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办公! | 帮助中心 三一办公31ppt.com(应用文档模板下载平台)
三一办公
全部分类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
  • 建筑/施工/环境>
  • 毕业设计>
  • 工程图纸>
  • 教育教学>
  • 素材源码>
  • 生活休闲>
  • 临时分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办公 > 资源分类 > PPTX文档下载  

    重大自然灾害林业灾损评估课件.pptx

    • 资源ID:1492059       资源大小:1.26MB        全文页数:184页
    • 资源格式: PPTX        下载积分:16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6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重大自然灾害林业灾损评估课件.pptx

    重大自然灾害林业灾损调查与评估技术规程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Forest Damage Investigationand Assessment of Major Natural Disasters,汇报内容,一、背景二、标准编制的目的意义三、编制过程四、编制思路五、标准主要内容介绍,1.我国是灾害多发国家:我国自然灾害种类多、频次高,自然因素:在世界两大自然灾害带(北半球中纬度环球灾害带与环太平洋灾害带)的交汇处;处在三大板块(亚欧板块,太平洋板块和印度洋板块)交界处,地壳运动强烈;国土面积大,地形复杂多样,滑坡泥石流多发;季风气候不稳定,尤其是夏季风的不稳定或规律反常,导致我国多旱涝灾害;海岸线长,多台风、风暴潮。,一、背景,我国自然灾害频率和强度上升的主要人为原因:土地资源的过度使用、植被破坏,使地质灾害加重,水旱灾害频发,风沙危害加大;围湖造田降低了调蓄洪水的能力;地下水超采,导致地面沉降,海水入侵、城市防洪工程标准降低导致内涝加重;大型工程造成地质灾害加剧;沿海红树林、珊瑚礁的破坏加剧了台风、风暴潮的威胁。上述因素,防洪薄弱地区和山洪地质灾害易发地区,据易灾地区生态环境综合治理专项规划,防洪薄弱地区和山洪地质灾害易发地区,包括流域面积200平方公里以上有防洪任务的中小河流(含大江大河支流、独流入海河流和内陆河流)重点河段,有山洪地质灾害防治任务的区域。,易灾地区分布,易灾地区分布于全国29个省(区、市)的2058个县(林业局、团场),土地总面积692万平方公里,占全国国土面积的72%。其中,70%以上易灾地区生态环境综合治理面积集中在甘肃、云南、贵州、四川、重庆、广西、湖南、福建、浙江、江西、湖北、陕西、辽宁、山西等14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易灾地区基本情况,易灾地区总人口达6.5亿人,其中农业人口4.8亿人,农村劳动力2.5亿人。耕地面积8294万公顷,占易灾地区土地总面积的12%;林地面积3.5亿公顷,占50%;草原面积2.55亿公顷,占39.5%。易灾地区也是我国贫困人口集中分布区。,我国是发展中国家,经济还比较薄弱,对防灾、减灾的投入相对不足,常常引起严重受灾。,2.灾害类型多:3.灾损严重:(1)全国:2013年全国自然灾害造成4210亿元。,(2)林业:雨雪冰冻(1998年):19个省区市受灾林地面积达2.9亿亩,森林蓄积损失3.4亿立方米;灾害共造成2140个国有林场、1158个国有苗圃、800多处自然保护区、6500个乡镇林业站、29127个其他国有林业单位受损,林业直接经济损失达1014亿元,汶川地震:汶川特大地震造成林业系统直接经济损失230亿元,因灾死亡230人,受伤1064人,失踪194人,受灾人口达10.9万人;损毁林地728.87万亩,森林蓄积损失0.2亿立方米;基础设施严重毁坏。 干旱(未成林地):,二、标准编制的目的意义,规范林业灾损调查评估工作。其成果主要用于1.为制定防灾减灾措施提供基础依据;2.为灾后恢复重建提供决策依据;3.为森林资源资产化管理、绿色GDP核算提供可靠数据;4. 为保险赔偿提供参考依据。,三、编制过程,1.2013年1月启动;2.查找灾害分类与分级、有关灾害调查和资产评估等方面的相关资料;3.制定技术规程编制工作技术方案,明确编制灾害调查评估对象与内容、调查评估技术思路、工作内容和进度安排等;,4.开展调研;5.编写文本,形成工作组讨论稿初稿;6.专家咨询后,由计资司征求部分省份、司局(国家森林防火指挥部办公室、龙江森工总局、四川省林业厅、保护司、造林司、资源司、治沙办、四川省林科院)意见,收到90条反馈意见,修改形成初稿;,7.邀请国家减灾中心、中国林科院、国家林业局林产工业规划设计院、北京林业大学、四川省林业调查规划设计院、黑龙江省林业设计研究院等单位的专家,讨论修改形成征求意见稿;,8.局计资司全面征求各地、司局意见,共收到反馈意见119条,项目组在认真研究、充分吸纳反馈意见后,共采纳78条、部分采纳13条、不采纳28条,对征求意见稿修改后,形成技术规程送审稿。送审稿已提交局科技司审查。,四、编制思路,1.技术路线(1)按照国家有关部门的灾害分类方法,进行林业灾害的分类;(2)按照不同自然灾害对林业资源危害的特点,确定林业资源受损类型和受损程度;,(3)针对不同的林业资源和受灾面积,分别采取不同的调查方法,并根据不同的灾害类型,调查统计各受损类型和受灾程度的林业资源实物量;(4)针对不同的林业资源、受损类型和受损程度,确定其受损价值评估方法;(5)依据所调查统计的各受损类型和受灾程度的林业资源实物量,按照所确定的受损价值评估方法,计算林业资源受损价值量。,2.编制原则,(1)灾害分类原则不同的自然灾害造成的林业资源受损的表现方式和程度不同。鉴于灾害达到什么样的程度,才开展林业灾损调查与评估工作,属于管理办法应解决的问题,在技术规程中没有涉及启动灾害调查评估的具体内容;,(2)灾损分类分级原则,为准确评估林业受灾损失,不应以灾害级别作为损失评估的依据。评估单元应是单株林木、单个林业基础设施(单体)等,而不应以林分、林业设施群为评估单元,即应以林木、单个基础设施等的受害类型、受害程度作为灾损评估依据;,(3)调查效率与调查费用兼顾原则,在达到一定调查精度的条件下,尽可能降低调查费用:对于灾害范围小、受灾林业资源数量少的灾害损失,抽样强度应大;对于受灾范围大、受灾林业资源数量多的灾害损失,抽样强度应小。,(4)评估方法针对性原则,即根据不同的林业资源、受损类型,结合受损林业资源的实际状况,以及林业资源的市场交易状况,采取不同的受损价值评估方法。,五、标准内容介绍,前言1范围2规范性引用文件3术语和定义4总则5调查评估内容6林业受害类型与受害等级(程度)划分7调查方法,8受灾林木调查9重大自然灾害林业灾损评估10重大自然灾害林业灾损调查与评估成果附录A(规范性附录)数据采集调查表附录B(规范性附录)重大自然灾害林业灾损调查与评估汇总表,1.范围,(1)调查评估对象林业灾损范围广、对象多,包括了所有的林业资源。理论上,林业灾损调查与评估对象应包括所有的林业资源。但考虑到林业生产的实际、调查评估的可操作性等,林业灾损调查与评估对象确定为森林、林地、林木、陆生野生动物、非木质林产品及林业(部门管理的)基础设施。,具体地包括各类林地、各类林木、苗木,非木质林产品、林区种植和养殖、陆生野生动物、林地灌溉等营林设施、防火了望台(塔)、标桩、宣传牌、疫源疫病测报点等保护管理设施,监测站、监测样地(线)等科研监测设施,林区办公用房、住宅和监测站、检查站、管理站、管护站站房等建筑物、道路和桥梁、供水和供电设施,以及有关设备(不包括湿地面积减少、水资源减少、沙漠面积扩大等)。,(2)调查评估方法和技术调查方法和技术要求;评估方法和技术要求。(3)适用范围标准适用于受重大自然灾害危害所造成的林业资源损失的调查与评估。,灾损(灾害损失),受灾害危害造成的物的的直接损失:不包括人员伤亡损失;不包括救灾、森林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景观效益等,以及其它相关损失(如未来预期收入的损失),重大自然灾害划分标准,注:森林防火条例第四章灾后处置第四十条规定,重大森林火灾:受害森林面积在100公顷以上1000公顷以下的,或者死亡10人以上30人以下的,或者重伤50人以上100人以下的。,2.总则(一般规定),(1)关于灾害类型划分尽管自然灾害种类繁多,但大致可归纳为几大类。本标准的灾害类型分类,参考了“自然灾害分类与代码”(GB/T 28921-2012)、中国防灾减灾部门的自然灾害概念、“中国百科全书”中的自然灾害条目内容等材料,结合林业灾害损失的实际情况确定。,自然灾害类型划分表,(2)林地分类,按照LY/T 1812的规定执行,(3)有林地林种分类按照LY/T 2012的规定执行林种forest category 按照森林的经营目标和用途而划分的一种森林经营管理类型。亚林种sub-forest category根据森林的主体功能或主要用途而对林种进行的一种细化分类。,分类原则,林种分类坚持以下基本原则:a) 依法依规划定。国家、地方法律法规有明确规定的应优先区划;b) 主导功能划定。分地块、地段界定森林、疏林和灌木林主导功能,按照其主导功能优先区划;c) 适应发展划定。林种的界定、不同林种比重应与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d) 尊重森林所有者或经营管理者的意愿。集体、个体所有的森林、林木,界定为生态性、公益性林种时,应征得森林所有者或经营管理者的同意,分类对象,对以下3个地类上的森林、林木、灌木林划分林种:a) 有林地;b) 疏林地;c) 灌木林地。,3.调查内容,林业受害状况调查,除调查其受害类型与受害程度、实物量等直接关系受害损失价值的因素以外,还要调查其地理位置,其他影响其受害价值量的因素,如林木的林种、树种、胸径等因子,野生动物的种类(品种)、生长发育阶段,基础设施的使用年限等。,苗木受害程度调查表,单位:厘米、米、公顷、株/公顷,古树名木受害程度调查表,单位:厘米、米,注:生长状态指散生或群状集聚,地理位置指地理坐标,生长地点填写县、乡、村、小地名。,林木种子(穗条)基地受害程度调查表,单位:年、厘米、米、公顷、株/公顷、千克(个)/公顷,花卉受害程度调查表,单位:厘米、公顷、株/公顷,非木质林产品产量受害程度调查表 单位:公顷、千克/公顷,注1:经济林果填写生产期、非木质工业原料林填写龄组,其它林下种植不填写。,4.林业受害类型与受害等级(程度)划分,受害类型与受害等级的划分,主要从两方面考虑:(1)林业资源的受害外部表现形态(2)直接影响其价值量的大小。,受害类型不以灾害类型分类,对林业资源危害表现特征相同的灾害,采用相同的受害类型和受害程度划分标准。而对于同一灾害,有不同受灾表现特征的林业资源,划分不同的受害类型。对于受害程度划分,还考虑了便于调查识别因素,即各受害程度之间在外观上有显著差异,使其具有可操作性。,林木受害程度划分,林木受害程度划分,林木受害程度划分,林木受害程度划分,野生动物受害程度划分,林业基础设施和设备受害程度划分,5.调查方法,(1)受灾状况的野外调查工作量大,需要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为在保证精度和可靠性的条件下,将野外调查工作量降到最低,提高调查效率和质量,首先需要确定林业资源的受害范围或成灾范围。技术规程规定了确定调查范围的技术方法。,调查评估范围确定方法,调查评估范围确定方法,(2)不同的林业资源,受灾状况调查的工作量差异很大,特别是对于林地、林木和野生动物资源,因分布广,调查工作量涉及整个受灾范围,通常采取的调查方法不同。,在受灾范围内,当灾害类型单一、受灾强度相对一致时,宜采用随机抽样方法;在受灾范围内,当灾害类型较多、受灾强度显著不同时,宜采用典型抽样方法,或分层随机抽样方法。,(3)兼顾林业灾损调查的效用,即花费最少的费用获得相对客观全面的灾损评估结果,抽样调查比例随受灾面积的增大而减少。,(4)具体的抽样比例、样地面积的确定,参考了未成林地自然灾害受损核定办法(试行)(林造发2012323号)、森林火灾成因和森林资源损失调查方法技术规程(LY/T 19462009)、林业检疫性有害生物调查总则(GB/T 23617),以及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技术规程(GB/T 26424-2010)等标准、规程和规定。,未成林地自然灾害受损核定办法(试行)国家级核查抽样面积,野外野生动物调查参照国家林业局颁布实施的全国陆生野生动物资源调查与监测技术规程的规定执行。,6.受灾林木调查,各调查指标的单位与小数位数表,样地境界线测量记录,闭合距离: (米) 闭合差: %,行政区划:省(区、市) 县(区、市、旗、林业局) 乡(镇、场) 村(工区、林班) 小班 小地名: 地理位置:定位系统 (X) (Y) 地形地势:海拔(米) 坡向 坡位 坡形 坡度 土壤:土类名称 土层厚度 厘米腐质层厚度 厘米 石砾含量 % 枯落物厚度 厘米植被类型: 群落名称: 植被总盖度: %,灌木盖度: 灌木高度: m 草本盖度: 草本高度: 米起源: 优势树种: 平均年龄: 年 龄组: 平均胸径: 厘米平均树高: 米 优势木平均高: 米 郁闭度: 株行距(人工林): m2林木株数: (株/公顷) 断面积: (平方米/公顷) 蓄积量: (平方米/公顷)幼树幼苗株数: (株/公顷) 树种组成: 更新等级(近成过熟林):_ 森林火灾:_,森林病虫害:_其它灾害:_林分生长发育状况:_ 森林经营沿革: 调查单位:_调查人:_调查日期:_,林分年龄调查,(1)查数与林分平均胸径大小相近的林木伐根上的年轮数;(2)用生长锥等工具调查与林分平均直径相近林木的年龄;(3)某些松科树种的幼龄林可以用轮生枝数确定年龄;,(4)人工林可通过查造林档案、询问当地技术人员确定年龄;(5)单层混交林以优势树种的平均年龄作为林分平均年龄;(6)复层异龄混交林,以主林层的年龄作为林分平均年龄。,每木调查,调查对象:样地中所有林木、乔木树种的幼苗幼树,以及国家特别规定灌木林内的灌木。样地中所有胸径超过5厘米(含)的林木需每木检尺,按一定比例抽取林木测树高;所有幼苗幼树测定高度(未成林地、苗圃地除外)。,每木检尺,调查记载样地中所有林木、幼苗幼树的树种、林层、超过起测直径的林木胸径和材质、幼苗幼树的树高、受害等级。,标准地每木调查表,注:包括幼苗幼树调查记载。,树高测定,每个样地选择15株20株优势树种的林木(幼苗幼树除外)测定其高度。测高林木应根据各径阶的株数按比例确定,随机选择。对于未成林造林地,可选择测定苗木的平均高度。,树种组成计算,(1)分别树种计算活立木的胸高断面积;(2)合计各树种胸高断面积,得样地断面积;(3)将各树种胸高断面积除以样地断面积,再乘以10并取整,得树种组成。数值最大者为优势树种。,树种组成: 样地1为5红2落3杨 样地2为4红3落3杨,林分类型确定,(1)样地中某一树种胸高断面积占样地胸高断面积比例超过65%(含)时,该树种为主要树种,该样地林分类型为纯林。(2)样地中任一树种胸高断面积占样地胸高断面积比例均不超过65%(不含)时,比例最大树种为优势树种,该样地林分类型为混交林。,林分类型: 样地1:纯林 样地2:混交林,树种平均胸径计算,林分平均胸径的计算,郁闭度调查,(1)样地两对角线上树冠覆盖的总长度与两对角线的总长之比作为郁闭度的估测值。(2)在样地内机械设置3050个样点,在各样点上确定是否被树冠覆盖,被覆盖的点数占样点的比例作为郁闭度的估测值。,样地株数,分别树种、受害等级计算每木检尺的林木株数,得各树种、各受害等级的样地株数。合计各树种、各受害等级样地株数之和,得样地总株数。样地株数统计表,样地断面积,样地断面积统计表,林分平均高计算,(1)手绘树高曲线以直角坐标系上,以横轴(x轴)为直径,纵轴(y轴)为树高,将测高木在坐标系上标出,采用手绘方法将坐标系上的各点绘制成匀滑曲线,与林分平均胸径对应的匀滑曲线上的树高,即为林分平均高。,手绘树高曲线示意图,D,(2)数学模型选择符合树高生长曲线的数学模型,拟合林分测高木数据,得到树高曲线的数学模型。将林分平均胸径代入数学模型,所计算的树高,即为林分平均高。,式中:H树高; D胸径;e自然对数的底数;ln自然对数;a、b、c模型参数。,样地蓄积量,样地蓄积量统计表,单位面积林分因子计算,(1)单位面积总株数分别树种、受害等级的样地每木检尺株数除以样地面积,得各树种、受害等级的单位面积株数。合计各树种、受害等级的单位面积株数之和,得单位面积总株数。,(2)单位面积总断面积分别树种、受害等级的样地断面积除以样地面积,得各树种、受害等级的单位面积断面积。合计各树种、受害等级的单位面积断面积之和,得单位面积总断面积。,(3)单位面积总蓄积量分别树种、受害等级的样地蓄积量除以样地面积,得各树种、受害等级的单位面积蓄积量。合计各树种、受害等级的单位面积蓄积量之和,得单位面积总蓄积量。,单位面积蓄积量统计表,林木灾损数量,(1)不分层随机抽样、典型抽样各受害等级灾损数量(株数、蓄积量等)等于各样地各受害等级灾损数量之和除以样地面积之和乘以受灾面积。,林木灾损总蓄积量统计表,Mmijk=Mijk/抽样强度,(2)分层随机抽样在层内,按照8.7.1的规定计算各受害等级灾损数量,然后根据各层的权重,采用加权法计算各受害等级灾损数量。,注:“”表示应调查的因子。,林业基础设施和设备受灾状况调查因子表,单位:平方米、米、台(套)、年,重大自然灾害林业灾损评估,重大及以上自然灾害分级参考各灾害级别划分和确定标准。林业资源多样,受灾类型与程度不一,需要不同价值量评估方法。技术规程根据林业资源种类、受害类型和受害程度等,规定了不同的价值量评估方法。,所采用的评估方法,均为原国家国有资产管理局 林业部联合颁布实施的森林资源资产评估技术规范(试行)(国资办发199659号)中规定的森林资源资产评估方法,因此,技术规程采用了引用的方式,而不再重复具体的方法内容。,本技术规程调查评估的灾损为直接损失,因此,在评估防护林、特用林的灾损时,没有计算其防护等生态效益。同时,考虑到当前的有关法律法规和生产实践,对古树名木、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自然保护区林等不进行评估。,林地灾损评估,损毁林地(1)市价法在当地林地流转市场成熟时,可按与损毁林地相同或相近立地条件、地利条件的林地单位面积流转价格,作为损毁林地的单位面积损失评估值。林地损毁评估值为林地损毁面积与单位面积流转价格的乘积。,(2)采用国家森林植被恢复费征用标准按照财政部、国家林业局颁布实施的森林植被恢复费征用使用管理暂行办法计算损毁林地的森林植被恢复费,在森林植被恢复费中扣除青苗补偿费,或扣除造林费用后,得到损毁林地的评估值。,财政部 国家林业局关于印发的通知(财综200373号):(1)用材林林地、经济林林地、薪炭林林地、苗圃地:6万元/公顷;(2)未成林造林地:4万元/公顷;,(3)防护林和特种用途林林地:8万元/公顷;国家重点防护林和特种用途林林地以及北京市划定的国家和市级生态公益林地:10万元/公顷;禁伐区林地与城市及城市规划区林地:20万元/公顷;(4)疏林地、灌木林地:3万元/公顷;(5)宜林地、采伐迹地、火烧迹地:2万元/公顷。,林木灾损评估,不同灾损程度林木的损失,全损林木损失评估,森林资源资产评估技术规范(试行),现行市价法现行市价法是以相同或类似林木资产的现行市价作为比较基础,估算被评估林木资产评估价值的方法。其计算公式为:n=b n林木资产评估值 林分质量调整系数(详见附件,下同) b物价指数调整系数 参照物单位蓄积的交易价格(元立方米) 被评估林木资产的蓄积量,市场价倒算法,市场价倒算法是用被评估林木采伐后取得木材的市场销售总收入,扣除木材经营所消耗的成本(含有关税费)及应得的利润后,剩余的部分作为林木资产评估价值。其计算公式为:n n林木资产评估值 销售总收入 木材经营成本(包括采运成本、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及有关税费) 木材经营合理利润,收益净现值法,收益净现值法是将被评估林木资产在未来经营期内各年的净收益按一定的折现率折为现值,然后累计求和得出林木资产评估价值的方法。其计算公式为: (ii) i=n ()inin林木资产评估值 经营期i第年的收入 折现率(根据当地营林 i第年的年成本 平均投资收益状况具体确定)支出 林分年龄,收获现值法,收获现值法是利用收获表预测被评估林木资产在主伐时纯收益的折现值,扣除评估后到主伐期间所支出的营林生产成本折现值的差额,作为林木资产评估价值的方法。其计算公式为:,n林木资产评估值 林分质量调整系数 u标准林分年主伐时的纯收入(指木材销售收入扣除采运成本、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有关税费、木材经营的合理利润后的部分) a、b标准林分第、年的间伐纯收入 i第年的营林生产成本 经营期 林分年龄 利率,-,年金资本化法,年金资本化法是将被评估的林木资产每年的稳定收益作为资本投资的效益,按适当的投资收益率估算林木资产评估价值的方法。其计算公式为: n n林木资产的评估值 年平均纯收益(扣除地租) 投资收益率(根据当地营林平均投资收益状况具体确定),重置成本法,置成本法是按现时工价及生产水平,重新营造一块与被评估林木资产相类似的林分所需的成本费用,作为被评估林木资产评估价值的方法。其计算公式为:,n i()n,n林木资产评估值林分质量调整系数 i第年以现时工价及生产水平为标准计算的生产成本,主要包括各年投入的工资、物质消耗、地租等林分年龄利率,附录A 重大自然灾害林业灾损调查与评估汇总表,附录B 续一,附录B 续二,成果组成,(1)调查表调查表的格式与内容见附录A。具体根据重大自然灾害造成的林业灾损确定。(2)成果报告重大自然灾害林业灾损调查与评估报告,包括正文、统计表和附图。,成果报告提纲,(1)前言。主要说明重大自然灾害发生时间、类型及程度,危害对象,调查评估时间、队伍组织与人员等。(2)调查、评估范围与对象。调查与评估范围确定方法,具体范围到森林经营单位或乡(镇);调查与评估对象,按照第5章的规定执行。 (3)调查方法和结果。说明所采用的调查方法和结果,调查结果的统计单位可到森林经营单位、县,或地级市,或省,具体根据灾损范围广度确定。,(4)评估方法和结果。说明所采用的评估依据、评估方法和结果,评估结果的统计单位应与调查统计的单位一致。(5)关于灾损和恢复重建的意见和建议。根据重大自然灾害林业灾损情况,以及调查与评估结果等,分析灾损对森林经营和林业资源管理的影响,同时根据灾损情况,提出恢复重建的意见和建议。,(6)附表。包括灾损调查统计表和灾损评估统计表。灾损调查统计表分别调查对象、灾损类型等进行统计,具体应满足评估的要求,格式见附录A表A.9。灾损评估统计表格式见附录B重大自然灾害林业灾损调查与评估汇总表。(7)附图。附图为重大自然灾害林业灾损范围示意图,有条件的,可附卫星遥感图。附图应标注林业灾损范围边界。附图格式按照LY/T 1821的规定执行。,谢谢各位领导专家!,

    注意事项

    本文(重大自然灾害林业灾损评估课件.pptx)为本站会员(牧羊曲112)主动上传,三一办公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办公(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

    三一办公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