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办公! | 帮助中心 三一办公31ppt.com(应用文档模板下载平台)
三一办公
全部分类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
  • 建筑/施工/环境>
  • 毕业设计>
  • 工程图纸>
  • 教育教学>
  • 素材源码>
  • 生活休闲>
  • 临时分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办公 > 资源分类 > PPT文档下载  

    第四章第二三节对外汉语文化学基础课件.ppt

    • 资源ID:1474447       资源大小:941.50KB        全文页数:63页
    • 资源格式: PPT        下载积分:16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6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第四章第二三节对外汉语文化学基础课件.ppt

    第二节 对外汉语教学的文化学基础(一),文化对对外汉语教学有极其重要的意义:第一,要真正掌握一种第二语言,单学语言本身还不够,必 须同时学习该语言所代表的文化。第二,对外汉语教学要培养的交际能力实际上是跨文化的交 际能力,需要以跨文化交际学的理论指导语言教学。第三,外国学习者在学习汉语的同时,一般都要求更多地了 解中国社会和文化,甚至要学习专业性的文化知识。,一、语言与文化 1.文化的定义与分类,(1)文化的定义爱德华泰勒(英): “文化是一种复杂体,它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风俗以及其余社会上习得的能力与习惯。”(原始文化1871)奥格本、亨根斯等人(美):“文化是一种复杂体,包括实物、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风俗以及其余社会上习得的能力与习惯。”罗森塔尔尤金(苏):“文化是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从比较狭隘的意义来讲,文化就是在历史上一定的物质资料生产方式的基础上发生和发展的社会精神生活形式的总和。”,(2)文化的分类,物质文化行为文化制度文化观念文化,表层文化,物质文化人类创造的体现一定生活方式的种种物质文明,如生产工具、交通工具、各种产品、器具以及建筑、服饰等,属于整个文化的物质基础,是表层文化。,中层文化,行为文化也称习俗文化,是人们交往中约定俗成的社会风俗习惯和行为标准,包括礼俗、民俗、风俗、生活方式、人际关系等,可以看作是制度文化的一部分。制度文化是由观念文化所决定的社会规范体系,指各种典章规范,如社会制度、国家制度、教育、婚姻和家庭制度等。,深层文化,观念文化人类在社会实践和意识活动中形成的价值观念、伦理道德、审美情趣、宗教情感、思维方式和民族性格,以及哲学、科学、文学艺术等具体学科的知识体系,属文化精神内核,是深层文化。,文化冰山模式(Iceberg Model of Culture),大文化C 小文化c,大文化(C)指经济、政治、哲学、教育、文学艺术、科学以及思想观念和价值体系。在书本上能学习到,在汉语教学中通常处于中、高级阶段。小文化(c)指风俗习惯、生活方式、行为准则、社会组织和人际关系等。在书本上不常看到,在汉语教学的初级阶段出现较多,贯穿整个教学过程。,2.文化的特征,(1)文化是人类通过实践创造出来的(2)文化具有民族性(3)文化(包括亚文化)具有社会性(4)文化具有系统性(5)文化是建立在一定的符号系统之上的(6)文化是发展变化的,3.语言与文化的关系,(1)语言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语言与文化是部 分与整体的关系,二者不可分割。(2)语言是用于记录文化的符号体系,是文化的主 要载体。(3)语言和文化相互依附、促进和制约。,语言与文化的关系给我们的启示,语言与文化相互依存、密不可分,是一个整体。要真正理解或研究一种文化,必须掌握作为该文化符号的语言;而要习得和运用一种目的语,必须同时学习该语言所负载的文化。对目的语的文化了解越多,越有利于语言交际能力的提高。文化是语言教学内容的重要部分,学习第二语言,必须学习第二文化。,二、语言与跨文化交际,跨文化交际:指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之间的交际行为。1.跨文化交际的特点(1)文化的差异与交际障碍(2)交际原则与价值观念(3)母语文化的思维定势和对异文化的成见。(4)交际过程中的相互接近和求同趋向。(5)交际的结果:文化的互相影响。,2.跨文化交际中文化的冲突和适应,(1)蜜月阶段(2)挫折阶段(3)调整阶段(4)适应阶段,文化的冲突与适应的四个阶段,(1) 观光期(蜜月期,2-3个月) 刚刚接触到第二文化或进入第二文化的环境,对看到、听到的一切都感到新奇、惊讶、有趣,处于兴奋、激动、满足的状态,一切都觉得美好。,(2)挫折期(4-5个月) “文化震荡症”(“文化休克”): 指在非本民族文化环境中生活或学习的人,由于文化的冲突和不适应而产生的深度焦虑的精神症状。采取消极回避的态度,不接触当地人和当地文化;对当地文化产生敌意,甚至发泄不满、采取不理智的行动;因承受不了心理压力而离开这一文化环境,回到自己的国家。,(3)逐渐适应期(调整阶段,4-5个月后)开始时,有无家可归之感。语言水平有所提高,开始交朋友,孤独感和失落感有所缓解,是学习语言最好的时期。对第二文化的看法既不像蜜月阶段那样浪漫、不切实际,也不像挫折阶段那样反感、不满,对该文化的了解在逐步加深。文化关键期假说现实中,语言与文化掌握并不同时发生。成功的外语学习者应该是语言与文化的掌握同时产生的学习。,(4)接受或完全复原期(半年以后)经过一段时期的调整,对生活环境渐渐感到习惯,对第二文化也在逐步适应,能基本上采取比较客观的态度,甚至对其中的一部分已能接受。不能接受的部分也能要求自己理智地对待。,3.对文化的态度,(1)尊重不同的文化 (2)理解与适应目的语文化 (3)求同存异对待文化冲突 (4)外为我用,发展本国文化 (5)从跨文化交际的需要出发,选择文化依附,(1)尊重不同的文化,这是对待任何一种文化应有的最基本的态度。文化具有民族性和社会性,各民族的文化尤其是主流文化,都反映该民族的历史和特点,是其民族智慧的结晶,是与该社会发展的一定阶段相适应、为社会所需要的。,(2)理解与适应目的语文化,对跨文化交际所面对的文化、新的生活环境中整日接触的异文化、正在学习的目的语文化,仅从态度上尊重还不够。因为这是必须接触和运用的文化,需要进一步主动理解该文化。经过理解和适应,往往对这种文化产生更大的兴趣,甚至更热爱这种文化。另一方面,如果确实无法理解或适应,就有可能放弃这种目的语的学习。,Poter和Samovar文化差异标尺,在他们看来,不同国籍人们之间的文化差异与不同职业的人们之间最大分歧的文化差异并没有什么本质上的区别,只是程度上的差异。,(3)求同存异对待文化冲突,即使是自己喜爱的文化,在接触和学习过程中,文化冲突也是不可避免的,文化冲突是由文化差异引起的。每一种文化的产生和发展,又有其合理性。因此需要采取开放宽容的态度,用求同存异的原则化解文化冲突。孙庆中(2019)“在文化相对封闭的情况下,人们的基本文化态度具有唯我性,即以我为中心,我文化具有优于他文化的绝对优越性,他文化则是一种边缘文化。而如今全球化的文化观则消除了我文化的绝对优越性,把异文化当作与本土文化具有同等地位和价值的实体加以考察”。,(4)外为我用,发展本国文化,在要不要接受以及如何接受目的语文化的问题上,有四种态度:一是完全拒绝的态度 认为母语文化一切都好,外来文化一无是处。这种态度常常是造成文化冲突的原因之一。在民族文化交流中,最忌讳种族优越感或文化沙文主义。 二是完全同化的态度 对自己的母文化基本上持否定的态度,而主张对目的语文化全盘接受。,三是既完全保留母文化,又全盘接受目的语文化,成为“双文化型”或者叫做“边缘人”。也就是在价值观念、伦理道德、审美情趣、行为准则等方面同时具有两种文化体系,同时成为两种文化群体中的成员,并对不同的文化群体分别运用不同的文化。 最后一种是:立足母语文化优秀传统和本质特征的同时,汲取目的语文化的长处,不断发展、创造本民旅的新文化,可以称为“外为我用”型这是对待母文化和目的语文化态度的最高境界。,(4)外为我用,发展本国文化,(5)从跨文化交际的需要出发, 选择文化依附,什么是跨文化交际?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从事交际的过程就是跨文化交际。 所谓文化依附,是指人们言行所代表和体现的是哪一种文化。第二语言学习者为了掌握目的语,需要了解和学习目的语文化知识;第二语言教师为了帮助学习者掌握目的语,也需要介绍目的语文化知识。因此在这一过程中,原则上师生都需要依附目的语文化。,在跨文化交际中,为了有助于交际的成功,也有可能出现依附于某一方文化的现象。一般说来应依附于所用语言的文化。主动依附的一方,往往是对对方文化有较多了解的一方。更多情况下,为了保证跨文化交际的成功,双方都应采取向对方文化靠拢的原则。,(5)从跨文化交际的需要出发, 选择文化依附,4、交际文化80年代初,对外汉语教学界的学者张占一等人,从第二语言教学培养交际能力的实际出发,按文化在交际中的功能提出区分“知识文化”和“交际文化”的观点。知识文化:是指跨文化交际中不直接影响准确传递信息的语言和非语言的文化因素;交际文化:是指跨文化交际中直接影响信息准确传递(即引起偏差或误解)的语言和非语言的文化因素。,知识文化常以“知识”或“内容”的形式参与交际。“知识”的多少也会影响到交际的进行。但懂就是懂,不懂就是不懂,一般不会产生误解。事实上同一种文化背景的人进行交际,也可能有知识差距。交际文化则是指两种语言间规约性的文化差异,是以制约信息模式的形式来参与交际的,可能在交际中引起误解或偏差。,吕必松指出: “所谓语言交际文化,就是这种隐含在语言系统中的反映出一个民族的心理状态、价值观念、生活方式、思维方式、道德标准、是非标准、风俗习惯、审美情趣等等的一种特殊的文化因素。这种文化因素主要体现在语言的词汇系统、语法系统和语用系统之中。” 语言中的这类文化因素对语言和语言交际有规范作用,但是本族人往往不容易觉察,只有通过对不同民族的语言和语言交际的对比研究才能揭示出来。吕必松突出了交际文化的规约性和隐含性,指出了交际文化内容所涉及的方方面面,特别强调交际文化与语言系统的关系。,文化的分类,大文化 小文化实用性文化成就文化 行为文化专门性文化 普及性文化知识性文化 交际性文化不了解前者可以交际,不了解后者会影响交际,意义:加深了人们对语言教学中的文化教学的认识,突出了交际文化在语言教学中的重要性,为第二语言教学如何在浩如烟海的文化中区分轻重缓急、确定主要教学内容特别是教学重点建立了一个标准,对语言教学有实际意义。,中国人:你不坐会儿了?外国人:好,我在做一会。 中国人:你再吃点外国人:(使劲吃/不知所措) “你什么时候请我们吃糖啊?”问一对夫妻“你们什么时候请我们吃蛋啊?”,还有哪些?,Hello/ Hi!功课、红尘、缘分Majang披萨饼、情人节功夫熊猫风水,英语传入汉语的行为方式佛教传入汉语的世界观汉语传入英语的生活语言与娱乐方式英语传入汉语的生活文化汉语影响英语文化汉语影响西方文化,第三节 对外汉语教学的文化学基础(二),一、对外汉语教学相关的文化教学 确定文化教学内容应体现语言的、交际的、对外的三条原则:即与语言的学习和使用紧密相关且体现汉语文化特点的、为培养跨文化语言交际能力所必需的、针对外国学习者实际需要的那部分文化。,汉语文化教学的三个层次,1.语言中的文化因素2.基本国情和文化背景知识3.专门性文化知识,1.语言中的文化因素,语言的文化因素是语言教学中的文化教学首先接触的、也是最重要的部分,主要指语言系统各层次的文化内涵和语言使用的社会规约。,初级口语课文,麦克:今天我上街看电影,迷了路,问路边一个老头儿,他不理我。玛丽:你是怎么问的?麦克:我说:“喂,老头儿!电影院在哪儿?”玛丽:麦克,你太没礼貌了!你得叫他老大爷,或者老伯伯、老先生、老 人家。麦克:后来我问一位老年妇女,她不但不理我,还瞪了我一眼。真倒霉!玛丽:你是怎么问的?麦克:我说:“喂,老婆子!去电影院怎么走?”玛丽:你这么问,没挨骂就不错了。麦克:那,我该怎么问才好?玛丽:对老年妇女,你得叫她老大娘,或者老婆婆、老太太、老人家。麦克:看来,我真是个老外!,2.基本国情和文化背景知识,指目的语国家的基本国情知识。与语言结构没有直接的关系,也不一定造成交际中的误解,但却是掌握目的语和进行目的语交际所必需的,是第二语言教学的一个组成部分。可以看做是从文化本位出发提炼出的最基本的“知识文化”,它可以弥补语言文化因素比较零散、不够系统的缺点,也可为文化知识系统学习打下初步基础。在教学中安排在初级阶段后期和中级阶段语言综合课的课文或副课文以及听力、阅读、报刊、口语、写作等课程的课文(包括练习部分)所选用的语言材料中,体现“文以载道”的精神,也可以用中国概况课的形式加以补充。,3.专门性文化知识,这是在掌握最基本的国情和文化背景知识基础上,进一步掌握比较系统的专门性文化知识。在教学中主要体现在为高年级开设的文化课中。这类课程的性质已不是语言教学,所以不属于对外汉语学科的范畴。但却是培养外国学习者的汉语言(专业)或中国语言文化专业人才知识结构所需要的,也为培养高一层次的汉语交际能力提供一定深度的文化底蕴。是与语言教学平行而又相关的文化课。比起基本国情和文化背景知识的教学来,这类课程在介绍文化方面有一定的专门性、系统性、完整性。它强调“对外”的特点,要考虑外国学生的需要,要适当照顾到学生的目的语水平,甚至要有一定的语言要求。,二、对外汉语教学中的语言文化因素,1.语构文化 指词、词组、句子和话语篇章的构造所体现的文化特点,反映了民族的心理模式和思维方式。 不同民族语言的语法系统也是既有共同点,又有不同点。语法系统的不同点往往反映不同民族的思维方式的不同,这也是一种文化差异。汉语和英语的语法系统中反映的文化差异。,(1)词形有无变化英语s ed ing,汉语没有这类词形变化。对这类区别的一种可能的解释是,汉语重意念,重逻辑关系,不重形式。,(2)句子的组织方式不完全相同 汉语常省略主语,英语很少省略。无标记被动句:自行车丢了。/画挂在墙上。汉语的方位词、表示时间和地点的词语都可以放在主语的位置上作为陈述的对象,而英语的方位词、表示时间和地点的词语都不能这样用,这类意思要用其它形式来表达。如:“东边来了一个马队”“夜里走了一帮客”“北京有很多外地人”,(3)方位、数量、顺序等的表达方式不同东南southeast 西南southwest 东北northeast 、西北northwest 汉语的“在床上”在英语中是in the bed。汉语中100以上还是十进制,十个百为千,十个千为万;英语的数词没有“万”,“万”用“十千”表示。汉语中表示大小的顺序是从大到小,而英语中通常是从小到大,地点和年月日的表示法尤其明显。这也反映了思维方式的不同。,2、语义文化,(1)定义:指语言的语义系统、主要是词汇中所包含的社会文化涵义,它反映了民族的心理模式和思维方式。这是语言中的文化因素最基本、最大量的表现形式,也是语言教学中文化因素教学的重点之一。语义文化常常和词汇教学结合在一起。(2)首先是一个民族文化中特有的事物和概念体现在词汇中,而在别的语言中没有对应词语,如不加解释,第二语言学习者就难以理解。(没有对应词)汉语中特有的熟语、典故,胡明扬先生的分类:受特定自然地理环境制约的语汇如“梅雨”、“梯田”、“戈壁滩”、“熊猫”等;受特定物质生活条件制约的语汇如“馒头”、“旗袍”、“四合院”、“炕”等;受特定社会和经济制度制约的语汇如“科举”、“支书”、“下放”、“农转非”等;受特定精神文化生活制约的语汇如“虚岁”、“红娘”、“阿Q”等。,更多的则是某一事物或概念虽在不同的语言中有对应词语,但词义却存在很大差别,因而在语言交际中最容易造成误解和障碍。具体分为: 词义不等值: 如汉语中的“知识分子”、“叔叔”与英语中的对应词义范围不同;词的褒贬义不同: 如东西方文化中的“狗”、“龙”、“宣传”等词带有不同的褒贬义;词的引申义和比喻义不同: 如松竹梅在汉语中象征人的品德高洁,而英语中无此意义。,3、语用文化,(1)定义:语用文化指语言用于交际中的语用规则和文化规约,是由不同民族的文化、特别是习俗文化所决定的。语用文化是培养语言交际能力的主要内容,是对外汉语教学中文化因素教学的重点之一。可以和功能意念的教学和语用规则的教学结合在一起。,(2)汉语教学中的语用文化,(1)称呼(2)问候和道别(3)道谢和道歉 (4)敬语与谦辞(5)褒奖与辞让 (6)宴请与送礼(7)隐私与禁忌,(1)称呼,中国人讲究长幼、尊卑、亲疏的人际关系,对长者(包括老师)、对上级不能直呼其名。 在称呼中喜欢把别人的辈分抬高为表示亲近和尊重,有时对不熟悉的人用亲属称谓 作为“官本位”思想的残留,汉语中常用“姓+职务职业”构成称谓,Teacher Huang(黄老师),Director Li (李主任),Manager Zhang(张经理)这些都是属于只懂英语不懂英美文化的“仿制品”。在汉语里可以把“老师”当作一种称呼,可在英语里teacher是occupation,不是称呼。一般学生称呼老师为Sir, Miss 或Mr,Mrs,Ms,Miss后加姓氏即可。在英语里,行政职务,如主任(director)、经理(manager)、校长(principal)、院长(dean)等不能用作与姓氏联用的称呼,除非是用于称呼从事某些特定工作的人法官、政府高级官员、达到一定军阶的军官、医务工作者、博士、教授和宗教领袖等。例如Judge Harley(哈利法官)、Senator Smith(史密斯参议员)、General Clark(克拉克将军)、Dr. Brown(布朗博士/医生)、Bishop Gray(格雷主教)。,(2) 问候和道别,“你好”是在不特别熟的人之问比较正式的问候语 用得更多的则是根据当时对方的具体情况,提出一些明知故问或无疑而问的问题 ;有时即使问得具体一些,也无刨根问底之意,目的只是打个招呼而已,对方也可不做具体回答。道别除了常用“再见”以外,有时还用“走好”、“慢走”、“路上小心”等表示关心的话语。主人送客有时会走出家门以表示对客人的尊重,客人则用“请回吧”、“请留步”、“别出来了”等表示劝阻。送人远行则一般用“一路顺风”、“多多保重”等告别语。,(3)道谢和道歉,中国人用“谢谢”一词的频率大大低于西方人。“谢谢”在汉语中是表示礼貌、客气的用语,因此关系越亲密用得越少,家人之间一般不用。 中国人道歉也用得不如西方人多。过去认为打喷嚏、打饱嗝、咳嗽之类的生理反应是无法控制的,没有道歉的习惯。也可能是因为汉语中缺少语义稍轻的“excuse me”的对应词,一道歉至少就用“对不起”。,(4)敬语与谦辞,对别人表示尊重,对自己则尽量谦逊,这是中国文化最基本的交际规约。对长辈、对不太熟悉的同辈甚至晚辈,一般都要用敬语 ;对自己则常用谦辞 ;介绍别人时常把对方说得高一点以示尊重;自我介绍时一般都不愿炫耀自己的业绩,甚至故意压低自己以示谦虚和有修养。,(5)褒奖与辞让,谦虚在中国文化中被认为是美德,中国人不仅很少夸奖自已,对别人的赞扬也多辞让,把自己的成绩贡献归功于集体或领导。答复别人的夸奖时常用“哪里,哪里”,表示自己担当不起,或者强调自己不足的一面。 当别人对自己的行为表示感谢时,在比较正式的场合还常常回答“这是我应该做的”。但同一话语在英语国家听起来就很刺耳,甚至伤感情。比如别人对你的帮忙表示感谢时,我们中国人会说“这是我应该做的”,直译成英语就是“Its my duty”。英美人听了就不愉快,因为你的帮忙不见得是出于本意。只有说“You are welcome.”或“Its my pleasure.”才是英语民族的得体话。,(6)邀请与送礼,中国人接到别人吃饭的邀请,除了极熟的朋友外,在答应以前一般都要推辞一番,以示礼貌和对邀请者的尊重。作客时的举止要注意文雅而合乎礼仪,以少麻烦主人为原则。 当中国人招待客人时,则又十分热情、主动,不仅不住地劝食劝酒,而且在未得到客人同意的情况下就可能给客人夹菜添酒。这样做是热忱好客的表现而并非强加于人。尽管菜肴十分丰盛,但主人还要强调是“便饭”,“没有什么菜”,“没有什么准备”。,按同样的习俗,送礼的人常常贬低自己礼品的价值,说是“小意思”。在接受别人礼物时,除了极熟的朋友外,一般也需要先推让一番。受礼后对送礼者要道谢,但通常不当面打开礼物,以免显得迫不及待。也不会像西方人那样集中赞美礼物本身,说自己如何喜欢,而是表示受之有愧、心中不安 。,(7)隐私与禁忌,中国人之间越是知心朋友越能推心置腹,无所不谈。像年龄、工资、购物所付的钱、个人的婚姻、子女的情况,在西方人看来属个人隐私,而中国人好朋友之间则愿意分享信息,且一旦交换了这类信息,往往关系更为密切。中国人的卧室并非客人的禁地,床上也可以让客人坐。个人办公桌上报章杂志之类的东西相熟朋友翻一翻也不为过。 至于年龄,因越大越受到社会尊敬,中国老人不太介意“老”字,“老了,不中用了”反而成了谦虚之辞,有时甚至往高处报自己的岁数。,但并非中国人不存在隐私。年长者询问年轻女性的年龄、婚姻状况是可以接受的,因为这是一种关心;而中青年异性之间则不宜互问年龄,年轻男士尤其不宜向年轻女性询问这类个人的情况。,三、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文化教学原则,1.要为语言教学服务,与语言教学的阶段相适应2.要有针对性3.要有代表性4.要有发展变化的观点5.要把文化知识转化为交际能力,四、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文化教学方法,1.通过注释直接阐述文化知识2.文化内容融会到课文中去3.通过语言实践培养交际能力,谢谢!,

    注意事项

    本文(第四章第二三节对外汉语文化学基础课件.ppt)为本站会员(小飞机)主动上传,三一办公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办公(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

    三一办公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