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办公! | 帮助中心 三一办公31ppt.com(应用文档模板下载平台)
三一办公
全部分类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
  • 建筑/施工/环境>
  • 毕业设计>
  • 工程图纸>
  • 教育教学>
  • 素材源码>
  • 生活休闲>
  • 临时分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办公 > 资源分类 > PPT文档下载  

    村镇规划三村镇总体规划课件.ppt

    • 资源ID:1453333       资源大小:14.14MB        全文页数:119页
    • 资源格式: PPT        下载积分:16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6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村镇规划三村镇总体规划课件.ppt

    第三章 村镇总体规划,一 村镇的区位分析 二 村镇体系规划 三 确定镇域内村镇的性质与人口规模 四 村镇用地及其用地指标 五 村镇总体规划布局,1,第三章 镇(乡)总体规划,村镇与区域的关系: 相辅相成、密不可分; 村镇不能脱离它们所在的区域而孤立地存在,在一定区域社会生产综合体中起着不同的经济中心的作用。,第一节 村镇的区位分析,2,第三章 镇(乡)总体规划,村镇与区域的关系:区域社会经济的发展是区域内小城镇发展的必要条件;村镇的发展,又有力地推动区域社会经济发展。 因此,在编制小城镇规划时,首先要分析它所处区域的职能和作用。,第一节 村镇的区位分析,3,第三章 村镇总体规划,第一节 村镇的区位分析,一、区位对村镇的影响因素 1县域社会经济发展战略目标与布局 2县域城镇居民点体系 3自然地理条件 4资源分布条件 5区域的交通条件 6其他因素 二、小城镇的区域地位分析,4,一、区位对村镇的影响因素 1县域社会经济发展战略目标与布局 通过对县域内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研究,了解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社会各部门的经济结构、发展方向、生产力布局等,从而确定出小城镇在县域范围内所担负的职能和作用,以此为依据制定小城镇社会经济发展目标和计划。,第一节 村镇的区位分析,5,一、区位对村镇的影响因素 2县域城镇居民点体系 概念:由不同等级与规模、不同职能特点的城镇居民点组成相互依存、相互制约、密切联系的空间统一体。 是县域社会生产综合体的一个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反映出县域生产力分布的基本形式。,第一节 村镇的区位分析,6,一、区位对村镇的影响因素 2县域城镇居民点体系 对村镇建设的影响: 各个村镇的人口规模、行政职能、经济特点的不同,决定了它们在区域中的作用差别。所以掌握县域城镇规模结构、职能结构、空间分布结构,用来指导小城镇建设与开发。,第一节 村镇的区位分析,7,一、区位对村镇的影响因素 3自然地理条件 在区域地理位置的特征上,处在不同的自然地理条件下,居民点的分布情况也不同。 如:南方平原地区比西北山区城镇居民点的分布稠密;水系发达的河网地区比干燥缺水的干旱地区城镇居民点分布较为稠密。 地形、水资源的限制,直接影响城镇居民点的布局、发展规模及布局结构形式。,第一节 村镇的区位分析,8,一、区位对村镇的影响因素 4资源分布条件 资源条件主要指:矿产资源、河湖水库及地下水资源、海洋资源、森林资源、生物资源、农业资源、劳动力资源以及自然景观资源等等。 资源的性质、储量、分布范围等,对小城镇的形成与分布、性质与规模等,都有很大的作用和影响。 风景、文物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也必然引起风景旅游小城镇和风景区的建设与发展等。,第一节 村镇的区位分析,9,一、区位对村镇的影响因素 5区域的交通条件 小城镇总是首先在交通发达的地点形成与发展。 新的铁路、公路交通干线及水运航线的开辟,促进了沿线小城镇的发展和人口的聚集。 现代化交通运输工具的应用,使一些交通发达的小城镇有更大的吸引范围,从而改变小城镇体系在空间上的分布。 (如:高铁经济、城际列车),第一节 村镇的区位分析,10,一、区位对村镇的影响因素 6其他因素 县农业区划 综合经济区划 土地利用规划 县域工农业布局 环境保护 基本农田保护区等,第一节 村镇的区位分析,11,农业区划,12,农业区划,13,农业区划,14,农业区划,15,农业区划,16,农业区划,17,农业区划,18,农业区划,19,农业区划,20,农业区划,21,二、小城镇的区域地位分析 系统性:村镇规划是多学科、多部门相结合的系统工程,必须进行系统相关的分析,村镇所在区域的地位分析是其中重要组成部分。 村镇的区域地位分析不完全在县域范围内,范围多大,视对村镇影响程度大小而定。,第一节 村镇的区位分析,22,二、小城镇的区域地位分析 按规律规划: 通过对上述几方面影响因素的分析,了解县域内自然条件、资源、经济发展的相似与分异的规律性,发挥优势,做到真正按照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规划;打破行政区界: 当现行的行政辖区与经济区划的合理性发生矛盾,可打破现行的行政区界,在所涉及的区域范围进行相关分析。,第一节 村镇的区位分析,23,由上看出: 村镇的区域地位分析具有综合性、区域性、动态性、系统性、政策性很强的特点。 规划时要因地制宜,从实际出发,切忌孤立分割、偏执一端。,第一节 村镇的区位分析,24,第二节 村镇体系规划,一、村镇体系 1、村镇体系的概念 2、村镇体系的结构层次 3、村镇体系规划的主要任务 4、影响村镇体系规划的因素 5、村镇体系规划的方法和步骤,25,第二节 村镇体系规划,一、村镇体系,1村镇体系的概念 村镇体系是乡村一定区域内相互联系、协调发展的居民点群网络。,26,第二节 村镇体系规划,一、村镇体系 2村镇体系的结构层次 村镇体系的三个层次: 基层村 中心村 镇区,27,一、村镇体系 2村镇体系的结构层次 (1)基层村 基层村是一个或几个村民小组的聚居点,是从事农业和家庭副业的最基本单位。除了农民住宅和生产性设施外,没有或设有简单的生活服务设施。 人口规模从数十人到几百人,全国平均规模158人。,第二节 村镇体系规划,28,一、村镇体系 2村镇体系的结构层次 (2)中心村 中心村一般是村民委员会办事机构的所在村庄。 是从事农业、家庭副业和工副业生产活动的基地。 设有农民日常生活必须的福利设施,如小学、卫生所、代销店等为本村和附近所属的基层村服务。,29,一、村镇体系 2村镇体系的结构层次 (3)乡镇 定义: 是县辖的一个基层政权组织(镇或乡)所辖地域的政治、经济、文化、科技和生活服务中心,联系着附近若干个中心村和基层村。,30,一、村镇体系 2村镇体系的结构层次(3)乡镇 特点: 位置比较适中,交通较为便利; 具有一定规模的公共福利、商业服务设施; 是乡镇企业的生产和经营基地,物资交流和贸易的集散地; 也是居民物质文化生活的服务中心。,31,一、村镇体系 2村镇体系的结构层次 (3)乡镇 按照乡镇的地理位置和经济影响范围大小及其职能和作用的不同,乡镇一般可分为: 中心镇 一般镇,32,一般镇是指乡(镇)政府所在地的集镇,这类乡镇的经济和社会影响范围主要涉及在本乡(镇)行政区域内,人口规模平均为2000人左右。 中心镇是指它的经济影响范围远远超过了一个乡(镇)所辖的行政区域,是几个乡镇的中心。从规模上看,中心镇的规模较大,平均在6000人左右,多者可达万人以上。,一、村镇体系 2村镇体系的结构层次 (3)乡镇,33,集镇:是连接城乡的纽带,应重点建设和发展。 作用:可以直接带动周围农村的繁荣;可以使农村剩余劳动力离土不离乡,就地消化吸收;可以间接地起到控制大、中城市规模的作用。,一、村镇体系 2村镇体系的结构层次 (3)乡镇,34,一、村镇体系 3、村镇体系规划的主要任务,在镇域范围内,解决村、镇的合理分布问题。 (1)了解现状 (2)明确方向,35,3、村镇体系规划的主要任务,(1)了解现状: 要对规划范围内的现有村镇分布与分布特点进行调查研究,分析现有村镇分布的成因和存在的主要问题。,36,3、村镇体系规划的主要任务,(2)明确方向: 村镇的类型 发展方向 发展规模 村镇的位置 确定哪些村镇要发展,哪些村镇要迁并,哪些要逐步被淘汰,及采取哪些切实可行的实施步骤。,37,(1)建设条件 (2)耕作半径(3)生活需要(4)迁村并点问题,4、影响村镇体系规划的因素,38,(1)建设条件 要考虑各村镇的自然条件是否满足自身建设发展的需要,包括 经济条件 用地条件 交通运输 工程设施等 尤其是在用地和用水方面尽可能适应村镇自然条件。,4、影响村镇体系规划的因素,39,4、影响村镇体系规划的因素,(2)耕作半径 概念:是指村镇中心至其耕地边缘的最远距离。 作用:村镇与耕地之间是否相适应的数据指标。 耕作半径大,村镇分布就比较集中; 耕作半径小,村镇规模也小,村镇分布就比较分散。,40,4、影响村镇体系规划的因素,(2)耕作半径 耕作半径不能太大、太小: 太大,下地作业往返耗费的时间比较多; 过小,不仅影响农业机械化的发展,还会由于村镇规模小不易配置必要的生活服务设施,而给农民的生活带来不便。 适宜:一般认为,以农民到耕地时间不超过30分钟的距离为宜。,41,(3)生活需要 期望:村镇有一定的规模,有利于配置较齐全的生活服务设施以满足生活的需要; 问题: 不少村镇分布极为分散,规模较小,不可能在每个村镇上都配置比较齐全的生活服务设施。 从经济、科学角度,没必要在每个村镇都配置齐全的生活服务设施。 途径:应按村镇的层次和规模大小,分别配置不同数量和规模的生活服务设施。,4、影响村镇体系规划的因素,42,(4)迁村并点问题 必要性:为了适应农村生产的发展和人民生活不断提高的需要以及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等因素,对原有村镇的分布进行合理的调整,必然会涉及到某些村镇迁动和合并的问题。 结合实际:对待迁村并点,一定要结合本地区村镇现状的分布情况和群众意愿,认真研究、区别对待,不能搞“一刀切”。,4、影响村镇体系规划的因素,43,5、村镇体系规划的方法和步骤 (1) 搜集资料 (2) 确定村镇居民点分级 (3) 拟定村镇体系规划方案,44,5、村镇体系规划的方法和步骤 (1) 搜集资料 县域规划 农业区划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等资料 分析当前村镇分布现状和存在问题,为拟定村镇体系规划提供依据。,45,5、村镇体系规划的方法和步骤 (2)确定村镇居民点分级 在规划区域内,根据实际情况,确定村镇分布形式,是三级(集镇、中心村、基层村)还是二级(集镇、中心村)布置等。,46,5、村镇体系规划的方法和步骤 (3)拟定村镇体系规划方案 在当地农业现代化远景规划指导下,结合自然资源分布现状,当地土地、道路网分布现状,当地土地利用规划,以及乡镇工业、牧业、副业等,进行各级村镇的分布规划,确定村镇性质、规模和发展方向,并在地形图上确定各村镇的具体方位。,47,48,49,50,第三节 确定镇域内村镇的性质与人口规模,一、确定村镇的性质 二、确定村镇人口规模,51,第三节 确定镇域内村镇的性质与人口规模,1村镇性质的概念2确定村镇性质的依据3确定村镇性质的方法 4检验村镇性质确定的标准,一、确定村镇的性质,52,第三节 确定镇域内村镇的性质与人口规模,1村镇性质的概念 指一个具体的镇(乡)在一定区域范围内,在政治、经济、文化生活中所处的地位与作用及特点和发展方向。 村镇性质与村镇建设的关系: 村镇性质决定着村镇建设的特点。 村镇建设要为村镇性质服务。,一、确定村镇的性质,53,2确定村镇性质的依据(1)方针政策 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及国家经济发展计划对该村镇建设的要求。(2)区域规划 村镇在所处区域的地位和所担负的任务。(3)村镇自身具备的条件 资源条件、生产基础、历史沿革和发展趋势。,第三节 确定镇域内村镇的性质与人口规模,一、确定村镇的性质,54,3确定村镇性质的方法 采用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以定性分析为主、定量分析为辅。,第三节 确定镇域内村镇的性质与人口规模,一、确定村镇的性质,定性分析就是全面分析说明村镇在该区域内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地位与作用。,55,3确定村镇性质的方法 定量分析是在定性分析基础上,对村镇的职能,尤其是经济职能采用一些数量的指标来进行分析,从数量上去确定小城镇的主导生产部门。,第三节 确定镇域内村镇的性质与人口规模,一、确定村镇的性质,经济职能的定量分析可从三方面考虑:,56,经济职能的定量分析 (1)分析主要生产部门在村镇体系范围的地位与作用。 (2)分析主要部门经济结构的主次。一般采用同一经济技术标准(如职工人数、产值、产量等),从数量上去分析,以其超过部门结构整体的2030作为主导因素,以此作为确定小城镇性质的依据。 (3)分析用地结构的主次,以用地的所占比重的大小来表示。,57,4检验村镇性质确定的标准 (1)村镇性质是否符合国民经济发展计划和区域经济对它的任务和要求。 (2)村镇性质的制定与村镇本身拥有条件是否相符。 (3)要研究村镇区域上、下、左、右与村镇的关系并对村镇性质有影响的因素。,第三节 确定镇域内村镇的性质与人口规模,一、确定村镇的性质,58,4检验村镇性质确定的标准(4)检验村镇性质中主导部门的确定依据。 (5)村镇性质要充分考虑发展变化的因素,预测其发展的前景。(6)制定村镇的性质要反映出村镇的特点。 (7)确定村镇性质要根据村镇的实情,扬长避短,发挥优势。,第三节 确定镇域内村镇的性质与人口规模,一、确定村镇的性质,59,2022/11/26,60,二、确定村镇人口规模,村镇规模指:用地规模(随人口规模变化而变化)村镇人口规模(指一定时期内村镇人口的总数) 村镇规划人口规模是指规划期末的人口总数。 村镇规模通常以村镇人口规模来表示。,第三节 确定镇域内村镇的性质与人口规模,61,人口规模估计的重要性:如果人口规模估计的比合理发展的现实趋势大,用地必然过大,相应的设施标准过高,会造成长期的不合理与浪费;如果人口规模估计的比合理发展的现实趋势小,用地亦过小,相应的设施标准不能适应村镇发展的要求,成为村镇发展的障碍。,二、确定村镇人口规模,第三节 确定镇域内村镇的性质与人口规模,62,1村镇人口规模预测 村镇人口的调查与分析 1)人口构成 2)村镇历年人口变动情况 3)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调查分析 4)镇区人口的分类,二、确定村镇人口规模,第三节 确定镇域内村镇的性质与人口规模,63,1村镇人口规模预测村镇人口的调查与分析 1)人口构成 年龄构成 性别构成 劳动构成 职业构成,二、确定村镇人口规模,第三节 确定镇域内村镇的性质与人口规模,64,1村镇人口规模预测 2)村镇历年人口变动情况 自然增长 是指人口再生产的变化量,即出生人数与死亡人数的净差值。 通常以一年内村镇人口的自然增加数与该村镇年初总人口数之比的千分率来表示其增长速度,称为自然增长率。,二、确定村镇人口规模,第三节 确定镇域内村镇的性质与人口规模,65,1村镇人口规模预测 2)村镇历年人口变动情况 机械增长是指由于人口迁移所形成的变化量,即一定时期内,迁入村镇的人口与迁出人口的净差值。机械增长的速度用机械增长率来表示,即一年内村镇的机械增长的人口数对年初总人口的千分率。,二、确定村镇人口规模,第三节 确定镇域内村镇的性质与人口规模,66,1村镇人口规模预测 3)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调查分析 如何安排剩余劳动力 合理地组织人口转移是十分必要的。,二、确定村镇人口规模,第三节 确定镇域内村镇的性质与人口规模,67,1村镇人口规模预测 3)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调查分析 一般剩余劳动力出路:各村庄就地吸收:农业种植结构调整增加劳动力容量,从事手工业、养殖业和加工业等多种经营;进入集镇:从事服务业、经商或做工等,这部分人对集镇的人口规模预测有很大影响;到县城或城市工作:流动于城乡之间等。,二、确定村镇人口规模,第三节 确定镇域内村镇的性质与人口规模,68,69,70,1村镇人口规模预测 4)镇区人口的分类 集镇人口应按居住状况和参与社会生活的性质做如下划分: 常住人口通勤人口临时人口,二、确定村镇人口规模,第三节 确定镇域内村镇的性质与人口规模,71,1村镇人口规模预测 4)镇区人口的分类常住人口:是指长期居住在集镇内的居民(非农业人口)、村民、集体(单身职工、寄宿生等)三种户籍形态的人口。 通勤人口:指劳动、学习在镇内,而户藉和居住在镇外,定时进出集镇的职工和学生。临时人口:指出差、探亲、旅游、赶集等临时参与集镇生活的人。,二、确定村镇人口规模,第三节 确定镇域内村镇的性质与人口规模,72,2村镇规划人口规模预测的方法,二、确定村镇人口规模,第三节 确定镇域内村镇的性质与人口规模,镇域规划总人口: 镇辖区范围内所有村镇常住人口的总和。,(1)镇域规划总人口的预测方法,73,P A( 1 + K )N 十 B式中: P规划期末总人口数(人); A现状总人口数(人); K规划期内人口的年平均自然增长率(); B规划期内人口的机械增长数(人); N规划期限(年)。,二、确定村镇人口规模,第三节 确定镇域内村镇的性质与人口规模,2村镇规划人口规模预测的方法,(1)镇域规划总人口的预测方法,74,在估算村镇人口发展规模时,一般常用以下几种方法:1 )叠加法2 )职工带眷系数法3 )综合分析法,二、确定村镇人口规模,第三节 确定镇域内村镇的性质与人口规模,2村镇规划人口规模预测的方法,(2)镇区人口发展规模的预测,75,1)叠加法 是以镇区现有人口为基数,再考虑规划期内人口的自然增长和机械增长,三项叠加在一起就构成了镇区规划期内的人口发展规模。 公式同镇域人口规模预测公式: PA(1 + K自)n + B PA(1 + K自+ K机)n,二、确定村镇人口规模,(2)镇区人口发展规模的预测,76,2 )职工带眷系数法 根据新建工业项目的职工数及带眷情况而计算的。 规划总人口数带眷职工人数 (1+带眷系数)+单身职工职工总数居民系数 居民系数带眷比 ( 1 -同地双职工百分比2) 平均每户人数 + 单身职工百分比 职工带眷比:指带有家属的职工总人数的比例。 带眷系数:每个带眷职工所带眷属的平均人数。 对于估算新建工业企业和村镇人口的发展规模,以及确定住户型式都可提供依据。,二、确定村镇人口规模,(2)镇区人口发展规模的预测,77,3 )综合分析法 综合考虑多方面的因素,包括 农业人口的自然增长规模; 非农业人口的自然增长数和机械增长数之和; 新增企业的职工及家属数量; 农业剩余劳动力的数量变化和转移去向; 剩余劳动力进入集镇的可能性及数量等。,二、确定村镇人口规模,(2)镇区人口发展规模的预测,78,村镇人口规模农业人口自然增长规模 + 非农业人口增长规模 + 新增企业职工 + 周围剩余劳动力进城数量。其中:农业人口自然增长规模现状农业人口(1+K农自)N非农业人口增长规模现状非农业人口(1+K非自)N+机械增长数或 现状非农业人口(1+K非自+K非机)N 新增企业职工规模带眷职工数带眷系数+单身职工数,二、确定村镇人口规模,(2)镇区人口发展规模的预测,3 )综合分析法,79,村庄人口规模预测,一般仅考虑人口的自然增长和农业剩余劳力的转移方向两个因素。 对村庄而言,机械增长多数是负数,或者为零。 NA(1+K自)- B NA(1+K自+K机),(3)村庄规划人口规模预测,二、确定村镇人口规模,80,第四节 村镇用地及其用地指标,一、村镇用地概念,二、村镇用地分类,三、村镇建设用地规模,四、建设用地构成,五、用地平衡表,81,村镇用地:指集镇建成区和已列入集镇建设规划区范围而尚待开发使用的土地。 建成区是:是村镇行政管辖范围内征用的土地和实际建设发展起来的非农业生产建筑地段。 包括:镇区集中连片的部分; 分散在郊区的部分。如机场、铁路编组站、通信电台、污水处理厂等。,第四节 村镇用地及其用地指标,一、村镇用地概念,82,目的:正确反映村镇用地情况; 便于分门别类地进行研究。,第四节 村镇用地及其用地指标,二、村镇用地分类,道路广场用地 公用工程设施用地 绿化用地 水域和其他用地,居住建筑用地 公共建筑用地 生产建筑用地 仓储用地 对外交通用地,分类:按土地使用的主要性质,划分为九大类、二十八小类。,83,村镇建设用地: 指村镇的居住建筑、公共建筑、生产建筑仓储、道路交通、公用工程设施和绿化等各项建设用地的总和,一般以公顷(ha)表示。,三、村镇建设用地规模,第四节 村镇用地及其用地指标,84,人均建设用地:是指村镇建设用地面积与村镇人口的比值,单位为人。,三、村镇建设用地规模,第四节 村镇用地及其用地指标,标准分为五级:,(1)人均建设用地等级,85,(2)人均建设用地指标,三、村镇建设用地规模,第四节 村镇用地及其用地指标,86,规划期末的建设用地规模估算可用下式: FNP 式中: F 规划期末建设用地面积(ha); N 人口发展规模(人); P 人均建设用地面积(人)。,三、村镇建设用地规模,第四节 村镇用地及其用地指标,(3)村镇建设用地规模估算,87,编制村镇建设规划时,应调整各项建设用地比例。,四、建设用地构成,第四节 村镇用地及其用地指标,88,用地平衡表: 反映村镇现状用地的使用状况及各项用地之间的比例关系,作为调整用地和制订规划用地指标的依据之一,同时反映村镇规划用地的指标和各项用地之间的比例关系。,五、用地平衡表,第四节 村镇用地及其用地指标,作用: 用具体的数量说明镇区现状与规划方案中各项用地的内在联系,为合理分配村镇用地提供必要的依据。,89,五用地平衡表,第四节 村镇用地及其用地指标,90,建设用地平衡表,91,土地利用规划用地平衡表,92,、总体规划布局的影响因素及基本原则二、程序和思想三、村镇总体布局四、村镇发展与布局形态,第五节 村镇总体规划布局,93,、总体规划布局的影响因素及基本原则,第五节 村镇总体规划布局,(1)生产力分布(2)资源状况 (3)自然环境(4)村镇现状(5)建设条件,1、影响村镇总体规划布局的主要因素,94,、总体规划布局的影响因素及基本原则,第五节 村镇总体规划布局,(1)生产力分布及其资源状况 如周围村镇的性质规模、乡(镇)域规划对村镇的要求及其周围村镇体系布局中的地位和作用等。(2)资源状况 如矿产、森林、农业、风景资源条件和分布特点。,1、影响村镇总体规划布局的主要因素,95,、总体规划布局的影响因素及基本原则,第五节 村镇总体规划布局,(3)自然环境 如地形、地貌、地质、水文、气象等条件。(4)村镇现状 包括人口规模的现状及其构成,用地范围、工业、经济及科学技术水平等等。(5)建设条件 水源、能源、交通运输条件等等。,1、影响村镇总体规划布局的主要因素,96,、总体规划布局的影响因素及基本原则,第五节 村镇总体规划布局,(1)全面综合地安排村镇各类用地;(2)集中紧凑,达到既方便生产、生活,又能使村镇建设造价经济;(3)充分利用自然条件,体现地方性;,2、总体规划布局的基本原则,97,、总体规划布局的影响因素及基本原则,第五节 村镇总体规划布局,2、总体规划布局的基本原则,(4)村镇各功能区之间,既有方便的联系,又不互相妨碍;(5)各主要功能部分既要满足近期修建的要求,又要预计远期发展的可能性;(6)对村镇现状,要正确处理好利用和改造的关系。,98,二、程序和思想,第五节 村镇总体规划布局,(1)原始资料的调查。(2)确定村镇性质,计算人口规模,拟定布局、功能分区和总体艺术构图的基本原则。(3)在上述工作的基础上提出不同的总体布局方案。,1、一般程序,99,二、总体规划布局程序和思想,第五节 村镇总体规划布局,1、一般程序,(4)对每个布局方案进行分析、研究和比较,包括:村镇形态和发展方向,道路系统,工业用地、居住用地的选择,商业、行政、体育中心的选择,公园绿化系统,农业、生产用地的布局等比较。(5)对各方案进行经济技术分析和比较。(6)选择相对经济合理的初步方案。(7)根据总体规划的要求绘制图纸。,100,二、程序和思想,第五节 村镇总体规划布局,2、总体规划布局的思想方法,(1)局部与整体(2)分解与综合(3)联系与隔离(4)远期与近期(5)新建与改造,处理好以下几个关系:,101,三、村镇总体布局,第五节 村镇总体规划布局,1、村镇用地组织结构2、村镇用地的功能分区,102,三、村镇总体布局,第五节 村镇总体规划布局,1、村镇用地组织结构,用地总体布局是规划工作重点,村镇规划用地组织结构是用地总体布局的“战略纲领”,指明了村镇用地的发展方向范围,规定各村镇的功能组织与用地的布局形态。,103,三、村镇总体布局,第五节 村镇总体规划布局,1、村镇用地组织结构,按照村镇特点,村镇用地规划组织结构的基本原则应其备如下“三性”的要求:(1)紧凑性:节约集约用地(2)完整性:不同发展阶段组织机构要完整;(3)弹性:规划条件不充分、形势所逼、主观因素;布局形态有出路、用地面积有留余。,104,三、村镇总体布局,第五节 村镇总体规划布局,2、村镇用地的功能分区,村镇用地的功能分区即功能组织,是村镇规划总体布局的核心问题。 村镇活动主要有工作、居住、交通、休息4个方面。它们之间,有的有联系,有的有依赖,有的则有干扰与矛盾。因此,必须按照各类用地的功能要求以及相互之间关系加以组织,使之成为一个协调的有机整体。,105,三、村镇总体布局,第五节 村镇总体规划布局,2、村镇用地的功能分区,(1)以提高村镇的用地经济效益为目标。(2)有利生产和方便生活。(3)各项用地组成部分力求完整,避免穿插。,原则:,106,三、村镇总体布局,第五节 村镇总体规划布局,2、村镇用地的功能分区,(4)应对旧村镇的布局,采取合理调整,逐步改造完善。(5)布局要注意环境保护的要求,并要满足卫生防疫、防火、安全等要求。(6)反对从形式出发,追求图面上的“平衡”。,107,四、村镇发展与布局形态,第五节 村镇总体规划布局,1、村镇的发展与总体规划布局2、村镇的用地布局形态3、村镇的发展方式,108,四、村镇发展与布局形态,第五节 村镇总体规划布局,1、村镇的发展与总体规划布局,村镇在发展过程具有不确定性(如出现村镇性质改变这样重大的变化),要求总体规划布局应该具有适应这种变化的能力,在考虑村镇的发展方式和布局形态时需进行深人细致的研究。,109,四、村镇发展与布局形态,第五节 村镇总体规划布局,2、村镇的用地布局形态,村镇形态构成要素: 公共中心系统(各项活动主导、交通枢纽) 交通干道系统(联系纽带) 村镇各项功能活动三者关系: 三者相互依存、制约、促进,构成村镇平面集合形态的基本特征。,110,四、村镇发展与布局形态,第五节 村镇总体规划布局,2、村镇的用地布局形态,从村镇结构层次来看可以分为三圈:第一圈是商业服务中心,一般兼有文化活动中心或行政中心;第二圈是生活居住中心,有些尚有部分生产活动内容;第三圈是生产活动中心,也有部分生活居住的内容。,111,四、村镇发展与布局形态,第五节 村镇总体规划布局,2、村镇的用地布局形态,(1)圆块状布局形态(2)弧条状布局形态(3)星指状布局形态,这种结构层次所表现出来的形态大体有三种:,112,圆块状布局形态,113,弧条状布局形态,114,星指状布局形态,115,四、村镇发展与布局形态,第五节 村镇总体规划布局,3、村镇的发展方式,(1)由分散向集中发展,联成一体。(2)集中紧凑连片发展。连片发展是集中式布局的发展方式。(3)成组成团分片发展。(4)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综合式发展。,116,思考题,1、村镇总体规划的主要任务是什么?2、什么叫规划期限?3、材镇总体规划与城市总体规划有什么不同?4、村镇总体规划的作用是什么?5、简述村镇总体规划的方法步骤。6、村镇总体规划的成果有什么要求?7、什么是村镇性质?什么是村镇规模?8、拟定村镇性质需要调查了解哪些问题?,117,9、什么是人口年龄构成?在村镇规划中统计年龄构成的意义是什么?10、什么是村镇分布,目前我国村镇分布的特点是什么?11、影响村镇分布的主要因素是什么,为什么?12、什么是耕作半径,耕作半径多大为合适?13、村址选择应考虑哪些因素;14、影响村镇总体规划布局的主要因素有哪些14、村镇的用地布局形态有哪几种?15、村镇的发展方式有哪几种?,思考题,118,2022/11/26,119,

    注意事项

    本文(村镇规划三村镇总体规划课件.ppt)为本站会员(牧羊曲112)主动上传,三一办公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办公(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

    三一办公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