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办公! | 帮助中心 三一办公31ppt.com(应用文档模板下载平台)
三一办公
全部分类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
  • 建筑/施工/环境>
  • 毕业设计>
  • 工程图纸>
  • 教育教学>
  • 素材源码>
  • 生活休闲>
  • 临时分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办公 > 资源分类 > PPT文档下载  

    成本会计教材 知识点整理(最全)课件.ppt

    • 资源ID:1416689       资源大小:1.66MB        全文页数:167页
    • 资源格式: PPT        下载积分:16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6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成本会计教材 知识点整理(最全)课件.ppt

    成本会计教材,知识点整理 最新最全,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成本的意义,一、成本的概念和作用(一)成本的概念商品价值的组成部分:第一,生产过程中已消耗的生产资料的价值。C第二,劳动者为自己劳动所创造的价值。V 第三,劳动者为社会所创造的价值。M成本是有特定对象的成本通过收入得到补偿成本是企业为生产特定产品(或提供劳务) 而发生的各种资金耗费的总合。,(二)成本的作用1、成本可以综合反映企业的工作质量。2、成本是制定商品价格的重要依据。3、成本是企业经营决策的重要依据。,二、费用的概念和内容(一)费用的概念和确认费用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发生的、会导致经济利益减少的、与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出。(二)期间费用的内容1、销售费用。共9大项2、管理费用。共13大项3、财务费用。共3大项,美元 汇率 折合人民币4月1日 期初余额 48000 7.93 ¥ 3806404月10日 增加 3200 7.91 ¥ 253124月17日 减少 2000 7.89 ¥ 157804月30日 期末余额 49200 ¥ 3901724月30日 7.87 ¥ 387204 2960元计入财务费用,三、生产费用的概念和分类(一)生产费用的概念生产费用是指企业在一定时期在生产产品和提供劳务过程中发生的各种耗费。,生产费用,期间费用,生 产经 营 费 用,未完工产品成本已完工产品成本已提供劳务成本,未销售产品成本已销售产品成本,存货,费用,(二)费用的分类1、按经济内容分类。费用要素外购材料;外购燃料;外购动力;职工薪酬;折旧费;修理费;其他支出。2、生产费用按其经济用途分类。成本项目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制造费用。3、生产费用按其计入产品成本的方式分类。直接计入费用;间接计入费用4、生产费用按其与产品产量的关系分类。变动费用;固定费用,第一章 第二节成本会计的意义,一、成本会计的概念和对象概念 :成本会计是运用会计的基本原理和一般原则,采用一定的技术方法,对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各项资金耗费的发生,以及产品成本和劳务成本的发生进行连续、系统、全面、综合地核算和监督的一种管理活动。 成本会计的对象是指成本会计反映和监督的内容。各种生产费用的支出和产品生产成本的形成,是成本会计应反映和监督的内容。 二、成本会计的内容成本预测、成本决策、成本计划、成本控制成本核算、成本分析、成本考核 三、成本会计工作的组织成本会计机构成本会计的法律、规章和制度,四、成本会计的基础工作(一)建立健全原始记录工作企业对生产过程中材料的领用、动力与工时的耗费、费用的开支、废品的发生、在产品及半成品的内部转移、产品质量检验及产成品入库等,都要有原始记录。(二)做好定额的制定和修订工作(三)建立和健全材料物资的计量、收发、领退和盘点制度(四)做好厂内计划价格的制定和修订工作,第三节成本核算的基本要求,一、正确划分各种支出的界限二、正确划分各期费用成本的界限三、正确划分产品成本和期间费用的界限四、正确划分各种产品成本的界限五、正确划分本期完工产品成本与期末在产品的界限,第二章 工业企业生产费用的核算程序,内容提要 成本核算与其他会计核算相比,其显著特点是成本核算的程序化,即成本核算要按既定的程序进行。第一章已对成本核算程序作了简要介绍,本章以工业企业生产费用为对象,详细解析费用成本的核算程序。本章第一节要素费用的核算,也就是成本核算的第一步,直至第六节生产费用在完工和在产品之间进行分配,是成本核算的最后步骤。,第一节 要素费用的核算,费用按经济内容的分类形成“要素费用” (一)外购材料 (二)外购燃料 (三)外购动力 (四)职工薪酬 (五)折旧费 (六)利息支出 (七)税金支出 (八)其他,一、材料费用的核算,(一)材料消耗数量的确定 确定材料消耗数量有两种方法: 一是永续盘存制, 二是实地盘存制。本期材料消耗数量期初结存材料数量本期收入材料数量期末结存材料数量(二)材料消耗价格(单位成本)的确定 1. 按照实际成本计价组织材料核算的企业。 2. 按照计划成本计价组织材料的核算企业。,(三)材料费用的分配归集,1、基本生产车间生产产品消耗材料(1)生产某一种产品耗用 借: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产品 贷:原材料 (2)生产几种产品共同耗用 需要在几种产品之间分配材料费用分配率=需要分配的费用/分配标准 以重量、体积、数量等作为分配标准进行分配 以定额费用或定额消耗量作为分配标准进行分配 借: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A产品 -B产品 贷:原材料,例题1,某企业生产甲、乙两种产品共同消耗A材料5000公斤,单价1.2元;生产出甲产品300件,乙产品200件;甲产品单位消耗定额8公斤,乙产品单位消耗定额10公斤,要求计算甲乙两种产品各自应负担的材料费用。材料费用分配率=5000/(300*8+200*10)1.14 甲产品应负担的材料费用=1.14*300*8*1.2=3283.2(元) 乙产品应负担的材料费用=1.14*200*10*1.2=2716.8(元),2、基本生产车间管理消耗原材料,借:制造费用-基本生产车间 贷:原材料3、辅助生产车间生产辅助产品消耗原材料 处理方法同进本生产车间 借: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A产品 -B产品 贷:原材料4、辅助生产车间管理消耗原材料借:制造费用-辅助生产车间 贷:原材料,5、企业非生产部门(行政管理、营销)消耗原材料,借:管理费用 销售费用 贷:原材料,每月末根据发料汇总表,借: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甲产品) (乙产品) 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机修) (运输) 制造费用基本生产车间 0 -辅助生产车间 管理费用 0 销售费用 0 贷:原材料 0,二、燃料动力的核算,同材料的核算三、职工薪酬的核算(一)工资1、工资的计算(1)计时工资的计算应付计时工资=月标准工资缺勤应扣款缺勤应扣款=缺勤天数*日工资率日工资率=月标准工资/30或月标准工资/21应注意扣款比例,例题,企业工人张某月标准工资3000元,五月份出勤情况如下:五月十日星期二请事假未出勤,五月二十日(星期五)至五月二十三日病假未出勤。五月份法定节日3天,张某病假扣款率为70%,要求按两种不同的日工资率计算张某本月应得工资。,接上例,(1)日工资率=3000/30=100元/天缺勤应扣款=1*100+4*100*70%+3*100=680(元)应付工资=3000680=2320(元)(2)日工资率=3000/21143元/天缺勤应扣款=1*143+2*143*70%=343.2(元)应付工资=3000343.2=2656.8(元),(2)计件工资的计算,应付计件工资=工作量*计件单价工作量=合格品数量+料废品数量每个工人应得计件工资分配率=集体件工资/分配标准分配标准一般为每个工人应得的计时工资,例题,一车间甲乙丙三人为一个工作小组,本月共生产产品1000件,其中合格品980件,工废品8件,料废品12件,计件单价5元/件。甲计时标准工资为800元/月,乙为1000元/月,丙为900元/月,要求计算三人当月各自应得工资总额。,接上例,计件工资总额=(980+12)*5=4960元计件工资分配率=4960/(800+1000+900)=1.84甲应得工资总额=800*1.84+800=2272(元)乙应得工资总额=1000*1.84+1000=2840(元)丙应得工资总额=900*1.84+900=2548(元),2、工资费用的归集分配,(1)基本生产车间生产某一种产品生产工人的工资借: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产品 贷:应付职工薪酬-工资(2)基本生产车间同时生产几种产品的生产工人的工资 需要在各种产品之间进行分配。分配标准通常选用生产工时,例题,工人甲本月负责A、B两种产品的生产,应得计时工资800元,计件工资1200元。A产品生产工时200小时,B产品生产工时180小时,要求分配工人甲的工资费用。,接上例,工资费用分配率(800+1200/200+180=5.26元/小时A产品应负担的工资费用=5.26*200=1052元B产品应负担的工资费用=20001052=948元借: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A产品 -B产品 贷:应付职工薪酬工资,(3)基本生产车间管理人员工资,借:制造费用-基本生产车间 贷:应付职工薪酬工资(4)辅助生产车间工资归集分配同基本生产车间(5)厂部管理人员工资(6)销售机构人员工资,(二)奖金、津贴、补贴、加班费的核算,1、计算方法不固定2、分配归集的方法与工资相同 借: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甲产品) (乙产品) 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机修) (运输) 制造费用基本生产车间 0 -辅助生产车间 管理费用 0 销售费用 0 贷:应付职工薪酬工资,(三)职工福利费、社会保险费的核算,1、职工福利费按工资总额的14%提取借: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甲产品) (乙产品) 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机修) (运输) 制造费用基本生产车间 0 -辅助生产车间 管理费用 0 销售费用 0 贷:应付职工薪酬职工福利,2、社会保险费按以下比例提取,单位负担 个人负担养老保险:21(20)% 8%失业保险:2% 1%医疗保险:8% 2%工伤保险:0.5%,1%,2% 0生育保险:0.7% 0住房公积金:单位自定借: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甲产品) (乙产品) 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机修) (运输) 制造费用基本生产车间 0 -辅助生产车间 管理费用 0 销售费用 0 贷:应付职工薪酬社会保险,(四)非货币性福利的核算,1、用自产产品发放福利福利总额为“产品售价+销项税额”决定发放时:借:生产成本 管理费用等 贷:应付职工薪酬非货币性福利实际发放时:借:应付职工薪酬非货币性福利 贷:主营业务收入 应交税金应缴增值税(销项税额) 借:主营业务成本 贷:库存商品,例题,B公司为小家电生产企业,共有职工200名,其中170名为直接参加生产的职工,30名为总部管理人员。207年2月,B公司以其生产的每台成本为900元的电暖器作为春节福利发放给公司每名职工。该型号的电暖器市场售价为每台1000元,B公司适用的增值税率为17%。该公司的有关会计处理如下:,借:生产成本 198900 管理费用 35100 贷:应付职工薪酬非货币性福利 234000 B公司向职工发放电暖器作为福利,同时要根据相关税收规定,视同销售计算增值税销项税额。B公司的有关会计处理如下: 借:应付职工薪酬非货币性福利 234000 贷:主营业务收入 200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34000 借:主营业务成本 180000 贷:库存商品电暖器 180000,2、外购产品发放福利,福利总额为“外购产品买价+进项税额”决定发放时:借:生产成本 管理费用 贷:应付职工薪酬非货币性福利支付外购款时:借:应付职工薪酬非货币性福利 贷:银行存款,例题,企业购置电视机15台作为福利发放给生产工人,每台售价2000元,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则会计处理如下: 准备发放时借:生产成本 35100 贷:应付职工薪酬非货币性福利 35100实际支付购电视机款时借:应付职工薪酬非货币性福利 35100 贷:银行存款35100,3、将拥有的房屋等资产无偿提供给职工使用、或租赁住房等资产供职工无偿使用,例:丙公司为总部各部门经理级别以上职工提供汽车免费使用,同时为副总裁以上高级管理人员每人租赁一套住房。该公司总部共有部门经理以上职工25名。每人提供一辆桑塔纳汽车免费使用,假定每辆桑塔纳汽车每月计提折旧500元;该公司共有副总裁以上高级管理人员5名,公司为其每人租赁一套面积为100平方米带有家具和电器的公寓,月租金为每套4000元。 该公司每月应作如下账务处理: 借:管理费用32 500 贷:应付职工薪酬非货币性福利32 500 借:应付职工薪酬非货币性福利32 500 贷:累计折旧12 500 其他应付款20 000,(五)辞退福利的核算,借:管理费用 贷:应付职工薪酬辞退福利,四、折旧费的核算,(一)折旧计提范围 企业所有固定资产(不包括经营租入的固定资产、已提足折旧的固定资产、单独估价入帐的土地)另应注意:当月增加的固定资产当月不提折旧,当月减少的固定资产当月照提折旧(二)折旧计提方法1、直线法2、工作量法3、双倍余额递减法4、年数总和法(三)会计处理借:制造费用 管理费用 贷:累计折旧,五、其他费用的核算,见课本第56页第二节 跨期费用的核算一、预先支付费用的核算 即为原准则中待摊费用的核算预先支付款项时:借:其他应收款 贷:银行存款以后各期分摊确认费用时:借:费用 贷:其他应收款,二、事后支付费用的核算,即为原准则中预提费用的核算提前确认费用时:借: 费用 贷:其他应付款实际支付款项时:借:其他应付款 贷:银行存款,第三节 辅助生产费用的分配,一、什么是辅助生产费用 辅助生产车间为生产辅助产品或提供辅助劳务而发生的各种耗费。即已归集在“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产品”账户、及“制造费用辅助生产车间”账户的费用。二、何时对辅助生产费用进行分配 月末,按照“谁受益,谁负担”的原则在各受益部门之间分配。三、如何分配,(一)直接分配法,将辅助生产费用直接分配给辅助生产车间以外的其他受益部门,不在辅助生产车间之间进行费用分配。费用分配率=辅助生产费用总额/辅助车间以外的其它受益部门享受的劳务量这种方法只适用于辅助生产车间之间相互提供劳务或产品很少的情况,举例,某厂设有供水、供电两个辅助生产车间,当月供水车间为生产水发生消耗50000元,生产水25000立方;供电车间为发电发生消耗20000元,发电40000度。企业各部门消耗水电情况如下: 基本车间生产产品 基本生产车间 行政管理部门 营销部门 供水车间 供电车间用水 19000 3500 1000 1000 500用电 36000 1600 1200 800 400要求:用直接分配法分配水费、电费。,水费分配率=50000/25000-500,2.04电费分配率=20000/40000-400 0.505产品应负担水费=2.04*19000=38760产品应负担电费=0.505*36000=18180基本车间应负担水费=2.04*3500=7140基本车间应负担电费=0.505*1600=808行政管理应负担水费=2.04*1000=2040行政管理应负担电费=0.505*1200=606营销部门应负担水费=2.04*1000=2040营销部门应负担电费=0.505*800=404,借: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X产品(水)38760 (电)18180 制造费用基本生产车间水费 7140 电费 808 管理费用水费 2040 电费 606 销售费用水费 2040 电费 404 贷: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供水 50000 供电 20000,(二)一次交互分配法,辅助生产费用分配分两个步骤进行: 1、在辅助生产车间之间进行交互分配 2、将交互分配后的辅助生产费用对辅助生产部门以外的其他受益部门进行分配交互分配率=辅助生产费用总额/劳务总量对外分配率=交互分配后新的辅助生产费用额/对外提供的劳务量交互分配后新的辅助生产费用额=原辅助生产费用总额+本车间应负担的其他车间辅助生产费用-其他车间应负担的本车间辅助生产费用,举例参见教材P65,另以P115练习题四为例进行练习如下:交互分配:电费率=36400/110000=0.331 修理费率=33600/10600=3.17机修车间应负担的电费=10000*0.331=3310供电车间应负担的修理费=600*3.17=1902借: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供电1902 机修3310 贷: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供电3310 机修1902,因此,交互分配后辅助生产费用总额变化为:,供电车间费用=36400+1902-3310=34992机修车间费用=33600+3310-1902=35008对外分配:电费率=34992/100000=0.34992 修理费率=35008/10000=3.5008基本车间产品应负担电费=80000*0.34992=27993.6基本车间应负担电费=8000*0.34992=2799.36厂部应负担电费=12000*0.34992=4199.04基本车间应负担修理费=7000*3.5008=24505.6厂部应负担修理费=3000*3.5008=10502.4,借: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X产品(电费)27993.6 制造费用基本生产车间电费 2799.36 修理费 24505.6 管理费用电费 4199.04 修理费 10502.4 贷: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供电 34992 机修 35008,(三)计划成本法,以事先确定的计划单位成本作为分配率分配辅助生产费用,并对计划与实际的差异进行调整辅助车间实际总费用=辅助车间自身归集的日常消耗+应负担其他辅助车间分来的费用差异可全额调整至“管理费用”账户,举例参见教材P67,另以P115练习题四为例进行练习如下:各车间辅助生产费用按计划车根本分配如下:供电车间应负担机修费=600*5=3000机修车间应负担电费=10000*0.5=5000基本车间产品应负担电费=80000*0.5=40000基本车间应负担电费=8000*0.5=4000厂部应负担电费=12000*0.5=6000基本车间应负担修理费=7000*5=35000厂部应负担修理费=3000*5=15000,借: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供电3000 机修5000 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X产品(电费)40000 制造费用基本生产车间电费 4000 修理费 35000 管理费用电费 6000 修理费 15000 贷: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供电 55000 机修 53000,实际费用与计划费用的差异:,供电车间=(36400+3000)-55000=-15600机修车间=(33600+5000)-53000=-14400借:管理费用电费 15600 修理费14400 贷: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供电15600 机修14400,(四)代数分配法,运用数学的方法,将分配费用时需要使用的分配率设为未知数,建立起联立方程组求得费用分配率的方法。建立联立方程时,使用的是令总费用相等的原理。举例参见教材P70,另以P115练习题四为例进行练习如下:,设电费费率为X,修理费费率为Y,则 36400+600Y=110000X 33600+10000X=10600Y,(五)顺序分配法,按辅助生产车间享受辅助劳务的多少将辅助车间排序,受益少得排在前,受益多得排在后。然后按此顺序进行辅助生产费用的分配供水 供电 供气 产品生产等其他各受益部门水费 电费+分进的水费 气费+分进的水费+分进的电费,第四节 损失性费用的核算,一、废品损失的核算(一)什么是废品损失 由于生产过程中产生废品而给企业带来的不可弥补的投入(或消耗)1、可修复废品:技术上可修且经济上划算 可修复废品损失:修复所需各种耗费2、不可修复废品:技术上不可修或经济上不划算 不可修复废品损失:废品成本,(二)废品损失的核算,1、废品净损失的计算废品净损失=修复费用(废品成本)-残值收入2、账户设置 废品损失 修复费用 残值收入 废品成本 转入相关 费用成本账户 的废品净损失 0 0,3、核算举例,某厂生产过程中出现废品5件,经修理可继续对外销售。修理过程中,消耗材料200元,支付修理工人工资500元,对机器提取折旧50元。另收取操作过失人100元作为处罚。(1)借:废品损失 750 废品损失 贷: 原材料 200 200 应付职工薪酬 500 500 100 累计折旧 50 50(2)借:现金 100 650 贷:废品损失 100,(3)借: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a产品650 贷:废品损失 a产品 650二、停工损失的核算(一)什么是停工损失 企业在非正常停工过程中发生的不可弥补的投入(或消耗)(二)停工损失的核算1、计算停工净损失=停工损失-赔偿性收入,2、账户设置,停工损失 停工期间 收到的 发生的各项 赔款、罚款 耗费 转入到相关 费用支出账户的 停工净损失 0 0,3、核算举例,某厂由于原材料准备不足停产,停产期间应付产品生产工人工资2000元,应计提车间固定资产折旧1000元,厂部固定资产折旧1500元,应负担车间其他制造费用800元。借:停工损失 5300 贷:应付职工薪酬 2000 累计折旧 2500 银行存款(制造费用)800,借: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A产品5300 贷:停工损失 5300某厂是季节性生产企业,每年十月份停工待产,停产期间应付产品生产工人工资2000元,应计提车间固定资产折旧1000元,厂部固定资产折旧1500元,应负担车间其他制造费用800元。,借: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本a产品2000 制造费用折旧费 1000 其他费用 800 管理费用折旧费 1500 贷:应付职工薪酬 2000 累计折旧 2500 银行存款(其他应付款) 800,第五节 基本生产车间制造费用的分配,1.制造费用的概念及其组成内容2.制造费用的归集3.制造费用的分配方法 4.各种制造费用分配方法的选择,第六节 在产品成本和完工产品成本的核算,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a产品 基本生产车间 平时归集的直接 费用 期末分配转入的 应由a产品负担的 辅助生产费用 期末分配转入的 应由a产品负担的 制造费用 转入的损失性费用 本月生产费用总额,一、在产品成本和完工产品成本的关系,例:某企业2月份投产a产品1000件,发生直接材料消耗8000元,直接人工消耗15000元,其他直接费用消耗5000元,月末,经过对辅助生产费用及制造费用的分配,计算得知a产品应负担辅助生产费用2000元,制造费用6000元。借: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a产品28000 贷:原材料 8000 应付职工薪酬 15000 银行存款 5000借: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a产品 2000 贷: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机修 2000借: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a产品 6000 贷:制造费用 6000,若二月份a产品完工880件,完工产品成本34200元,则二月份生产成本明细帐为: 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a产品 28000 2000 6000 36000 34200(2月末结余) 1800,三月份企业继续生产a产品,本月又投产产品1000件,发生直接材料消耗10000元,直接人工消耗20000元,其他直接费用消耗8000元,月末,经过对辅助生产费用及制造费用的分配,计算得知a产品应负担辅助生产费用3000元,制造费用7000元。月末产品完工1080件,成本49000元,则三月份生产成本明细帐:,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a产品(3月初在产品成本)1800 (本月生产费用)38000 3000 7000 (生产费用合计) 49800 (本月完工产品成本)49000(3月末在产品成本)800,月初在产品成本+本月生产费用=本月完工产品成本+月末在产品成本,由此可以得出计算完工产品成本的两类方法:(一)倒挤法,即:本月完工产品成本=月初在产品成本+本月生产费用月末在产品成本 (二)对生产费用合计数进行分配二、在产品的核算广义在产品:没有完成全部生产过程,不能对外销售的产品。狭义在产品:没有完成某一生产步骤加工的产品。 在产品成本=在产品数量*在产品定额成本,由于在产品为实物资产,所以期末进行的财产清查有可能影响到在产品的账面成本。,盘盈盘亏的账务处理见教材P90三、在产品成本和完工产品成本计算方法(一)不计算在产品成本法即将每月在产品成本忽略不计。则在产品成本=0月初在产品成本+本月生产费用=本月完工产品成本+月末在产品成本 0 +本月生产费用=本月完工产品成本+0完工产品成本=本月生产费用,举例,企业生产B产品,月初在产品3件,本月投产1000件,发生直接材料消耗8000元,直接人工消耗15000元,其他直接费用消耗5000元,B产品应负担辅助生产费用2000元,制造费用6000元。月末,产品完工999件,4件未完工。要求使用不计算在产品成本法计算完工产品的总成本和单位成本。完工产品总成本=8000+15000+5000+2000+6000=36000(元)完工产品单位成本=36000/999=36.036(元),(二)在产品按固定成本计价法,即将全年每月的在产品成本都看作是一个固定不变的数值。则每月在产品成本=a月初在产品成本+本月生产费用=本月完工产品成本+月末在产品成本 a+本月生产费用=本月完工产品成本+a完工产品成本=本月生产费用,举例,由于每月在产品数量稳定,企业在产品使用固定成本计价.固定成本为3500元。2月初在产品102件,本月投产1000件,发生直接材料消耗8000元,直接人工消耗15000元,其他直接费用消耗5000元,产品应负担辅助生产费用2000元,制造费用6000元。月末,产品完工1002件,100件未完工。则完工产品成本=8000+15000+5000+2000+6000=36000(元),(三)在产品按所耗直接材料费用计价法,对生产费用合计数按成本项目在在产品与完工产品之间进行分配,但在产品只负担分得的直接材料费用,其他费用项目全部计入完工产品成本。即在产品成本=在产品应负担的材料费用完工产品成本=完工产品应负担的材料费用+全部燃料动力费用+全部直接人工费用+全部制造费用例题见教材P95,(四)约当产量比例法,对生产费用合计数按成本项目在在产品与完工产品之间进行分配,分配标准为各成本项目下完工产品的产量与在产品的约当产量。约当产量=月末在产品数量*加工程度(完工程度),1、分配直接材料费用,(1)计算直接材料项目下在产品约当产量(2)计算直接材料费用分配率(3)计算完工产品、在产品各自应负担的材料费用约当产量=在产品数量*加工程度加工程度=在产品已耗材料/完工产品应耗材料在生产开始时一次投料的加工程度=100%约当产量=在产品数量分工序生产时,在每道工序开始时一次投料各工序在产品的加工程度不同约当产量=各工序在产品约当产量之和某工序在产品加工程度=(该工序以前各工序投料+本工序投料)/完工产品应耗材料,举例,a产品生产分三个工序进行,各工序所需材料在每道工序开始时一次投入。 月初在产品100件,在产品成本为材料费用1000元,人工费用800元,燃料动力700元,制造费用1500元。 本月投产900件,生产费用为材料费用9000元,人工费用7500元,燃料动力1500元,制造费用2500元。 材料消耗定额为第一工序8公斤,第二工序2公斤,第三工序2公斤。 工时定额为第一工序10小时,第二工序8小时,第三工序7小时。月末产品完工800件,在产品情况如下:第一工序100件,第二工序40件,第三工序60件。,直接材料费用合计=1000+9000=10000元第一工序在产品加工程度=8/12=67%第一工序在产品约当产量=100*0.67=67(件)第二工序在产品加工程度=(8+2)/12=83%第二工序在产品约当产量=40*0.83=33(件)第三工序在产品加工程度=(8+2+2)/12=100%第二工序在产品约当产量=60*100%=60所以,直接材料项目下在产品约当产量 =67+33+60=160(件)直接材料费用分配率=10000/(800+160)=10.42在产品应负担的材料费用=10.42*160=1667(元)完工产品应负担的材料费用=10000-1667=8333(元),在每道工序当中均匀投料,则每道工序在产品所耗本工序材料为本工序定额耗料的50%。约当产量=各工序在产品约当产量之和某工序加工程度= (该工序以前各工序投料+本工序定额耗料*50%)/完工产品应耗材料,举例,a产品生产分三个工序进行,各工序所需材料在每道工序中均匀投入。 月初在产品100件,在产品成本为材料费用1000元,人工费用800元,燃料动力700元,制造费用1500元。 本月投产900件,生产费用为材料费用9000元,人工费用7500元,燃料动力1500元,制造费用2500元。 材料消耗定额为第一工序8公斤,第二工序2公斤,第三工序2公斤。 工时定额为第一工序10小时,第二工序8小时,第三工序7小时。月末产品完工800件,在产品情况如下:第一工序100件,第二工序40件,第三工序60件。,直接材料费用合计=1000+9000=10000元第一工序在产品加工程度=8*50%/12=33%第一工序在产品约当产量=100*0.33=33(件)第二工序在产品加工程度=(8+2*50%)/12=75%第二工序在产品约当产量=40*0.75=30(件)第三工序在产品加工程度=(8+2+2*50%)/12=92%第二工序在产品约当产量=60*92%=55所以,直接材料项目下在产品约当产量 =33+30+55=118(件)直接材料费用分配率=10000/(800+118)=10.89在产品应负担的材料费用=10.89*118=1285(元)完工产品应负担的材料费用=10000-1285=8715(元),2、分配直接人工、燃料动力、制造费用,(1)计算这些项目下在产品约当产量(2)计算这些费用分配率(3)计算完工产品、在产品各自应负担的各项费用约当产量=在产品数量*加工程度加工程度=在产品已耗工时/完工产品应耗工时单步骤生产时,在产品已耗工时=定额工时*50%分工序生产时,某工序在产品已耗工时 = (该工序以前各工序定额工时+本工序定额工时*50%)/完工产品应耗工时,举例,a产品生产分三个工序进行,各工序所需材料在每道工序开始时一次投入。 月初在产品100件,在产品成本为材料费用1000元,人工费用800元,燃料动力700元,制造费用1500元。 本月投产900件,生产费用为材料费用9000元,人工费用7500元,燃料动力1500元,制造费用2500元。 材料消耗定额为第一工序8公斤,第二工序2公斤,第三工序2公斤。 工时定额为第一工序10小时,第二工序8小时,第三工序7小时。月末产品完工800件,在产品情况如下:第一工序100件,第二工序40件,第三工序60件。,第一工序在产品加工程度=10*50%/25=20%第一工序在产品约当产量=100*0.2=20(件)第二工序在产品加工程度=(10+8*50%)/25=56%第二工序在产品约当产量=40*0.56=22.4(件)第三工序在产品加工程度=(10+8+7*50%)/25=86%第二工序在产品约当产量=60*86%=51.6所以,直接人工等项目下在产品约当产量 =20+22.4+51.6=94(件)直接人工费用合计=800+7500=8300元燃料动力费用合计=700+1500=2200元制造费用合计=1500+2500=4000元,直接人工费用分配率=8300/(800+94)=9.28在产品应负担的人工费用=9.28*94=872(元)完工产品应负担的人工费用=8300-872=7428(元)燃料动力费用分配率=2200/(800+94)=2.46在产品应负担的燃动费用=2.46*94=231(元)完工产品应负担的燃动费用=2200-231=1969(元)制造费用分配率=4000/(800+94)=4.47在产品应负担的制造费用=4.47*94=420(元)完工产品应负担的制造费用=4000-420=3580(元),直接材料费用合计=1000+9000=10000元第一工序在产品加工程度=8/12=67%第一工序在产品约当产量=100*0.67=67(件)第二工序在产品加工程度=(8+2)/12=83%第二工序在产品约当产量=40*0.83=33(件)第三工序在产品加工程度=(8+2+2)/12=100%第二工序在产品约当产量=60*100%=60所以,直接材料项目下在产品约当产量 =67+33+60=160(件)直接材料费用分配率=10000/(800+160)=10.42在产品应负担的材料费用=10.42*160=1667(元)完工产品应负担的材料费用=10000-1667=8333(元),完工产品成本=8333+7428+1969+3580=21310在产品成本=1667+872+231+420=3190,(五)在产品按完工产品成本计价法,在完工产品和在产品之间分配生产费用时,将在产品视同完工产品。这种方法其实是约当产量法的特殊情况,即在产品完工程度(加工程度)非常高(接近100%)。某项费用分配率=该项生产费用总额/(在产品数量+完工产品数量)在产品(完工产品)应负担的该项费用=在产品(完工产品)数量*该项费用分配率举例见教材P105,(六)在产品按定额成本计价法,月末在产品按事先确定的定额成本计价,然后用生产费用总额减去在产品成本倒挤完工产品成本的方法。月末在产品直接材料定额成本=在产品数量*单位产品材料定额成本*投料率月末在产品其它项目定额成本=在产品数量*单位产品工时定额*加工程度*小时费用率完工产品成本=本月生产费用总额-月末在产品成本举例见教材P107,(七)定额比例法,月末将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和在产品之间分配时,以在产品和完工产品的定额成本作为分配标准的方法。某项费用分配率=该项生产费用总额/完工产品该费用定额成本+在产品该费用定额成本举例见教材P110四、完工产品成本结转借:库存商品A产品 贷: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A产品,第三章 产品成本计算方法的选择,一、企业生产组织类型 (一)大量生产:大量大批连续不断地重复生产有限品种的产品。生产过程简单,生产周期短。 (二)成批生产:定单生产。 (三)单件生产:定单生产的特殊情况。,二、企业产品生产工艺类型,(一)单步骤生产:简单生产,从原料投入到产品产出只需一个步骤。(二)多步骤生产: 1、连续式多步骤生产:递进式 2、平行式多步骤生产:组装式,三、产品成本计算方法的三个决定因素,(一)成本计算对象:产品品种 产品批次 生产步骤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a产品 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201批 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第一步骤,(二)成本计算期,1、会计核算期:即每月末计算产品成本2、生产周期:即产品生产完工时计算产品成本(三)月末是否在完工产品和在产品之间非配生产费用四、各种生产类型下成本计算方法的选择(一)大量大批单步骤生产 成本计算对象:产品品种 成本计算期:月末 月末一般不需作生产费用分配,(二)大量大批多步骤生产 成本计算对象:生产步骤(产品品种) 成本计算期:月末 月末需要在完工产品和在产品之间分配生产费用(三)小批单件多步骤生产 成本计算对象:批次(步骤、品种) 成本计算期:生产周期 月末不需分配生产费用,产品成本计算的三种基本方法:品种法 分步法 分批法产品成本计算的辅助方法:分类法 定额法,第四章 产品成本计算的品种法,一、概念二、适用范围三、特点四、品种法程序(一)分配归集要素费用 1、当月发生的各项耗费 2、应由本期负担的各项跨期费用(二)分配结转辅助生产车间的制造费用(三)分配辅助车间的生产成本(四)分配结转基本车间的制造费用(五)在完工产品和在产品之间分配生产费用,教材P145品种法练习,(1)领用材料 借: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甲产品76500 乙产品31500 辅助生产成本锅炉 8100 机修 300 制造费用基本生产车间 750 贷:原材料 117150借: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甲产品765 乙产品315 辅助生产成本锅炉 81 机修 3 制造费用基本生产车间 7.5 贷:材料成本差异 1171.5,(2)分配人工费用产品生产工人工资分配率25838/(6000+3750)=2.65甲产品生产工人工资=2.65*6000=15900乙产品生产工人工资=2.65*3750=9938借: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甲产品15900 乙产品9938 辅助生产成本锅炉 3000 机修 2250 制造费用基本生产车间 3750 贷:应付职工薪酬 工资 34838,计提福利费借: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甲产品2226 乙产品1391.32 辅助生产成本锅炉 420 机修 315 制造费用基本生产车间 525 贷:应付职工薪酬 职工福利费 4877.32,(3)折旧费和修理费,借:生产成本 辅助生产成本锅炉 1

    注意事项

    本文(成本会计教材 知识点整理(最全)课件.ppt)为本站会员(小飞机)主动上传,三一办公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办公(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

    三一办公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