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办公! | 帮助中心 三一办公31ppt.com(应用文档模板下载平台)
三一办公
全部分类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
  • 建筑/施工/环境>
  • 毕业设计>
  • 工程图纸>
  • 教育教学>
  • 素材源码>
  • 生活休闲>
  • 临时分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办公 > 资源分类 > PPT文档下载
     

    当代广播电视概论(复习版)ppt课件.ppt

    • 资源ID:1415745       资源大小:3.23MB        全文页数:218页
    • 资源格式: PPT        下载积分:16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6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当代广播电视概论(复习版)ppt课件.ppt

    ,当代广播电视概论,2013,雷 力,Media Observatory,授课与考核方式,课堂讲授+讨论/练习+堂下作业+期末考试学期成绩计算方式:课堂/堂下作业 30分 + 期末考试 70分 = 100分,1、了解广播电视的技术、组织、市场与制度的发展历史与现状,了解影响广电前景的新技术。2、了解不同传播与管理体制下的广播电视模式,深入了解中国广播电视的原则与法规。3、了解广播电视的社会功能与行业伦理,初步建立起广电工作者的职业伦理观。 4、了解广电受众的特征与一般测量办法。,本学期课程重点,Part I: 广播电视的技术发展,第一章 广播电视发明与技术基础第一节 广播电视与人类传播史的革命,人类传播史的五次“革命”口语传播阶段(开口说话是人类认识世界的第一步)文字传播阶段(用手写字,是传播突破过去的时空限制)印刷传播阶段(实现文字信息的大量生产和复制)无线电传播阶段(实现信息的远距离快速传输)数字传播阶段(实现数字化处理、高速传送、全球覆盖与多媒体化的传播方式),第一章 广播电视发明与技术基础第一节 广播电视与人类传播史的革命,人类传播史的五次“革命”口语传播阶段:语言是在人类劳动和社会写作活动中产生的。(桑代克的语言起源假说)口语最早是用不同的声音为周围事物命名,亦即一种将声音与周围事物或环境联系起来的符号。在语言不断发展过程中,人类逐渐对事物进行归纳和分类,把握事物的性质和规律,这是人类认识世界的深化过程。与此同时,语言本身也逐渐发展向抽象表意,成为一种能够表达复杂含义的音声符号系统。,第一章 广播电视发明与技术基础第一节 广播电视与人类传播史的革命,人类传播史的五次“革命”文字传播阶段:文字是在结绳符号、原始图画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第一章 广播电视发明与技术基础第一节 广播电视与人类传播史的革命,人类传播史的五次“革命”印刷传播阶段:技术革命 1)纸张和印刷术的发明 2)古登堡金属活字排版印刷,标志着现代印刷时代的到来。 3)欧洲工业革命,印刷术也随之进入机械动力和电力生产的阶段。,第一章 广播电视发明与技术基础第一节 广播电视与人类传播史的革命,人类传播史的五次“革命”无线电传播阶段:技术革命 电报的诞生:莫尔斯发明第一台实用电报机,7年后世界第一封电报从华盛顿向巴尔的摩发出。 广播电视就是这一阶段的产物。 无线电传播的意义:(1)电子通讯使人类逐渐实现远距离信息传递的实时传播。(2)形成人类体外化的声音信息系统和影像信息系统,使人类知识经验的积累和文化传承的效率和质量都产生巨大的飞跃。(3)推动计算机的产生。,第一章 广播电视发明与技术基础第一节 广播电视与人类传播史的革命,人类传播史的五次“革命” 数字传播阶段:技术革命,以计算机及互联网技术的发明为标志。 这一阶段对传媒及传播活动的影响最为显著地体现在媒介形式的融合方面,比如传统媒体中的报纸、图书、广播电视与互联网网络的融合。 三网融合趋势:电信网、广播电视网与互联网的融合。(几个层次的融合:功能、内容生产、组织结构) 互联网电视的诞生。,第一章 广播电视发明与技术基础第一节 广播电视与人类传播史的革命,第五次传播革命对广播电视的影响数字化网络化新媒体,第一章 广播电视发明与技术基础第一节 广播电视与人类传播史的革命,数字化图像质量明显提高-抗噪声能力强数据容量明显提高-多种数据显示1998英国广播公司(BBC)在世界上首次播出数字电视节目,第一章 广播电视发明与技术基础第一节 广播电视与人类传播史的革命,数字化处理手段明显提高 -数字化特技 -非线性编辑 -虚拟演播室,百集系列片感知中国总片头,第一章 广播电视发明与技术基础第一节 广播电视与人类传播史的革命,第一章 广播电视发明与技术基础第一节 广播电视与人类传播史的革命,非线性编辑系统简图,第一章 广播电视发明与技术基础第一节 广播电视与人类传播史的革命,非线性编辑系统,第一章 广播电视发明与技术基础第一节 广播电视与人类传播史的革命,章 广第一播电视发明与技术基础第一节 广播电视与人类传播史的革命,1994年3月,美国Ultimatte公司和德国IMP GmbH公司以“技术演示”的形式第一次展示了实时虚拟演播室。 近两年来随着大洋、索贝、新奥特、奥维迅、方正等一批国内视频厂商将其移植到PC平台上,它的成本大幅下降,功能实用、操作简便、视频指标高,从而使虚拟演播室真正具有了进入广大电视台的现实性和可能性,章 广第一播电视发明与技术基础第一节 广播电视与人类传播史的革命,一个虚拟主持人的故事,第一章 广播电视发明与技术基础第一节 广播电视与人类传播史的革命,近年来,我国电视台在各种直播、专题节目中大量使用了虚拟演播室技术,使得观看电视不再是一种不能到达现场的替代品,甚至超过了现场观看的信息量,第一章 广播电视发明与技术基础第一节 广播电视与人类传播史的革命,中央电视台虚拟演播室,第一章 广播电视发明与技术基础第一节 广播电视与人类传播史的革命,网络化:编辑系统,非线性编辑网络集成了非线性编辑系统和网络的共同优势,所有网上资源实时共享,还可以把一个电视节目的不同部分同时分头制作,是人才资源素材资源、设备资源得到极大优化,大大提高了节目制作效率,同时也为编辑人员的艺术创作开辟了广阔的天地。,第一章 广播电视发明与技术基础第一节 广播电视与人类传播史的革命,网络化:播放平台,第一章 广播电视发明与技术基础第一节 广播电视与人类传播史的革命,网络化:播出平台,第一章 广播电视发明与技术基础第一节 广播电视与人类传播史的革命,新媒体:IPTV,美国Infonetics研究公司最新发布的一份对网络协定电视(IPTV)市场的调查报告说,网络电视服务的营业收入、订户和资本支出正在迅速攀升,全球网络电视服务年收入在2009年前将增至440亿美元以上。报告说,虽然现在DSL(Digital Subscriber Line -数字用户线)是这类服务的主力,但未来几年内宽带供应商也将提供包括电话、网络和数码电视在内的三合一IP服务。 报告说,2004年全球各地的服务供应商投在与网络电视有关的服务基础设施上的资金达3.04亿美元,预计2009年将增至近45亿美元。目前,网络电视订户正在快速增加,2009年前全球将突破5300万户,其中亚太地区的订户增长速度最快。,第一章 广播电视发明与技术基础第一节 广播电视与人类传播史的革命,交互电视(Interactive TV),IPTV即交互式网络电视,是以电信宽带网络为传输通道、以电视机为终端,集互连网、多媒体、通讯等多种技术于一体,向家庭用户提供包括电视内容在内的多种交互式服务的崭新技术。,第一章 广播电视发明与技术基础第一节 广播电视与人类传播史的革命,交互电视(Interactive TV),用数字格式显示电视节目,并通过一系列相关的技术使电视具有交互性的电视形态 90年代初,美国、英国、日本等国进行了大量的交互电视试验逐步进入交互服务实用阶段。 美国时代华纳于1994年到1997年,推出了全方位的交互电视服务,目前约有3000万美国家庭接收交互电视; 英国电讯于1995年开始试办交互电视节目,目前交互电视研究处于世界领先地位;,第一章 广播电视发明与技术基础第一节 广播电视与人类传播史的革命,新媒体:交互节目,2001年中央电视台5频道首次加密播出了数字交互体育节目,2002年成立CCTVSICCTV Sport Interactive;2002年河北第五套节目开播VOD;2002年四川电视台开播交互电视节目。,第一章 广播电视发明与技术基础第一节 广播电视与人类传播史的革命,新媒体可应用在以下方面: 1)网络电台的视频互动应用 2)网络电视互动销售 3)个人网络电视台 4)网络在线视频交流访谈,第一章 广播电视发明与技术基础第一节 广播电视与人类传播史的革命,新媒体的应用实例:,第一章 广播电视发明与技术基础第一节 广播电视与人类传播史的革命,新媒体:手机媒体业务2004年4月,中国联通在全国推出“视讯新干线”,包括中央电视台1套、4套、9套、凤凰资讯台、BBC等;12月天津联通开通基于CDMA手机的掌上电视,可以接收20套节目;2004年11月第一部手机小说距离正式上线;2004年12月第一部手机电影功夫与观众见面;2005年2月,上海推出中国第一部“手机短剧”新年星事,共十集,每集3分钟;,第一章 广播电视发明与技术基础第一节 广播电视与人类传播史的革命,新媒体:手机媒体业务 目前手机电视业务有两种实现方式:一种是通过移动通信网络为手机提供广播电视节目,另一种是通过卫星或地面无线广播方式向手机等多种移动终端提供广播电视节目和信息服务,成为移动多媒体广播。,广播电视:当代重要的大众传媒 媒介表现:对重大时刻的见证,第一章 广播电视发明与技术基础第一节 广播电视与人类传播史的革命,广播电视:当代重要的大众传媒 传媒业的迅速发展,第一章 广播电视发明与技术基础第一节 广播电视与人类传播史的革命,广播电视:当代重要的大众传媒 对市场、对国际局势、对现代社会中人们的思想与文化观念各方面均存在着重要影响。,第一章 广播电视发明与技术基础第一节 广播电视与人类传播史的革命,广播电视改变信息接收方式及结果 传递信息模拟现实建构现实从一个案例看电视究竟有多大的影响?,第一章 广播电视发明与技术基础第一节 广播电视与人类传播史的革命,广播电视改变信息接收方式及结果 提供巨大的信息,电视对我们的生活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重塑了当今世界社会运行的方式。电视是如此不可或缺,如此无所不在,电视在当代社会已经如此重要,我们怎能不去研究它?! -英大卫.麦克奎恩,第一章 广播电视发明与技术基础第一节 广播电视与人类传播史的革命,声音的特性 物理特性 立体感 心理性,第一章 广播电视发明与技术基础第二节 声音广播的发明与早期发展,无线电理论及初期应用(1)无线电的发明1820年-偶尔的发现电磁现象1831年-法拉第发现电磁感应。1864年-麦克斯韦(无线电之父)发现不用导线就可传播的电波(无线电)。1884年-德国的赫兹验证电磁波的产生、发射和接收的方法,无线电波又被称为赫兹波。,第一章 广播电视发明与技术基础第二节 声音广播的发明与早期发展,无线电理论及初期应用(1)无线电的发明1895年俄国科学家波波夫和意大利人马可尼分别发明了无线电通讯技术。1899年,马可尼成功地将电报自英国跨越英吉利海峡拍发至法国。1901年又完成了横越大西洋电报的发射。当时无线电报主要用于航海通讯。,第一章 广播电视发明与技术基础第二节 声音广播的发明与早期发展,声音广播的发明与早期发展1906年圣诞节,费森登在马萨诸塞州的试验电台首次作试验性广播。从广播工程技术标准看,广播从此诞生。1920年8月31日美国底特律8MK试验电台广播了该州(密歇根州)州长的新闻。这条新闻被认为是最早的广播新闻。1920年10月27日美国商务部向匹兹堡KDKA电台颁发营业执照。这是具有合法经营权的第一家电台。,第一章 广播电视发明与技术基础第二节 声音广播的发明与早期发展,声音广播的发明与早期发展 声音广播的几次技术突破 费森登发明一种特殊的高频发生器,首次通过无线电传递声音。,第一章 广播电视发明与技术基础第二节 声音广播的发明与早期发展,声音广播的发明与早期发展 声音广播的几次突破 弗雷斯特发明三极管,成为早起所有收音机的基本部件。因此他自称为收音机之父,后世倒尊之为现代电子技术之父。,第一章 广播电视发明与技术基础第二节 声音广播的发明与早期发展,声音广播的发明与早期发展 声音广播的几次突破 美国海军的专利共享,促成无线电技术的发展和融合;并培养了大批后来促进无线电行业发展的业余爱好者和早期专家。,第一章 广播电视发明与技术基础第二节 声音广播的发明与早期发展,声音广播的发明与早期发展 声音广播发展的重大突破:20世纪20年代,第一章 广播电视发明与技术基础第二节 声音广播的发明与早期发展,AT&T,Westinghouse,GE,RCA,无线电联盟,生产无线电接收器,设立向这些接收装置播放信息的广播电台,声音广播的发明与早期发展 声音广播发展的重大突破 美国四大广播网的建立: NBC(从RCA的NBC红网发展而来)、CBS、互助广播系统(MBS)和ABC(前身为NBC蓝网),第一章 广播电视发明与技术基础第二节 声音广播的发明与早期发展,声音广播的当代发展变革期 应对电视的冲击,广播利用三样法宝: 调频广播(FM)的兴起 便携式半导体收音机 格式化广播,第一章 广播电视发明与技术基础第二节 声音广播的发明与早期发展,声音广播的当代发展变革期 发展至今 数字广播 互联网广播 本地数字高清广播,第一章 广播电视发明与技术基础第二节 声音广播的发明与早期发展,声音广播的当代发展变革期 公共广播,第一章 广播电视发明与技术基础第二节 声音广播的发明与早期发展,电视画面的物理特性 利用人的视觉残留效应显现渐变的静止图像。 PAL制式的技术标准:625行/秒的扫描速度,823个像素/像素行,52万像素/帧画面,25帧画面/秒。,第一章 广播电视发明与技术基础第三节 电视广播的发明与发展,电视画面的物理特性 利用人的视觉残留效应显现渐变的静止图像。 PAL制式的技术标准:625行/秒的扫描速度,823个像素/像素行,52万像素/帧画面,25帧画面/秒。,第一章 广播电视发明与技术基础第三节 电视广播的发明与发展,链接:什么是像素?,“像素”(Pixel)是由Picture(图像)和Element(元素)这两个单词的字母所组成的,是用来计算数码影像的一种单位。 通俗地讲,像素是指构成电视图像的亮点。,链接:视觉暂留效应,视觉暂留现象(Visual staying phenomenon,duration of vision)又称“余晖效应”。 人眼在观察景物时,光信号传入大脑神经,需经过一段短暂的时间。光的作用结束后,视觉形象并不立即消失,这种残留的视觉称“后像”,视觉的这一现象则被称为“视觉暂留”。,链接:视觉暂留效应,费纳奇镜(Phenakistoscope) 1832年由比利时人约瑟夫普拉陶(Joseph Plateau)和奥地利人西蒙冯施坦普费尔(Simon von Stampfer)发明,可播放连续动画,是早期无声电影的雏型。,电视的诞生 电视诞生的传奇,第一章 广播电视发明与技术基础第三节 电视广播的发明与发展,电视的理论基础与阶段性成果(一) 视觉原理的发现与视觉器具的发明:照相术 视觉暂留原理+静态摄影电影的诞生,第一章 广播电视发明与技术基础第三节 电视广播的发明与发展,电视的理论基础与阶段性成果(二) 1873年英国工程师约瑟夫 梅发现了硒的光电效应。,第一章 广播电视发明与技术基础第三节 电视广播的发明与发展,电视的理论基础与阶段性成果(三) 1884年,德国工程师保罗尼普科夫利用硒光电池,发明了一种用机械的方法来实现分割图象和轮流传送的器械,即圆盘机械电视,这是电视机荧光屏的雏形。,第一章 广播电视发明与技术基础第三节 电视广播的发明与发展,电视的理论基础与阶段性成果(四) 1926年贝尔德完成电视画面的完整组合及播送,1月26日在伦敦作公开示范表演。 1928年贝尔德将电视画面由伦敦发送到格拉斯和纽约。 1930年,英国广播公司和贝尔德合作,试验成功了有声的电视图像及其传送。 贝尔德也由于第一个完成长距离短波传送图像,而被英国人称为“电视之父” 。 此后,贝尔德还对彩色电视、日光电视、立体电视、大屏幕电视进行了研究。,第一章 广播电视发明与技术基础第三节 电视广播的发明与发展,第一章 广播电视发明与技术基础第三节 电视广播的发明与发展,电视发明人贝尔德,贝尔德(18881946),英国工程师。机械式扫描电视发明者。 1925年他制造出第一台电视机的雏形。1926年1月28日,泰晤士报报导了贝尔德在伦敦举行的电视公开表演,这是世界上第一次使用电视进行无线传输。,人类第一台电视机,电视的理论基础与阶段性成果(五) 全电子电视的发明: 1904年,俄国物理学教授罗辛开始用“布劳恩管”传递影像。 1923年罗辛的助手佐理金发明了光电显像装置。五年后成功研制了一台广电显像管。 1930年,摄像机问世。支持佐理金发明的RCA副总萨尔诺夫被誉为“美国电视之父”,第一章 广播电视发明与技术基础第三节 电视广播的发明与发展,电视广播的早期发展1936年11月2日,英国广播公司在伦敦亚历山大宫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公众电视发射台。美国无线电公司1940年首先试制成功彩色电视,经过改进,于1946年宣布“点描法彩色电视技术标准”,1953年美国政府宣布采用此标准,通称NTSC制。1954年美国全国广播公司(NBC)首先正式播送彩色电视节目。,第一章 广播电视发明与技术基础第三节 电视广播的发明与发展,第一章 广播电视发明与技术基础第四节 广播电视的主要技术标准,节目 采编、制播,远距离传输,本地发射/分配接入,本地用户 接收,广播电视技术系统基本构成示意图,无线电频率的指配与使用,第一章 广播电视发明与技术基础第四节 广播电视的主要技术标准,在发射传输广播电视信号时所使用的无线电波频率范围分别称为广播波段和电视频道。,无线电频率的指配与使用广播节目的传输与发射传统方式:调幅广播(AM),第一章 广播电视发明与技术基础第四节 广播电视的主要技术标准,中波广播(MW)主要通过地面波传送,频率在526.5-1606.5kHz的范围。中波广播晚上还可通过空中电离层反射传播。 中波广播可以传播覆盖几十到一百多公里的范围,通过空中电离层反射可传播覆盖到几百公里。中波广播主要用于覆盖一个城市或一个地区。,中波广播传播示意图,无线电频率的指配与使用广播节目的传输与发射传统方式:调幅广播(AM),第一章 广播电视发明与技术基础第四节 广播电视的主要技术标准,短波广播(SW)主要通过天空电离层反射传播,频率在3.2-26.1MHz的范围。 短波广播可以传播覆盖几百到几千公里的距离。在我国,短波广播主要用于国际广播和向边远地区传送广播节目。,短波广播传播示意图,无线电频率的指配与使用广播节目的传输与发射传统方式:调频广播(FM),第一章 广播电视发明与技术基础第四节 广播电视的主要技术标准,调频广播的频率在87.5-108MHz的范围。它主要通过地波传播。 调频广播传播覆盖范围可达几十公里,传播距离比较短,主要用于一个城市或一个地区的覆盖。,调频广播传播示意图,彩色电视的制式标准 彩色电视的制式:指一个国家在播放电视节目时采用的特定制度和技术标准。 基于世界各国对于彩色电视三基色(红、绿、蓝)基本光束采用的编码、解码方式不同,有三种不同的彩色电视制式:NTSC(N制)、PAL(帕尔制)、SECAM(色康制)。,第一章 广播电视发明与技术基础第四节 广播电视的主要技术标准,彩色电视的制式标准 三种主要彩色制式的特点比较: NTSC:成本低,但观看效果较差; PAL:电视节目清晰、观看效果好,但成本比较高; SECAM:居中;,第一章 广播电视发明与技术基础第四节 广播电视的主要技术标准,Part :广播电视事业的发展现状,民国时期广播电台的发轫 中国境内第一家无线电台:1922年底,大陆报-中国无线电公司广播电台,亦称奥斯邦电台。 中国人自己筹办的第一座广播电台:1923年,东三省无线电总台。 中国国民兴办的第一座民间商业性质的广播电台:1927年底,上海新新公司开办的广播电台。,第二章 中国(大陆)广播电视的发展第一节 民国时期广播事业的发展,国民党中央广播电台 国民党中央广播电台的建立:1928年,国民党继中央日报、中央通讯社之后组建的又一个核心宣传机构。 电台全称为“中国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广播无线电台”,是一个党营性质的机构,初期全部新闻稿由中央社供稿。,第二章 中国(大陆)广播电视的发展第一节 民国时期广播事业的发展,国民党中央广播电台 国民党中央广播电台的扩张:1932年5月,新建广播中心,引进德国设备,扩大发射功率至75千瓦,成为当时亚洲发射功率最大,世界第三的无线广播电台。 覆盖范围:大部分国土,以及美、澳、印、苏的部分地区。,第二章 中国(大陆)广播电视的发展第一节 民国时期广播事业的发展,国民党统治下的民营广播电台 一、民营电台新闻报道受到严厉管制:新闻审查与事后追惩。 二:三类民营广播电台:商业广播电台、教育广播电台与宗教广播电台。 共同特点:规模较小,受众面窄,节目类型单一。,第二章 中国(大陆)广播电视的发展第一节 民国时期广播事业的发展,抗日战争时期的无线广播电台 抗战期间的主要广播类型(P30),第二章 中国(大陆)广播电视的发展第一节 民国时期广播事业的发展,国民党广播事业的没落与崩溃 抗战结束后:民营电台发展惨淡,党营电台失去民心。 1949年国民党广播电台随国民党政权迁往台湾,更名为中国广播公司的中央广播电台实为国民党的官方广播电台。,第二章 中国(大陆)广播电视的发展第一节 民国时期广播事业的发展,第二章 中国(大陆)广播电视的发展第二节 人民广播事业的诞生与发展,人民广播事业的发展阶段,人民广播事业的诞生 1940年12月30日延安新华广播电台开始播音,这是中国共产党创办的第一个广播电台。这个日子被作为中国人民广播事业创建纪念日。,第二章 中国(大陆)广播电视的发展第二节 人民广播事业的诞生与发展,延安新华广播电台首播用的窑洞,建国初期的我国广播事业1943年3月以来的3次更名建国初期,中央对人民广播事业的改造措施,第二章 中国(大陆)广播电视的发展第二节 人民广播事业的诞生与发展,建国初期的我国广播事业,第二章 中国(大陆)广播电视的发展第二节 人民广播事业的诞生与发展,1949年,中共中央决定成立中央广播事业管理处,领导并管理全国广播事业。广播从此脱离新华社成为独立的宣传系统。 1949年12月5日,北平新华广播电台正式定名为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当时全国有49座对国内的广播电台,总功率为138千瓦,其中中央台为78千瓦,地方电台为60千瓦。,改革开放之前的广播事业:波折的发展历程 1950-1965,初步发展时期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陆续开办了一批在全国有重大影响并延续至今的节目,如各地人民广播电台联播节目、首都报纸摘要(后掰成新闻和报纸摘要)、小喇叭等。 1954年还开办了对台湾的广播节目。,第二章 中国(大陆)广播电视的发展第二节 人民广播事业的诞生与发展,改革开放之前的广播事业:波折的发展历程 1950-1965,初步发展时期 1958年5月,北京电视台开办电视新闻节目图片报道; 1958年5月29日,播出第一个少儿节目两个笨狗熊(木偶戏); 1958年6月1日,播出自拍的第一条新闻片,报道红旗杂志创刊; 1958年6月15日,直播第一个电视剧一口菜饼子; 1958年7月,播出自拍的第一个专题性纪录片英雄的信阳人民,第二章 中国(大陆)广播电视的发展第二节 人民广播事业的诞生与发展,改革开放之前的广播事业:波折的发展历程 1966-1967,挫折、停滞时期 高度意识形态化,政治功能压倒其他功能 技术上有所发展,第二章 中国(大陆)广播电视的发展第二节 人民广播事业的诞生与发展,改革开放以来广播事业的发展,第二章 中国(大陆)广播电视的发展第二节 人民广播事业的诞生与发展,中国电视的初创期(19581965),第二章 中国(大陆)广播电视的发展第三节 新中国电视事业的诞生与发展,(1)问世:,20世纪30年代,(2)概况:,1958年,北京电视台开始试播,标志着中国电视事业的诞生。,(3)现状(特点):,中国已经建成了从中央到地方、从对内到对外的多系列、多层次、多语种、多形态的广播电视传播网络,电视节目内容广泛、形式多样,民众的文化生活也更加丰富多彩。,第二章 中国(大陆)广播电视的发展第三节 新中国电视事业的诞生与发展,中央电视台的成立 我国1958年5月1日成立北京电视台,不久,改名为中央电视台,正式播出电视节目。1973年开办彩色电视节目。,第二章 中国(大陆)广播电视的发展第三节 新中国电视事业的诞生与发展,1958年10月1日,上海电视台试验播出,次年10月1日开始正式播出;1958年12月20日,哈尔滨电视台(现黑龙江电视台前身),中国电视的停滞期(19661976),第二章 中国(大陆)广播电视的发展第三节 新中国电视事业的诞生与发展,1970年重新进行中断了10年的彩色电视研究,确定我国的彩色电视采用PAL制式。1973年5月1日,北京电视台开始用国产设备试验播出彩色电视节目。5月26日,北京至上海微波传送彩色电视节目试验获得成功。8月1日,上海电视台试播彩色电视节目。10月1日,京、津、沪三城市进行彩色电视节目试传。,中国电视的恢复期(19771978),第二章 中国(大陆)广播电视的发展第三节 新中国电视事业的诞生与发展,1976年12月开始,一大批在“文化大革命”中被打入“冷宫”的优秀文化艺术节目、剧目和影片被解除禁锢,重新在广播电视中播出,使广播电视文艺在10年“文革”沉寂后开始复苏。 1978年5月1日,北京电视台改名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电视台(英文缩写为CCTV)。 1979年初,上海人民广播电台和上海电视台在国内率先恢复和播出商业广告。,中国电视的发展期(1979年至今),第二章 中国(大陆)广播电视的发展第三节 新中国电视事业的诞生与发展,1979年8月12日,中央电视台开办了沈力主持的为您服务节目,这是中央电视台最早的一个专题性栏目亮相荧屏。23多年来,为您服务第一个设立固定主持人;第一个在电视节目中介绍时装模特;第一个采用方阵比赛的节目形式;第一个让健美走进电视;第一个把涉及到法律的事件告诉观众;曾创下中央电视台的最高收视率。,最早的为您服务片头,中国电视的发展期(1979年至今),第二章 中国(大陆)广播电视的发展第三节 新中国电视事业的诞生与发展,1980年7月12日中央电视台观察与思考栏目开播,首次在电视荧屏上打出“主持人”字幕,被定为电视主持人节目的创办日和节目主持人的诞生日。该栏目开办的宗旨是:通过对具有普遍意义或群众关心的事件、问题或人物进行调查、采访、分析、评述,引起大家的思考。,中国电视的发展期(1979年至今),第二章 中国(大陆)广播电视的发展第三节 新中国电视事业的诞生与发展,1980年7月12日观察与思考栏目推出的第一个节目北京居民为什么吃菜难就以老百姓关心的社会热点问题为话题,主持人和采访记者、编辑同为一个人,在演播室出镜,面对面地与观众交流(播出的节目中穿插有到新闻事件现场调查采访、发表议论的声画内容),并第一次以“主持人”身份出现在电视屏幕。,中国电视的发展期(1979年至今),第二章 中国(大陆)广播电视的发展第三节 新中国电视事业的诞生与发展,电视剧由复苏走向昌盛:1979年国产电视剧仅为10多部、1980年突破100部电视剧、1982年国产电视剧超过300部(集)、1983年为502部、1986年为2500部。 继1958年我国第一部电视剧一口菜饼子(第一部直播电视剧)之后,自1979年起我国电视剧制作真正开始起步,其中比较著名的有:乔厂长上任记 单本剧 1980年新岸 单本剧 1981年敌营十八年九集连续剧(第一部连续剧)1981年,中国电视的发展期(1979年至今),第二章 中国(大陆)广播电视的发展第三节 新中国电视事业的诞生与发展,1958年的6月15日,就在中国的第一座电视台北京电视台(也就是央视前身)实验广播的一个半月后,第一部“中国制造”的电视剧完成了从拍摄到播出的全过程。 中国的电视剧是从单本片时代开始的。所谓单本片,就是不分集、一次性讲述完整故事的电视剧,有点类似现在的电视电影。而中国电视剧历史上的“第一部”是名为一口菜饼子的黑白电视剧,全长仅20分钟。根据同名短篇小说改编的一口菜饼子,讲的是一个忆苦思甜的故事。位承受生活重压的母亲,为救女儿省下仅有的一口菜饼子,最后死在旧社会的饥寒交迫中。,中国电视的发展期(1979年至今),第二章 中国(大陆)广播电视的发展第三节 新中国电视事业的诞生与发展,1981年导演王扶林执导了中国第一部电视连续剧敌营十八年,剧中塑造的革命者形象受到强烈批评,因为其中的中共地下党员竟然是靠“美男计”来获得情报的!在当时人看来这简直是歪曲污蔑!今天看来,敌营十八年不仅拉开了中国电视连续剧的大幕,而且也开启了中国电视剧娱乐化的先声。,中国电视的发展期(1979年至今),第二章 中国(大陆)广播电视的发展第三节 新中国电视事业的诞生与发展,1983年召开的第十一届全国广播电视工作会议,制定了中央、省、市(地)、县四级办广播、电视,四级混合覆盖的广播电视事业建设方针,全国广播电台和电视台的数量大幅增加。,第二章 中国(大陆)广播电视的发展第三节 新中国电视事业的诞生与发展,1992年邓小平同志南巡讲话之后,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广播电视界改革创新的进取精神和热情空前高涨。 栏目细化 新闻优势 市场机制,第二章 中国(大陆)广播电视的发展第三节 新中国电视事业的诞生与发展,1999年11月,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信息产业部和广电总局有关文件,要求停办四级办台,促成“有线”与“无线”合并。经过一段时间的“治滥治散”,收到了积极的成效。,第二章 中国(大陆)广播电视的发展第三节 新中国电视事业的诞生与发展,改革开放以来电视事业的发展电视广播规模扩大四级办台、混合覆盖电视台数量节目套数及播出时间均大幅增加 广电集团化,第二章 中国(大陆)广播电视的发展第三节 新中国电视事业的诞生与发展,改革开放以来电视事业的发展电视广播规模扩大四级办台、混合覆盖 第十一次全国广播电视工作会议决定,在事业建设上实行“四级办广播、四级办电视、四级混合覆盖”的方针。 即除了中央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两级办广播电台和电视台以外,凡是条件具备的省辖市、县,也可以根据当地的需要和可能开办广播台和电视台。除了转播中央和省的广播和电视节目外,可以播出自办的节目,覆盖各市县。,第二章 中国(大陆)广播电视的发展第三节 新中国电视事业的诞生与发展,改革开放以来电视事业的发展电视广播规模扩大四级办台、混合覆盖 1983年,在第十一次全国广播电视工作会议召开以前,我国实行的是四级办广播(中央、省、市三级办无线广播,县办有线广播)、两级办电视、分级覆盖的方针。 其弊端在于: 中国地域辽阔、地形复杂,由中央和省两级来实现广播电视覆盖十分困难,特别是资金投入过大,单靠国家财力远远无法满足需求。市县两级自办电视的愿望强烈,却又得不到决策部门的支持,控制很严。,第二章 中国(大陆)广播电视的发展第三节 新中国电视事业的诞生与发展,改革开放以来电视事业的发展电视广播规模扩大四级办台、混合覆盖 “四级办”事业建设方针的确立背景: a、地方自主权扩大,机动财力增加,自筹资金发展广电事业的积极性提高; b、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制,农民经济条件改善,他们迫切要求听广播看电视,发展农村的广播电视势在必行。 c、中央决定,在经济发达地区以中心城市带动农村,逐步实行市领导县的体制。这一改革激发了中等城市办广播电视的积极性。,第二章 中国(大陆)广播电视的发展第三节 新中国电视事业的诞生与发展,改革开放以来电视事业的发展电视广播规模扩大四级办台、混合覆盖 “四级办”事业建设方针的激励效应 由于市县两级党委、政府可以使用广播电视这个强有力的宣传工具,因而增加了对广播电视事业的投入和支持力度,从而大大加速了广电事业的发展,扩大了广播电视的覆盖。 1983年到1988年,全国普遍兴起办广播、办电视的热潮,广播电台、电视台的递增幅度平均每年在30%以上。,第二章 中国(大陆)广播电视的发展第三节 新中国电视事业的诞生与发展,改革开放以来电视事业的发展电视广播规模扩大四级办台、混合覆盖 “四级办”事业建设方针的负面效应: 大量的重复制作、重复播出、重复覆盖导致了重复投入,增大了支出成本,造成了很大的社会浪费。各级电视台之间的无序竞争,相互瓜分观众群,致使覆盖效益降低。个别小台为维持生计,从音像市场购买廉价的海外影视剧,乱播滥放,对中央电视台和省级电视台主频道的主导地位造成冲击,“散”、“乱”成为20世纪90年代电视事业发展的一个严重障碍。,第二章 中国(大陆)广播电视的发展第三节 新中国电视事业的诞生与发展,改革开放以来电视事业的发展电视广播规模扩大电视台数量节目套数及播出时间均大幅增加,第二章 中国(大陆)广播电视的发展第三节 新中国电视事业的诞生与发展,改革开放以来电视事业的发展电视广播规模扩大 广电集团化广播电视机构在传媒市场化的进程中出于市场扩张或竞争的需要,通过改制、新建、资产兼并、股权运作或相关协议等方式,由传统的事业体制向多种经营方式的市场化主体转化的过程。广电集团化是市场机制下运作的媒体做大做强的必经之路。,第二章 中国(大陆)广播电视的发展第三节 新中国电视事业的诞生与发展,改革开放以来电视事业的发展电视制作条件与传播手段的进步ENG技术的普及 电子新闻采集技术,使用便携式的摄像、录像设备来采集电视新闻。制播技术改善有线电视(CATV)发展卫星转播应用扩大数字新媒体技术的普及,第二章 中国(大陆)广播电视的发展第三节 新中国电视事业的诞生与发展,改革开放以来电视事业的发展电视制作条件与传播手段的进步ENG技术的普及 电子新闻采集技术(Electronic News Gathering),使用便携式的摄像、录像设备来采集电视新闻。,第二章 中国(大陆)广播电视的发展第三节 新中国电视事业的诞生与发展,改革开放以来电视事业的发展电视制作条件与传播手段的进步有线电视(CATV)发展 有线电视是经电缆或光缆组成传输分配线路,将电视节目直接传送给用户接收机的一种区域性电视广播方式。,第二章 中国(大陆)广播电视的发展第三节 新中国电视事业的诞生与发展,改革开放以来电视事业的发展播出节目的内容与形式更加丰富新闻、纪实类节目的发展综艺节目发展繁荣电视剧生产逐步走向繁荣,引进海外成功电视剧,同事也存在诸多问题。体育类节目发展购买海外节目模式版权实行重新制作开发出现新兴的电视节目类型电视参与:与受众互动成为常态,早期的香港无线电广播 香港无线电广播社(Hongkong Society of Radio) 1928年6月30日,GOW广播电台的开播日,被认定是香港电台的成立纪念日。,第三章 我国港澳台地区广播电视的发展第一节 香港地区声音广播的发展与现状,香港电台:RHK到RTHK,第三章 我国港澳台地区广播电视的发展第一节 香港地区声音广播的发展与现状,香港地区的其他广播服务,第三章 我国港澳台地区广播电视的发展第一节 香港地区声音广播的发展与现状,香港地区的主要电视机构,第三章 我国港澳台地区广播电视的发展第二节 香港地区电视的发展与现状,香港地区的主要电视机构电视广播有限公司(TVB) 又称无线台,现为香港最大的商业电视机构。下设翡翠(中文)台和明珠(英文)台。 涉足节目发行、收费电视、音乐、电影、出版等行业,现为全球最大的华语商营传媒之一。 香港大众文化的组成部分也是世界认识香港的窗口。,第三章 我国港澳台地区广播电视的发展第二节 香港地区电视的发展与现状,香港免费频道,以及诸多卫星频道、海外频道(亚太区诸频道、欧美区诸频道、台湾区诸频道),香港地区的主要电视机构,第三章 我国港澳台地区广播电视的发展第二节 香港地区电视的发展与现状,TVB的重要电视节目 TVB经典节目之TV电视剧: TVB经典节目之选秀盛会: TVB经典节目之慈善晚会: TVB经典节目之游艺节目: TVB经典节目之音乐节目: TVB经典节目之儿童节目: TVB经典节目之台庆节目:,第三章 我国港澳台地区广播电视的发展第二节 香港地区电视的发展与现状,香港地区的主要电视机构亚洲电视(香港)有限公司(aTV) 又称亚视、亚记,它是香港第一间电视台。前身是“丽的映声”(有线)及“丽的电视”。1973年改为免费无线收视,1982年更名为“

    注意事项

    本文(当代广播电视概论(复习版)ppt课件.ppt)为本站会员(牧羊曲112)主动上传,三一办公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办公(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

    三一办公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