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办公! | 帮助中心 三一办公31ppt.com(应用文档模板下载平台)
三一办公
全部分类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
  • 建筑/施工/环境>
  • 毕业设计>
  • 工程图纸>
  • 教育教学>
  • 素材源码>
  • 生活休闲>
  • 临时分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办公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绩效—科室运营效果评估与分配.docx

    • 资源ID:1715493       资源大小:104.56KB        全文页数:43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6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6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绩效—科室运营效果评估与分配.docx

    4. 绩效 科室运营效果评估与分配科室运营效果评价就是对科室管理的整体效果从人员、设备、病床、资金等各方面的投入与工作量、质量、经济收益、学科发展以及社会效果等产出情况进行分析对比,指导科室的经营管理,保证科室运营效益的最大化。科室要想取得良好的运营效果,必须首先保证投入合理,即最大可能的降低投入,又最大可能的提高产出。因此,在评价科室的运营效果之前,首先要做好投入的规划。科室人力资源规划科室的人力资源规划是指科室根据医院的发展战略与目标的要求,结合科室业务发展和未来定位科学地预测、分析人力资源的供给和需求状况,制定必要的政策和措施,以确保科室在需要的时间和需要的岗位上获得各种需要的人力资源。一般而言,科室的人力资源规划主要是定岗定编,合理编制各类人员。科室的人力资源是开展医疗服务工作的基本要素,医疗工作要想有序地进行,就必须对各类人员的资格条件、能力素质以及如何配置等进行研究,以便于各项医疗任务的完成,同时又能使员工的能力得到发挥。这就需要加强科室定岗、定编、定员、定工作标准、定任务目标等工作,以提高科室的运营效益。一、定岗定编的基本原则1、尊重实际原则定岗定编首先应尊重实际。目前医院所形成的人员与岗位匹配情况,与医院的社会文化背景、管理体制、员工的职业理念、长期的工作习惯有很大的关系。医院须尊重现有岗位和人员的实际,通过定岗定编合理调整人员结构,对工作负荷与压力进行合理评估与分解,对各岗位员工的工作数量、质量、效率进行合理评价,以增强各级管理人员和全院员工的人力成本控制意识和效率意识。2、工作需要原则定岗定编必须以满足工作需要为根本原则,做到“以事定岗、以岗定人”。按照科室的职责范围和工作负荷合理确定岗位名称和编制数。3、精简高效原则即坚持因事设岗,因岗设人,精简冗员,使岗位与人员编制在配备上达到优化,在保证医院工作质量的前提下,用较少的人员完成较多的工作任务,从而提高医院工作效率,达到优质高效低耗的目的。4、结构合理原则要保证各类人员合理的比例关系和合理的层次结构,使科室人员达到群体组合的最优化,以发挥人才群体的最大效能。5、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原则科室的大部分工作都是可以用数量指标来监测的,但有些工作是无法用数量来衡量的,因此,在定岗定编时,必须要做到定性与定量相结合。6、动态调整原则科室人员编制应该根据医院发展要求、学科建设、工作效率、经营管理水平等因时因地制宜,实施动态管理。二、科室定岗定编的主要政策或规定依据一个科室配置多少人员最为合理,一方面要看科室的实际情况,同时更多的要看行业标准,即使没有明确的行业标准,在调研大量医院后也可参照行业的平均水平。景惠管理研究院在以工作负荷法为主要定岗定编方法的同时,还要参照国家卫生行政部门有关定岗定编的相关政策与规定,并结合数百家定岗定编的行业数值来确定某家医院的具体人员编制。下面是部分行业定岗定编规定政策或规定的列举。1、综合医院及专科医院1)原卫生部1978年颁发的综合医院组织编制原则(试行草案),对不同床位的综合医院科室设置、各类人员配置提出基础编制参考。2)卫医管发201133号三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中对三级综合医院的人员定编提出相应参考标准,具体如下:a)卫生技术人员与开放床位之比应不低于1.5:1;b)病房护士与开放床位之比应不低于0.4:1;c)麻醉医师人数与手术台比例不应低于2:1;每张手术台配备一名麻醉住院医师及一名主治及以上的麻醉医师。手术室护理人员人数与手术台比例应不低于2.5:1(3:1);麻醉科主任应具有副高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护士长应具有中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d)重症医学科医师人数与床位数之比不低于0.8:1;护士人数与床位之比不低于2.5-3:1.e)临床药师配置:配置5名以上临床药师,全职专科从事临床药物治疗工作。每100张床与临床药师配比0.6(0.8).f)血液透析室人员配置:至少有 2 名执业医师,其中至少有 1 名具有肾脏病学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20 台血液透析机以上,每增加 10 台血液透析机至少增加 1 名执业医师;血液透析室负责人应当由具备肾脏病学副高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执业医师担任。每台血液透析机至少配备 0.4 名护士;血液透析室护士长或护理组长应由具备一定透析护理工作经验的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注册护士担任。至少有 1 名技师,该技师应当具备机械和电子学知识以及一定的医疗知识,熟悉血液透析机和水处理设备的性能结构、工作原理和维修技术。g)临床营养专业人员与床位比不少于 1:200。h)每位护士平均负责病人数8 人,并体现护理人员能力与病人危重程度相符的原则。3)卫办医管发201257号二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中对二级综合医院的人员定编提出相应参考标准,具体如下:a)医院病床与工作人员之比,300 床位以下的按1:1.301.40;300-500床位的按 1:1.401.50;500 床位以上的按1:1.601.70。每床至少配备0.88名卫生技术人员。每床至少配备0.4名护士;重症监护室护士与患者之比达到2.53:1,手术室护士与手术台之比3:1。b)新生儿病室人员配置:医师人数与床位数之比应当为0.31以上;由具有3年以上新生儿专业工作经验并具备儿科副高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医师担任负责人。护士人数与床位数之比应当为0.61以上;由具备主管护师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且有2年以上新生儿护理工作经验的护士担任负责人。c)麻醉医师人数与手术台比例2:1;手术室护士人数与手术台比例2.51。每张手术台配备一名麻醉住院医师及一名主治及以上的麻醉医师。d)重症医学科人员配置:医师人数与床位数之比0.81,护士人数与患者之比达到2.531,床位使用率达到75%。e)病理人员配置:病理医师按照每百张病床0.51人配备,技术人员和辅助人员按照与医师1:1的比例配备。f)输血人员配置:输血人员数量符合规定要求(人床比例为1:80120或人与年发血量比1:1000U)。g)血液透析室人员配置:至少有 2 名执业医师,其中至少有 1 名具有肾脏病学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20 台血液透析机以上,每增加 10 台血液透析机至少增加 1 名执业医师;血液透析室负责人应当由具备肾脏病学副高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执业医师担任。每台血液透析机至少配备 0.4 名护士;血液透析室护士长或护理组长应由具备一定透析护理工作经验的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注册护士担任。至少有 1 名技师,该技师应当具备机械和电子学知识以及一定的医疗知识,熟悉血液透析机和水处理设备的性能结构、工作原理和维修技术。h)每位护士平均负责病人数10(8)(6)人,并体现护士能力与病人危重程度相符的原则。i)全院病区护士与实际开放床位比不低于0.4:1。ICU 护士与床位数之比达到2.53:1。手术室护士与手术床之比不低于3:1。母婴同室、新生儿护士与床位数之比不低于1:0.6。NICU、PICU 护士与床位数之比达到1.51.8:1。4)卫医政发201095号关于印发综合医院眼科、耳鼻喉科和皮肤科基本标准(试行)的通知,对综合医院眼科、耳鼻喉科、皮肤科人员配置要求如下:a)眼科人员编制:一级综合医院中,单独设置眼科的,至少有3名医师,其中1名具有眼科专业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的医师;眼科医护比应当为1:1以上。二级综合医院中,每增加10张床位,至少增加4名医师,其中至少有1名具有眼科专业中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每增加20张床位,增加的医师中至少有1名具有眼科专业副高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和1名具有眼科专业中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每床至少有0.5名护士,其中至少有1名具有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与耳鼻咽喉科共同设立五官科门诊和病房的,每床至少有0.4名医师,至少有1名具有眼科专业副高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每床至少有0.5名护士。三级综合医院中,至少有8名医师,其中至少3名具有眼科专业副高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每增加10张床位,至少增加5名医师,其中至少增加1名具有眼科专业副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每床至少有0.5名护士,其中每10张床至少1名具有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b)耳鼻喉科人员编制:一级综合医院中,单独设置耳鼻咽喉科的,至少有3名医师,其中具有1名耳鼻咽喉科专业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医护比应当为1:1以上。二级综合医院中,至少有4名医师,其中至少有1名具有耳鼻咽喉科专业副高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每增加10张床位,至少增加4名医师,其中至少增加1名具有耳鼻咽喉专业中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每20张床至少有1名医师具有耳鼻咽喉科专业副高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至少有4名护士,其中至少1名具有护师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增加床位后,每床至少有0.5名护士。与眼科共同设立五官科门诊和病房的,每床至少有0.4名医师,至少有1名具有耳鼻咽喉科专业副高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每床至少有0.5名护士。三级综合医院中,至少有8名医师,其中至少有3名具有耳鼻咽喉专业副高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每增加10张床位,至少增加4名医师,其中至少增加1名具有耳鼻咽喉专业副高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每床至少0.6名护士,其中至少2名具有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每10张床至少有1名护士具有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c)皮肤科人员定编:一级综合医院中,至少有1名具有皮肤与性病专业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医师以及护士1名负责护理工作。二级综合医院中,至少有3名医师,其中至少1名具有皮肤与性病专业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增加床位后,每床至少有0.5名医师。每10张床至少有1名皮肤与性病专业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每20张床至少有1名皮肤与性病专业副高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病房护士可与其他专科护士共用,每床至少有0.5名护士。三级综合医院中,至少有5名医师,其中至少1名具有皮肤与性病专业副高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2名具有皮肤与性病专业中级专业技术任职资格。每增加10张床位,至少增加4名医师,其中至少有1名具有皮肤与性病专业副高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每床至少0.5名护士,其中至少有1名护士具有护师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每10张床至少有1名护士具有护师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5)原卫生部综合医院分级管理标准(试行草案)中,对各级别医院人员编制做出基本要求:a)一级医院病床与医院正式职工人数之比为:11-1.4。卫生技术人员占全院职工总数之比为80-85%(非卫生技术人员,不得从事医疗、医技和护理技术工作)。b)二级医院病床与医院正式职工人数之比为11.3-1.5。卫生技术人员占全院职工总数不少于75%。医师与护士之比为12。主任医师、副主任医师、主治医师和医师之比为1248。护师以上占护理人员总数20%。c)三级医院中医师与护士比为1:2;主任医师:副主任医师:主治医师:医师比为1357,护师以上占护理人员总数30%。临床营养师以上职称人员2人。工程技术人员(技师、助理工程师及以上人员)占卫生技术人员总数1%。6)卫医政发201090号骨科医院基本标准对骨科医院的人员配置作出基本要求,具体如下:a)三级骨科医院中,每床至少配备1.4名卫生技术人员;病区实际每床至少配备0.6名护士。临床科室各科主任应当具有正高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至少有2名具有相关专业背景的副高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医师;每增加20张床位,至少增加1名具有相关专业背景的副高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医师。b)二级骨科医院中,每床至少配备1.3名卫生技术人员;病区实际每床至少配备0.6名护士。各临床科室至少有1名具有相关专业背景的副高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医师;每增加20张床位,至少增加1名具有相关专业背景的副高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医师。7)卫医管发201178号三级妇产医院评审标准实施细则中对妇产医院的人员基本配置做出相应要求,具体如下:a)卫生技术人员与实际开放床位之比应不低于1.5:1。每床配备0.5名护士(每2张待产床应配1名助产士,每张产床应配备3名助产士)。护士占卫生技术人员总数50%。b)NICU医护人员与床位数比例应满足需求,护士与患儿之比不低于1.51.8:1。由具有3年以上新生儿专业工作经验并具备儿科副高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医师担任科室负责人。由具备主管护师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且有2年以上新生儿护理工作经验的护士担任负责人。c)重症医学科,医师人数与床位数之比不低于0.8:1,护士与患者之比不低于2.53:1。d)临床药师配置:每100张病床与临床药师配比0.6名。e)病理科医师按照每百张病床12人配备,技术人员和辅助人员按照与医师1:1的比例配备。f)输血科(血库)人员配置与床位数或与年输血量参考比例为1:100(床)或1:1000单位(以红细胞成分计算)。g)临床营养专业人员与床位比不少于1:200。h)每位护士平均负责病人数8(6)人,并体现护士能力与病人危重程度相符的原则。ICU护士与患者之比2.53:1。手术室护士与手术间之比不低于3:1。病房护士总数与实际开放床位比大于0.5:1(床位使用率93%),或病房护士总数与实际开放床位比不低于0.6:1(床位使用率96%,平均住院日小于10天)。3、综合医院各学科建设管理指南1)卫办医政发200931号病理科建设与管理指南(试行)中,病理科的人员配备和岗位设置应满足完整病理诊断流程及支持保障的需要。其中医师按照每百张病床1-2人配备,承担教学和科研任务的医疗机构应适当增加。病理科技术人员和辅助人员按照与医师1:1的比例配备。出具病理诊断报告的医师应当具有临床执业医师资格并具备初级以上病理学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经过病理诊断专业知识培训或专科进修学习13年。快速病理诊断医师应当具有中级以上病理学专业技术任职资格,并有5年以上病理阅片诊断经历。2)卫医政发200923号重症医学科建设与管理指南(试行)中,医师人数与床位数之比应为0.8:1以上,护士人数与床位数之比应为3:1以上;重症医学科至少应配备一名具有副高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医师担任主任;重症医学科的护士长应当具有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在重症监护领域工作3年以上,具备一定管理能力。3)卫医政发200950号急诊科建设与管理指南(试行)中,急诊医师应当具有3年以上临床工作经验,具备独立处理常见急诊病症的基本能力,熟练掌握心肺复苏、气管插管、深静脉穿刺、动脉穿刺、心电复律、呼吸机、血液净化及创伤急救等基本技能,并定期接受急救技能的再培训,再培训间隔时间原则上不超过2年。三级综合医院急诊科主任应由具备急诊医学副高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医师担任。二级综合医院的急诊科主任应当由具备急诊医学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医师担任。4)卫医政发2009270号临床营养科建设与管理指南(试行)中,临床营养科的人员配备和岗位设置应满足完整临床营养诊治流程及支持保障的需要。其中营养医师人数与医院床位数之比应至少为1:150,营养技师应按照与营养医师1:1的比例配备,营养护士应不少于3人。营养病房护士的配置应当达到病房护士配置标准。5)卫医政发2009123号新生儿病室建设与管理指南(试行)中,新生儿病室应当根据床位设置配备足够数量的医师和护士,人员梯队结构合理。其中医师人数与床位数之比应当为0.3:1以上,护士人数与床位数之比应当为0.6:1以上。6)卫生部颁发血液透析室建设与管理指南(征求意见稿)中,血液透析室护士的配备应当根据透析机和患者的数量以及透析环境等合理安排,每名护士负责操作及观察的患者应相对集中且数量不得超过4个。设置10台以上透析机的血液透析室应当配备1名具备机械和电子学知识及一定的医疗知识、熟悉透析机和水处理设备的性能结构、工作原理和维修技术、具有技师或工程师资质的专职技师。7)卫医政发医疗机构药学部门建设与管理指南中,三级医院药学部门负责人必须是医院药学学科带头人,应由具有药学专业或者临床药学专业本科以上学历,并具有高级药学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二级医院应由具有药学专业或者临床药学专业本科以上学历,并具有中级药学专业技术职务以上任职资格;一级医院药学部门负责人应由具有药学大学专科毕业的药学专业技术人员担任。非药学专业技术人员不得从事药学专业技术工作和担任药学部门负责人。医院必须建立临床药师制,以药物分类为基础,配备专职临床药师。现阶段三级医院不少于5名,二级医院不少于3名。2020年前逐步达到临床药师配备与床位比为0.81.5100。以门诊调剂室全体药学专业技术人员计算,每人每日平均调剂处方量:100张(120张)。以住院调剂室全体药学专业技术人员计算,每人每日平均调剂摆发药品量(床位):120张。以静脉用药调配中心(室)全体药学专业技术人员计算,每人每日平均调配工作量:80袋(瓶)。8)卫医政发201131号综合医院康复医学科建设与管理指南中,三级综合医院每床至少配备0.25名医师,其中至少有2名具有副高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医师;1名具备中医类别执业资格的执业医师。每床至少配备0.5名康复治疗师。每康复医学科病床至少配备0.3名护士。二级综合医院每床至少配备0.25名医师,其中至少有1名具有副高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医师;1名具备中医类别执业资格的执业医师。每床至少配备0.5名康复治疗师。每康复医学科病床至少配备0.3名护士。2、1、中医医院1)原卫生部、劳动人事部1986年颁发的中医医院组织机构及人员编制标准(试行),对不同床位的中医医疗机构科室设置、各类人员配置提出编制参考。2)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颁发的三级中医医院评审标准实施细则(2012年版)对中医医院人员编制提出新的要求,具体如下:a)中医类别执业医师(含执业助理医师)占执业医师比例60%。b)中药专业技术人员占药学专业技术人员的比例60%。c)院级领导中中医药专业技术人员的比例60%。d)中药房主任或副主任中,应当有副主任中药师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人员。中药饮片质量验收负责人应为具有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和中药饮片鉴别经验的人员或具有丰富中药饮片鉴别经验的老药工。中药饮片调剂复核人员应具有主管中药师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小包装饮片的复核人员应具有中药师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煎药室负责人应具有中药师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煎药人员应为中药学专业人员或经培训取得相应资格的人员。e)医院配备5名以上临床药师或每100张病床与临床药师配比0.6.f)病房护理人员总数与病区实际开放床位数的比例达到0.4:1的要求。g)人员配备满足“治未病”服务功能需要,专职医护人员不少于6人,中医类别人员70%,其中应当有1名具备副主任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中医类别执业医师。h)重症医学人员,医师人数与床位数之比不低于0.8:1;护理人员人数与床位数之比不低于2.5-3:1.科主任具有副高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护士长具有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i)手术室护士与手术间之比达到3:1。3)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颁发的二级中医医院评审标准实施细则(2013年版中有关人员定编的具体要求如下:a)中医类别执业医师(含执业助理医师)占执业医师比例60%。b)中药专业技术人员占药学专业技术人员的比例60%。c)院级领导中中医药专业技术人员的比例60%。d)中药房负责人中,应当具有主管中药师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人员。中药饮片质量验收负责人应为具有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和中药饮片鉴别经验的人员或具有丰富中药饮片鉴别经验的老药工。中药饮片调剂复核人员应具有主管中药师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小包装饮片的复核人员应具有中药师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煎药室负责人应具有中药师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煎药人员应为中药学专业人员或经培训取得相应资格的人员。e)病房护理人员总数与病区实际开放床位数的比例达到0.4:1的要求。f)人员配备满足“治未病”服务功能的需要,专职医护人员不少于4人,中医类别人员70%,其中应当有一名高年资主治医师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中医类别执业医师。4)国中医药医政发201044号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关于印发中医医院妇科建设与管理等11个科室指南(试行)的通知中,对中医医院妇科、,儿科、眼科、耳鼻咽喉科、肿瘤科、骨伤科、肛肠科、针灸科、推拿科、急诊科、脾胃病科、脑病科、心血管科、血液病科、肾病科、内分泌病科、风湿病科、老年病科、神志病科、肝病科、外科、感染性疾病科、重症医学科、康复科等的人员队伍配置分别作出明确要求。5)中医医院“治未病”科建设与管理指南(修订版)中要求:“治未病”科人员包括中医执业医师、医技人员、护理人员、中药师、管理人员等。专职医护人员二级中医医院中应当不少于5人;三级中医医院应当不少于6人,中医类医护人员比例不低于70%。二级中医医院“治未病”科应当有一名具备副高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中医执业医师;三级中医医院副高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中医执业医师占科室医师比例不低于20%。二级中医医院“治未病”科应当有中医专业本科及以上学历人员;三级中医医院“治未病”科中医专业硕士以上学历人员占科室医师比例不低于20%。6)中医医院管理评价指南(2008)中,提出三级中医医院人员配置参考评价指标值:中医类医师占医师比例70%;中药专业技术人员占药剂人员总数的比例70%;全院开放病房床位与病房护士比例1:0.4。7)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医院信息化建设基本规范中要求,中医医院应按开放床位与人员比例100:1-100:2配备信息管理和技术人员,开放床位低于100张床的医院人员配备应不低于2人。信息技术人员应具备计算机、医药信息及相关专业的技术知识。三、科室定岗定编的具体计算方法1、某医院骨科的定岗定编方法某医院测定的工作效率规定:门诊如消化内科门诊诊疗人次核定标准为7人次/小时,月有效工作天数为21天,每名医生每天出勤时间为8小时,则每名医生每月可承担的门诊量为1176人次。若医院消化内科每月的实际门诊量为3500人次,则消化内科门诊需要编制3名医生。门诊医生诊疗效率参考值:外科、妇科、儿科、肿瘤科、皮肤科、针灸科、理疗科8人次/小时,内科、中医科、眼科、五官科7人次/小时,口腔科3人次/小时。病房医生:医生人数1(处理病房常规工作)=病人实际占用床日×内(外)科的人均日工时÷每月法定工作时数处理病房常规工作每床日所需要时间,内科系列50分钟,外科系列40分钟。医生人数2(处理病人出入院)=实际收治病人数×每个病人所需时间÷月法定工作时数处理每名病人出入院所需时间:120分钟医生人数3=实际手术台数×每台手术时间×手术医生人数÷月法定工作时数 病房编制医生人数=医生人数1+医生人数2+医生人数3 科室编制医生总人数=病房医生人数+门诊医生人数+科室主任按此方法计算:某医院骨科某月实际开放床位数为50张,则医生的配置为:医生人数1(处理病房常规工作)=病人实际占用床日×内(外)科的人均日工时÷每月法定工作时数=50×30×40÷(21×480)=6医生人数2(处理病人出入院)=实际收治病人数×每个病人所需时间÷月法定工作时数=150×120÷(21×480)=1.8医生人数3=实际手术台数×每台手术时间×手术医生人数÷月法定工作时数=60×150×3÷(21×480)=2.7应编制医生=8+1.8+2.7=12.5,考虑到主任的管理因素应编制13人。根据门诊量门诊编制医生1人,则该医院骨科应编制医生为14人。计算方法2:骨科全年实际开放病床为50张,按每名医生查房10名病人计算,上午查房下医嘱需要5人,每人平均工作4小时,则全年实际耗时为4×5×365=7300(小时),其余时间保证有一名医生在病房值班,则全年实际耗时为20×365=7300(小时)。全年有800例手术,法定休息日和法定节假日不开展手术,全年法定休息日和法定节假日时间为115天,全年实际开展手术时间为365-115=250天,即平均每天手术800÷250=3.2台,每台手术平均2.5个小时,需要3名医生操作,即全年手术时间为3×2.5×800=6000(小时) 骨科完成全年工作实际耗时=7300+7300+6000=20600(小时) 每名员工全年应出勤2000小时(一年减去104天法定休息日和11天法定节假日),减去平均每人休假80小时(二周),每名员工全年实际应出勤1920小时。则病房应编制医生为: 20600÷1920=11(人),考虑到主任的管理,可增加1人,根据门诊工作量编制门诊医生1人,则骨科可编制医生为13人。2、某医院妇科按护理工作耗时定编 某医院妇科2013年实际开放床位为41张,平均住院日为5.9天,年出院病人数为2536人次,近3年住院病人手术率平均保持在75%左右,其中三四级手术不足10%,所诊疗的疾病基本为妇科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基于科室特点,在与该科室护士长和护理骨干访谈中,大家认为责任护士常规开展的护理工作主要为以下项目,所耗费的时间也与相关标准对标确认,并得到了本科室护理人员和上级护理管理者的认同。护理项目耗时(min)护理项目耗时(min)护理项目耗时(min)整理床位8导尿5口服给药2理疗5肌肉注射6静脉输液10体温脉搏测量5氧气吸入4查对医嘱5会阴护理5各种记录5巡视5备注:合计为65 min,其中导尿、理疗、会阴护理、静脉输液并非每个病人都需要护理,则每名病人每天实际需要的护理时间为40 min左右,每名责任护士每天工作8×60=480 min,则每名责任护士每天实际可护理病人为480÷40=12名,即每名责任护士每个责任班可护理病人12名。 根据以上耗时可计算得出实际需要的护理人员数量。具体计算方法为: A班:每天8:00至16:00,共工作8小时,按每名护士负责12张床配制护士。工作时间为41÷12×8×365=9977小时 P班:每天16:00至24:00,共工作8小时,安排2名护士值班。工作时间为2×8×365= 5840小时。 N班:每天24:00-08:00,工作时间为8小时。安排2名护士值班。工作时间为2×8×365= 5840小时。 办公班:每天8小时,安排2名护士值办公班(同时考虑护士长管理因素)。工作时间为2×8×365=5840小时。 则全年护士工作总耗时:9977+5840+5840+5840=27497小时。每名员工全年制度出勤时间为2000小时(一年减去104天法定休息日和11天法定节假日),减去平均每人带薪休假40小时(一周),每名员工全年实际应出勤1960小时,则27497÷1960=14名。妇科应编制护士为14名,床护比1:0.34。 另一种计算方法为:病房护士定编人数=(病人实际占用床日×每个病人每天平均护理时间+科室间接护理时×日历天数)÷(日历天数×日工作时间)+护士长某月日历天数为30天,开放床位为41张,则病人实际占用床日为1230,每个病人每天平均护理时间为2.5小时,科室间接护理时间为6小时,则应编制护士为: (1230×2.5+6×30)÷(30×8)+1=14.5(注:在实际讨论中,参与人员也谈到按相关规定床护比是否一定达到1:0.4的问题,大家普遍认为护士的配置和病区所收治病人的疑难危重程度高度相关,不同级别和不同类型的医院难以高度统一,具体配置时还应该结合所收治病人的病种。医院妇科护士的定编应该是动态的,随着病人数量和病种的变化而有所不同。定编工作应该由人力资源管理部和护理部每半年进行一定工作负荷的测定。) 3、某医院超声科医生定编方法根据对超声科主任和业务骨干访谈和实际观察,各检查项目的次均检查时间为:腹部组:每人次10分钟;心血管组:心脏检查每人次20分钟,血管检查每人次30分钟;妇产科组:普通妇科早孕检查10分钟,三维四维彩超检查30分钟。 腹部超声检查:目前每天腹部超声检查量按平均为400人次左右计算,每天工作时间为7小时,则每台机可承担42人次的检查,实际情况个别病人速度还可加快,所以正常工作时间内每台机每天可完成50人次(近100家医院的实际数据总结)的检查,则每天需要开启8台超声机(按365天,天天如此推算)。心血管超声检查:按目前工作量,每天需要1台超声机专门从事心脏检查和血管检查,待其它机负荷不紧时也承担一部分工作量。工作时间同样为周一至周五全天,周六、日上午。妇产科组:按目前工作量,每天需要2台超声机专门从事普通妇科早孕检查和三维四维彩超,待其它机负荷不紧时也承担一部分工作量。工作时间同样为周一至周五全天,周六、日上午。则超声机的工作时间为:相当于周一至周六正常工作时间(7小时)开启11台机,每天非正常工作时间(17小时)开启1台机,则超声室运转的总耗时为:11×7×365=28105 1×17×365=620528105+6205=34310现科室平均每人每年应休假为35小时,考虑参加会议或个人事务原因预估非工作时间人均15小时,则每人每年实际可出勤时间为1700小时(全院统一)。则需要配置的医生为34310÷1700=20人。4、某医院人力资源部主任定岗定编方法时间分布任 务 描 述周期耗时(H)会议时间1. 参加院长办公会。每周22. 参加职能科室例会,每两周一次(平均每周1.5小时)。每周1.53. 参加医院党委会,每两周一次(平均每周1小时)。每周14. 参加医院行政查房,每两周一次(平均每周1.5小时)每周1.55. 本部门例会。每周16. 科间协调会,平均每月两天。每月77. 年度性会议,全年按3天左右预算。每年208. 参加上级部门会议、外出学习或出差。每年40平均每周用于开会时间为7小时(1天),全年52周共364小时,加月度、年度会议时间为508小时,相当于72.6个工作时,约合3.5个月的工作日。人力资源规划时间1. 撰写全院人力资源工作计划、总结,本部门计划、总结以及阶段性工作安排。每年302. 审核编制全院年度人力资源编制计划。每年303. 组织修订和完善人力资源相关的制度、规定。每年604. 修订医院人力资源管理制度与人力资源管理流程。每年50用于人力资源规划的总时间为170小时,约合1.2个月的工作日。招聘时间1. 赴全国各大知名院校参加招聘活动。每年1002. 每月的院内招聘(3天)。每月20考核时间1参加医院职称评价小组会议全年2次。每年62. 每年组织参加年度考核,约4天时间。每年24用于招聘与考核的时间为150小时。审核性工作时间1. 审核性工作(工资福利报表、社会保险的缴纳、劳动合同、职称考试与晋升申报、考勤、人员情况等各类报表、报告和材料)。每月按2天计算。每月14用于审核性工作的时间为全年168小时,约合1.2个月的工作日。用于人员考察与选拨的时间1. 考察、审核调入、提拔、出国等人员的情况,撰写考察报告。(全年两周)每年70沟通与协调1. 与院领导沟通有关人力资源事宜。(每月1天)每月72. 与有关部门和科室沟通有关人力资源事宜。 每月73. 与核心员工及有关人员的沟通。(每月2天)每月14用于沟通与协调有关人力资源工作的时间全年为336小时,约合2.4个月的工作日。常规事务工作时间1. 每月需要7天左右时间。每月50主任工龄30年,法定休假时间为15天合计105小时。全年为满负荷工作。三、科室岗位的设置方法政府文件(国人部发200735号)关于卫生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的指导意见中对卫生事业单位的岗位设置类别、名称以及比例等作出了相应的规定。主要内容有:1、岗位类别设置 A卫生事业单位岗位分为管理岗位、专业技术岗位和工勤技能岗位三种类别。 B管理岗位指担负领导职责或管理任务的工作岗位。管理岗位的设置要适应增强单位运转效能、提高工作效率、提升管理水平的需要。 C专业技术岗位指从事专业技术工作,具有相应的专业技术水平和能力要求的工作岗位。根据卫生行业特点,专业技术岗位分卫生专业技术岗位和非卫生专业技术岗位。卫生事业单位专业技术岗位的设置,以医、药、护、技等卫生专业技术岗位为主体,并根据工作需要适当设置非卫生专业技术岗位。 D工勤技能岗位指承担技能操作和维护、后勤保障、服务等职责的工作岗位。工勤技能岗位的设置要适应提高操作维护技能,提升服务水平的要求,满足卫生事业单位业务工作的实际需要。工勤技能岗位根据卫生事业单位工作需要,按照国家确定的卫生行业特殊工种、通用工种和普通工种设置。 E根据卫生事业单位的社会功能、职责任务、工作性质和人员结构特点等因素,综合确定卫生事业单位三类岗位总量的结构比例。 F卫生事业单位应保证专业技术岗位占主体,原则上不低于单位岗位总量的80。卫生专业技术岗位中医、药、护、技各职种应当根据实际工作需要科学设置,并符合有关标准和规定。管理岗位、工勤技能岗位的设置,应保持相对合理的结构比例。鼓励卫生事业单位后勤服务社会化,已经实现社会化服务的一般性劳务工作,不再设置相应的工勤技能岗位。2、岗位等级设置(1)管理岗位等级设置 A全国事业单位的管理岗位分为10个等级,卫生事业单位管理岗位最高等级为三级职员岗位,共8个等级。卫生事业单位管理岗位的最高等级和结构比例根据卫生事业单位的规格、规模、隶属关系,按照干部人事管理有关规定和权限确定。B卫生事业单位现行的厅级正职、厅级副职、处级正职、处级副职、科级正职、科级副职、科员、办事员依次分别对应管理岗位三至十级职员岗位。C根据卫生事业单位的规格、规模和隶属关系,按照干部人事管理权限设置卫生事业单位各等级管理岗位的职员数量。 (2)专业技术岗位等级设置 A专业技术岗位分为13个等级。高级岗位分为7个等级,即一至七级,其中,正高级岗位包括一至四级,副高级岗位包括五至七级;中级岗位分为3个等级,即八至十级;初级岗位分为3个等级,即十一至十三级,其中十三级是士级岗位。 B卫生事业单位专业技术高级、中级、初级岗位之间,以及高级、中级、初级岗位内部不同等级岗位之间的结构比例,根据地区经济、卫生事业发展水平以及卫生事业单位的功能、规格、隶属关系和专业技术水平,实行不同的结构比例控制。根

    注意事项

    本文(绩效—科室运营效果评估与分配.docx)为本站会员(小飞机)主动上传,三一办公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办公(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

    三一办公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