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办公! | 帮助中心 三一办公31ppt.com(应用文档模板下载平台)
三一办公
全部分类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
  • 建筑/施工/环境>
  • 毕业设计>
  • 工程图纸>
  • 教育教学>
  • 素材源码>
  • 生活休闲>
  • 临时分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办公 > 资源分类 > PPT文档下载  

    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组织课件.ppt

    • 资源ID:1487153       资源大小:2.62MB        全文页数:107页
    • 资源格式: PPT        下载积分:16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6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组织课件.ppt

    ,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组织,城市轨道交通运营与组织,一、城市轨道交通概述二、客流、运输计划及运输能力分析三、城市轨道交通列车自动控制技术四、城市轨道交通车站行车工作五、城市轨道交通车辆段行车工作六、列车运行调度指挥,城市轨道交通是指列车或车辆在钢轨上或沿导向轨运行的城市公共交通方式。 它具有运能大、速度快、安全准时、成本低、节约能源、以及能缓解地面交通拥挤和有利于环境保护等优点。,一、城市轨道交通概述,按基本技术特征分类(1)市郊铁路。(2)地下铁道。(3)轻轨铁路。(4)独轨铁路。 (5)自动导向交通系统。,一、城市轨道交通概述,类型,市郊铁路:市郊铁路是连接城市市区与郊区,以及连接城市周围几十公里甚至更大范围的卫星城镇或城市圈的铁路。 地下铁道:地铁最初是指修建在城市地下隧道中的 道路。但现在定义一个城市轨道交通系统为地铁,并不要求该系统的线路必须全部在地下隧道内,它可以有部分地面线路和高架线路。按技术特征,地铁还可划分为重型地铁、轻型地铁与微型地铁。,一、城市轨道交通概述,轻轨铁路:轻轨是从旧式有轨电车发展演变而来的。就技术特征而言,轻轨的轨道和车辆都是轻型的,即与市郊列车和地铁列车比较,轻轨车辆对轨道施加的荷载相对较轻。轻轨存在多种技术标准并存的情况,高技术标准的轻轨接近于轻型地铁,而低技术标准的轻轨则接近于新式有轨电车。,一、城市轨道交通概述,单轨交通:单轨是指车辆或者列车在高架轨道上运行的城市轨道交通系统。从构架形式上分,单轨有骑跨式和悬挂式。骑跨式是车辆的走行部在车体下部;而悬挂式则是列车悬吊在高架轨道下运行的形势,车辆的走行部在车体上部。自动导向交通系统:自动导向交通系统在一些文献资料中称为新交通系统,当然是指狭义的新交通系统。其主要的技术特征是轨道采用混凝土道床、车辆采用橡胶轮胎,有一组导向轮引导车辆运行,列车运行自动控制,可实现无人驾驶等。,一、城市轨道交通概述,按路权及列车运行控制方式分类: 路权专用、按信号指挥运行类型 路权专用、按视线可见距离运行类型 路权混用、按视线可见距离运行类型,类型,一、城市轨道交通概述,按高峰小时单向运输能力分类高运量轨道交通系统中运量轨道交通系统小运量轨道交通系统,类型,一、城市轨道交通概述,城市轨道交通类型的选择,1、城市发展需求规划预测,2、运营特性,3、系统成本,4、现实性,5、社会效益,6、环境影响,一、城市轨道交通概述,2、发展形势,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发展现状,1、我国已运营的城市轨道交通,北京、天津、香港、上海、广州、深圳等,3、技术水平,4、经济水平,城市轨道交通发展趋势,1、由一条线路独立运营向多线甚网络化运营管理过度,2、城市轨道交通与铁路枢纽线路之间的轨运输,3、城市轨道交通列车运行组织将发生较大变化,4、实行城市公共交通一体化,5、城市轨道交通票务管理规模扩大,6、城市轨道交通站务管理向设备综合自动化方向发展,一、城市轨道交通概述,1.3我国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模式,一、行车管理二、站务管理三、票务管理四、车站设备的运营管理,一、城市轨道交通概述,1.3城市轨道交通的技术经济特征,城市轨道交通的运营特性1、网络化运营2、系统联动3、时空安排4、统一指挥,城市轨道交通概述,1.3城市轨道交通的技术经济特征,独轨铁路技术经济特征:1.线路长度:长度通常为10km左右,以单线为主2.爬坡度:最大坡度可达6%,最小曲线半径可达60m3.轨道:由轨道梁、支柱与道岔3部分组成。4.车辆:是采用胶轮行驶的电动客车。车体的宽度,跨骑式较宽,约为3m左右,悬挂式在2.6m左右。车辆定员,跨骑式独轨车辆为140190人,悬挂式为100160。5.速度:最高速度可达80km/h,运营速度约为30km/h。6.自动化程度高:列车运行、供电、车站设施、防灾警报装置、站台监视及对乘客广播均由控制中心的计算机系统集中控制。7.编组:常为4辆编组,最多为6辆编组。8.折返时间长:道岔转换时间长,延长了列车的折返时间,列车运行最小间隔时间一般为3min。9.运输能力:单向小时最大运输能力在5 00020 000人之间。10.其它:线路工程造价低,运行噪音小,占地面积少,旅客乘坐舒适及可观赏市容景色,能适应陡坡急弯11.缺点:能耗大、有粉尘污染和车辆段投资较大等。,城市轨道交通概述,1.3城市轨道交通的技术经济特征,自动导向交通系统技术经济特征:1.线路长度:通常在515km2.爬坡度:最大坡度可达7%10%,最小曲线半径可达1030m3.轨道:多为混凝土高架结构,车辆在轨道上行驶4.导向方式:有中央凸型导向、中央内侧导向和两侧侧面导向三种。5.车辆:为轻小型,车体宽度在2m左右,长度多为48m。电力驱动,车辆定员在2080人左右6.速度:最高速度在60km/h左右,运营速度在3040km/h7.控制:列车运行采用自动控制,ATC系统按列车运行图集中调度8.编组:常采用短编组,多为2辆编组,以单车运行或6辆编组运行9.最小运行间隔时间:20120s10.运能:单向小时最大运输能力在10 00030 000人11.其它:工程造价低,运行噪音小,占地面积小,旅客乘坐舒适,能适应陡坡急弯等,二、客流预测与分析,城市交通需求的基本特性,普遍存在性,复杂多样性,时空集散性,政策决定性,二、客流预测与分析,客流预测,客流预测模式,客流预测方法,四阶段模式,趋势外推模式,车站吸引区域模式,定性预测方法,定量预测方法,二、客流预测与分析,客流调查,客流分析,1.小时客流量在一日内的变化2.全日客流量在一周内的变化 3.客流的不均衡性4.客流量的其它变化,1.全面客流调查2.乘客情况抽样调查3.断面客流目测调查4.节假日客流调查,三、运输计划,客流计划,全日行车计划,全日行车计划是营业时间内各个小时开行的列车对数计划。,客流计划是对运输计划期间轨道交通线路客流的规划。,车辆配备计划,车辆配备计划是为完成全日行车计划而制定的车辆保有数安排计划。,三、运输计划,3.1客流计划,客流计划是对运输计划期间轨道交通线路客流的规划。在新线投入运营的情况下,根据客流预测资料进行编制;在既有运营线路的情况下,根据客流统计资料和客流调查资料进行编制。其主要内容包括站间到发客流量,各站方向上下车人数,全日、高峰小时和低谷小时的断面客流量,全日分时最大断面容流量等。,三、运输计划,3.1客流计划,客流计划以站间到发客流量资料作为编制基础,分步计算出各站上下车人数和断面客流量数据。表3-1是一条有8座车站轻轨线路的站间到发客流量斜表,根据站间到发客流量资料可以计算出各站上下车人数,见表3-2。根据各站上下车人数,计算出断面客流量数据, 式中: 是第个断面客流量 是第个断面客流量 是在车站下车人数 是在车站上车人数。,三、运输计划,表3-1 站间到发客流量表,三、运输计划,表3-2 各站上下车人数,三、运输计划,表3-3 各区间断面客流量,图3-1 断面客流图(下行),三、运输计划,3.2全日行车计划,全日行车计划是营业时间内各个小时开行的列车对数计划,是根据营业时间内各个小时的最大断面客流量,列车定员人数和车辆满载率,以及希望达到的服务水平综合考虑编制的。它又是编制列车运行图,计算运营工作量和确定车辆配备数的基础资料。全日行车计划是根据营业时间内各个小时的最大断面客流量,列车定员人数和车辆满载率,以及希望达到的服务水平综合考虑编制的。,三、运输计划,3.2全日行车计划,3.2.1 编制资料1.营业时间 轨道交通系统营业时间的安排主要考虑了两个因素:一是方便乘客,满足城市生活的需要,即考虑城市居民出行活动特点:二是满足轨道交通系统各项设备检修养护的需要。2.全日分时最大断面客流量3.列车定员数 列车定员数是列车编组辆数和车辆定员数的乘积。,三、运输计划,3.2全日行车计划,3.2.1 编制资料(4)线路断面满载率 线路断面满载率是单位时间内,通常是早高峰小时,通过最大客流断面的车辆载客能力被利用的百分数。它的计算公式为: (3-1)式中: 线路断面满载率; 单向最大断面客流量; 高峰小时线路输送能力,三、运输计划,3.2全日行车计划,3.2.2 编制程序1.计算营业时间内各小时应开行列车数,计算公式如下: (3-2)式中 : 全日分时开行列车数(列或对) 列车定员数(人)2.计算行车间隔时间,计算公式如下: (3-3)式中: 行车间隔时间(s)。,三、运输计划,3.2全日行车计划,3.最终确定全日行车计划。在编制轨道交通系统全日行车计划时应把方便乘客、提高服务质量作为一项重要因素给予考虑。不能一味追求车辆满载而按计算的行车间隔时间作为开行列车数标准,最终确定的行车间隔时间标准一般不宜大于6min。在其它时间,标准也不宜大于10min。另外,对全日行车计划中的高峰小时行车间隔时间应验证是否符合列车在折返站的出发间隔时间。以下是一具体例子所确定出的全日行车计划。,三、运输计划,表3-4 全日行车计划,三、运输计划,3.3 车辆配备计划,车辆配备计划是为完成全日行车计划而制定的车辆保有数安排计划。车辆配备计划推算运用车辆数、在修车辆数和备用车辆数,确定在一定类型的设备和行车组织方法条件下,为完成一定的运输任务而必须保有的车辆。1.运用车辆数 运用车辆数是为完成日常运输任务而必须配备的技术状态良好的车辆数,运用车辆的需要量与高峰小时开行的列车对数、列车的旅行速度及在折返站的停留时间各项因素有关,三、运输计划,3.3 车辆配备计划,1.运用车辆数 可按下式计算: (3-4)式中 运用车辆数(辆); 高峰小时开行列车数(对); 列车周转时间(min); 列车编组辆数。2.在修车辆数是指处于定期检修状态的那部分车辆 3.备用车辆数:轨道交通系统为了适应客流变化,确保完成临时紧急的运输任务,以及预防运用车辆发生故障,必须把若干技术状态良好的车辆储备起来,这部分车辆称为备用车辆。备用车辆的数量可控制在运用车辆数的10%左右,三、运 输 计 划,3.4列车交路计划 -列车交路计划,列车交路计划规定了列车的运行区段、折返车站和按不同列车交路运行的列车对数。列车交路可分成长交路、短交路和长短交路3种。长交路是指列车在线路上全线运行,短交路是指列车在线路的某一区段内运行,在指定的车站上折返,长短交路是指线路上两种交路并存的列车运行。,长交路列车交路 短交路列车交路,长短交路列车交路,三、运输计划,3.4列车交路计划-列车折返方式,(1)站前折返:站前折返方式是列车经由站前渡线折返。(a)是列车在终点站经由站前渡线折返,(b)是短交路运行时列车在中间站经由站前渡线折返。,(a) (b),列车运行到终点站或在短交路和长短交路情况下运行到中间折返站需要进行折返作业。列车折返方式根据折返线的布置分站前折返和站后折返两种方式。,三、运输计划,3.4列车交路计划-列车折返方式,站后折返: (a)列车经由站后环形线折返 (b)列车经由站后尽端折返线折返 (c)列车经由站后渡线折返,(c),(a),(b),四、列车运行图,1.基本概念,列车运行图是列车运行 的时间与空间关系的图 解,它是表示列车在各 区间运行及在各车站停车 或通过状态的二维线条图。,我国列车运行图的图解为,以横坐标表示时间,纵坐标表示距离,图上的水平线表示车站的中心线,垂直线表示时间;水平线间的间隔表示站间距,垂直线间的间隔表示时间的单位。,四、列车运行图,列车运行图是维持运营秩序、保证行车安全和协调轨道交通各部门工作的综合工作计划,是行车调度员指挥列车运行的基本依据。,列车运行图是组织列车运行的基础。,四、列车运行图,2.列车运行图格式与分类,在列车运行图上有横线、竖线和斜线三种线条。横线将纵轴按一定比率加以划分,代表车站的中心线。竖线将横轴按一定的时间单位进行等分,代表一昼夜的小时和分钟。斜线是列车运行的轨迹,代表列车运行线。与横线的交点,即为列车到、发或通过车站的时刻。在运行图上,下行列车的运行线由左上方向右下方倾斜,车次为单数;上行列车的运行线由左下方向右上方倾斜,车次为双数。对于不同种类的列车,采用不同的列车运行线线条符号与颜色、车次范围来加以区别。所有表示时刻的数字或符号,都填写在列车运行线与横线相交的钝角处。,四、列车运行图,2.列车运行图格式与分类,一分格运行图,列车运行图在时间划分上主要有以下4种基本格式,其中后3种运用于市郊铁路。,(1)一分格运行图。它的横铀以1min为单位用细竖线加以划分,10min格和小时格用较粗的竖线表示。这种一分格图主要在编制新运行图和调度指挥时使用。,4.2.1基本格式,四、列车运行图,2.列车运行图格式与分类,二分格运行图,(2)二分格运行图。它的横铀以2min为单位用细竖线加以划分,常用于市郊铁路运行图的编制。,4.2.1基本格式,(3)十分格运行图。它的横铀以10min为单位用细竖线加以划分,半小时格用虚线表示,小时格用较组的竖线表示。主要供调度员在日常指挥工作中绘制实绩运行图时使用。,四、列车运行图,2.列车运行图格式与分类,十分格运行图,4.2.1基本格式,(4)小时格运行图。它的横铀以h为单位用竖线加以划分。主要在编制旅客列车方案图和机车周转图时使用。,四、列车运行图,2.列车运行图格式与分类,小时格运行图,4.2.1基本格式,四、列车运行图,4.2.2基本类型,单线运行图,单双线运行图,按区间正线数目,双线运行图,单线成对平行运行图,(1)单线运行图:上下行列车都在向一正线上运行,必须在车站进行交会。,2.列车运行图格式与分类,四、列车运行图,双线成对平行运行图,单双线运行图,(2)双线运行图: 上下行列车在各自的正线上运行,互不干扰。列车交会可在区间或车站上进行。,(3)单双线运行图:兼有单线和双线运行图的特点,列车在单线区间和双线区间各自按单线运行图和双线运行图的特点运行。,四、列车运行图,平行运行图,非平行运行图,按列车运行速度,(1)平行运行图: 同一方向列车的运行速度相同,没有列车越行。 (2)非平行运行图:同一方向列车的运行速度不相同。,4.2.2基本类型,2.列车运行图格式与分类,四、列车运行图,成对运行图,不成对运行图,按上下行列车数目,双线成对平行运行图,4.2.2基本类型,2.列车运行图格式与分类,双线成对平行运行图,不成对运行图,四、列车运行图,连发运行图,追踪运行图,按同方向列车运行方式,4.2.2基本类型,2.列车运行图格式与分类,连发运行图:同方向列车的运行以站间区间为间隔,在连发的一组列车之间不能铺画对向列车。,追踪运行图:同方问列车的运行以闭塞分区为间隔。即在一个区间内允许有一列以上同向列车运行。必须是安装自动闭塞设备的线路。,列车运行图的分类是建立在分析列车运行图的某一特殊性基础上的。实际上,每张列车运行图都具有若干方面的特点,例如,地铁列车运行图通常是采用双线、平行、成对和追踪运行图类型。,四、列车运行图,列车在车辆段等的技术作业过程及主要作业时间标准,列车区间运行时分,1,列车在中间站的停站时间,2,3,追踪列车间隔时间,4,5,车站间隔时间,机车在基本段和折返段所在站的停留时间标准,6,4.3要素,四、列车运行图,编制,编图要求,确保行车安全,1,合理运用设备,2,优化运输产品,3,配合站段工作,4,(1)线路通过能力和车站折返能力;(2)车站的换乘能力;(3)追踪列车间隔时间(市郊铁路还有车站间隔时间);(4)列车区间运行时分;(5)列车停站时间标准:(6)列车在折返站停留时间标准;(7)列车出入车辆段作业时间标准;(8)能够提供的运用车组数;(9)列车编组辆数;,四、列车运行图,编制,编图要求基础数据,(10)轨道交通营业开始和结束时间;(11)全日分时行车量;(12)列车交路计划;(13)车辆连续运用圈数和乘务工作制度;(14)供电部门停送电时间;(15)现行列车运行图完成情况的分析。,四、列车运行图,编制,编图要求基础数据,四、列车运行图,编制,编图步骤,(1)按上级要求和编图目标确定编图注意事项;(2)收集编图资料,对有关问题组织调查研究和试验;(3)总结分析现行列车运行图的完成情况和存在问题,提出改进意见;(4)确定全日行车计划;(5)计算所需运用车辆数;(6)编制列车运行方案;,(7)征求调度部门、车站行车和客运部门、车辆部门的意见,对列车运行方案进行调整;(8)根据列车运行方案铺画详细的列车运行图;(9)对列车运行图的编制质量进行全面的检查,并计算列车运行图的指标;(10)将编制完毕的列车运行图、列车运行图分析资料和编图工作总结等一并报上级部门审核批准。,编图步骤,四、列车运行图,编制,铺画列车运行图,列车运行图的具体铺画通常分两步进行。第一步铺画列车运行方案图,着重解决列车运行图的全面布局问题,第二步根据列车运行方案图铺画详细的列车运行图,即详细规定每一列车在各个车站上的到达、出发或通过时刻。在铺画列车运行图前,首先应采用按区间运行时分比率方法来确定车站中心线的位置。,四、列车运行图,编制,铺画列车运行图,1.确定车站中心线,按区间运行时分比率确定车站中心线,具体确定方法如图所示。某地铁线路下行列车单程运行时分共计24min。首先在运行图上确定该地铁线路两终点站A和B的位置,在代表终点站B的横线上向右截取等于24min或24min整倍数的线段,得分割点E,连结A、E两点,得一斜直线;然后自终点站A起,根据各区间下行列车的运行时分在代表终点站B的横线上向右依次截取相应的线段,得到相应的各分割点;,四、列车运行图,2铺画列车运行方案图,在铺画方案图时主要解决的问题如下:(1)方便乘客(2)经济合理地使用车辆(3)提高旅行速度(4)列车运行与车站客运作业过程的协调(5)列车运行与车辆段有关作业的协调(6)为适应客流量波动和列车人工驾驶的需要,还应编制分号运行图。,四、列车运行图,3铺画列车运行详图,(1)在一分格列车运行图上精确地铺画每一条列车运行线。(2)铺画顺序按照列车等级依次为:专用列车、旅客列车、调试列车和回空列车。(3)在铺画详图时,要注意确保行车安全和乘客的乘降安全。,(3)在铺画详图时,要注意确保行车安全和乘客的乘降安全。为此,必须做到:列车追踪间隔时间等符合所规定的标准;列车区间运行时分和列车停站时间符合所规定的标准;列车在折返站的停留时间符合所规定的标准;列车出入车辆段作业时间符合所规定的标准;遵守规定的列车乘务员工作和休息的时间标准;列车在车站折返时,同时停在折返线上的列车数应和该车站的折返线数相适应。,四、列车运行图,3铺画列车运行详图,四、列车运行图,4.4.4列车运行图指标计算,列车运行图编完后,必须对运行图的编制质量进行全面的检查,检查的主要内容有:运行图上铺画的列车数和折返列车数是否符合要求;列车运行线的铺画是否符合规定的各项时间标准;列车在车站折返时,同时停在折返线上的列车数是否超过该车站现有的折返线数;换乘站的列车到发密度是否均衡;乘务员的工作和休息时间是否符合规定的时间标准。,四、列车运行图,4.4.4列车运行图指标计算,(1)列车列数和折返列车数,(2)旅客输送能力,(3)早高峰和晚高峰分别计算高峰小时运用列车数,旅客输送能力旅客列车数列车定员,四、列车运行图,4.4.4列车运行图指标计算,(4)全日车辆总走行公里是轨道交通车辆为运送乘客在运营线路上所走行的里程,它包括图定的车辆空驶里程和由于某种原因列车在中途清人或列车在少数车站通过后仍继续载客的车辆空驶里程 全日车辆总走行公里(旅客列车数 列车编组辆数列车运行距离) (4-6),(5)车辆日均走行公里(又称日车公里) :每一运用车辆每日平均走行公里数。 (4-7) 其中:全日运用车辆数可近似地取早高峰小时的运用车辆数。(6)车辆全周转时间 (4-8)(7)车辆周转时间 车辆周转时间与车辆全周转时间指标的区别在于:车辆在运营线路上完成一次周转所消耗的时间中不包括回库检修等时间。,四、列车运行图,4.4.4列车运行图指标计算,(8)技术速度 (4-9)(9)旅行速度(又称运送速度) (4-10)(10)满载率 为了进一步评价新运行图的质量,除计算新运行图的各项指标外,并应与现行运行图进行比较,分析各项指标提高或降低的主要原因。,四、列车运行图,4.4.4列车运行图指标计算,列车运行图经最后批准后,为了保证新图能够正确和顺利地进行,必须在实行新图之前做好下列准备工作:发布实行新图的命令;印刷并分发列车时刻表;拟定保证实现新图的技术组织措施;组织学习,使职工了解、熟悉新图规定的要求;根据新图的规定,组织各站段修订行车工作细则;做好车辆和司乘人员的调配工作。,四、列车运行图,4.4.4列车运行图指标计算,五、运输能力,1、通过能力,在采用一定的车辆类型、信号设备和行车组织方法条件下,轨道交通系统线路的各项固定设备在单位时间内(通常是高峰小时)所能通过的列车数。 限制线路通过能力的固定设备通常是线路和终点站列车折返设备。,5.1 概述:运输能力是通过能力和输送能力的总称,通过能力主要按照下列固定设备进行计算:线路。其通过能力主要取决于信号系统的构成,列车运行控制方式,车辆的技术性能,进、出站线路的平、纵断面情况,列车停战时间标准和行车组织方法等。列车折返设备。其通过能力主要取决于车站折返线的布置方式,信号和联锁设备的种类,列车在折返站停战时间标准,以及列车在折返站内运行速度。车辆段设备。其通过能力主要决定于车辆的检修台位、车辆停留线等设备的数量和容量。供电设备。其通过能力决定于牵引变电所的座数和容量。能力最小的设备限制了整个线路的通过能力,该项设备的能力即为线路的最终通过能力。,五、运输能力,五、运输能力,5.2通过能力,在列车追踪运行的情况下 :,线路在小时内能够通过的 最大列车数(列);,追踪列车间隔时间(s)。,线路通过能力,式中,五、运输能力,5.2通过能力,追踪列车间隔时间,式中: -追踪列车间隔时间(s); 列车从经过某一通过信号机或闭塞分区分界点时起至开始制动时止的运行时间(s); 列车从开始制动时起至在站内停车时止的常用制动时间(s); 列车运行图规定的列车停站时间(s); 列车从在车站起动加速时起至出清车站闭塞分区时止的时间(s)。,五、运输能力,各项作业时间,(5-2)式中: 车站闭塞分区长度(m); 列车长度(m); 各闭塞分区长度(m); 常用制动距离(m); 列车接近车站时的运行速度(km/h)。其中 (5-3) b常用制动平均减速度(m/s2)1) (5-4) 2) 可按式4-1计算3) (5-5)式中 起动平均加速度(m/s2),五、运输能力,5.2通过能力,列车折返设备通过能力,计算公式: (5-6),式中,列车折返设备在小时内能够折返的最大列车数(列);,折返列车在终点站的最小出发间隔时间(s)。,五、运输能力,最小出发间隔时间,列车折返设备通过能力,利用站后尽端折返线进行折返。,图5-1 站后折返时列车折返作业过程,(5-7)式中: 出发列车驶离车站闭塞分区的时间(s);终点站列车停站时间(s); 车站为折返续停留列车办理调车进路的时间,包括道岔区段进路解锁延迟时间、排列进路时间和开放调车信号时间(s);司机确认信号时间(s);列车从折返线至车站出发正线的走行时间(s)。,利用站后尽端折返线进行折返,五、运输能力,5.2通过能力,列车折返设备通过能力,利用站前双渡线进行折返,图5-2 站前折返时列车折返作业过程,(5-8)式中 从进站信号机处至车站正线的走行时间(s) 车站为进站列车办理接车进路的时间,包括道岔区段进路解锁延迟时间、排列进路时间和开放进站信号时间(s)。,五、运输能力,5.3输送能力,在一定的车辆类型、信号设备、固定设备和行车组织方法的条件下,按照现有活动设备和乘务人员的数量,轨道交通系统在单位时间内(通常是高峰小时、一昼夜或一年)所能运送的乘客人数。,车辆定员数(人)线路在小时内最大输送能力(人);,五、运输能力,5.3输送能力,1.列车编组辆数列车编组辆数确定的主要依据是预测的规划年度早高峰小时最大断面客流量 (5-10)此外, 在确定列车编组辆数时还应考虑如下制约因素: (1)站台长度限制。 (2)对线路通过能力的影响。 (3)经济合理性。,五、运输能力,5.3输送能力,2 车辆定员人数车辆定员人数由车辆的座位人数和站位人数组成。站位面积为车厢面积减去座位面积,站位人数可按每平方米6人计算,显然,轨道交通线路车辆的尺寸大小、座席布置方式是决定车辆定员人数多少的主要因素。,六、运输能力加强,简述加强运输能力措施的类型,及加强线路通过能力、列车折返能力和输送能力的措施。,概括运能一运量适应分析,介绍运输能力加强的途径 。,旅行速度及其影响因素,3,简述旅行速度概念,给出计算公式并简述其影响因素。,七、列车运行组织,是指在营业时间内,采用基本列车运行控制方式和基本行车闭塞法情况下的列车运行组织。,内容运输调度生产组织系统、行车调度控制方式、实绩列车运行图和行车调度工作考核指标等,特殊情况下的列车运行组织,3,是指在采用非基本列车运行控制方式和非基本行车闭塞法情况下的列车运行组织。,八、车站行车组织,1.车站的作用和分类 2.车站技术设备,车站概述,车站行车组织工作,1.行车工作的基本要求 2.行车工作制度 3.行车值班员及其职责 4.接发列车工作,1.客运工作的基本要求2.售检票作业3.站台客运工作4.客运服务质量指标,车站客运工作组织,九、调车工作,1.调车钩和调车程 2.牵出线调车作业方法,调车工作组织,1,2,调车的理论和方法,1.调车工作的领导与指挥 2.调车作业计划 3.调车信号 4.调车允许速度5.车辆段调车作业组 6.特殊情况调车,十、运价理论与票务管理,1.票价制式2.车票种类3.日常票务管理,1.城市交通需求2.城市交通供给3.运价理论4.票价制定,运价理论与票价制定,票务管理,十一、轨道交通系统运营分析,经济效益的财务评价,经营指标分析,1,运营成本与经济效益分析,2,3,经济效益的国民经济评价,4,十一、轨道交通系统运营分析,经营指标分析,1,1.客运量(人次):在单位时间内(年、月、日)运送的乘客人次。包括普通乘客人次、定期票乘客人次等。 2.客运周转量(人公里): 在一定时期内完成的乘客人公里数。 (11-1)3.客运密度(人/公里) 在定时期内(通常是年)平均每1公里运营线路负担的客运周转量。 (11-2),十一、轨道交通系统运营分析,经营指标分析,1,4.客流量(人):单位时间沿同一方向通过运营线路某一断面的乘客数,又称为断面客流量。城市轨道交通客流量常用指标是高峰小时最大断面客流量和全日分时最大断面客流量。根据断面客流量可以计算:客流方向不均衡系数、客流断面不均衡系数、客流时间不均衡系数。5.行车密度(列或对/小时):又称列车密度,指在单位时间内(通常是小时)运营线路上开行的列车数或列车对数。行车间隔时间越短,则列车密度越大。6.小时运力(人): 运营线路在一小时内运送的乘客人数。小时运力1小时内通过列车数列车编组辆数车辆定员数 (11-3) 小时运力分高峰小时运力、一般小时运力等。,十一、轨道交通系统运营分析,经营指标分析,1,7.列车折返能力(列/小时):终点站和折返站在单位时间内(通常是小时)能够折返发出的列车数。 (11-4)8.行车间隔时间(min;s):运营线路上前后运行两列车的时间间隔,其确定以列车始发站的发车间隔时间为准。在单位时间内各列车发车间隔不相等时,以最小发车间隔时间为确定标准。9.技术速度(km/h):列车在各区间运行时间。包括列车起动加速、在区间纯运行、慢行以及制动停车等项时间,但不包括列车在各中间站的停站时间和列车在线路两端的折返停留时间。列车在运营线路上运行(不包括列车在各中间站的停站时间)的技术速度。按下式计算: (11-5),十一、轨道交通系统运营分析,经营指标分析,1,10.旅行速度(km/h):列车在运营线路上运行(包括列车在各中间站的停站时间)的平均速度。 (11-6)11.开行旅客列车数(列)各种编组的列车在运营线路上行驶1个单程,不论是全程运行或是小交路折返,均按1列计算,图定回空列车计入开行的旅客列车列数内。专运列车和调试列车等另行统计。旅客列车分别按全日、上行和下行开行列数计算。折返列车数按各折返站分别计算。,十一、轨道交通系统运营分析,经营指标分析,1,12.列车正点率():按列车运行图固定车次、时间准点运行的列车数(包括根据调度命令临时加开或停运列车)与全部开行列车数之比。 列车正点率可分为始发正点率和到达正点率。 正点统计标准是: 凡按客流变化而抽线或加开列车、准点始发、准点到达终点的列车都统计为正点列车数。早点或晚点不超过规定时间的也按正点统计。 13.满载率(): 指全部运用车辆运送乘客时的平均满载程度。满载率又分成两种:平均满载率。反映一定时间内车辆运能的利用水平。 线路断面满载率。反映特定时间、特定断面上车辆运能的利用程度。 (11-7)实际工作中,线路断面满载率通常指高蜂小时、单向最大客流断面的车辆满载情况。,十一、轨道交通系统运营分析,经营指标分析,1,14.平均运距(公里/人): 指每个乘客平均乘车距离。它能从全面客流调查或抽样客流调查得到。15.营业行驶里程(km): 为运送乘客在运营线路上车辆行驶的里程,它包括运行图图定的车辆空驶里程和由于某种原因产生的车辆空驶里程。 营业行驶里程旅客列车数列车编成辆数列车运行距离 (11-8)16.运用车数(辆):为完成乘客运输任务所需技术状态良好的车辆数。17.工作车数(辆):凡参加当天运送乘客的车辆,不论其运用时间长短,也不管它是否发生过修理、停驶或回段均作为运用车。同1车辆在l天中多次出段,只统计为l辆运用车。18.车辆日均走行公里(公里/日) 又称日车公里,指车辆每日平均走行公里数。,十一、轨道交通系统运营分析,经营指标分析,1,19.车辆全周转时间(min): 车辆在运营线路上完成一次周转所消耗的时间。20.车辆周转时间: 该指标与车辆全周转时间指标的区别在于:车辆在运营线路上完成一次周转所消耗的时间中不包括回段检修等与运送乘客无关的时间。 (11-9) 21.车辆运用系数()该指标反映了车辆的利用效率。,十一、轨道交通系统运营分析,经营指标分析,1,22.行车事故数(次):列车在运营线路上行驶过程中,由于有关人员工作差错、机械设备故障、外部因素影响等而造成人身伤亡、设备损坏或影响列车运行的均列为行车事故。行车事故包括己方责任、双方责任和无责任事故3类。 23.行车责任事故数(次): 已方责任和双方责任事故均属行车责任事故。行车责任事故按照其性质、损失及对行车的影响程度分类。24.行车责任事故伤亡人数(人): 一定时期内运营车辆因行车责任事故所造成的受伤人数和死亡人数。重伤人数和轻伤人数可分别统计。25.客运收人(元): 运送乘客的全部收入金额。,十一、轨道交通系统运营分析,运营成本与经济效益分析,2,主要描述了运营成本分析的基本原理,运输业经济效益特点和项目经济评价的主要指标。其中,经济评价的指标包括静态投资回收期,投资利润率,资产负债率、流动比率,净现值,内部收益率,效益费用比和年平均费用等。,十一、轨道交通系统运营分析,经济效益的财务评价,3,经济效益的国民经济评价,4,首先介绍了运输项目经济评价的特点,在此基础上,介绍了轨道交通运输项目的经济评价特点,再讲述了运输项目财务评价效益和费用的计量方法。,介绍了财务评价和国民经济评价存在的区别,并给出了运输项目国民经济评价的可定量的几项经济效益的计算公式。,汇报完毕,敬请指正!,客流预测与分析,移动平均法指数平滑法月度比例系数法自回归分析法随机时间序列预测模型,时间序列客流预测方法,因果关系客流预测方法,回归预测法引力模型乘车系数法,四、列车运行图,列车区间运行时分,按车站中心线或通过信号机之间的距离计算。区间运行时分应按各种列车和上下行方向分别查定。此外,区间运行时分还应根据列车在每一区间的两个车站上不停车通过和停车两种情况分别查定。,四、列车运行图,列车在中间站的停站时间,式中,、,分别为高峰小时车站上、下车人数(人);,高峰小时开行列车数(列);,开关车门时间(s);,列车编组辆数(辆);,每辆车每侧车门数(扇);,平均每上或下一位乘客所需时间(s);,确认车门关闭状态良好及出站信号 显示状态时间(s)。,列车在车辆段等的技术作业时间标准,四、列车运行图,为了保证车站与区段工作的协调和均衡,必须编制与车站技术作业过程相配合的列车运行图。因此,在编制列车运行图时,需要具备有关站段技术作业过程及其主要作业时间标准。,在自动闭塞区段,凡一个站间区间内同方向有两列或两列以上列车以闭塞分区为间隔运行,称为追踪运行。追踪运行列车之间的最小间隔时间称为追踪列车间隔时间。它决定于同方向列车间隔的距离、列车的运行速度及信号、联锁、闭塞设备的类型。,四、列车运行图,追踪列车间隔时间,在市郊铁路上,车站一般设置配线,并在车站配线上停车办理客运作业,此时,追踪列车间隔时间除根据追踪运行的两列车在区间内追踪运行条件进行计算外,还应根据追踪运行的两列车同方向到达、同方向发车及同方向通过三种条件进行计算,然后取其中最大者作为最终确定的追踪列车间隔时间。,列车运行图,追踪列车间隔时间,列车运行图,追踪列车间隔时间,计算公式为,列车长度(m);,各闭塞分区长度(m);,列车运行速度(ms)。,列车运行图,追踪列车间隔时间,在地铁、轻轨线路上,车站一般不设置配线,列车在车站正线上办理客运作业,此时,追踪列车间隔时间应根据追踪运行的两列车先后经过车站的条件进行计算确定。如图4-10所示,当前行列车出清了车站闭塞分区,在确保行车安全的条件下,续行列车以列车运行图规定的速度恰好位于某一通过信号机或闭塞分区分界点的前方。按追踪运行列车先后经过车站必须保持的最小列车间隔距离计算得到的间隔时间,即为追踪列车间隔时间。,图4-10 追踪运行列车先后经过车站时的运行位置,列车运行图,追踪列车间隔时间,由图4-10可知,续行列车从初始位置至前行列车所处位置,须经历进站运行、制动停车、停站作业和加速出站四项作业过程,即追踪列车间隔时间应由四个单项作业时间组成,计算公式为 (4-3)式中: 追踪列车间隔时间(s); 列车从经过某一通过信号机或闭塞分区分界点时起至开始制动时止的运行时间(s); 列车从开始制动时起至在站内停车时止的常用制动时间(s); 列车运行图规定的列车停站时间(s); 列车从在车站起动加速时起至出清车站闭塞分区时止的时间(s)。,四、列车运行图,车站间隔时间,a.一列停车、一列通过 b.两列都停车不同时到达间隔时间,车站间隔时间是指在车站上办理两列车的到达、出发或通过作业所需要的最小间隔时间。(1)不同时到达间隔时间( )在单线区段,来自相对方向的两个列车在车站交会时,从某一方向的列车到达车站时起,至相对方向列车到达或通过该站时止的最小间隔时间,称为不同时到达间隔时间(图4-12)。,四、列车运行图,车站间隔时间,会车间隔时间,(2)会车间隔时间( ) 在单线区段,自列车到达或通过车站时起,至由该站向这个区间发出另一对向列车时止的最小间隔时间,称为会车间隔时间。(图4-13),四、列车运行图,车站间隔时间,a b c d连发间隔时间,(3)同方向连发间隔时间( ):在单线或双线区段,从列车到达或通过前方车站时起,至由车站向该区间再发出另一同方向列车时止的最小间隔时间,称为同方向列车连发间隔时间。(图4-14),四、列车运行图,机车在基本段和折返段所在站的停留时间标准,列车运行图与机车周转图应同时编制,即铺画列车运行线时应同时考虑机车的运用,故必须确定机车在基本段和折返段所在站的停留时间标准。主要取决于机车的运用方式。机车在折返段所在站应办理的作业有: (1)在到发线上的到达作业; (2)机车入段走行; (3)机车在段内作业; (4)机车出段走行; (5)在到发线上的出发作业。,四、列车运行图,机车在基本段和折返段所在站的停留时间标准,机车在折返段所在站技术作业过程,(min),图4-11表示1

    注意事项

    本文(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组织课件.ppt)为本站会员(小飞机)主动上传,三一办公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办公(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

    三一办公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