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办公! | 帮助中心 三一办公31ppt.com(应用文档模板下载平台)
三一办公
全部分类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
  • 建筑/施工/环境>
  • 毕业设计>
  • 工程图纸>
  • 教育教学>
  • 素材源码>
  • 生活休闲>
  • 临时分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办公 > 资源分类 > PPT文档下载  

    中药材、中药饮片的验收PPT课件.ppt

    • 资源ID:1683939       资源大小:2.13MB        全文页数:57页
    • 资源格式: PPT        下载积分:16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6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中药材、中药饮片的验收PPT课件.ppt

    中药验收与养护知识讲座,中药材、中药饮片的验收,一、中药材、中药饮片验收的重要性,(一)何为中药材、中药饮片的验收 依据相关的标准,对企业所购的中药材、中药饮片的包装,品种的真伪、质量的优劣进行全面检验,对符合要求的予以接受入库,对不符合的予以拒收,并建立相应的记录,这个过程,称为中药材、中药饮片的验收。(二)中药材、中药饮片验收的重要性 目前,中药材的品种比较复杂,中药材的质量也因栽种、产地、采收加工、药用部位、采收时间、运输和贮存等原因而受到影响。在经营中常有以假充真,以次充好,掺假等现象的发生。在使用上各地的用药习惯不同,有的异物同名,有的同物异名。由于以上种种现象的存在,中药材、中药饮片的验收对保证药品的质量,确保人民用药的安全有效,确保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就显得尤为重要了。,(三)中药材、中药饮片的分类 在经营环节中,通常我们根据中药材、中药饮片的药用部位来分类,一般将其分为:1、植物类根及根茎类,果实种子类,花叶类,全草类,皮类,藤木类。2、动物类3、矿物类4、其它类,二、中药材、中药饮片的验收要求:,(一)确定验收标准 验收标准有中国药典,部颁标准全国中药炮制规范地方炮制规范中药饮片质量标准通则(试行)(二)验收人员的要求 1、验收人员要具有高中以上文化程度(含); 2、必须是经过中药专业技术培训持证的人员担任。(三)验收工具、设备的配置的要求: 1、工具:剪刀、手套、放大镜、方盘、酒精灯等。 2、设备:水分测定仪、解剖镜(显微镜)、紫外线 荧光灯、标本。(四)验收场地的要求 企业应配置与经营规模相适应的黄色待验区,待验台,验收应在待验区进行。,(五)毒性的中药材、中药饮片的验收要求: 1、毒性中药材、中药饮片的包装要符合规定 2、毒性中药材、中药饮片必须实行双人验收、双人签字的制度(六)进口中药材的验收要求: 进口中药材在验收时,应索取供货单位提供的加盖红章的进 口药材批件复印件。(七)验收数量的要求:1、对于5件以内要逐件验收;2、对100件以内的每次随机抽验5件;3、对大于100件的按5%随机抽验。(八)验收记录的要求1、必须建立完善、真实的验收记录2、验收记录内容包括:购进日期、商品名称、产地规格、数量、生产企业、供货企业、批准文号、质量状况、验收人员等内容3、验收记录保存时间不得少于三年,三、验收中对发现问题的处理:,(一)对包装标示不全的应予以拒收。 (二)在验收时有虫蛀,霉变、泛油、变色等现象的应予以拒收。 (三)对干湿度不符合规定,杂质超标,片型不符合规定的应予以拒收。 (四)对不符合标准的应予以拒收。 (五)对假药劣药应就地封存,并上报当地的药品监督管理部门。 (六)对有疑问的品种,本企业不能确定其质量是否合格的,应报送当药检所检验。,四、中药材、中药饮片的验收方法、内容,(一)中药材、中药饮片的验收方法 一般采用感管验收,主要通过手摸、眼观、嘴尝、鼻闻等方式。有条件的也可做显微、理化等方面的检查,对中药材、中药饮片的内部结构、成分,含量进行检定。,(二)验收的内容 1、外包装的验收 (1)中药材、中药饮片的外包装应符合药用或食用标准。 (2)中药材、中药饮片应有外包装,并附有质量合格标志。 (3)中药材包装上应标明品名、产地、供货单位,中药饮片应标明品名、生产企业、生产日期等。实施批准文号管理的中药材、中药饮片,在包装上还应标明批准文号。,2、干湿度的验收 (1)中药材安全含水量应在1015%间。 (2)中药饮片安全含水量 菌藻类应在510%间,其余应在713%件。 3、杂质的验收 中药材的杂质应控制在23%之间,中药饮片的药屑、杂质。 根、根茎、藤木类、花、叶及动物、矿物类、菌类、药屑、杂质不超过2%,果实、种子类、树脂类、全草类、药屑、杂质不超过3%。,4、中药饮片片型的验收 中药饮片的各种片型应符合规定、厚薄均匀、整齐。表面光洁,无整体、无连刀片、斧头片,异型片不得超过10%,饮片的厚度应符合以下要求。 片:极薄片 0.5mm以下(鹿茸片) 薄片: 12mm(半夏 槟榔) 厚片 : 24mm (大黄 泽泻 山药 白术) 段: 长1015mm (全草类) 块: 812mm方块 (何首乌 附子 葛根 茯苓) 丝及类丝宽:23mm 叶类丝宽510mm 对一些不宜切制的中药根据调剂和医疗上的需要,粉碎成颗粒或粉末,粉碎后的颗粒应均匀无尘,粉末应符合中国药典要求。,5、中药材、中药饮片真伪的的鉴别 除了上述的验收外,还要对中药材、中药饮片的真伪进行定,这是整个验收工作最重要的环节,在这个环节中,我们通常运用下列方法。 (1)看形状,一种药材的外形特征,一般是比较固定的,如圆柱形、鸡爪形、拳形、团块状等。如防风的根茎部分,蚯蚓头、海马的外形马头,蛇尾、瓦楞身、蕲蛇,为翘鼻头、连珠斑,佛指甲等,在验收时对有些很皱缩的花叶类、全草类药材先用温水浸泡一下,然后摊开观察。 (2)看大小,药材的大小(指长短、粗细、厚薄),一般有一定的幅度,在看的大小与规律有差异时,应观察较多的样品,可允许有少量高于或低于规定的数值。 a、选择有代表性和大多数、常见的药材进行观察,特大特小可不概括。 b、大小一般用厘米表示,细小的用毫米表示。 c、观察时,习惯将根茎、果实称作长、直径,鳞茎称作高、直径,皮称作长厚宽,种子称作长、宽或直径。,(3)看色泽、色泽是指药材表面的颜色和光亮程度。药材的色泽一般是较固定的。色泽的变化与中药材、中药饮片的质量关系很大。 药材品种不同,加工不当,贮藏时间长短,也会改变药材原有的色泽,也表示药材质量的下降。 在观察颜色时,药材应干燥,不应在有色光下进行,最好自然光线下或日光下进行。对颜色描述时,如果是两种以上色调复合描述,应以后一种为主,如黄棕色,即以棕色为主,如阿胶呈棕黑或乌黑色。 对光泽的描述,一般采用形象比喻的方法,如石膏绢丝光泽,自然铜,金属光泽。元胡蜡样光泽。,(4)表面:看药材的表面或表面的具体特征,如光滑、粗糙、皮孔、皱纹等,表面特征有的有无和程度,常是识别药材的主要特征之一,如枇杷叶的毛,苍耳子的刺,黄连的鳞叶,天麻的鹦哥嘴、肚脐眼、点状环等。 (5)看质地,看药材的软硬,坚韧,疏松,粗糙或粉性等特征。松泡:质轻而松,如南沙参;粉性:表示含有一定量的淀粉,如山药、葛根;粘性:表示具粘液质,如鲜石斛;油润:表示柔软而润泽,如玉竹、当归、独活;角质:表示含多量淀粉因加工已糊化呈半透明状,如郁 金、天麻等;坚韧:表示质坚韧不易折断,如丝瓜络、桑白皮;质量:表示单位体积内重量较大,如矿物质。,(6)看断面:常用于皮类,长条状根及根茎类,藤枝类药材的识别。 自然折断面,观察折断时的现象,有无粉末飞扬。折断面的平坦,颗料性,纤维性,胶丝以及层层剥离等情况。 用横切或削平面观察及术两部分比例,色泽射线与纤管束的排列形状。如菊花心(黄芪)、车轮纹(粉防已)、特殊的维管束,如云纹(何首乌)、星点(大黄)、棕色小点(油室或油细胞)。 (7)尝味:药材的味与药材的质量关系很大,味与其所含成分及含量有密切的关系。药材的味一变就要考虑其品种与质量的优劣问题,每一种中药都有它的味的特性。,淡: 石膏 甘: 龙眼肉、党参 酸: 乌梅、山楂 辛: 细辛、干姜、半夏、南星 咸: 大青盐 苦: 龙胆、黄连、穿心连 五味: 五味子 涩: 五倍子 苦涩: 大黄 苦而回甜: 熊胆、牛黄 吸舌: 龙骨、竹黄 粘性: 黄精、玉竹、茯苓 凉: 冰片 砂砾感: 大黄,地枫皮 在尝药材时应注意下列问题: a、 取具有代表性的样品放在口里咀嚼一分种,才能准确的尝出味来; 对具有强列刺激性和毒性的药材,口尝时要特别小心,取样不能太多;尝后一定要吐出来,并用水漱口、洗手以免中毒,如草乌、白附子、半夏等。,(8)闻气: 有的中药材含有挥发性物质而具有特殊的香气或臭气,这些气可作为识别药材的主要依据之一,如檀香,麝香、阿魏、薤白、白藓皮等。 (9)水试: 利用药材在水中的比重和特殊变化来识别,如西花,用水浸泡后,水变成黄色,花不褪色,秦皮用水浸泡后,出现蓝色荧光,蟾酥与水后呈乳白色。 (10)火试: 有些藤木,树脂和动物类药材用火烧之,能产生气味,颜色,烟雾,响声等现象,而用于识别药材,如降香微有气味,点燃则香气深烈,燃时有油流出,烧完留有白灰;血竭放在锡纸上,下面用火烤熔化后,色鲜红,如血而透明,无残渣,海金砂易点燃,而发爆呜声及闪光。,6、显微,理化鉴别方法,(1)、显微鉴别法,是利用显微镜观察药材的组织结构,细胞形状及其内含物的特征。 显微鉴别常在以下几种情况下采用a、药材的性状不明显或外形相似而组织特殊或有明特征。b、药材破碎不易辨别。c、药材粉末。d、用显微方法确定药材中有效成分在组织中的分布及其特征。 (2)、理化鉴别 每种中药材都含有一定的化学成份,这些成分特别是活性成分能代表药材的质量。利用中药材、中药饮片中存在的某些化学成分的性质,利用物理方法、化学方法或仪器分析来鉴定药材的真伪和优劣。,7、中药饮片炮制品的验收,中药饮片炮制品应色泽均匀,虽经切制或炮制,但应具有原有的气和味,不应带异味或气味消失。 (1) 炒黄: 药物表面微黄或鼓起或爆裂,色泽均匀,有药材固有的气味,生片,糊片,不得超过2%,药屑,杂质不超过1%。 (2) 炒焦: 药物表面焦褐色,色泽均匀,生片炭化片不得超过3%,药屑、杂质不得超过1%。 (3) 炒炭: 药物表面黑色,内呈焦褐色或焦黄色,存性并基本保持原片型,生片和完全炭化片不得超5%,药屑,杂质不得超过3%。 (4) 土炒: 药物表面呈深黄色,并挂有土色,色泽均匀,生片,糊片不得超过2%,药屑、杂质不得超过3%。,(5)麸砂:药物表面呈微黄色或黄色,色泽均匀,有药材固有气味,生片、糊片不得超过2%,药屑、杂质不得超过2%。 (6)密炙:色泽均匀,有光泽,不粘手,有辅料香气。生片、糊片不得超过2%,杂质不得超过0.5%,水份不得超过15%。 (7)酒炙、醋炙:药物表面呈黄色或微带焦斑,色泽均匀,有辅料香气,生片、糊片不得超过2%,药看屑、杂质不得超过1%。水份不得超过13%。 (8)盐炙:药物表面呈黄色或焦黄色,色泽均匀,有辅料气味,生片、糊片不得超过2%,药屑、杂质不得超过1%,水分不得超过13%。 (9)油炙:药物表面呈黄色或焦黄色,油润酥松,色泽均匀,生片、糊片不得超过2%,药屑、杂质不得超过0.5%。,(10)姜汁炙:药物表面呈黄色,色泽均匀,有辅料气味,生片、糊片不得超过2%,药屑、杂质不得超过1%,水分不得超过13%。 (11)烫制:常用辅料有砂子、蛤粉、滑石粉,烫后药物表面呈黄色或黄褐色,色泽均匀,鼓起泡酥或爆烈起花。经醋淬的应有醋香气,干燥不得有辅料。僵化、生片、糊片不得超过2%,药屑、杂质不得超过3%,醋淬品水分不得超过10%。 (12)蒸制:蒸制有清蒸、酒蒸、醋蒸。蒸制后药物表现略鼓起,内无生心,色泽黑润,有辅料特有气味,未蒸透的不得超过3%,水分小于13%。 (13)煮制:清水煮,矾水煮,煮后药物内外色泽一致,无白心;有毒药材必须煮至口尝无麻辣感,中国药典规定有含量测定的品种应按中国药典规定执行,未煮透的不超出2%,杂质不超出2%,水分不超出13%。,(14)煅制:表物表面无光泽,内外色泽一致,酥脆易碎或内呈蜂窝状,不得碳化,未煅透及灰化者不得超过3%,杂质不得超过2%。 (15)发芽类:各类芽长小于5mm,发芽率不得低于85%,芽超长者不多于20%,水分小于13%,杂质小于1%。 (16)发酵类:发酵后,药物表面有黄白色毛霉衣、无霉气、不腐烂,有药材固有的气味。不得检出黄曲霉,活螨等致病菌,药屑、杂质小于1%,水分小于13%。 对中药材、中药饮片在验收中发现虫蛀、发霉、泛油、变色、气味散失、潮解溶化、腐烂等现象为质量检验不合格。,中药材、中药饮片的保管与养护,中药材的特点是:来源广泛,品种复杂。既有植物、又有动物、矿物、和加工品;既有野生、又有家种家养;既有当年生、又有多年生的;既有国内、又有国外;既有产于亚热带、温带,又有产于高寒地区;有的品种,地区性和季节性很强,受自然条件影响较大。,一、做好中药材、中药饮片保管与养护的意义:,由于中药材的品种繁多、规格复杂、成分性质各不相同,在储存保管过程中如养护不当,容易受外界因素影响,而造成变质损失,这不仅表示这企业经营管理的好坏,更主要的是药品的好坏关系着人民用药安全有效,是关系人民身体健康的大事,因此做好中药材、中药饮片养护工作,采取相适应的有效措施,对确保中药材、中药饮片质量,保证药品的疗效,使其不发生虫、霉、变质等现象,最大限度地降低损失都具有重要意义。 做好中药材、中药饮片的保管养护,首先要树立高度对人民健康和财产负责的精神,树立质量第一的思想,严格认真地执行各项制度,本着“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要做好保管养护工作,还必须钻研保管养护基本知识,掌握科学的防治方法,以提高业务技术,不断提高养护水平。,二、中药材、中药饮片的成分、性质和保管养护的关系,中药材、中药饮片的保管养护工作,必须根据药材所含的不同成分、性质有区别的进行。 (一) 在植物类、动物类药材中,根据现在已知的成分有:无机盐类、糖类、淀粉、纤维素、蛋白质、色素、叶绿素、生物碱、鞣质、挥发油、脂肪油、树胶、乳类、有机酸、甙类等,除此之外,每种药材还含有一定的水分,大多数药材都含有多种成分,有的多到十几种或几十种。 (二)矿物以及加工品药材除天然矿物外,尚有动物化石类,它的主要成分多是无机化合物,有钙、磷、铁、碘、砒、汞、铜、铅、锌等元素,还有硫化物、氧化物。,由于成分、性质的不同,适应的环境也不一样,如有的药怕热、怕光、怕风、怕潮、怕冷、怕压,甚至有的发生多种变化,造成虫蛀、发霉、泛油、变色、腐烂、变质现象。为什么会发生这些情况呢?这主要与药材本身的水分、成分、气味、色素、温度、保管的环境条件等有直接的关系。 中药材都会有一定的水分,过多或过少都会出现问题,若超过或低于本身应有的含水量时,就容易发生变化。 水分大,含淀粉、蛋白质、糖类多的药材受热后,容易分解、细菌繁殖,以致发生变质;含盐多的容易潮解,出现泛潮流水现象;,中药材、中药饮片的水分低于其本身应有的含水量时,不仅失去它的应有重量、色泽、还会出现风化及酥脆、碎裂、干枯等现象。 含脂肪(油)类的如植物类的种子、果实,多含植物脂肪。动物类药材的身体或某些脏器,多含动物脂肪。一般把中药含脂肪多的叫做油性。这些有油性的中药,容易受温度、湿度、空气和日光等影响,使脂肪产生分解、酸败现象。 中药材含淀粉多的通常叫做有“粉性”,有粉性或甜性的容易生虫;含树脂多的叫做有“粘性”,有粘性的容易粘连;含脂肪和木质纤维素的药材遇火容易燃烧;含淀粉、脂肪、糖类、蛋白质多的药材容易生虫或虫蛀及受鼠害;含盐多的中药材、中药饮片则容易融化。,多数中药材都各自含有不同的气味。这里说的气,就是用鼻子可以嗅到的香气、臭气、腥气、膻气、臊气等各种气味;所说的味,就是用口尝,辨别出来的酸、若、甘(甜)、辛(辣)、咸等各种味道。如:含芳香挥发油的就有香气、含苦味质和鞣质的就涩苦、植物或动物类药材的因有气味受空气和温度等影响,容易挥发散失。 有的药材含有某种或多种色素,故都具有不同的颜色。有色药材的色泽非常鲜艳,特别是花类药材更为突出,但是它的色素一般都不稳定,储存过久或受日光空气等氧化的影响,容易褪色,吸潮后也容易变色或发霉。,中药材、中药饮片的质地也是它性质的主要部分。如矿物类药材,一般都体重质硬、不易碎断、不易生虫、也不易发霉变质;植物类药材的质地,有的坚硬,有的松泡,有的脆嫩,有的柔软或油性,本质化了的就坚硬,不易折断,松泡的就容易吸潮,发霉;花类药材质地脆嫩,有的还含有挥发油,不仅容易变色,而且受压容易碎、怕潮湿、易发霉;动物类药材有的质脆易碎,怕压吸潮后,容易发霉变质,角质性的一般不易变质。 中药材、中药饮片性质与它的完整程度,也有密切关系。完整的中药材,一般外表都有保护层组织。保护层组织不完整的,就容易生虫或发霉,带硬壳含脂肪多的药材,外壳碎裂就容易泛油。中药饮片因其特点与空气接触机会增大容易吸潮发霉、变色,复制的一般不易发霉、蜜炙的受潮后易发霉及生虫。,总之,由于中药材所含成分复杂,性质各异,在储存中都会产生不同的变异现象。为了系统的掌握中药材、中药饮片的保管养护知识,按照储存中出现的变异现象,把其分为:易虫蛀的;易泛油的、易发霉的;易变色的、气味易散失的;易潮解风化的;易溶怕热的;需特殊保管的六类。这样,就便于在掌握他们的变化规律的基础上,采取必要的措施,加以保管养护,以保证中药质量,杜绝损失或降低损耗。,中药材、中药饮片在储存过程中常常受温度、湿度、空气、日光等直接或间接的影响,使它产生各种变化。 (一)温度:中药材对温度有一定的适应范围,在库温(15-20)以下,药材成分基本稳定,利于储存,温度过高、过低都会使中药发生变化;当温度在35以上时,一般含脂肪多的如:杏仁、桃仁、柏子仁、某些动物性药材,由于受热、油质分离,易引起泛油,含挥发油多的(如丁香、薄荷、肉桂),由于受热,使挥发物质活动加强,而使芳香气味散失,由于受热,使含糖较多的中药(如天冬、党参、玉竹、枸杞)等软化粘连成块状或溶化。温度在30左右时,有利于害虫,霉菌的生产繁殖,引起中药材霉变、虫蛀。而温度在0以下时,某些现活中药(如鲜姜、鲜石斛等)所含水分就会结冰,引起局部细胞坏死。,三、自然因素对中药材、中药饮片储存保管的影响,(二)湿度:是指空气中含水量多少的程度,或者说是空气潮湿的程度。湿度对中药储藏能直接引起潮解、溶化、糖质分解、霉变等各种变化。中药的含水量与空气的湿度有密切的关系。一般中药的含水量为10%-15%左右,如果储存条件不善,包装不好,吸收了空气中的水分或受接触物潮湿的影响,能使中药的含水量增加。若空气相对湿度在70%以内时,中药的绝对含水量不会有较大的改变,但是当空气中的相对湿度超过70%时,大部分中药都能逐渐吸收空气中的水分,而使本身水分增加。怕潮易霉的中药,受潮后由于适合霉菌的孳生,就容易发生霉烂变质现象,吸潮能力强的中药,如芒硝、银耳、虫草、盐制药物,以及各种花类药材大多吸潮,在潮湿的空气中溶解、溶化或霉变。 当空气相对湿度在60%以下时,中药水分会逐渐减少,中药水分的减少会导致花类、叶类、胶类中药因失水而干裂发脆。含结晶水较多的矿物药,如胆矾(CuSO4.5H2O)芒硝(NaSO4.10H2O)等失去结晶水而风化。,(三)空气 空气中含多种成分,其中有的成分最易与中药材、中药饮片的某些成分发生化学变化,而影响其质量。有的中药材、中药饮片长期与空气接触,如大黄、丹皮、黄精等颜色变深,就是因为它们所含的鞣质、油质及糖分等,与空气中氧的成分发生变化而形成的。再如薄荷、苏叶变色,气味散失,活磁石失掉磁性等,都是氧化作用的结果。某些中药材、中药饮片接触氧越多,发生的氧化作用越大,变异的也越快,一般说风能吹败中药材的颜色,并能把某些药材吹化,主要是由于氧化作用。,(四)日光 日光的紫外线能破坏某些中药的色素、叶绿素,从而使它变色。所以一般红色或绿色的药材,在阳光下不宜久晒,否则颜色变淡。 日光还具有大量的热能,能使中药的温度增高而发生变异,蜂蜜、糖、膏制剂的发酵泛泡,某些中药的气味散失以及泛油、粘连、溶化、干枯、药酒的混浊等都和日光温度等有直接关。此外日光中紫外线与热能,又能杀灭霉菌及使中药的过多水分蒸发,起到防止发霉和散潮作用。,(五)霉菌和害虫 霉菌和害虫对中药材、中药饮片的破坏最常发生,也最为严重。但其他因素控制得当,霉菌和害虫的危害亦可得到有效的克服。 总之,温度、湿度、空气、日光等,既能使中药材、中药饮片发生各种不同程度的变化,又在一定条件下,有利于储存保管。因此要了解各种自然因素与中药材、中药饮片的关系,利用它的有利方面,防止其不利方面的影响,进而掌握各种变化的规律,才能采取正确的养护措施,把中药材、中药饮片保管养护好。,四、区分中药材、中药饮片同性质采取不同的养护措施,(一)中药材、中药饮片在储存中易发生的变异现象 1、虫蛀:是指昆虫侵入中药材、中药饮片内部引起的破坏作用,虫蛀使药材出现空洞、破碎,被虫的排泄物污染,甚至完全蛀成粉状,会严重影响中药材、中药的外形、疗效以致不能药用。,2、霉变:是指中药材、中药饮片在适宜的温度(20-35),湿度(相对湿度75%以上或中药含水量超过15%)和足够的营养条件下,表面或内部寄生的霉菌繁殖孳生所致的发霉现象。发霉的药物轻则颜色变化,气味走失,严重的变质败坏,以致其成分发生变化而失效。有的霉菌还可产生毒素,一旦服用了发霉的药品,就可能由于霉菌毒素而引起肝、肾、神经系统、造血组织等方面的损害,严重者可导致癌症(如黄曲霉),四、区分中药材、中药饮片同性质采取不同的养护措施,四、区分中药材、中药饮片同性质采取不同的养护措施,3、泛油:习称“走油”,是指某些含油中药材、中药饮片的油质溢于其表面的现象。泛油的药材表面发软、发粘、呈现油状物质,同时颜色变深,并发生油腻味。药物泛油,其所含的油分或糖质反复受到温湿度等因素的影响而产生分解作用,改变了原有的性质而影响药物的外表和疗效。 4、变色:是指中药材、中药饮片的色泽起了变化,如由浅变深,由深变浅或由鲜变暗。色泽是中药材外表美观的标志,也是其品质好坏的指标之一。中药材的变色范围很广,严格来说,各类药物在流通过程中,色泽总是在不断变化,只是有的不甚明显罢了。而药一旦遭受发热、生霉、泛油、长时日照之后,就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变色,这种现象比较普遍,尤以玫瑰花、款冬花、扁豆花、莲须、佛手片等最易变色。,四、区分中药材、中药饮片同性质采取不同的养护措施,5、气味散失:是指中药材、中药饮片应有的气味变的淡薄或者消失了。挥发油含量丰富的药物容易散失气味,如当归、木香、独活、羌活、苍术、降香、沉香、厚朴、肉桂、花椒、青皮、薄荷、乳香、冰片等。 6、风化:风化是指含由结晶水的盐类中药与干燥空气接触后,失去结晶水,逐渐变成粉末的现象,如月石、芒硝等。 7、潮解溶化:是指固体药物在潮湿的空气中,逐渐吸收水分而发生溶解的现象,如大青盐、秋石等。,(二)中药材、中药饮片在储存中应区别不同性质 采取不同的养护方法及措施1、中药的分类储存 (1)分类储存的目的:就是把入库的中药材、中药饮片按不同的性质特点,结合仓库的条件分类存放,以方便中检查养护,保证其的质量安全,这是中药仓库做好养护的基础。 (2)分类储存方法:主要把性质相似,变化相同的中药材、中药饮片品种归为一类,选择合适的储存仓位,采取针对性较强的保管养护措施,达到保护药品质量的目的。通常将中药材、中药饮片分为植物类、动物类、矿物类、加工类。植物类有分为根及根茎类、果实种子类、全草类、皮类、藤木树脂类、菌类,此外,毒性中药、易燃中药、贵细中药及盐类中药分别单独分库存放。,现代中药材、中药饮片养护以预防为主,进年还研究防止其养护过程中的污染,以符合二十一世纪无残毒、无公害绿色中药、中药饮片的要求,现将常用中药养护技术予以介绍。 (1)干燥:干燥可以除去中药材中药饮片中过多的水分,同时可杀死霉菌,害虫及虫卵起到防止虫霉、久贮不变的结果,常用的干燥方法有晒、晾、烘等微波干燥法或远红外加热干燥法。,2、常用的中药材、中药饮片养护技术,A、摊晾法:也称阴干法,将中药置于室内或阴暗处所,借助温热空气的流动,吹去水分而使其干燥,使用于芳香性、油质的中药。 B、高温烘燥法:对含水量过高的中药,可以采用加热增温的方法除去水分,所用的方法有火盆烘干、烘箱(烘房)与干燥机烘干三种,这几种加热干燥方法适用于大多数药材。 C、石灰干燥法:凡容易变色,价值贵重,质地娇嫩,容易泛油、泛糖而生霉虫蛀,回潮后不宜爆晒或烘干的中药品种,如枸杞、人参、鹿茸等,可采用石灰箱干燥发,所放石灰约占容量高度的1/5-1/6。 D木炭干燥法:先将木炭烘干,然后用牛皮纸包好,夹于易潮、易霉中药内,可以吸收侵入水分而防霉、防虫,以法适用于贵细药材,如参类。,(2)冷藏法系用低温(0-10)储存中药材,适用于贵细药材。(3)埋藏法 A、石灰埋藏法:适用于肉性和部分昆虫类中药材,如刺猬皮、蜣螂虫等,方法是用适宜的缸式木箱,先用双层纸将药材包好,注明名称,然后置入所用石灰以恰好埋没所贮中药材、中药饮片为度,如数量较少,可将几种中药同贮之。 B、沙子埋藏法:适用于少数完整中药材,如党参、怀牛膝、板兰根、白芷等,目的是为了隔绝外界湿气的侵入,防止生虫发霉。,(4)化学药剂养护,化学药剂养护技术就是利用无机或有机化学药物来抑制霉菌、害虫的生长和繁殖。化学试剂通常分为防霉剂和杀虫剂。目前较常用的有硫磺、磷化铝、氯化苦。 1)硫磺熏蒸法: A、硫磺燃烧后发生蓝色火焰,并发生三氧化硫毒气,能毒死各种中药霉菌与害虫,是中药最早期的杀虫方法。 B、使用方法:通常用小室(熏房)密闭或熏蒸形式,每立方米100-150克,硫磺燃烧后,密闭3-4天,然后通风排毒。 C、注意事项:此法易使中药褪色,熏蒸后的中药会使味道变酸,带硫磺气,并发脆和破碎。因此对易变色、变味和质地脆嫩的中药,不宜使用。,2)磷化铝熏蒸法 磷化铝对中药害虫有强烈的杀虫效能,还有抑制和杀灭药材中微生物以及抑制药材呼吸的作用,是当前主要的化学防治药物。 密封,药片不要直接接触药材,每立方米用药5-7克,如用密封库熏蒸,空间部位每立方米2-3克;当温度2-15时,需5天;16-20,需4天;20以上,需3天;排气通风不少于3天,残渣运往空旷处,深埋。,3)氯化苦熏蒸法 氯化苦有特殊的刺激气味和较强的杀虫力,对常见的中药害虫都可致死,但对人体也危害很大,在使用时必须严加注意。使用方法:一般用全仓密闭和帐幕封货垛两种形式,垛上施药,20以上不能熏蒸,药材每立方米35-70克,空间按20-30克,密闭72小时以上,通风不少于4天。本品有剧毒,在使用时应戴防毒面具,橡胶手套,施完结束后,应用肥皂洗手,温水漱口。,(4)对抗同贮养护技术 对抗同贮养护技术:是利用不同性能的中药具有制约虫害的作用来进行中药贮存保管的一种养护方法。 常见对人畜无害而能防治中药害虫的中药有灵丹草、闹羊花、吴茱萸、花椒(叶、果)、黑胡椒、苦楝、千里光、大蒜等。利用这些药材防止仓贮害虫的使用方法,有混入同贮法、层积共藏法、垫底覆盖包围法等,如泽泻与丹皮同贮,能防虫保色;藏红花与冬虫草贮能防虫;大蒜与芡实、薏米同贮能防虫;细辛、花椒、鹿茸同贮能防虫等。,(5)气调养护技术 气调为“空气组成的调整管理”,简称用气调方法对中药进行养护叫“气调养护”。 气调养护的原理是将中药置于密闭的容器内,对影响中药变质的空气中的氧的浓度进行有效控制,人为地造成低氧或高浓度二氧化碳状态,抑制害虫和微生物的生长繁殖及中药自身的氧化反应,以保留中药品质的一种方法。,气调养护是一种新技术,它能灵活调节库内的气体成份,充氮降氧,使库内充满98 %的氮气,而氧气留存不到2%,使害虫缺氧窒息而死,以控制害虫和真菌的活动,保证库内贮存中药不发霉、不腐烂、不变质。其优点:一是无残毒,而且能保持药材原有的气味和色泽,明显优于化学熏蒸法。二是适用范围广,对不同质地和成分的中药均可使用,对大到10立方米的药垛,小到数升的药袋均适用。三是操作安全、无公害;四是比用化学熏蒸法节省费用。 除以上所介绍的养护方法外,今年又研制出了一些中药养护新技术,并在实践中证明效果很好,如远红外干燥养护技术、微波干燥养护技术、除氧剂封存养护技术等。,室内温度不应过高,最后不得超过30,相对湿度不得超过60%,库房内不宜阳光直射,潮湿的应有通风设备,垛底垫木应垫高于10厘米以上。药材要经常保持干燥,其次库内外清洁,药材入库前,应将空仓内的尘土、废物等清除掉。平时对库房内外及货垛,也应经常进行打扫,不使害虫和菌类有繁殖的机会,为防止药材生虫,主要采用的方法有密封、冷藏、对抗、化学熏蒸、气调养护法等。 要防止害虫损害药材,除采用上述方法外,还要严格控制库房的温湿度,创造不利于害虫的生活条件。,3、易生虫类药材的养护:,首先选择阴凉干燥通风的库房,在保管过程中必须本着先进先出、易坏先出的原则,防止药材存放过久。防止药材生虫的一些方法也可适用于这类药材。另外,可采用通风、吸潮、晾晒、翻垛、松包敞晾等方法,也能防止药材受热泛油。,4、泛油、发霉药材的养护,5、易变色、易散失气味药材的养护 将药材置于阴凉干燥出,严格控制温湿度,一般温度不超过30,湿度保持在60% 为宜。如果药材本身的含水量及库内温湿度正常,则不宜过多通风,还应防止日光照射,不应与易吸潮、含水量较大及易生虫的药材放在一起,以防止受潮和感染虫害,更不要与有特殊气味的药材混放在一起,以免窜味而影响药材的质量。 6、易溶化、怕热、和易潮解药材的养护 通常采用的养护措施:通风、密封、晾晒。,(三)中药饮片的养护中药饮片品种多而复杂,总的养护方法与药材类似,为便于分类保管贮藏,列表如下:见附表。(四)抓好中药储存养护的几个环节 中药储存养护技术性很强,是比较细致复杂的工作,一般在每年的四月初,要做好物质准备,检查防治用具和进行养护的防治措施。除了有健全的机构和物质准备,以及采用的具体措施,还要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加以认真贯彻执行,才能全面的做好中药养护工作。,A、做好入库验收: 对入库中药的数量、质量、包装等方面情况做全面了解,检验规格、等级,有无伪劣残次、虫蛀、霉变等情况,及时采取适当养护措施,以保证中药的安全贮存。B、安排适当的储存场所 储存场所是否适当,对中药的安全和质量关系很大,具体原则是要使药品不变热、不受潮、通风透气、牢固不裂,便于检查和消防打扫。,C、加强管理 1)搞好库房的清洁卫生; 2)加强温湿度的管理; 3)认真检查,检查有定期检查、不定期检查、重点检查; 4)做好养护记录,养护人员对品种的入库时间、品质以及每次检查的情况,应做详细的记录,做到心中有数,养护得当。 综上所述,中药的养护方法是在长期的实践过程中积累起来的,并且不断发展和完善的,今后还需不断加强科学研究,创造新经验,以使中药储存养护更加科学化、条理化、制度化、经常化,从而为中药事业进一步发展而做出应有的贡献。,谢谢!,

    注意事项

    本文(中药材、中药饮片的验收PPT课件.ppt)为本站会员(牧羊曲112)主动上传,三一办公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办公(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

    三一办公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