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办公! | 帮助中心 三一办公31ppt.com(应用文档模板下载平台)
三一办公
全部分类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
  • 建筑/施工/环境>
  • 毕业设计>
  • 工程图纸>
  • 教育教学>
  • 素材源码>
  • 生活休闲>
  • 临时分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办公 > 资源分类 > PPT文档下载  

    科技创新体制机制改革课件.ppt

    • 资源ID:1473372       资源大小:659.50KB        全文页数:75页
    • 资源格式: PPT        下载积分:16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6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科技创新体制机制改革课件.ppt

    1,主要内容,科技创新发展现状、挑战与问题企业创新动力不足的体制原因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的三个关键问题,2,科技创新发展现状,科技创新取得显著成绩2019年以来,党和政府把创新与扩内需、保增长、调结构紧密结合,把科技放在优先发展地位,深入实施科技中长期规划纲要科技领域突破了一批事关全局的核心技术,取得了一批有世界影响的原创成果,建成了一批带动作用明显的重大工程科技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支撑转方式调结构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3,科技创新发展现状,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顶层设计日益完备 中央对科技的战略定位、制度安排、规划布局更加科学和系统化,科技与经济社会发展的结合更加紧密,突出体现在:一是以2019年国家实施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一揽子计划为标志,确立了科技在克服当前困难、创造未来繁荣中的支撑引领地位:中央将“大力推进自主创新和加强科技支撑”作为一揽子计划“四个大”之一二是以2019年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制定实施“十二五”规划为标志,形成了科技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战略导向:“十二五”时期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强调“最根本的是要靠科技的力量,最关键的是要大幅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三是以2019年中央研究部署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国家创新体系建设为标志,开启了建设创新型国家和迈向科技强国的新征程,4,两个重要顶层设计文件,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的号文件组建26个单位组成的国家科技体制改革和创新体系建设领导小组明确了建立科学合理、富有活力、更有效率的国家创新体系的改革目标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赋予了科技服务大局的新使命以科技创新引领“四化”同步发展、支撑“五位一体”建设,科技在党和国家工作全局中的战略地位进一步提升,5,科技创新发展现状,科技攻关取得了一系列举世瞩目的标志性成果航空、航天、深海探测、超级计算机等部分重要领域的研发能力达到国际先进:载人航天取得重大进展,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掌握空间出舱活动技术的国家;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开展区域性商业服务,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拥有自主卫星导航系统的国家;蛟龙号载人深潜突破7000米,我国具备在全球99.8%的海域科学研究和资源勘探的能力;千万亿次高效能计算机开发成功并投入实际应用,我国超级计算机技术进入国际先进行列;第四代核电技术取得重大突破,首座实验快中子堆成功并网运行这些上天入地下海的重大成果增强了综合国力,提振了民族信心,6,科技创新发展现状,科技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了支撑引领作用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把实现技术突破与推动产业发展相结合,推动了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培育:在电子信息、能源环保、先进制造、生物医药等领域重大专项取得重大进展,催生了一批新兴产业。大型快速高效数控全自动冲压生产线、核电超大锻件、“申威1600”高性能中央处理器、快速成像测井技术装备等成就填补了一批重要技术和装备空白。突破了12英寸6540纳米集成电路成套工艺等一批关键核心技术和工艺,TD-LTE-Adv成为4G国际主流技术标准之一。研制成功了抗癌药物埃克替尼、水污染监测治理装备等一批重要产品。专项实施以来累计申请专利近4万项,成果应用和产业化直接新增产值约1.1万亿元,7,材料1: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推动了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培育,极大规模集成电路制造装备及成套工艺专项2019年3月初北京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由30多家企业共同发起成立的中关村集成电路产业联盟正式挂牌。这些企业几乎囊括了集成电路材料、设备、制造、设计、封装、测试、公共服务平台、软件和系统集成等全产业链的各环节。这条产业链初步形成也就是从2019年开始至今的短短几年时间,带动中关村集成电路产业链发展的正是从2019年开始启动的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极大规模集成电路制造装备及成套工艺2019-2019年,极大规模集成电路制造装备及成套工艺专项启动项目105项、483个课题,投入总额350.9亿元,目前已经初步掌握了一批制约产业发展的核心技术,部分高端制造装备实现国内外销售。最重要的是,该专项的实施,在产业链培育方面取得良好进展,推动国内外集成电路装备领域的产业、人才、资金向北京、上海集聚,初步形成了产业集群发展态势,8,材料1: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推动了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培育,宽带移动通信专项宽带移动通信专项在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TD-SCDMA产业化和TD-LTE技术研发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通过发挥行业龙头企业和运营商对市场的牵引作用集群式发展,不仅使中兴通讯、华为这样的龙头企业提高了国际竞争力,还培育和带动了星河亮点、创毅视讯、联芯科技、宇龙通信等一批中小企业不断壮大,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提升了我国信息产业的核心竞争力,初步扭转了我国移动通信产业“大而不强”的局面,实现了中国通信产业与国际通信巨头同步发展、同台竞争的状态科技重大专项实施促进了地方各类创新资源的集聚,提升了区域的创新能力,优化了产业结构和经济布局,加速了关联产业、行业的发展进程,彰显了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带动作用,9,科技创新发展现状,科技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了支撑引领作用科技创新有力支撑高速铁路、西气东输、三峡等重大工程,加快了传统产业优化升级的步伐 我国在大型水电、高速铁路、特高压输变电等技术和成套装备达到世界领先,支撑了三峡工程、高速铁路、西电东输等国家重大工程。制造工艺、基础零部件、仪器仪表、标准体系方面的关键技术研发和示范推广,使传统产业核心竞争力得到提升。实施“数控一代”工程,支撑了量大面广的中小型制造企业技术升级。IGCC、风光储输示范工程投入运行,新一代可循环钢铁流程工艺、低温低电压铝电解新技术推广应用,提高了重点行业的节能减排水平。25个城市实施“十城千辆”工程,带动全国推广运行各类电动汽车3万辆。37个城市开展“十城万盏”示范工程,应用LED照明灯具超过600万盏,10,科技创新发展现状,科技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了支撑引领作用科技在更大范围和更深层次上造福亿万民众 党和政府把改善民生作为科技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推动科技与教育、文化、医疗、生态、旅游等相互融合,加大对人口健康、资源环境、防灾减灾、公共安全等领域的支持力度,促进了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水平的提升,11,科技创新发展现状,企业技术创新主体作用进一步增强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八部门联合开展国家技术创新工程,目前构建了95个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涵盖2000多家行业龙头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依托行业骨干企业和转制院所,建设了99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和164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676家国家级试点企业研发投入强度、人均发明专利、新产品收入等指标是行业平均水平的34倍高新技术企业的快速发展带动全国高技术产业总产值年均增长18%。国家高新区2019年达到105家,工业增加值占全国13.6%,成为区域经济重要增长极。完善并落实政府采购、高新技术企业税收优惠、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等政策,2019年全国4.1万家高新技术企业免税866亿元,上缴税费7300亿元,创造了全国近1/3的发明专利,开发了全国1/3的新产品,研发投入占全国的1/3,12,科技创新发展现状,企业技术创新主体作用进一步增强新型研发组织发展迅速:武汉东湖、上海张江等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创新政策先行先试,创新型城市试点深入推进,区域创新日益活跃加速发展科技服务体系: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达435家,国家技术转移示范机构276家,国家级生产力促进中心达256家,技术合同成交额由2019年的2665亿增至2019年的6000亿以上,13,材料2:企业在科技重大专项中的主体地位,企业在技术创新中的主体地位得到强化在国家科技重大专项10个民口项目的课题中,企业牵头的课题比例从“十一五”时期的36.7%增加到“十二五”的52.3%,已经超过一半很多承担科技重大专项任务的企业已经成为行业中的佼佼者承担集成电路装备专项任务的企业中,有6家企业已经正式上市、2家企业登陆“新三板”、3家企业进入上市准备期2019年,长电科技等龙头企业在行业不景气、终端市场大幅下降的情况下,高端产品逆势上扬,销售增长了2.5倍,使其总销售实现稳步增长,14,科技创新发展现状,基础研究和原始创新能力显著增强SCI收录科技论文从2019年的11.7万篇到2019年的16.8万篇,连续4年位居世界第二。论文被引用次数持续提升,高影响力科学论文数量和比例增长显著中微子振荡、量子通信、超高速光传输、超导、水稻分子设计育种、诱导多功能干细胞、磁约束核聚变能研究等重大成果的攻克,提升了我国科学研究的国际影响力,表1 中国各十年段科技论文被引用次数世界排位变化,注:按sci数据库统计,数据来源于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2019年中国科技论文统计结果,15,科技创新发展现状,科研基础条件大幅度改善2000年以来,全社会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以年均近25%的速度增长,2019年全社会研发支出10240亿元,比2019年增长近10倍,占国内生产总值的1.97%分执行部门来看,2019年企业、政府属研究机构、高等学校经费支出所占比重分别为75.7%、15%和9.7%,企业已经成为主体分活动类型来看,2019年用于基础研究的经费支出占5%,应用研究经费支出占12%,试验发展经费支出占83%,16,科技创新发展现状,科研基础条件大幅度改善分产业部门看,2019年研发经费投入超过200亿元的行业有8个,这8个行业的研发费用占全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比重达72%;研发经费投入强度(与主营业务收入之比)超过规模以上工业平均水平(0.71%)的有11个行业分地区看,研发经费支出超过500亿元的有江苏、广东、北京、山东、浙江和上海6个省(市),共支出5087.8亿元,占全国经费总支出的58.6%。研发经费投入强度(与地区生产总值之比)达到或超过全国水平的有北京、上海、天津、江苏、陕西、广东、山东和浙江8个省(市),17,18,19,科技创新发展现状,科研基础条件大幅度改善随着科技投入的大幅增长,我国形成了包括研究实验基地、大型科学仪器、自然科技资源、野外试验台站、科学数据、科技文献等在内的基础条件体系国家重点实验室387家,试点国家实验室6家,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94家。研发人员总量从2019年的197万人年增长到2019年的320万人年,20,科技发展面临的新形势与挑战,应对世界新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外部压力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内生性要求,21,科技发展面临的新形势与挑战,应对世界新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外部压力当前,全球范围内的知识创造和技术创新速度明显加快,以新技术突破为基础的产业变革呈加速态势2019年国际金融危机以来,世界各国几乎同时起步,瞄准信息、生物、新能源、新材料等领域集中部署,推出激励科技创新的政策措施,抢占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先机和主动权,22,应对世界新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外部压力,科技革命与经济危机如影随形从历史上看,经济危机与科技革命总是互为前提、相互促进、交替发生。每一次世界性经济危机都与新一轮科技革命有着内在联系。经济最困难之时,往往是技术和产业革命酝酿的关键之际,而科学发现和技术创新,又为经济发展开辟出新的领域,推动社会发生革命性变化 20世纪初期,石油、汽车和大规模生产所产生的技术变革,使得美国从1920年开始,制造业以超过6%的增长速度发展,直至1929年美国经济危机爆发,这场危机引发了以汽车技术和大规模合成材料为标志的第四次科技革命。其间,20世纪50-60年代,电子计算机硬件技术渐渐开始发展,70年代初英特尔微处理器宣告问世。1974年美国经济的滞胀,刺激了围绕着信息的产生、收集、传输、接收、存储、检索等技术的研发,信息通信技术飞速发展。直至1990年世界经济危机,结束了第四次科技革命,迎来了以信息通讯为标志的第五次科技革命,23,应对世界新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外部压力,科技革命通常发生在经济萧条期和复苏期的交界点回溯200多年来5次世界科技革命,无论电力和内燃机的广泛应用,还是信息技术的跨越,都是在世界经济面临新一轮周期性调整时酝酿的每一次经济危机过后必将带来经济的萧条,需要经过一段时间的积累产生下一周期的新产品和新产业。这一时期也是寻找廉价投入要素使上一周期的储备技术得到重大突破和转化的时期,在第一和第二次科技革命中,铁、煤、棉花是核心投入廉价要素,第三、第四和第五次分别是铜、石油、芯片等。这些要素促使上一周期的储备技术成本大大降低,为新产品或新产业及大规模生产创造了必要条件,科技革命在这一时期正式开始,经济开始由萧条走向复苏科技革命的主导技术往往在上一个经济周期就已经产生并得到初步发展,引发下一轮科技革命的主导技术往往在上一周期的经济繁荣或经济衰退时期已经存在。引发第四和第五次科技革命的T型车和微处理芯片均出现在第三和第四次科技革命的繁荣期,24,应对世界新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外部压力,国际科技创新形势的突出表现在当今世界新科技革命影响下,国际科技创新形势可能会有几个突出表现:首先,科技创新步伐明显加快。有人说,“科学的沉寂”已达60余年,但随着科技知识体系积累的内在矛盾日渐凸显,许多传统的、新的或交叉的科学和技术领域已取得长足进步并仍处在持续加速发展过程中。譬如,在物质能量的调控与转换、量子信息调控与传输、生命基因的遗传变异进化与人工合成、脑与认知、地球系统的演化等前沿科学领域,以及在能源、资源、信息、先进材料、现代农业、人口健康等关系现代化进程的战略领域,一些重要科学问题和核心技术日益显现出群体突破的态势,孕育着重大突破。这种蓄势待发的科技创新,将从根本上改变全球竞争格局和国民财富的获取方式。同时,技术创新和产业化的周期明显缩短,以信息技术转化为财富为例:惠普公司从成立到拥有10亿美元资产用了47年,微软用了15年,雅虎用了2年,谷歌只用了9个月,25,应对世界新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外部压力,国际科技创新形势的突出表现其次,科技全球化日益深入。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进程,科技资源在全球流动也日益加快。表现在人才方面世界一流研究机构中,研究人员中有相当一部分来自国外;资金方面国外资金在一国研发资金中占到相当比例;国际合著论文方面、三方专利和PCT专利数量方面均呈快速增加的势头第三,科技创新活动的组织和表现形式更趋复杂化。一方面,企业创新活动的组织模式更加强调企业、用户、中间商等的全方位参与;另一方面,基于市场需求和与中小企业构建紧密的利益共同体,已成为大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之一。而高收入国家对于专利权、非专利技术、商标权、著作权、特许权等无形资产的投资增长远高于研发投入,使得全球范围内的知识产权交易活动更加频繁,这对于运作良好的专利制度的要求越来越迫切,26,应对世界新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外部压力,国际科技创新形势的突出表现第四,全球科技创新格局正在加快调整。目前的形式呈美亚欧科技三足鼎立从科技投入来看,近年来美国、亚洲均占全球研发总额的三分之一左右,欧盟所占的份额略小;从专利来看,全球的专利申请主要分布在美国、日本、中国、韩国和欧盟。新兴国家发展势头强劲金融危机对发展中国家的影响远小于欧美发达国家,从而使其有能力在科技上投入大量资金;但发达国家凭借其长期的积累和雄厚的实力仍居前沿各国政府高度重视科技创新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将复苏希望寄托在新科技革命上:正因为此,各国政府高度重视科技创新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强化对创新的宏观管理。尤其是金融危机以来,“创新”成为科技政策的主旋律,世界各国纷纷将复苏希望寄托在即将来临的新科技革命上谁能提前判断科技革命发生的领域,据以进行前瞻谋划和重点部署,谁就很可能在新一轮竞争中抢占先机,率先复苏,27,应对世界新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外部压力,国家主导的新一轮国际科技竞争政府正主导着新一轮的国际科技竞争许多国家强力介入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瞄准信息、生物、新能源、新材料等领域集中部署,推出激励科技创新的政策措施,抢占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先机和主动权以美国为例,奥巴马入主白宫后,将涵盖能源新政策、气候变化、增加就业等政策的“绿色新政”纳入到一揽子经济刺激计划中,并在2009年发起了官民合作的科技创新基金,在2019年、2019年两次出台国家创新战略应对世界新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外部压力新形势、新变化让中国面临机遇和挑战并存的局面中国与第一次工业革命失之交臂,又仅抓住了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尾巴”,现在第三次工业革命的潮头,对中国而言,是一次难得的战略机遇期,28,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内生性要求,避免陷入“中等收入陷阱”需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传统经济社会发展模式难以为继中国经济正面临人口红利逐步消失、依靠出口和投资等传统要素投入对经济的拉动遇到瓶颈等一系列难题社会进入利益调整期与矛盾凸现期文化发展状况堪忧,精神家园缺失如何避免陷入“中等收入陷阱”需要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走新型工业化、城镇化道路党的十八大提出加快形成新的经济发展方式,把推动经济发展的立足点转到提高质量和效益上来,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29,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内生性要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亟须科技创新发挥关键作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升产业竞争优势的核心最根本的是要依靠科技的力量,最关键的是要大幅度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我国许多产业的发展尽管在规模上已高居世界前列,但仍然更多地依赖于国外技术的供给,结果使得本国的产业成长依赖于发达国家的技术创新,无法有效地形成自身的核心竞争能力,从而也就无法主动有效地调整产业结构。这是近年来我国一直强调要调整经济结构,但实际效果并不理想的直接原因。我国许多产业处于国际产业价值链的低端,在国际竞争中处于被动地位。当前全球经济结构及增长模式正在发生深刻变革,发达国家纷纷实施“再工业化”战略,试图在新兴产业领域抢占未来发展的制高点。在工业发展环境发生深刻变化的新的历史时期,传统工业化道路不仅面临日益增大的资源环境社会压力,而且很难再培养出新的产业竞争优势,30,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内生性要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亟须科技创新发挥关键作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升产业竞争优势的核心尽快改变过度依赖投资拉动和产能扩张、过度依赖物质资源消耗和低成本生产要素投入的经济社会发展模式,使科技创新成为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驱动因素,为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提供持久动力,使科技创新成为产业发展的核心竞争要素,促进先进科技与产业深度融合,使科技创新成果成为惠及人民大众的有效手段,实现从“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的转变,推动我国走上科学发展、创新驱动、内生增长轨道十八大报告: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包括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消化吸收再创新;构建国家创新体系,特别是基于协同创新的国家创新体系,产学研合作和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是其中最主要的部分;进入创新型国家,31,困扰我国自主创新能力提升的关键问题,企业技术创新在科技创新中的核心地位企业是价值创造的主体,是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最终落脚点研究表明,发达国家技术创新动力中,有22%源于科学与技术自身的推动,47%源于市场的需求,31%源于生产上的需求,也就是说近80%的技术创新成果源于市场或生产上的需求由此可以看出,建立起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唯一选择,32,困扰我国自主创新能力提升的关键问题,企业技术创新动力不足我国企业普遍研发投入低,消化吸收与技术引进投入比例小,导致企业缺乏产业关键核心技术2009年我国大中型工业企业中有发明专利授权的企业仅占4.7% 2019年我国仅有27.6%的大中型工业企业建立研发中心,平均每个中心只有89名研发人员。而世界500强企业中94%在华设立研发中心,研发人员均在几百人以上2019年全球研发经费投入500强企业中,中国大陆仅有12家进入,且前50名中没有1家中国企业国内依靠科技创新成长很好的百度和京东方,它们的科技创新与国际同行业相应的公司(如GOOGLE、三星、大众汽车)的科技创新相比存在着巨大的差距,它们所掌握的核心技术和科技能力已明显制约企业的发展,33,企业科技创新动力为何不足,市场失灵科技创新各个阶段和环节都存在市场失灵问题作为公共品的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供给不足信息不完全外部性我国市场结构的特殊性市场竞争不充分要素市场扭曲国有企业改革不到位,34,企业科技创新动力为何不足,社会环境和文化价值观念的影响很多企业,甚至一些创新者,心浮气躁,静不下来做踏踏实实的创新,都在追求短期效益,挣快钱,梦想一夜暴富一份对京、津、沪、辽、苏等省市的调查报告显示,风险投资去风险化的倾向十分明显。风险投资应该去投资那些高风险的项目,但是很多风险投资都是去投资一些风险低的成熟性企业。2019年,我国50%的风险投资机构都投资于企业的扩张性项目,20%的风险投资机构投资于成熟企业创业板和房地产的造富效应也对很多人产生了负面影响很多大企业没有心思再去搞制造业,更别说科技创新,转而投资房地产、投资有价证券等。快钱挣多了,人的心态就发生了变化,很难再回到制造业,35,企业科技创新动力为何不足,政府失灵政府介入市场引导市场:确定技术创新和产业进步的发展战略;促进产品结构的升级和创建新产品培育市场:风险防范性的政策;激励性政策;政府采购政策;约束性政策;税收优惠规范市场: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知识产权与技术标准弥补市场:通过公共支出解决具有公共品属性的技术供给不足问题;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解决外部性问题,36,企业科技创新动力为何不足,政府失灵科技政策协调性不够、落实不到位科技政策的作用在弥补市场失灵、建立创新网络、营造创新环境方面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科技政策的类别包括狭义的科技政策、财政政策、税收政策、产业政策、金融政策科技政策的不足政策协调和衔接不够政策不落实的问题: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知识产权保护政策不力问题,盗版、伪造和仿造非常多,严重地打击了创新型企业,破坏了整个市场秩序。比如,“喜羊羊”的产品本来挺好的,可是市场上90%的商品都是仿造、伪造的。结果是,创新企业辛辛苦苦研发出来的产品,一面市,仿冒市场比真品市场还大,创新企业怎么干得下去?,37,企业科技创新动力为何不足,政府失灵科技体制机制与经济社会发展和国际竞争的要求不相适应,成为制约科技创新的关键因素科技经济两张皮问题没有真正解决: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没有真正确立,产学研结合不够紧密,科技系统与经济系统没有广泛的交汇点宏观科技决策机制和组织结构不合理,造成分割的体制下有限的科技资源难以实现优化配置:一些科技资源配置过度行政化,分散重复封闭低效等问题突出,科技项目及经费管理不尽合理,研发和成果转移转化效率不高科技评价导向不够合理,科研诚信和创新文化建设薄弱,科技人员的积极性创造性还没有得到充分发挥,38,技术创新体系建设存在诸多形式主义倾向,“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建设存在诸多形式主义倾向企业是经济活动的基本单元,只有企业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才能敏锐把握市场需求,有效整合产学研力量,加快创新成果的转化应用近年来,“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用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得到了国务院的高度重视。中央各主管部门在各自领域也进行了一些相关的政策实践。但是,在条条块块相互分割的科技行政管理体制下,技术创新体系建设存在诸多形式主义倾向,39,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没有真正确立,以企业为主体更多地是强调了企业的投入从一般逻辑的角度看,没有问题,企业对科技投入多了,证明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初步建立了但考虑到体制因素后,这个逻辑就有问题了,因为目前我们很多科技计划项目都是政府确定的,而不是以企业自身的技术创新需求为主导。在这一体制背景下,企业在政府的引导下加大投入,是企业帮助政府分担了科技创新的风险,而不是政府分担企业的风险,40,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没有真正确立,“企业被参加”,无法按照市场规律主导整个技术创新活动技术创新是一项经济活动。从技术创新决策、研发投入、科研组织到成果转化应用,这四大环节紧密相连。任一环节主体地位的缺失,都将会使企业无法按照市场规律主导整个技术创新活动。在竞争性产业共性技术研发中,一些项目由高校院所牵头,实际做项目的企业有时处于“被结合”的窘境。在与产业发展密切相关的重大科技项目立项中,企业虽然更为深刻地了解产业技术创新需求,但参与决策过程的途径却较少一些国家重点科技计划申请过程中,从申报资格上要求申报单位中要有企业参加,但这些项目本身一般是国有科研院所为主导,企业参加,很多时候是为了申请项目的需要,是为了获取得政府的科技经费,而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源于企业的生产或市场上的技术创新需求。有钱大家分,企业当然也乐意参与。这种做法异化了参与者的目标,不是创新,也不是产业化,而是合伙获取政府科技资金。科研院所有了项目,就有了资金,大家就有事情干,科研院所的运转和科研人员的福利也就有了保障。在这种体制下,真正的科技创新通常是偶发的,难以形成普遍的活动,更谈不上科技与经济的融合了,41,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没有真正确立,在政策支持的具体对象上,“以企业为主体”中的企业,更多强调了国有企业和大企业,而忽视了民营企业和中小企业从科技创新的历史来看,民营企业、中小企业是科技创新的重要主体从爱迪生发明电灯泡,到贝尔发明电话,再从通用电气公司制造喷气式引擎到谷歌这样的互联网工具问世,都是民营企业、中小企业在唱主角,并成长为国际巨头在我国,百度、京东方和阿里巴巴等,都是由小企业依靠科技创新发展成大企业的,百度依靠互联网搜索引擎技术,从2019年成立在短短的几年中迅速发展成市值超过40亿美元的国内互联网产业举足轻重的大企业,实现了传统企业需要几十年都难以达到的价值创造。集团所有公司都诞生在马云三房一厅的家中的阿里巴巴B2B模式正成为全球互联网视野中的“第五模式“,42,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没有真正确立,在政策支持的具体对象上,“以企业为主体”中的企业,更多强调了国有企业和大企业,而忽视了民营企业和中小企业向国有企业倾斜的科技资源配置往往导致有限的科技资源难以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创新经济既需要增量性创新,也需要突破性创新,不只是大创新企业,还有小创新企业。大企业往往注重如何改进它们现有的生产线,并降低维持生产线的成本,而小企业更愿意投资于根本性的创新与民营企业相比,出于业绩考核及垄断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国有企业科技创新的动力不足,但在以政府为主导的科技资源的配置中,国有企业在获取科技资源方面,具有先天优势。如此方式支持企业的话,有限的科技资源难以发挥其应有的作用,43,产学研分立依然突出,产学研融合含义企业、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之间在技术创新领域的合作,力图将教育、科研、开发、中试、生产、销售集为一体其他国家和地区实践经验建立产学研融合的科技创新体制是当今世界经济发达国家和地区科技与经济结合的 一条成功经验典型政府主导或协调、支持的促进产学研融合的模式,44,材料3:技术引进消化再扩散的”工研院“模式,概况台湾工业技术研究院成立于1973年,是台湾经济管理部门设立的、非营利性技术公共研究机构,致力于产业技术引进与研发,并向生产力转化,探索形成了”技术引进或研发-消化吸收-向民间衍生公司转移“的发展模式,成为政府促进产业升级的重要推手具体做法第一阶段,以应用型项目为载体,由工研院引进或开发先进技术;第二阶段,技术研发成功后,建立示范工厂。通过示范工厂的运作,了解新产业的投资规模和困难问题,培训技术工人,积累建立新工厂所必需的经验;第三阶段,吸引民营资本投资,逐步将示范工厂转为公私合营或民营私办的”衍生公司,衍生公司成长壮大,科技成果得以产业化。台湾半导体工业和集成电路产业发展壮大,以及台湾联华电子公司、台湾积体电路公司等大企业的快速成长,是成功案例,45,材料3:技术引进消化再扩散的”工研院“模式,突出特点从“政府”输血到自身造血的运作模式全方位开放式研发体制独特的企业孵化机制政产学研的整合机制,46,材料4:大学工业合作中心模式,特点由大学和企业合作,在大学设立合作研发中心,根据企业需求开展研究活动,有时有政府支持,通过在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技术开发三方面,将科技成果的产生、中试及产业化努力形成有机联系,从而对工业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技术支撑美国的斯坦福大学首创了大学与工业界结合的科技工业园区模式,相互间形成一种互动互利式的产学关系。斯坦福大学不仅乐于从事与当地产业关系十分紧密的应用性工业项目研究,而且通过和工业界签定长期的“学位合作计划”,积极为各种规模的企业提供不同层次的教育和培训服务,并鼓励自己的研究人员的技术成果商业化。企业则通过有价值的工程研究计划或重要的基础研究领域提供足球的经费资助“工业联盟计划”引进斯坦福大学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的尖端技术及人才,并对,47,产学研分立依然突出,制约我国产学研融合的因素从两类主体来看,产学各方对彼此的定位和分工认识不清各个主体机构的性质决定了他们有各自的定位和分工,但在实践中常常发生错位。如,有的大学或研究机构一旦发现自己的研究成果有市场价值,就希望自己进行转化,不愿意转让给企业从合作过程看,产学研结合的利益保障机制还不够健全从外部条件看,基础建设不完善、科技中介服务机构不够健全从政府管理来看,科技管理体制存在科技系统分立于经济系统的弊端我国科技体制是一个自封闭的垂直结构体系,科研单位从事科学技术研究除了追求科学技术本身的发展之外,更多地考虑对上级领导部门负责,而缺少与社会及企业之间的横向联系。在科技管理体制改革过程中,科技改革和发展主要在科技系统内部完成,没有完全走出自身的小循环,没有全面进入经济社会发展大循环。在不改变科技与经济分离的组织结构和管理对象、不改变传统的行政管理方式的前提下,所进行的科技体制改革不可能从根本上解决科技与经济脱节的问题,48,宏观科技管理体制不利科技资源优化配置,宏观科技管理体制含义宏观科技管理体制是指有关科学技术管理的机构设置、职责范围、权利义务关系等一整套国家层面的结构体系和制度安排一个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符合科学技术发展规律的宏观科技管理体制,是确保我国科技、经济、社会长期发展的重要基础 目前的状况现在的国家和地方政府科技管理体制,与市场经济发展和当代科学技术发展存在明显的不适应宏观科技决策机制和组织结构不合理,造成体制分割,有限的科技资源难以实现优化配置,科技资源短缺与闲置浪费并存,资源利用和投入产出效率不高。由于部门之间在科技决策上协调不够,造成许多领域重复投入、分散投入,难以在国家整体目标上形成一致和分工合作,削弱了国家科技组织动员能力和协同集成能力,在一些战略方向性和关键共性领域,往往不能集中资金和研究力量实施重点突破,49,宏观科技管理体制不利科技资源优化配置,中央政府缺乏对科技管理的宏观统筹协调理论上讲,我国现行的科技宏观管理体制中,也设有顶层领导机构和负责统筹协调的有关部门,但是,在实际运行中,科技管理职能分散:国家科教领导小组并未能够很好地发挥科技创新管理的顶层设计、战略统筹、监督指导等作用;科学技术部虽然被赋予了行政管理职能,但由于其管理活动覆盖了政府科技管理的宏观、中观、微观的几乎所有层次,造成其既难以集中力量于战略、规划、法规、政策、总体协调与监督等宏观管理职能,又在中观的行业或产业科技计划等方面与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工业和信息化部、教育部等部门的职能产生重叠,在微观的科技项目管理等方面也与其他部门和机构如卫生部、农业部、交通部、中科院、自然科学基金会等的职能产生重叠;中央层级的相关组织根据自身职能的需要要制定出台相应的政策、采取相应的措施,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他们的职能重叠、资源分散,50,宏观科技管理体制不利科技资源优化配置,中央政府科技管理缺乏宏观统筹协调对资源配置的影响增加的科技资源越多,科技事权则越分散,造成的重复浪费以及对市场的扭曲和误导也更严重宏观统筹的缺失直接造成科技创新资源整合困难:科技创新的人力、仪器设备、资金、项目、信息平台等资源,分布在中央各部门和各地方政府所属的大学、科研机构、转制院所、企业之中,由于条块分割、壁垒森严,这些资源长期处于各部门所有、各单位所有,甚至个人所有的状态,严重地缺乏流动、共享,资源利用效率低下。虽然国家已经出台了一些有关科技成果转化、人才培养流动等制度,以及支持企业创新的有些政策,但就是由于缺乏宏观统筹、部门间的协调以及实施过程中的监督,这些政策长期难以得到落实,导致科技人员创新的权益得不到充分保障,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得不到充分发挥,51,宏观科技管理体制不利科技资源优化配置,中央和地方科技事权缺乏衔接机制地方财政科技投入的大幅度增加,为区域创新提供了强大的动力,但是,由此带来的分散重复问题有可能进一步加剧由于在科技管理上,中央政府、省级以及其下的各级政府,职能同构、模式雷同,“上下一般粗”,导致目前中央和地方的科技工作,从规划、预算、项目管理到设施部署,都缺乏完善的衔接机制中央层面科技管理事权的分散,加上地方主要是省级政府科技管理事权的分散,使得各个层级的统筹协调出现障碍,中央和地方的分工、衔接、配合难以实现,科技资源配置的重复、浪费、低效不可避免,52,宏观科技管理体制不利科技资源优化配置,科技预算、执行和监督三个分立的体系没有很好建立国外的科技管理实践表明,加强对科技项目和目标的监督和评估,是提高国家科技资源效率的重要手段在我国,非常强调政府增加科技投入,但却缺乏一个科学且独立的对科技计划和项目进行评估和监督的机制。许多重大的国家计划,都是部门自己确立、验收,没有与其他部门进行协商,也缺乏事后的评价。目前有关部门的司局既管项目、经费,又负责组织专家评审、验收,这不仅影响科技创新质量,也易导致权力寻租。许多科研人员反映,现在科技立项中存在较为严重的权力寻租和利益交易现象从科研项目管理过程来看,科研项目管理重申请,轻过程管理,包括科技经费使用、结题验收与科学评估。许多科技经费得不到应有的监督,造成相当大的浪费,53,材料5:6小于1的启示:小作坊对抗不了大合作,小作坊生产的观念严重阻碍了科研创新谁独占资源和设备,谁就更有竞争优势跨学科横向合作,开展长期稳定的综合研究和协同创新,更是难上加难打破封闭需要更深层次的宏观科技管理体制完善,54,科技评价奖励机制建设滞后,科技评价奖励机制不利于形成正确的评价导向,激发科研人员创造活力科研评价重论文、轻专利,重数量、轻质量,重眼前、轻长远行政化、指标化、短期化:有的高校规定在SCI上发一篇文章奖励数千元甚至上万元。奖评机制导致低水平论文泛滥而高水平的科学发现和技术创新数量很少。这是当前科研领域产生心浮气躁、急功近利乃至学术不端行为的重要原因对于不同类型的研究缺乏科学的分类评价采取“一刀切”的绩效评估方式,导致研发活动的重复分散和行为扭曲。这种管理方式更加适用于对常规时期科学技术的管理,而并不适用于对创新的管理。因为科技创新具有更大的不确定性。在这种评价导向下,很难期望有 “十年磨一剑”的研究。这不利于我国自主创新战略的实施科研诚信和创新文化建设薄弱,科技人员的创造性没有得到充分发挥,55,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的三个关键问题,科技体制改革的目标:科技与经济相融合科技体制改革的起点:政府定位科技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建设以企业为主体的创新体系,56,科技体制改革的目标:科技与经济相融合,科技体制改革的两个重要使命的关系一是推动基础科学的发展,为应用型科技研发提供后续支撑,提高我国科技的国际竞争力和主动权;二是实现科技成果产业化、市场化,加快科技与经济的融合,而不是满足于无法产业化的论文、实验室成果第一个使命最终也是为第二个使命服务的,但是在长期意义上的。不以产业化为导向的应用型科研是对有限财政资金的极大浪费把科技成果市场化、产业化定位为科技体制改革的目标,这是从根子上改变科技与经济“两张皮”的必由之路。只有真正实现科技成果产业化,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才会变成现实。否则,无论怎样的科技体制改革都将是失败的,57,科技体制改革的目标:科技与经济相融合,科技体制改革及其目标的确立,直接制约着科技与经济相融合的程度科技与经济相融合有一个过程。这其中有历史文化、社会传统观念、经济体制、教育体制以及科技创新风险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但科技体制改革及

    注意事项

    本文(科技创新体制机制改革课件.ppt)为本站会员(小飞机)主动上传,三一办公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办公(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

    三一办公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