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办公! | 帮助中心 三一办公31ppt.com(应用文档模板下载平台)
三一办公
全部分类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
  • 建筑/施工/环境>
  • 毕业设计>
  • 工程图纸>
  • 教育教学>
  • 素材源码>
  • 生活休闲>
  • 临时分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办公 > 资源分类 > PPT文档下载
     

    第一至四章观察课件.ppt

    • 资源ID:1561223       资源大小:5.12MB        全文页数:102页
    • 资源格式: PPT        下载积分:16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6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第一至四章观察课件.ppt

    学前儿童行为观察,广东第二师范学院 贺菲,导论:幼儿教师为什么要学习观察?,孩子是一本书,是一本丰富多彩的书,是成人永远读不完、读不透的书;也是一个永远也猜不透的谜语,更有可能是一道让人驻足而无限留恋的风景。,思考的维度与结果,1. 思考的维度(1)学前教育实践领域:教师实践中的现实需要,实践扫描因为是接手新班级,要了解孩子的现状?(检核、等级评定法)最近班级中发生了一些小的事件(如告状),想要了解具体情况? (事件)一些孩子出现了行为习惯方面的问题,严重性程度如何? (时间取样)开展主题活动中,想要了解班级孩子的一些经验、想法、水平?(轶事、详录)在开展个别化的活动中,投放了材料,想了解这些材料的适合性?(行为检核)想了解个别孩子的特殊情况?(实况详录法),思考的维度与结果,1. 思考的维度(1)学前教育实践领域:教师实践中的现实需要,数据分析:幼儿园教师对观察指导的实际需求统计结果教师对于儿童的观察与评价方面的需求,不仅体现在社会领域,在其他几大领域中,儿童观察与评价都是教师的盲点。在所有发展需求中,对社会性领域儿童观察指导方面的需求最高。教师觉得非常需要的达到了71.7%。,思考的维度与结果,1. 思考的维度(2)教师专业发展阶段论:初任教师与成熟教师之间的对比分析,初任教师的实践困惑运用那些方法才能正确观察儿童的行为?儿童行为代表什么含义?儿童为什么会表现出这些行为,隐含着什么需求?了解儿童的意图后,我该做些什么?对于消极或问题行为,我又该怎样预防或制止?,成熟教师的经验价值会观察儿童行为能读懂儿童行为明白儿童行为背后的意义采取正确有效的指导策略,思考的维度与结果,1. 思考的维度(3)教育科学发展的脉络:非专业与专业教师的差异性 教师职业专业性的认同与争论,教师职业的专业化:专业性的认同:教师职业是非专业、半专业还算是准专业?专业性的争论:“技术熟练者”还是“反思性实践家” 技术熟练者:教学论、心理学的原理与技术的合理运用(确定性) 反思性实践家:复杂情境中从事复杂问题解决的文化的社会实践者(实践性知识为基础,不确定性),作为能够体现职业专业性的幼儿教师:掌握行为观察的方法树立科学的儿童观(你会采纳幼儿对教师的评价吗?)掌握儿童年龄特点(说谎)理解儿童心理发展理论(解题钥匙)积累和反思经验(反思自我和借鉴他人),思考的维度与结果,2. 思考的结果 观察对于一名专业性的幼儿教育实践工作者的意义,题解:”观察“的价值与意义了解儿童的行为和行为变化评价儿童的发展状态促进儿童达到发展目标理解儿童需要、增进师幼互动与交流利于家校联系、促进家校合作强化心理学知识指导幼儿园的课程设置,拓展:”观察“意义生成的基础”观察“意义的生成建立在一系列连续行为的基础上;”观察“意义的生成不仅需要教师掌握专业技术、同时兼容学前教育专业理论基础。,小结:观察的意义,”创设适宜每个幼儿的教育“ 儿童享有的权利、优质教育的核心,观察可以让我们通过仔细地观看、倾听、研究作品来了解儿童;评价可以让我们恰如其分地回应幼儿,提出更加科学、合理的教育措施。,学前儿童行为观察知识架构,第一章 观察概述,观察的涵义,观察的特性,行为的涵义,观察的类型,一、观察的涵义:1.什么是观察?,人类认识世界最基本的方法“观”+“察”(观察不仅仅是人的感觉器官直接感知事物的过程,而且是人的大脑积极思维的过程)。从事科学研究的重要手段(观察类型之分),假如你看到天阴,你会做什么?假如你骑车在路上忽然发现车子骑不动了,你会怎么办?假如孩子们都在户外游戏,你发现有一个孩子没有加入到游戏当中去,你会怎么办?,2. 观察要素:行为分析法(观察是如何发生的?),对象和背景被观察者自身的特征观察者所处情境的特征,注意感官与思考的集中兴趣的刺激结果,判断与结论客观事实与主观想法的综合结论的阶段性与终结性,主观参与观察者的个体差异客观观察的相对性,2. 观察要素:概念分析法,观察法:研究者按照一定的目的和计划,对研究对象进行系统连续全面的直接观察,并作出准确、具体以及详尽的记录,以便全面地掌握所要研究的情况,收集有关资料加以分析和解释,从而获得对研究问题的理解与认识。,从上述观察法的概念出发,您认为构成观察的要素分别是什么?,3. 观察类型,观察是人的一种本能,通常观察可以分为日常生活中的观察和作为科学研究手段的观察 问题:思考两者有何异同?,日常/一般观察特点偶然发生的活动主观兴趣所致活动获得零碎性经验或知识,专业观察的特点有目的、有计划的活动观察对象明确系统感知和描述(方法)相对客观的观察结果(结果),共同点观察对象:对人、事、物的观察(难度区分)观察过程:“事实获取主观判断”(流程与结果区分)“小宝有多动症”,附注:作为科学研究手段的(专业)观察,定义:“观察是研究者有目的、有计划的一种活动。观察者运用感觉器官能动的对自然或社会现象进行感知和描述,从而获得有关的事实资料。”(陈向明) “观察,是在自然条件下对自然发生的现象或行为进行考察记录和分析的一种研究方法”(王坚红),特征:专业的观察以正确的了解为目的,需要收集多方面的客观资料,并针对目的来追求正确的判断 专业的方法,以保证事实的接收更具有客观性针对客观的资料进行缜密地分析、归纳、推理、假设等思考过程,附注:从事专业观察者应具备的能力,专业观察的效率与质量、观察结果的可信度与观察者的观察能力密切相关。,专业观察能力体现在:辨识观察动机的能力追求可靠资料的态度;观察工具的选择或制作的能力;反省主观情绪或成见的能力;区分客观与主观的能力;分析行为意义的能力用语词下操作性定义的能力提出假设的能力等,“李莉是一名好园长”。,二、行为的涵义1.什么是行为?,一个快乐的儿童在玩假装游戏或想象游戏?一个危险的场景:这个儿童可能会摔下来跌倒,伤到自己,要小心看护儿童。一个体谅父母、热爱劳动的儿童,一个调皮的、爱搞破坏的儿童。,你从图中看到了什么?,二、行为的涵义1.什么是行为?,狭义的行为: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外部可见的);广义的行为:直接观察到的、可见的活动,以及通过外在行为线索、间接推论的内在的心理活动和心理过程。,行为有狭义和广义之分,2、个人与环境的互动,环境刺激与个人外显行为表现关系:刺激反应:如打针;刺激有机体的意识行为反应:如晕针(内在意识包括动机、情感、意念等);内在动机行为反应:如图书馆读书(环境对行为产生的影响不是很明确,行为更多的是内在动机使然),被观察者外显的行为与其所处的环境因素之间有着绝对的关系。外显的行为通过直接观察获得、内隐的行为通过推测或假设判断。,连续性:行为及其内在思想动因不会无缘无故的中断,不相连的行为其内在意义有关联;整合性:行动时的动作及表情、声音及语言等相互协调而形成共同的意义;程序性:人类行为受到先前行为经验及内在认知的影响,成为其后外显行为的内在成因,3.外在行为表现的特点,人的行为具有三种特点,才使得观察者从一个人的外在行为推断其内心的想法或行为原因成为可能。,三、观察的类型,正式观察与非正式观察直接观察与间接观察参与观察和非参与观察叙述观察、取样观察与评定观察长期观察、短期观察与定期观察,依据具体使用的观察方法,可将观察分为多种类型;每一种观察方法有其不同的特性、使用要点和优缺点,1.正式观察与非正式观察(观察过程的结构性质和控制程度),正式观察是一种有控制的、系统的观察;非正式观察结构比较松散,无周密详尽的计划与控制,是一种更具弹性、开放式的观察。,2.直接观察与间接观察(是否借助仪器和技术手段),直接观察:对那些正在发生的行为和现象进行的观察,凭借观察者的感觉器官,在现场直接进行观察,从而获得第一手资料。间接观察:通过对间接的现象或行为进行的观测,从而获取资料的观察。一是对物化的行为进行观察。例如,观察幼儿园活动室里摆放的图书,观察不同图书被磨损的程度,以此了解幼儿对这些不同类别图书的喜爱程度。二是利用仪器或技术手段,间接进行观察。,3.参与观察与非参与观察(观察者是否直接接入被观察者的活动),参与观察:观察者和学前儿童一起生活、学习、游戏和运动,在密切的相互接触和直接体验中倾听和观看学前儿童的言行,进行记录和分析。这是目前大多数幼儿园教师采用的方式。非参与观察:观察者以局外人或旁观者的身份进行的观察。如主副班教师之间的配合。,4.叙述观察、取样观察和评定观察(观察内容是否连续完整以及记录方式的不同),叙述观察:在观察过程中,观察者详细记录学前儿童连续、完整的心理活动事件和行为表现的一种观察方法。日记描述法、轶事记录法、实况详录法等都是叙述观察。,4.叙述观察、取样观察和评定观察,取样观察:根据一定标准选取被观察对象的某些心理活动和行为表现,对其进行观察记录,或者选择在特定时间内的行为进行观察记录的一种方法。,案例:观察者在15名幼儿中观察他们的攻击性行为及其发生的频率。时间定在上午9:0010:30之间,持续一个小时。观察者在该时段进入幼儿当中,进行观察和记录。时间取样:观察者将这90分钟时间平均分配到这15名幼儿身上,每名幼儿将被观察6分钟。为了取得相当具代表性的行为,观察者在一星期内重复这整个过程三次。观察结束后,每个幼儿会有三个6分钟的记录。事件取样:在这段时间内,只要这15名幼儿发生攻击性行为,就将被记录。观察者在一星期内重复这整个过程3次。最后的记录资料是在这3个90分钟内,有无发生、发生了多少次攻击性行为。,4.叙述观察、取样观察和评定观察,评定观察:观察者在对学前儿童观察的基础上,对其行为或事件作出判断的一种方法。评定观察分类:最常见的有行为核对和等级评定两种(p17)。评定观察的主要弊端:由观察者的主观判断来评定,难易掌握评价尺度,影响评定结果的客观性;评定观察方法只能获得量化结果,对其内在原因难以判断。问题:如何提升评定观察结果的客观性?,4.长期观察、短期观察和定期观察(观察时间的安排),(1)长期观察:一种连续不断的、在较长时间内对学前儿童行为进行观察的类型。如,日记记录法(2)短期观察:在比较短的时间内对学前儿童行为进行的观察。目前在学前教育领域进行的大多数观察都是短期观察。(3)定期观察:指在某个指定的时段内对学前儿童的行为进行反复的观察,观察的内容一般比较集中,往往是对某一种行为进行的观察,如对幼儿攻击性行为的观察。,第二章 学前儿童行为观察概述,内容,学前儿童行为观察的涵义学前儿童行为观察与儿童发展理论说明,一、学前儿童行为观察的涵义1.什么是学前儿童行为观察?,目的维度:所谓学前儿童行为观察,是在对学前儿童行为了解的基础上,对他们的个性、需要、兴趣等不同方面的了解,以便调整教育行为和教育策略。种差维度:它是专业观察中的一种,是专门针对学前儿童进行的科学观察。,双双到了幼儿园,进了班级教室,一只手紧紧拉住妈妈的手,小小的身体扭来扭去,另一只手轻轻地磨蹭着妈妈的袖子。她用一种低低的、焦虑的声音对妈妈说:“你不要走嘛。”她妈妈就势拉着双双的手向前走几步时,双双把手放进嘴里迅速地吮吸着,从以下的实例中你能得出什么判断?,第一节 学前儿童行为观察涵义,一、学前儿童行为观察的涵义1.什么是学前儿童行为观察?,内涵:通过感官或仪器,有目的、有计划地对自然状态下发生的学前儿童行为及现象进行观察、记录、分析,从而获取事实资料的方法。,一、学前儿童行为观察的涵义2.学前儿童行为观察特点,收集多方面的客观资料:无论是运用人的感官或运用各种仪器或工具收集材料,在进行观察记录时,都要对行为的客观描述和对行为的主观解释与评价严格区别开来。,有目的、有计划、有一定控制的研究方式:为了尽量减少误差,增强结论的可靠性,观察者应当对观察的步骤、途径、方式等进行一定的控制。,自然状态下的观察:为了解儿童的行为所表现的真实意义,对所观察的现象或行为,不加任何人为的控制,使它们以本来的面目客观地呈现出来。,一、学前儿童行为观察的涵义3.学前儿童行为观察内容,二、学前儿童行为观察的价值与功能,二、学前儿童行为观察的价值与功能1.了解学前儿童的发展水平,A.与成人的比较:弥补学前儿童理解能力和反应方式的局限B.儿童自身的特点:不受儿童合作态度的影响,了解什么?:A. 可以了解学前儿童的经验获得水平B. 可以了解学前儿童能力发展程度C. 可以了解学前儿童的心理需要D. 可以了解学前儿童个体的学习方式,为什么要使用观察法?,二、学前儿童行为观察的价值与功能2.使幼儿园更好地开展教育教学活动,基于幼儿当前关注点的不同,我们在课程实施中采取了有针对性的分组形式进行活动。正当一组幼儿忙于自己感兴趣的“秋叶制作”、“树叶分类”等活动时,另一组幼儿已经来到了幼儿园附近的草丛里开始“蚂蚱探寻”活动,并有兴致地把他们的“胜利品”带到自然角里,在我提供的放大镜的帮助下,他们又开始了更深层的“研究”。而此时老师的角色是个观察者、记录者、分析者。下面是我及时记录的他们观察时的语言: “蚂蚱的眼睛是鼓鼓的。” “蚂蚱的脚怎么会像大刀?”“它是为了扒泥土。” “我捉到的蚂蚱是绿色的,你捉到的怎么会是灰色的?”“吃了绿色的小草就会变成绿色的,吃了枯黄的树叶就会变成灰灰的。” “快来数一数,蚂蚱有几条腿。” “你说,蚂蚱会生孩子吗?” ,一位幼儿教师的观察记录,二、学前儿童行为观察的价值与功能2.使幼儿园更好地开展教育教学活动,通过这些语言记录,我了解了幼儿现在的知识经验和最渴求的知识需求,但并没有马上给予他们答案,而是鼓励他们运用多种感官、多种渠道获取信息。他们有的回家问父母,有的自己观察寻找答案,有的想到了上网查询。在这一过程中,我并没有把幼儿了解到多少知识作为幼儿发展的依据,而是把重点放在了问题的解决过程上,提高了幼儿搜集、整理信息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二、学前儿童行为观察的价值与功能3.学前儿童行为观察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途径之一,教师将观察儿童作为自己参与研究、改进教学的手段,能反思自己的教育理念和教学行为,从而感悟和提升自己的教育教学能力。 有人以反思程度为标准,把教师分为四种类型:A.几乎没有自我反思。拒绝过多的反思,或者认为反思没有什么意义,或者根本就很懒,把工作仅仅当成工作,而不是一份职业。B.自我反思没有与他人进行分享。教师可能并不知道(或者根本不想和他人分享,或者缺乏和他人分享的技巧)自我反思需要和别人分享才能在反思中获得更多东西。C.将自我反思与他人分享。教师有意识、有意愿和他人分享自己的自我反思,从而促进自己的教学。D.评价自我的教学实践并鼓励他人进行反思型教学。,如何确保儿童行为观察的科学性、有效性?,一、学前儿童行为观察中儿童发展理论的价值(1)儿童发展理论为设计观察方案提供科学依据 设计观察方案有两种方法:一是从经验出发,二是从已有理论出发。(2)儿童发展理论为理解儿童行为提供理论支持 案例1:观察者在观察2岁幼儿的社会认知发展时,记录到两名2岁半的幼儿在一起抢玩具小汽车,其中一个正在大叫:“这是我的!” 案例2:当观察者记录到一个8个月大的婴儿不断重复着扔掉勺子,然后看着妈妈把勺子捡起来,这一系列动作是外在的、客观的。那么这些动作意味着什么呢?(3)儿童发展理论为提出发展适应性策略提供无限可能,第二节 学前儿童行为观察与儿童发展理论,明确的观察目标、合适的观察方法和程序、科学的理论观点,二、行为观察中常用的儿童发展理论介绍,1. 几种常用的儿童发展理论P31P32 (1)华生的行为主义 (2)斯金纳的操作行为主义 (3)格赛尔的成熟势力学说 (4)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 (5)维果茨基的社会文化理论 2. 各种活动观察中常用的学前儿童发展理论与研究观点 (1)家庭中的学前儿童 (2)同伴游戏中的学前儿童 (3)艺术活动中的学前儿童,第三章 学前儿童行为观察方法描述的方法,何为描述的方法?,关键词:行为/事件复制、事实分析、一类方法,行为/事件复制:(描述法的典型特征)对儿童自然发生的行为和事件的一种复制。,事实分析:(行为观察的必然要求)观察者根据以描述形式记录的事实资料进行分类分析。,一类方法:(描述法的重要特征)它不是一种具体的方法,而是一类方法,具体包括日记法、轶事记录法、实况详录法和样本描述法等。,描述方法是儿童行为观察的各种方法中,最早被运用的方法。,学习重点:描述的方法,观察方法,记录方法,一、日记法,主要内容,日记法的运用发展历程,日记法是研究儿童发展最早采用的一种方法。,运用发展历程:1. 首创: 1774年,裴斯泰洛奇首创了宝宝传记法,编写一个父亲的日记;2. 广泛应用: 1880年1920年,开展观察实验、分析观察资料、做出相关推断;1881年,德国普莱尔,儿童的心理;1900年,达尔文,一个婴儿的传略;3. 与其他方法交替使用: 20世纪20年代末,日记法应用减少,逐渐被其他方法取代。,案例1.,某月某日,小蚕破壳而出。某月某日,第一次蜕皮。某月某日,第二次蜕皮。某月某日,蚕身由黑变白。某月某日,蚕身由白变亮。某月某日,开始吐丝织茧,某日茧成。某日茧破蛾出,某日雌雄蛾子交死,某日产卵。,日记法的涵义,含义 运用如同写日记的方法,对学前儿童的行为进行观察和记录。特征对观察对象进行长期的跟踪观察,即纵向记录以日记的方式记录新的行为表现,日记法的涵义,分类综合式日记法:关注各种典型行为的出现 在对孩子各方面发展情形的整体记录中,关注富有标志性的行为的出现主题式日记法:选择特定的观察行为类型 将观察焦点集中在某一或几种发展的层面,例如,语言、社会、认知、动作技巧的发展,日记法的优缺点,案例2. 现在是第25天,接近傍晚时,当婴儿躺在炉火边祖母的膝上,很注意地凝视着祖母。我过去坐在旁边,是我的脸能在她的间接视线范围内。她把眼睛转向我的脸,十分注意地凝视,甚至以一些努力表现在眉、唇之间轻微的紧张。她的眼睛转向祖母的脸,然后再转向我的脸,如此好几次。最后她将视线移到我的肩上,那儿有由灯上照过来的强光,不仅使我的眼睛移开,而且头也向后以便看得更清楚,她注意一下,带着一种新的表情“一种微弱及基本的渴望”,她不再只是凝视,她真正在看了。,记录时间事件情境被观察者的情绪状态被观察者的活动观察者的行为及被观察者的反应观察者的结论,从案例2中,你能得到哪些主要的信息?,详实性,日记法的优缺点,广度性: 通过对行为的发生及后续情况的跟踪记录,显示行为变化及相应特征的进化过程,便于对行为性质的定性分析。永久性: 记录内容容易保存,随时可以取用个别性: 适用于“个别的”、“特殊”儿童,尤其是对于一些不善与人沟通、交往的儿童。个案研究不限于个体,也可以是个别群体的典型行为观察取样。,日记法的优缺点,思考 日记法是儿童发展研究中最早被使用的观察方法,但在当下的教育研究中,却较少被使用,为什么?,缺点需要长时间持续性的与幼儿接触,大部份的日记法只能由孩子的亲人加以记录;观察的结论具有偏向性,缺乏代表性和普遍性。,日记法的运用,运用范围:(1)作为个案的特殊儿童(2)家长对子女的成长记录运用要点:(1)切记过于琐碎(2)多种辅助工具并用,二、轶事记录法,主要内容,轶事记录法的涵义,轶事:独特的事件,感兴趣的、有意义的事件。轶事记录法:观察者将自己感兴趣的,并且认为是有价值的、有意义的儿童行为和反应,以及可表现学前儿童个性的行为事件,用叙述性的语言记录下来,供分析儿童的行为所用。(观察内容的四个特征)轶事记录法的特点:(与日记法的比较)呈现方式:用文字描述的方式记录情况()观察重点:不受限于新行为() 观察内容:感兴趣的发展领域或特别的儿童、特别的事件整体特征:开放性的观察方法,案例3:车下取球记,时间:午饭后地点:幼儿园操场 今天户外活动时,孩子们在练习拍球。我正在专心地给孩子们做着记录,有几个已经记录完的孩子开始玩起了踢球,不一会的功夫,在一辆黑色轿车旁边围了几个孩子,我忙走过去,想看看发生了什么事情。原来是球跑到了车子下面,孩子们拿不出来了。孩子们把求救的目光投向了我,我请他们自己想办法解决,然后独自在一旁静静地观察着。,贾凡杰说:“我们可以伸进手去把球拿出来。”吴树宗说:“把车挪走,球就可以出来了。”刘玉皓说:“可以找个棍子把它弄出来。” 大家七嘴八舌的议论起来,就在大家讨论的时候,贾凡杰已经趴在地下试图把手伸进去把球拿出来,可是最终还是失败了。吴树宗说:“我们一起把车子挪走吧。”盖志浩紧接着说:“车这么重,我们可挪不动。” 一时孩子们沉默了起来,这时盖志浩又说:“我们挪不动车,可以找到车的主人,请他把车子开走,这样球就出来了。” 这个主意得到了大家的一致赞同。,瞅瞅!怎么办?,都来想办法,于是,几个孩子开始围着院子找车的主人,过了一会,他们回来了,看到他们失落的样子,不用说,肯定是没找到了。刘玉皓说:“我们去找棍子把它弄出来吧!”“好!” 于是大家分头去找棍子,不一会儿,只见几个孩子抬着一个木板来到了车旁。,找主人去,找到一块木板,木板来了,我来试试,孩子们都在车旁趴了下来,正在几个小朋友把木板伸进去,想把球弄出来时,球却突然飞快地滚了出来,这是怎么回事?大家一下都懵了,原来是张惠元在趴下看别人往外弄球的煞那间来了灵感,他把手中抱着的球,滚了进去,正好把车底下的球顶了出来,孩子们看到球出来,都高兴地欢呼起来。,球终于出来了,解读分析(教师的分析),这种事情在幼儿园里可以说是司空见惯,经常发生的事情。当孩子们向我求救的时候,我并没有立即帮助他们解决困难,而是让孩子们自己动手尝试,事实证明孩子们积极的想了很多方法,通过他们的努力,最终球从车底下出来了,孩子们也在这个过程中交往能力、合作能力都得到了锻炼,并且获得了一定的经验。 轶事法记录的是独特的、感兴趣的、有意义的事件,解读分析(案例评析),儿童的成长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成长的过程中,他们的能力不断经受挑战,而且就在挑战中不断得到提高,他们虽然有时候成功,有时候失败,但各方面的能力仍然不断向前发展。孩子们注重的是过程,如果老师帮助他们把球弄出来,那么肯定不会有后面孩子们实验后的失败的失望和球出来时的惊喜,那么在儿童体验的过程中必然少了很多精彩体验。拓展:教育发展史上曾经出现过“教育无目的论”,轶事记录法的优缺点,优点1、简单、方便、灵活最简单、最常用的观察方法2、用最简略的话描述内容,但却提供了有助于理解儿童个性与发展特征的各种基本信息(如行为的前后关系、行为发生的背景与情景、行为发生的具体细节等)3、资料清晰、便于推断或提出有针对性的干预策略。4、资料长期保存,可用作儿童个性化的成长背景资料。缺点1、容易受主观偏见影响(记录什么?)2、记录的简练导致错误的解释或价值判断(记录结果?),轶事记录法的运用,考虑什么情况下需要运用轶事记录法尽可能迅速地将事件记录下来,并记录有意义行为发生的情境记录的资料要客观、简化、准确和完整 包括行为发生的情境、时间及基本活动、语言有开始、事件发生的过程和结尾的完整的内容尽可能运用正确的词汇和文字进行记录把对事件的描述和对事件的解释区分开来,三、实况详录法(描述性记录、连续记录、流动性记录),主要内容,实况详录法的涵义,实况详录法:观察者在一段时间内(如一个小时或半天,甚至更长的时间内)持续不断地、尽可能地记录被观察对象所有的行为动作表现,然后进行分析的方法。特征: 记录内容:被观察者所处背景、环境;被观察者本身;被观察者与他人互动时所做每一件事和所说的每一句话; 记录顺序:按照时间顺序对行为发生的过程进行记录记录特点:被观察者所有言行都是重要的,都需要记录,案例4.好爸爸、坏爸爸,观察背景: 角色游戏开始了,娃娃家里传来了吵闹声,原来是“女儿”和“爸爸”吵起来了。我走过去询问到:“怎么了?发生什么事了?”“女儿”伤心地说:“爸爸又懒又凶,我不喜欢他。” 别的小朋友听到了,也谈论起来。,儿童讨论: 幼:“我爸爸可懒了,他自己的臭袜子让我和妈妈洗。” 幼:“我爸爸有一个优点,就是每天回家都洗手,爸爸还会做玩具。” 幼:“我爸爸很懒,总爱睡觉。” 幼:“我爸爸要抽烟,我们就把他赶到阳台上去。” 幼:“我爸爸爱看报纸,不干活。” 幼:“我爸爸的脾气可大了,爸爸和妈妈一吵架,爸爸就摔东西,谁劝也不行。”,解读娃娃家是中班幼儿喜欢的一个游戏,它是孩子已有生活经验的再现,从孩子们的表现活动来看,凶“爸爸”、懒“爸爸”的现象比较普遍,也反映了个别家长在家庭中的生活和教育方式上存在的问题。,题外思考娃娃家里的“争吵”和孩子们的谈论是否让我们找到教育的着力点?教师需要学会倾听,儿童讨论:爸爸妈妈吵架了,我们怎么办? 说起自己的爸爸和妈妈吵架,许多孩子都围了过来。 幼:“我爸爸还打我妈妈呢,我帮我妈妈打我爸爸。” 幼:“我爸爸还撕我的东西,上一次,爸爸一生气,就把我的画撕了。” 幼:“我爸爸妈妈也吵架,他们吵架的时候,我就拉开他们。” L着急的说:“我爸爸妈妈可拉不开,爸爸生气的时候,心里有个大火炉,怎么也平静不下来,要是平静下来就好了。”,儿童讨论:爸爸妈妈吵架了,我们怎么办? 幼:“用点水不就可以把火浇灭了吗!”幼:“给他们端点水喝。” 我走过去对着他和其他小朋友说:“对,这可能是个办法!下一次爸爸妈妈再吵架,你给他们每个人端杯水喝”。幼(一直面部严肃的沉思):“老师,我有个好办法,他们吵架的时候,让他们去干自己喜欢的事,他们不在一块就不会吵架了。”,教师的解读: 我吃惊于孩子们的想法,作为成人是很难有这些想法的,我也感受到爸爸在孩子心目中是怎样的形象和地位。在教育过程中,家庭教育中的家庭环境因素对幼儿的影响是非常大的,作为父亲在孩子心目中应以什么样的形象存在,对孩子有什么潜移默化的作用,有些家长可能没有认真考虑过,所以才产生以上孩子们的谈话内容。,教师的行动:开展小记者调查活动 为了树立父亲在孩子们心目中的形象,对于以上问题有一个合理的回应,我对孩子们说:“每个人的爸爸都有工作,你们谁知道爸爸在工作单位都做些什么?都有些什么本领?”问到这个问题,班里没有一个孩子能说明白爸爸怎样工作的,于是我请每个幼儿都当了回小小记者,回家采访爸爸妈妈。”,题外思考:前面的谈论很多是关于爸爸的负面的东西,做小记者采访爸爸妈妈,可以让孩子对自己的把爸爸妈妈有一个相对客观和清晰的认识。教师摈弃说教,选择活动和体验。情感永远是亲子教育中最核心的内容。,后续观察记录:关于爸爸的模样和本领,第二天早上,小朋友们都拿来了与家人共同制作的“爸爸调查表”,有的上面还有爸爸的画像或照片,他们互相传阅,都非常自豪地讲述自己爸爸的优点。 幼:“我爸爸的脸很黑,眉毛很粗,头发很短,爸爸喜欢穿黑衣服和黑裤子、黑鞋子,爸爸的本领很大,会武术。” 幼:“我爸爸长得胖胖的,很高,手很大,脸上的黑点是胡子,眼睛很大,嘴巴很大,头发很黑。他可能干了,会修东西,会打篮球,还会做红烧肉,我可喜欢吃了。,后续观察记录:关于爸爸的模样和本领,幼:“我爸爸是个电工,单位里电坏了,都是爸爸修,我们家楼下的爷爷还让我爸爸去修电视呢!他喜欢穿坎肩,他可厉害了,车子坏了,门坏了,水管坏了,都是爸爸修。” 幼:“我爸爸长着个大鼻子,都挡着爸爸的嘴了,我爸爸会看着折纸书折东西,还会讲好听的故事呢! 幼:“我爸爸头发很长,他很爱劳动,会拖地,会用电脑、会开车、会洗衣服、做饭,还帮妈妈打扫卫生。 ”,后续活动观察与评析,在以上活动中,幼儿对爸爸的了解变得具体而清晰,尤其是与家人共同制作“爸爸调查表”,为家庭成员之间、幼儿之间、师生之间、家长之间甚至班级之间创造了积极的互动空间。幼儿在一起谈论表格上的内容,引发出许多出人意料的话题。如: 在交流爸爸的本领时,有一张表格上却画着爸爸会拖地,于是,孩子们争论起来,究竟怎样的本领算大呢?经过讨论,孩子们认识到,虽然每个爸爸都会拖地,可是愿意拖地、经常在家干家务的爸爸才了不起。孩子们在采访时,发现了爸爸有那么多自己不知道的“大本领”如获珍宝,个个都夸自己的爸爸聪明、能干,并深深地以自己的爸爸为豪。,实况记录案例反思: 瑞吉欧有句名言:“接过孩子抛来的球!”幼儿的世界是一个充满可能性的世界,我们更应关注偶发事件隐含的教育价值,关注儿童的日常生活中的每一个疑惑、困难与问题,关注幼儿在日常生活中的每一个发展历程,学会倾听孩子的声音,解读孩子的所思所想所为,成为他们成长的有力支持者。,实况详录法的优缺点,优点:1、随时可记录,只要情境合适2、使用简单,不需要经过很长时间的训练或准备3、观察人数不受限制4、用于对课程的评价缺点:1、耗费许多时间和经历2、需要快速记录能力3、需要优质的观察能力和文字表达能力4、处理资料的难度,实况详录法的使用,1、观察记录要详细、全面,以描述的方法记录2、用摄像机或录音笔弥补纸笔记录的不足3、一般连续记录的事件在一个小时左右4、注意区分客观的记录和主观的意见和评价,四、样本描述法,主要内容,样本描述法的涵义,样本描述法: 一种详尽的、连续的、或顺序性的行为及当时情境的描述。(观察者必须根据一些已决定好的标准去观察、记录他们看见的所有事情及行为发生当时的状况)特征:1、精确的细节记录:相对短的时间内(5分钟30分钟)不受干扰的观察、并按照一定的顺序进行客观记录(与轶事记录、实况记录的区别)2、预先确定的标准:内容选择性,即只在相应的时间内观察选定好的行为,对其他行为不予记录(如打人行为)。3、观察者始终置身事外,样本描述法的运用,与事件取样法等方法结合运用 只要预选的事件(或行为)出现,就进行记录。事件取样法的运用过程中,除了依靠事先准备的记录表格之外(见课堂观察表),经常追加一些简单的问题,做描述性记录,这种记录即属于样本描述法。与实况详录法相同,都需要详尽的记录,第四章 学前儿童行为观察方法取样的方法,记录方法与取样方法的比较,记录方法:内容详尽、永久保存(耗时、琐碎)记录观察资料中只有小部分内容能够真正用于解释主题行为取样方法:预定的行为和记录方式 按照预设方式记录选定的行为,重点不在描述行为的细节,而在选定行为发生的”频率“和行为发生的”过程“。,主要内容,架构涵义优缺点运用,主题时间取样法事件取样法,第一节 时间取样法,一、时间取样法的含义 1. 含义 观察者在事先设定的时间内,以规律性间隔或随机性间隔,观察和记录所选择的行为(在这些时间段意外所发生的行为和事件则不加以记录)。取样的标准:一定的时间间隔观察的内容:预设行为是否出现以及出现的频次,2.案例:对幼儿特定行为的时间取样观察,观察对象:15位幼儿;观察主题/内容:依赖性/合作性/攻击性行为;观察时间:上午9:00-11:00之间、共计90分钟; 每位幼儿观察6分钟;观察流程:观察第一位幼儿6分钟,使用符号记录表 记录幼儿的上述的某种特定行为,依次 类推,直到完成15位幼儿相应行为的观 察记录。 时间取样法中,某些特定的行为经常被事先选定为观察目标,2.案例:帕顿的“儿童游戏中的社会参与程度研究”,每种行为的操作性定义,2.案例:帕顿的“儿童游戏中的社会参与程度研究”,观察对象:2-5岁幼儿观察时间:规定的游戏时间内,按照1分钟/每人轮 流进行观察记录。观察流程:根据幼儿表现的行为类型记入观察记录表观察结论:2-5岁幼儿在游戏中的社会参与程度,随年 龄的增长表现出一定的顺序性,即年龄较 小的儿童往往喜欢单独游戏、随着年龄的 增长逐渐发展到平行游戏,再发展到社会 化程度较高的联合游戏和合作游戏。,帕顿的游戏类型观察记录表,3.时间取样法的特性:与描述类观察方法的比较,开放性&封闭性说法一:封闭性方法 Wright(1960)和Goodwin及Driscoll(1980)认为,时间取样法使用符号记录表。当观察使用符号记录表时,原始资料就流失了。说法二:开放性方法 如果将封闭性的符号记录与开放性的实况详录法或事件取样法合并使用,即通过改变记录形式、保留行为发生的原始资料,由此改变时间取样法的封闭性、使其成为一种开放性的记录方法。,3.时间取样法的特性:与描述类观察方法的比较,选择性程度高:只是在某段时间内捕捉事先所选定 的行为推论的必要性:对观察到的行为要做“即时判断” 是否被记录,为此观察开始的 那一刻,意味着观察者同时进入了 对观察内容进行推断或解释的进程,二、时间取样法的优缺点,优点1.时间和精力符合经济效益2.数据的代表性和可信程度相对较高缺点1.适用于研究出现频率较高的特定行为或事件2. 符号记录表只能提供行为的频次资料、不能用于研究行为发生的原因3. 行为发生时间与观察设定时间的差异,使记录资料局限在“部分”行为,无法代表或推及所有行为。,时间预设,行为限定,符号记录,三、时间取样法的使用,1.确定观察的目标行为和操作定义,(1)确定目标行为感兴趣的行为大行为转化为小的行为(例如,帕顿基于“社会参与程度”将游戏行为区分为六种类型,阅读行为三种类型)对行为发生频率及相关因素的预观察(2)行为的操作性定义 确定操作性定义是为了便于观察、记录和便于重复验证;就是对必须观察或测定的行为,给予详尽的说明和规定,确定这一行为或现象测量与观察记录的客观标准,即观测指标。,2.抽取具有代表性的时间,确定观察时间 明确观察的时距、时距间隔以及时距的数目,即要求每隔一定的时间,按某种选定的时段,进行一段时间的观察。例如: 每周一、三、五下午3:004:00,对每个幼儿(20名)观察3分钟,持续六周。时距:一次观察的时间长度,与行为发生的频次有关时距的间隔:时距和时距之间间隔的时间,与时距的长度、是时距所要观察的对象数目,以及所要记录的细节有关时距的数目:在观察中一共要观察对少个时距。,3.选择记录方式 P57,时间取样法中的行为记录方式:检核、计数、计时检核:记录观察的特定行为是否出现,只要行为出 现,就做一个标记。计数:记录在观察时间内行为发生的次数,每次该 类行为出现都要进行记录。计时:记录在观察时间内、被观察行为持续的时间。,4.表格的设计(简化性是首要原则),第二节 事件取样法,一、事件取样法的涵义 1.含义 事件取样法是以选定的行为或事件的发生为取样标准,从而进行观察记录的一种方法。(记录的内容包括行为发生的背景、发生的原因、行为的变化、行为的终止与结果等内容),2.经典案例:Dawe(1943)幼儿争执事件研究,研究主题:幼儿自由活动时间内自发的争执事件观察对象:40名2-5岁幼儿(男孩19人,女孩21人)观察程序:争执事件发生的完整过程、使用秒表计 时,使用观察记录表记录事件细节(观 察记录表的设计)实施重点:被观察行为详细的操作性定义; 尽可能完整的记录争执发生时的对话,2.经典案例:Dawe(1943)幼儿争执事件研究,2.经典案例:Dawe(1943)幼儿争执事件研究,研究结论: 通过3个多月、58.57小时的观察,记录200例争执事件(68例发生在室外、132例发生在室内;平均每小时发生争执事件3-4次;争执事件持续1分钟以上的只有13例;平均争执持续时间不到24秒;室内争执持续时间比室外持续时间短;男童争执多于女童、攻击性水平也高于女童;争执常发生在不同年龄组、相同性别的儿童之间;随年龄增长争执事件减少、侵犯性质增强;几乎所有的争执都伴有动作,偶尔有大声的喊叫或哭泣,但无声争执占大多数;争执发生原因多与占有物品的不同意见有关;大多数争执自行平息、年幼儿童被迫服从年长儿童;争执平息恢复常态,无耿耿于怀、愤恨的征候。),3.特性分析:与时间取样法的比较,(1)开放性与封闭性:“是否使用符号记录的方法”、“是否详细地叙述并保持原始资料”作为判断开放性与封闭性的依据。(2)选择性程度较高:对观察记录内容的预先选择(3)推断的必要性:对观察到的行为是否属于预期的某种特定范围的行为,从观察一开始就要作出判断。,二、事件取样法的优缺点,优点1.省时、简便、灵活的观察方法 预设的行为观察对象、不受限于时间、对各类选定行为发生全过程的相对详细的记录2.对自然状态下特定行为的记录 可研究行为与情境的关系(类似于实况详录法) 可记录并研究特定行为发生过程中的特殊事件(类似于轶事记录法) 可使用预设的代码、符号,或者综合使用文字记 录和符号记录的方法(不同于轶事记录法),缺点1.缺乏测量的稳定性 因行为发生情境的不同,相同行为的性质可能发生变化。例如,幼儿”哭“的行为。2. 可能中断行为的连续性 记录行

    注意事项

    本文(第一至四章观察课件.ppt)为本站会员(牧羊曲112)主动上传,三一办公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办公(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

    三一办公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