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办公! | 帮助中心 三一办公31ppt.com(应用文档模板下载平台)
三一办公
全部分类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
  • 建筑/施工/环境>
  • 毕业设计>
  • 工程图纸>
  • 教育教学>
  • 素材源码>
  • 生活休闲>
  • 临时分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办公 > 资源分类 > PPT文档下载  

    典型行业职业病危害评价案例分析课件.ppt

    • 资源ID:1580995       资源大小:20.01MB        全文页数:234页
    • 资源格式: PPT        下载积分:16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6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典型行业职业病危害评价案例分析课件.ppt

    t课件.,1,典型行业职业病危害评价案例分析,t课件.,2,t课件.,3,职业卫生工作内容和任务,一职业卫生主要研究劳动条件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及如何采用工程及管理的方法和手段改善劳动条件,创造安全、卫生、满意和高效的作业环境,以提高劳动者的职业生活质量。 二职业卫生工作的基本任务应包括识别、评价、预测、控制不良的劳动条件以保护、促进劳动者健康和研究职业性病伤的病因、诊断、治疗及劳动能力鉴定等两个方面。,t课件.,4,职业病危害的预防控制对策包括对职业病危害发生源、传播途径、接触者三个方面的控制。发生源的控制原则及优先措施是:替代、改变工艺、密闭、隔离、湿式作业、局部通风及维护管理;传播途径的控制对策及优先措施是:清理、全面通风、密闭、自动化远距离操作、监测及维护管理;接触者的控制原则及优先措施是:培训教育、劳动组织管理、个体医学监护、配备个人防护用品以及维护管理等。防毒技术措施原则,职业病危害防制原则,t课件.,5,主要内容,一采矿业职业病危害及防护二非金属矿物制品业职业危害与防护三纺织印染业职业病危害及防护四皮革制造行业职业病危害及防护五家具制造业职业病危害及防护六烟草行业职业病危害及防护七石油化工行业职业病危害及防护,t课件.,6,采矿业,一煤炭开采和洗选业 二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 三黑色金属矿采选业 四有色金属矿采选业 五非金属矿采选业 六其他采矿业 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风险分类管理目录(2012年版)(安监总安健201273号 ),t课件.,7,一、 采矿业职业病危害与防护,t课件.,8,矿山基本概念,一、露天矿山是指在地表开挖区通过剥离围岩、表土或砾石,采出供建筑业、工业或加工业用的金属或非金属矿物的采矿场及其附属设施。露天开采是根据矿床的赋存条件,用一定的采、装、运设备,在敞露的空间从地表直接采出有用矿物的开采方法。依据露天开采境界地表封闭圈,可分为山坡露天矿和深凹露天矿。位于地表封闭圈以上的叫山坡露天矿,位于地表封闭圈以下的叫深凹露天矿。二、地下矿山 以平硐、斜井、竖井、斜坡道等作为出入口,深入地表以下,采出供建筑业、工业或加工业用的金属或非金属矿物的采矿场及其附属设施。1、平硐:是具有一端通达地表出口的水平巷道,辅设有运输线路,巷道内具有0.3%0.7%的坡度,以保证矿车和地下水流的运行。2、竖井:是指其轴向与水平面相垂直的,供提升矿石、废石、人员、设备、材料用的主要巷道。据其在地表有无出口来区分是明竖井还是盲竖井。3、斜井:是指其轴向与水平面成一定倾角的主要巷道,其功能与竖井相同。4、斜坡道:主要供运行无轨设备及安装胶带运输机使用,不铺设轨道,坡度小,方向变换灵活。,t课件.,9,露天矿山,t课件.,10,伞檐采场边坡,t课件.,11,深凹露天矿山,t课件.,12,尾矿库,t课件.,13,矿井生产系统,t课件.,14,矿井通风,t课件.,15,职业病危害因素调查、检测及分布,矿井生产系统,t课件.,16,t课件.,17,t课件.,18,1提升机卷筒2提升钢丝绳3天轮4井架5罐笼6井筒,竖井普通罐笼 提升示意图,t课件.,19,斜井串车提升系统示意图1重车2斜井井筒3空矿车4钢丝绳5天轮6提升机,t课件.,20,一、 采矿业职业病危害与防护,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在采矿工业中,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有:有毒气体、生产性粉尘、生产性噪声和振动、不良气象条件等。劳动强度较大、作业姿势不良和容易发生外伤等也是井下作业的特点。山东省铁矿行业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总结,t课件.,21,职业病危害因素调查,生产过程中职业病危害因素分布,t课件.,22,职业病危害因素调查,破碎厂房破碎机 破碎工序: 粉尘、噪声,t课件.,23,职业病危害因素调查,磨矿厂房球磨机 磨矿工序: 粉尘、噪声,t课件.,24,职业病危害因素调查,浮选厂房浮选机,t课件.,25,职业病危害因素调查,压滤厂房 职业病危害因素 粉尘、噪声,t课件.,26,职业病危害因素调查,浸洗厂房 职业病危害因素 石灰粉、噪声、氰化 物(氰化钠) 、氰 化氢,t课件.,27,职业病危害因素调查,置换厂房 职业病危害因素噪声、醋酸铅、锌粉,t课件.,28,职业病危害因素调查,矿井巷道,t课件.,29,除尘设施,t课件.,30,二、煤矿职业病危害因素,职业病危害因素分布汇总:生产运行过程中,多个环节存在多种职业病危害因素,主要包括: 粉尘:煤尘、岩尘、水泥尘等; 化学物质:氮氧化物、碳氧化物、硫化氢等; 物理因素:噪声、振动、高温、电离辐射等。 此外,本项目工人劳动过程中的有害因素还有控制室、计算机操作产生的视屏终端综合症等,工作环境中的有害因素还有控制(操作)室的采光、照明不良等。,t课件.,31,职业病危害因素分布汇总,t课件.,32,人员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分布情况,t课件.,33,人员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分布情况,t课件.,34,二、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 防尘,粉尘是采矿生产作业中存在的最主要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对人体健康和矿井安全有极大的危害性,是职业病防治的关键控制点。其控制技术的核心是通过洒水喷雾抑尘降尘。,t课件.,35,二、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 综合防尘,巷道掘进时,钻眼、爆破、装岩、运输等工作中,不可避免地要产生大量粉尘。粉尘大多数小于5微米。严重影响人们的健康。所以,必须采取综合防尘措施。1. 湿式钻眼这是综合防尘的主要措施。钻眼过程中,利用凿岩机的供水系统冲洗炮眼,使岩粉变成浆液流出炮眼,以免粉尘飞扬。,t课件.,36,二、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 综合防尘,2. 喷雾、洒水喷雾、洒水对防尘和降尘都有良好的作用。放炮前用水冲洗岩帮,爆破后立即进行喷雾,这样可以降低由于爆破所引起的粉尘。装岩前向岩石洒水,使岩石粉尘不致飞扬。3. 强力通风不断向工作面大量输送新鲜的空气,可以加速排出空气中的扬尘。4. 加强个体防护工作面作业时戴防尘口罩,对工人定期体检,发现病情,及时治疗。,t课件.,37,生产性粉尘的控制措施,尘肺综合性预防:“八字”方针,即“革、水、密、风、护、管、教、查”。革:即生产工艺、生产过程的技术革新、技术革命水:即湿式作业密:即密闭尘源风:即通风除尘护:即个人防护管:即防尘管理制度教:即宣传教育查:即查尘和查体防尘综合措施,t课件.,38,矿山常见的有毒有害气体,矿井空气中常见的有害气体主要有:CH4、 CO2 、 CO、H2S、SO2、NO2、NH3、H2等。,t课件.,39,矿山常见的有毒有害气体(CO),接触机会:矿山爆破产生的炮烟内燃机工作时产生的废气发生火灾时,不完全燃烧,一氧化碳是无色、无味、无臭的气体,相对密度0.97,微溶于水,能燃烧,当体积浓度达到13%75%时遇火源有爆炸性。一氧化碳有剧毒 。人体吸入含有一氧化碳的空气时,血液缺氧引起窒息和中毒。,t课件.,40,预防:设立CO报警器;防止管道漏气;生产场所加强通风;加强个体防护,普及自救、互救知识;进入危险区工作时,应戴防毒面具。,矿山常见的有毒有害气体(CO),t课件.,41,矿山常见的有毒有害气体(H2S),接触机会木材腐烂及酸性矿井水与硫铁矿作用可产生硫化氢,经久封闭的废巷道内可有硫化氢积存有机物腐烂、硫化矿物水解、爆破及导火线燃烧理化特性无色气体,具有腐败臭蛋味,蒸气比重1.19,易积聚在低洼处。可燃,易溶于水、乙醇、汽油、煤油和原油.呈酸性反应。能与大部分金属反应形成黑色硫酸盐爆炸界限4%-44%,t课件.,42,矿山常见的有毒有害气体(H2S),急救措施:基本原则是立即脱离现场,就地及时治疗。脱去污染衣服,清洗被污染的皮肤。同时就地应用解毒剂。呼吸、心跳骤停者,按心脏复苏方案治疗。可用浸过氯水溶液的棉花或毛巾放在嘴和鼻旁,因氯是它良好的解毒物特效解毒药,t课件.,43,预防:生产过程应注意设备的密闭和通风,设置自动报警器硫化氢及含硫的工业废水排放前必须采取净化措施。在疏通阴沟、下水道等有可能产生硫化氢的场所,应事先尽量通风。进入高浓度场所,应戴供氧式防毒面具,并应有专人在外监护。工人可口服较长效的高铁血红蛋白形成剂对氨基苯丙酮作预防药。成人口服90180mg,有效时间45h,矿山常见的有毒有害气体(H2S),t课件.,44,理化性质褐红色气体,有窒息气味比重1.57性质较稳定,较难溶于水来源主要来源于爆破时产生的炮烟、柴油机工作时的废气,矿山常见的有毒有害气体(NO2),t课件.,45,理化性质无色、有强烈硫磺味及酸味的气体溶于水,于水蒸汽接触生产硫酸比重2.2,常存在于巷道底部来源在开采含硫矿床的矿井时,硫化矿物被水分解产生的硫化氢和含硫矿物的缓慢氧化、自燃和爆破作业等可产生SO2。,矿山常见的有毒有害气体(SO2),t课件.,46,毒作用表现空气中含量为0.0005%时,嗅觉器官能闻到刺激性气味0.002%时,有强烈的刺激,可引起头痛和喉痛0.05%时,引起急性支气管炎和肺水肿,短期间内即死亡我国矿山安全规程中规定:空气中SO2的含量不超过0.0005%,矿山常见的有毒有害气体(SO2),t课件.,47,急救措施脱离现场对症治疗因可引起肺水肿,要避免用人工呼吸当必须用输氧复苏时,只能输入不含CO2的纯氧,矿山常见的有毒有害气体(SO2),t课件.,48,1、加强通风。2、加强对有害气体的检查。3、瓦斯抽放。4、放炮喷雾或使用水炮泥。5、加强对通风不良处和井下盲巷的管理。6、井下人员必须随身佩带自救器。7、对缺氧窒息或中毒人员及时进行急救。一般是先将伤员移到新鲜风流中,根据具体情况采取人工呼吸(NO2、H2S中毒除外)或其它急救措施。炮烟中毒预防,防止矿山有害气体危害的措施,t课件.,49,据统计,2006年以来,金属非金属矿山共发生较大事故368起、死亡1426人,其中地下矿山所占比重高达64.1%和51.8%;重大事故14起,其中有10起发生在地下矿山,占71.4%。在地下矿山较大以上事故中,因火灾和炮烟引起的中毒窒息事故所占比例超过40%,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均位于地下矿山各类事故之首。,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关于开展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防中毒窒息专项整治的通知(安监总管一201332号) 2013年3月18日,t课件.,50,地下矿山中毒窒息事故的主要原因有:一是矿井通风系统不完善,通风安全管理混乱;二是井下违规动火作业,安全防护措施不落实;三是井下部分设备严重老化,使用非阻燃材料;四是放炮作业后未按规定检测有毒有害气体浓度,作业人员擅自进入采掘工作面;五是事故发生后,救援人员未携带个人防护用具盲目施救引发伤亡扩大。,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关于开展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防中毒窒息专项整治的通知(安监总管一201332号),t课件.,51,专项整治以完善地下矿山通风系统为重点,突出井下火灾防范和通风安全管理,强制推行下井人员配备自救器和有毒有害气体检测装备,加快淘汰容易引起火灾的老旧设备和非阻燃材料,强化应急管理,切实提高地下矿山安全生产水平。 地下矿山企业要严格按照有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规程(GB16423-2006)、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通风技术规范(AQ2013-2008)等安全生产标准的要求组织生产,确保达到以下要求:,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关于开展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防中毒窒息专项整治的通知(安监总管一201332号),t课件.,52,(一)矿山企业必须建立通风管理机构或配备专职通风技术人员和测风、测尘人员。严格落实矿领导下井带班制度。(二)矿井必须安装主要通风机,并设置风门、风桥等通风构筑物,形成完善的机械通风系统。机械通风系统必须能实现反风,每年至少进行一次反风试验,并保留试验记录。(三)独头采掘工作面和通风不良的采场必须安装局部通风机,严禁无风、微风、循环风冒险作业。,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关于开展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防中毒窒息专项整治的通知(安监总管一201332号),t课件.,53,(四)所有通风机必须安装开停传感器。主要通风机必须安装风压传感器。在回风巷要设置风速传感器。(五)矿山企业必须为每一位入井人员配备自救器,并确保随身携带。(六)矿山企业必须为从事井下作业的每一个班组配备便携式气体检测报警仪,人员进入采掘工作面之前,必须检测有毒有害气体浓度。(七)井下废弃巷道必须及时封闭,并设置明显的警示标志。,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关于开展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防中毒窒息专项整治的通知(安监总管一201332号),t课件.,54,(四)所有通风机必须安装开停传感器。主要通风机必须安装风压传感器。在回风巷要设置风速传感器。(五)矿山企业必须为每一位入井人员配备自救器,并确保随身携带。(六)矿山企业必须为从事井下作业的每一个班组配备便携式气体检测报警仪,人员进入采掘工作面之前,必须检测有毒有害气体浓度。(七)井下废弃巷道必须及时封闭,并设置明显的警示标志。,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关于开展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防中毒窒息专项整治的通知(安监总管一201332号),t课件.,55,(八)井下使用的动力线、照明线、带式输送机、风筒等设备设施必须具备阻燃特性。淘汰容易引起火灾的老旧设备和主要井巷木支护。(九)井下切割、焊接等动火作业必须制定安全措施,并经矿长签字批准后实施。井下严禁吸烟。(十)矿山企业必须制定火灾和中毒窒息事故现场处置方案,在井下主要通道明确标示避灾路线,并确保安全出口畅通。,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关于开展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防中毒窒息专项整治的通知(安监总管一201332号),t课件.,56,防止噪声危害的措施,(一)制订工业企业卫生标准主要从保护听力出发,即劳动者在该强度的噪声条件下反复接触,不会对语言听力有明显的影响,这类标准只能保护大多数人,不包括敏感者。(二)控制和消除噪声源这是防止噪声危害的根本措施。,t课件.,57,(三)合理规划和设计厂区与厂房产生强烈噪声的工厂与居民区以及噪声车间和非噪声车间之间应有一定距离(防护带),采用吸声材料以降低车间内部的噪声强度;门、窗、地板应采用隔声结构以防止车间内噪声向外传播;产生噪声的机器必须在机座下、地基上装设减振装置。,防止噪声危害的措施,t课件.,58,(四)控制噪声传播和反射1吸声: 用多孔材料贴敷在墙壁及屋顶表面,或用多孔板作为吸声的墙壁结构。2消声:是防止动力性噪声的主要措施,用于风道和排气管。3隔声: 用一定的材料、结构和装置将声源封闭,以达到控制噪声传播的目的。常见的有隔声室、隔声罩等。4隔振: 为防止振动性噪声,必须在机器或振动体上设隔振或减振装置。,防止噪声危害的措施,t课件.,59,(五)个体防护主要保护听觉器官。常用的有耳塞、耳罩,防止噪声危害的措施,耳塞、耳罩、帽盔,t课件.,60,(六)听力保护措施定期健康体检,特别是听力检查。对听力明显下降者,应及时调离噪声作业岗位并定期检查(七)合理安排劳动和休息适当安排工间休息,以恢复听觉疲劳。,防止噪声危害的措施,t课件.,61,振动的危害与防护,振动(vibration):是指一个质点或物体在外力作用下,沿直线或弧线围绕于一平衡位置来回重复的运动。,t课件.,62,振动的类型,1局部振动 常称作手传振动或手臂振动,是指手部接触振动工具、机械或加工部件,振动通过手臂传导至全身。2全身振动 是指工作地点或座椅的振动,人体足部或臀部接触振动,通过下肢或躯干传导至全身。风动工具(柳钉机、凿岩机、风锤等),电动工具(电钻、砂轮、电锯、电动机等),运输工具(内燃机车、摩托车等),其他机械(混凝土搅拌机等)都能产生振动。,t课件.,63,振动对人体的影响,(一)局部振动对人体的影响1神经系统 表现为皮肤感觉迟钝,痛觉和振动觉减退。2心血管系统 40300Hz的振动可引起周围毛细血管形态和张力的改变早期手部特别是手指皮肤温度降低,遇冷皮肤温度降低更为明显,且恢复时间延长,重者手指遇冷变白(白指)。心电图异常,高血压。,t课件.,64,振动对人体的影响,3骨骼-肌肉系统 手部肌肉萎缩,多见于鱼际肌和指间肌。手握力和手指捏合力下降。可发生肌纤维颤动和疼痛。40HZ以下的大振幅冲击性振动可引起骨和关节改变,主要发生在指骨、掌骨、腕骨和肘关节。4听觉器官 以125500Hz的低频部分听力下降为主。5免疫系统 血清中白蛋白含量下降,可能引起超敏反应。6内分泌系统 对毛细血管的结构、功能和血流速度可发生不良影响。,t课件.,65,振动的防护措施,1、隔振:在机械设备下面装置减震器或减振材料以减少或阻止振动传入地基的一种技术措施常用的减振器有弹簧类、橡胶类、软木、毡板和油压减振器等2、阻尼:是用阻尼材料涂刷在薄板的表面以减弱薄板的振动、降低噪声辐射的有效措施。阻尼材料的配料可分为填料(蛭石粉、石棉绒)和粘合剂(各种漆、沥青、环氧树脂等)。,t课件.,66,不良气象条件的危害与防护(高温作业),高温作业:在生产劳动过程中,工作地点平均WBGT指数25的作业。(夏季矿山地面作业及有地热的井下工作面多属于高温作业场所)WBGT指数(wet bulb globe temperature index) 又称湿球黑球温度,是综合评价人体接触作业环境热负荷的一个基本参量,单位为。接触时间率 (exposure time rate) 工作人员在一个工作日内实际接触高温作业的累计时间与8h的比率。本地区室外通风设计温度 (local outside ventilation design temperature)近十年本地区气象台正式记录每年最热月的每日1314点的气温平均值。体力劳动强度分级按体力劳动强度分级标准 准执行,实际工作中可参考常见职业体力劳动强度分级表。,t课件.,67,不良气象条件(高温作业),危害高温作业可使体温升高,水盐代谢平衡紊乱,循环系统改变,消化系统疾病增多,NS受抑制及尿液浓缩、肾负担加重。高温作业对人体损害主要是中暑,t课件.,68,不良气象条件(高温作业),防暑降温措施加强作业现场通风换气,疏散热源隔热降温加强个体防护轻症:迅速离开高温环境,通风阴凉处休息,含盐饮料,必要时给予V滴注重症热射病,迅速降温、维持循环呼吸功能,必要时纠正水、电解质紊乱。热痉挛,及时服含盐饮料,必要时给予葡萄糖生理盐水V滴注。热衰竭,使患者平卧,移至阴凉通风处,口服含盐饮料,对症处理。对从事高温作业人员定期体检,t课件.,69,不良气象条件(低温作业),对机体的影响体温调节:长期低温环境作业,超过机体耐受能力,体温调节发生障碍,当直肠温度低至30时,出现昏迷,当体温低于26 极易引起死亡心血管系统:长期低温导致循环血量、白细胞和血小板减少。寒冷和潮湿可引起血管长时间痉挛,使血管营养和代谢障碍,加之血流缓慢,易形成血栓其他:导致手脚不灵、运动失调、反应减慢及发音困难。工人易受机械和事故伤害。使人体免疫力和抵抗力降低,易患感冒、肺炎、肾炎等疾病,易引发肌痛、神经痛、关节炎等,t课件.,70,不良气象条件(低温作业),预防寒冷的措施:加强体育锻炼,提高耐寒能力做好个人防护,穿防寒服、保暖鞋、带帽子、手套有条件时设置取暖设施,提高环境温度食用高热能食物,增加体内代谢放热能力缩短低温环境下的工作时间,t课件.,71,二、非金属矿物制品业的职业危害与防护,水泥制造业砖瓦制造业,t课件.,72,主要生产工艺流程,其他原料,生料磨,调配均化,预热器,熟料库,水泥磨,水泥包装,破碎,石灰石,余热发电,循环水,脱盐水,熟料烧成,石灰石粉尘、噪声,水泥粉尘,矽尘、噪声,其他粉尘、CO、NO、NO2、SO2、高温、噪声,煤尘,水泥粉尘、噪声,噪声,盐酸、氢氧化钠,肼、氯,装车外售,石灰石、石膏、粉煤灰等,燃料煤,其他粉尘,其他粉尘,t课件.,73,(一)水泥制造业,主要的职业危害因素1、粉尘类:接触的多为混合性粉尘。几乎所有工种都接触粉尘,但主要是原料破碎、粘土烘干、运输、配料、研磨、成球;煅烧;卸料,热料研磨、水泥包装及水泥入库等。,t课件.,74,(一)水泥制造业,主要的职业危害因素2、物理因素水泥厂原料烘干和立窑煅烧作业,特别是看火工常接触高温和热辐射生产性噪声:主要在原料破碎、球磨机、烘干机和立窑风机等工作场所局部振动3、化学毒物:水泥立窑煅烧作业时,通风不良情况下,CO浓度常超标,t课件.,75,(二)砖瓦制造业,主要的职业危害因素1、粉尘类:根据砖瓦性质有矽尘、水泥尘、石棉尘、滑石尘等2、化学毒物:CO、SO2、沥青、H2S、Pb3、物理因素:高温、噪声,t课件.,76,76,1 纺织印染行业概况,纺织印染中小企业居多,职业病危害较重:棉纺织及印染精加工、毛纺织及染整精加工、麻纺织及染整精加工、丝绢纺织及印染精加工、化纤织造及印染精加工。,职业病危害因素种类多:粉尘(棉尘、麻尘、皮毛粉尘、桑蚕粉尘、橡胶粉尘、煤尘、电焊烟尘毒物:铅、锰、氯气、氨、硫化氢、氮氧化物、一氧化碳、苯系物、四氯化碳、苯胺、酚、甲醛、硫酸、硝酸、二甲基甲酰胺、盐酸、氢氧化钠、碳酸钠、铬酸盐、醋酸乙酯、环氧树脂、乙醇、汽油物理因素:噪声、高温、高湿、紫外线、电离辐射生物因素:炭疽杆菌、布氏杆菌、蜣、螨、蚤,三、纺织印染业职业病危害及防护,t课件.,77,2、纺织业基本生产工艺印染,练 漂,原布准备,烧毛,退浆,煮练,漂白,原布准备 原布检验、翻布(分批、分箱、打印)和缝头;烧毛 将织物平幅快速通过高温火焰,或擦过赤热的金属表面,使布面光洁美观;退浆 对经纱上浆以提高强力和耐磨性;煮练 将织物在高温的浓碱液中进行较长时间的煮练,以去除残留杂质;漂白 去除色素,赋于织物必要的和稳定的白度,而纤维本身则不受显著的损伤;丝光 棉织物在室温或低温下,在经纬方向上都受到张力的情况下,用浓的烧碱溶液处理,以改善织物性能的加工过程,丝光,应用化学和物理机械作用,除去织物上的杂质,使织物洁白、柔软,具有良好的渗透性能,t课件.,78,2、纺织业基本生产工艺印染,染 色,借染料与纤维发生物理或化学的结合,或用化学方法在纤维上生成颜料,使整个纺织品具有一定色泽的加工过程,分类,浸染,轧染,将织物浸渍于染液中,而使染料逐渐上染织物的方法。适用于小批量多品种染色,先把织物浸渍于染液中,然后使织物通过轧辊,把染液均匀轧入织物内部,再经汽蒸或热熔等处理的染色方法适用于大批量织物的染色,t课件.,79,3、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纺织,粉 尘,主要存在于原料处理、纺纱、机织准备和织造工艺过程中 尤以原料处理过程作为严重,有机粉尘,1,存在于棉纺的清花、梳棉、精梳、并条、粗纱、细砂、络筒、织造、费棉处理等作业;麻纺的脱胶分级扎把、梳麻、成条、并纱、粗纱、细纱等作业,毛纺的选毛、开毛、洗毛、烘毛、炭化、梳毛、粗纱、细纱、络筒的作业,细纺的选茧、混茧、剥茧等作业,皮辊修理作业接触的橡胶粉尘,维修工作业时接触电焊烟尘等,其它粉尘,2,t课件.,80,3、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纺织,噪 声,主要为机械性噪声和流体性噪声 存在于纺纱、织造等工艺过程,织布车间的生产噪声最大,布机梭子往返高速运动时,梭心与梭壳撞击而产生的噪声可达100dB左右,频率高达1000-2000Hz,属高频噪声,对人体的影响很大;其次是细纱车间,也有95dB左右。,粗纱、细纱、织造、针织、络筒、整经、经编、梳毛、制条(球)、并条、精梳、纺纱、倒纱、拉毛起绒,主要噪声岗位,t课件.,81,3、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纺织,高温高湿,单纯的高温存在于原料处理和辅助工种,如毛纺的炭化工艺、铸针 ; 高温高湿主要存在于原料处理、纺纱、机织准备、制造工艺等过成,夏季纺织车间温度常达35以上,相对湿度60左右,浆纱车间,夏季相对湿度可达80以上,纺织车间是典型的高温、高湿作业,t课件.,82,3、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纺织,化学毒物,主要存在于原料处理,机织准备和辅助工序;,麻纺原料处理,1,氢氧化钠/硫化氢/乙醇等,毛纺洗毛工艺,2,浆纱工艺,3,皮辊修理和油漆工,可接触苯等有机溶剂;铸针、修筘、修焊针等岗位接触铅,其他,4,碳酸钠/硫酸等,酚,t课件.,83,3、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纺织,其他,棉、麻、毛原料仓储运输工种接触螨、蚤等;开毛、选毛工艺接触炭疽杆菌;穿筘、验布、择补工种存在不良照明和视觉紧张;,t课件.,84,3、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印染,高温高湿,主要存在于以湿态加工过程为主的印染企业;主要存在于练漂、染色、印花、整理等;,化学毒物,染料 因染料的种类不同,使用过程中可形成氮氧化物、硫化氢、苯胺等化学毒物;助剂 在前处理工序中接触的氢氧化钠、碳酸钠、氯气等,树脂整理剂甲醛,涂层整理剂汽油、甲苯、二甲苯等;其他 印花花筒雕刻、制版接触硝酸、盐酸、铬酸等;辅助车间 油漆作业接触苯、二甲苯;锅炉作业接触煤尘;机修电焊作业接触电焊烟尘、紫外线、氮氧化物等,t课件.,85,4、职业病危害的预防与控制纺织,粉尘防护,采用机械化、自动化、或密闭隔离操作,减少操作人员与粉尘的直接接触;生产过程中,凡产生粉尘的车间或工序,均应安装除尘设备和净化排放设备,并保证正常运行;如布机车间宜安装地吸尘装置;毛纺织厂的打土间,选毛间应与洗毛间分开设置;磨皮锟产生的橡胶粉尘应采取局部通风或密闭式操作;工作场所应及时清扫,清除积尘,不得采用压缩空气吹扫车间地面,机械设备等表面的积尘,宜采用真空吸尘装置;应根据粉尘的性质为劳动者配备防尘口罩等个人防护用品,t课件.,86,4、职业病危害的预防与控制纺织,噪声防护,企业应以低噪声的设备代替高噪声的设备,首先从声源上进行控制,加强纺织设备的更新改造,使工作场所噪声声级符合国家卫生标准;若上述措施仍达不到要求的,则应采取隔声,消声,吸声,隔振等工程措施,降低工作场所噪声,如安装吸声板等;企业应按要求配备护耳器等个人防护用品,高温高湿防护,纺纱/织造车间应采取相应措施使工作场所空气温湿度符合CBZ1的要求;适当减少高温作业时间,车间内热原分布要合理,易于散热。如铸造针的熔铅炉应设置在独立车间内,熔铅炉上方应安装局部排风罩;高温/高湿操作区应有空调设施/局部通风或全面通风装置高温作业车间应设有工间休息室,并为高温作业工人提供含盐清洁饮料,饮料水温不宜高于15,t课件.,87,4、职业病危害的预防与控制纺织,化学毒物防护,纺织企业应采用无毒或低毒的原材料,不产生或少产生有毒化学物质的工艺和设备。产生有毒化学物质的生产过程和设备宜机械化,自动化或密闭隔离操作,减少操作人员直接接触;凡接触酸,碱等腐蚀性,或因事故可能发生化学灼伤,以及经皮肤吸收引起急性中毒的工作场所应设置冲淋洗眼设施等;产生酸雾的车间如毛纺厂炭化车间应安装排风装置,亚麻厂车间内粗纱煮漂,麻棉煮漂用的亚氯酸钠应按危险品要求与其他化工料分别堆置,并安装局部排风设备,t课件.,88,4、职业病危害的预防与控制纺织,其他职业病危害因素的防护,选毛车间应对原毛采取有效的消毒措施,纺织防止操作者感染布氏杆菌和炭疽病;采用钴辐射法对羊毛进行消毒时,辐射室和操作者必须有严密的安全防护措施。,t课件.,89,印染职业病危害因素的预防与控制,印染染化料、助剂等化学物质的防护,企业应优先采用先进的生产工艺和自动化程度高、密闭性好的设备,尽量减少染化剂、助剂与劳动者的直接接触;应用新型环保染化剂和助剂,用无毒或低毒的染化剂和助剂代替有毒、高毒的染化料和助剂;设置专用染化料磅秤、配料操作间,并与劳动者休息室严格分开;在染化料的开箱、分称、装桶、分送过程中,磅料工应佩戴手套、防毒口罩等个人防护用品;染色、印花和整理车间应安装强排风设施,使有毒有害物浓度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t课件.,90,4、职业病危害的预防与控制印染,高温高湿的防护,改革生产工艺,降低生产车间的温度和湿度;生产车间内以蒸汽、燃气和燃油为主的传、导热设备和管网应经过严密的隔热处理;漂练、染色、印花、整理车间应有足够的自然通风和机械通风,增加车间换气次数;,印染厂噪声源主要在空压机,送风机,引风机和高压高速排气等处,应根据不同情况采用隔声,消声,隔振,阻尼及综合控制的措施,使之到达噪声卫生标准。,t课件.,91,91,皮革制造行业概况 主要生产工艺 工作场所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 职业危害因素预防与控制山东省制鞋行业职业病危害检测总结,四、皮革制造行业职业病危害及防护,t课件.,92,1. 皮革制造行业概况,制革业是传统的劳动密集型产业,主要对天然动物皮张进行物化处理与机械加工。我国皮革制品制造包括皮鞋制造、皮革服装制造、皮箱包(袋)制造、皮手套及皮装饰制品制造、其它皮革制品制造五小类。我国制革业虽然摆脱了“脏、臭、累”的行业落后面貌,但皮革制造过程工艺过程复杂、工序多、生产周期长,且使用多种有毒有害溶剂,存在的职业危害依然严重。主要危害因素:一是在生产过程中的各类化学品,如鞣酸盐、染料、各类有机溶剂,噪声、高温。二是在生产过程后处理废水、废渣中应用的各类化学品,如酸碱,以及在处理中产生的有毒副产品,如硫化氢、甲烷等。,t课件.,93,3、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化学毒物,苯,1,二甲苯,2,使用硬化剂的岗位如中仓配胶,、攀鞋组中仓领料和热定型操作、成型组刷胶等,乙酸乙酯,3,印刷商标及清洗印刷网版、配胶、成型组鞋面大底处理、包装组抛光打蜡以及化学品仓库巡检,油墨中含有二甲苯,印刷工人在印刷商标时以及化学品仓库工人巡检,t课件.,94,3、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化学毒物,二苯胺 二氯甲烷 甲基丙烯酸甲酯 丁酮 苯,丙酮 异丙醇 一氧化碳 二氧化碳 硝基甲苯,共接触化学毒物40多种,其中4种为高毒物质,分别为苯、二甲苯、三硝基甲苯、一氧化碳、二苯胺,t课件.,95,3、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物理因素,噪声 各种生产设备(打磨机、真空加硫机、裁断机等)、空调室外机、送排风机的运行过程中及部分敲帮订钉等手工操作 高温 真空加硫机、压合机等,在这些操作位可能会接触高温危害; 工频电场 配电房内配电柜、变压器等设备运行时产生,t课件.,96,在保证产品质量的前提下,应采用无毒或低毒的工艺代替有毒或高毒的工艺;各刷胶-烘干流水线应设局部排毒装置,烘箱采用隧道式,吸风罩位于烘箱的上方,对产生毒物的作业场所采取全室通风换气;手工喷涂必须配备专用水帘喷涂柜。应急用大功率鼓风扇等。喷涂时必须先实施车间整体通风,开启专用通风设施后进行。打磨机上方设置集尘器和吸风除尘管道,用于收集处理从鞋底打磨机上清理下来的尘渣;抛光打蜡机设布袋除尘器,用来除去抛光时产生的粉尘;,4. 职业危害预防与控制防尘、防毒设施,t课件.,97,从声源上控制,排送风机等设备选择低噪声和符合国家噪声标准的设备; 采用隔声降噪、局部吸声技术。车间排风机安装在车间顶层,采用低噪声设备和减振垫减振降噪,将噪声影响控制在较小范围内; 降低振动噪声,对生产厂区振动设备采用弹性支承或弹性连接以减少振动,采用动力消振装置或设置隔振屏。 锅炉排送风机设置在厂区北部的职工食堂一层内,采取相应的隔声、消声、减震等措施。,职业危害预防与控制防噪声、振动设施,t课件.,98,从事原料皮加工、贮存、运输的工作人员作业时应穿防护服,并配戴相应防护口罩。从事消毒工作的人员还应配戴防毒面具、眼镜、橡胶手套等防护用品 原料皮加工、贮存、运输部门的工作人员应有单独的更衣室和个人专用的存衣柜,不得将防护用品随意带出生产区域从事原料皮加工、贮存、运输的人员应有专用的日常用品;班后应在指定地点洗澡,不得进入公共浴室;防护用品的洗涤应在指定地点进行,并定期消毒。,职业危害预防与控制生物性职业危害,t课件.,99,家具制造业群体日趋庞大,且中小型家具制造企业所占比重较大。国家安全监管总局于2010年5月中旬至6月中旬,组织检测机构对全国10个省(区)的85家木质家具制造企业高毒物质危害情况进行了检测调研,发现木质家具制造企业高毒物质危害十分严重。 木质家具制造企业作业场所存在诸多化学毒物,尤其是涂胶、喷漆和晾漆环节职业危害十分严重。经检测,每个企业至少存在15种化学毒物,最多达31种,超标严重,特别是苯、甲醛、苯胺和二异氰酸甲苯酯等4种高毒物质超标更为严重:苯超标的企业占89.0%,最高超标121.5倍;甲醛超标的企业占76.9%,最高超标116.0倍;苯胺超标的企业占70.0%,最高超标130.1倍;二异氰酸甲苯酯超标的企业占77.3%,最高超标3.1倍。,五、家具制造业职业病危害及防护,t课件.,100,一、工艺流程及职业病危害辨识木制家具企业工艺流程不尽相同,主要工艺流程包括: (1)开料。即木材解体,主要是通过圆锯或带锯将原木切割加工成为使用规格的方木、厚板或其他板材。 (2)加工。通过切割锯、精刨机、造型机、车床等机械以及手工工具(如凿子、锉刀、手锯等)将板材或胶合板加工成为家具的部件。 (3)打磨。直接通过打磨机或砂纸将家具部件表面打磨平滑,或先将部件进行浸水膨胀、涂胶固化等处理后再通过打磨机或砂纸进行部件表面打磨处理。 (4)组装。通常使用胶黏剂(天然的或合成的)及其他组装连接方法(如钉子、镶嵌等)将打磨后的部件组装成家具。 (5)涂装。包括调漆、擦色、喷底漆、喷面漆、晾漆等工艺。,t课件.,101,开料: 包括对木料的锯、切、刨等生产过程; 主要职业危害因素:木粉尘、噪声、振动以及木材中的霉菌和细菌。,t课件.,102,加工:包括钻孔、铣型、截角、雕刻工艺,主要职业危害因素:木粉尘、噪声、振动以及木材中的霉菌和细菌。,t课件.,103,打磨: 包括白茬打磨和喷漆打磨。主要职业危害因素:粉尘、噪声、手臂振动以及木材中的霉菌和细菌。,t课件.,104,组装:通常使用胶黏剂(天然的或合成的)及其他组装连接方法(如钉子、镶嵌等)将打磨后的部件组装成家具。主要职业危害因素:胶黏剂挥发物,主要包括甲醛、苯、甲苯、二甲苯等。,t课件.,105,喷漆、晾漆: 主要包括调漆、擦色、喷底漆、喷面漆、晾漆等工艺。 主要职业危害因素:苯、甲醛、苯胺、二异氰酸甲苯酯、甲苯、二甲苯、正己烷、丙酮、乙酸乙酯、二氯乙烷、二氯丙烷、乙苯、丁酮、苯乙烯、甲醇、乙醇等。,t课件.,106,t课件.,107,续上表,t课件.,108,1、主要毒物苯健康危害:高浓度苯对中枢神经系统有麻醉作用,引起急性中毒;长期接触苯对造血系统有损害,引起慢性中毒。急性中毒:轻者有头痛、头晕、恶心、呕吐、轻度兴奋、步态蹒跚等酒醉状态;严重者发生昏迷、抽搐、血压下降,以致呼吸和循环衰竭。慢性中毒:主要表现有神经衰弱综合征;造血系统改变:白细胞、血小板减少,重者出现再生障碍性贫血;少数病例在慢性中毒后可发生白血病( 以急性粒细胞性为多见 )。皮肤损害有脱脂、干燥、皲裂、皮炎。可致月经量增多与经期延长。,t课件.,109,工程控制:生产过程密闭,加强通风。提供安全淋浴和洗眼设备。呼吸系统防护:空气中浓度超标时,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应该佩戴空气呼吸器或氧气呼吸器。眼睛防护: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身体防护:穿防毒物渗透工作服。手防护:戴橡胶耐油手套。,t课件.,110,甲醛 健康危害:对粘膜、上呼吸道、眼睛和皮肤有强烈刺激性。接触其蒸气,引起结膜炎、角膜炎、鼻炎、支气管炎;重者发生喉痉挛、声门水肿和肺炎等。肺水肿较少见。对皮肤有原发性刺激和致敏作用,可致皮炎;浓溶液可引起皮肤凝固性坏死。口服灼伤口腔和消化道,可发生胃肠道穿孔,休克,肾和肝脏损害。慢性影响:长期接触低浓度甲醛可有轻度眼、鼻、咽喉刺激症状,皮肤干燥、皲裂、甲软化等。,t课件.,111,工程控制:严加密闭,提供充分的局部排风。提供安全淋浴和洗眼设备。呼吸系统防护:可能接触其蒸气时,建议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全面罩)。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佩戴隔离式呼吸器。眼睛防护:呼吸系统防护中已作防护。身体防护:穿橡胶耐酸碱服。手防护:戴橡胶手套。,t课件.,112,苯胺 健康危害:本品主要引起高铁血红蛋白血症、溶血性贫血和肝、肾损害。易经皮肤吸收。急性中毒:患者口唇、指端、耳廓紫绀,有头痛、头晕、恶心、呕吐、手指发麻、精神恍惚等;重度中毒时,皮肤、粘膜严重青紫,呼吸困难,抽搐,甚至昏迷,休克。出现溶血性黄疸、中毒性肝炎及肾损害。可有化学性膀胱炎。眼接触引起结膜角膜炎。慢性中毒:患者有神经衰弱综合征表现,伴有轻度紫绀、贫血和肝、脾肿大。皮肤接触可引起湿疹。,t课件.,113,工程控制:严加密闭,提供充分的局部排风。尽可能机械化、

    注意事项

    本文(典型行业职业病危害评价案例分析课件.ppt)为本站会员(牧羊曲112)主动上传,三一办公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办公(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

    三一办公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