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办公! | 帮助中心 三一办公31ppt.com(应用文档模板下载平台)
三一办公
全部分类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
  • 建筑/施工/环境>
  • 毕业设计>
  • 工程图纸>
  • 教育教学>
  • 素材源码>
  • 生活休闲>
  • 临时分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办公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浙江大学-微观经济学讲义(DOC 41).docx

    • 资源ID:1654412       资源大小:119.85KB        全文页数:41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6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6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浙江大学-微观经济学讲义(DOC 41).docx

    w微 观 经 济 学主讲:浙江大学经济学院叶航目 录第一讲 价格理论5一、需求及其属性51定义52需求函数53需求弹性6二、供给及其属性61定义62供给函数63供给弹性7三、均衡价格及其属性81均衡价格的形成82均衡价格定义83均衡价格的变动问题8四、均衡价格的实例91城市商品房92家电93价格管制与制衡价格104供求弹性对市场均衡价格的影响105珠网模型11第二讲 消费者理论(效用理论)11一、效用及其属性111效用112属性123边际替代率递减规律13二、消费者均衡与消费者的行为规范141消费者均衡的定义142每元边际效用均等规律143消费者的切点定律14第三讲 生产者理论15一、生产理论151生产函数152短期生产函数163长期生产函数18二、成本及其属性191成本的分类192短期成本及其性质193短期成本曲线及其性质204长期成本曲线及其性质22三、收益与利润231收益、成本与利润232总收益(TR)233平均收益(AR)244边际收益(MR)245利润最大化及其条件25第四讲 市场理论26一、完全竞争市场261定义262需求特征273完全竞争市场的短期均衡274完全竞争市场的长期均衡28二、完全垄断市场281定义282原因283市场需求状况284短期均衡295长期均衡30三、垄断竞争市场301定义302需求状况303短期均衡314长期均衡31四、寡头垄断311定义312需求状况拐折的需求曲线323寡头垄断市场的均衡古尔诺模型32第五讲 分配理论(生产要素理论)33一、概述33二、生产要素的需求34生产要素的边际收益边际产值VMP342生产要素的边际成本生产要素的价格(工资)343生产要素的使用原则 VMP = w34三、生产要素的供给351生产要素的分割352要素供给的原则35四、要素供求的均衡36第六讲 交换理论36一、最优交换及其实现条件361基本假定36二、帕累托最优371帕累托改进372帕累托最优373帕累托次优37三、阿罗不可能定理381给定偏好状态382投票表决38第七讲 市场失灵理论38一、垄断381消费者剩余382垄断的低效率39二、公共产品391定义39三、生产的外部性391定义392对效率的损害39四、信息不对称401信息不完全402信息不对称40五、个性理性和集体理性的矛盾40第一讲 价格理论一、需求及其属性1定义有支付能力的需要2需求函数Qd = f (P ,M ,Pr ,H ,N)(1)P:价格P0QdP1P2Q1Q2价格影响Qd= < 0(2)M:收入M0Qd收入影响Qd= > 0(3)Pr:相关商品价格替代品:Qd> 0互补品:Qd< 0(4)H:消费偏好Qd> 0(5)N:价格预期Qd> 0注:价格需求曲线左右移动 表示价格以外的因素对需求有影响3需求弹性(1)定义:某一商品的需求量对其价格变动的反映程度,斜率较大的需求曲线对价格较迟钝,斜率较小的需求曲线对价格较敏感。需求弹性 ed = 只取变动数量,不考虑方向(2)弹性计算弧弹性计算ed = 弹性的中点计算公式ed = 点弹性ed = = (3)弹性的类型高弹性 ed > 1低弹性 ed < 1单位弹性 ed = 1二、供给及其属性1定义有生产及销售能力的供货愿望2供给函数Qs = f (P ,C ,Pr,T,N)(1)P:价格P0SQsQs= > 0C0SQs(2)C:成本Qs= < 0(3)Pr:相关商品价格替代品:Qs< 0互补品:Qs> 0(4)T:生产技术水平Qs> 0(5)N:价格预期Qs< 03供给弹性例1-2-3-1:已知某商品的需求函数为Qd = 2400 400P求:P = 5,P = 4 时的点弹性解:Qd= = 400P = 5 时 Q = 400ed = = = 5P = 4 时 Q = 800ed = = = 2三、均衡价格及其属性1均衡价格的形成0PSQQd2P2P*P1Qs1Q*Qs2Qd1dP1: Qs > Qd,P 下降P2: Qs < Qd,P 上升P*: Qs = Qd,均衡价格2均衡价格定义某种商品需求量和供给量相等时的价格水平例1-3-2-1:已知 Qd = 50 5P;Qs = -10 + 5P求:均衡价格 P*,Q*解: Qd = Qs 50 5P = -10 + 5P P = 6 Qs = 20 P* = 6,Q* = 200PSQP0P1Q1Q0dd3均衡价格的变动问题(1)需求变动:引起均衡价格、数量同向变动(2)供给变动:引起均衡价格的反向变动,均衡数量的同向变动0PSQP1P0Q1Q0dS四、均衡价格的实例1城市商品房0PQSdSd0PQdSSd2家电3价格管制与制衡价格(1)最高限价0PQdSdQ3Q2Q1P0Q1 Q2:无生产积极性而导致的生产不足Q2 Q3:价格偏低而造成的浪费Q1 Q3:短缺(2)最低限价0PQdSQ2Q1Q0P0SP1Q1 Q2:价高,少消费的部分Q2 Q3:价高,多生产的部分Q1 Q3:过剩4供求弹性对市场均衡价格的影响0PQdSQ1Q0P0SP1(1)谷贱伤农(农产品:弹性小)(2)药品价格管制(弹性0)0PQSP1SP0d(3)商品税赋0PQdSQ1Q0P1SP0T2T1T1:生产者增加的税T2:消费者承担当ed > es时T1 >> T2当ed < es时T1 << T25珠网模型(书本P67)第二讲 消费者理论(效用理论)一、效用及其属性1效用消费者消费某种 商品时所感受到的满足程度(1)基数效用论(2)序数效用论 2属性(1)边际效用递减规律 随着某种商品消费量的不断增加,消费者从每一个增加的商品中所获得的满足程度将不断减少总效用(TU):一定数量的商品使消费者获得的满足程度的总和边际效用(MU):增加一个单位的商品消费使总效用增加的数量0········TUMUTU(MU)例如:包子12345678效用6543210-1总效用611151820212120边际是总量的变化程度(变化率),在坐标图上表现为曲线的斜率TU> 0TU”< 0 (变化率是减少的)U(总量的变化) U”(增量的变化)0U0U U> 0 U”> 0 U> 0 U”< 03边际替代率递减规律在总效用不变的前提下,随着某种商品消费量的不断增加,消费者愿意放弃另一种商品的数量将不断减少(1)无差异曲线(等效用曲线)能够使消费者获得同样满足程度的两种商品不同组合的轨迹例如:假设下列任何一个组合的总效用相同苹果梨8264280BAX(苹果)Y(梨)X1X2Y1Y2上图中曲线AB即为无差异曲线它需要满足下列假定:无差异曲线总是凸向原点离原点越远的无差异曲线代表的效用水平越高两条无差异曲线在同一个坐标内不允许相交(2)边际替代率(MRS)RCS在总效用不变的前提下,增加某一商品的消费与必须减少的另一种商品的消费之间的比率MRS = (考察它的绝对量)0BAYX如图所示,MRS即为总效用曲线的斜率二、消费者均衡与消费者的行为规范1消费者均衡的定义在一定的收入和价格水平下,消费者购买一定数量和品种的商品时总效用最大,从而不再改变消费结构的状态2每元边际效用均等规律在一定的收入和价格水平下,每单位货币所购买的商品具有相同的边际效用时,消费者才能获得总效用的最大化例如:商品1:效用 = 10 单位 价格 = 5 元 则: 每元效用 = 10/5 = 2商品2:效用 = 50 单位 价格 = 50 元 则: 每元效用 = 50/50 = 1假定消费者总是追求效用最大化(理性消费)那么如果: > ,则增加商品1的消费如果: < ,则增加商品2的消费如果: = ,总效用最大化 = = = = 即 =(i = 1, 2, 3, n)3消费者的切点定律在一定的收入和价格水平下,购买无差异曲线与预算线切点上的商品组合,消费者才能获得总效用的最大化(1)预算线:在一定的收入和价格水平下,消费者能购买到最大数量的商品组合轨迹M = P1X1 + P2X20X1X2消费可行性空间负债消费空间(预算线)(2)切点定律0无差异曲线X0Y0YXX0Y0的组合是现有消费水平下效用最大的预算线的斜率 = 无差异曲线斜率 时效用最大 = (每元效用理论等值)即:预算线的斜率 = 边际替代率第三讲 生产者理论一、生产理论1生产函数(1)一般表达式 Q = f(x1, x2, xn)x为生产要素劳动(L)资本(K)土地(企业家才干)基本生产要素包括:(2)简化形式: Q = f(L,K)(3)具体类型短期生产函数 Q = f(L,K)= f(L,)= f(L)长期生产函数 Q = f(L,K)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C-D生产函数)Q = ALKA:技术系数:劳动的产生系数:资本的产出系数一般来说,+=12短期生产函数Q = f(L)(1)边际产量递减规律(边际报酬)在技术水平和其它生产要素抽入不变的条件下,持续某一生产要素的投入,会使总产量增加,但超过一定临界点以后,总产量的增量会不断减少,直至出现负增长(2)对生产函数数量规律的具体考察0TPLQ拐点最高点增量增加增量减少总产量:TP = Q = f(L,K)= f(L,)= f(L) 即在K不变的情况下边际产量:MP = = 斜率0TPLQ拐点最高点MP记住:该图考试可能会要考到哦!在TP达到拐点时MP最大,当TP达到最高点时,MP = 0平均产量:AP = = 0TPLQ拐点最高点MPAPABCAP的最高点是AP与MP的交点例3-1-2-1:已知生产函数 Q = 21L + 9L2 L3求:AP,MP?解:AP = = 21 + 9L L2 MP = = = = TP= 21 + 18L 3L2(3)短期生产的均衡B点以前,随着劳动投入的增加,平均产量、总产量持续增加,因此,追加劳动投入,扩大生产规模对厂商总是有利的C点以后,随着劳动投入的增加,平均产量、总产量持续减少,因此,减少劳动投入,缩小生产规模对厂商总是有利的理性的厂商将把生产规模和劳动投入维持在B、C之间,这一区间即为短期生产的均衡区域例3-1-2-2:生产函数如上例求:该厂商短期生产的A、B、C点及短期生产的均衡区域并作简图加以说明解: A点:MP= 18 6L = 0 L = 3 B点:AP= 9 2L = 0L = 4.5APmax = 41.25 C点:Q= 21 + 9 × 2L 3L2 = 21 + 18L 3L2 = 0L = 7Qmax = 2453长期生产函数Q = f(L,K)(1)等生产曲线:在总产量不变的前提下,劳动与资本不同组合的轨迹BA0LKL2K2K1L1(2)边际技术替代率MRT(RTS)在总产量不变的前提下,劳动与资本互相替代的比率MRT = (3)边际技术替代率递减规律在总产量不变的前提下,持续增加某一生产要素的投入所能替代的另一生产要素的量交不断减少它有两个假定:边际产量递减 L和K相互完全替代(4)长期生产的均衡等成本线在总成本等生产要素既定的前提下,生产者可以购买到的两种生产要素不同组合的轨迹TC(总成本)= PLL + PKK即:K = PL:劳动力上的价格PK:资本上的价格0LK与预算线类似长期生产的切点定律等成本曲线与等产量曲线的切点,是L,K组合为最大产量点(在给定资源的前提下)即: 斜率相等0无差异曲线L*K*KL二、成本及其属性1成本的分类(1)机会成本和生产成本机会成本:生产要素用于某种特定的用途时,所放弃的在其它用途中所能得到的收益(2)隐含成本和显明成本隐含成本:企业自己拥有并自己使用的生产要素的价格(3)社会成本和个别成本社会成本:企业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由社会其它成员承担的成本损失(4)短期成本和长期成本短、长期判断标准:能否改变固定生产要素的投入(5)固定成本和可变成本固定成本:不随产量变化而变化的成本 如:前期研发费用、厂房、设备、机器、广告费等可变成本:随产量变化而变化的成本 如:燃料、原材料等2短期成本及其性质(1)短期成本的分析指标总成本(TC)= 固定成本(FC)+ 可变成本(VC)平均成本(AC)= 平均固定成本(AFC)= 平均可变成本(AVC)= 边际成本(MC)= 每增加一个产量使得总成本增加的部分3短期成本曲线及其性质(1)固定成本曲线C0QFC(2)可变成本曲线假设:C0QVC从原点出发,向右上方倾斜,先以递减的方式增长,然后以递增的方式增长(3)总成本曲线C0QTCFC位置由固守成本决定,形状由可变成本决定,即由可变成本曲线向上平移到固定成本的位置(4)平均固定成本曲线随产量增加持续下降C0QAFC(5)边际成本曲线(MC)、平均可变成本曲线(AVC)、平均成本曲线(AC)它们都是一条“U”字型的先降后升的曲线,到达最低点的顺序先后为MC,AVC,ACMC与AVC,AC相交于它们的最低点MC的最低点是TC与VC曲线的拐点C0QTCFCC0QMCACAVC例3-2-3-1:1)已知TC = 0.04Q3 0.8Q2 + 10Q +5求:FC,VC,AC,AFC,AVC,MC解:TC= 0.12Q2 1.6Q + 10MC = TCFC = 5 (不随Q变化)VC = TC FC = 0.04Q3 0.8Q2 + 10QAC = TC/Q = 0.04Q2 0.8Q + 10 +5/QAFC = FC/Q = 5/QAVC = VC/Q = 0.04Q2 0.8Q + 102)根据以下数据计算并填表(表中带*号的为已知条件)QTCFCVCACAFCAVCMC0840*840-190084060*900840606029408401004704205040*396084012032028040*204980840140245*2103520510208401802041683640*61080*8402401601404060技巧:先关注MC这列,因为MC=TC/Q,上下两行TC的差/Q的差 即为MC4长期成本曲线及其性质(1)长期总成本LTC曲线C0QTC1TC2TC3LTCFC1FC2FC3固定成本投入规模与产量规模相匹配LTC曲线:企业所有固定成本变动的范围包含在内的包络线LTC是STC(短期)的包络线,从原点出发,形状与STC相同可变、固定成本不区分LTC表示只要有足够的时间,厂商总可以使固定成本的规模适应自己的产量,从而使总成本最低(2)长期平均成本LAC曲线C0QSAC1SAC2SAC3LACLAC是SAC的包络线,其形状与SAC相同LAC表示厂商长期内在每一个产量水平上,可以实现最小的平均成本C0QLACC0QLAC变形的(3)长期边际成本LMC曲线(p202)LMC的形状与SMC相同,它的最低点是LTC的拐点LMC与LAC相交时,后者处于它的最低点三、收益与利润1收益、成本与利润收益广义成本经济利润(超额利润)会计成本必要利润(机会成本)利润2总收益(TR)TR = P × Q (1)在销售价格不变的情况下(p213)R0QTR(1)完全竞争市场(2)在销售价格递减的情况下(p243)R0QTR (2)垄断市场3平均收益(AR)AR = = P(1)在销售价格不变的条件下R0QAR=P(2)在销售价格递减的条件下R0QAR=P4边际收益(MR)MR =(1)销售价格不变R0QMR=AR=P(2)销售价格递减曲线是一条向右下倾斜的直线,但其斜率是平均收益曲线的两倍简单推理过程:假定 Q = a bP;P = a bQAR = P = a bPTR = P Q = Q (a bQ)MR = TR= a 2bQ边际收益曲线的斜率是平均收益曲线的两倍R0QMRAR5利润最大化及其条件CR0QTRTC亏损区间盈利区间亏损区间盈亏相等点Q*利润最大化切线(1)销售价格不变TR的斜率即为MR切线的斜率(也就是TC的斜率)即为MCCR0QTCTR即 MR = MC时利润最大化MR = MC时利润最大化也可以这样C.R0QMCMRQ*Q*左边:MR > MC 即增加Q,TR > TC,有利润空间Q*右边:MR < MC 即增加Q,TR < TC,亏损第四讲 市场理论一、完全竞争市场1定义无数分散的厂商,生产和销售同一种产品的市场组织条件:价格的客观性(价格不可能被操控)产品的同质性进出该行业没有障碍信息完全2需求特征(1)行业的需求曲线 向右下倾斜P0Qd(2)个别企业的需求曲线与横轴平行P0Qd3完全竞争市场的短期均衡结合实例(杭州的餐饮业):P0QMCACAVCP1P2P3P4Q*P0Qd = P = AR = MR杭州的餐饮业,它是个充分竞争的市场,可以认为是完全竞争。如上图:P1:AR > AC (MR = MC = P = AR) 阴影区为总利润P2:AR = AC 利润 = 0P3:AR < AC 亏损(做比不做少亏损一点)P4:AR = AVC 生产与不生产一个样,都要亏损一样多P5:AR < AVC 停产结论(条件):MR = MCMR AVC即:MC = MR AVC4完全竞争市场的长期均衡P0QLMCLACP1P*P2Q*P = AR = MR均衡点:生产者可以获得利润最大化,消费者可以最低价格获得需求结论:LMC = MR = LAC二、完全垄断市场1定义某种产品的生产和销售被一个厂商所控制的市场组织(1)价格的主观性:厂商具有价格控制权(2)产品的排它性:某产品没有相应的替代品(3)生产的唯一性:厂商进入市场的门槛太高,不能进入2原因(1)资源垄断(自然垄断)(2)行政垄断(3)专利垄断3市场需求状况行业的需求 = 企业的需求0dQPP0QMCACAVCQ*MRP*d = P = AR4短期均衡Q*要通过需求曲线来决定P*Q*是MR = MC交点决定,即最优产量MRP0QMCACAVCQ*P*d = P = AR追求亏损最小化MCMRP0QACAVCQ*P*d = P = AR如:专利所付出的成本高于需求停业结论:MC = MR AVC(P = AR > MR)要求:通过计算作图MRP0QLMCLACQ*P*d = P = AR5长期均衡LMC = MR LAC三、垄断竞争市场1定义许多厂商共同生产和销售某一类既有差别但又可以互相替代的产品的市场组织2需求状况(1)垄断性的需求曲线(d)体现行业的垄断性,产品的差别性,表示个别厂商单独行为时所面对的需求状况,其斜率较小(2)竞争性的需求曲线(D)P0QDd”ddQ4Q1Q3Q5Q2P3P2P1体现行业的竞争性,产品的替代性,表示许多厂商共同行为时所面对的需求状况,其斜率较大对上图的解释:可以结合四川长虹的彩电价格大战的实例某家企业C降价P1 à P2,则相应的 Q1 à Q2全行业 Q2 à Q3 达到暂时的均衡,企业C的需求曲线也相应的d à d企业C继续降价P2 à P3,则相应的 Q3 à Q4全行业 Q4 à Q5 达到暂时的均衡,企业C的需求曲线也相应的dà d”3短期均衡图例参见书本p256注意:MR的斜率 = 2 * d的斜率MR = MC的交叉点上得到与d对应的P1,随着P的变化,d会发生平移,MR也会发生平移,MR与MC的交叉点会发生变化,又会引起新一轮的P变化均衡点:MR = MC d = D AR AVC4长期均衡MR = LMC d = D AR = LACP0QMCLACdDQ*P*MR四、寡头垄断1定义少数厂商控制产品生产和销售的市场组织(1)按寡头数量的多少分类双寡头多寡头(2)按产品的特征分类纯粹的寡头垄断(关键识别点:产品无差别)如:钢铁差别的寡头垄断(产品有差别)如:汽车(3)按相互关系对抗性联合性(托拉斯)P0QdQ*P1P*Q12需求状况拐折的需求曲线虚线部分的解释:(d上有折点)在寡头垄断市场,P* à P1时,市场反应较快,市场马上就会收缩到d线上比如说,某企业降价,其它企业马上跟进;某企业涨价,其它企业不会跟进P0QMCMCdMRMRQ1P1MR出现断裂,价格比较稳定3寡头垄断市场的均衡古尔诺模型(1)基本假定双寡头市场组织两个寡头厂商生产成本相同生产成本不变,即MC = 0P0Q(MC)d0.5QMR某一寡头A已进入该行业第一轮QA = Q这时B进入市场QB = (Q QA)= Q这样,A的均衡点会发生变化(原来Q的市场空间àQ的市场空间)第二轮A调整QA = (Q QB)= ×Q = QB调整QB = (Q QA)= ×Q = Q结论:QA = (Q QB) QA = QQB = (Q QA) QB = Q古尔诺解QA = QB = QQA + QB = Q一般解QA = QB = = QN = QQA + QB + + QN = Q第五讲 分配理论(生产要素理论)一、概述1劳动工资2资本利息3土地租金4企业家才能利润二、生产要素的需求生产要素的边际收益边际产值VMPVMP:每增加一个生产要素使总收益增加的数量VMP = MP(边际产量)× P (书本p281)P0LVMPMPP0Lw2生产要素的边际成本生产要素的价格(工资)3生产要素的使用原则 VMP = wP0LwVMPL*L*左边:VMP > 工资水平,意味着凡是新增加L,收益 > 工资L*右边:VMP < 工资水平,意味着凡是新增加L,收益 < 工资所以,L*是均衡点(利润最大化)注意:以上的讨论是基于产品和要素的完全竞争市场下面的曲线分别指在不同的市场条件下:VMP 产品完全竞争w 要素完全竞争MRP 产品垄断MFC 要素垄断另外,完全竞争的曲线图参见书本p283图8-1,垄断竞争的曲线图参见书本p296图8-6,MFC曲线图参见书本p303产品要素使用原则完全竞争完全竞争VMP = w完全竞争垄断VMP = MFC垄断完全竞争MRP = w垄断垄断MRP = MFCP0LwVMPMFCMRP三、生产要素的供给1生产要素的分割 = l(自用要素)+ L(出售要素)2要素供给的原则MUl = MUL若MUl > MUL ,则把更多的时间配置给自用要素若MUl < MUL ,则把更多的时间配置给出售要素P0L该图对要素都有一般性意义P0LL*P*四、要素供求的均衡洛伦兹曲线和基尼系数(书本p342表9-1,图9-16)结论:G = 第六讲 交换理论一、最优交换及其实现条件1基本假定(1)只有两个消费者A和B(2)只有两种产品x和y(3)无剩余产品 = ax + bx = ay + by(4)A和B的消费偏好已知y0xb3b2b1y0xa3a2a1b的偏好a的偏好(a对x和y的无差异曲线,无差异曲线两图能重叠)b的偏好:旋转180度y0xa3a2a1y0xb3b2b1axbxayby = ax + bx = ay + bya,b无差异曲线切点上都意味着最优分配状况切点的连线叫做交换的契约线MRSa = MRSb 即:边际替代率相等该公式所表达的意思:给出交换的底线,即任何一方都不会损失,否则交换不成立二、帕累托最优1帕累托改进资源重新配置后,可以增加一个人的福利而不减少其它任何人福利的状态如:农村联产承包制,个人、集体、国家都得利2帕累托最优(一系列帕累托改进之后就得到帕累托最优)资源配置正处于不减少其它人的福利就无法增进任何一个人福利的状态,该状态即为社会资源配置的最优状态3帕累托次优帕累托最优状态在现实生活中往往难以达到,所以退而求其次-帕累托次优三、阿罗不可能定理1给定偏好状态假定:a,b,c三人,x,y,z三种状态(偏好,比如增加税率、不变、降低税率)a的偏好:x > y > zb的偏好:y > z > xc的偏好:z > x >y2投票表决对y与z投票对x与z投票对x与y投票a投ya投xa投xb投yb投zb投yc投zc投zc投xy > z 通过z > x 通过x > y 通过以上的结果表明:x > y, y > z, z > x 这样的结果显然是矛盾的所以阿罗认为:福利是不可度量的第七讲 市场失灵理论一、垄断P0QTRQ*P*d1消费者剩余阴影面积:消费者剩余2垄断的低效率(书本p414)二、公共产品1定义不具备消费排它性的产品,比如说道路、军队、警察等三、生产的外部性1定义厂商的个别成本与个别收益与社会的个别成本与个别收益之间的差别所引起的经济现象(1)正外部性(如:名牌学校)厂商社会收益 > 个别收益(2)负外部性(如:有环境污染的企业)2对效率的损害P0QMCMR2MR1Q1Q2(1)正外部性P0QMC2(社会)MRQ2Q1MC1(个别)(2)负外部性四、信息不对称(最常见的说法是来自二手汽车市场)1信息不完全2信息不对称五、个性理性和集体理性的矛盾搏弈论介绍囚徒困境A、B两个囚徒,他们是否招供会带来下面的影响(单位:监禁年数)A招供A不招供B招供3, 30,10B不招供10,01, 1尽管(1,1)这种组合是最佳的,但研究表明最终的均衡是(3,3)所以,纳什均衡要有解,必须双方有相同的信念

    注意事项

    本文(浙江大学-微观经济学讲义(DOC 41).docx)为本站会员(小飞机)主动上传,三一办公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办公(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

    三一办公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