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办公! | 帮助中心 三一办公31ppt.com(应用文档模板下载平台)
三一办公
全部分类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
  • 建筑/施工/环境>
  • 毕业设计>
  • 工程图纸>
  • 教育教学>
  • 素材源码>
  • 生活休闲>
  • 临时分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办公 > 资源分类 > PPT文档下载  

    信息安全法律法规课件.ppt

    • 资源ID:1458543       资源大小:1.52MB        全文页数:38页
    • 资源格式: PPT        下载积分:16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6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信息安全法律法规课件.ppt

    本节内容,1,2,3,6,1,信息安全法律法规,1、信息安全法概述,我国的互联网在经济建设和各项事业中得到日益广泛的应用,是人们的生产、工作、学习和生活方式已经开始并将继续发生深刻的变化,对于加快我国国民经济、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社会服务信息化进程具有重要作用。,如何保障互联网的运行安全和信息安全问题已经引起全世界社会的普遍关注,2,为了兴利除弊,促进我国互联网的健康发展,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公共利益,保护个人、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国家和有关部门制定了信息网络安全的法律、法规和规章。,1、信息安全法概述,3,美国1987年通过计算机安全法德国制定了信息和通讯服务规范法日本1999年实施了反黑客法俄罗斯1995年通过了联邦信息、信息化和信息保护法;2000年又批准了俄罗斯联邦信息安全学说,旨在“为信息和电视网络系统提供安全保障,为国家的活动提供信息保证”。加拿大制订了计算机软件的版权保护法,对黑客的恶意破坏罪行也进行了明确的修正。,1、信息安全法概述,信息安全法国外现状,4,2、信息安全法的相关法律,我国信息安全法的相关法律主要有两部:1997年修订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000年12月28日颁布实施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5,2、信息安全法的相关法律,1997年修订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修订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285条、第286条和第287条增加了相关的计算机犯罪的罪名,定义了非法侵入计算机信息系统罪、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功能罪、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数据、应用程序罪和制作、传播计算机病毒等破坏性程序罪。,6,2、信息安全法的相关法律,第285条 违反国家规定,侵入国家事务、国防建设、尖端科学技术领域的计算机信息系统的,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第286条 违反国家规定,对计算机信息系统功能进行删除、修改、增加、干扰,造成计算机信息系统不能正常运行,后果严重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后果特别严重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 违反国家规定,对计算机信息系统中存储、处理或者传输的数据和应用程序进行删除、修改、增加的操作,后果严重的,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故意制作、传播计算机病毒等破坏性程序,影响计算机系统正常运行,后果严重的,依照第一款的规定处罚。 第287条 利用计算机实施金融诈骗、盗窃、贪污、挪用公款、窃取国家秘密或者其他犯罪的,依照本法有关规定定罪处罚。,7,2、信息安全法的相关法律,2000年12月28日颁布实施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 规定了非法侵入计算机信息系统罪,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功能罪,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数据、应用程序罪和制作、船舶计算机病毒等破坏性程序罪等纯正的计算机犯罪行为; 规定了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和社会管理秩序,保护个人、法人和其他组织的人参、财产等合法权利; 规定了利用互联网实施其他非纯正计算机犯罪行为,构成犯罪的要依照刑法有关规定追究刑事责任。,8,3、信息安全法的相关法规,我国的信息安全法的法规主要有三部:1994年2月18日国务院颁布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条例1998年3月6日国务院颁布实施的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互联网管理暂行规定实施办法2000年9月 25日国务院颁布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条例,9,3、信息安全法的相关法规,1994年2月18日国务院颁布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条例 我国第一部保护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的专门条例。 条例指出:计算机信息系统的建设和应用,应当遵守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家其他有关规定。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利用计算机信息系统从事危害国家利益、集体利益和公民合法利益的活动,不得危害计算机信息系统的安全。,10,3、信息安全法的相关法规,条例规定了法律意义上的相关计算机术语;条例规定了计算机信息系统的安全保护对象;条例规定了计算机信息系统实行安全等级保护;条例规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计算机信息系统的安全保护,适用本条例;条例规定了公安部主管全国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工作;条例规定了国家对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专用产品的销售实行许可证制度;条例规定了相应的法律责任:警告;停机整顿;罚款;违反本条例的规定,构成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的有关规定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任何组织或者个人违反本条例的规定,给国家、集体或者他人财产造成损失的,应当依法承担民事责任。,11,3、信息安全法的相关法规,1998年3月6日国务院颁布实施的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互联网管理暂行规定实施办法 规定了法律意义上的一些相关计算机术语,如国际联网、接入网络、国际出入口信道等; 规定了新建互联网络必须经部(委)级行政主管部门批准后,向国务院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提交互联单位申请书和互联网络可行性报告,由国务院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审议提出意见并报国务院批准。 办法指出,国家对国际联网的建设布局、资源利用进行统筹规划。国际出入口信道提供单位、互联单位和介入单位必须建立网络管理中心,健全管理制度,做好网络信息安全管理工作。,12,3、信息安全法的相关法规,2000年9月 25日国务院颁布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条例 对信息安全,特别是对电信安全提供了安全保护方法。 条例对电信规定的法律意义上的术语: 电信,是指利用有线、无线的电磁系统或者光电系统,传送、发 射或者接收语音、文字、数据、图像以及其他任何形式信息的活动。,13,3、信息安全法的相关规章,我国的信息安全法的规章主要有以下10部:农业部计算机信息网络系统安全保密管理暂行规定公安部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联网安全保护管理办法公安部、信息产业部、文化部、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关于规范“网吧”精英行为加强安全管理的通知邮电部中国公用计算机互联网国际联网管理办法信息产业部、公安部、文化部、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管理办法,14,3、信息安全法的相关规章,公安部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专用产品检测和销售许可证管理办法公安部、中国人民银行金融机构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工作暂行规定公安部关于对破坏未联网的微型计算机信息系统是否使用刑法第286条的请示的批复铁道部铁路计算机系统安全管理暂行办法教育部教育网站和网校暂行管理办法,15,4、社会信息化对我国法制建设的影响,社会信息化对传统法律意识的影响社会信息化使人们对现行法律的评价和解释发生许多重要变化社会信息化对人们的法律要求产生新的刺激社会信息化的发展使人们对自己的权利义务的认识发生重大变化社会信息化大大提高了人们对法律制度了解、掌握和运用的程度。,16,4、社会信息化对我国法制建设的影响,社会信息化大大促进立法工作的变化 立法工作从立法预测、立法规划到立法的体质与立法的工作方式,都发生了重大的变化。社会信息化导致法的内容大大丰富 导致在原有的法律形式中增加新的内容 导致以促进新技术发展为主旨的新的法律类型的大量增加。如电子法、信息技术法、空间技术法、科学园法等,17,4、社会信息化对我国法制建设的影响,社会信息化促进司法工作科学化对犯罪预防能力的提高发生影响微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等的发展,为司法、执法的自动化提哦那个了新的手段社会信息化积极影响法学方法论社会信息化的发展,最广泛、最直接、最紧密地对法学研究发生影响的是其数量精确性要求与尽可能量化的操作。社会信息化的发展,最巨大、最深刻第影响法学研究的为“信息论”。,18,5、妨害信息网络安全行为的民事责任,关于信息网络安全的民事责任制度,我国的多种法规和规章都有所涉及,如:国务院2001年12月20日修订的计算机软件保护条例第24条规定,除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本条例或其他法律、行政法规另有规定外,未经软件著作权人许可,有侵权行为的,应当根据情况,承担停止侵害、消除影响、赔礼道歉、赔偿损失等民事责任。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2000年12月28日颁布的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指出:在承担刑事责任或行政责任的同时,利用互联网侵犯他人合法权益,构成民事侵权的,依法承担民事责任。,19,5、妨害信息网络安全行为的行政责任,关于信息网络安全的法律责任制度,我国的多种法规和规章都有所涉及,如:国务院1994年2月18日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条例第23条公安部1997年12月16日颁布的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联网安全保护管理办法第22条农业部1997年4月2日颁布的计算机信息网络系统安全保密管理暂行规定第20条国务院2001年12月20日修订的计算机软件保护条例第24条,20,5、妨害信息网络安全行为的刑事责任,关于信息网络安全的法律责任制度,通观我国的现行刑法条文,有四个罪名:非法侵入计算机信息系统罪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功能罪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数据、应用程序罪制作、传播计算机病毒等破坏性程序罪,21,6、信息犯罪,信息犯罪是信息社会中一种新的犯罪类型,它一般是指运用信息技术故意实施的严重危害社会、危害公民合法权益并应负刑事责任的行为。,22,6、信息犯罪,信息犯罪分子之所以能够得逞,除了其具有一定的偶然性之外,自我安全防范意识是最主要的原因。要防范信息安全引发的信息犯罪,保护自身的合法权益,首先要加强自身的信息安全防范意识。随着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的高速发展,不断出现的新型事物也滋生了信息犯罪的空间,因为未来的不可预测性,很多新型的信息犯罪得不到现有法律的认定,成了法律的一个盲区,面对这样一个形势,最有效的防范信息犯罪的办法除了加强自身的信息安全防范意识之外,就是努力提高网络信息安全技术的水平,从管理上杜绝漏洞的出现、从技术上实现信息安全保障。,23,信息犯罪必然包含计算机犯罪或网络犯罪。但不能由此把信息犯罪说成是计算机或网络犯罪的“ 别称” , 因为现实生活中 利用信息科学或信息技术实施的犯罪, 除了利用计算机或网络实施的犯罪之外, 还有利用手机、 固定电话、电视、 广播、 传真、 多媒体等信息工具实施的犯罪, 而这些犯罪是计算机或网络犯罪所无法涵盖的。,信息犯罪 PK 网络犯罪与计算机犯罪,24,信息犯罪的主要类型,25,信息攻击犯罪 犯罪人非法进入自己无权进入的信息系统并对系统内部的信息进行攻击的犯罪行为。 一般属于非暴力行为,如黑客窃取计算机口令和密码,非法篡改、窃取用户数据,攻击系统等,以信息资源为侵害对象的犯罪,26,信息破坏犯罪 表现为行为人出于某种动机, 故意利用损坏、 删除、 修改 、 增加、 干扰等手段, 对信息系统内部的硬件、 软件以及传输的信息进行破坏, 从而导致网络信息丢失、 篡改、 更换等。 主要包括物理破坏和程序破坏, 如爆炸、 纵火、 放水, 计算机病毒等,以信息资源为侵害对象的犯罪,27,信息窃取犯罪 指未经信息所有者同意, 擅自秘密窃取或非法使用其信息的犯罪行为。 如盗窃公司的商业秘密和个人隐私信息, 在网上 偷窃用户的计算机账号、 密码和钱财, 擅 自出版、 印刷 他人的文学作品、 软件、 音像制品, 仿冒他人的专利、 商标等。,在经济领域表现尤为突出。 具有破坏力强大, H具有瞬时性, 犯罪过程短等特点,以信息资源为侵害对象的犯罪,28,信息滥用犯罪 指有使用信息权的人违规操作, 在信息系统中输入或者传播非法数据信息, 毁灭、 篡改、 取代、 涂改数据库中储存的信息, 给他人造成损害的犯罪行为。 通常情况下,行为人实施此类犯罪出于两种目的:一是制造恶作剧, 借以显示个人的才华, 满足其玩世不恭的欲望; 二是带有一定的政治阴谋, 通过这种滥用行为来制造事端,引发公众心理恐慌, 导致社会管理秩序混乱, 以此来发泄对社会的不满,以信息资源为侵害对象的犯罪,29,妨害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的信息犯罪 犯罪分子利用网络信息造谣、 诽谤或者发表、 传播 有害信息, 煸动颠覆国家政权、 推翻社会制度或煽动 分裂国家、 破坏 国家统一。,以信息科学和信息技术为犯罪手段实施的犯罪,30,妨害市场秩序和社会管理秩序的信息犯罪 如利用网络信息销售伪劣产品或者对商品、 服务作虚假宣传;利用网络信息损害他人商业信誉和商品声誉。,以信息科学和信息技术为犯罪手段实施的犯罪,31,妨害人身权利、 财产权利的信息犯罪 犯罪人利用网络信息侮辱他人或者诽谤他人, 如利用互联网侵犯他人隐私, 甚至捏造犯罪记录, 编造各种丑闻, 篡改他人的电子邮件来损害他人的名誉权、 隐私权和肖像权 犯罪人利用网络信息非法截获、 篡改、删除他人电子邮件或其他数据资料, 侵犯公民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其中最为典型的就是通过伪造信用卡、 制作假票据、 篡改电脑程序等手段来欺骗和诈取财物。,以信息科学和信息技术为犯罪手段实施的犯罪,32,信息犯罪的特点,33,内部工作人员多在校学生多职业窃贼多,信息犯罪的主体特点,34,智能性隐蔽性多样性,信息犯罪的行为特点,35,利益驱动心理政治反动心理技术较量心理发泄不满心理寻求刺激心理,信息犯罪的心理特点,36,加强道德教育, 提高信息安全意识加强信息技术投入 , 堵塞信息犯罪的漏洞加强行政管理, 营造预 防信息犯罪的社会氛围加强立法完善 , 为打击信息犯罪提供法律保障,如何防止信息犯罪?,37,Thank You !,38,

    注意事项

    本文(信息安全法律法规课件.ppt)为本站会员(小飞机)主动上传,三一办公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办公(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

    三一办公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