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办公! | 帮助中心 三一办公31ppt.com(应用文档模板下载平台)
三一办公
全部分类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
  • 建筑/施工/环境>
  • 毕业设计>
  • 工程图纸>
  • 教育教学>
  • 素材源码>
  • 生活休闲>
  • 临时分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办公 > 资源分类 > PPT文档下载  

    秋冬季防火防爆安全知识课件.ppt

    • 资源ID:1577215       资源大小:29.02MB        全文页数:65页
    • 资源格式: PPT        下载积分:16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6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秋冬季防火防爆安全知识课件.ppt

    防火防爆知识,秋冬季节季节性特点复杂,消防安全隐患多且企业重、特大火灾事故主要集中在秋冬季节发生,一旦发生,损失较大,教训惨痛;,2,PPT课件,目 录,01,02,03,04,案例,燃烧基础知识,爆炸基础知识,防火防爆措施,3,PPT课件,CHAPTER ONE,火灾案例,典型火灾案例,案例1:河南东都商厦火灾2000年12月25日21时35分(圣诞狂欢夜),河南省洛阳市东都商厦发生特大火灾事故,造成309人死亡,7人受伤,直接财产损失275万元。法医鉴定结果309人均为吸入式窒息死亡(其中男135人,女174人)。经查,此次火灾是因为经营期间违章动火作业所致。 经验教训: 经营期间不得动火焊接作业。,5,案例2:哈尔滨天鹅饭店火灾1985年4月18日深夜,哈尔滨天鹅饭店11楼发生火灾。大火波及21间客房,其中6间全部烧毁。在大火中有10人丧生,其中有外国客人6人,重伤7人,其中有外宾4人,直接经济损失约250000元。经查,当日晚上,美国工程师安德里克曾去哈尔滨炼油厂赴宴,喝了许多酒。回到饭店后,就穿衣躺在床上抽烟,入睡时,烟头掉落在床上,引燃床上被褥。,经验教训:客房内不得酒后卧床吸烟。,6,案例3:央视北配楼火灾2009年2月9日(农历十五元宵节)20时27分;位于北京市央视新址北侧配楼“文化中心大楼”工程发生火灾,火灾造成1名消防人员死亡,6人受伤。直接财产损失15亿元。经查,起火原因是违章燃放烟花爆竹。根据有关规定,距建筑50米内不得燃放烟花爆竹。,经验教训:不得违章燃放烟花爆竹。,7,案例4:吉林宝源丰禽业液氨爆炸2013年6月3日6时10分许,位于吉林省长春市德惠市的吉林宝源丰禽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宝源丰公司)主厂房发生特别重大火灾爆炸事故,共造成121人死亡、76人受伤,17234平方米主厂房及主厂房内生产设备被损毁,直接经济损失1.82亿元。造成起火的直接原因:宝源丰公司主厂房一车间女更衣室西面和毗连的二车间配电室的上部电气线路短路(是否穿管保护不详),引燃周围可燃物。当火势蔓延到氨设备和氨管道区域,燃烧产生的高温导致氨设备和氨管道发生物理爆炸,大量氨气泄漏,介入了燃烧。当日在车间现场人数395人。估算事故中液氨泄漏的最大可能量为15吨。,经验教训: 人员密集作业场所应远离重大火灾危险源。,8,案例5:上海教师公寓火灾2010年11月15日14时15分许,位于上海静安区胶州路707弄1号胶州高层教师公寓,经查,当日14时14分,电焊工吴国略和工人王永亮在加固胶州路728号公寓大楼10层脚手架的悬挑支架过程中,违规进行电焊作业引发火灾,此次火灾造成58人死亡、71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1.58亿元。,经验教训:建筑外部保温材料不得使用易燃可燃材料。,9,案例6:辽宁阜新艺苑歌舞厅火灾1994年11月27日13时28分左右,位于辽宁阜新艺苑歌舞厅发生火灾,这起火灾共造成233人死亡(其中男性133人,女性100人),经查,最初起火部位位于该歌舞厅3号雅间。该歌舞厅使用大量易燃材料装修。采用可燃胶合板吊顶,四周墙壁悬挂化纤装饰布。该化纤装饰布属棉丙胶织布,燃烧速度快,燃烧时产生大量有毒烟雾,并形成带火的熔滴,致使起火后火势迅速蔓延。,经验教训:建筑内部装修材料不得使用易燃可燃材料。,10,案例7:浙江天台足浴店火灾事故2017年2月5日17时26分,天台县赤城街道春晓花园5幢5-1号(足馨堂足浴中心)发生火灾。火灾事故共造成18人死亡,18人受伤。,11,案例8:南昌白金汇酒店KTV着火2017年2月25日8时许,江西省南昌市红谷滩新区白金汇海航酒店唱天下KTV发生火灾,事故造成10人不幸遇难,13人受伤 。,12,案例9:临沂金誉石化重大爆炸着火事故2017年6月5日凌晨1时左右,位于山东省临沂市临港经济开发区的金誉石化有限公司发生重大爆炸着火事故。事故造成10人死亡,9人受伤。,13,案例10:哈尔滨北龙温泉休闲酒店火灾事故,2018年8月25日凌晨,哈尔滨市松北区北龙温泉休闲酒店发生火灾,火灾导致20人死亡,20多人受伤。火灾发生时,被困楼里的多为老人,因行动不便,来不及逃走,并且提到烟串到三楼都没有任何警报响起。,14,1.严重性火灾和爆炸事故不仅能造成重大人身伤亡,还会使国家财产遭受巨大损失,甚至迫使企业停产,通常需要较长时间才能恢复。,火灾和爆炸事故特点,15,2.复杂性 发生火灾和爆炸事故的原因往往比较复杂。例如,发生火灾和爆炸事故的条件之一着火源,就有明火、化学反应热、物质的分解自燃、热辐射、高温表面、撞击或摩擦、绝热压缩、电气火花、静电放电、雷电和日光照射等多种;至于另一个条件可燃物就更是种类繁多,包括各种可燃气体、可燃液体和可燃固体,特别是化工企业的原材料,化学反应的中间产物和化工产品,大多属于可燃物质。发生火灾爆炸事故后,由于房屋倒塌、设备炸毁、人员伤亡等,给事故原因的调查分析带来不少困难。,火灾和爆炸事故特点,16,3.突发性 火灾和爆炸事故往往是在人们意想不到的时候突然发生。虽然存在事故征兆,但一方面是由于目前对火灾和爆炸事故的监测、报警等手段的可靠性、实用性和广泛应用等尚不大理想;另一方面,则是因为至今还有相当多的人员(包括操作者和生产管理人员)对火灾和爆炸事故的规律及其征兆了解和掌握得很不够。例如,某化工厂车间实验室的煤气管道因年久失修而漏气,操作工人竟然划火柴查找漏气的部位,结果引起管道爆炸,死伤11人,炸毁房屋26间和不少精密仪器,损失10多万元。又如,某厂职工宿舍,夏天屋里有不少苍蝇,职工竟然用液化石油气去喷射苍蝇,致使房间里扩散了较高浓度的液化石油气,当划火柴点炉子时,引起一场大火,等等。,火灾和爆炸事故特点,17,CHAPTER TWO,燃烧基础知识,燃烧和爆炸的关系 燃烧的主要特征是发光和发热,与压力无特别关系。爆炸的主要特征是压力的急剧上升和爆炸波的产生。燃烧和化学爆炸本质上都是氧化还原反应,但二者反应速度、放热速率和火焰传播速度都不同,前者比后者慢得多。 燃烧和爆炸关系十分密切,有时难以将它们完全分开。在一定条件下,燃烧可以引起爆炸,爆炸也可引起燃烧。事实上,在很多火灾爆炸事故案例中,火灾和爆炸是同时存在的。,燃烧的基础知识,19,一、燃烧和爆炸基本原理 燃烧 可燃物质与空气或氧化剂发生化学反应而产生放热、发光的现象。 在生产和生活中,凡是产生超出有效范围的违背人们意志的燃烧,即为火灾。 燃烧必须同时具备以下三个基本条件。,燃烧的基础知识,20,防止以上三个条件同时存在,避免其相互作用,是防火技术的基本要求。,凡是与空气中氧或其他氧化剂发生剧烈反应的物质,都称为可燃物。如木材、纸张、金属镁、金属钠、汽油、酒精、氢气、乙炔和液化石油等。,凡是能帮助和支持燃烧的物质,都称为助燃物。如氧化氯酸钾、高锰酸钾、过氧化钠等氧化剂。由于空气中含有21左右的氧,所以可燃物质燃烧能够在空气中持续进行。,凡能引起可燃物质燃烧的热能源,都称为火源。如明火、电火花、聚焦的日光、高温灼热体,以及化学能和机械冲击能等。,燃烧的基础知识,21,燃烧的分类 根据可燃物状态的不同,燃烧分为气体燃烧、液体燃烧和固体燃烧三种形式。 根据燃烧方式的不同,燃烧分为扩散燃烧(石油喷井)、预混燃烧(如氢氧发生器)、蒸发燃烧(如硫、 沥青、石蜡、高分子材料、萘和樟脑等)、分解燃烧(如天然高分子材料中的木材、纸张、棉、麻、毛以及合成高分子纤维等)和表面燃烧(如木炭、焦碳) 。 根据燃烧发生瞬间的特点,燃烧分为闪燃、着火和自燃三种形式。,燃烧的基础知识,22,燃烧的类型与特征 如果按照燃烧起因,燃烧可分为闪燃、着火和自燃三种类型。闪点、着火点和自燃点分别是上述三种燃烧类型的特征参数。,燃烧的基础知识-燃烧的类型与特征,23,火灾和爆炸的形成,与可燃物的燃点、自燃点和闪点密切有关。了解这方面的知识,有助于防止发生火灾和爆炸。着火点:可燃物质受热发生自燃的最低温度。达到这一温度,可燃物质与空气接触,不需要明火的作用,就能自行燃烧。自燃点:是指在规定的条件下,可燃物质产生自燃的最低温度。 物质的自燃点越低,发生起火的危险性越大。但是,物质的自燃点不是固定的,而是随着压力、温度和散热等条件的不同有相应的改变。例如,汽油的自燃点在0.1兆帕(1公斤力/平方厘米)下为480,在1兆帕(25公斤力/平方厘米)下为250。一般压力愈高,自燃点愈低。可燃气体在压缩机中之所以较容易爆炸,原因之一就是因压力升高后自燃点降低了。,燃烧的基础知识-燃烧的类型与特征,24,闪点:易燃与可燃液体挥发出的蒸气与空气形成混合物后,遇火源发生内燃的最低温度。闪燃通常发生蓝色的火花,而且一闪即灭。这是因为,易燃和可燃液体在闪点时蒸发速度缓慢,蒸发出来的蒸气仅能维持一刹那的燃烧,来不及补充新的蒸气,不能继续燃烧。从消防观点来说,闪燃就是火灾的先兆,在防火规范中有关物质的危险等级划分,就是以闪点为准的。,燃烧的基础知识-燃烧的类型与特征,25,闪燃和闪点 在一定温度下,可燃性液体(包括少量可熔化的固体,如樟脑、硫磺、石蜡、沥青等)蒸气与空气混合后,达到一定的浓度时,与火源接近时会发生瞬间燃烧,出现瞬间火苗或闪光的现象称为闪燃。特点:遇着火源而发生一闪即灭(延续时间少于5s)的燃烧现象。闪燃的最低温度称为闪点。,燃烧的基础知识-燃烧的类型与特征,26,闪点是液体可以引起火灾危险的最低温度。液体的闪点越低,它的火灾危险性越大。 (如乙醚的闪点为-45,煤油为2845,说明乙醚 不仅比煤油的火灾危险性大,而且还表明乙醚具有低温火灾危险性)。闪燃是可燃液体发生着火的前奏,从消防的观点来说,闪燃就是危险的警告,闪点是衡量可燃液体火灾危险性的重要依据。因此,研究可燃液体火灾危险性时,闪燃现象是必须掌握的一种燃烧类型。,燃烧的基础知识-燃烧的类型与特征,27,可燃液体水溶液的闪点会随水溶液浓度的降低而升高,例如醇水溶液的闪点随醇含量的减少而升高。当乙醇含量为100时,9即发生闪燃,而含量降至3时则没有闪燃现象。利用此特点,对水溶性液体的火灾。用大量水扑救,降低可燃液体的浓度可减弱燃烧强度,使火熄灭。,燃烧的基础知识-燃烧的类型与特征,28,除了可燃液体以外,某些能蒸发出蒸气的固体,如石蜡、樟脑、萘等,其表面上所产生的蒸气可以达到一定的浓度,与空气混合而成为可燃的气体混合物,若与明火接触,也能出现闪燃现象。例如,木材的闪点定为260左右。,燃烧的基础知识-燃烧的类型与特征,通过对闪燃特征的研究,可以了解到可燃液体的燃烧不是液体本身而是它的蒸气,也就是说是蒸气在着火爆炸。,29,在无外界火源的条件下,物质自行引发的燃烧称为自燃。(可燃物质受热升温而不需明火作用就能自行燃烧的现象称为自燃。) 通常是由于物质的缓慢氧化作用放出热量,或靠近热源等原因使物质的温度升高;同时,由于散热受到阻碍,造成热量积蓄,当达到一定温度时而引起的燃烧,这是物质自发的着火燃烧。由于自燃是物质在没有明火作用下的自行燃烧,所以引起火灾的危险性很大。,燃烧的基础知识-燃烧的类型与特征,30,引起物质发生自燃的最低温度称为自燃点。例如,黄磷的自燃点为30,煤的自燃点为320,常压下汽油的自燃点为480。自燃点越低,火灾危险性越大。某些气体及液体的自燃点见表。,燃烧的基础知识-燃烧的类型与特征,31,某些气体及液体的自燃点,燃烧的基础知识-某些气体及液体的自燃点,32,轰燃 指火在建筑内部突发性的引起全面燃烧的现象,即当温度达到一定值时,从而导致室内绝大部分可燃物起火燃烧,这种现象称为轰燃。(火灾发展过程中的特殊火行为),燃烧的基础知识,33,回燃 当通风条件非常差时,在室内发生的火灾燃烧会因空气不足而熄灭。但高温环境使可燃物仍然进行着热解反应,室内会逐渐积聚大量的可燃气体,一旦补充进来的空气与可燃气体混合并被灰烬点燃后,就会形成大强度、快速的火焰传播,在室内燃烧的同时,在通风口外形成巨大的火球,从而同时对室内和室外造成危害,这种“死灰复燃”现象就称为回燃。也被人描述为一种爆燃或者热烟气爆炸。 回燃具有隐蔽性和突发性,因此对生命财产安全危害极大。,燃烧的基础知识,34,阴燃 阴燃是固体燃烧的一种形式,是无可见光的缓慢燃烧,通常产生烟和温度上升等现象,它与有焰燃烧的区别是无火焰,它与无焰燃烧的区别是能热分解出可燃气,因此在一定条件下阴燃可以转换成有焰燃烧。 相同环境下,向上传播的阴燃速度最快,水平传播的次之,向下传播速度最慢。,很多固体物质,如纸张、锯末、纤维织物、纤维素板、胶乳橡胶以及某些多孔热固性塑料等,都有可能发生阴燃,特别是当它们堆积起来的时候。,燃烧的基础知识,35,目前,我国将火灾种类根据物质及其燃烧特性划分为以下五类:1、A 类火灾:指含碳固体可燃物,如木材、棉、毛、麻、纸张等燃烧的火灾; 2、B 类火灾:指甲、乙、丙类液体,如汽油、煤油、甲醇、乙醚、丙酮等燃烧的火灾; 3、C 类火灾:指可燃气体,如煤气、天然气、甲烷、乙炔、氢气等燃烧的火灾; 4、D 类火灾:指可燃金属,如钾、钠、镁、钛、锆、锂、铝镁合金等燃烧的火灾; 5、E类火灾:指带电物体燃烧的火灾。,燃烧的基础知识-火灾的种类,36,火灾发展的过程,燃烧的基础知识,37,热传播 可燃物燃烧放出的热能通过热传导、热对流、热辐射三种方式向外传播。(火灾蔓延的方式) 热传导:热量通过接触的物体从温度较高部位传递温度较低部位的现象叫做热传导。 热对流:热量通过流动的气体或液体由空间中的一处传到另一处的现象叫做热对流。 热辐射:以热射线传播热能的现象称为热辐射。,燃烧的基础知识,38,CHAPTER THREE,爆炸基础知识,爆炸 物质由一种状态迅速转变成为另一种状态,并在极短的时间内以机械功的形式放出巨大的能量,或者是气体在极短的时间内发生剧烈膨胀,压力迅速下降到常温的现象,都称为爆炸。 爆炸可分为化学性爆炸和物理性爆炸、核爆炸三种。,爆炸的基础知识,40,化学性爆炸 物质由于发生化学反应,产生出大量气体和热量而形成的爆炸。这种爆炸能够直接造成火灾。根据其化学反应又可以分为以下三种类型: (1)简单分解爆炸。例如爆炸物乙炔铜和乙炔银等受到轻微振动发生的爆炸。 (2)复杂分解爆炸。属于这类爆炸物有炸药、苦味酸、硝化棉和硝化甘油等。 (3)爆炸性混合物爆炸。这里指可燃气体、蒸气或粉尘与空气(或氧气)按一定比例均匀混合,达到一定的浓度,形成爆炸性混合物时遇到火源而发生的爆炸。,爆炸的基础知识,41,物理性爆炸 通常指锅炉、压力容器或气瓶内的物质由于受热、碰撞等因素,使气体膨胀,压力急剧升高,超过了设备所能承受的机械强度而发生的爆炸。 核爆炸,爆炸的基础知识,42,爆炸极限 可燃气体、蒸气和粉尘与空气(或氧气)的混合物,在一定的浓度范围内能发生爆炸。爆炸性混合物能够发生爆炸的最低浓度,称为爆炸下限;能够发生爆炸的最高浓度,称为爆炸上限。爆炸下限和爆炸上限之间的范围,称为爆炸极限。,爆炸的基础知识,43,可燃气体或蒸气的爆炸极限,通常以其在混合物中百分比来表示;可燃粉尘的爆炸极限,以其在混合物中的体积重量比(克/立方米)表示。 例如,乙炔和空气混合的爆炸极限为(2.285,铝粉的爆炸下限为35克/立方米。显然,可燃物质的爆炸下限越低,爆炸极限范围越宽,则爆炸的危险性越大。影响爆炸极限的因素很多。爆炸性混合物的温度越高,压力越大,含氧量越高,以及火源能量超大等,都会使爆炸极限范围扩大。几种可燃气体分别与空气、氧气混合的爆炸极限。可燃气体与氧气混合的爆炸范围都比与空气混合的爆炸范围宽。因而更具有爆炸的危险性。,爆炸的基础知识,44,公司常见可爆介质爆炸极限,问:天然气的爆炸极限是多少?,爆炸的基础知识,45,爆炸的破坏形式 1、震荡作用 2、碎片冲击 3、冲击波的破坏作用 4、造成火灾 5、造成中毒和环境污染,直接的爆炸作用,爆炸的基础知识,46,防火防爆工作有很强的针对性,必须有的放矢地进行,才能取得成效。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认清哪些物质具有易燃易爆的特点。 (一)可燃气体。 是指凡遇明火、受热或当氧化剂接触能着火、爆炸的气体。 例如,氢气、甲烷、乙炔、硫化氢、水煤气和天然等绝大多数可燃气体。,爆炸的基础知识,47,(二)可燃粉尘凡是颗粒微小,遇着火源能发生燃烧、爆炸的固体物质,都称为可燃粉尘。例如,在加工麻、烟、糖、谷物、硫、铝等物质的过程,粉碎、研磨、过筛等操作时所产生的粉尘,就其理化性质来说,比原来生成物质的火灾危险性要大得多,在一定条件下能够爆炸。可燃粉尘爆炸要具备三个条件:(1)粉尘本身具有爆炸性;(2)粉尘须悬浮在空气中与空气混合达到爆炸极限;(3)有足以引起粉尘爆炸的热能源。,爆炸的基础知识,48,(三)自燃性物质 凡是不需要外界火源的作用,本身与空气氧化或受外界温度、湿度的影响,即可发热并积热散达到自燃点而引起燃烧的物质,都称为自燃性物质。 自燃性物质按其发生自燃的难易程度划分为两个级别。一级自燃物质,化学性质比较活泼,在空气中易氧化分解,易于自燃,而且燃烧猛烈,危险性大。 如黄磷、三乙基铅、硝化纤维和铝铁溶剂等。二级自燃物质,在空气中氧化比较缓慢,自燃点较低,在积热不散的条件下能够自燃。 如油纸、油布等含有油脂的物品。在实际生产、储存和使用中,将一级自燃物质归为甲类火灾危险品,二级自燃物质归为乙类火灾危险品。,爆炸的基础知识,49,(四)遇水燃烧物质 凡是能与水发生剧烈反应放出可燃气体,同时放出大量热量,使可燃气体温度猛升到自燃点,从而引起燃烧爆炸的物质,都称为遇水燃烧物质。(NaH、金属钠、硼氢化钾) 遇水燃烧物质按遇水或受潮后发生反应的强烈程度及其危害的大小,划分为两个级别。,爆炸的基础知识,50,一级遇水燃烧物质,与水或酸反应时速度快,能放出大量的易燃气体,热量大,极易引起自燃或爆炸。如锂、钠、钾、铷、锶、铯、钡等金属及其氢化物等。 二级遇水燃烧物质,与水或酸反应时的速度比较缓慢,放出的热量也比较少,产生的可燃气体,一般需要有水源接触,才能发生燃烧或爆炸。如金属钙、氢化铝、硼氢化钾、锌粉等。 在实际生产、储存与使用中,将遇水燃烧物质都归为甲类火灾危险品。,爆炸的基础知识,51,(五)易燃液体 易燃液体按其闪点大小,划分为三类。 一类:指闪点低于28摄氏度的易燃液体。如汽油、酒精、丙酮等、四氢呋喃等。 二类:指闪点介于2860摄氏度的易燃液体。如煤油、松节油等等。 三类:系指闪点高于60摄氏度的燃烧液体。如重油、柴油、润滑油等。,爆炸的基础知识,52,(六)燃烧固体 凡遇火、受热、撞击、摩擦或与氧化剂接触能燃烧的固体物质,统称为燃烧固体。燃烧固体按其熔点、燃点或闪点的高低不同,划分为易燃固体和可燃固体两种。 1.易燃固体。指高熔点固体(燃点在300以下)、低熔点固体(闪点在100以下),并作为化工原料和制品使用的燃烧固体。按其燃烧易程度划分为两个级别。,爆炸的基础知识,53,一级易燃固体,燃点低,易于燃烧或爆炸,且燃烧速度快,并能放出剧毒气体。 它们大体是这样一些物品:如红磷(赤磷)、五硫化磷、硝化纤维素(硝化棉、胶棉、赛璐珞棉)、二硝基化合物(二硝基甲苯); 二级易燃固体,燃烧性能比一级易燃固体差,燃烧速度较慢,燃烧产生毒性较小。 它们大体包括下列一些物品:如硫磺、镁粉、铝粉、荼、樟脑等。,爆炸的基础知识,54,2.可燃固体,燃点300的高熔点固体及燃点300的天然纤维。如:石蜡、沥青、木材、木炭、煤、聚乙烯塑料、聚丙烯塑料、有机玻璃 根据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将一级易燃固体归为甲类火灾危险品, 二级易燃固体归为乙类火灾危险品, 可燃固体则归为丙类火灾危险品, 难燃固体划归丁类固体。,爆炸的基础知识,55,CHAPTER FOUR,防火防爆措施,火灾、爆炸原因在一般情况下,发生火灾、爆炸事故的原因有以下九个方面。(一)用火管理不当。无论对生产用火,还是对生活用火,火源管理不善。(二)易燃物品管理不善,库房不符合防火标准,没有根据物质的性质分类储存。 例如,将性质互相抵触的化学物品放在一起,灭火要求不同的物质放在一起,遇水燃烧的物质放在潮湿地点等。(三)电气设备绝缘不良,安装不符合规程要求,发生短路,超负荷等。,防火防爆安全措施,57,(四)工艺布置不合理,易燃易爆场所未采取相应的防火防爆措施,设备缺乏维护、检修,或检修质量低劣。 (五)违反安全操作规程,使用设备超温超压,或在易燃易爆场所违章动火、吸烟或违章使用汽油等易燃液体。 (六)通风不良,生产场所的可燃蒸气、气体或粉尘在空气中达到爆炸浓度并遇火源。,防火防爆安全措施,58,(七)避雷设备装置不当,缺乏检修或没有避雷装置,发生雷击引起失火。(八)易燃易爆生产场所的设备管线没有采取消除静电措施,发生放电火花。(九)棉纱、油布等放置不当,在一定条件下自燃起火。,防火防爆安全措施,59,防火防爆的基本措施 根据当前的科学技术条件,火灾和爆炸是可以防止的。一般采取以下五项措施。 (一)开展防火教育,提高群众对防火意义的认识。建立健全群众性义务消防组织和防火安全制度,开展经常性的防火安全检查,消除火险隐患,并根据生产性质,配备适用和足够的消防器材。,防火防爆安全措施,60,(二)认真执行建筑防火设计规范。厂房和库房必须符合防火等级要求。厂房和库房之间应有安全距离,并设置消防用水和消防通道。 (三)合理布置生产工艺。根据产品原材料火灾危险性质,安排、选用符合安全要求的设备和工艺流程。性质不同又能相互作用的物品应分开存放。具有火灾、爆炸危险的厂房,要采用局部通风或全面通风,降低易燃气体、蒸气、粉尘的浓度。,防火防爆安全措施,61,(四)易燃易爆物质的生产,应在密闭设备中进行。对于特别危险的作业,可充 装惰性气体或其它介质保护,隔绝空气。对于与空气接触会燃烧的应采取特殊措施存放。 例如,将金属钠存于煤油中,磷存于水中,二硫化碳用水封闭存放等。 (五)从技术上采取安全措施,消除火源。 例如,为消除静电,可向易燃液体内加入抗静电剂。罐体、管道等应进行可靠的接地,往容器注入易燃液体时,注液管道要光滑、接地,管口要插到容器底部。为防止雷击,在易燃易爆生产场所和库房安装避雷设施。此外,设备管理符合防火防爆要求,厂房和库房地面采用不发火地面等。,防火防爆安全措施,62,1、严禁在站内吸烟,严禁私自携带香烟火种和易燃、易爆、有毒、易腐蚀物品入站; 2、严禁未按规定办理动火证,在站内进行施工用火或生活用火; 3、严禁穿易产生静电的服装进入爆炸危险场所; 4、严禁穿带铁钉的鞋进入爆炸危险场所; 5、严禁用汽油等易挥发溶剂擦洗设备、衣物、工具及地面等;,化工企业防火防爆十条禁令,防火防爆安全措施,63,6、严禁未经批准的各种机动车辆进入爆炸危险场所;7、严禁就地排放易燃、易爆物料及其他化学危险品;8、严禁在爆炸危险场所内使用非防爆设备、器材、工具;9、严禁堵塞消防通道及随意挪用或损坏消防设施;10、严禁损坏站内各类防火防爆设施。,64,感谢您的耐心观看,65,

    注意事项

    本文(秋冬季防火防爆安全知识课件.ppt)为本站会员(小飞机)主动上传,三一办公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办公(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

    三一办公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