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办公! | 帮助中心 三一办公31ppt.com(应用文档模板下载平台)
三一办公
全部分类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
  • 建筑/施工/环境>
  • 毕业设计>
  • 工程图纸>
  • 教育教学>
  • 素材源码>
  • 生活休闲>
  • 临时分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办公 > 资源分类 > PPT文档下载  

    让糖尿病病人活得更加健康长寿课件.ppt

    • 资源ID:1548402       资源大小:1.71MB        全文页数:50页
    • 资源格式: PPT        下载积分:16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6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让糖尿病病人活得更加健康长寿课件.ppt

    让糖尿病病人活得更加健康长寿,主讲:金桂尧,2.什么是糖尿病,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内分泌代谢性疾病。糖尿病是血糖升高而导致尿中有糖的疾病。糖尿病是血中胰岛素绝对或相对不足,或者胰岛素质量下降,导致血糖过高,出现糖尿,进而引起脂肪和蛋白质代谢紊乱,临床上可出现多尿、烦渴、多饮、多食,消瘦等表现,重者容易发生酮症酸中毒等急性并发症或血管、神经等慢性并发症。,3.世界糖尿病大会对糖尿病的新定义,糖尿病不仅仅是血糖代谢异常引起的疾病,还是一种代谢异常引起的全身系统疾病,只要得了糖尿病,除了血糖升高之外,几乎必然会引起脂肪、蛋白质、矿物质、水及酸碱度的紊乱,相当一部分病人因治疗不当还会发生脑、心脏、下肢血管、肾脏和眼部等重要器官的慢性并发症。,4.人是怎么会得糖尿病的,遗传因素1型糖尿病遗传的是胰岛素容易遭受病毒的侵害,并发生自身免疫性破坏的基因,遗传的是容易发生肥胖、胰岛素抵抗和胰岛素分泌不足的基因。2型糖尿病遗传的是容易发生肥胖、胰岛素抵抗和胰岛素分泌不足。环境因素病毒感染、热能摄取太多、活动量下降、肥胖、吸烟、心理压力过大。,5.糖尿病病人知多少,发达国家糖尿病患病率已高达5-10%。国外有人估计,2010年全球糖尿病病人为2.85亿,到2035年将增至4.38亿。最近5年来,我国糖尿病成暴发性流行态势,患病率已逾9%,病人达1亿。据估计,我国糖尿病病人每年新增300万,每天增加1万,每小时增加400人,每分钟增加7人。,6.糖尿病高危人群,1型糖尿病的高危人群是家族史阳性、具有某种遗传标志和免疫学标本的人群(家里人有1型或2型糖尿病,具有某种人白细胞抗原类型或胰岛素细胞抗体、抗谷氨酸脱羧酶抗体阳性)。2型糖尿病的高危人群是有糖尿病家族史者,肥胖者、曾有高血糖或尿糖阳性者,生过4千克以上巨大胎儿的妇女,出生时体重低于2.5千克的人。凡是患上代谢综合症其中三项者(高体重、高血糖、高血压、高血脂、高血黏、高尿酸和高胰岛素)。,7.为什么要监测血糖,吃得明白,活得开心:了解饮食规律,了解哪些食物会引起较大血糖波动。让运动持之以恒:运动前后测血糖,能直观地看到运动带来的血糖变化,让运动更加容易坚持。随时监测,防患未然:平时若感觉不适,应马上监测血糖,以便于及时发现血糖变化。为健康添砖加瓦:定期检测糖化血红蛋白,有助于控制血糖。,8.查找血糖升高的原因,饮食因素:摄入比平时更多的碳水化合物情志因素:喜、怒、忧、思、悲、恐、惊七情失调,刺激肾上腺素分泌增加,血糖升高。药物因素:忘记吃降糖药或药物剂量不足。运动因素:运动量比平时少。压力因素:经济的、工作的、社会的各种压力大。病理因素:疾病、疼痛、全身麻醉、外伤、寒冷、疲劳等各种应激时,体内对抗胰岛素的各种激素,如生长激素、肾上腺素、肾上腺皮质激素及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多,加速糖原分解,血糖升高。环境因素:寒冷剌激肾上腺素分泌、肝糖原输出增加,血糖升高病情加重;夏季出汗失水,血液浓缩而血糖增高。,9.糖尿病的诊断标准,具有典型症状,空腹血糖7.0 或餐后血糖11.1 。没有典型症状,仅空腹血糖7.0 或餐后血糖11.1 应再重复一次,仍达以上值者,可确诊为糖尿病。没有典型症状,仅空腹血糖7.0 或餐后血糖11.1 糖耐量实验2小时血糖11.1者可以确诊为糖尿病。到目前为止,得了糖尿病具有不可逆转,即使经过努力,血糖回到正常范围,我们也不能说“糖尿病已被根治”,一旦放松要求,糖尿病就会卷土重来。因此,他们的任务,不再是预防糖尿病,而是治疗糖尿病、预防并发症。,10.糖尿病的分类,1型糖尿病:多发生在儿童和青少年,体内胰岛素绝对不足,易发生酮症酸中毒(体内胰岛素严重缺乏引起的高血糖、高血酮、酸中毒的一组临床综合征),靠用胰岛素治疗才能获得满意疗效。2型糖尿病:多发生在成年人,不一定用胰岛素治疗,不容易发生酮症酸中毒。90%的患者为2型。妊娠糖尿病:孕妇发生或者发现的糖尿病,生孩后还得重新分类定型。其他糖尿病:胰腺疾病造成的糖尿病、内分泌疾病引起的糖尿病、各种遗传疾病伴发的糖尿病,药物导致的糖尿病。,11.糖尿病的症状,糖尿病因糖、脂肪、蛋白质、水、盐、酸碱代谢紊乱及血管、神经并发症所造成的结果,表现为:多尿:血糖升高,身体努力通过尿液排除糖分的结果。多饮:排尿多,身体需要补充丢失的水分的结果。多食:身体不能很好利用糖分,能量缺乏的结果。体力和体重下降:能量不足、脂肪及蛋白质消耗的结果。皮肤瘙痒:高血糖刺激神经末梢所致,由于尿中有糖,加上泌尿系统感染机会增多,外阴部瘙痒更加明显。视力下降:血糖及眼科并发症所致。其他:手足麻木、心慌气短、腹泻便秘、尿渚留、阳痿。,12.糖尿病的危害,给病人带来精神和肉体上的痛苦;急性并发症直接危及病人生命;慢性并发症危害病人健康、降低生活质量、缩短病人寿命;控制不佳的儿童病人影响生长发育;巨额的医疗费用。,13.糖尿病准患者及排除,空腹血糖6.1-6.9,空腹血糖受损;餐后2小时7.8-11.0,糖耐量受损。特别说明:糖尿病的准患者就是那些血糖介于正常人与糖尿病病人之间的状态,国际上通称为糖调节受损。这部分人已不再是正常人,糖尿病的帽子就悬在他们头上。此时,如多加注意,大多数人可以不进展为糖尿病病人。可排除糖尿病:如糖耐量2小时血糖7.8-11.1之间,为糖耐量受损;如空腹血糖6.1-7.0 为空腹血糖受损,均不诊断为糖尿病。若餐后血糖7.8 及空腹血糖5.6可以排除糖尿病。,14.查找低血糖的原因,是否忘记用餐或用餐时间比平时晚是否比平时吃得少或摄入的碳水化合物比平时少运动量是否比平时多服药量是否比平时多最近医生是否调整了你的治疗方案,15.低血糖及其表现,定义:空腹血糖低于3.9,部分患者血糖低于4.4或者5.5时也可能出现低血糖反应。低血糖表现:肾上腺素能症状包括:出汗,神经质,颤抖,无力,眩晕,心悸,饥饿感;中枢神经系统的表现包括:意识混乱,行为异常(可误认为酒醉),视力障碍,木僵,昏迷和癫痫。,16.低血糖时应采取的自救步骤,服糖15克(2-5个葡萄糖片、或150毫升的桔子汁、或一大汤勺蜂蜜)。等15分钟测血糖,了解血糖改善情况。如血糖还低于3.9,请重复第1步,并打电话寻求医生帮助。当血糖过低时,即使你没有不良感觉,也应立即采取措施,因血糖继续下降,会出现低血糖昏迷。,17.常见的自我血糖监测误区,感觉不舒服时才监测血糖只要感觉好,医生不必找测糖化血红蛋白没有必要只测空腹血糖而不测餐后仅一次血糖监测判断病情测血糖很痛只偶尔测血糖买个便宜的测血糖仪用用,18.预防糖尿病五个要求之一,多懂一点儿糖尿病是什么?糖尿病诊断主要内容是什么?糖尿病的危害有多大?糖尿病并发症的威胁是什么?糖尿病如何预防和治疗?,19.预防糖尿病五个要求之二,少吃一点儿摄取过多;肥甘厚味;热能过剩;烟酒无度;结果吃出肥胖,吃出了慢性非传染病,吃出了糖尿病。,20.预防糖尿病五个要求之三,勤动一点儿上班骑车少打的,回家多做家务活,每晚溜湾七八圈,每周运动三五次。,21.预防糖尿病五个要求之四,放松一点儿少与优胜者相比,知足常乐过日子;少与他人太较劲,退一步海阔天宽;少思过往郁闷事,与人常聊愉快话;少想过往烦心事,常做愉快的事情。,22.预防糖尿病五个要求之五,药服一点儿小病不治,大病吃亏;摒弃“服药依赖性”、“打针依赖性”落后观念;摒弃“是药三分毒”,请问谁服药肝病死呵;今天恰当服药,为了明天少服药不服药。,23.糖尿病治疗的五驾马车之一,教育心理1995年联合国糖尿病日口号:减少因为对糖尿病无知而付出的代价让糖尿病病人了解和认识糖尿病,正确对待糖尿病,有效治疗糖尿病。要针对糖尿病病人进行教育,同时也要对糖尿病病人的家庭、医务人员及各级领导以及整个社会进行糖尿病宣传教育。糖尿病教育内容包括广大群众、糖尿病高危人群、血糖增高者和糖尿病病人所需要了解的一切知识(症状、监测、预防、治疗)。,24.糖尿病治疗的五驾马车之二,控制饮食控制总热能:每天主食不超过400克。合理营养成分:主食应占总热能55%、蛋白质15-20%、其他25-30%;肉食不超过150克,少食动物脂肪。少量多餐:每天不少于三餐,每餐不超过100克,少量可使餐后血糖不高,多餐可使下餐前血糖不低,保持血糖平稳。高纤维饮食:多吃粗粮、干豆、绿色蔬菜,血糖控制较好时可吃水果,高纤维膳食可降低血糖、调节血脂和血黏度。清淡饮食:清是少油,淡是少盐糖。吃肉食时,吃四条腿的不如吃两条腿,吃两条腿的不如吃没有腿,吃没有腿的不如吃一条腿。少吃油性坚果。不沾烟酒:大量饮酒影响正常进食,引起血糖波动,增加脂肪肝发生概率。吸烟会引起血管进一步收缩,造成血管堵塞,引起脑血栓、心肌梗死、下肢坏死。,25.糖尿病治疗的五驾马车之三,运动锻炼增强身体对胰岛素的敏感性。降低血糖、血脂和血液黏稠度。有利于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控制。减轻体重,增强体质。给病人带来自信心和生活乐趣。运动三原则:持之以恒,每周5天,每天30分,微汗为适;量力而行,慢跑、走路、打拳、街舞;有氧运动(做能增强体内氧气的吸入、运送及利用的耐久性运动),强度低、时间长、不中断、有节奏,让人呼吸有点急促,又不是气喘吁吁。,26.糖尿病治疗的五驾马车之四,药物治疗对于仅靠控制饮食和运动锻炼不能降低血糖的,必须进行药物治疗,因为血糖一直高上去,早晚要出并发症危及健康乃至生命。胰岛素分泌不足和胰岛素抵抗的病人,可以口服降糖药。对无胰岛素分泌的1型病人,应当打胰岛素治疗。,27.糖尿病治疗的五驾马车之五,病情监测血糖:空腹、餐后监测,决定用药;尿常规:了解尿糖、尿酮体、尿蛋白等;肝肾功能:给用药提供依据;血化验:血脂、血黏度、血尿酸;血压:血压的降低有助于血糖的下降治疗;眼底: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早期没有症状,晚期则没有良好的控制方法;体重:体重的突然下降可能是病情加重的信号。,28.糖尿病的三联疗法,同时处理血糖、血脂、血压等多个问题在治疗糖尿病的同时预防并发症的产生减少病人药毒累积,减少病人经济负担,29.糖尿病饮食质量目标原则,控制体重在正常范围内单独或配合药物治疗获得理想的代谢控制饮食治疗个体化碳水化合物提供的热量应占总热量55-65%脂肪和油料应占总热量的20-30%蛋白质不超过总热量的15%限制饮酒,特别是肥胖、高血压高血脂者每天限盐6克以内,尤其是高血压者,30.中国居民膳食宝塔,31.糖尿病病人如何“喝”,多喝水:增加尿量,使糖分从尿中排出,除肾功能不全者外。多喝茶:茶中的茶碱、维生素和微量元素有提神、健脑、利尿、降压、调脂等多种功效。喝咖啡:咖啡中的咖啡因、单宁酸等可扩张血管,促进血液循环,改善肾脏功能,排钠利尿。牛奶或豆浆:提倡糖尿病病人每天喝500毫升的牛奶或豆浆(尿酸高者不能喝豆浆)。饮料:多喝含有多种维生素、膳食纤维的鲜果汁、蔬菜汁(西红柿、黄瓜、胡萝卜、玉米)。,32.糖尿病病人怎么吃水果,水果糖分分类:一类含葡萄糖,人食后会使血糖升高;一类含果糖,人食后会使血糖下降。糖尿病人可以吃荔枝、柑、桃子、橘、李子、梨、石榴、猕猴桃等有助于辅助治疗糖尿病的水果。水果糖分表:,33.常见的饮食误区,糖尿病喝水多,所以要限制饮水:多饮水实际上是对体内失水的补充,不但不应限制,还应鼓励多饮水。吃无糖食品不会升血糖:无糖食品可能没有蔗糖,但多为碳水化合物,也是升血糖的。水果应餐后吃:餐后吃水果可使餐后血糖水平更高,应选择在两餐之间或下一餐之前吃水果。多吃食物后可加大服隆糖药化掉:吃多了虽可通过加大药量使血糖正常,但增加胰岛素负担,引起血糖较大波动。饭吃得越少越有利控制病情:饮食控制是控制每日摄入的总热量,如控制不合理,过度控制可引起低血糖及营养不良。,34.糖尿病病人如何减肥,管住嘴,迈开腿饭吃八分饱,少喝汤少吃或者不吃油腻、热量高、糖分高的食品多运动,动口不如动手,动手不如动腿多走少“车”,多动少静,多立少坐,多坐少躺老年糖尿病病人不宜太瘦,35.过量运动的负作用,血压波动:表现为运动中血压升高,运动后又发生直立性低血压;血糖波动:如低血糖症,尤其是运动量过大又无及时加餐,有时还可能发生应激性血糖升高;心脏缺血加重:甚至诱发心律失常、心肌梗死或者心力衰竭;微血管并发症加重:如尿蛋白增多,视网膜出血;运动器官病变加重:如退行性关节病,下肢溃疡。,36.糖尿病病人何时运动,早餐或晚餐后30-60分钟开始运动。餐前运动可能引起血糖波动,因延迟进餐造成低血糖,也可能因没有服药而使血糖过高,还可能是血糖先低后反弹过高。为避免对消化系统功能影响,运动最好在进餐后进行。,37.糖尿病病人何时不宜运动,血糖控制很差较重的糖尿病大血管并发症较重的糖尿病眼底病变较重的糖尿病肾病其他应激情况:各种感染、心或脑血管病变尚未稳定,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或高血糖高渗状态的恢复期,38.口服降糖药,双胍类:抑制食欲及身体对葡萄糖的吸收,减少肝脏输出葡萄糖能力,加强身体对胰岛素敏感性。如二甲双胍。磺脲类:刺激胰岛素释放达到降糖。如甲磺丁脲、格列齐特(达美康);格列奈类:有潜在胰岛素分泌能力但对磺脲类药效果不佳的病人。如瑞格列奈(诺和龙)、那格列奈(唐力);葡萄糖苷酶抑制剂类:它能与葡萄糖抢夺受体,使人餐后糖分吸取延缓。如阿卡波糖(拜唐平)。格列酮类:增强胰岛素的敏感性。如罗格列酮(文迪亚)。肠促胰素类:刺激胰岛素分泌,抑制胰升糖素产生。,39.哪些糖尿病病人需要胰岛素治疗,1型糖尿病口服降糖药失效2型糖尿病病人有较重的糖尿病急性并发症者有较重的糖尿病慢性并发症者糖尿病妊娠或妊娠糖尿病病人,40.用了胰岛素会不会“1转2”,1型糖尿病病人不用胰岛素还是1型,如不用胰岛素就会发生问题。2型糖尿病病人担心用了胰岛素后,会转化为1型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病人用了胰岛素,即使强行停用胰岛素,至多是血糖控制不佳,不一定会立即发生急性并发症,造成严重的后果。糖尿病病人有使用胰岛素的指征,就应该立即注射胰岛素。,41.儿童糖尿病治疗特点,年龄小,认知性较差饮食控制较为困难体力活动量相对较大1型糖尿病患儿必须使用胰岛素监测病情可较多采用尿糖要足够重视青春期1型糖尿病,42.妊娠糖尿病治疗特点,不宜多生适当早生要在血糖控制最佳之际怀孕密切观察病情注意事项:了解糖尿病及怀孕、生产和哺乳知识饮食控制可适当放宽适量运动全部用胰岛素治疗以血糖指标观测病情控制勤上医院检查,43.老年糖尿病治疗特点,耐心宣讲糖尿病知识:老年人记忆力和反应能力下降,病人家属应当有更多的爱心、耐心、细心。平衡饮食少量多餐原则:既避免热能摄取过多,又防止营养不良。适当锻炼:以降低血糖,保持体重,增强体质。适度药物治疗:防止高血糖、高血压、血脂异常症和高血黏度对身体的影响,要特别小心低血糖对老人的危害。多查血糖:注意心脑血管病变发生的可能,老年人发生心脑血管病变的机会比年轻人多。,44.监测糖尿病的五项达标,体重:体重=身高-100血糖:空腹3.9-6.1,餐后2小时3.9-7.8;糖化血红蛋白4.5-6.3;胰岛素6-22,餐后2小时可达5-10倍血压:中青年不超过80/130,老年人90/140血脂:总胆固醇3.1-5.18,甘油三脂0.45-1.81,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0.78-1.81,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2.07-3.1血黏:血沉0-20,红细胞压积:男0.40-0.50L/L,女0.37-0.45L/L,红细胞变形性指数(微机电脑测定)0.35-0.45,红细胞聚集指数1.44-3.62,血小板100-300,纤维蛋白原2-4g/L,45.血糖与采血部位不同的关系,空腹时指尖血血糖低于静脉血。指尖刺血取的是毛细血管全血,而静脉抽血后要分离掉红细胞,用血浆来测血糖。红细胞中含葡萄糖较血浆中少,因此空腹时全血的血糖值应该比血浆血糖值低约12。餐后指尖血血糖稍高于静脉血。不过当进食后,人体吸收的葡萄糖先到动脉,以后经毛细血管外周代谢消耗部分葡萄糖后再回到静脉,因此,此时动脉血糖值比静脉血糖值高。而毛细血管接近动脉,所以进食后毛细血管血糖比静脉血糖要高。这正好与上述全血及血浆关系相反。所以在进食后,这两个因素互相抵消,使毛细血管全血血糖和静脉血浆血糖大致差不多。,46.基础胰岛素,胰岛素分为基础胰岛素分泌和餐后胰岛素分泌,两部分约各占50%。基础胰岛素分泌是指24小时胰岛细胞持续脉冲式分泌的微量胰岛素,其作用是通过抑制肝脏糖原分解及糖异生来减少葡萄糖的产生和维持周围组织器官(如大脑、肌肉等)对葡萄糖的利用,使空腹状态下血糖保持在正常水平。因此,糖尿病患者基础胰岛素分泌或外源胰岛素补充不足主要表现为空腹血糖升高。,47.胰岛素抵抗,胰岛素抵抗,是指各种原因使胰岛素摄取和利用葡萄糖效率下降。胰岛素抵抗三种形式:单纯曲线右移,表示胰岛素的效应器官对胰岛素敏感性减低,需要增加胰岛素的剂量才能达到最大反应(图1);单纯曲线高度降低,增加胰岛素剂量也不能达到最大反应高度,这提示靶器官对胰岛素反应性降低(图2);同时伴有曲线右移及曲线最大高度的降低,表明胰岛素敏感性和反应性均降低(图3)。,48.糖化血红蛋白,定义:是人体血液中红细胞内的血红蛋白与血糖结合的产物,血糖和血红蛋白的结合生成糖化血红蛋白是不可逆反应,并与血糖浓度成正比,且保持120天左右,所以可以观测到120天之前的血糖浓度。糖化血红蛋白的英文代号为HbA1c。糖化血红蛋白测试通常可以反映患者近812周的血糖控制情况。糖化血红蛋白是糖尿病诊断新标准和治疗监测的“金标准”。指标情况:,49.糖耐量试验及判断,定义:人体对葡萄糖的耐受能力。服用一定量葡萄糖后,间隔一定时间测定血糖及尿糖,观察给糖前后血糖浓度的变化,借以推知胰岛素分泌情况,这个测定即称为糖耐量试验。 口服法:当日早晨空腹取静脉血送检; 35分钟内口服葡萄糖75; 服糖后半小时、1小时、2小时、3小时各抽静脉血送检。最好同时留尿送检(测尿糖)。判断:给糖后0.5-1小时血糖迅速上升,2小时后恢复至空腹水平,如服糖后2小时未降至正常水平,且尿糖阳性,即为糖耐量减低。,谢 辞,你我同行健康美丽因为有你旅途愉快各位再见,

    注意事项

    本文(让糖尿病病人活得更加健康长寿课件.ppt)为本站会员(牧羊曲112)主动上传,三一办公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办公(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

    三一办公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