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办公! | 帮助中心 三一办公31ppt.com(应用文档模板下载平台)
三一办公
全部分类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
  • 建筑/施工/环境>
  • 毕业设计>
  • 工程图纸>
  • 教育教学>
  • 素材源码>
  • 生活休闲>
  • 临时分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办公 > 资源分类 > PPT文档下载  

    中外戏剧史第五章 文艺复兴到19世纪的欧洲戏剧ppt课件.ppt

    • 资源ID:1659504       资源大小:6.47MB        全文页数:100页
    • 资源格式: PPT        下载积分:16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6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中外戏剧史第五章 文艺复兴到19世纪的欧洲戏剧ppt课件.ppt

    古老的四大戏剧样式在横跨欧亚版图的辽阔面上次第展开的过程中,分别遭到了各自特殊的地理、历史和人文土壤,因而孕育出不同的结局。其中,东方的三大戏剧长久的保留了其艺术特质的原始综合性(但梵剧由于文化生存环境的改变,在12世纪后终止了发展),欧洲戏剧却在经过了中世纪的阻断后,伴随着文艺复兴运动的勃发而展现出新的生机,在不断孕育而成的新的戏剧思潮促进下,掀起了一次次创作和演出运动,同时分离出话剧、舞剧、歌剧等不同的戏剧样式,实现了数百年的舞台繁盛。,文艺复兴与戏剧复兴,一 文艺复兴,这些作品中蕴藏着民主思想,探索精神和世俗观念正是新兴阶级所需要的精神食粮。因而,他们称这个时代的来临为“再生”,即古典人文精神被中世纪打断了千年之后的又一次复活,文艺复兴运动因此得名。,14世纪之后的欧洲,自然和科技知识迅速增长,动摇了了中世纪神学的专制统治。,1453年拜占庭帝国毁灭时,一些知识分子从那里带出了大批古希腊著作的手抄本,他们和从古罗马废墟中发掘出来的古代雕塑一道,在欧洲人面前重现了古代光辉的学术和艺术成就。,文艺复兴的起源,直到16世纪,文艺复兴在意大利已走到尽头使,法国、德国、荷兰和西班牙等国才相继进入文艺复兴时代。,文艺复兴运动最初的发源地是意大利的佛罗伦萨。意大利的前身是古罗马,古罗马文化就是意大利的民族文化。作为较早进入资本主义的国家,它不仅在工业化、都市化的步伐上超前于其他国家,而且长期在财富、思想和艺术等方面遥遥领先于欧洲其他地方。,文艺复兴思想内涵,文艺复兴运动包括了文艺、诗歌、绘画、雕塑、建筑、科学及哲学领域,这些文化成果普遍蕴含的精神是特别强调个人的权利,对世俗、人生的关心取代了对天国、来生的兴趣,对人体潜在的力量和外形之美的关注超过了对宗教权威理性的顺从和膜拜,创造的热情、享乐的情绪冲破了教规、教法的束缚而寻找着自己的天地。,二 戏剧复兴,文艺复兴中的意大利戏剧复兴是从反叛中世纪的宗教戏剧、上演古罗马的一些喜剧作品为发端的,这也构成了这一历史阶段戏剧活动的重要内容。从开始的揣摩、模仿古人的剧作,到后来一些文人学者也开始尝试自己编写剧本。在这一过程中,戏剧逐渐分为两种类型,一类是所谓的学术喜剧,另一类则是成为宫廷社会消遣品的田园剧。这两类剧作尽管都在一定程度上继承了古罗马喜剧嬉笑怒骂的批判精神,但也继承了他么雍容大度的贵族风。,意大利的人文主义戏剧排除了陈腐的宗教戏剧影响,根据古罗马戏剧的样式先后建立了自己的喜剧和悲剧。除此之外,田园剧也盛行于16世纪的皇家宫廷。田园剧以美丽动人的诗剧形式写成,演出时配有优雅的音乐、华丽的服饰和精致的布景。这种戏剧对后来的欧洲各具有很大的影响。,即兴喜剧,即兴喜剧流行于意大利的民间。即兴喜剧就是即兴表演,没有固定的剧本,演员只是根据一个剧情大纲,在舞台上临时进行台词和表演方面的创造。除了扮演青年男女恋人的演员外,其他演员都要戴面具,因此又被称为假面喜剧,其四个主要特征便是:插科、面具、幕表和行当。即兴喜剧的题材通常是不合法的爱情、诈骗金钱和其他骗局。即兴喜剧在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地位十分重要,它上承古罗马著名戏剧作家普劳图斯的传统,下启近代欧洲喜剧的先河,并对莎士比亚、莫里哀、哥尔多尼等人的艺术创造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三 英国戏剧的繁荣,英国文艺复兴时期的戏剧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15世纪末到16世纪70年代为第一个阶段,16世纪70年到17世纪20年代为第二阶段,17世纪20年代到40年代为第三阶段。,莎士比亚,莎士比亚出现在英国文艺复兴时期的戏剧繁荣时代,他承继着古希腊戏剧以来的思维和艺术传统,把诗的才能和编剧的才能统一于一身,以思想的穿透力和形象的感染力铸造了完美的作品。威廉莎士比亚(1564-1616)出生在英国斯特拉特福小镇,父亲是兼做批货生意的农民。莎士比亚成人后做了演员,长期在伦敦演戏、写戏、导戏。他参加的剧团名为“宫廷大臣剧团”,后改名为“国王供奉剧团”。他后来自己当老板,组织起一个“环球剧场”,据说伊丽莎白女王很爱看莎士比亚的戏剧,还常常跑到舞台上和他开玩笑。,一 创作阶段,莎士比亚医生作品众多,保留下来的有两首长诗,154首十四行诗和37个剧本。他前后创作的不同作品,对于人生的看法以及创作风格都有所变化。后人据此将他的创作道路分为三个时期。第一个时期以历史剧和喜剧为主,剧品主要有亨利六世、罗密欧与朱丽叶、仲夏夜之梦、威尼斯商人、温莎的风流娘们等。第二个时期以悲剧为主,剧作主要有哈姆雷特、终成眷属、奥赛罗、李尔王、麦克白等。第三个时期的创作以传奇剧为主,剧作主要有辛白林、冬天的故事、暴风雨等。,二 代表作品,莎士比亚的剧作中所蕴寓的人文主义理想和文艺复兴时期的鲜明时代色彩,至今仍令人赞叹不已。,哈姆雷特,莎士比亚37部剧作中最具代表性的当属哈姆雷特。此剧描述一个古老的王子复仇的故事。莎士比亚在对它的改编和再创造过程中,融入了自己时代的思想意识和观念。于是,古代王子哈姆雷特成了欧洲16世纪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者的典型形象。他身上,凝聚着那个时代人文主义者的一切进步见解和优秀品格,同时也体现着他们性格中的弱点。,正如歌德曾深刻指出的来源,汤姆雷特的悲剧在于:他不是英雄,却要去完成英雄的业绩。所以他的毁灭是必然的。意识到自己肩负的历史使命但却无力完成这个使命,这是悲哀的。,奥赛罗,奥赛罗描绘的是一个带有文艺复兴时期特征的新型社会,等级差别、出身优势的决定人们命运的传统法则被扫荡一空,王侯将相的爵位向着每一个人开放。奥赛罗凭着自己的力量、才干、赫赫战功而赢得要职,而苔丝德蒙娜所爱的,也是奥赛罗智勇兼备、迎难而上的秉性品格,以及他对事业无比执着的热情。悲剧的制造者伊阿古之所以对奥赛罗怀恨在心,也是基于这样的一种基础:他和奥赛罗一样,也是行伍出身的实干家,也想凭借战功和关系谋取高位。奥赛罗没有选择他而选择了别人,悲剧便又仇恨心理酝酿而成。奥赛罗拥有的诚实、高尚,与充斥于整个社会中的邪恶相碰撞时,他的毁灭也就是必然的。因此,奥赛罗和苔丝的爱情悲剧,实际上是一出时代悲剧。,威尼斯商人,威尼斯商人中的安东尼奥是一位富商,但他却不看重金钱,而像诗人一样多愁善感,总在探讨着人生的真谛。夏洛克尽管以其利欲熏心、奸诈贪婪的性格特征成为中世纪高利贷者的典型形象,在他身上也时时刻刻流露出超脱厉害目的、捍卫自己的人格尊严的时代气息,特别是他关于犹太人的议论和不平,简直可以成为反对种族压迫和宗教歧视的时代宣言。,温莎的风流娘们,温莎的风流娘们中的三个求婚者,当初都依着传统的观念,紧盯着安培琪小姐的家产和陪嫁品。后来,当其中的范顿真心实意爱上了她而不再考虑财产的时候,幸福才降临到他的头上。婚姻应当是爱情的结晶这显然属于人文主义观念。,三 莎士比亚剧作的人文主义特征,莎士比亚剧作展现的是一个真正的人的世界。在古希腊悲剧中,人生无罪的,但也是无能的,主宰世界和生活的是冥冥之中不可知的命运和神明。哈姆雷特甚至不相信父亲亡魂的话,而要亲自去证实叔父有罪。麦克白的命运对三个女巫所言中,那也只是因为他篡位的狼子野心已经充分暴露,女巫的预言并不具有超越生活与人的能力范围的力量。,在莎士比亚的戏剧世界中尽管也有幽灵和巫婆的出现,但他们不再代表全能的力量或是至高无上的主宰,世人的行动需要自己的理由。在莎士比亚的戏剧情境中,决定生活走向和人物命运归宿的是人自己,是人的欲望、追求、性情和品质。导致罗密欧与朱丽叶毁灭命运的,当然是环绕着他们的各种不利的外在环境因素,但也来自于他们那合乎人性的善良愿望和强烈的爱情力量。如果他们的情感不是那么炽热,或许不至于走向毁灭。李尔王之所以犯了让权分国的致命错误,决不是听命于神的旨意,而是由他骄傲的个性所导致的,他以为他的伟大不用凭借权力。决定世界的力量主体由神到人的转化,是莎士比亚剧作最重要特征,也是文艺复兴时期人们的认识观念发生巨大变化的标志。,四 莎士比亚对文艺复兴时期戏剧创作的贡献,莎士比亚的剧作是关于当时英国社会的一部百科全书。文艺复兴时期的英国,正处于一个旧的封建制度和生产关系日趋解体、消亡,新的资本主义制度正在逐步崛起的过渡时期。而我们几乎从莎士比亚的每一出戏中,都能够感受到这些时代的画面,触摸到这种社会跳动的脉搏。莎士比亚作为文艺复兴时期最杰出的戏剧家,其剧作艺术的完美和精湛是举世瞩目的。他们剧作结构紧凑、精巧,充满了戏剧性,这在他出现之前的戏剧中是很少有的。,莎士比亚创造了众多羽羽如生的舞台人物形象。在莎士比亚之前的剧坛上,人物形象多是静态的,性格无发展的。人物的欢乐、愤怒、伤心都集中在情感的浮动上,而对生活的态度和他们的主要性格特征却始终缺少变化。莎士比亚的历史功绩在于它朝着破坏这种静态的道路上迈进一大步。在这方面最典型的例子是李尔王的性格塑造。,四 莎士比亚剧作的诗性特征,无论是人物设置还是情节编排,莎士比亚所遵循的,很大程度上可以说是诗歌创作的规律。,暴风雨的创作显示了莎士比亚创造诗情的能量。整个剧作都洋溢着富有时代色彩的冒险精神和诗意。在这部剧作中,莎士比亚巧妙而自然地将观众和读者带到了一个日常社会法则不起作用的世界里,人们的意志、欲望、性格都受到了善意的嘲弄。莎士比亚借助于充满诗意的幻想,将通晓自然奥秘的魔法师引入到了他的戏剧世界中,用以铲除人们心灵的罪恶,将人们引向友好与和睦的关系之中。,仲夏夜之梦犹如一首协韵的长诗,装饰得华丽的隐喻,点缀着铿锵的音节,飘动着遥远迷离的神话,充满着荒诞离奇的意象,把人们带入一片虚无缥缈的心境胜地。美丽多情的少女、健壮勇敢的少年、葱郁茂盛的森林、朦胧柔和的月光,足以构成以富诗意盎然的写意画。冬天的故事则大量使用象征手法,这是一部充满神秘色彩和离奇情节的童话世界,田园牧歌式的爱情、嫉妒的政府、受委屈的妻子、被抛弃又奇迹般得救的孩子每个人物都有着一定的象征性。凶狠的国王使人蒙冤,但蒙冤者却受到善良的下层人民的帮助,最终战胜邪恶取得了胜利。这种典型性的民间童话模式向人们散发着虚构和幻想的诗意光芒。,五 莎士比亚的历史成就,莎士比亚在生前,就享有人们对一个偶像的爱戴与尊敬,本琼生在诗句中也对他充满着赞美颂扬之情,他所以超过其他的作家,不仅由于它是一个自然的诗人,而且也由于它有着非凡的艺术天才。17、18世纪热衷于清教徒运动的评论家们,出于对古典主义的热爱,对莎士比亚并未表现出足够的热情,但到了19世纪之后,莎士比亚开始重新成为偶像式的人物,他们雨露润泽了几乎所有的戏剧家,对他的研究也形成百家争鸣的局面。20世纪以来,莎士比亚热持续不衰,许多国家都成立了专门的学会,专门的图书馆也纷纷建立,有关刊物遍及全球,而各类专著、论文等,更是数不胜数。任何人都可以骄傲地说:莎士比亚也属于他的民族,属于世界。,古典主义戏剧与莫里哀,17世纪的欧洲是古典主义盛行的时代,而古典主义的成就充分体现在法国戏剧上,其他国家的喜剧则程度不同地受到法国古典主义戏剧的影响。古典主义是源自法国的一股文艺思潮,在政治上配合王权政体的出现而兴起,在哲学上受笛卡尔理性主义的影响颇深,推崇和谐、明晰、严谨的美学风格,主要表现在戏剧、文学、美术等领域。古典主义在欧洲时断时续的流行了近两个世纪,是一股影响极大的文艺思潮。,一 古典主义戏剧的兴起,17世纪各国戏剧的发展是不均衡的。英国的戏剧自莎士比亚去世之后,便一发不可收拾的衰落下来。意大利在17世纪一直处于四分五裂的状态,宗教势力趁机抬头。这种情况导致了意大利文化的衰落,使他逐渐失去了在欧洲文化中心的重要地位。德国的文化也遭到了极其猛烈的摧残,造成了比英法远为落后的萧条局面。西班牙的宗教势力甚嚣尘上,文学艺术急剧衰落,塞万提斯和维加的黄金时代一去不复返。在这种情况下,法国的古典主义戏剧一跃成为欧洲戏剧史上的重要内容。,法国喜剧在宫廷贵族的推动下蓬勃发展。路易十三的首相黎西留在国王授意下,创办了“法兰西学院”,这是代表法国民族文化的最高权威机构。路易十四时期,在这位醉心于芭蕾舞的国王的扶植下,众多的戏剧家陆续出现。路易十四是莫里哀的保护人,并成为他儿子的教父。,古典主义戏剧的美学追求和艺术形式,宫廷艺术在内容和形式上的规范化成为古典主义戏剧的准则,尽管古典主义者声称他们是以古希腊古罗马艺术为典范的。古典主义追求的是戏剧的真实性、道德感、严整规则。在美学风格上,古典主义戏剧强调舞台的逼真性,要求情节必须符合生活真实,摒除荒诞不经的神怪臆想(古希腊神话和圣经故事除外),戏剧独白与合唱队被取消,因为他们是不合乎生活真实化原则的。在内容上,古典主义戏剧强调维护王权,崇尚理性,提倡尊卑有别,要求个人利益服从封建国家和民族的利益。,在形式上,古典主义戏剧强调严密紧凑、准确完整、平稳妥协,并严格控制悲剧和喜剧的区别:悲剧必须反映高贵者(统治者、贵族),必须使用高雅的语言,故事有关国家与政治,文体必须诗化,结局一定悲惨,形式必须严格遵守“三一律”,前后一定是五幕。喜剧反映现实生活,人物来自社会下层,故事是家庭和个人的私事,语言可以是大众化的,结局令人快乐,形式上不一定遵守“三一律”等。,二 三一律,西方戏剧史上著名的“三一律”原则,虽然最初是由意大利学生卡斯特尔威特罗与1570年提出,却是由法国古典主义戏剧所极力提倡并严格遵守的。所谓“三一律”就是在一部戏中,时间、地点和行动都要有整体一致性。具体说,就是故事的发生时间不能超过24小时,地点不能变换,情节从大的范围说只能有一个。事实上就是让一部戏剧的故事的发生受到演出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让观众尽量少的感受到戏剧情境与生活情境的差异,从而显得更为符合生活真实。“三一律”统治了西方戏坛200年,一直到19世纪浪漫主义戏剧星期只是才被打破。但以后,它的基本法则仍然在发挥着作用,例如19世纪后叶和20世纪许多成功的写实戏剧作品,还遵循着他的原理。,三 高乃依与拉辛,古典主义戏剧的创始人是高乃依(1606-1684),代表作有熙德(1636)、贺拉斯(1640)、西那(1640)、波利厄克特(1643)等。,其代表作熙德(1636)标志着法国古典主义悲剧的诞生。,高乃依,在熙德中,高乃依巧妙地将情与理、意志与爱情的矛盾设置为主要冲突,并通过一个美满的结局说明任何个人情感都必须纳入理性的轨道,任何个人、家族的利益都必须服从于封建国家的利益,其五幕诗剧的形式也符合古典主义原则。熙德上演引起欢呼和强烈的批评,展开辩论首相黎西留要求法兰西学院出面仲裁,理由是熙德并没有完全遵守古典主义的准则,例如结局由悲化喜,破坏了纯粹悲剧的标准,岁遵守了三一律,但是女主人公在短暂时间内就从丧夫之痛中恢复过来同意结婚,也不合常理。,高乃依吸取了熙德创作上的教训,接受了批评,在之后的剧作中尽量注意遵守古典主义准则,终被统治者认可,于1647年被接纳为法兰西学院院士,但其作品也愈发平庸,后被拉辛所超越。,拉辛(1639-1699)是继高乃依之后第二个古典主义经典剧作家,其悲剧作品发展成为法国古典悲剧的顶峰,主要作品有亚历山大大帝(1655)、安德洛玛克(1667)、贝蕾妮丝(1670)、费德拉(1677)、爱丝苔尔(1689)、阿塔莉(1691)等,而以费德拉为代表作。,拉辛,古希腊传说中费德拉爱上希波吕托斯是因为爱神的驱使,而希波吕休斯的拒绝则源于莫名其妙的起誓永不近女色,拉辛的改编使剧中人物更加真实可信,情感表达更为自然。拉辛与高乃依不同的是总着眼与感情与理性的冲突之上,描写感情突破意志、导致悲剧的过程。他的悲剧大多取材于古希腊传说,而以改变其中情节的方法来表现理性和感情的矛盾。,四 莫里哀,和莎士比亚名字同样响亮的是法国喜剧剧作家莫里哀(1622-1673)。他的创作曾经给路易十四王超带来无上的光荣,也使戏剧有了和悲剧一样崇高的地位。作为这一时期法国喜剧的代表作家和人文主义传统的继承人,莫里哀一直站在进步立场之上,对僧侣阶级的卑鄙行为,对贵族阶层的愚蠢和欺诈,对资产阶级的自私和贪婪等,进行毫无保留的鞭笞和揭露。,莫里哀的剧作可笑的女才子(1659)、丈夫学堂(1661)、太太学堂(1662)、伪君子(1664)、唐璜(1665)、恨世者(1666)、吝啬人(1668)等,矛头都是直指教会或者贵族。其中伪君子一剧是他的代表作,也是饮誉世界戏剧剧坛的名作。,伪君子,伪君子中,答尔丢夫把奥尔贡一家害的几乎家破人亡,本是一出悲剧,但莫里哀却以喜剧的形式来表现它,剧中处处充满幽默和笑料,让观众在笑声中体验对答尔丢夫伪君子行为的憎恶。伪君子及其鲜明的反宗教主题,使许多高级教士坐立不安。首演刚刚结束他们便奔走活动,企图扼杀这部新作。国王路易十四的母亲、忏悔师、巴黎大主教、最高法院院长等重要人物都曾亲自出面向国王提出控告。教会还印发宣传册,说莫里哀是一个装扮成人的魔鬼,要求国王将他投入油锅,活活炸死。这样的背景下伪君子被禁演五年。1669年2月5日,在莫里哀的四处奔走下,伪君子终于正式公演。公演首日剧院大门被挤破,人们都想争看这部被禁演五年之久的传奇剧作。在法国,仅仅在法兰西喜剧院,从1680年该院成立到1960年为止,伪君子就上演了2654场之多。,莫里哀的历史成就,莫里哀生前无比争议的巨作使之从未得到法兰西学院认可,未能得到院士荣誉。在他去世后,世人才觉醒损失一位剧作奇才。法兰西学院为他塑造了一尊半身像于学院内,座基上的题字不乏幽默:“就他的光荣而论,并没有缺少什么;就我们的光荣而论,倒是缺少了他。”,第四节 启蒙运动时期的戏剧,一 启蒙运动的兴起,18世纪的欧洲,在思想文化领域内兴起了一场资产阶级启蒙运动。启蒙运动继承了文艺复兴运动的人文主义思想,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个完整的资产阶级思想体系。启蒙运动思想体系具体体现为:理性、人权、自由、平等、博爱、共和。这些思想概念的锋芒所向,正是整个封建社会的传统上层建筑,包括宗教仪式、自然观、等级观念、社会形势、国家制度等,都受到了深刻的批判。,在启蒙运动思想下产生的戏剧创作,带有鲜明的平民色彩,体现了这一时代反暴君反专制的民主思想,并具有理论、实践的双向发展特点。启蒙运动思想影响的戏剧作品一方面继承了古典主义戏剧的传统,形式上遵守了“三一律”,一方面又突破了韵文的制约,改用散文写作,塑造了第三等级的正面人物形象,其喜剧则突破了传统古典主义的禁区,取得了更大成就。,18世纪的戏剧成就,主要集中在法国、德国、意大利三个国家。代表人物及作品:,二 启蒙运动时期的法国代表剧作家,法国新兴的资产阶级接受了英国启蒙运动的积极影响,但并没有像英国资产阶级那样,将关注点停留在社会道德问题上,而是转向了重大的政治问题。他们反抗君主专制、反抗暴力统治的呼声和运动此起彼伏,越演越烈。在这样的历史环境下,法国戏剧一直以其深刻的政治哲学内容和巨大的战斗力量,为法国资产阶级革命提供着精神武器,启蒙运动思想家们用它同当时流行于西欧各国的古典主义和各种华而不实的艺术倾向展开尖锐斗争,从而建立了启蒙时期的“现实主义戏剧”。,伏尔泰,法国启蒙主义时期戏剧的代表人物伏尔泰(1694-1778)不仅是一位杰出的戏剧家,而且是法国启蒙运动的一面旗帜。在哲学思想上,他是自然神论者,在戏剧创作上,他认为真正的悲剧是美德的学校,主张剧院的基本任务是教育群众。因而它的大部分剧作都是利用古典主义的创作法则来宣传启蒙思想。伏尔泰的剧作中充斥着对于宗教蒙昧主义的深刻揭露,深刻批判了宗教偏见及其导致的惨无人道的罪恶,宣扬了一种对异教徒应持的宽容态度。伏尔泰剧作中重大社会内容和思想内容、较为复杂生动的情节和场面以及充沛巨大的热情,在当时产生了很大的影响。,狄德罗,狄德罗(1713-1778)戏剧方面的成就更多体现在理论方面。他主张打破古典主义所强调的悲剧和喜剧的严格界限,认为在它们之间应该有一种中间样式的戏剧,即严肃题材的戏剧。这种喜剧的故事情节必须简单、普通、接近现实生活,主人公应为第三等级人物,而不是王公显贵。与此相适应的,戏剧语言也不应该是诗文,而应该是散文。在具体的艺术创作方法上,他强调一切都应该合乎真实和单纯的要求。狄德罗还极为重视表演艺术。他一反过去人们轻视演员的态度,明确指出一个伟大的演员与一个伟大的诗人一样难得。另一方面,他要求演员要努力学习,力争成为善良、有学问、具备高尚趣味的人。狄德罗的戏剧创作无论在质量上和数量上,都远不能与其戏剧理论的丰富性相比,但它们仍然可以划入欧洲启蒙运动时期具有成就的戏剧作品之列。,博马舍,博马舍(1732-1799)在戏剧观念上的见解与狄德罗一致。博马舍曾在其戏剧处女作欧也妮(1767)的序文中呼吁人们打破狭隘的传统偏见,尊重严肃戏剧这一新的戏剧题材。他认为严肃戏剧与英雄悲剧相比更有道德意义,与轻快喜剧相比更能给人留下深刻印象。作为这个时代的心形艺术,人们给予它的不应是非难,应是保护。博马舍的创作不仅与他的戏剧理论合拍,甚至还超出其理论范围,创造了一种可以称为政治喜剧的戏剧品种,并以他著名的费加罗三部曲谱写了这一戏剧样式的典范。,费加罗三部曲,费加罗三部曲包括塞维勒的理发店(1775)、费加罗的婚礼(1778)和有罪的母亲(1792)。费加罗三部曲中意义最为重大的当属第二部费加罗的婚礼,他不仅从各个方面揭示了封建统治的罪恶,而且塑造了第三等级的正面形象,并充分显示了他们的智慧和力量。拿破仑因此将它视为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的第一声炮响,他曾说,法国大革命的行动是从费加罗的婚礼第一次上演开始的。,费加罗的形象在西欧戏剧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在博马舍的笔下,仆人是主角为正面形象,主人是配角为反面形象。费加罗的出现,显示了当时整个欧洲正在觉醒的作为“第三等级”的小人物的力量,因而曾在各国被禁演。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后来莫扎特把它改变成为歌剧,取得了巨大的成功。歌剧费加罗的婚礼以其诙谐、欢快的喜剧色彩,不仅得到了平民们的欢迎,甚至也让许多特权阶层的人为之欢呼。,三 启蒙运动时期的德国代表剧作家,法国的启蒙运动给德国戏剧带来了新的希望。许多进步剧作家力图摆脱贵族阶级的牵制,创立闪耀时代色彩的新型作品。18世纪后半期,德国的启蒙主义戏剧真正诞生,其代表剧作家是才能卓越的莱辛。,莱辛,莱辛(1729-1781)作为德国民族戏剧的创始人、杰出的启蒙思想家,对于当时德国封建社会进行揭露和批判的着眼点是在道德方面。莱辛认为戏剧是有教化作用的,他的一系列剧作萨拉萨姆逊小姐(1755)、明娜封巴尔赫姆(1767)、艾米莉亚迦绿蒂(1771)和智者纳旦(1779)等,都是从劝善规过方面对民众进行启蒙宣教的。,历史贡献莱辛对戏剧史的贡献除了作品以外,还表现在理论的建树。他在理论方面的著作有关于当代文学的通讯(1760-1765)、拉奥孔(1766)和汉堡剧评(1767-1768)。他对古典主义文艺理论进行深入研究,并进行了全面深刻的批判。莱辛反对高乃依的悲剧艺术,对伏尔泰也多有批评,但对莎士比亚却表示了相当的敬意,歌德,歌德(1749-1832)的一生,正处于18世纪古典主义思潮发展的过渡时期,因而它的精神世界也经历了由反抗现实到最后向现实妥协的过程,这决定了他对德国社会的双重政治态度。歌德在不同时期完成最主要的三部作品,充满反叛精神的铁手葛兹(1771),缺乏坚强意志和卓越胆识的艾格蒙特(1788)和完全对现实持妥协态度的伊菲格涅亚(1789),这三部作品形象的体现了他一生的精神变化过程。晚年时,歌德推动了浪漫主义戏剧兴起,创作出诗剧浮士德。,席勒,使席勒(1759-1805)名垂青史的是他剧作强盗(1781)、阴谋与爱情(1784)以及威廉退尔(1804)等。尽管他在思想上也经历了和歌德一样的发展过程,但他的创作却始终保持着对于暴君统治和教会僧侣的反抗热情。席勒的作品最为显著的特点是充满着反抗显示的精神,包含着重大的政治内容和进步意义。他笔下的人物,多是处于社会底层的强盗、市民或是弓箭手,在他们身上体现着对封建统治的反抗。,四 哥尔多尼和意大利风俗喜剧,18世纪前半期,流行于意大利各个城市中的戏剧样式除了歌剧外,只有即兴喜剧。但这种喜剧已经失去了文艺复兴时期反抗宗教的力量和热情,蜕变为一种缺乏现实内容和民主精神的贵族消遣品。启蒙运动时期,意大利剧作家哥尔多尼(1707-1793)对喜剧的贡献,在于创立了一种可以称之为“风俗喜剧”的新样式戏剧。,风俗喜剧完全建立在对即兴戏剧传统内容和形式的改革基础上。哥尔多尼一方面丰富戏剧思想内容和其他方面的不足,注重其现实性,一方面在原有的艺术基础上逐步加以晚上和提高,最终使它成为宣扬启蒙思想的重要工具,变成一种新型的艺术样式。,哥尔多尼的风俗戏剧创作取得了很高成就,代表作有一仆二主(1745)、咖啡店(1750)、女店主(1753)等。在他的创作中,贵族都是一些骗子、寄生虫、蠢材、无赖,而作为第三等级代表的正面形象,则具备典型的资产阶级特征。,五 歌德与浮士德,歌德(1749-1832),18世纪欧洲最杰出的代表剧作家,出生于莱因河畔法兰克福一个优裕的市民家庭。父亲是法学博士,当过该市参议员,母亲是市长的女儿。大学毕业后,歌德一边从事律师工作,一边在文学艺术方面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年轻时代歌德,受到狂飙运动的影响,充满着反抗现实的热情。随着社会地位的不断改变,他逐渐放弃了狂飙运动的浪漫主义热情,转向古代取寻求真理,并立足于现实的土壤,不断地观察、探索、概括生活的真谛。,浮士德是歌德构思了60年至久、逝世前几个月才完成的诗剧。这部作品是他一生孜孜追求的精神形象写照,也是世界戏剧史上浪漫主义思潮的杰出代表作。,浮士德同样取材于前人的作品,但他的素材来源却是多元化。浮士德的素材选择三个方面:中世纪的民间传说、古希腊神话和圣经。这种取材眼光使歌德成为世界戏剧史上第一个融古希腊文化与希伯莱文化于一炉的剧作家,也使浮士德成为世界戏剧史上第一部在“两希”文化合流的基础上进行巨大创新的诗剧。,浮士德的艺术价值,浮士德的思想、艺术内涵博大精深,不仅是歌德一生精神追求的真实写照,而且可以说是一部艺术哲学史。作为西方诗剧两千多年发展历史的总结和巅峰制作,他上承古希腊悲剧、希伯来诗歌、莎士比亚戏剧的传统,又以象征、心理外化等手法的运用,而下开浪漫主义和象征主义戏剧的先河。他以古希腊文化精神的“个人追求和奋斗”为起点,以希伯莱文化精神的“基督教信仰及博爱精神”为终点的思想轨迹,构成西方文化的非常重要的思想模式。壹部浮士德,植根“两希”文化的土壤,同时表现了西方文化的进步性和局限性,从而成为西方文化史的一面镜子。,第五节 浪漫主义戏剧,一 浪漫主义的兴起,浪漫主义是在启蒙运动引发下形成的一部文艺思潮,是一种反对权威、反对传统和反对古典模式的文艺运动。作为对古典主义清规戒律的反动,它出现于18世纪末到19世纪上半叶的英、法、德等国,以法国最为兴盛,影响波及欧洲各个国家。浪漫主义作为一种戏剧运动,作为一种与古典主义戏剧精神相对立的美学思潮,并通过创作实践来宣誓自己的成功,是从法国的雨果开始的。雨果于1827年发表的序,成为浪漫主义戏剧的宣言。雨果的戏剧作品欧那尼于1830年2月25日在法兰西剧院的上演,则成为浪漫主义与古典主义决斗而取胜的标志。浪漫主义的剧作家还有维尼和大仲马等。,浪漫主义戏剧的特点,浪漫主义戏剧的特点是注重个性,尤其注重主观性和自我表现,带有强烈的自我意识和浓郁的理想主义色彩。它承认人是非理性的动物,它把被古典主义的和谐理性排除在外的领域容纳进来,强调激情和冲动,追求色彩绚烂、淋漓尽致,把人性的美与丑、善与恶的两面性进行充分展露,因而富于情感冲击力。,浪漫主义戏剧的影响,浪漫主义思潮在欧洲迅速蔓延,形成一股奇异的创造力。19世纪的大歌剧则把浪漫主义的一项体现得淋漓尽致:强烈的民族主义、对英雄的崇敬、奇异的服装和布景、精湛的音乐技巧,都是构成浪漫主义运动的成分。,尽管他不久就被流行的佳构剧所排挤,很快又为后起的现实主义思潮所取代,但它的美学理想和激情却为后人所长久仰慕与继承。,二 雨果,维克多雨果(1802-1885)是法国卓有成就的诗人、小说家、文艺理论家和戏剧家。他对于戏剧的主要贡献不在创作实践,而是对浪漫主义戏剧理论进行了系统阐述,这体现于他在1827年发表的序里。,雨果主张,戏剧应该是庙会人生的,它的对象是社会的普通人,因而他的美学标准就是真实,当然这种真是是够处于生活之上的,经过作家提炼的指示。戏剧语言应该是毫不娇柔造作、献媚卖弄的,要把人世上的一切通通传达给观众。雨果认为,古典主义所片面强调的统购、宁静、和谐是脱离实际而缺乏真实感的。浪漫主义戏剧提倡像自然一样行动,把日美和丑、善与恶、崇高与滑稽、优雅与粗俗、理智和兽性、光明与黑暗交织在一起来写,从而反映出时代的真实。,欧那尼,雨果的戏剧作品以欧那尼为代表。这部作品并不是戏剧史上的一部杰作,他的醒目之处在于彻底抛弃了古典主义的清规戒律,而由着作者浪漫的激情随意奔泻。,这部作品完全突破了古典主义的规范。他揭露和讽刺国王与贵族的虚伪好色,站在平民立场上歌颂作为强盗的欧那尼和素儿的忠贞爱情,把矜持典雅的风格打翻在地,悲剧喜剧成分融入一体,根本不考虑三一律而随意安排时间和地点,舞台不避讳鲜血和尸体的刺激性。因此,它的上演在当时的巴黎酿成了一场戏剧性的斗争事件。这次演出被称为19世纪戏剧史上最重要事件,浪漫主义戏剧在斗争中取得了胜利,从而也就赢得了在法国戏剧界的统治地位。雨果打赢了这一仗,他从此成为公认的浪漫主义领袖。,三 大仲马,大仲马(1802-1870)和雨果一样,为了向古典主义戏剧宣战,把莎士比亚抬出来作为旗帜。雨果把莎士比亚与圣经、荷马相提并论,大仲马则说莎士比亚是上帝之后创造东西最多的人。他们的目的都是以莎士比亚的光辉来摧毁古典主义的形式主义。大仲马的著作颇丰,在后世以小说基督山恩仇记(1844-1845)、三个火枪手(1844)知名,但在当时却正被人们视作新兴的浪漫主义戏剧家。在他的众多剧作里,安东尼(1831)最为出色。这部作品以一对社会地位不相当的年轻恋人的悲剧,控诉畸形的社会价值观。,四 佳构剧,法国浪漫主义戏剧的持续时间很短。不久,佳构剧作家斯克里布(1791-1861)的作品开始在舞台上占上风,受到资产阶级观众的欢迎。斯克里布擅长通过戏剧技巧,把许多精致迷人的细节、引人入胜的阴谋诡计巧妙连接在一起,从而抓取观众的兴奋点和注意力。他的代表作是一杯水(1840),一部表现宫廷阴谋的喜剧。,由斯克里布于 1825年左右发展起来的佳构剧,是一种按照严格的技巧原则进行结构的戏剧样式。他要求戏剧作品有高度复杂而精细的情节,由引人入胜的悬念,最终以一切矛盾化解的大团圆为结局。冲突是浪漫化的,通常是美丽善良的姑娘拒绝富有而无节操的求婚者,宁愿嫁给贫穷但城市的青年,青年则是贵族的后裔。悬念则是牵强造作的,通常利用误会、巧合、丢失文件、弄错身份、告密等方法来实现。斯克里布应因为创作的成功,成为继雨果之后法兰西学院的又一位戏剧院士。他因此获得很大声誉,门徒众多,于是挑选助手来参与写作,一共编写了374剧本。斯克里布的影响力巨大,他的创作技巧对后来的诸多剧作家都产生了很大影响,甚至也包括了易卜生。佳构剧几乎主宰了整个19世纪的欧洲舞台,但形式主义的创作模式毕竟缺乏生命力,他的300多部剧作大多被后人遗忘了。,第六节 现实主义戏剧,1850年前后,法国艺术界出现了一场文艺现实主义运动,反对古典主义和浪漫主义的形式主义和不切实际,提出艺术家必须对现实世界作出忠实的描绘,通过他的五官来感知世界,取材于他周围的世界,要表现下层社会尤其是工人阶级的生活,表达上要尽可能地可观。现实主义在文学、绘画、戏剧领域获得了极大的成就,产生了一批文艺巨人,如狄更斯、莫伯桑、屠格涅夫、列夫托尔斯泰、易卜生、肖伯纳等。,一 现实主义戏剧的发展,现实主义戏剧创作的开始,以小仲马( 1824-1895)将自己的小说茶花女改编成剧本于1852年上演为标志。这部剧作第一次将现实社会中的妓女作为主人公,并赋予女主角以高尚的品德和情操。他的悲剧完全是有虚伪的资产阶级社会造成的。,把现实主义戏剧推向最高峰的是易卜生。现实主义戏剧成为近现在戏剧史中最有力量的艺术流派,尽管20世纪后现代派、后现代派戏剧运动风起云涌,现实主义戏剧的传统始终未曾决断。同时,他也从各种美学流派中汲取营养来丰富自身的表现力,从而形成新现实主义在20世纪绵延不绝的局面。,二 左拉的自然主义,现实主义运动中出现了一种极端的思潮,即自然主义。自然主义首先由法国的左拉所倡导。左拉1880年发表的戏剧上的自然主义一文,成为自然主义戏剧的宣言。自然主义以更加真实、不加选择、不加批判地反映现现实为宗旨。自然主义强调人的性格是遗传和环境的产物,剧作家应该忠实的再现人物的生存环境。自然主义主张演员不应该表演,而应该“生活”在舞台上,“生活”在观众的眼前。自然主义的主要贡献在于强调准确地观察生活,并指出环境和事件之间的关系。,自然主义忽视了生活与艺术的界限,他虽然声称要客观地反映现实,事实上却经常沦入对环境的低劣描述。自然主义戏剧作品缺乏艺术概括,因此也就不能真正反映社会现实的本质方面。现实主义戏剧大师易卜生就极不愿意与左拉为伍,他说:“左拉下到阴沟里并浸泡在里面,而我却要打扫这个阴沟。”,自然主义思潮主要体现在理论倡导上,没有多少典型的作品出现,连左拉自己的创作也不尽遵守其规则,更多地表现依旧是现实主义的面貌。自然主义作为一个历史运动并没有持续多久,到19世纪结束时就已经基本消亡。但他丰富了现实主义的艺术领域,扩大了其题材范围。在后来的现实主义作品里,往往可以看到自然主义影响痕迹。,自然主义的贡献1.指出环境与事件之间的关系2.扩大了现实主义戏剧的选材范围,第七节 易卜生,挪威剧作家易卜生(1828-1906)的出现,标志着戏剧真正进入了现实主义时代。无论从其作品在当时社会中所发挥的巨大冲击力量还是对后世的深远影响,从其作品的题材广泛性、思想尖锐性、立意现实性,还是它们所达到的高度艺术技巧和独创性来说,易卜生都是欧洲戏剧自莎士比亚之后无可替代的出类拔萃人物。,一 易卜生的创作发展,易卜生的创作生涯长达半个世纪之久,可以分为三个时期。,二 玩偶之家,玩偶之家是易卜生的代表作,它讲述的一个女人独立意识觉醒的故事。,玩偶之家中的女主角娜拉是在易卜生笔下诞生的第一个现代女性形象。她不讲就门第,不计较利害,只相信爱情。为了爱情他可以牺牲一切,包括自己的名誉。他以为他的婚姻是建立在爱情基础上,以为丈夫也像她那样看重爱情。最后,娜拉的希望与幻想彻底破灭,她被推到了极度失望的深渊,不得不选择出走。娜拉的离家出走,向社会鲜明地提出了男女平等和妇女解放的问题。剧中娜拉临出家门时与丈夫海尔茂的谈话,被人们誉为“妇女独立宣言”。,三 易卜生晚年作品与象征主义,易卜生的第三个创作阶段所产生的作品,多数带有象征主义色彩。它们大多具有着某种象征性的韵味。野鸭中的野鸭象征着人们生活信念的丧失与精神上的萎缩、没落;罗斯莫庄中的罗斯莫庄象征着一个有着严格而纯洁的伦理道德的城堡,剧中的白马则象征着死亡;海上夫人中的大海与陌生人象征着人们所渴望的自由与幸福;建筑师这部易卜生晚年的作品更具有浓郁的象征意味,所有剧中人物都有象征性,他们分别象征着过去、现在及未来,而那些围绕的主要建筑的事物也都有着各自的象征意义,如教堂、钟楼、高塔、居室、空中宫殿、风信旗上的花环、歌声和竖琴等。,四 易卜生的历史贡献,1.易卜生对于欧洲戏剧的一大贡献是,他彻底打破了古希腊以来悲剧和喜剧的类型区分,创造了既不是悲剧也不是喜剧而介乎其中的“正剧”。2.将剧场神圣化,使之由嬉笑喧闹的场所变成了严肃的思想发生地。3.对表演环节进行锤炼,规范剧场的观赏形式,规范观赏礼节。,五 易卜生的历史地位及影响,由于易卜生面向社会、面向人生、面向现实的系列杰出剧作,他成为与莎士比亚一样的时代戏剧开创者。如果说莎士比亚代表着古代过去的时代,那么易卜生则代表着现代活着的时代。易卜生被誉为欧洲现代戏剧之父。易卜生之后,众多戏剧家都把目光投向“社会问题剧”。一时间写实主义和自然主义戏剧声威大振。易卜生戏剧对于东方各国近代文化启蒙所起到的作用更是巨大的。,第八节 萧伯纳 契科夫,易卜生之后,爱尔兰的萧伯纳和俄罗斯的契科夫,都是成绩卓越的现代主义戏剧大师。,一 萧伯纳,萧伯纳(1856-1950)是爱尔兰的现实主义戏剧大师,一共创作了51部戏剧,他也是一

    注意事项

    本文(中外戏剧史第五章 文艺复兴到19世纪的欧洲戏剧ppt课件.ppt)为本站会员(牧羊曲112)主动上传,三一办公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办公(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

    三一办公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