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办公! | 帮助中心 三一办公31ppt.com(应用文档模板下载平台)
三一办公
全部分类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
  • 建筑/施工/环境>
  • 毕业设计>
  • 工程图纸>
  • 教育教学>
  • 素材源码>
  • 生活休闲>
  • 临时分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办公 > 资源分类 > PPT文档下载  

    四章脑性瘫痪儿童的康复课件.ppt

    • 资源ID:1640384       资源大小:943.21KB        全文页数:148页
    • 资源格式: PPT        下载积分:20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20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四章脑性瘫痪儿童的康复课件.ppt

    第四章脑性瘫痪儿童的康复,第四章脑性瘫痪儿童的康复,优选第四章脑性瘫痪儿童的康复,优选第四章脑性瘫痪儿童的康复,疾病康复 人民卫生出版社,3,第一节 概 述,一、基本概念脑性瘫痪(cerebral Palsy ,CP)是指由于出生前、出生大脑出生后一个月内大脑发育时期的非进行性脑损伤所致的综合征。,疾病康复 人民卫生出版社3第一节 概 述一、基本概念,疾病康复 人民卫生出版社,4,主要表现为中枢性运动障碍和姿势异常,同时往往伴有精神发育迟滞、癫痫、视听觉、语言、摄食等障碍。,第一节 概 述,疾病康复 人民卫生出版社4主要表现为中枢性运动障碍和姿势,疾病康复 人民卫生出版社,5,尽管脑性瘫痪的临床症状可随着年龄的增长和脑的发育成熟而改变,但其中枢神经系统的病变却是固定不变的。,第一节 概 述,疾病康复 人民卫生出版社5尽管脑性瘫痪的临床症状可随着年,疾病康复 人民卫生出版社,6,二、主要病因,(一)妊娠期因素 (二)围产期因素 (三)新生儿期因素,第一节 概 述,疾病康复 人民卫生出版社6二、主要病因(一)妊娠期因素,疾病康复 人民卫生出版社,7,三、临床分型,第一节 概 述,疾病康复 人民卫生出版社7三、临床分型第一节 概 述,疾病康复 人民卫生出版社,8,(一)根据临床神经病学表现分类,1.痉挛型(spasticity)为最常见的类型 2.手足徐动型(athetosis)3.弛缓型(atonia) 4.共济失调型(ataxia) 5.震颤型(tremor) 6.混合型(mixed) 7.无法分类型(unclassified),第一节 概 述,疾病康复 人民卫生出版社8(一)根据临床神经病学表现分类,脑瘫易发生挛缩,患儿容易出现关节的变形,因此还要注意测量肢体的长度以及肢体的周径。疾病康复 人民卫生出版社阳性反应伸展位的下肢一屈曲,屈曲位的下肢立纠正流涎,增加唇、舌的力量,增加咀嚼能力,控制伸舌(2) 反射及运动反应异常Bobath提出了两种基本的治疗法则第二节 康复功能评定3)平衡反应迈步反应同侧上、下肢伸展并外展。捏抓动作完成后,如果能够自由进餐,则手指的技能也会提高。第二节 康复功能评定疾病康复 人民卫生出版社第二节 康复功能评定主要表现为中枢性运动障碍和姿势异常,同时往往伴有精神发育迟滞、癫痫、视听觉、语言、摄食等障碍。疾病康复 人民卫生出版社疾病康复 人民卫生出版社捏抓动作完成后,如果能够自由进餐,则手指的技能也会提高。3)平衡反应迈步反应,疾病康复 人民卫生出版社,9,痉挛型脑性瘫痪,第一节 概 述,脑瘫易发生挛缩,患儿容易出现关节的变形,因此还要注意测量肢体,疾病康复 人民卫生出版社,10,(二)根据瘫痪部位分类,1.单瘫(monplegia) 2.截瘫(paralegia) 3.偏瘫(hemiplegia) 4.三肢瘫(triplegia) 5.四肢瘫(quadriplegia or tetraplegia) 6.双偏瘫(double hemiplegia) 7.双瘫(diplegia),第一节 概 述,疾病康复 人民卫生出版社10(二)根据瘫痪部位分类1.单,疾病康复 人民卫生出版社,11,四、临床表现,第一节 概 述,疾病康复 人民卫生出版社11四、临床表现第一节 概,疾病康复 人民卫生出版社,12,(一)早期表现(6个月以内),1.身体发软及自发运动减少 2.身体发硬 3.对外界刺激反应迟钝及无反应 4.头围异常 5.体重增加不良、吮吸无力 6.固定姿势,第一节 概 述,疾病康复 人民卫生出版社12(一)早期表现(6个月以内),疾病康复 人民卫生出版社,13,固定姿势倒“U”形姿势,第一节 概 述,疾病康复 人民卫生出版社13固定姿势倒“U”形姿势第,疾病康复 人民卫生出版社,14,7.手握拳 8.身体扭曲 9.头部控制不良 10.斜视 11.不能伸手抓物,第一节 概 述,疾病康复 人民卫生出版社147.手握拳 第一节 概,疾病康复 人民卫生出版社,15,(612个月),1.不能翻身2.不能使用下肢 3.不能使用单手 4.指对指的精细动作的灵活,第一节 概 述,疾病康复 人民卫生出版社15(612个月) 1.不能翻,控制不稳定地摇晃身体,尤其是双手。平衡能力在1岁后提高较快 。疾病康复 人民卫生出版社疾病康复 人民卫生出版社疾病康复 人民卫生出版社疾病康复 人民卫生出版社(5) 莫勒(Moro)反射(拥抱反射)(三)合并障碍和继发障碍疾病康复 人民卫生出版社810月龄时基本完成仰卧位俯卧位坐位的体位变化,此期用手扶着物体也能够站立。疾病康复 人民卫生出版社第二节 康复功能评定(1) Ashworth评定法第二节 康复功能评定疾病康复 人民卫生出版社中脑及大脑皮质水平的反射根据患者是否需要他人帮助等情况,将患者的功能分为独立和依赖两大类,各包括了两个和五个功能级别,共计七个级别。第二节 康复功能评定抑制肌肉反射性痉挛阳性反应头部和躯干出现调整,即平衡板翘起的一侧躯干向上弯曲。,疾病康复 人民卫生出版社,16,5.不能独坐 6.不能独站 7.尖足站立 8.不能迈步,第一节 概 述,控制不稳定地摇晃身体,尤其是双手。疾病康复 人民卫生出版,疾病康复 人民卫生出版社,17,(二)主要障碍,第一节 概 述,疾病康复 人民卫生出版社17(二)主要障碍第一节 概,疾病康复 人民卫生出版社,18,1.运动障碍 (1) 肌张力异常 1) 肌张力过高 2) 肌张力过低 3) 肌张力波动 4) 肌张力不协调,第一节 概 述,疾病康复 人民卫生出版社181.运动障碍 第一节 概,疾病康复 人民卫生出版社,19,(2) 反射及运动反应异常 1) 原始反射持续存在 2) 病理反射的出现 3) 复杂的运动反应迟缓或缺如,病理性运动反射出现,第一节 概 述,疾病康复 人民卫生出版社19(2) 反射及运动反应异常,疾病康复 人民卫生出版社,20,2.感觉障碍 (1) 视力缺损(2) 听觉障碍(3) 触觉障碍,第一节 概 述,疾病康复 人民卫生出版社202.感觉障碍 第一节 概,疾病康复 人民卫生出版社,21,3.癫痫,第一节 概 述,疾病康复 人民卫生出版社213.癫痫 第一节 概 述,疾病康复 人民卫生出版社,22,4.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低下 (1) 进食困难 (2) 用厕困难 (3) 跌伤,第一节 概 述,疾病康复 人民卫生出版社224.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低下 第,疾病康复 人民卫生出版社,23,5. 言语与语言障碍 6.智力低下 7.人格与行为异常 8.学习困难,第一节 概 述,疾病康复 人民卫生出版社235. 言语与语言障碍 第一节,疾病康复 人民卫生出版社,24,(三)合并障碍和继发障碍,1.健康和体力的障碍 2.智能、情绪问题 3.癫痫 4.语言障碍 5.听觉障碍 6.视觉障碍,第一节 概 述,疾病康复 人民卫生出版社24(三)合并障碍和继发障碍 1,疾病康复 人民卫生出版社,25,五、诊断与鉴别诊断,第一节 概 述,疾病康复 人民卫生出版社25五、诊断与鉴别诊断第一节,疾病康复 人民卫生出版社,26,(一)诊断,1.致病因素发生在妊娠期,围产期或新生儿时期。2.婴儿时期出现的中枢性瘫疾。3.除外进行性疾病(代谢病、肿瘤等)所致的中枢性瘫痪。,第一节 概 述,疾病康复 人民卫生出版社26(一)诊断1.致病因素发生在,疾病康复 人民卫生出版社,27,(二)鉴别诊断,1.孤独症 2.先天性韧带松弛症 3.21三体综合征 4.异染性脑白质营养不良,第一节 概 述,疾病康复 人民卫生出版社27(二)鉴别诊断1.孤独症,疾病康复 人民卫生出版社,28,第二节 康复功能评定,疾病康复 人民卫生出版社28,第四章脑性瘫痪儿童的康复疾病康复 人民卫生出版社(一)早期表现(6个月以内)促进接近正常和正常的运动和技能。疾病康复 人民卫生出版社疾病康复 人民卫生出版社疾病康复 人民卫生出版社增强头,肩胛带,躯干和髋关节的稳定性。控制不稳定地摇晃身体,尤其是双手。疾病康复 人民卫生出版社Bobath认为治疗脑瘫必须从多方面着手,按照小儿生长发育的规律进行治疗。疾病康复 人民卫生出版社疾病康复 人民卫生出版社Bobath主要采用抑制异常姿势、促通正常姿势的方法小儿出生后的2个月内双手一直呈握拳状。疾病康复 人民卫生出版社疾病康复 人民卫生出版社约15月龄时,一个人独自上下楼梯,下楼梯比较困难,约45岁后才可以独自一人走下来。第二节 康复功能评定常用的评定方法是采用评定用量表智力评定所应用的智力量表分为筛查和诊断两种。疾病康复 人民卫生出版社,疾病康复 人民卫生出版社,29,第二节 康复功能评定,一、康复评定目的(一)了解患儿的功能障碍的性质、程度和影响范围 。(二)了解患儿的发育程度和发育障碍的状况以及发育障碍对患儿功能障碍的影响。(三)掌握患儿功能障碍的特点。,第四章脑性瘫痪儿童的康复疾病康复 人民卫生出版社29第二,疾病康复 人民卫生出版社,30,二、康复评定内容,(一)身体发育程度评定(二)运动功能评定1.小儿各阶段的运动功能发育主要观察全身的粗大运动和上肢的精细运动。,第二节 康复功能评定,疾病康复 人民卫生出版社30二、康复评定内容(一)身体发,疾病康复 人民卫生出版社,31,(1) 全身粗大运动的发育:Peabody运动发育量表(PDEMS)和脑瘫儿童粗大运动功能评估量表(GMFM),第二节 康复功能评定,疾病康复 人民卫生出版社31(1) 全身粗大运动的发育:,疾病康复 人民卫生出版社,32,1)1周龄期足月产的新生儿几乎没有自发的全身运动,终日在睡眠状态中度过。 2)2周1月龄期 可将头瞬间抬起,全身姿势仍是屈曲优势位。,第二节 康复功能评定,疾病康复 人民卫生出版社321)1周龄期足月产的新生儿几,疾病康复 人民卫生出版社,33,3)24月龄期 仰卧位时可将上肢缓慢举起来,4月龄头部和躯干可呈“直线状”。能翻身成俯卧位 。俯卧位时,用肘和前臂支撑上半部身体,保持头部垂直,巡视周围。,第二节 康复功能评定,疾病康复 人民卫生出版社333)24月龄期 第二节,疾病康复 人民卫生出版社,34,4)57月龄期 俯卧位能完全伸展两肘,用手掌支撑床面,使胸部抬起。 可用前臂触着床做腹式爬行或扶着东西坐起。,第二节 康复功能评定,疾病康复 人民卫生出版社344)57月龄期 第二节,疾病康复 人民卫生出版社,35,5)811月龄期 不需要帮助,自己取坐位。5月龄时可用双膝做四肢爬行交替运动。810月龄时基本完成仰卧位俯卧位坐位的体位变化,此期用手扶着物体也能够站立。去掉支持物,独立站需要11个月左右。,第二节 康复功能评定,疾病康复 人民卫生出版社355)811月龄期 不需要帮,疾病康复 人民卫生出版社,36,6)12月龄期 进入该阶段小儿大体上完成了从仰卧位转动躯干成为俯卧位,经过四肢爬行位,高爬行位(即用手掌和足底爬行)进入站立的动作。,第二节 康复功能评定,疾病康复 人民卫生出版社366)12月龄期 进入该阶段,疾病康复 人民卫生出版社,37,7)1岁后的步行在幼儿运动行动上,能够步行是一个划时代的变化,平均出现时间为1215月龄。约15月龄时,一个人独自上下楼梯,下楼梯比较困难,约45岁后才可以独自一人走下来。 初学走路时,身体时有向前方“突进现象”。平衡能力在1岁后提高较快 。,第二节 康复功能评定,疾病康复 人民卫生出版社377)1岁后的步行在幼儿运动行,疾病康复 人民卫生出版社,38,(2) 精细运动的发育 上肢的精细运动主要表现在手指方面的功能发育情况。 上肢运动中主要的动作是把手伸向物体(reach)、抓住物体(grasp)和放开物体(release)。,第二节 康复功能评定,疾病康复 人民卫生出版社38(2) 精细运动的发育第二节,疾病康复 人民卫生出版社,39,小儿出生后的2个月内双手一直呈握拳状。 4月龄时一直握拳的手松开。6月龄时能用单手向目的物伸抓,能使物体在两手之间传递。 89月龄能分别用左右手同时拿着东西,如果再给第三个东西,会放下一个手中的东西,去取新给的东西。,第二节 康复功能评定,疾病康复 人民卫生出版社39小儿出生后的2个月内双手一直,(2)对于手可以张开但抓握有困难的患儿,可将物体放入患儿手中,帮助其屈曲手指抓握住物体。促进接近正常和正常的运动和技能。牵拉一侧上肢时,被牵拉肢体的对侧出现上述平衡反应即躯干侧弯,上下肢伸展、外展。患儿在坐位时不能保持平衡,首先可以训练他的上肢保护性反应能力。尽量避免诱发ATNR等反射活动,特别是头持续地转向一侧。(4) 交叉性内收肌反射出现时间出生时至2个月。越早期治疗效果越好,尤其3个月以内。除外进行性疾病(代谢病、肿瘤等)所致的中枢性瘫痪。疾病康复 人民卫生出版社疾病康复 人民卫生出版社(1)非对称性紧张性颈反射出现时间出生时至2个月。疾病康复 人民卫生出版社捏抓动作完成后,如果能够自由进餐,则手指的技能也会提高。疾病康复 人民卫生出版社主要是进行各种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训练。或不能完成头后仰,肩后伸,躯干及上下肢伸展动作。,疾病康复 人民卫生出版社,40,手指的把持动作最初是用全部手指和手掌抓握发展成拇指,示指和中指的对抓动作最后发展成拇指与示指的捏抓动作。(1012月龄时完成 ),第二节 康复功能评定,(2)对于手可以张开但抓握有困难的患儿,可将物体放入患儿手中,疾病康复 人民卫生出版社,41,捏抓动作,第二节 康复功能评定,疾病康复 人民卫生出版社41捏抓动作第二节 康复功能评,疾病康复 人民卫生出版社,42,捏抓动作完成后,如果能够自由进餐,则手指的技能也会提高。,第二节 康复功能评定,疾病康复 人民卫生出版社42 捏抓动作,疾病康复 人民卫生出版社,43,抛扔东西的动作约在2岁半时开始出现。,第二节 康复功能评定,疾病康复 人民卫生出版社43抛扔东西的动作约在2岁半时开,疾病康复 人民卫生出版社,44,2.肌力的评定临床上多采用徒手肌力检查 。,第二节 康复功能评定,疾病康复 人民卫生出版社442.肌力的评定第二节 康复,疾病康复 人民卫生出版社,45,3.关节活动度的评定 脑瘫患儿应在在被动运动下进行对关节活动范围的测定。 脑瘫易发生挛缩,患儿容易出现关节的变形,因此还要注意测量肢体的长度以及肢体的周径。,第二节 康复功能评定,疾病康复 人民卫生出版社45 3.关节活动度的评定,疾病康复 人民卫生出版社,46,4.肌张力的评定(1) Ashworth评定法(2) 残疾人运动会分级法,第二节 康复功能评定,疾病康复 人民卫生出版社464.肌张力的评定第二节 康,疾病康复 人民卫生出版社,47,(三)神经发育综合评定,神经发育的综合评定主要针对在各类反射和反应的出现与消失的时机,以及反射和反应的表现状况。,第二节 康复功能评定,疾病康复 人民卫生出版社47(三)神经发育综合评定,疾病康复 人民卫生出版社,48,1.脊髓水平反射 脊髓水平反射包括屈肌收缩反射、伸肌伸张反射、交叉性伸展反射、莫勒反射、抓握反射等。,第二节 康复功能评定,疾病康复 人民卫生出版社481.脊髓水平反射第二节 康,疾病康复 人民卫生出版社,49,脊髓水平的反射多在妊娠28周时出现。 出生后两个月以内反射存在,两个月消失为正常。如果两个月以后仍继续存在,提示中枢神经系统 成熟迟滞、神经反射发育迟滞。,第二节 康复功能评定,疾病康复 人民卫生出版社49 脊髓水平的反射多,疾病康复 人民卫生出版社,50,(1) 屈肌收缩反射阳性反应受到刺激的下肢出现失去控制的屈曲反射,足趾伸展,踝关节背屈。,第二节 康复功能评定,疾病康复 人民卫生出版社50(1) 屈肌收缩反射第二节,疾病康复 人民卫生出版社,51,(2) 伸肌伸张反射阳性反应被刺激的下肢失去控制地呈伸展位。,第二节 康复功能评定,疾病康复 人民卫生出版社51(2) 伸肌伸张反射第二节,疾病康复 人民卫生出版社,52,(3) 交叉性伸展阳性反应伸展位的下肢一屈曲,屈曲位的下肢立即伸展。,第二节 康复功能评定,疾病康复 人民卫生出版社52(3) 交叉性伸展第二节,疾病康复 人民卫生出版社,53,(4) 交叉性内收肌反射阳性反应对侧下肢内收,内旋,踝关节跖屈(典型的剪刀状体位),第二节 康复功能评定,疾病康复 人民卫生出版社53(4) 交叉性内收肌反射第二,疾病康复 人民卫生出版社,54,(5) 莫勒(Moro)反射(拥抱反射) 阳性反应上肢外展外旋,伸展(或屈曲),手指伸展并外展,吓哭后双上肢屈曲、内收并于胸前交叉。,第二节 康复功能评定,疾病康复 人民卫生出版社54(5) 莫勒(Moro)反射,疾病康复 人民卫生出版社,55,莫勒(Moro)反射,第二节 康复功能评定,疾病康复 人民卫生出版社55莫勒(Moro)反射第二节,疾病康复 人民卫生出版社,56,(6) 抓握反射 阳性反应手指或足趾屈曲。,第二节 康复功能评定,疾病康复 人民卫生出版社56(6) 抓握反射 第二节,疾病康复 人民卫生出版社,57,抓握反射,第二节 康复功能评定,疾病康复 人民卫生出版社57抓握反射第二节 康复功能评,疾病康复 人民卫生出版社,58,2.脑干水平的反射脑干水平反射是精细的姿势反射。它是肌肉张力的调整反应。全身肌张力随着头部与身体的位置关系变化以及体位变化而发生变化。,第二节 康复功能评定,疾病康复 人民卫生出版社582.脑干水平的反射第二节,疾病康复 人民卫生出版社,59,脑干水平的反射几乎不产生运动,它主要是通过调整肌张力对姿势产生影响,故又将脑干水平反射称为调整反射。,第二节 康复功能评定,疾病康复 人民卫生出版社59脑干水平的反射几乎不产生运动,疾病康复 人民卫生出版社,60,脑干水平的反射在正常小儿出生时出现,根据反射的不同,维持4个月到8、9岁不等。反射在该消失的月(年)龄消失为正常;如超过应当消失的月(年)龄反射仍存在,提示中枢神经系统发育迟滞如脑瘫患儿。,疾病康复 人民卫生出版社60脑干水平的反射在正常小儿出生,疾病康复 人民卫生出版社,61,(1)非对称性紧张性颈反射阳性反应头部转向侧的上、下肢伸展或伸肌肌张力增高;另一侧的上、下肢屈曲,或屈肌张力增高,犹如“击剑”姿势。出现时间出生时。消失时间46个月。,第二节 康复功能评定,疾病康复 人民卫生出版社61(1)非对称性紧张性颈反射第,疾病康复 人民卫生出版社,62,非对称性紧张性颈反射,第二节 康复功能评定,疾病康复 人民卫生出版社62非对称性紧张性颈反射第二节,疾病康复 人民卫生出版社,63,(2)对称性紧张性颈反射姿势一阳性反应上肢屈曲或屈肌张力增高,下肢伸展或伸肌张力增高。姿势二阳性反应两上肢伸展或伸肌的肌张力增高,两下肢屈曲或屈肌的肌张力增高。出现时间46个月。消失时间812个月。,第二节 康复功能评定,疾病康复 人民卫生出版社63(2)对称性紧张性颈反射第二,疾病康复 人民卫生出版社,64,对称性紧张性颈反射,第二节 康复功能评定,疾病康复 人民卫生出版社64对称性紧张性颈反射第二节,疾病康复 人民卫生出版社,65,对称性紧张性颈反射,第二节 康复功能评定,疾病康复 人民卫生出版社65对称性紧张性颈反射第二节,疾病康复 人民卫生出版社,66,(3)对称性紧张性迷路反射仰卧位姿势阳性反应四肢伸展,伸肌张力增高。俯卧位姿势阳性反应四肢屈曲,屈肌张力增高;或不能完成头后仰,肩后伸,躯干及上下肢伸展动作。出现时间出生时。消失时间46个月。,第二节 康复功能评定,疾病康复 人民卫生出版社66(3)对称性紧张性迷路反射第,疾病康复 人民卫生出版社,67,(4)联合反应 阳性反应对侧的肢体出现同样的动作或身体的其他部位肌张力明显增高。出现时间出生时3个月。消失时间89岁。,第二节 康复功能评定,疾病康复 人民卫生出版社67(4)联合反应 第二节 康,疾病康复 人民卫生出版社,68,(5)阳性支持反射阳性反应下肢伸肌肌张力增高,僵硬伸展,甚至引起膝反张,踝关节跖屈。出现时间出生时消失时间8个月。,第二节 康复功能评定,疾病康复 人民卫生出版社68(5)阳性支持反射第二节,疾病康复 人民卫生出版社,69,3.中脑及大脑皮质水平的反射将中脑及大脑皮质水平的反射称为“反应”,它特指婴儿时期出现并终生存在的较高水平的反射 。这些反射是正常姿势控制和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调整反应、保护反应及平衡反应。 大脑皮质水平反应的发育标志着平衡反应发育成熟,。,第二节 康复功能评定,疾病康复 人民卫生出版社693.中脑及大脑皮质水平的反射,疾病康复 人民卫生出版社,70,(1)调整反应,第二节 康复功能评定,疾病康复 人民卫生出版社70(1)调整反应第二节 康复,疾病康复 人民卫生出版社,71,1)颈部调整反应阳性反应整个身体随着头部的旋转而向相同的方向旋转。出现时间出生后个月。消失时间出生后个月。,第二节 康复功能评定,疾病康复 人民卫生出版社711)颈部调整反应第二节 康,疾病康复 人民卫生出版社,72,2)躯干调整反应阳性反应身体分节旋转,即头部先旋转,接着两肩旋转,最后骨盆旋转。出现时间46个月。消失时间出生后18个月。,第二节 康复功能评定,疾病康复 人民卫生出版社722)躯干调整反应第二节 康,疾病康复 人民卫生出版社,73,3)头部迷路性调整反应阳性反应主动地将头抬起至正常位,即面部与地面垂直,口呈水平位。出现时间出生时2个月。消失时间终生存在。,第二节 康复功能评定,疾病康复 人民卫生出版社733)头部迷路性调整反应第二节,疾病康复 人民卫生出版社,74,4)视觉调整反应阳性反应主动地抬起头至正常位,即面部与地面垂直,口呈水平位。出现时间出生时至2个月。消失时间终生存在。,第二节 康复功能评定,疾病康复 人民卫生出版社744)视觉调整反应第二节 康,疾病康复 人民卫生出版社,75,(2)保护性伸展反应阳性反应双上肢或双下肢伸张并外展以支撑身体和保护身体不摔倒。出现时间上肢,出生后46个月。 下肢,出生后69个月。消失时间终生存在。,第二节 康复功能评定,疾病康复 人民卫生出版社75(2)保护性伸展反应第二节,疾病康复 人民卫生出版社,76,(3)平衡反应1)平衡反应倾斜反应 阳性反应头部和躯干出现调整,即平衡板翘起的一侧躯干向上弯曲。同侧上、下肢伸展并外展。对侧肢体出现保护性伸展反应。,第二节 康复功能评定,疾病康复 人民卫生出版社76(3)平衡反应第二节 康复,疾病康复 人民卫生出版社,77,平衡反应倾斜反应,第二节 康复功能评定,疾病康复 人民卫生出版社77平衡反应倾斜反应第二节,疾病康复 人民卫生出版社,78,出现时间俯卧位,出生后6个月。 仰卧位和坐位出生后78个月。 膝手卧位,出生后912个月。站立位,出生后1221个月。消失时间终生存在。,第二节 康复功能评定,疾病康复 人民卫生出版社78出现时间 第二节 康复功,疾病康复 人民卫生出版社,79,2)平衡反应姿势固定阳性反应推被检查者时,头、躯干向受力侧屈曲,受力侧上、下肢伸展、外展,对侧可见保护性伸展反应。牵拉一侧上肢时,被牵拉肢体的对侧出现上述平衡反应即躯干侧弯,上下肢伸展、外展。,第二节 康复功能评定,疾病康复 人民卫生出版社792)平衡反应姿势固定第二节,疾病康复 人民卫生出版社,80,出现时间坐位,出生后78个月。膝手卧位,出生后912个月。跪位,出生后15个月。站立位,出生后1221个月。消失时间终生存在。,第二节 康复功能评定,疾病康复 人民卫生出版社80出现时间第二节 康复功能评,疾病康复 人民卫生出版社,81,3)平衡反应迈步反应 阳性反应为了维持平衡,脚相应地向侧方或前方、后方迈出一步,头或躯干出现调整。出现时间出生后1518个月。消失时间终生存在。,第二节 康复功能评定,疾病康复 人民卫生出版社813)平衡反应迈步反应 第二,疾病康复 人民卫生出版社,82,平衡反应迈步反应,第二节 康复功能评定,疾病康复 人民卫生出版社82平衡反应迈步反应第二节,疾病康复 人民卫生出版社,83,平衡反应迈步反应,向侧方迈步,第二节 康复功能评定,疾病康复 人民卫生出版社83平衡反应迈步反应向侧方迈,疾病康复 人民卫生出版社,84,(四)智力的评定,常用的评定方法是采用评定用量表智力评定所应用的智力量表分为筛查和诊断两种。,第二节 康复功能评定,疾病康复 人民卫生出版社84(四)智力的评定常用的评定方,疾病康复 人民卫生出版社,85,最常见的筛查测验手段是丹佛发育筛选测验,适用于从出生至6岁儿童。 诊断性检测是我国修订的韦氏儿童智力量表、斯坦福比奈智力量表等。,第二节 康复功能评定,疾病康复 人民卫生出版社85最常见的筛查测验手段是丹佛发,疾病康复 人民卫生出版社,86,(五)听力功能评定,脑瘫患儿经常伴有耳聋,尤其是手足徐动型患儿更常见。通常为先天性耳聋(传导性耳聋和感音神经性聋)。,第二节 康复功能评定,疾病康复 人民卫生出版社86(五)听力功能评定脑瘫患儿经,疾病康复 人民卫生出版社,87,(六)言语功能评定,小儿的言语是随着发育的成长逐步达到完善的。如果两周岁的小儿还不会言语应当引起注意,并密切观察。 脑瘫患儿的言语障碍主要有两类构音障碍和言语发育迟滞。,第二节 康复功能评定,疾病康复 人民卫生出版社87(六)言语功能评定 小儿的言,疾病康复 人民卫生出版社,88,(七)感知觉评定,感知觉检查按一般临床方法进行。 检查起来困难,准确性差,所以一般只做智力评定,不再详细检查。,第二节 康复功能评定,疾病康复 人民卫生出版社88(七)感知觉评定感知觉检查按,疾病康复 人民卫生出版社,89,(八)功能独立性评定,1.评定内容 FIM的评定内容共有18个项目,分别评定患者六个方面的能力 。,第二节 康复功能评定,疾病康复 人民卫生出版社89(八)功能独立性评定 1.,疾病康复 人民卫生出版社,90,2.评定标准根据患者是否需要他人帮助等情况,将患者的功能分为独立和依赖两大类,各包括了两个和五个功能级别,共计七个级别。,第二节 康复功能评定,疾病康复 人民卫生出版社90 2.评定标准第二节 康复,疾病康复 人民卫生出版社,91,第三节 康复治疗,疾病康复 人民卫生出版社91第三节 康复治疗,疾病康复 人民卫生出版社,92,一、康复治疗目的,采用各种有益的手段,对脑瘫患儿进行全面的康复治疗,减轻致残因素造成的后果,尽最大努力改善功能,提高运动能力、言语功能和生活自理能力,争取达到能够接受教育(正常教育或特殊教育)和生活自理,最大限度地回归社会。,第三节 康复治疗,疾病康复 人民卫生出版社92一、康复治疗目的采用各种有益,疾病康复 人民卫生出版社,93,(一)总体目标,1.防治畸形。2.使肌张力趋于正常化。3.鼓励对称性的活动和双手的活动。4.促进接近正常和正常的运动和技能。5.早期要限制较轻侧肢体对较重侧肢体的代偿。6.努力改善较重的一侧肢体。7.鼓励儿童学做与日常生活有关的活动。,第三节 康复治疗,疾病康复 人民卫生出版社93(一)总体目标1.防治畸形。,疾病康复 人民卫生出版社,94,(二)痉挛型脑性瘫痪的治疗目标,1.减轻痉挛。2.阻止异常的姿势和运动。3.促进总体模式的分离。4.尽量避免诱发ATNR等反射活动,特别是头持续地转向一侧。5.应用反射性抑制技术(RIP技术)。6.预防肢体变形。,第三节 康复治疗,疾病康复 人民卫生出版社94(二)痉挛型脑性瘫痪的治疗目,疾病康复 人民卫生出版社,95,(三)手足徐动型脑性瘫痪的治疗目标,1.增强头,肩胛带,躯干和髋关节的稳定性。2.鼓励保持在不自主运动最少的位置上。3.促进分段运动。4.学会双手抓握以控制不随意运动。,第三节 康复治疗,疾病康复 人民卫生出版社95(三)手足徐动型脑性瘫痪的治,疾病康复 人民卫生出版社,96,(四)共济失调型脑性瘫痪的治疗目标,1.提高膝立,站立和步行的平衡能力。2.学会稳定的站立和步行。3.控制不稳定地摇晃身体,尤其是双手。,第三节 康复治疗,疾病康复 人民卫生出版社96(四)共济失调型脑性瘫痪的治,疾病康复 人民卫生出版社,97,二、基本原则,(一)“三早原则”早发现,早确诊和早治疗的“三早原则”尤为重要。 (二)综合治疗的原则(三)个体化原则(四)促进适应的原则,第三节 康复治疗,疾病康复 人民卫生出版社97二、基本原则(一)“三早原则,疾病康复 人民卫生出版社,98,三、常见康复治疗学派,(一)Bobath疗法(二)Vojta疗法(三)引导式教育(四)感觉整合疗法,第三节 康复治疗,疾病康复 人民卫生出版社98三、常见康复治疗学派(一)B,疾病康复 人民卫生出版社,99,(一)Bobath疗法,Bobath疗法又称为神经发育疗法(Neurodevelopmentaltreatments,NDT) Bobath主要采用抑制异常姿势、促通正常姿势的方法,第三节 康复治疗,疾病康复 人民卫生出版社99(一)Bobath疗法Bob,疾病康复 人民卫生出版社,100,Bobath提出了两种基本的治疗法则抑制异常姿势和运动的模式,尤其针对异常紧张性姿势反射的抑制。促进正常姿势和运动模式,特别强调对调整反应和平衡反应的促进。,第三节 康复治疗,疾病康复 人民卫生出版社100Bobath提出了两种基本,疾病康复 人民卫生出版社,101,Bobath认为治疗脑瘫必须从多方面着手,按照小儿生长发育的规律进行治疗。,第三节 康复治疗,疾病康复 人民卫生出版社101Bobath认为治疗脑瘫必,疾病康复 人民卫生出版社,102,(二)Vojta疗法,Vojta疗法又称Vojta诱导疗法 。由反射性俯爬与反射性翻身组成的、诱导出反射性移动运动的促通治疗手法。反射性俯爬与反射性翻身是Vojta疗法的核心。,第三节 康复治疗,疾病康复 人民卫生出版社102(二)Vojta疗法Voj,疾病康复 人民卫生出版社,103,Vojta法的基本原理是通过诱发反射性移动运动,促进正常反射通路与运动模式,抑制异常反射通路与运动模式来达到治疗的目的。 越早期治疗效果越好,尤其3个月以内。Vojta疗法应用范围广,从新生儿到年长儿都可以使用。,第三节 康复治疗,疾病康复 人民卫生出版社103Vojta法的基本原理是通,疾病康复 人民卫生出版社,104,(三)引导式教育,引导式教育疗法(conductive education,CE)又称Peto法 。,第三节 康复治疗,疾病康复 人民卫生出版社104(三)引导式教育引导式教育,疾病康复 人民卫生出版社,105,显著特点是最大限度地引导调动脑瘫患儿自主运动的潜力,以娱乐性和节律性意向激发患儿的兴趣及参与意识。,第三节 康复治疗,疾病康复 人民卫生出版社105显著特点是最大限度地引导调,疾病康复 人民卫生出版社,106,将运动、语言、理解、智力开发、社会交往和行为矫正等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进行全面的康复训练 。,第三节 康复治疗,疾病康复 人民卫生出版社106将运动、语言、理解、智力开,疾病康复 人民卫生出版社,107,(四)感觉整合疗法,感觉整合,是指大脑将身体各部分感觉器官(眼、耳、口、鼻、皮肤等)输入的各种感觉刺激信息(视、听、嗅、味、触等)进行组织加工、综合处理的过程。,第三节 康复治疗,疾病康复 人民卫生出版社107(四)感觉整合疗法感觉整合,疾病康复 人民卫生出版社,108,感觉整合训练,是为了使脑瘫患儿充分感知各种刺激,在大脑进行感觉的整合,并作出适应性反应。,第三节 康复治疗,疾病康复 人民卫生出版社108感觉整合训练,是为了使脑瘫,疾病康复 人民卫生出版社,109,感觉整合训练的本质是采取游戏形式,使患儿乐于接受,主动参与。游戏项目的设计是个体化、针对性的设计。,第三节 康复治疗,疾病康复 人民卫生出版社109感觉整合训练的本质是采取游,疾病康复 人民卫生出版社,110,四、康复治疗方法,第三节 康复治疗,疾病康复 人民卫生出版社110四、康复治疗方法第三节,疾病康复 人民卫生出版社,111,(一)运动疗法,1.控制关键点 关键点多选择在身体的近端,随治疗进展渐渐以被动保持来减少操作,并移向肘、手、手指、膝关节、踝关节、足趾远端部位,并逐渐增多脑性瘫痪患儿自己意图性运动。,第三节 康复治疗,疾病康复 人民卫生出版社111(一)运动疗法1.控制关键,疾病康复 人民卫生出版社,112,(1)头部关键点的控制头部背屈 头部前屈 头部回旋,第三节 康复治疗,疾病康复 人民卫生出版社112(1)头部关键点的控制第三,疾病康复 人民卫生出版社,113,(2)肩胛带及上肢关键点的控制肩胛带前突 肩胛带后退,第三节 康复治疗,疾病康复 人民卫生出版社113(2)肩胛带及上肢关键点的,疾病康复 人民卫生出版社,114,(3)躯干(脊柱)关键点的控制躯干前屈 躯干后伸 躯干回旋,第三节 康复治疗,疾病康复 人民卫生出版社114(3)躯干(脊柱)关键点的,疾病康复 人民卫生出版社,115,(4)骨盆带及下肢关键点的控制 骨盆带后倾 骨盆带前倾 下肢屈曲 下肢伸展位上外旋 足趾背屈,第三节 康复治疗,疾病康复 人民卫生出版社115(4)骨盆带及下肢关键点的,疾病康复 人民卫生出版社,116,2.头部控制训练抬头和头部控制能力是正常儿童发育过程中最先需要掌握的技能之一。,第三节 康复治疗,疾病康复 人民卫生出版社1162.头部控制训练第三节,疾病康复 人民卫生出版社,117,头部控制训练,第三节 康复治疗,疾病康复 人民卫生出版社117头部控制训练 第三节,疾病康复 人民卫生出版社,118,3.翻身活动训练这是在患儿取得较好的头部控制后应该立即开始的活动训练。 如果患儿翻不过身,则可以通过用手抬高患儿的腿来协助他翻身。要进行从仰卧位翻身至侧卧位的练习。,第三节 康复治疗,疾病康复 人民卫生出版社1183.翻身活动训练,疾病康复 人民卫生出版社,119,4.坐位平衡训练 患儿在坐位时不能保持平衡,首先可以训练他的上肢保护性反应能力。 还应训练患儿在坐位时伸手拿东西和抗外力干扰平衡等能力。,第三节 康复治疗,疾病康复 人民卫生出版社1194.坐位平衡训练 第三节,疾病康复 人民卫生出版社,120,坐位平衡训练,第三节 康复治疗,疾病康复 人民卫生出版社120坐位平衡训练 第三节,疾病康复 人民卫生出版社,121,5.抓握和伸手取物的训练(1)脑性瘫痪儿童的手常紧握呈拳状,可以采用Bobath技术,以手指轻轻叩击患儿手的外侧缘而使之松开。,第三节 康复治疗,疾病康复 人民卫生出版社1215.抓握和伸手取物的训练第,疾病康复 人民卫生出版社,122,(2)对于手可以张开但抓握有困难的患儿,可将物体放入患儿手中,帮助其屈曲手指抓握住物体。,第三节 康复治疗,疾病康复 人民卫生出版社122(2)对于手可以张开但抓握,疾病康复 人民卫生出版社,123,(3)吸引患儿伸手进行抓握。,第三节 康复治疗,疾病康复 人民卫生出版社123(3)吸引患儿伸手进行抓握,疾病康复 人民卫生出版社,124,抓握和伸手取物的训练,第三节 康复治疗,疾病康复 人民卫生出版社124抓握和伸手取物的训练第三节,疾病康复 人民卫生出版社,125,6.爬行训练 当患儿在俯卧位能够很好地对头部进行控制时,应开始进行爬行训练。让患儿处于四肢跪位,如果患儿不能挪动下肢向前爬行,则可以通过抬高其髋部对他进行帮助。还应该进行侧向爬行,向后爬行的训练,第三节 康复治疗,疾病康复 人民卫生出版社1256.爬行训练 第三节 康,疾病康复 人民卫生出版社,126,爬行训练,第三节 康复治疗,疾病康复 人民卫生出版社126爬行训练第三节 康复治疗,疾病康复 人民卫生出版社,127,7.站立训练 训练刚开始时,应用双手扶住患儿的髋部,让其双腿分开以便获得较大支持面而使其站立。可轻推患儿,使其学会重心的转移。,第三节 康复治疗,疾病康复 人民卫生出版社1277.站立训练 第三节 康,疾病康复 人民卫生出版社,128,站立训练,第三节 康复治疗,疾病康复 人民卫生出版社128站立训练第三节 康复治疗,疾病康复 人民卫生出版社,1

    注意事项

    本文(四章脑性瘫痪儿童的康复课件.ppt)为本站会员(小飞机)主动上传,三一办公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办公(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

    三一办公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