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办公! | 帮助中心 三一办公31ppt.com(应用文档模板下载平台)
三一办公
全部分类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
  • 建筑/施工/环境>
  • 毕业设计>
  • 工程图纸>
  • 教育教学>
  • 素材源码>
  • 生活休闲>
  • 临时分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办公 > 资源分类 > PPT文档下载  

    职业病危害识别 控制汇总课件.ppt

    • 资源ID:1550306       资源大小:361KB        全文页数:51页
    • 资源格式: PPT        下载积分:16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6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职业病危害识别 控制汇总课件.ppt

    职业性有害因素的 识别、评价与控制,职业性有害因素的识别,1.化学毒物危害识别的基本方式: 熟悉生产工艺过程,掌握从原材料到成品之间的所有工艺和化学物; 化学物料安全清单; 反应性化学危害;,职业性有害因素的识别,2.过程危害分析:识别和分析化学品加工、处理过程中潜在危害的有组织、系统性的方法。 生产过程的危害 先前发生的可能带来灾难性后果的各种事故 适用于危害控制的工程技术措施和管理措施 工程技术措施和管理措施失效的可能后果:健康等,过程危害分析的常用方法,假设模式方法:设备因素、人为因素、其他外部因素清单方法:一系列针对设备的安装和运行的问题清单假设模式/清单方式方法危害和操作性能研究:识别安全、卫生和环境的危害因素,发现引起不能正常运转的各个问题,职业环境监测,occupational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是对作业环境进行有计划、系统的检测,分析作业环境中有毒有害因素的性质、强度及其在时间、空间的分布及消长规律。,职业环境检测对象的确定2.车间空气中有害物质检测,采样方式 1.个体采样 2.定点区域采样,个体采样,定点区域采样,采样的测定方式,1.全天一个样品连续测量2.全天多个样品连续测量3.部分时间连续多个样品测量4.瞬(短)时多个样品测量-5分钟,样品的采集,1.气体和蒸汽主动采集-动力系统被动采集-被动式采集仪用可与待测物起化学反应的液体吸收用真空袋或真空容器采集用直读式检测仪2.采集空气中的颗粒性物质:滤膜,监测数据评价和长期监测计划,1.经常性卫生监督:最少每年监测1次,不符合标准的,每3个月监测1次-直至合格。2.预防行卫生监督:连续采样测定3次3.个体采样与国家的时间加权平均浓度比较;定点区域采样与最高容许浓度比较。,职业性有害因素接触评定及危险度评定,职业性有害因素接触评定,接触评定的概念 Exposure assessment-是通过询问调查、环境监测、生物监测等方法,对接触职业性有害因素进行定性和定量评价。,接触评定的内容,(1)接触人群特征分析:包括人群的数量、性别、年龄分布等。(2)接触途径及方式评定:包括鉴定有害因素进入机体的主要途径及接触的时间分布等。(3)接触水平的估测:作业环境及生物监测,食物饮水、生活环境的接触。,接触评定的方法,1.询问调查,职业史,接触人群特征,接触方式,接触途径,接触时间,2.环境监测,(1)职业性有害因素存在的特点多样性:种类多,同时存在多种因素变动性:强度及其在时间、空间的分布不断变动接触的间断性,(2)确定监测对象和拟订监测方案,初步了解生产环境存在的有害因素查阅有关文献和参照其它单位的经验确定监测的主要对象确定监测对象建立监测体系拟订监测方案 监测地点 监测时间 监测周期 监测记录表,(3)接触水平的估计,区域定点采样法:结果用平均值和波动范围来表示个体采样法,(4)监测资料的整理和保管,常用统计指标测定点合格率=合格点数/实测点数100%超标倍数=测定点实测浓度/国家卫生标准-1测定率=实测点数/应测点数100%,3.生物监测,生物监测用于接触评定,可较好地反映内剂量或生物效应剂量,内弥补环境监测不足之处,而且兼具效应评定功能。,职业性有害因素的识别、评价与控制,三要素: 研究资料 危险度评定:危害性鉴定(定性) 剂量-反应评定(定量) 接触评定(不同劳动条件的暴露情况) 危险度特征分析 (特定人群职业性损害的估计发生率) 危险度管理:制定卫生标准等,危害性鉴定-定性评定 主要任务确定需要评定的职业性有害因素对接触人群能否引起职业性损害及其发生的条件。接触与职业性损害之间是否存在因果关系。对职业性损害进行分类并估计其危害程度,以确定对该职业性有害因素进行危险度评定的必要性和可能性。,鉴定依据,职业流行病学资料动物实验体外试验有害因素的自身特性,剂量反应评定-定量评定,(dose-response assessment)通过对流行病学资料和动物定量研究资料的分析,阐明不同接触水平所致效应的强度和频率,确定剂量反应关系。,有阈化学物的剂量反应评定,选择适宜的临界效应指标。从职业流行病学调查或动物实验获得观察到有害效应的最低剂量及最大无作用剂量。选出所研究毒物代谢转化与人相近的动物进行实验。确定种属间该有害因素所致损害的不确定因素即选择不确定系数。明确剂量反应关系。,具有遗传毒性的致癌物及致突变物,概率分布模型统计学模型机制模型 步骤: 对在观察接触剂量范围内的资料选用一定的数学模型进行剂量反应关系的表达。 对观察范围之下的情况进行外推。,接触评定,确定人体通过不同途径接触外源性化学物的量及接触条件。一般通过接触估测来实现:从被评定的总体人群中随机抽取一定数量的有代表性的样本,作有限数量的分析,估算出总体人群或某些亚群的接触水平及有关情况。,危险度特征分析,通过对前三阶段评定结果进行综合、分析和判断,获得接触人群的反应率,即该人群由于接触某种有害因素可能导致的某种健康后果的危险度。所要求的资料来自职业流行病学调查和动物实验两方面的结果。,危险度评定中的不确定因素,危险度评定的基础:充分而可靠的实验数据; 正确的假设;合理的推导模式;足够的人群流行病学资料。,危险度评定中的不确定因素,不确定因素:实验动物与人类的种属差异和个体差异;从动物实验的大剂量作用外推到人的小剂量接触;短期小样本的动物实验结果外推到人群的长期接触。,危险度管理(risk management),根据危险度评定结果综合考虑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经济和技术水平,对危险度进行利弊权衡和决策分析,提出可接受水平和相应的控制、管理措施。,管理措施,制订卫生标准环境监测、生物监测、健康监护、危险度控制的技术措施;限制或禁止接触的法规、条例和管理办法,生物监测,生物监测的定义,(biological monitoring)定期、系统和连续地检测人体生物材料中毒物和/或代谢产物含量或由其所致的生物易感或效应水平,并与参考值进行比较,以评价人体接触毒物的程度及可能的潜在健康影响。,生物标志物的分类,1.接触标志物2.效应标志物3.易感性标志物,生物监测的特点,1.反映机体总的接触量和负荷2.可直接检测内剂量和机体负荷及生物效应剂量3.综合了个体差异因素和毒物动力学过程的变异性4.可用于筛检易感者,外剂量:环境监测内剂量:实际吸收进入体内的毒物的剂量生物效应剂量:真正对机体发生作用的靶器官、靶组织、靶细胞或靶作用部位的有害物质和/或其代谢产物的浓度,常见生物监测类别,1.生物材料中化学物质及其代谢产物或呼出气中毒物含量的测定2.生物效应指标的测定3.活性化学物与靶分子相互作用所得产物量的测定,生物监测策略,1.确定检测指标2.确定生物材料的种类3.确定生物材料的收集时间及注意事项4.对监测结果作出解释评价,生物接触的卫生标准,我国颁布11项职业接触生物限值(biological exposure limit,BEL) 包括甲苯、三氯乙烯铅、镉、一氧化碳、有机磷农药等。,作业场所卫生安全评价,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评价,由依法取得资质认证的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承担,按照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评价规范和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分类管理办法进行。包括2大类: 职业病危害预评价 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职业危害预评价,取得省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资质认证的职业卫生评价机构,依照国家有关职业卫生方面的法律、法规、标准、规范的要求,在建设项目可行性论证阶段,1.对其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识别、分析,2.对其可能造成劳动者健康损害的程度进行预测,3.对拟采取的职业病防护设施的预期效果进行评价,4.对存在的职业卫生问题提出有效的防护对策,最终作出客观、真实的预评价结论。,职业危害预评价程序,1.单位提供资料2.初步的工程分析3.筛选重点评价项目4.编制预评价方案,评价阶段 工程分析 职业卫生调查(现场调查、类比调查等)预评价报告编制阶段按规定格式编写建设项目预评价报告,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取得省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资质认证的职业卫生评价机构,依照国家有关职业卫生方面的法律、法规、标准、规范的要求,在建设项目竣工验收阶段,1.对其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分析和确定,2.对其对工作场所、劳动者健康的危害程度、以及职业病防护设施的控制效果进行评价,最终作出客观、真实的验收评价结论。,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1.评价方案(1)评价的目的、依据和范围(2)工程建设情况,各项职业病防护设施建设及真正运行情况(3)现场调查与监测的内容与方法,质量保证措施(4)组织实施计划与进度、经费安排,2.现场调查,(1)生产过程的卫生学调查(2)作业环境卫生学调查(3)调查建设项目是否严格按照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规定进行施工、是否落实各阶段设计审查时提出的职业卫生审查意见(4)职业卫生管理调查,3.现场监测 考虑测试方法、条件、频次4.职业性健康检查5.评价结果6.控制效果评价报告,有害作业分级评价,综合环境接触水平和影响危害产生的主要接触条件而进行的评价,应以岗位种类评价为基础,有毒作业的分级评价,依据:毒物危害程度级别、接触毒物的劳动时间、该工作地点毒物浓度的超标倍数。方法:将不同毒物危害程度级别(D)和劳动时间(L)长短均化作相应的权数,与毒物浓度超标倍数(B)共同计算分级指数,依指数值大小划分为5个危害级别。作业场所多种毒物存在时,分别进行分级评价,以最严重的级别定级,同时表明其他危害级别。,

    注意事项

    本文(职业病危害识别 控制汇总课件.ppt)为本站会员(牧羊曲112)主动上传,三一办公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办公(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

    三一办公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