对如何更快更有效地培养中医人才提供了科学理论指导。基于前两部分的研究结果,在本研究中,将以中医药院校学生、青年中医、老中医为研究对象,比较不同经验水平的中医思维的认知发展特性。   2.中医思维在临床应用中的认知研究 中医原创思维中具有区别于西医思维的显著特点,而中医临床认知过程可以视为中医思维在临床实践中的应用和体现。本研究中具体考察中医思维在临床实践中应用的认知过程。 (1)中医望诊和脉诊过程的认知机制和神经机制研究分别选择典型案例的面色、舌象和脉象作为研究中的实验刺激,记录经验丰富的中医师在临床认知过程中的大脑活动,并与经验丰富的西医、无医学经验者的大脑活动进行对照,揭示中医临床认知过程独特的神经机制及其与西医临床认知过程所共有的神经机制。从认知科学的角度看,中医临床认知过程是一个包括客体识别、归类、决策等多个基本认知功能的复杂过程,这些认知功能在大脑中各自有其对应的神经机制,研究中医独特的神经机制及其与西医共有的神经机制分别对应于哪些认知功能,从而理解中医临床认知过程的本质。此外,通过比较不同经验水平的中医在临床认知过程神经机制上的差异,从而探讨经验对于中医临床认知发展过程的调控作用。 (2)望诊过程的认知神经机制研究选择典型案例的面色和舌象作为研究中的实验刺激,记录经验丰富的中医对望诊刺激观看及诊断过程的大脑活动,并与经验丰富的西医、无医学经验的人观看望诊刺激和西医诊断刺激时的大脑活动进行对照,揭示中医临床望诊认知过程独特的神经机制及其与西医临床认知过程所共有的神经机制。例如,脑成像研究发现位于大脑下颞叶的多个脑功能区参与客体识别的整体加工和部分加工,检测不同组被试大脑中这些脑功能区在不同刺激条件下的激活程度,将回答,在认知过程的早期客体识别阶段中医临床认知过程具有独特的神经机制还是与西医共享神经机制,中医临床认知过程对诊断刺激更倾向于整体加工还是部分加工,对揭示这些脑区的真正功能将提供重要证据。 (3)脉诊过程的认知神经机制研究使用便携式脑电记录设备,记录名老中医脉诊认知过程中的自发电位活动,并与经验丰富的西医、无医学经验者的自发电位活动进行对照,揭示中医临床脉诊认知过程独特的神经机制及其与西医临床认知过程所共有的神经机制。例如,自发电位活动中的gamma波成分被认为与整体性加工有关,比较不同组被试的gamma波成分,将回答,中医临床脉诊认知过程是否更倾向于整体加工。 总之,本研究将从认知神经科学的角度对中医临床认知过程加以科学阐释,并为认知神经科学本身的发展提供重要证据。 课题承担单位:北京师范大学 北京中医药大学 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 课题负责人:刘嘉 学术骨干: 张其成 梁嵘 刘卓军 宋宜颖经费比例:15%课题3:中医健康状态的体质辨识法研究研究目标:1.通过对体质辨识方法进行宏观与微观相结合的现代诠释,形成基于体质辨识的中医健康状态识别、评估系统,阐明体质辨识是从整体上把握健康状态的有效手段。2.通过数字化、信息化等手段,提取体质辨识信息,与其他辨识方法有机结合,构建中医健康状态的多层次辨识系统。 主要研究内容:1.中医体质量表和标准的修订在前期研究基础上,进行中医体质量表的修订,提高量表的灵敏度和特异度,便于更好地推广应用。同时进行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国家标准/国际标准的制定。2.基于体质辨识的中医健康状态微观辨识研究通过绘制基因图谱,对不同体质进行分子印迹鉴别,拟选取平和质、阳虚质、阴虚质3种体质各40例,利用全基因组表达谱分析每种体质对应的分子生物学特征,初步把握健康状态的微观生物信息特征。3.基于体质辨识的中医健康状态信息集成研究针对体质辨识得到的健康信息,提取有效的、可供计算机处理的主观信息(量表)、客观信息(舌、脉、面色)、生物信息(基因),采用人体摄像技术、医学影像手段和四诊客观信息采集技术,借助计算机的定量分析计算和精确模拟,进行信息集成、可视化模拟,使各种体质的内在结构、外部形态及功能信息以三维数字化和可视化方式展现。4.基于体质辨识的中医健康状态风险评估研究在文献挖掘和梳理的基础上,通过调查不同个体的人口学特征及健康背景信息(生活习惯、睡眠习惯、家族史、既往史等),结合体质辨识结果,采用相关分析、Logistic回归分析等统计学方法,揭示体质偏颇的影响因素,筛选体质易感疾病的风险因子,对健康状态进行风险程度评估。课题承担单位:北京中医药大学 中国科学院北京基因组研究所课题负责人:王琦主要学术骨干:朱燕波 王前飞 靳琦 倪诚经费比例: 25%课题4:中医健康状态自我报告-脏腑经络辨识法研究研究目标:1.建立以主观感受为基础的中医健康状态自我报告辨识方法。2.建立以数字化、量化为特征的脏腑经络功能辨识方法。3.融合以上两法,构建反映人体即时健康状态的自我报告-脏腑经络辨识法。 主要研究内容:1.中医健康状态自我报告辨识方的建立完善既有的中医健康状态主观测评量表;进行30000例中医健康状态主观测评量表信息采集,并作数据整理、分析及比较研究;对中医健康状态主观测评量表进行优化整合,构建以主观感受为主的中医健康状态自我报告辨识方法。2.脏腑经络功能辨识法的建立结合自行研发的四诊合参装置和经络电导测量装置,进行深入研发,形成适用于综合评价脏腑经络功能的装置;建立基于中医四诊合参、经络电导数字化的脏腑经络功能状态评价标准化操作流程;采集30000例舌诊信息、脉诊信息、闻诊信息、经络电导数据,建立数据库;对动态追踪人群进行随访及统计分析,建立数字化、量化的脏腑经络功能辨识方法。3.“自我报告-脏腑经络辨识法”的构成融合自我报告法、脏腑经络辨识法,筛选主要指标,形成主观客观兼顾反映人体即时健康状态的自我报告-脏腑经络辨识法。课题承担单位:广州中医药大学 北京中医药大学 首都医科大学课题负责人:杨志敏主要学术骨干:牛欣 郭秀花 吴大嵘 王召平 经费比例:15%课题5:中医健康状态整体动态辨识法研究研究目标:1以“状态”为中心,研究人整体健康认知模型,创新中医健康理论,推动医学模式的转变,为发展当今时代所急需的健康医学奠定基础。2体现宏观、中观、微观三观互动,建立整体状态参数体系;构建健康状态辨识体系;为把握健康及整体状态变化规律提供方法学平台。3研究人整体状态变化和疾病发生、发展的相关性,通过第三方检验,修正、完善,提高健康状态辨识系统的信度、效度、敏感度,为创新、发展健康技术、健康技术装备和具有自主原创知识产权的中医工程产业提供科学基础和技术创新平台。 主要研究内容:1健康状态认知模型及健康状态辨识系统(1)健康状态认知理论模型研究 以中医理论为基础,结合现代认知科学、系统科学等理论与方法,提出“状态辨识”是中医健康认知理论的核心内容,阐释中医健康状态的认知方式、认知过程及中医获取、理解、分析、综合、评价健康状态的信息加工过程,构建中医健康状态认知的理论模型。(2)健康状态参数集合综合分析研究 根据中医健康状态辨识理论,应用已有的健康管理、监测数据库,结合流行病学调查等方法,收集健康、欲病的个体(人)健康状态表征信息,对所得信息进行规范化、结构化、标准化管理与分类,应用基于MESH词表的高信息通量文本挖掘、数据挖掘、多元统计分析等技术,进行信息提取和简化,筛选确定健康状态相关参数体系。(3)健康状态系统建模研究 研究并选定符合中医健康状态认知模式的算法及其核函数;选用或综合采用各种数据处理工具,进行相关的计算、分析、模式识别、数据挖掘等处理;运用基于W3C-XML标准弹性结构并符合HDA(Health Document Architecture)、CDA(Clinical Document Architecture)规范的信息采集终端,开展模型测试与训练,优化完善,参比达标,最终形成确定的控制参数和验证性试验模型。开发研究者远程协作平台,实现数据的采集、处理、输出、测量、反馈、质控等过程,以可视化操作界面供开展验证性试验使用。整合健康状态参数系统和计算模型的研究成果,研发适合临床的健康状态辨识系统。(4)健康状态及其参数间关系的数据分析与研究 分析健康状态与宏观态(自然界各种因素、社会因素、体质、病史等)、中观态(中医四诊信息/数据、心理量表等)和微观态(各理化指标等)的联系,分析不同状态下各种变量对健康状态要素的映射及对疾病的易感性。2验证与优化人健康状态辨识模型,构建健康状态辨识方法学平台以健康人群(1000例)为研究对象,运用第三方检验方法,完成采集宏观、中观及微观各类参数,通过已初步建立的系统数学模型综合分析,评估个体人健康状态,将模型判断结果与健康状态辨识进行参照对比,检验并分析模型判断结果的符合程度。同时不断进行模型的测试性训练,优化模型结构。同时通过将健康状态辨识与临床指标相结合,以期发现具有中医特色的健康状态高危参数,验证人健康状态理论模型的科学性,实现对人健康状态辨识模型的指导、优化,构建稳定的健康状态辨识方法学平台。课题承担单位:福建中医药大学 东莞广州中医药大学中医药数理工程研究院 课题负责人:李灿东主要学术骨干:梁志伟 纪立金 杨雪梅 杨朝阳经费比例:15%课题6:中医健康状态多维辨识法研究研究目标:基于中医学健康相关理论,以”形神一体”相关理论为指导,建立中医健康状态多维辨识方法。主要研究内容:1.初步建立中医健康状态多维辨识方法(1)制订中医健康状态辨识规范。包括:基于中医问诊的症状量化辨识规范;基于中医望诊、闻诊和切诊的体格检查辨识规范;基于中医诊断仪器的客观检查辨识规范。(2)建立中医健康状态多维辨识方法。包括:基于中医问诊的症状量化诊断辨识方法;基于中医望诊、闻诊和切诊的体格检查诊断辨识方法;基于中医诊断仪器的客观检查诊断辨识方法。2.检验中医健康状态多维辨识方法三种中医健康状态辨识方法与金标准比较。 金标准<国际疾病分类诊断标准(ICD-10)>、盲法和同步原则。 测量指标(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似然比、预测值等)。3.建立中医健康状态多维辨识评估系统用(2)的结果,建立中医健康状态多维辨识评估系统。建立分布式关联数据库,用关联规则等进行数据挖掘,建立中医健康状态辨识数据管理评估系统。4.中医健康状态多维辨识方法的应用研究以体检人群为研究对象,用中医健康状态辨识方法进行应用研究。观察指标,预测值、患病率、似然比、临界点等。5.中医健康状态辨识方法的循证评价遵循循证医学基本原理,对中医健康状态多维辨识方法诊断性试验结果进行循证医学系统评价。课题承担单位:天津中医药大学 课题负责人:王泓午主要学术骨干:陆小左 于春泉 胡广琴 高健 经费比例:15%四、年度计划年度研究内容预期目标第一年1. 研究中医原创思维的核心观念,中医原创思维模式及方法在黄帝内经运气、藏象理论中的具体体现,中医原创思维模式及方法对伤寒、火热学说的影响,中医原创思维模式及方法在诊疗两种病证中的具体运用。2.从认知科学的角度对基于中华传统文化哲学思想的中医理论思维进行系统整理,并予以信息化和数据化处理;总结中医临床思维特征;从认知科学的角度,对中医理论思维的整体思维、变易思维、中和思维、灵感思维和直觉思维等思维特质进行研究。3.修订中医体质量表,并进行信效度再评价的流行病学调查;开展体质微观辨识预实验,摸索外周血分离技术、外周血不同细胞种类的表达谱等实验方法。4.开展文献研究,梳理自我报告、脏腑、经络三种辨识方法的理论基础;修订完善中医健康量表;进行经穴电生理测量方法和技术手段规范化研究。5.开展中医健康认知理论研究,对中医健康认知理论进行梳理、诠释与提升;设计并开发适合本课题研究的数据资源采集与存储系统;开展四诊标准化研究,采集内容、采集系统的研制和培训工作。6.建立中医健康状态多维辨识方法;开展多维健康状态辨识诊断性试验研究预试验;修订完善中医健康状态多维辨识规范和方法。1.明确中医原创思维的认识论根源与特点,完成黄帝内经运气、藏象理论中的原创思维模式及方法研究,完成伤寒、火热学说创新的原创思维模式及方法研究,完成诊疗石淋、黄疸病证的原创思维及方法运用研究。2.建立数据化的中医理论思维特征体系及其中医临床思维特征体系,揭示中医理论思维的认知机制。3.完成中医体质量表的修订和1000例流行病学调查;收集进行体质微观辨识研究样本(平和质、阴虚质,阳虚质和痰湿质各20例);建立分离外周血及不同血细胞种类的实验体系;根据实验结果,确定用于基因表达谱分析的外周血细胞种类(淋巴细胞,单核细胞)。4.完成中医健康量表的修订;完善自我报告、脏腑经络辨识法的操作规范。5.初步阐明中医健康认知理论;完成数据资源采集与存储系统研发工作;完成中医四诊采集的研制和培训工作。6.建立基于中医问诊的症状量化辨识规范和方法,建立基于中医望诊、闻诊和切诊的体格检查辨识规范和方法,基于中医诊断仪器的客观检查辨识规范和方法;完成中医健康状态辨识诊断性试验研究预试验;完成中医健康状态多维辨识规范和方法的修订。7.在国内核心期刊发表论文16-18篇。8.出版专著1部。9. 培养博士研究生2-3名,硕士研究生2-4名。第二年1.研究象思维模式的基本概念、形式、方法,中医原创思维模式及方法在黄帝内经经络、气化理论中的具体体现,中医原创思维模式及方法对脾胃、攻邪学说的影响,中医原创思维模式及方法在诊疗两种病证中的具体运用,中医原创思维模式在科研实践中的应用。2.对中、西医两种思维方式进行比较研究;从系统科学的角度,对收集到的医案病例进行归类分析,对中医临床思维的不同模式和特点做出系统分析。研究中医理论思维的认知神经基础,研究中医望诊过程的认知神经机制。3.进行中医体质量表的信效度评价和中医体质量表得分标准化研究,中医体质纵向干预研究。继续收集体质微观辨识研究样本,并进行一部分样本制备、外周血细胞分离,提取total RNA。进行每组20例的基因表达芯片的初步数据分析、数据预处理、数据标准化,差异表达基因分析、聚类分析等。4.构建脏腑经络测量的标准化操作流程和测量指标体系;启动自我报告-脏腑经络辨识方法在人群中的测量研究,建立信息资料库及其动态追踪人群体系。5.诠释、丰富中医健康认知理论的科学内涵,提出健康整体动态辨识方法,并系统整理提炼,形成理论;开发支持数据共建共享的功能模块,完善其数据库;建立 “三观”状态参数变量集合;建立以状态为中心的健康认知理论与辨识模型,进行拟合建模实验。6.检验中医健康状态多维辨识方法的诊断性试验研究;修订完善中医健康状态多维辨识规范和方法;建立中医健康状态计算机辨识系统。1.明确意象概念,境遇式、常守式、感应式等形式,直觉体悟方法, 完成黄帝内经经络、气化理论中的原创思维模式及方法研究,完成脾胃、攻邪学说创新的原创思维模式及方法研究,完成诊疗消渴病、风水病的原创思维及方法运用研究,完成科研成果、课题、科研方法调研报告。2.揭示中医理论思维不同于西医思维的特点,建立中医临床案例系统模型。揭示中医理论思维的神经机制和中医望诊过程的神经机制。3.完成中医体质量表得分标准化研究;完成中医体质纵向干预研究500例,并进行中医体质量表反应度评价。收集体质微观辨识研究样本(平和质、阳虚质和痰湿质各20例),使各组总数累计达到40例。获得每组20例的表达谱,初步获得各组间表达差异的基因,初步建立代表各组特征的基因表达分类器。4.完成1000例自我报告-脏腑经络健康状态测评;建立被测人群的信息资料库,并进行动态追踪;进行分中心研究质量控制。5.完成健康状态整体动态辨识法功能模块的开发;完成健康认知理论与辨识模型的构建;完成小样本群体100例临床信息采集。6.完成中医健康状态多维辨识方法的诊断性试验研究;完成中医健康状态多维辨识规范和方法的修订;初步建立计算机中医健康状态辨识管理系统;7.中文核心期刊发表论文18-19篇,发表英文论文1篇。学术会议发表论文1-2次。8.完成调研报告1份。申请专利1项。9.培养博士研究生1-2名,硕士研究生2-4名。第三年1.研究象思维模式的基本特点、逻辑规律及运用方法,中医原创思维模式及方法在黄帝内经病因病机、治则治法理论中的具体体现,中医原创思维模式及方法对肾命、温病学说的影响,中医原创思维模式及方法在诊疗两种病证中的具体运用,中医原创思维模式在临床实践中的应用。2.研究从医经验对于中医理论思维形成过程的塑造作用。研究中医临床脉诊、闻诊、问诊过程的认知神经机制。3.进行中医体质风险因素流行病学调查;进行外周血细胞分离,提取total RNA;进行每组40例基因表达谱数据的分析。4.继续进行人群的中医健康状态自我报告-脏腑经络辨识测量,完善信息资料库。5.整体动态辨识法对以状态为中心的健康认知理论与辨识模型进行校核、优化;开展小样本验证试验,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实现从理论模型到数学模型的转换。6.验证中医健康状态多维辨识方法;修订完善中医健康状态多维辨识规范和方法。1.明确形象直观、功能动态、模糊整体特点,观象、取象、意象等具体方法,完成黄帝内经病因病机、治则治法理论中的原创思维模式及方法研究,完成肾命、温病学说创新的原创思维模式及方法研究,完成诊疗真心痛、历节病的原创思维及方法运用研究。2.揭示中医理论思维的经验调控机制,以及中医脉诊、闻诊、问诊过程的认知神经机制。3.完成体质流行病学调查2000例;完成每组40例表达谱,获得代表每组体质特征的特征性表达基因,通过特征性表达谱对个人体质进行辅助性评判。4.继续完成1000例自我报告-脏腑经络健康状态测评;建立被测人群的信息资料库,并进行动态追踪。5.整体动态辨识法完成对健康认知理论与辨识模型的校核、优化工作;实现从理论模型到数学模型的转换;继续完成小样本群体200例临床信息采集。6.修订的中医健康状态多维辨识规范和方法;计算机中医健康状态辨识管理系统的应用和修订。7.中文核心期刊发表论文21-23篇,发表英文论文1篇。学术会议发表论文1-2次。8.出版专著1部。申请专利1项。申请软件著作权1-2件9.完成调研报告1份。10.培养博士研究生1名,硕士研究生2名第四年1.研究象思维模式的思维模型,中医原创思维模式及方法在黄帝内经养生调摄理论中的具体体现,中医原创思维模式及方法对汇通学说的影响,中医原创思维模式及方法在诊疗两种病证中的具体运用,中医原创思维模式在教学实践中的应用。2.基于认知实证研究结果,总结并升华中医理论思维特征,为中医由“象”“形”兼容到“象”“量”结合的升华提供理论模型。研究从医经验对中医临床认知过程的调节机制。3.进行中医体质分类判定标准的制定、申报,中医体质风险因素流行病学调查和基于体质辨识的中医健康状态信息集成研究。应用affymetrix全基因组GENECHIP表达芯片检测外周血表达谱,整合各种数据分析的结果,对关键基因发生的表达变化进行定量PCR验证。4.继续进行人群的中医健康状态自我报告和脏腑经络辨识测量,对评测数据进行初步整理、分析及比较研究。5.整体动态辨识法运用第三方检验方法,采集健康状态参数和相关干预措施信息,总结高危因素对疾病发生的预测作用,结合第三方检验,对干预措施的效果进行评价。6.进行中医健康状态多维辨识方法的应用;修订完善中医健康状态多维辨识规范和方法。1.理论构建阴阳模型,完成黄帝内经养生调摄理论中的原创思维模式及方法研究,完成汇通学说创新的原创思维模式及方法研究,完成诊疗癃闭、支饮的原创思维及方法运用研究,完成中医原创思维模式原理、内容、特征、本质、规律等的现代诠释。2.建立中医“象”“量”结合的理论模型,揭示中医临床认知过程的经验调控机制。3.完成中医体质分类判定国家标准的制定;完成流行病学调查1000例,初步

    注意事项

    本文(项目名称:中医原创思维与健康状态辨识方法体系研究首席科学.docx)为本站会员(牧羊曲112)主动上传,三一办公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办公(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

    三一办公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