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办公! | 帮助中心 三一办公31ppt.com(应用文档模板下载平台)
三一办公
全部分类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
  • 建筑/施工/环境>
  • 毕业设计>
  • 工程图纸>
  • 教育教学>
  • 素材源码>
  • 生活休闲>
  • 临时分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办公 > 资源分类 > PPT文档下载  

    逻辑学基础知识ppt课件.ppt

    • 资源ID:1465666       资源大小:1.13MB        全文页数:102页
    • 资源格式: PPT        下载积分:16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6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逻辑学基础知识ppt课件.ppt

    逻辑学基础知识,西北师大中文系,第一章 引 论,第一节 普通逻辑的对象和性质一、什么是逻辑1.逻辑的语源学:逻各斯、Logic、名学、辩学等。2.“逻辑”的多义性:客观规律;思维规律、规则;逻辑学等(1)指事物发展变化的客观规律(2)指人类的思维规律(3)指研究思维形式和思维规律的科学3.逻辑的定义(1)狭义而言,逻辑是有效推理的理论。 有效推理就是正确地从已知推出未知,并且不会出现真前提而假结论。(2)广义而言,逻辑是有效推理和有效交际的理论。 有效交际就是正确地表达和理解,并且理解与表达相一致。,二、普通逻辑的对象和性质,1.普通逻辑的对象(1)思维的逻辑形式 是指思维内容各部分之间的联系方式(或形式结构)。(2)逻辑基本规律 主要指同一律、矛盾律、排中律和充足理由律。(3)简单的逻辑方法 主要指定义、划分、限制、概括、观察和实验、分析和综合等方法。,2.逻辑的性质,(1)基础性:1974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编制的学科分类中,逻辑学被列在七大基础学科(数学、逻辑学、天文学和天体物理学、地球科学和空间科学、物理学、化学、生命科学)第二的位置。(2)工具性:提供逻辑手段和方法;“思维的文法”;工具论、新工具(3)无阶级性或全人类性:自古以来,中国、印度和西方都曾对逻辑这门学科的发生、发展作出不同程度的贡献。3.逻辑形式的结构(1)逻辑常项 是逻辑形式中不变的部分,表示思维的形式;(2)逻辑变项 表示思维的内容。注意:逻辑学只研究思维的形式,不研究思维的内容。 在“所有的S都是P”这一逻辑形式中,“所有都是”是常项;“S、P”是变项。,第二节 学习逻辑的意义和方法,一、学习逻辑的意义1.可以培养自己认识世界的方法2.有助于提高逻辑思维的能力3.有助于提高沟通交际的能力 就是想清楚、说清楚、写清楚的能力。能够准确严密地表达思想,论证思 想,使之符合准确表达的三个条件:合逻辑,合语法,有说服力。4.有助于提高整体思维能力 逻辑思维是批评性思维的前导(衡量是否合乎逻辑); 逻辑思维是创新思维的基础(一维是多维的基础)。5.有助于获取新的知识6.有助于识别、反驳错误的认识或诡辩 “不讲道理”,就是不讲逻辑。,二、学习逻辑的方法,1.抓住中心,循序渐进 概念、判断是基础,推理是中心,再进行论证。 2.勤思多练,注重理解 要学好逻辑,就要在理解和掌握基本的逻辑概念和逻辑理论上下功夫。在理解的基础上记住概念的定义,把握逻辑形式的特征及表达公式和符号,以及它们的规则。 3.结合实际,学会运用 联系专业把学和用结合起来。平时能自觉地运用逻辑知识,遵守逻辑规律。做到概念明确,判断恰当,推理准确,条理清楚,结构严密。,第二章 复合判断,复合判断的含义与性质1定义所谓复合判断就是在一个判断中还包含有其它判断的一种判断形式,其表现形式相当于语句中的复句。2.种类根据复合判断中联结项的不同,复合判断可以分为联言判断、选言判断、假言判断和负判断等几种。复合判断的逻辑性质是由联结项所决定的。3.复合判断的学习方法必须弄清楚各种复合判断的逻辑联结项(或逻辑联结词)的涵义。充分利用真值表方法。也即充分利用真值表对各种复合判断的逻辑联结项的定义作用和对复合判断真值情况的判定作用。必须弄清楚复合判断的逻辑涵义与自然语言的意义上的联系。,第一节 联言判断,一、联言判断的特征 1.定义 联言判断就是断定几种事物情况同时存在的判断。 (1)张三和李四都要受到法律制裁。 (2)王某不但犯有诈骗罪,而且犯有抢劫罪。2. 逻辑性质(特征)几种情况的同时为真(同时存在)。3.结构:联言支(两个或两个以上),一般用符号p、q表示;联结项,用逻辑符号“”(读作“合取”)表示。联结项的语言形式有:“并且(和)”、“既又”、“而且”、“而” 、“不但而且”、“虽然但是”等。一个二支联言判断的逻辑形式为:语言表达式:p并且q 符号表达式:pq(“”读做合取;“pq”读做p合取q),二、联言判断的真假值,1根据联言判断的逻辑性质或特征:只有当全部联言支所断定的情况都存在时,联言判断才是真的。也即:当且仅当联言支全真时,联言判断为真。2联言判断的真值表真假情况共有2的n次方。联言判断pq的真假值和支判断p、q的真假值的关系,可以用如下真值表来表示:,第二节 选言判断,一、选言判断的特征1.定义选言判断就是断定几种可能事物情况至少有一种存在的判断。例如:这篇讲话稿或者是李秘书写的,或者是张秘书写的。 一个选民在选举时,要么投赞成票,要么投反对票,要么投弃权票。2逻辑性质(特征)几种情况的可能性,其中至少有一个是真的。,3结构式(两部分)(1)选言支(两个或两个以上)(2)联结项(选言判断的逻辑联结项一般用“或者”、“要么”等表示)4选言判断的种类根据选言支断定的事物情况是不是可以共同存在(是否可以同真),选言判断又可以区分为两种:相容选言判断;不相容选言判断。,二、相容选言判断,1.定义:是断定选言支中至少有一个为真,并且可同为真的选言判断。例如:本案或者是内部的人作案,或者是外部的人作案。 学习成绩不好,可能是学习方法不对,也可能是学习不认真。2.逻辑性质(特征)至少有一个为真,也可以同时为真。3逻辑形式 语言表达式:p或者q符号表达式: pq(“”读做析取;“pq”读做p析取q),4.相容选言判断的真假当全部选言支所断定的情况至少有一个存在时,相容选言判断就是真的。当全部选言支都为假时,相容选言判断才是假的。相容选言判断的真假情况共有2的n次方,可以用如下真值表表示:,三、不相容的选言判断,1定义:是断定选言支中有一个并且只有一个为真的选言判断。 例如: 在困难面前不是迎头而上,就是畏难退缩。 某甲非自然死亡的原因,要么是自杀,要么是他杀,要么是意外事故。2逻辑性质(特征)只能有一个为真。3逻辑形式语言表达式:要么p要么q符号表达式: pVq(“V”读做不相容析取,“pVq”读做p不相容析取q)联结词有:要么要么;不是就是;或者或者二者必居其一;或二者不可得兼。,4.不相容选言判断的真假,根据不相容选言判断的逻辑性质或特征是几种情况不可能同时存在,因此,它所包含的选言支不能同时为真,也不能同时为假。有并且只有一个选言支真,其余选言支为假时,该不相容选言判断为真;在其它任何情况下,都是假的。不相容选言判断的真假情况也有2的n次方,可以用真值表表示如下 :,第三节 假言判断,一、假言判断的特征1定义假言判断,又称条件判断,是指断定某一事物情况的存在是另一事物情况存在的条件的判断。例如: 如果他是盗窃犯,那么他就去过现场。只有注射青霉素,小张的病才能治好。一个三角形等角,当且仅当它等边。2逻辑性质(特征)一种事物情况是另一种事物情况存在的的条件。,3结构式(两部分),(1)假言支。(两个:一个作为原因的称为“前件”;一个作为结果的称为“后件”)(2)联结项。通常用“如果那么”、“只有才”、“当且仅当则”表示。4假言判断的种类根据假言判断所断定的前件是后件的不同条件,假言判断又可以区分为三种:充分条件假言判断;必要条件假言判断;充分必要条件假言判断。,二、充分条件假言判断,1定义充分条件假言判断就是断定一事物情况是另一事物情况存在的充分条件的假言判断。例如:(1)如果死者是中毒而死的,那么死者就会有一系列中毒的症状。(2)如果在加速器中把中子打进汞核而释放出一个质子来,就会使汞变成黄金。2逻辑性质所谓充分条件是指:设有事物情况p和事物情况q,如果事物情况p存在,事物情况q就必然存在;而p不存在,q不一定不存在(即可能有q,也可能没有q)。在这种情况下,p就是q的充分条件。(有之必然.)3逻辑形式语言表达式:如果p,那么q;假如p,就q;只要p,就q;倘若p,则q;既然就。符号表达式:p q (“”读做蕴涵;p q读做p蕴涵q),4充分条件假言判断的真假情况,根据充分条件假言判断的逻辑性质或特征,当且仅当充分条件假言判断的前件与后件具有下述关系时,充分条件假言判断为真:p真,q真;p假,q真假不定。5充分条件假言判断的真值表真假情况共有2的n次方。,三、必要条件假言判断,1定义必要条件假言判断就是断定一事物情况是另一事物情况存在的必要条件的假言判断。例如:(1)只有到过现场,才能实施偷窃行为。(2)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2逻辑性质所谓必要条件是指:设有事物情况p和事物情况q,如果没有事物情况p,事物情况q就必然不存在;而有p,却未必有q(即可能有q,也可能没有q)。在这种情况下,p就是q的必要条件。(无之必不然)3逻辑形式语言表达式:只有p,才q。(除非不,没有没有,不不)符号表达式:pq (读做逆(反)蕴涵;pq读做p逆蕴涵q),4必要条件假言判断的真假情况,根据必要条件假言判断的逻辑性质或特征,当且仅当必要条件假言判断的前件与后件具有下述关系时,必要条件假言判断为真:p假,q假;p真,q真假不定。5必要条件假言判断的真值表真假情况共有2的n次方。,四、充分必要条件假言判断(充要条件假言判断),1定义充要条件假言判断就是断定一事物情况是另一事物情况存在的充分必要条件的假言判断。;例如:(1)只要而且也只有被告人犯罪的证据充分、确实, 才可以认定被告人有罪。(2)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2逻辑性质所谓充分条件是指:设有p和q分别为两个事物情况。如果有p,就必然有q;而没有p,则必然没有q。如果有q,就必然有p;如果没有q,就必然没有p。这样,p就是q的充分必要条件。(有之必然,无之必不然),3逻辑形式,语言表达式:当且仅当p,则q。(如果而且只有才,如果那么并且只有才)符号表达式:pq (“”读做等值;pq读做p等值q)4.充要条件假言判断的真假情况根据充要条件假言判断的逻辑性质或特征,当且仅当充分条件假言判断的前件与后件具有下述关系时,充分条件假言判断为真:p真,q真;p假,q假。5充分必要条件假言判断的真值表,第四节 负判断,一、什么是负判断1定义负判断是否定某个判断的判断,是一种比较特殊的复合判断。(1)并非一切在水中生活的动物都是用鳃呼吸的。(2)并非只要掌握了法律专业知识,就能成为优秀的法律工作者。2逻辑性质是对某一个判断的否定。3结构式(两部分)(1)支判断。负判断中被否定的判断。也就是原判断。(2)联结项。“并非”、“并不是”、“是假的”等表示。也可用逻辑符号“”(读作“非”)表示。,4逻辑形式语言表达式:并非p。“并非”、“并不是”、“是假的”等表示。逻辑表达式: p(“”读做并非)5负判断的真假情况支判断与负判断是矛盾关系,互为真假。6负判断的真值表,7.负判断的种类,(1)简单判断的负判断并非你说的话都是正确的。 并非你说的话都不正确。 并非你说的话有正确的。 并非你说的话有不正确的。 (2)复合判断的负判断 并非张三和李四都要受到法律制裁。 并非他或者是个盗窃犯,或者是个杀人犯。 并非这场球赛要么甲队胜,要么乙队胜。并非如果刮风,就要下雨。并非只有造成被害人死亡的后果,才能构成故意杀人罪。并非如果你出庭作证就可以判定被告有罪,你不出庭作证就不能判定被告有罪。,8.复合判断的负判断 的真值表,第三章 复合判断的推理,第一节 推理的概述一、什么是推理1.定义:推理是依据已知的判断得到新判断的思维形式。2.组成:推理由前提和结论两个部分组成。推理所依据的判断叫做前提;推理所得到的判断叫做结论。3.有效性:一个推理形式是有效的,当且仅当,具有此推理形式的任一推理都不出现真前提和假结论。二、推理的逻辑性正确推理的条件一个推理要能够得出真实的结论,必须要具备两个基本条件:其一,作为前提的判断要真实;其二,推理过程要遵守推理的规则。,三、复合判断推理的类别,1.复合判断推理:定义前提和结论中至少有一个复合判断。2.基本复合判断的推理形式:联言判断推理选言判断推理假言判断推理复合判断负判断的等值推理 3.混合性的复合判断的推理形式:假言易位推理假言选言推理,推理图示,演绎(前提蕴含结论)前提已知为真的判断(由具体知识决定) 结论推导出来的真判断 (由前提判断的逻辑特征决定) 结论不超出前提范围,第二节 联言推理,一、什么是联言推理1.定义联言推理就是前提或结论为联言判断的推理。它是根据联言判断的逻辑性质进行推演的推理。例如:(1)小胡既是我们班的班长,又是我们班的团支部书记, 所以,小胡是我们班的团支部书记。(2)构成贿赂罪,要有谋取不正当利益的行为,构成贿赂罪,要有给予国家工作人员以财物的行为, 所以,构成贿赂罪既要有谋取不正当利益的行为,又要有给予国家工作人员以财物的行为。2.联言判断的逻辑性质:当且仅当所有支判断为真,则该联言判断为真。3.联言判断的基本形式:分解式联言推理;组合式联言推理,二、分解式联言推理,1.定义联言推理的分解式就是前提为联言判断,结论是其支判断的联言推理形式。2.结构式 p并且q 或 pq 所以,p(q) p(q) 或: pq p(q),三、组合式联言推理,(1)定义联言推理的组合式就是前提为联言判断的支判断,结论是由前提中的支判断组合而成的联言判断的推理形式。 (2)结构式 p 或: p q q pq 所以,p并且q (p、q)pq,第三节 选言推理,一、什么是选言推理1.定义选言推理就是前提中有一个是选言判断,并根据选言判断选言支之间的关系而推出结论的推理。由于选言推理是由两个前提和一个结论组成的,所以,人们也称它为选言三段论,把前提中的选言判断称为大前提,另一个选言支称为小前提。 恒星要么是运动的,要么是静止的, 恒星是运动的, 所以,恒星不是静止的。2.种类 根据推理前提中选言判断的种类不同,可以把选言推理分为两类:相容选言推理和不相容选言推理。,二、相容选言推理,1. 定义:是前提中有一个相容选言判断,并根据相容选言判断的逻辑性质进行的推理。2.相容选言判断的逻辑性质:相容选言判断选言支至少有一支为真才真。3.规则第一,否定一部分选言支,就要肯定另一部分选言支。第二,肯定一部分选言支,不能否定另一部分选言支。4.结构式(否定肯定式) 他或者是犯了贪污罪,或者是犯了受贿罪, 他没有犯受贿罪,所以,他是犯了贪污罪。P或者q 或 pq 非p p所以,q q 或(pq)p)q,三、不相容选言推理,1.定义不相容选言推理是前提中有一个不相容选言判断,并根据不相容选言判断的逻辑性质进行的推理。 2.不相容选言判断的逻辑性质3.规则第一,否定一部分选言支,就要肯定另一个选言支。第二,肯定一个选言支,就要否定其它的选言支。 4.结构式(1)否定肯定式被告要么是故意犯罪,要么是过失犯罪,被告不是故意犯罪,所以,被告是过失犯罪。,逻辑形式表示为: 要么p,要么q 或 pq 非p p 所以,q q(2)肯定否定式。肯定否定式不相容选言推理,就是在小前提中肯定选言判断的一个选言支,在结论中否定其他的选言支。例如: 某甲的死要么是正常死亡,要么是非正常死亡, 某甲的死是正常死亡,所以,某甲的死不是非正常死亡。逻辑形式可以表示为: 要么p,要么q 或 pq p p 所以,非q q,第四节 假言推理,一、假言推理的特征1定义假言推理是前提中有一个假言判断,并根据假言判断的逻辑性质进行的推理。 如果某人的行为没有触犯刑律,那就不算犯罪; 张三的行为没有触犯刑律, 所以,张三不算犯罪。假言推理也可以叫做假言三段论,前提中的假言判断称为大前提。2种类由于假言判断有三种不同的条件,所以,假言推理分为:充分条件假言推理,必要条件假言推理,充分必要条件假言推理。,二、充分条件假言推理,1定义充分条件假言推理是前提中有一个充分条件假言判断,并根据充分条件假言判断的逻辑性质进行的推理。充分条件假言判断的逻辑性质: 充分条件假言判断前后件的关系是:有前件就一定有后件,没有前件不一定没有后件;没有后件肯定没有前件,有了后件不一定有前件。2.规则(1)肯定前件,就要肯定后件;否定后件,就要否定前件。(2)肯定后件,不能肯定前件;否定前件,不能否定后件。,假命题不能做推理的前提,3有效式肯定前件式 如果为谋取不正当的利益,给予国家工作人员以财物, 就是犯了行贿罪, 李某为谋取不正当利益,给予国家工作人员以财物, 所以,李某犯了行贿罪。 pq 如果p,那么q p p q 所以,q 或:(pq)p)q否定后件式: 如果他是罪犯,那么他有作案时间, 他没有作案时间, 所以,他不是罪犯。 pq 如果p,那么q q 非q p 所以,非p 或 (pq) q) p,三、必要条件假言推理,1定义必要条件假言推理是前提中有一个必要条件假言判断,并根据必要条件假言判断的逻辑性质进行的推理。2规则(1)否定前件,就要否定后件;肯定后件,就要肯定前件。(2)肯定前件,不能肯定后件;否定后件,不能否定前件。,假命题不能做推理的前提,3有效式,(1)否定前件式 只有年满十八岁,才有选举权, 小王没有年满十八岁, 所以,小王没有选举权。pq 只有p,才q p 非p q 所以,非q 或:(pq)p)q(2)肯定后件式 只有具有社会危害性的行为,才是犯罪行为, 他的行为是犯罪行为, 所以,他的行为是具有社会危害性的行为。pq 只有p,才q q q p 所以,p 或:(pq) q) p,四、充分必要条件假言推理,1定义充分必要条件假言推理是前提中有一个充分必要条件假言判断,并根据充分必要条件假言判断的逻辑性质进行的推理。充分必要条件假言判断的逻辑性质2规则 (1) 肯定前件,就要肯定后件。 肯定后件,就要肯定前件。 (2) 否定前件,就要否定后件。 否定后件,就要否定前件。,假命题不能做推理的前提,3有效式,(1)肯定前件式: 当且仅当一个人犯了罪,才受刑罚的处罚;他犯了罪;所以,他要受到刑罚的处罚。 pq 当且仅当p,才q 或: p p (pq)p)q q 所以,q (2)肯定后件式:当且仅当一个人犯了罪,才受刑罚的处罚;他受到了刑罚的处罚;所以,他犯了罪。 pq 当且仅当p,才q 或: q q (pq) q) p p 所以,p,(3)否定前件式: 当且仅当一个人犯了罪,则应受到刑罚的处罚,他没有犯罪,所以,他不应受到刑罚的处罚。 pq 当且仅当p,才q 或: p 非p (pq)p)q q 所以,非q (4)否定后件式: 当且仅当一个人犯了罪,才受到刑罚的处罚, 他没有受到刑罚的处罚, 所以,他没有犯罪。 pq 当且仅当p,才q 或: q 非q (pq)q)p p 所以,非p,前提不可置疑的推理,当且仅当一个三角形是等边的,才等角;这个三角形是等边的;所以,它也是等角的。当且仅当一个三角形是等边的,才等角;这个三角形是等角的;所以,它也是等边的。当且仅当一个三角形是等边的,才等角;这个三角形不是等边的;所以,它也不是等角的。当且仅当一个三角形是等边的,才等角;这个三角形不是等角的;所以,它也不是等边的。,第五节 复合判断的负判断及其等值判断的推理,(1)联言判断的负判断及其等值判断 在联言判断中,只要有一个联言支为假,那么这个判断就是假的。因此,与联言判断的负判断相等值的判断,应该是一个相应的选言判断。即:(pq)pq 并非张三和李四都要受到法律制裁或者张三不受到法律制裁,或者李四不受到法律制裁(2)选言判断的负判断及其等值判断 相容选言判断只有当所有的选言支为假时,这个判断才是假的,因此,与相容选言判断的负判断相等值的判断是一个相应的联言判断。即: (pq)pq并非他或者是个盗窃犯,或者是个杀人犯他既不是盗窃犯,也不是杀人犯,不相容选言判断有且只有一个选言支为真时,这个判断才是真的,其它情况之下都是假的。因此,与不相容选言判断的负判断相等值的判断是一个相应的选言判断。 (pq)(pq)(pq)并非这场球赛要么甲队胜,要么乙队胜。(这场球赛或者甲队胜并且乙队胜,)或者非甲队胜并且非乙队胜。(3)假言判断的负判断及其等值判断 充分条件假言判断只有当前件真,后件假时,它才是假的,其它情况下都是真的。因此,与充分条件假言判断的负判断相等值的判断是一个相应的联言判断“p并且非q”。 即:(pq)pq并非如果刮风,就下雨。刮风,也不会下雨。,必要条件假言判断只有当前件假,后件真时,它才是假的。因此,与必要条件假言判断的负判断相等值的判断是一个相应的联言判断“非p并且q”。即:(pq)pq并非只有造成被害人死亡的后果,才能构成故意杀人罪虽然没有造成被害人死亡的后果,也能构成故意杀人罪 充分必要条件假言判断在前、后件同真或同假时,它才是真的。充分必要条件假言判断只有在前、后件一真一假的情况下,它才是假的。因此,充分必要条件假言判断的负判断等值于一个相应的选言判断。即:(pq)(pq)(pq)并非如果你出庭作证就可以判定被告有罪,你不出庭作证就不能判定被告有罪。或者你出庭作证,也可以不判定被告有罪;或者你不出庭作证,但可以判定被告有罪。,第五节 假言易位推理,(1)充分条件假言易位如果他是罪犯,那么案发的时候他在现场。所以,如果证明案发时他不在现场,那么他就不是罪犯。逻辑形式: (p q) q p(2)必要条件假言易位只有有水,才能有鱼。所以,如果有鱼,那么一定有水。 q p pq,第五节 假言联锁推理,(1)充分条件假言联锁推理肯定形式: p q 如果要有正确的认知,就要有深入的研究; q r 如果要有深入的研究,就要有具体的分析; p r 所以要有正确的认知,就要有具体的分析。否定形式: p q 如果要有正确的认知,就要有深入的研究; q r 如果要有深入的研究,就要有具体的分析; r p 所以没有具体的分析,就没有正确的认知。,(2)必要条件假言联锁推理否定形式: p q 只有做具体的分析,才能有深入的研究; q r 只有做深入的研究,才能有正确的认知 ; p r 所以没有具体的分析,就没有正确的认知。肯定形式: p q 只有做具体的分析,才能有深入的研究; q r 只有做深入的研究,才能有正确的认知 ; r p 所以要有正确的认知,就要做具体的分析。,第六节 假言选言推理,1定义假言选言推理是以两个具有合取关系的充分条件假言判断(命题)和一个具有二支的选言判断(命题)为前提的演绎推理。又称“二难推理”。2二难推理的作用二难推理也叫两刀论法,“二难”来源于希腊文Dilemma,其含义为“两重假定”。二难推理常用于论辩。论辩的一方提出一个断定事物两种可能性的选言前提,再由这两种可能前提引申出对方均难以接受的两个结论,使对方在两种可能的选择中处于进退两难的困境。二难推理因此得名。二难推理在思维与论辩中有很重要的作用。,一个实例:中世纪无神论者针对一些神学家提出的“上帝万能”的错误思想,曾经提出过这样一个反问:上帝能否创造出一块连他自己也搬不动的石头?面对这样一个问题,这些神学家无论是给出肯定的还是否定的回答,都会和“上帝万能”的思想相矛盾,因而使自己处于下面这样一个二难的境地: 如果上帝能创造出这样一块石头,那么上帝就不是万能的(如果上帝万能,可以搬起任何石头;有石头搬不动;所以不是万能的。); 如果上帝不能创造这样一块石头,那么上帝也不是万能的(如果上帝万能,可以创造任何石头;有石头不能创造;所以不是万能的。); 这样,不论断定:上帝能创造这样一块石头,或者断定:上帝不能创造这样一块石头; 总之,我们都只能得到上帝不是万能的结论。即上帝万能的观点是假的。,3假言选言推理的种类,根据假言选言推理的结论是直言判断还是选言判断,假言选言推理分为简单的和复杂的两种;又根据选言前提的选言肢分别是肯定假言前提的前件还是否定假言前提的后件,假言选言推理又分为构成式和破坏式。结合两者,可以得到假言选言推理四种形式:简单构成式、简单破坏式、复杂构成式和复杂破坏式。(1)简单的构成式 pr; 如果有困难,就应努力去做(努力才能克服困难); qr 如果没有困难,也要努力去做(努力可以做得更好); pq 无论有困难,还是没有困难; r 总之,都应当努力去做。,(2)简单的破坏式 pq 要想幸福,就要有丰富的精神生活; pr 要想幸福,也要有适当的物质基础; qr 没有丰富的精神生活或适当的物质基础; p 就谈不上幸福。(3)复杂的构成式 pq rs pr qs (看下面春秋左传宣公二年中的文字),(4)复杂的破坏式pq 如果你说真话,那么领导会讨厌你;rs 如果你说假话,那么群众会讨厌你;qs 不论领导不讨厌你,还是群众不讨厌你; pr 所以,你不是不说真话,就是不说假话。4.正确理解“二难推理”“如果逻辑是一种思想的艺术,二难推论在逻辑上或者有它的地位。如果逻辑是客观的必然的性质,则二难推论在逻辑上似乎没有任何特殊的地位。它似乎是辩论的工具,它使人注意的地方完全在实质方面。诡辩家或者要利用它做诡辩的工具,治逻辑学者,不必特别注意它,因为它的普遍形式不过是一种假言与析取命题相联合的推论而已。” (金岳霖逻辑142页),1.AB2.B(CD)3.CA4.(AD)(BC)5.DB6.A (假设)7.B (16 规则)8.(CD) (27 规则)9.DC (8负命题等值规则)10.D (57 规则)11.C (910 规则)12.C (36 规则)13.A (6-11-12 假设否定规则)14.B (1-13 规则),15. AD (4, 规则)16.D (13-15 规则)17.BC (4, 规则)18.C (14-17, 规则)第二种做法:1.AB2.B(CD)3.CA4.(AD)(BC)5.DB6.C (假设)7.BC (4. 规则),8.B (67. 规则)9.D (85. 规则)10.DC (69. 规则)11.B (102. 规则)12.C (6-811.假设否定规则)13.A (123. 规则)14.B (131.规则) 15. AD (4. 规则)16.D (1315. 规则),第三种做法:1.AB2.B(CD)3.CA4.(AD)(BC)5.DB6.B(假设)7.D (6-5. 规则)8.A (61. 规则)9.C (85. 规则)10.CD (79. 规则)11.B (102. 规则) 12.B (612.假设否定规则)13.A (121.规则) 14.BC (4. 规则) 15.C (12-14. 规则)16.AD (4. 规则) 17.D (1316. 规则),第四章 词项逻辑(概念),第一节 概念与词项一、什么是概念概念是反映事物本质属性或特有属性的思维形式。概念是对象本质属性在人脑中的反映形式,属于意识的范畴,并非客观对象本身,因而它具有主观性。由于概念是主观对客观事物的反映,因而它不能脱离客观。如果没有客观事物,那就根本不可能有对客观事物的反映,可见,概念又不是完全脱离客观的纯主观的东西。所以,概念是主观性和客观性的统一。 二、概念与语词 (1)概念与语词的联系语词是概念的语言形式,概念是语词的思想内容。有的概念用一个词来表达,有些概念则用词组来表达。 (2)概念与语词的区别第一,所有的概念都要用词语来表达,但并非所有的语词都表达概念。一般来说,汉语中的实词是表达概念的。虚词一般不表达概念。第二,不同的语词可以表达同一个概念。第三,同一个语词可以表达不同的概念。由于语境不同,同一个语词也可以表示不同的概念。,三、概念与词项概念是思维形式,也有人称为思维形态,由语词表达的形式。而从逻辑形式结构的分析方面来说,命题的构成单位只有词项。例如: 所有 的 学生 都 是 青年人。 1 2 3 4 5 6概念的角度说:只有3和6是概念。从语词的角度说:1-6都是语词,其中1-5都是词,6是词组。从词项的角度说:1、3、5、6是词项,2和4都不是词项。词项就是由语词显示的逻辑结构单位。词项也可以说就是简单命题中的逻辑项。由于理解概念是理解简单命题的基础,所以,本章主要讲解概念的特征、概念的种类、概念与概念之间的关系。,四、概念的内涵和外延 1.概念的内涵和外延的特征概念反映对象的本质属性,同时也就反映了具有这种本质属性的对象,因而概念有客观的内容和确定的范围,这两方面分别构成了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概念的内涵就是指反映在概念中的对象的本质属性或特有属性。概念的外延是指具有概念所反映的本质属性或特有属性的对象,即概念的适用范围。2.概念内涵和外延的确定性与灵活性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是互相依存、互相制约的。概念的内涵是指概念的质的方面;概念的外延是指概念的量的方面。确定某一概念的内涵,也就相应地确定了这个概念的外延。从这方面来说,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具有相对确定性,即在一定时间、地点、条件下,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总是确定的、不变的。但另一方面,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又具有灵活性。因为概念是人们对客观事物的一种认识,而认识具有发展性和不完整性,所以,随着客观事物的发展和人们在实践中对客观事物认识的不断深入,某些概念的内涵和外延也会发生变化。,第二节 概念的种类 一、单独概念和普遍概念 根据概念外延的大小,可以把概念分为单独概念和普遍概念。 单独概念是指反映一个特定对象的概念,它的外延是一个独一无二的事物。语词中的专有名词表示单独概念。 普遍概念是指反映由两个以上的对象所组成的概念。它的外延不是一个单独的个体,而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对象组成的类。语词中的普通名词表示普遍概念。 单独概念和普遍概念的划分标准是根据外延的多少来进行的,因此,要区别一个概念是单独概念还是普遍概念,可以通过在概念前面加数量词来进行。,二、集合概念和非集合概念 根据概念所反映的对象是否为集合体,可以把概念分为集合概念和非集合概念。 集合概念是反映事物集合体的概念。集合体就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个体经过组合构成的一个统一整体,这个整体所具有的本质属性不为组成它的个体所具有。非集合概念是反映非集合体的概念。它是相对于集合概念来说的,凡不属于反映集合体的概念都是非集合概念。 注意:分析一个概念是集合概念还是非集合体概念,要把这个概念放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进行。例如: 我们班的同学来自全国各地。 我们班的同学都是中国人。这两个语句中,前一个“我们班的同学”是个集合概念,它不反映我们班中的某个同学,不能说成“我们班的某个同学来自全国各地”。后一个“我们班的同学”是个非集合概念,它既反映我们班中所有的同学,也反映我们班中的某个同学,可以说“我们班的某个同学是中国人”。前者表示集合概念,而后者则表示非集合概念。,区分两类关系:“类”与“分子” :事物的类是由若干同类的分子组成的; “集合体”与“个体”:事物的集合体是由若干同类的个体有机组成的。区别:一个类所具有的属性,它的分子也一定具有;一个集合体所具有的属性,它的个体却不一定具有。可以用反映类的概念来指称类中每一个分子;反映集合体的概念不能来指称集合体中任一概念。类概念的外延是类所包含的每一个分子;集合概念的外延只是作为集合体的事物,不是集合体中的个体。,三、正概念和负概念 根据概念所反映的对象是否具有某种属性,可以把概念分为正概念和负概念。 正概念是反映对象具有某种属性的概念。例如:“合法”、“公务员”、“伟大”等,都是正概念,也叫做肯定概念。 负概念是反映对象不具有某种属性的概念。例如:“不合法”、“非公务员”、“未成年人”、“无罪”等,都是负概念,也叫做否定概念。 任何概念总是相对于一个特定范围而言,一个概念所相对的特定范围,在逻辑上称为论域。理解一个负概念,必须注意它的论域。在同一论域中,有确定的正概念,就必定有明确的负概念。,第三节 概念间的关系概念是人们反映客观事物本质属性的一种思维形式,客观事物之间存在着各种各样的联系,因而概念之间的关系也是各种各样的。普通逻辑不研究概念之间的一切关系,只研究两个概念的外延之间的关系。根据概念外延之间是否重合,可以把概念分成相容关系和不相容关系两大类。一、相容关系相容关系是指两个概念的外延至少有一部分重合的关系。根据外延重合的多少,相容关系又可以分为同一关系、真包含关系、真包含于关系和交叉关系四种。1.同一关系同一关系也叫做全同关系,它是指外延完全重合的两个概念之间的关系。例如:“鲁迅”(a)和“阿Q正传的作者”(b)这两个概念,它们的外延完全重合,那么a概念与b概念之间的关系就是同一关系。,2.真包含关系真包含关系是指一个概念的部分外延与另一个概念的全部外延重合的关系。例如:“车”(a)和“汽车”(b)。 3.真包含于关系真包含于关系是指一个概念的全部外延与另一个概念的部分外延重合的关系。真包含关系与真包含于关系是相对互逆的,人们把它们合称为属种关系。在具有属种关系的概念中,外延大的概念称为属概念,外延小的概念称为种概念。 4.交叉关系交叉关系是指一个概念的部分外延与另一个概念的部分外延重合的关系。例如:“教师”(a)和“律师”(b)这两个概念,它们的外延仅有一部分是重合的。即a概念的部分外延与b概念的部分外延重合,那么a概念与b概念之间的关系就是交叉关系。,二、不相容关系 不相容关系是指两个概念的外延没有任何一部分重合的关系。不相容关系也可以称为全异关系,它可分为矛盾关系和反对关系两种。 1.矛盾关系矛盾关系是指两个概念的外延没有任何部分重合,而它们的外延之和刚好等于其属概念的外延。例如:“成文法”(a)和“不成文法”(b)这两个概念,它们的外延没有任何重合,而两个概念的外延之和等于其属概念“法律”(c)的外延。 2.反对关系 反对关系也叫做对立关系。如果两个概念的外延没有任何部分重合,而它们的外延之和小于其属概念的外延,那么,这两个概念之间的外延关系就是反对关系。例如:“红色”(a)和“黄色”(b)这两个概念,它们的外延没有任何重合,而两个概念的外延之和小于其属概念“颜色”(c)的外延。那么,a概念与b概念之间的关系就是反对关系。,第五章 词项逻辑(直言判断及其推理),第一节 性质判断一、性质判断的概述1.定义性质判断,又称直言判断,是指断定思维对象具有或不具有某种性质的判断。传统逻辑把它称为直言判断。例如: (1)所有的学生都学过逻辑学。 (2)有的学生不是本地人。 2.结构主项:表示被断定对象的词项,用 “S”表示。谓项:表示被断定对象的性质的词项,用符 “P”表示。联结项:也称联结项,它是联结主项和谓项的词项,它表示性质判断的“质”,分为肯定和否定两种。一般用“是”和“不是”表示,在肯定判断表达中,联项有时可以省略。量项:表示所断定的主项的数量或范围的词项。一般分为三种:全称量项,对主项的全部外延做了断定。 特称量项,只对主项的部分外延做了断定。单称量项,所断定的主项只是某一个个别对象。,特称量项的逻辑概括是:至少一人(来了)如果没有人来,而断定至少有一人来,那就是错误断定,即,特称判断假。如果,一人来,或若干人来,以至于全体都来了,特称判断都是真的。,二、性质判断的种类 根据性质判断质和量的划分标准,一共有六种类型:1.单称肯定判断是断定某一个对象具有某种性质的判断。思维形式:这个S是P。单称肯定判断的主项是一个单独概念,在语言表达上多用专有名词,不使用量词。例如:杭州是个风景优美的旅游城市。2.单称否定判断是断定某一个对象不具有某种性质的判断。思维形式:这个S不是P。例如:他不是杭州人。,3.特称肯定判断 是断定一类对象中有对象具有某种性质的判断。思维形式:有S是P;简写:SIP;简称:I;公式:x(SxPx).例如:有些秘书是称职的。4.特称否定判断是断定一类对象中有对象不具有某种性质的判断。思维形式:有S不是P;简写:SOP;简称:O;公式: x(SxPx).例如:有的被告不是犯罪分子。5.全称肯定判断是断定一类对象中全体对象具有某种性质的判断。思维形式:所有S是P;简写:SAP;简称A;公式: x(SxPx).例如:所有的公民都必须遵纪守法。6.全称否定判断是断定一类对象中全体对象不具有某种性质的判断。思维形式:所有S不是P;简写:SEP;简称:E;公式: x(SxPx).例如:所有的检察机关都不是审判机关。由于单称判断是对主项全部外延的断定,这一点与全称判断相同,所以,从逻辑性质上说,单称判断又可被看作是全称判断,在推理中按全称判断处理。,三、性质判断之间的对当关系 如果两个性质判断的主、谓项均相同,那么这两个判断就是同一素材的判断。例如: (1)所有的法律都是有阶级性的。 (2)所有的法律都不是

    注意事项

    本文(逻辑学基础知识ppt课件.ppt)为本站会员(小飞机)主动上传,三一办公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办公(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

    三一办公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