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办公! | 帮助中心 三一办公31ppt.com(应用文档模板下载平台)
三一办公
全部分类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
  • 建筑/施工/环境>
  • 毕业设计>
  • 工程图纸>
  • 教育教学>
  • 素材源码>
  • 生活休闲>
  • 临时分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办公 > 资源分类 > PPTX文档下载
     

    社会保障制的发展历程课件.pptx

    • 资源ID:1597997       资源大小:170.77KB        全文页数:68页
    • 资源格式: PPTX        下载积分:16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6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社会保障制的发展历程课件.pptx

    第一节 西方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和发展,一、社会保障制度的萌芽 二、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 三、社会保障的发展,一、社会保障制度的萌芽 人类社会早期,已出现了最原始的社会救助。 中世纪以后,人类互助共济的习俗与宗教的泛爱精神紧 密结合,社会保障事业有了较大的发展,形式多种多样。中 世纪社会保障的特点: (1)保障的实施,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贵族地主的好恶 和当年收成的好坏,没有任何法律约束; (2)这种保障存在着相当大的主观任意性和不可预测性;,(3)这种保障以施舍为特点,属于教区或贵族地主的自我保护方式。 从欧洲社会发展历程上看,以国家立法形式确立社会保障制度,开始于16世纪30年代,标志是法国的福利改革和英国的济贫法的出台。 法国的福利改革 1、法国政府对社会保障的形式进行调整。 2、社会保障从单一缓解社会冲突转变为向社会成员 提供劳动机会,以维持生产关系,从而具有既实行福利 救助又保障生产的双重性质和功能。,英国的济贫法 1、英国济贫法产生的时代背景。 2、济贫法的主要内容: (1)建立地方行政和征税机构,向教区内居民和房地产所有者征收济贫税; (2)为有劳动能力的人提供劳动场所; (3)建立收容场所,资助老人、盲人等丧失了劳动能力的人;,(4)建立“贫民习艺所”,组织穷人和儿童学艺; (5)提倡父母子女的社会责任; (6)从比较富裕的地区征税补贴贫困地区等。 3、济贫法的特点: 就业保障和财政补贴,兼有强迫劳动和福利救济的性质。 4、新济贫法的产生、主要内容及意义: 社会救助是公民应该享受的合法权利,也是政府应尽的义务。,为开展社会救助工作,需要专门训练社会工作人员,同时 成立济贫法管理局,负责济贫工作。 把社会救助第一次以立法形式确定下来,从而使社会救助 成为一种制度。 5、济贫法诞生的社会意义和历史意义 济贫法的制定,在主观上是为了阻止劳动力的流动,稳定社会秩序,消除失业、流浪和贫困现象,但在客观上却,使社会保障的形式发生了实质性的变化。 济贫法的诞生,使社会团体实施的慈善救济转化为以国家为责任主体的政府救济。这种职能的转变,使得社会保障摆脱了原有的地域狭隘性的特征,走上国家化、社会化的道路。 济贫法的原则和理念,至今仍然是许多资本主义国家制定公共救助立法的重要依据。,二、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 1、德国的社会保险制度 2、欧美其他国家的社会保险制度 (1)德国率先建立社会保险制度的原因: 第一,德国实行社会保障,是政治斗争发展的产物; 第二,德国实行社会保障,有一定的理论渊源,与当时 德国新历史学派的政策主张有密切的联系。,(2)德国社会保险制度遵循的原则: 一是坚持权利和义务相统一的原则; 二是坚持以缴费作为享受保险条件的原则; 三是坚持保险费用多方承担的原则。 (3)德国三部保障法规的缺陷: 第一,社会保障兼有福利性与劳动性的双重性质,而不 是纯粹福利性的;,第二,社会保障的对象并不是全体公民,也不是最需要救济的贫民,而是所有的雇佣劳动者; 第三,社会保障的职责只是局部性而不是全局性。 (4)三部保障法规颁布的意义: 标志着社会救济开始演化为社会保险制度,标志着世界上第一个完整的社会保险体系正式建立。 2、欧美其他国家的社会保险制度在美洲,社会保险制度建立的时间比欧洲稍晚。,1935年,美国颁布的社会保障法是美国历史上第一部由联邦政府承担义务的、全国性的、以解决老年和失业问题为中心内容的社会保障方面的立法,它不仅确立了社会保障制度的一般原则,奠定了美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基础,也对现代市场经济体制中社会保障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从德国社会保险制度的建立,到美国社会保障法的实施,形成了由国家财政出资的济贫和受益人缴费的互助相结合的社会保障体系。,三、社会保障的发展 第一、社会保障全面化,保障项目迅速增加。 第二、社会保障全民化,全体国民普遍地享受到社会保障。 第三、社会保障性质发生“质” 的变化,即由以“济贫”为主转向“福利”为主。 第四、社会保障促进不同社会阶层利益的变动。,一、社会保障全面化,保障项目迅速增加 英国: 1942年贝弗里奇向议会提交了一份关于“社会保险 及有关服务”的报告。根据报告中提出的社会保障原则,英国 1942年通过了家庭津贴法。 1945年英国工党上台后开始着手实行社会保障的国家化。1946年通过国民保险法、国民工伤保险法和国民保 健事业法,1947年通过国民救济法。 英国1948年7月5日全面实施这五项法案,基本上建立起社会保障制度;1948年第一个建成了福利国家。,西欧国家:社会保障逐渐向全面保障发展。 除退休保险、失业保险和医疗工伤保险三大项基本保障外,各国纷纷设立了各种补助和救济项目,包括孕妇补贴、产妇补贴、幼儿补贴、学童补贴、住房补贴、低收入家庭补贴、寡妇补贴等等,真正实现了“从摇篮到坟墓”的全面保障。 二、社会保障全民化,全体国民普遍地享受到社会保障 首先,社会保障的面比较广。1946年英国制定国民保,险法,几乎每个英国公民都可以享有社会保障。二战以后,西德政府制定的社会保险也是接近全民性的。 其次,社会保障成为公民应享有的权利。二战以后,西欧各国社会保障普遍地由个人、团体或国家单方面地承担社会责任,变为公民应享有的权利,各项社会保障政策开始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公民投票,取决于在各个阶层、各个集团的利益之间进行平衡。 三、社会保障性质 发生“质” 变,由以“济贫”为主转向“福利”为主,二战以后,西欧主要工业国生产力水平迅速提高,使得原来主要是解决绝大多数人的温饱问题的社会保障,转而变成如何提高国民生活“质量”的问题。经济的繁荣使西欧许多国家已经有能力以“福利保障”代替“济贫保障”。,四、社会保障促进不同社会阶层利益的变动 现代西方社会保障制度体现了国家通过立法对经济和社会生活进行干预。干预的结果虽然提高了劳动人民生活的质量,但没有根本地改变贫富悬殊的状态,相反造就出一批新的福利阶层。 兰普曼的统计显示:抚养子女的单身母亲、老年人和 残疾人得到社会保障所提供的福利的56%,而这些人只占 总人口的 25%。雷格兰特调查统计显示:在社会保障的其 它项目的受益者中,富人占了优势。,第二节 国外社会保障的模式和改革 一、国外社会保障制度的模式 二、发达国家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一、国外社会保障制度的模式 1、“投保资助”型社会保障模式 2、“福利国家”型社会保障模式3、“国家保险”型社会保障模式 4、“储蓄保险”型社会保障模式,1.“投保资助”型社会保障模式 (1)最早出现的社会保障模式,也称为“传统型”社会 保障模式。 这种模式以美国、德国、日本等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为典型 代表。 (2)特点:对不同的社会成员选用不同的保险标准,并 以劳动者为核心建立社会保险制度;强调劳动者个人在社会,保险方面的责任,社会保险费用采用个人和雇主投保,国家资助的形式;劳动者享受社会保险的权利与社会保险缴费的义务相联系;社会保险缴费中只记录个人缴费情况,不建立以给付为目的的个人账户;社会保险基金的筹集以现收现付为主;社会保险制度中的长期项目以代际转移方式运行。 (3)优点:重视社会保险中权利与义务的密切联系,强 化自我保障意识,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效率原则;同时,保 险基金在成员间统筹使用,符合大数法则原理,也体现了保,险互助互济的宗旨。 (4)缺点:采取现收现付方式筹集基金,费率受人口年龄结构与人口就业比例影响很大,在人口老化、就业比例下降时,费率会过高而难以承受,因此,人口年龄结构不平衡、人口迅速老化的国家或地区,必须对不断上升的费率有所准备。 2.“福利国家”型社会保障模式(1)这种模式以英国、瑞典为典型代表。始于1941年英国政府委托贝弗里奇负责制定战后实行社会保障的计划。,(2)英国 英国政府战后(1944-1946)在贝弗里奇报告的基础上, 先后颁布了一系列社会保障法案,成为当时拥有最先进的 社会保障体制的国家,并于1948年正式宣布第一个建成 “福利国家”。所谓“福利国家”,按英国工党1945年在竞选宣言中所表示的,就是使公民普遍地享受福利,使国家担负起保障公民福利的职责。“福利国家” 内容十分广泛,包括全民医疗、社会保险和社会服务。,经过此后 20年的改进完善,英国的社会保障制度发展成为面向全体社会成员、高福利化、统一管理体制、为公民提供“一揽子”预防性保障的完整的社会保障体系,国家作为最后责任人承担最后责任。 英国“福利国家”社会保障的内容广泛而具体,已经到 了十分复杂和繁琐的地步;为实施“福利国家”政策,英国 政府建立了一个庞大的管理机构。,(3)瑞典 瑞典自1948年开始,也致力于建设“福利国家”。 按照普遍性和统一性的原则,所有公民都有权获得基本生 活保障,并由国家承担多种风险。 保障内容除生育。疾病、伤残、失业、养老外,还有儿童、 遗属、单亲家庭、住房、教育和培训津贴。除现金津贴外,还 提供医疗、护理等项服务。,(4)优点: 体现了社会公平;使居民能享受很高的福利水平;能够有效地降低失业率,在一定程度上确保了经济的稳定增长。 (5)缺陷: 容易使劳动者产生懒惰和依赖的心理;由于企业承担保险 费过重,导致企业产品成本加大,降低了企业生产销售的积极性;政府财政负担过重。,3.“国家保险”型社会保障模式 (1)自20世纪50年代开始。以前苏联、东欧和中国等社会主义国家为代表。 (2)前苏联社会保险制度的特点:受保人不缴纳任何保险费;社会保险待遇偏高,如退休金一般在原工资的70%以上;保险待遇不与缴费多少相关联,而与劳动贡献挂钩;各级工会组织代表国家政权机构管理社会保险事宜。 这种社会保障模式,是与计划经济体制相适应的。,4.“储蓄保险”型社会保障模式 (1)这是一种个人缴纳保险费的社会保险制度,以新加坡 为代表。 新加坡实行中央公积金制,通过国家立法,强制所有雇 主、雇员依法按工资收入的一定比例向中央公积金局缴纳公 积金,由中央公积金局加上每月应付的利息,一并记入每个 公积金会员的账户,专户储存。会员所享受的待遇,只在其 账户的公积金额以内支付。,这种制度最初只是用在养老制度方面,后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收入水平的提高,逐步发展成综合性的包括养老、住房、医疗在内的制度。 (2)特点: 要求会员首先自立,依靠自己;在因工资收入低下、存款达不到最低限额时,由家属填补,会员之间并无调剂互助。 (3)优点: 实现了社会保障的社会化;实现了自我保障;积累了丰 厚的基金,支持并帮助了国家的经济发展。,(4)缺陷: 在受保人之间不存在收入再分配,不能互助共济,不能共担风险,而且储蓄基金额受通货膨胀的影响,难以保值与增值。 二、发达国家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 (一)发达国家社会保障制度目前存在的问题 (二)健全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一)发达国家社会保障制度目前存在的问题 第一,社会保障成本太高(?) 第二,社会保障影响经济效率 第三,社会保障管理效率低 第四,社会保障制度未能随社会保障对象的变化进行调整,造成社会保障成本提高的因素 (1)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化,出生率的下降,人口预期寿命的延长,产生了人口老化的问题; (2)经济发展缓慢,失业人数增加,失业者不仅无法对社会保障基金有所贡献,还要花费大量的社会保障基金; (3)过高的福利待遇造成的浪费和对社会保障制度的依赖; (4)管理成本过高。,(二)健全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 1、对现行社会保障制度进行改革 (1)改革缴费和给付制度,增收节支 (2)改革社会保障基金的管理方式,(1)改革缴费和给付制度,增收节支增收的办法:提高雇 主和雇员的缴费率;取消原有的社会保障缴费的收入最高限 额;制定增加新的税种,充实社会保障基金等。 节支的办法:如在养老保险方面,提高领取养老金的年龄; 改革养老金计发办法,降低支付水平;改革养老金调整方法。 (2)改革社会保障基金的管理方式以养老保险为例,主要 采取两种措施:从政府负担养老保险转向个人储蓄式的个人账 户,而个人账户多由私营机构经营;从给付确定制向缴费确定,制转变。 给付确定制,是指雇员将来领取养老金的待遇标准,在职期间就已经确定。缴费确定制,是指雇员在退休时能领取多少退休金,完全取决于雇员和雇主对基金的缴纳水平以及这一基金的增值状况。 给付确定制和缴费确定制各有:给付确定制比较稳定, 但如果企业破产,其养老保险很可能落空,因此雇员实际上 承担着相当大的风险。,缴费确定制也存在着风险:一是其在职期间所缴纳费用的多少,会对其退休后的待遇产生直接影响;二是基金的保值增值问题。 2、扩大就业,增加社会保障费用收入 (1)鼓励老年工人提前退休,让青年人顶替空位; (2)实行经济优惠政策,鼓励企业多招收新工人 ; (3)对青年进行技术培训,降低失业率。,第三节 中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进程 一、中国古代的社会保障制度 二、近代中国的社会保障制度 三、中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和发展 四、中国社会保障制度存在的问题及改革思路,一、中国古代的社会保障制度 1、官方社会保障系统 2、非官方社会保障系统,1、官方社会保障系统 (1)社会保障设施 (2)社会保障措施,(1)社会保障设施 指用于社会救济的公共设施,主要有: 常平仓。常平仓是国家为了预防灾荒而设置的粮食储藏机构。汉宣帝时,因连年丰收,谷价贱至一石五钱,农人少利,大司农中丞耿泰昌“令边郡皆筑仓,以谷贱时增其贾而籴以利农,谷贵时减贾而粜(tiao),名曰常平仓,民便之。” “善会善堂”。隋唐时期设置“悲田坊”与“病坊”,收容乞丐和孤老病残者;宋代建立福田院、居养院、漏泽园、慈幼局、惠民药局。清代建立普济堂和养济院,建立育婴堂。,(2)社会保障措施 社会保障措施主要指对重大自然灾害所采取的救济办法,包括: 赈灾。遇到重大自然灾害时,将中央及地方政府筹集的粮食或财物,无偿地发放给遇灾缺粮的饥民。 粥赈。就是设置粥厂施粥,是一种应急措施。 工赈。即以工代赈。,免税。每遇灾荒,政府一般都按照严格的救灾程序,勘灾覆实后,酌情减免田赋及其他杂税。 借贷。政府向灾民出借籽种、耕牛、农具和银两等,帮助其恢复生产。 抚恤。即对地震、山洪、风暴、冰雹等突发性灾害采取的应急性救援。,2、非官方社会保障系统 (1)社仓和义仓 (2)地主乡绅临时赈济,(1)社仓和义仓社仓和义仓是一种由官方倡导而由民办或官民会办的救济设施。 社仓大多设于乡村,义仓主要设在市镇。仓中存谷实际 上是由百姓以义租形式交纳的,由政府储藏管理,供灾荒 之年使用。,(2)地主乡绅临时赈济特点: (1)救济的实施,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贵族地主的好恶 和当年收成的好坏,没有任何法律约束。 (2)这种救济行为存在着相当大的主观任意性和不可预 测性。 (3)这种救济以施舍为特点,属于地主乡绅的自我保护 方式,救济的目的是为了不丧失劳动力。,二、近代中国的社会保障制度 1、设置了社会保障管理机构 2、实行多样化的社会保障,三、中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和发展 (一)创建阶段(19491957年)(二)调整阶段(19571966年) (三)停滞阶段(19661978年) (四)恢复与发展阶段(1979年至今),(一)创建阶段 1951年2月颁布了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个社会保障法规中 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保险条例。 主要内容:险种、保障范围、保险待遇、费用、领导机关及监督机关。 劳动保险条例的颁布实施,使我国形成了除失业保险 以外的老年保险、工伤保险、疾病保险、生育保险、遗属保险等社会保险体系,标志着中国以社会统筹为特征的社会保险制度已初步确立。,1953年l月,劳动部颁布劳动保险条例实施细则修正 草案,对劳动保险条例进行了修订。修订后的条例 实施细则草案的实施范围扩大了,部分劳动保险项目的待 遇水平提高了,还规定合作社经营的工厂、矿场及其附属单 位按国营企业办法,实施劳动保险待遇。到1956年,企业社 会保险的实施范围扩大到商业、外贸、粮食、供销合作社、 金融、民航、石油、地质、水产、国营农场、造林等13个产 业和部门,社会保险覆盖了当时各类企业职工的94 %,参加 保险的人数达2300万人。,1955年,国务院颁布国家机关工作人员退休处理暂行办法和国家机关工作人员退职处理暂行办法,建立了国家工作人员社会保险制度。政府还开始建立社会救济、社会福利和优抚安置等保障制度。1950年内务部公布了有关革命军烈属优抚工作的5个条例,1956年全国总工会颁布了职工生活困难补助办法,1957年国务院发出关于职工生活方面若干问题的指示。到1957年末,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建设取得了重大进展,社会保险、社会救济、社会福利和优抚安置等一系列社会保障法规都基本建立起来。 (二)调整阶段 在养老保险方面,1958年国务院通过了关于工人、职 员退休处理的暂行规定(草案)和关于工人、职员退职处理的暂行规定(草案),将原来企业与行政事业单位分开的退休、退职制度合而为一。,在医疗保险方面,1965年,卫生 部和财政 部发出了关于改进公费医疗管理问题的通知,劳动部和全国总工 会发出了关于改进企业职工劳保医疗制度几个问题的通 知,分别对公费和劳保医疗的整顿做出了具体规定。 在社会安置方面,1962年国务院颁布了关于精简职 工安置办法的若干规定和关于精简退职老职工生活困 难救济问题的通知,对精简下来的职工作了相应的处理。 同时对大跃进时期从农村招收的工人也采取了精简回乡 的措施,规定了相关的待遇。,在社会救济、优抚方面,1962年内务 部和财政 部颁 发了抚恤、救济费管理使用办法,对合理使用抚恤、 救济费起了很大作用;1965年国务院发出通知,要求对精 简回乡的职工做好生活困难救济工作。 总的来说,在这个阶段,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在调整 中得到初步发展。,(三)停滞阶段表现: 社会保险管理机构被撤销;各种社会保障法律法规和制 度事实上被废止,社会保障工作无章可循;社会保障基金被 停止提取,退休费用的社会统筹被取消。 1969年,财政 部发出关于国营企业财务工作中几项制度的改革意见(草案),规定“国营企业一律停止提取劳动保险金,企业的退休职工、长期病号工资和其他劳保开支,在营业外列支”。,后果:一是社会保险的统筹工作基本停止; 二是社会保险倒退为企业保险; 三是影响了社会保险资金的积累。,(四)恢复与发展阶段 20世纪50和60年代的社会保障制度的特征: 一是把城市和农村作为两个具有不同组织和利益的体系分离开来; 二是在城市又根据居民的就业状况和单位性质或隶属关系作了多层次的划分。1978年以后,社会保障事业基本上实现了由“企业自保”向“社会互济”、由“全 部包揽”向“三方分担”,由,“平均主义”向“效率公平兼顾”、由“福利包揽”向“基本保障”,由“局 部 覆盖”向“全体覆盖”的转变,社会保障的基本框架已经完全建立。 第一、改革和完善城镇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 第二、改革失业保险制度,建立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制度; 第三、建立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制度; 第四、改革完善社会救助,逐步建立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第五、社会保障管理体制的改革; 第六、社会保障的法律制度建设有了较大发展。 四、中国社会保障制度存在的问题及改革思路 1、中国社会保障制度存在的问题 2、我国社会保障制度改革思路 1、中国社会保障制度存在的问题 第一、还没有实现全社会的覆盖。 第二、社会保险基金管理体制不够完善,最大的问题是社会保险费欠缴现象严重。,第三、各项社会保险制度有待进一步改革和完善:养老保险方面、失业保险方面、医疗保险方面。 第四、从社会福利方面看,各项社会福利事业面临着资金短缺、服务设施老化等问题,而如何对社会弱势群体进行更多的关注,是社会福利制度建设的关键所在。从社会救助方面看,目前仍有部分城市未建立起这项保障居民最基本生存需要的制度。 2、我国社会保障制度改革思路 (1)坚持两个原则,(2)改革思路 第一、实行多类型、多渠道的社会保障体系 所谓多类型,是指保障类型的多样性。 我国被保障人员 的经济收入呈现三种状况:完全没有收入的社会孤老、孤儿、完全丧失劳动生活能力的精神病人、残疾人;收入较为稳定的企事业单位的职工、干部;收入不够稳定的个体户和农业人口。 对于三种类型的人,其社会保障方式应区别对待:第一种人应采取福利型;第二种人可采取个人、单位投保和国家补助的办法;第三种人可采取个人高额保险、国家高额补贴的办法,,以鼓励其积极参与保障活动。 所谓多渠道,是指保障资金来源的多方筹集。社会保障资金的来源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一是财政拨款。包括国家财政和地方财政共同负担,以地方财政为主;二是企业的公益金、福利基金;三是社会捐赠;四是个人收入中为社会保障进行的各种扣除;五是社会福利事业以及福利工厂生产经营有偿服务收入的一部分。,必须指出的是:在我国尚未完全建立保障基金体系之前,社会保障资金的支付使用只能采取现收现付,略有节余的原则,节余部分和暂时不必及时支付部分都应列入保障基金专项。 第二、实行社会化统一管理小农经济下,社会保障意识十分淡薄。 解放后,我国传统的社会保障工作基本上是多头管理,在相当长的一个时期未能形成统一的社会管理体系。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发展,实现社会化统一管理已成,为深化改革的一项重要任务。 第三、扩大社会保险的覆盖面 (1)将社会保险体系扩展到城镇全体劳动者。 (2)解决农民工的社会保险问题。 (3)重视农村社会保障问题,特别是农村中从事非农产业 的劳动者的社会保障问题。 第四、加快社会保险法制化和专业人才队伍的建设20世 纪90年代以来,在社会保障领域出台了一系列的法律和法 规,但作为社会保险管理的综合性大法社会保险法,一,直没有出台。1994年颁布的劳动法就已经将社会保障纳 入进去,2003年全国人大十届二次会议也提出尽快出台,但 直到今天还没有实现。与法制建设相配套的还有社会保障专 业队伍的建设问题。,

    注意事项

    本文(社会保障制的发展历程课件.pptx)为本站会员(牧羊曲112)主动上传,三一办公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办公(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

    三一办公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