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办公! | 帮助中心 三一办公31ppt.com(应用文档模板下载平台)
三一办公
全部分类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
  • 建筑/施工/环境>
  • 毕业设计>
  • 工程图纸>
  • 教育教学>
  • 素材源码>
  • 生活休闲>
  • 临时分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办公 > 资源分类 > PPT文档下载  

    汉语史(全套ppt课件).ppt

    • 资源ID:1576643       资源大小:23.85MB        全文页数:582页
    • 资源格式: PPT        下载积分:16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6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汉语史(全套ppt课件).ppt

    汉语史,汉语史 绪论,汉语史讲什么汉语史与其他学科的关系汉语史的几个分支,参考书目王力汉语史稿、汉语语音史唐作藩汉语语音史教程耿振生音韵通讲,第一节 汉语语音史的任务与意义,本课程讲授的内容从诗经时代的上古音,一直到今天的现代汉语语音本课程的讲授顺序:现代音、中古音、近代音、上古音,第一节 汉语语音史的任务与意义,研究语音史的意义更深入了解现代汉语语音系统调查研究现代汉语方言,比较方言与普通话训诂学、文字学的基础推动汉藏语系的比较研究。,第二节 汉语语音史的研究依据,历代的韵文韵书、韵图形声字、古籍中的声训、通假、异文、注音,对音材料汉字记录的译音词非汉语文字记录的汉语词汉语方言语音汉藏亲属语音的比较,第三节 汉语语音史的研究方法,归纳:从许多语言事实中概括出一般的原理。比较:比较相关语言现象,从而得出一定的结论。统计:对研究对象的某方面数据进行搜集、整理、计算和分析的方法。实证。就是列举大量实例以证明某种语言现象的存在。,第三节 汉语语音史的研究方法,探源:就是探明某种语言事实的起源及其演变,以便了解它的发展线索和规律。转换。转换方法主要用于语法研究,就是通过句型的变换来解释某一语言现象。推演。利用一般存在的语言事实,推论出某种语言现象可能存在。,第四节 汉语语音史的分期,分期原则:汉语史的分期必须根据语言中语音、词汇、语法等诸要素的实际情况,同一时期内的语言要素之间应大致相若,而不同时期的语言要素则须有殊异。1.王力先生的“四分法”公元三世纪以前(五胡乱华经前)为上古期(三、四世纪为过渡)公元四到十二世纪(南宋前期)为中古时期(十二、十三世纪为过渡)公元十三世纪到十九世纪(鸦片战争)为近代。( 18401919为过渡)二十世纪(五四运动以后)为现代。,第四节 汉语语音史的分期,2.吕叔湘先生的“二分法”古代汉语晚唐五代以前近代汉语晚唐五代之后到现代3.现在比较普遍的分期1)远古期 殷商时代2)上古期 周秦两汉时期3)中古期 六朝隋唐时期4)近古期 晚唐宋元明清时期5)现代期 清末至今4. 教学用简单汉语史“三分法”1)古代汉语 晚唐五代以前;2)近代汉语 晚唐五至清初;3)现代汉语 清初之后至现在,第五节 汉语史研究简史,汉语史的研究可以分为三个阶段:汉初到东晋末,是语义研究阶段;南北朝初期至明末,是语音研究阶段;清初至今,是全面发展阶段。,语义研究阶段这一时期属于词汇词义研究的,有尔雅类、方言类、释名类等。东汉许慎的著名著作说文解字也出于这一时期,但在性质上与上述著作有所不同,它是后世汉字学的代表著作,其影响历近两千年而不衰。,语音研究阶段由于佛经的翻译,中国语文学者认识了印度的语音学,沈约著了一部四声谱。那时还由于反切的发明而有了韵书,韵书实际上是按音编排的字典。我国第一部韵书是魏李登的声类。隋代陆法言的切韵是现在能看见的最早的一部韵书。,全面发展阶段17世纪到19世纪(清初到太平天国)是中国语言研究最有成绩的时代。这个时期由于满清统治者对文化思想的控制非常严苛,一般学者多被迫脱离现实而从事于古书的整理和考证,有关汉语的古义和古音研究都取得了很大成绩,汉语的语言文字之学在这个时期取得了大发展。,清代语言研究所取得的成就是多方面的,主要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以说文研究为代表的字义字形研究方面;音韵研究方面;训诂研究方面;辞典编撰方面;古文字研究方面。,老子五十四章“修之于身,其德乃真;修之于家,其德乃余;修之于乡,其德乃长;修之于国,其德乃丰。”菡萏香销翠叶残,西风愁起绿波间,汉语史现代汉语语音系统和基本音韵术语,第一节 现代汉语语音系统,普通语音学知识复习现代汉语语音的结构和系统,元音(一),特点:声带颤动, 气流不受阻碍, 发音器官各部位的肌肉紧张度相同, 发出的声音响亮。区分:舌位的高低(口腔开口度大小),舌位的前后,唇型的圆展。,元音(二),元音位置及发音:,辅音(一),特点:声带不颤动或颤动, 靠发音器官对气流形成的阻碍发声, 构成阻碍的部位的肌肉比其它部位紧张, 发出的声音不响亮。区分:发音部位,发音方法。,辅音(二),音节(一),汉语音节结构:结构:辅音 + 元音 + 辅音 + 声调例:,必须有,宾,因,批,衣,音质,音高,可以没有,声母(一),声母和韵母的位置:音节:辅音 + 元音 + 辅音 + 声调一个音节可能没有声母,此时该音节的声母可以叫零声母。,声母,韵母,普通话声母与国际音标,声母(二),韵母(一),韵母位置:音节:辅音 + 元音 + 辅音 + 声调韵母最多可以由3个音素构成,这3个音素分别称为韵头(或介音)、韵腹、韵尾。,声母,韵母,韵母(二),韵母结构:结构:韵头 + 韵腹 + 韵尾 韵头:安 烟 弯 渊 韵尾:阿 埃 熬 昂,可以没有,必须有,由i、u和n、ng充当,由i、u、y充当,普通话韵母和国际音标,韵母(三),韵母(四),关于韵母的几个要点: 在音韵学中,零韵尾、元音韵尾是一个大类,鼻音韵尾是另一个大类。 韵尾,零、元音,鼻音,阴声韵,阳声韵,韵母(五),关于韵母的几个要点: 韵母的第一个音素(韵头或韵腹)与声母接触,常导致声母发生变化。反过来,声母也可以导致韵母的第一个音素(韵头或韵腹)发生变化。,声母,韵头,韵腹,韵尾,韵母(六),关于韵母的几个要点:辅音韵尾对韵腹有保护作用,可以使韵腹历经久远不变化或变化小。,韵头,韵尾,韵腹,声调(一),现代汉语普通话的声调:调类:4个调名:阴平、阳平、上声、去声调值:调型:平、升、曲、降调号:、(汉语拼音)汉语拼音的调号实际上表示了普通话声调的调型。,声调(二),中古汉语声调:调类:4个调名:平、上、去、入调型:平、升、降、促调值:(不明)(33、35、41、3)(?)调号:(唐代以降,逐渐使用四角标圈法),声调(三),现代汉语调名来自古代汉语 现代普通话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古代,平声,上声,去声,入声,入声,入声,入声,上声,入声,声调(四),古今声调的变化调类的变化:中古 现代北京 西安,平声,阳平,去声,阴平,去声,阴平,阳平,去声,保留,分化,声调(五),古今声调的变化调值的变化:中古 现代北京 西安,平声33,阳平35,去声51,阴平55,去声41,阴平21,阳平24,去声55,变化,变化,声调(五),古今声调的变化调值的变化:中古 现代北京 苏州,平声33,阳平35,去声51,阴平55,去声41,阴平44,阳平224,阴去513,变化,变化,阳去232,现代汉语的方言,关于方言语音的几点认识: 各方言的大多数因素都可以在中古(隋唐)汉语的文学语言的语音系统中找到根据。 从各方言声调的来历能够很清楚地看出今方言与古汉语的继承关系。 各方言调类和调值的异同可以帮助我们认识调类和调值的关系。,现代汉语的方言,现代汉语方言调类和调值的异同西安话阴平读21,阳平读24,上声读53,去声读55,因此: 西安话:我 是 西 安 人 。开封话阴平和上声的调值正好和普通话相反,因此: 开封话:妈 ,我 要 骑 马 !,214,53,55,21,21,24,55,第二节 音韵术语略解,(一)声母一.声、纽、字母二.宋人三十六字母三.五音和七音四.清浊,一.声、纽、字母,纽的图解:,江,支,模,灰,真,宵,先,唐,帮,韵,声,一.声、纽、字母,字母的理解:帮滂並明,p,55,代表,p,b,m,可称为,帮母或帮纽,滂母或滂纽,並母或並纽,明母或明纽,代表,可称为,代表,可称为,代表,可称为,二.宋人三十六字母,分析:,帮组,非组,端组,知组,精组,照组,见组,影组,建议不要写“并”,读t35,不读t51,读an51,不读tan35,读ti55,不读i55,四字组,五字组,四字组,三.五音和七音(一),分析:,七音,五音,双唇,舌尖中,唇齿,舌面前,舌面前,舌尖前,舌面后,舌面后,舌尖中,舌面前,影,喻j,古人术语,今人术语,三.五音和七音(二),“五音”和“七音”的实质:“五音”、“七音”不仅指发音部位,实际上含有发音方法的内容重唇 塞音:p帮组轻唇 塞擦音:pf非组舌音塞音:t端组、知组齿音 塞擦音、擦音:ts精组、t照组,(鼻音m、除外),四.清浊,不送气,清,浊,浊,清,送气,塞.塞擦,鼻.边.半,擦,全清,次清,全浊,次浊,影,(全清),(全浊),分析:,(二)韵母,一.韵、韵部、韵目二.开合三.韵等四.洪细五.阴声韵、阳声韵、入声韵六.舒促七.韵摄,一.韵、韵部、韵目(一),广韵韵例,广韵唐韵,一.韵、韵部、韵目(二),唐诗例: 杜甫蕃剑致此自僻远,又非珠玉装。如何有奇怪,每夜吐光芒。虎气必腾踔,龙身宁久藏。风尘苦未息,持汝奉明王。,35,35,35,t,55,m,ts,平声,u,u,一.韵、韵部、韵目(三),韵、韵母、韵部、韵目示意图,唐,荡,宕,韵,韵母,韵目,韵部,一.韵、韵部、韵目(四),韵、韵母、韵部、韵目示意图,幽,黝,幼,韵,韵母,韵目,韵部,iu平,iu上,iu去,一.韵、韵部、韵目(五),韵、韵母、韵部、韵基关系图,韵母,韵,韵部,韵头,韵尾,韵腹,声调,韵基,一.韵、韵部、韵目(六),现代汉语普通话的韵部,茉莉花好一朵茉莉花,好一朵茉莉花,满园花开比也比不过她,我有心采一朵戴,又怕来年不发芽。,i,u,走西口哥哥你走西口,小妹妹我实在难留。手拉着哥哥的手,送哥送到大门口。,u,iu,u,谁说女子不如儿男刘大哥讲话理太偏,谁说女子享清闲。男子打仗到边关,女子纺织在家园。,ian,ian,uan,yan,u,二.开合(一),开合区分韵母唇形的圆展韵头(或韵腹):有u则圆,卽为合口,如: uan、iuan无u则展,卽为开口,如:an、 ian,二.开合(二),在中古,i和u可以同时作韵头,如: iuan中古没有“齐齿呼”的说法,有i-的韵母也不叫“齐齿呼”。 iuan 是合口呼,二.开合(三),开合的要点:开合是对韵母的前面音素(韵头或韵腹)的分析,韵尾中u的有无与开合无关。练习:判断下列韵母的开合 uau uiuieu,开口,合口,开口,合口,合口,二.开合(四),中古只有“开合”两“呼”“撮口呼”的术语是在y-产生之后才出现的。 明朝末年北方话: iu- y- y-产生之后,才有了“四呼”的术语。,三.韵等(一),韵等区分韵母开口度的大小古人把韵母分为四个等:,三.韵等(二),守温“四等轻重例” ,开口,合口,古肴反,古宵反,古萧反,古删反,古仙反,古先反,三.韵等(三),守温“四等轻重例” 由于明清之际:于是:古 今娇 kiu tiau 勬kiun tyan,ki- ti-,三.韵等(四),韵等的要点:韵等是对韵母的前面音素(韵头或韵腹)的分析,韵头或韵腹中如果有i一定是三等或四等,但韵尾中i的有无与韵等无关。,四.洪细(一),洪细也区分韵母开口度的大小: 洪细把韵母开口度的大小区分为两级。一等二等三等四等洪细实际上区分了韵头或韵腹中i 的有无。,洪音,i-,i-,细音,四.洪细(二),洪细的要点:洪细是对韵母的前面音素(韵头或韵腹)的分析,韵尾中i的有无与洪细无关。练习:判断下列韵母的洪细。 u i iuaiuai,洪音,细音,洪音,细音,洪音,iai,un,iun,细音,洪音,细音,四.洪细(三),洪细与四呼: 近现代汉语的“四呼”也可以用洪细来划分。开口合口齐齿撮口在汉语语音的演变过程中,洪细起的作用比韵等大。,洪音,i-,y-,细音,五.阴声韵、阳声韵、入声韵(一),阴声韵、阳声韵、入声韵区分韵尾中古有9种韵尾:,阴声韵,阳声韵,入声韵,零、元音,鼻音,双唇,舌尖中,舌面后,塞音,后高,前高,五.阴声韵、阳声韵、入声韵(二),现代汉语方言保留中古韵尾的情况北方话一般只剩下5种韵尾:南方话或多或少地保留着入声韵。,阴声韵,阳声韵,入声韵,-m,五.阴声韵、阳声韵、入声韵(三),-m、-p、-t、-k韵尾的发音:阴、阳、入三声不是声调的术语阴声韵、阳声韵、入声韵也可以称为“阴、阳、入三声”,但它们与声调中的阴平、阳平无关。,am,ap,at,ak,五.阴声韵、阳声韵、入声韵(四),词曲家分析韵尾的一套名称明末沈宠绥在度曲须知里把韵的收尾分为 “鼻音”(江阳)、“抵颚”(真文)、“噫音”(皆来)、“呜音”(萧豪)、“闭口音”(寻侵)五类清代戈载词林正韵又根据韵尾分成“直喉”、“展辅”、“敛唇”、“闭口”、“抵颚”、“穿鼻”六种。,六.舒促,舒促区分韵尾 舒促只把韵尾区分为两类:舒促是根据韵尾发音的响亮度来区分韵尾的。,舒声韵,促声韵,七.韵摄(一),韵摄是按照音近原则归并韵得出的大类 归并的原则是:不计声调、不计韵头、韵腹相近、韵尾相同(或相近)。,效摄,七.韵摄(二),韵摄是按照音近原则归并韵得出的大类 归并的原则是:不计声调、不计韵头、韵腹相近、韵尾相同(或相近)。,宕摄,-k,-,七.韵摄(三),广韵的韵摄名称广韵一共有16个韵摄:,1.通摄2.江摄3.止摄4.遇摄5.蟹摄6.真摄,13.曾摄14.流摄15.深摄16.咸摄,7.山摄8.效摄9.果摄10.麻摄11.宕摄12.梗摄,七.韵摄(四),汉语方言调查字表的韵摄排列顺序果、假、遇、蟹;止、效、流、咸;深、山、臻、宕;江、曾、梗、通,(三)声调,一.四声二.舒促与声调三.平仄四.四角标圈法,一.四声,四声即中古汉语的四个声调调类:4个调名:平、上、去、入调型:平、升、降、促调值:?(33、35、41、3),二.舒促与声调(一),声调的舒促舒促可以指韵母,也可以指声调。舒促区分声调的舒缓和急促。平声上声去声入声因此,“舒声”、“促声”的说法有时指韵母,有时指声调。,舒声调,促声调,二.舒促与声调(二),声调和韵母(韵尾)的联系:因此,入声韵总是具有入声调,不可能有平、上、去声调;阴声韵、阳声韵具有平、上、去声调,但不可能有入声调。,韵母韵尾,声调,三.平仄(一),平仄区分声调调型。“仄”,小篆作 ,本义为“倾侧”,即“不平”,与“平”相对。,平声,仄声,三.平仄(二),平仄在古诗中的运用。古人让平仄在诗句中交替出现,以求得诗歌的抑扬之美。如: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 由于中古平声字多,所以可以和上、去、入三声相对使用而不匮乏。,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三.平仄(三),今天写格律诗难以再调平仄古今声调演变很大,有调类方面的,也有调值方面的。,仄,平,仄,仄,四.四角标圈法(一),数字法、五度法标示调值:汉语拼音调号标示普通话的调类,也表示了调型:,四.四角标圈法(二),需要标示调类的符号中古汉语声调调值不清楚,只知道调类。现代汉语方言调值相同,调类不一定相同: 214 ta214,四.四角标圈法(三),还需要标示调类的符号分析古今声调的演变需要标示调类,四.四角标圈法(四),四角标圈法标示调类中古:现代:,四.四角标圈法(五),四角标圈法标示调类中古:现代:,四.四角标圈法(六),四角标圈法标示调类王之焕登鹳雀楼中古:白日 依山尽 , 黄河 入 海流 。今京:白 日 依山 尽, 黄河 入 海流 。,三.韵等与声母的关系(一),1.现代汉语普通话声母与四呼的拼合关系,三.韵等与声母的关系(二),2.古代(宋)汉语声母与韵母的拼合关系,帮滂並明,精清从心邪,帮滂並明,帮滂並明,帮滂並明,非敷奉微,端透定泥,端透定泥,知彻澄娘,知彻澄娘,开,合,精清从心,精清从心,见溪群疑,照穿床审禅,照穿床审,影晓 喻,见溪 疑,见溪 疑,见溪 疑,来,影晓匣,影晓匣,影晓匣,日,来,来,来,一.反切各部分的名称,同 徒 红 切,被切字,切上字,切下字,反切下字,下字,切语,反切上字,上字,二.反切注音的方法,同: 徒 红 切,哀: 乌 开 切,tu,xu35,ki55,u,+,tu35,+,i55,拼写时不必标出,汉语史中古汉语语音系统 1,第一节 切韵音系与中古汉语的语音系统,切韵的成书切韵序 陆法言昔开皇初,有仪同刘臻等八人,同诣法言门宿。夜永酒阑,论及音韵。以今声调,既自有别。诸家取舍,亦复不同。吴楚则时伤轻浅,燕赵则多伤重浊。秦陇则去声为入,梁益则平声似去。因论南北是非,古今通塞。欲更捃选精切,除削疏缓,萧(该)颜(之推)多所决定。魏著作(渊)谓法言曰:向来论难,疑处悉尽,何不随口记之。我辈数人,定则定矣。法言即烛下握笔,略记纲要,博问英辩,殆得精华。于时岁次辛酉,大隋仁寿元年。,切韵系韵书唐代的修订本王仁昫刊谬补缺切韵孙愐唐韵宋代的修订大宋重修广韵礼部韵略和集韵其它同系韵书同用与独用平水新刊韵略和壬子新刊礼部韵略,切韵音系的性质一时一地的方音:长安,洛阳洛阳方音为主,参以其它方言金陵邺下雅言为主,参考通用读书音综合南北,吸收古音的综合音系,根据同时代的文献分析颜氏家训,南方从、邪两母已经相混,北方部分方言部分鱼、虞,不分支、脂。同时代曹宪博雅音音系与切韵基本一致。王仁煦的小注说明切韵参考诸家韵书从分不从合。,当时的诗文用韵分析东冬钟的分合、支脂之的分合、鱼虞模的分合,在不同时期,不同诗体都略有差异韵文押韵有差异,但大类一致,宽严有别。切韵的语音系统以隋唐时期的洛阳金陵读书音为基础,少量吸收了南北方音和古音成分,1.分卷、和小韵(一),广韵层次:,卷,韵,小韵,韵,韵,小韵,小韵,广韵的体例,1.分卷、韵和小韵(二),分卷:方式声调卷,平,上,去,入,上平声卷,下平声卷,上声卷,去声卷,入声卷,1.分卷、韵和小韵(三),分卷:广韵标示,卷,1.分卷、韵和小韵(四),韵:标示,上平声卷各韵目录,韵目反切,东韵,1.分卷、韵和小韵(五),韵:东韵,东韵,1.分卷、韵和小韵(六),小韵:东韵中的小韵,东小韵,1.分卷、韵和小韵(七),小韵:东韵中的小韵,同小韵,中小韵,东小韵,1.分卷、韵和小韵(八),小韵的含义,音节,声母,韵头,韵腹,韵尾,声调,韵,小韵,1.分卷、韵和小韵(九),小韵:声母不同东: 德 红 切通: 他 红 切同: 徒 红 切蒙: 莫 红 切,u平,u平,u平,u平,t,t,d,m,切下字表示韵母和声调,切上字表示声母,1.分卷、韵和小韵(十),小韵:韵头不同蒙: 莫 红 切瞢: 莫 中 切,u平,iu平,m,m,1.分卷、韵和小韵(十一),小韵:广韵小韵数量 广韵有3830多个小韵。 每一个小韵就是一个不同于其它小韵的音节,因此,广韵的语音系统有3830多个音节。,2.又音,又音的表示,3.四声相配(一),四声相配的含义 广韵韵母相同而仅仅声调不同的各韵可以匹配起来,去宕,平唐,上荡,u,u,u,3.四声相配(二),匹配方式广韵没有匹配。因此不能根据序码,不能根据韵目今音。,去四十一漾四十二宕,平十阳十一唐,上三十六养三十七荡,上十姥十一荠,去十遇十一暮,如果按广韵序码匹配:,如果按韵目今音匹配:,3.四声相配(三),匹配方式 韵图配出了广韵的四声:,唐韵系,阳韵系,平,上,去,入,3.四声相配(四),入声韵只与阳声韵相配(中古),3.四声相配(五),入声韵不与阴声韵相配(中古),3.四声相配(六),入声韵只与阳声韵相配的原因 入声韵与阳声韵韵尾相近,而与阴声韵韵尾不太相近:,双唇,舌尖中,舌面后,4.独用和同用(一),“独用”和“同用”的标示,4.独用和同用(二),“独用”和“同用”的含义“独用”的韵只能单独使用,“同用”的韵可以合并使用。,东韵独用,冬韵钟同用,单独使用,合并使用,钟韵,独用例:杜甫客亭秋窗犹曙色,落木更天风。日出寒山外,江流宿雾中。圣朝无弃物,老病已成翁。多少残生事,飘零似转蓬。,4.独用和同用(三),东韵,东韵,东韵,东韵,同用例:卢纶送黎兵曹往陕府结亲郎马两如龙,春朝上路逢。 鸳鸯初集水,薜荔欲依松。 步帐歌声转,妆台烛影重。 何言在阴者,得是戴侯宗。 ,4.独用和同用(四),钟韵,钟韵,冬韵,钟韵,钟韵,广韵音系概况二百零六韵韵部九十五个韵系六十一个声母三十八个声调四个,汉语史中古汉语语音系统 2,第二节 中古声母系统,一.广韵声母系统考察概况利用反切利用韵图利用现代汉语方言利用域外译音,1.利用反切(一),利用反切的原因广韵没有直接显示声母系统。“宋人三十六字母” 代表北宋时期的声母,与广韵的声母应该不同。反切的切上字代表声母。广韵有3830多个小韵,有3830多个反切,广韵声母的信息就包涵在这些反切的上字之中。,1.利用反切(二),利用反切的原理广韵有不重复的切上字470多个,广韵不可能有470多个声母。需要对这些切上字进行分析、归纳。不能根据今音来判断切上字的类别。清代学者陈澧发明了“系联法”来分析、归纳反切。,1.利用反切(三),系联法:认定条例陈澧:“切语上字同用者、互用者、递用者声必同类也。”,冬都宗,当都郎,都当孤,同用,递用,互用,1.利用反切(四),系联法:排除条例陈澧:在同一韵中,“两切语下字同类者,则上字必不同类。”因此 “德”与“他”的声母一定不相同。用上述方法可以把切上字“都丁当冬”和 “多得德” 分别系联为一类。,德红切,他红切,t,t,1.利用反切(五),系联法:特殊条例陈澧:“然有实同类而不能系联者”,则利用又音。如“都丁当冬”和 “多得德”彼此没有同用、互用、递用的关系,但可以利用又音系联。东韵:冻,德红切,又都贡切。送韵:冻:多贡切,又音东。于是可以把“都丁多当得德冬”7字系联为一类。,2.利用韵图(一),韵图直观地显示了声母发音部位、发音方法的信息,发音部位,发音方法,2.利用韵图(二),韵图显示了广韵声母与宋人三十六字母的差异,喻母,宋人三十六字母:,韵镜(隋唐声母):,3.利用现代汉语方言(一),端、透、泥母在现代汉语各方言中的读音:,3.利用现代汉语方言(二),厦门方言读轻唇为重唇:分(非母) pun麸(敷母) p房(奉母) pa武(微母) bu,4.利用域外译音(一),朝鲜汉字音读轻唇为重唇:反(非母) pn妃(敷母) pi浮(奉母) pu万(微母) man,4.利用域外译音(二),越南汉字音读两类喻母读音有区别:“越南”的“越”字就是喻母三等字。“越南”英语写为Vietnam,中国隋唐应当读iwt nm。,喻母,三等:于帷炎,四等:逾惟盐, v, z,1.广韵声母表,2.广韵声母与宋代声母的差异(一),重唇音还没有分化:,帮滂並明,帮滂並明,非敷奉微,隋唐,宋代,合口三等,2.广韵声母与宋代声母的差异(二),正齿音还没有合并为一组:,庄初崇生,照穿床审禅,隋唐,宋代,章昌船书禅,2.广韵声母与宋代声母的差异(三),喻母还没有形成:,喻,隋唐,宋代,以,今称“云母”,匣,匣,一二四等,三等,3.广韵声母与韵等的拼合关系,附.广韵声母的名称问题(一),“照二”和“照三”:,庄初崇生,章昌船书禅,庄初崇生,精清从心邪,照穿床审,照穿床审禅,照穿床审,隋唐,精清从心邪,精清从心,宋代,韵镜,假四等,假二等,照三组,照二组,庄初崇生,章昌船书禅,云,以,附.广韵声母的名称问题(二),“喻三”和“喻四”:,影晓匣,影晓匣,影晓,影晓匣,匣,喻,隋唐,喻,宋代,韵镜,以,假四等,喻三,喻四,匣,匣,以,附.广韵声母的名称问题(三),韵镜中的照二照三和喻三喻四:,照二组,照三组,喻三,喻四,附.广韵声母的名称问题(四),广韵声母今昔名称及别名:,汉字古音手册,庄组,章组,云母,生母,于母,以母,船母,余母,山母,神母,第四节广韵声母的演变,一.关于中古声母的系组1.现代汉语普通话声母的分组2.中古声母的系组,1.现代汉语普通话声母的分组,2.中古声母的系组(一), p组, f, t组, n、l, ts、t组, t组, , k组、t组, ,2.中古声母的系组(二),关于“见晓组”:见晓组中没有“疑母”。,舌面后音:,第四节广韵声母的演变,二.广韵声母的演变1.帮系2.端组和泥组3.见晓组和精组4.知系5.影组,1. 帮系(一),例字的声调:按中古四声给出:如果某声调没有例字则空缺:,1.帮系(二),帮组:,中古,滂 p,现代(普通话),帮 p,並 b,明 m,p,p,m,平,仄,1.帮系(三),非组:,中古,敷pf,现代(普通话),非pf,奉bv,微 ,f,合口,1.帮系(四),例字中的声调演变:,平分阴阳,浊上变去,全浊入变阳平,次浊入变去声,2.端组和泥组(一),端组:,中古,透 t,现代(普通话),端 t,定 d,t,t,平,仄,2.端组和泥组(二),泥组(兼及疑母):,中古,娘 ,现代(普通话),泥 n,疑 ,来 l,n,l,少部分细音,大部分,3.见晓组和精组(一),见晓组:概括,见晓组k组,k组,t组,洪音,细音,3.见晓组和精组(二),见晓组:各个声母韵母为洪音时:,溪 k,见 k,群 g,晓 x,k,k,x,平,仄,匣 ,工:古见红切,kuk+u,3.见晓组和精组(三),见晓组:各个声母韵母为细音时:,溪 k,见 k,群 g,晓 x,t,t,平,仄,匣 ,嫌:户匣兼切,ianx+ian,3.见晓组和精组(四),见晓组:总结,溪 k,见 k,群 g,晓 x,k,k,x,匣 ,t,t,细,洪,洪,细,仄,细,洪,平,洪,细,洪,细,塞音,擦音,全浊,全浊,仄,平,洪,细,3.见晓组和精组(五),精组:概括,精组ts组,ts组,t组,洪音,细音,3.见晓组和精组(六),精组:各个声母韵母为洪音时:,清 ts,精 ts,从dz,心 s,ts,ts,s,平,仄,邪 z,再:作精代切,tsaits+ai,3.见晓组和精组(七),精组:各个声母韵母为细音时:,清 ts,精 ts,从dz,心 s,t,t,平,仄,邪 z,笑:私心妙切,iaus+iau,3.见晓组和精组(八),精组:总结,清 ts,精 ts,从dz,心 s,ts,ts,s,邪 z,t,t,细,洪,洪,细,仄,细,洪,平,洪,细,洪,细,仄,平,细,洪,全浊,塞擦音,全浊,擦音,4.知系(一),知组:,中古,彻 ,现代普通话,知 ,澄 ,t,t,平,仄,4.知系(二),庄组:一般,中古,初tS,现代普通话,庄tS,崇dZ,生 S,t,t,平,仄,4.知系(三),庄组:特殊庄组有很多字不变翘舌音,而变平舌音。,初tS,庄tS,崇dZ,生 S,ts,s,ts,厕测策册,邹责阻仄,岑俟,搜森所色,ts、s,4.知系(四),章组:有规律的演变,昌t,章t,船d,书 ,t,t,平,仄,禅 ,4.知系(五),章组:不合规律的演变,船d,t,禅 ,神绳顺食舌,垂纯仇常成,4.知系(六),日母:,日,大部分,少部分,止摄,中古,现代普通话,5.影组(一),影组(兼及微、疑、日):,云w,影,以j,微 ,疑 ,日,全部,大部分,少部分,中古,现代普通话,5.影组(二),云、以、疑的例外:,云w,以j,疑 ,容溶蓉融锐,荣蝾,阮,第四节广韵声母的演变,三.中古到现代声母演变的特点1.全浊声母清化2.从重唇中分化出轻唇3.从见晓组和精组中分化出t组4.知、庄、章三组合流为t组5.零声母字大量增加,1.全浊声母清化(一),塞音和塞擦音汉语的塞音和塞擦音有送气和不送气的对立。因此,全浊声母清化后,塞音和塞擦音有送气和不送气两种可能,送气与否的条件是声调的平仄,即:平送仄不送,並b,p,p,仄,平,1.全浊声母清化(二),擦音汉语的擦音没有送气和不送气的对立,因此,全浊擦音清化时只需要清化为同部位的清音。,匣,x,隋唐,元代,清代,x,洪,细,浊,清,1.全浊声母清化(三),奉母的清化北宋时是塞擦音,先变为擦音,再清化。,奉bv,v,北宋,南宋,元代,f,浊,浊,清,1.全浊声母清化(四),清化只能在同发音部位内进行,1.全浊声母清化(五),中古(宋)全浊声母,並b,定d,澄,从dz,床d,群g,奉bv,邪z,禅,匣,塞音,塞擦音,擦音,2.从重唇中分化出轻唇(一),重唇中分化出轻唇:唐代中期至北宋,帮 p,帮 p,非 pf,滂 p,滂 p,敷pf ,並 b,並 b,奉bv,明m,明m,微,2.从重唇中分化出轻唇(二),条件:韵母为合口三等。因为合口有u-,三等有i-。,piua,pfiua,fua,fa,隋唐,北宋,元代,现代,方:,帮,非,非,2.从重唇中分化出轻唇(三),“轻唇十韵”广韵中只有十个韵(举平以赅上去入)有轻唇音:,1. 东(董送屋)2. 锺(肿用烛)3. 微(尾未)4. 虞(麌遇)5. 废,6. 文(吻问物)7. 元(阮愿月)8. 阳(养漾药)9. 尤(有宥)10. 凡(范梵乏),3.从见晓组和精组中分化出t组(一),总括,3.从见晓组和精组中分化出t组(二),分化的条件:细音韵母,tsi-,ki-,ti-,舌尖前,舌面前,舌面后,前,中,后,3.从见晓组和精组中分化出t组(三),关于“尖团音”。,精组 + 细音 =尖音,tsi-,ki-,见晓组 + 细音 =团音,清代以前,3.从见晓组和精组中分化出t组(四),关于“分尖团”和“不分尖团”。,3.从见晓组和精组中分化出t组(五),关于“分尖团”和“不分尖团”。,酒 秋 修,尖音,将 枪 箱,九 丘 休,姜 羌 香,团音,津 亲 新,金 钦 欣,3.从见晓组和精组中分化出t组(六),关于“分尖团”和“不分尖团”。,NOKIA,诺基亚,tin,现代北京话,ti,3.从见晓组和精组中分化出t组(七),关于“分尖团”和“不分尖团”。,经,t,t,济,学,ki-,tsi-,xi-,今,古,4.知、庄、章三组合流为t组,演变图,知组 ,隋唐,宋代,元代,现代,庄组 tS,章组 t,照组 t,知组 ,t组,照组 tS,5.零声母字大量增加(一),云母(喻三)和以母(喻四)的变化:,隋唐,宋代,元代,现代,云母w,以母 j,喻母 j,5.零声母字大量增加(二),微母的变化:,隋唐,宋代,元代,现代,明母 m,微母 ,微母v,部分,vu-,u-,5.零声母字大量增加(三),微母的变化:微母例字:袜ua微尾未味uei晚万uan文闻吻问uen亡网望忘ua,汉语史中古汉语语音系统 3,第二节 中古声母系统,一.广韵韵系考察概况,二.广韵韵母,一.广韵韵系考察概况 1.利用反切 2.利用韻圖 3.利用现代汉语方言 4.利用域外译音,1.利用反切(一),利用反切的原因广韵展示了韵,但是没有展示韵母。广韵有3830多个小韵,小韵的切下字代表了韵母。因此分析所有小韵的切下字就可以得出广韵的韵母。,1.利用反切(二),利用反切的原理广韵有不重复的切下字1170多个,需要进行分析、归纳。清代学者陈澧分析、归纳广韵韵母也采用“系联法”。,1.利用反切(三),系联法:基本条例,东德红,公古红,红户公,同用,递用,互用,1.利用反切(四),系联法:分析条例陈澧:在同一个韵中,两切语“上字同类者,下字必不同类。”用系联法的上述条例可以把东韵的切下字“红东公”和“弓戎中融宫终”各系联为一类。,力中切,卢红切,iu,u,l,l,1.利用反切(五),系联法:特殊条例虞韵切下字:“朱俱”、“无夫”两两同用,但两组间无同用、互用、递用等关系。但虞韵的上声韵麌韵和去声韵遇韵切下字均只一类,因此推断虞韵也只能有一类。于是可以系联“朱俱无夫”为一类。,朱章俱,俱举朱,无武夫,夫甫无,互用,互用,2.利用韵图(一),韵等提供了韵头和韵腹的信息。一等开口度最大,依次减小,四等开口度最小。一二等无i,三四等有i。,一等,二等,三等,四等,ia,2.利用韵图(二),开合也提供了韵头或韵腹的信息。开口无u,合口有u。,u,2.利用韵图(三),韵摄提供了韵尾的信息。同摄的韵韵尾相同(或相近)。,阴:果摄-假摄-遇摄-蟹摄-i止摄-i效摄-u流摄-u,阳+入:宕摄 - -k江摄- -k曾摄- -k梗摄- -k通摄- -k,阳+入:山摄 -n -t臻摄-n -t,阳+入:咸摄 -m -p深摄-m -p,2.利用韵图(四),韵等、韵摄提供的信息:效摄例,2.利用韵图(五),韵等、韵摄提供的信息:宕摄例,3.利用现代汉语方言(一),韵尾:现代汉语各方言的韵尾显示了中古汉语韵尾的状况。韵头:现代汉语各方言的韵头也与中古汉语有继承关系。,3.利用现代汉语方言(二),韵腹:山臻咸深四摄,-n,-m,a,a,韵腹,韵尾,3.利用现代汉语方言(三),韵腹:16摄的类别a类:果、假、蟹、效、咸、山、宕类:止、流、深、臻、曾、梗u类:遇、通,江摄,4.利用域外译音(一),朝鲜汉字音的利用:东三和锺韵有别,东韵:弓中,锺韵:恭锺,u,中古,现代,汉,u,o,韩,4.利用域外译音(二),通摄的拟音:,一等,锺韵,u,iwo,三等,iu,冬韵,uo,东韵,一等,三等,一等,三等,二.广韵韵母,分两大部分:韵目中的声调:,阴声韵,阳声韵+入声韵,2.拟音原则(一),韵头:一般的原则“ &”表示非常短,“w” 是半元音。,2.拟音原则(一),讨论:右表三、四等的韵头有-和i-的不同,而一、二等的韵头都是- ,那么一、二等的区别何在?右表二、三、四等的韵头都是w- ,那么它们的区别何在?,2.拟音原则(二),韵头:例外广韵按照开合刻意分开的韵摄则无论几等都拟合口为u:,2.拟音原则(三),韵腹:同一摄之中按等给元音。如果同一摄中有多个同等的韵,则以相近的元音区别。,2.拟音原则(四),韵腹:关于“咍灰韵”的说法。,2.拟音原则(五),韵腹:同一韵韵腹相同,无论等第。,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za,ka,xwa,2.拟音原则(六),韵尾:,二、广韵韵母的演变,1.广韵韵母韵头和韵尾演变概况,2.广韵韵母的演变,3.中古到现代韵母演变的特点,1.韵头的演变概况(一),韵头的一般演变规律:,1.韵头的演变概况(二),韵头的特殊演变规律知系:今t组的来历:古知系与韵母的拼合限制:,t t ,知系,1.韵头的演变概况(三),韵头的特殊演变规律知系:今t组与韵母的拼合限制:,知系,1.韵头的演变概况(四),韵头的特殊演变规律知系:,知系,知系,支:章移切tt+i仁:如邻切n+in,猪:陟鱼切tut+y栓:山员切uan+yan,1.韵头的演变概况(五),韵头的特殊演变规律非组:今f母的来历:古非组与韵母的拼合限制:,f,非敷奉,1.韵头的演变概况(六),韵头的特殊演变规律非组:今f母与韵母的拼合限制:古微母今读:,非敷奉, (合口),微,1.韵头的演变概况(七),韵头的特殊演变规律非组:,非敷奉,非组,非敷奉+y微,翻:孚袁切fanf +yan俸:扶用切ff +y,甫:方矩切fuf+y问:亡运切un+yn,1.韵头的演变概况(八),韵头的特殊演变规律帮组:今p组的来历:古帮组与韵母的拼合限制:,pp m,帮组,1.韵头的演变概况(九),韵头的特殊演变规律帮组:今p组与韵母的拼合限制:,帮组,1.韵头的演变概况(十),韵头的特殊演变规律帮组:,帮组,帮组,u,裴:薄回切peip+uei闷:莫困切mnm+un,变:彼眷切pianp+yan,1.韵头的演变概况(十一),韵头的特殊演变规律见系开口二等:见系的构成:古见系与韵母的拼合限制:,见系:见组、晓组、影组,1.韵头的演变概况(十二),韵头的特殊演变规律见系开口二等:见系的一般变化规律:,洪音,见系,细音,k k x (开、合),t t (齐、撮),1.韵头的演变概况(十三),韵头的特殊演变规律见系开口二等:今k组、t组和母与韵母的拼合限制:,见系,1.韵头的演变概况(十四),韵头的特殊演变规律见系开口二等:,见系,解:佳买切tit+ai杏:何梗切ix+,1.韵头的演变概况(十五),韵头的特殊演变规律见系开口二等:变细音的情况在各方言中不一律。,洪音,细音,-k,1.韵尾的演变概况(一),韵尾演变的一般情况: -m尾並入-n尾。 -p、-t 、-k尾脱落,入声韵并入阴声韵。,入声韵,阳声韵,阴声韵,-m,-,-,-,-p,-t,-k,1.韵尾的演变概况(二),入声韵演变的阶段:,入声韵-p-t-k入声调 促,入声韵-/入声调 促,阴声韵-入声调 促(舒),阴声韵-舒声调 舒,中古,广东话,上海话,眉山话,北京话,第二节广韵韵母的演变,1.、i的来历2.a、ia、ua的来历3.u、y的来历4.o、uo、i、y的来历5.ai、uai、ei、uei的来历,二.广韵韵母的演变,1.、i的来历(一),例字的声调:按普通话四声给出。如果某声调没有例字则空缺。,1.、i的来历(二),特点:除蟹摄外,只来自类摄。只来自

    注意事项

    本文(汉语史(全套ppt课件).ppt)为本站会员(小飞机)主动上传,三一办公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办公(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

    三一办公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