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办公! | 帮助中心 三一办公31ppt.com(应用文档模板下载平台)
三一办公
全部分类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
  • 建筑/施工/环境>
  • 毕业设计>
  • 工程图纸>
  • 教育教学>
  • 素材源码>
  • 生活休闲>
  • 临时分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办公 > 资源分类 > PPT文档下载  

    第四章植物营养与施肥的基本原理ppt课件.ppt

    • 资源ID:1401438       资源大小:16.19MB        全文页数:103页
    • 资源格式: PPT        下载积分:16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6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第四章植物营养与施肥的基本原理ppt课件.ppt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部分,土壤肥料学通论,第一节植物体内的营养元素,第五节如何合理施肥,第四节施肥的基本原理,第二节植物对养分的吸收,第三节影响植物吸收养分的条件,第四章 植物营养与施肥的基本原理,教学要求,1.掌握植物必需营养元素的判断标准和分组;2.掌握植物根系对养分的吸收、根外器官对养分的吸收;3.了解影响植物吸收养分的条件;4.掌握施肥的基本原理;5.了解施肥技术。,主要参考书目,土壤肥料学通论(沈其荣主编)土壤植物营养学原理和施肥(鲁如坤主编)作物营养与施肥 (浙江农大主编)植物营养原理 (史瑞和主编)植物营养学(中国农大,南京农大)植物营养原理(严小龙、黎秀彬),1.1 为什么要施肥? 1.2 肥料的起源与发展 1.3 肥料有哪些作用? 1.4 肥料的负效应有哪些? 1.5 营养元素的迁移、转化和再利用,绪 论,We have to properly “feed” plants before we can feed ourselves.,植物的生长需要吸收土壤养分 植物的收获要带走部分土壤养分,土壤肥力下降土壤结构改变,需要养活更多的人口需要用更少的土地生产出数量更多和品质更优的食品,未来的挑战,肥料是必需的!,肥料养活了整个世界不争的事实 但肥料的使用是不平衡的存在的问题,1.1 为什么要施肥?,植物是人(动物)的粮食 肥料是植物的粮食,1.2 肥料的起源与发展,农业生产中肥源发展进程,19世纪中叶,李比希,矿质营养学说,养分归还学说,粮食增产与化肥施用的关系图,1.3 化肥有哪些作用?,1. 增加产量,改善品质;,-B,2. 培肥土壤3. 发挥良种的增产潜力 4. 补偿耕地不足5. 增加有机肥量6. 发展经济作物、森林和草原的物质基础,例:良种和地方种小麦对养分吸收的差异,1.4 肥料的负效应有哪些?,不合理的施肥产量降低; 不合理的施肥农产品的质量下降; 不合理的施肥环境污染; 合理的施肥温室气体;,秸秆还田,排泄物,1.5 营养元素的循环、迁移和再利用,植物营养与施肥与人类是息息相关的,具有高营养价值的食品是人类健康的最基本的物质条件合理的植物营养与施肥是实现人类健康的最基本的手段,第一节 植物体内的营养元素(植物体的组成成分),一、元素组成,黄瓜中水分与固形物的比较,二、植物必需营养元素的标准及种类(一) 标准 (Arnon & Stout, 1939) (定义)这种元素对所有高等植物的生长发育是不可缺少的。如果缺少该元素,植物就不能完成其生活史必要性这种元素的功能不能由其它元素所代替。缺乏这种元素时,植物会表现出特有的症状,只有补充这种元素后症状才能减轻或消失专一性这种元素必须直接参与植物的代谢作用,对植物起直接的营养作用,而不是改善环境的间接作用直接性(二) 种类和含量目前已确认的有16种,17种必需营养元素:大量营养元素:C、H、O、N、P、K中量营养元素:Ca、Mg、S微量营养元素:Fe、Mn、Cu、Zn、 Mo、B、Cl、Ni,肥料三要素 three essentials of fertilizer,N、P、K,有益元素 beneficial element,为某些植物正常生长发育所必需,或对某些植物生长有促进作用。,Na、Si、Co、Ni、Se,硅对水稻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三、必需营养元素间的相互关系1. 同等重要律植物必需营养元素在植物体内的 数量不论多少都是同等重要的生产上要求:平衡供给养分2. 不可代替律植物的每一种必需营养元素都有 特殊的功能,不能被其它元素所 代替生产上要求:全面供给养分,一、根系对养分的吸收二、根外器官对养分的吸收三、养分在植物体内的运转和利用,第二节 植物对养分的吸收,Root hairs,Municlage,Root hairsot,Lateral roots,Root cap,1.根吸收养分的部位,离根尖10cm以内根吸收养分最多。,2. 根吸收养分形态,气态 CO2、O2、H2O离子态 阴、阳离子分子态 氨基酸、尿素,3. 土壤养分向根部迁移的方式 4. 根对养分吸收的方式,截获(root interception)扩散 (diffusion)质流 (mass flow),被动吸收 (passive uptake)主动吸收 (active uptake),被动吸收: 又称非代谢吸收,是一种顺电化学势梯度的吸收过程,不需消耗能量。,特点: 1. 顺电化学势梯度 2. 没有选择性 3. 不消耗能量,被动吸收 离子交换,主动吸收: 养分离子逆电化学势梯度进入植物细胞内的现象。它需要消耗生物代谢能量。,特点: 1. 逆电化学势梯度 2. 高度选择性 3. 消耗能量,主动吸收 载体学说,二、根外器官对养分的吸收,机理特点影响根外营养效果的因素,一般认为,叶面施肥的原理是养分通过叶片角质层和气孔,进入细胞;但最近研究表明,可能使养分离子通过角质层上的裂缝和从表层细胞延伸到角质层的外质连丝,进入细胞,外质连丝是一种不含原生质的纤维孔隙,能使细胞原生质与外界直接联系,这种外质连丝能做为角质膜到达表皮细胞原生质膜的一条通路。,仙人掌表面向内凹陷的气孔,表面,横切面,胞间连丝作为一种细胞质结构将相邻的细胞连系起来形成植物的共质体。,1. 快2. 强3. 省,缺铜土壤上叶面施铜对小麦生长和产量的影响,1.溶液的组成,不同溶液组成叶片吸收速度不同KClKNO3 KH2PO4尿素其它N肥,在不引起伤害的前提下养分进入叶片的速度和数量随浓度升高而升高大量元素 0.22%微量元素 0.010.2%,2. 溶液浓度及pH,如供给A+,则pH应微碱性,溶液pH,如供给A-,则pH应微酸性,在中性范围内,3.叶片,叶片类型,叶片结构,双子叶植物,单子叶植物,4. 溶液湿润叶片的时间,最好要使叶片在30min到1h内保持湿润选在晴天傍晚无风的天气下进行3. 湿润剂或表面活化剂,5.喷施部位及次数,移动性强的元素 N、K、Na能移动的元素 P、Cl、S难移动的元素 微量元素,关键时期喷一次,喷2-3次,喷在新叶,养分的运输方向横向运输横向运输主要指养分由根表皮经皮层、内皮层到中柱层(导管)的运输过程。质外体和共质体是根部横向运输水分和养分的重要通道。纵向运输纵向运输是指离子在木质部或韧皮部内从根向地上部分或从地上部分向根系的运输。纵向运输也称为长距离运输。,运输,短距离运输:表皮 皮层 中柱 (横向运输过程),长距离运输:周身维管系统,木质部运输韧皮部运输,横向运输,纵 向 运 输,叶片中形成的同化物以及再利用矿物质,筛管,植物其它部位,养分及同化物,导管或管胞,地上部,养分的重新分配与利用,根系所吸收的养分在植物体内的分布是不均衡的。植物体内的养分可以重新分配,称养分的再分配。,矿质元素重新分配的难易程度,再利用程度强的元素指通过韧皮部而运转的离子,元素可由老叶向新叶转移,缺素症由老叶开始。N P K Mg Cl再利用程度较差的元素其缺素症,出现在幼叶上,现在完全展开的叶片或老叶片上。 S Zn Cu Mn Fe Mo难于再利用的元素主要在木质部由下往上随蒸腾液流而运输,出现在顶叶和新叶。Ca B,缺氮,缺磷,缺钾,缺钙,形态特征生理生化特性 生育特点,内因,第三节 影响植物吸收养分的条件,外因(环境因素),光照温度水分和通气条件(Eh)酸碱度离子浓度离子间的相互作用,光照是植物养分吸收与同化的原动力。,蒸腾作用能量酶的诱导和代谢途径,030范围内,温度升高,吸收养分速度加快,最适土壤温度 1525,养分的释放、迁移和植物吸收养分与水有关。,H影响,土壤中养分的有效性植物对养分的吸收,PO43-,微量元素的有效性,土壤pH,5 6 7 8,Zn、Fa、B、Mn、Cu,Mo,微量元素的有效性和土壤pH的关系,最适pH范围 6.57.0,酸性介质有利于植物吸收阴离子碱性介质有利于植物吸收阳离子,离子拮抗作用: 介质中某一离子的存在能抑制另一离子的吸收离子协助作用: 介质中某一离子的存在能促进另一离子的吸收,第四节 施肥的基本原理,养分归还学说 最小养分律 报酬递减律 因子综合作用律,土壤中矿物质是一切绿色植物唯一的养料,植物矿物质营养学说,意义: 理论上,A. 否定了当时流行的“腐殖质学说”,说明了植物营养的本质;B. 是植物营养学新旧时代的分界线和转折点;C. 使维持土壤肥力的手段从施用有机肥料向施用无机肥料转变有了坚实的基础 实践上,促进了化肥工业的创立和发展;推动了农业生产的发展。,施肥的基本原理,养分归还学说,为恢复地力和提高作物单产,通过施肥把作物从土壤中摄取并随收获物而移走的那些养分归还给土壤的学说。Justus Liebig,不同植物的营养元素归还比例,养分归还方式: 有机肥料;无机肥料。配合施用则可取长补短,增进肥效,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正确之路。,意义:对恢复和维持土壤肥力有积极作用,最小养分律(木桶理论),植物产量受土壤中某一相对含量最小的有效性因子制约的规律。,最小养分随条件而变化的示意图,最小养分会随条件变化而变化,意义:指出作物产量与养分供应上的矛盾,表明施肥要有针对性,应合理施肥。,报酬递减律,在其它生产条件相对稳定的前提下,随施肥量的增加而单位肥料的作物增产量却呈递减的趋势。,1. 作物丰产是光照、温、水、养分、空气等综合作用的结果;2. 利用因子间的交互效应提高肥效是因子综合作用律的特点;意义:施肥只是综合因子中起重要作用的一项技术措施;把任一因子孤立起来是不对的;施肥与灌溉结合、施肥与良种结合以及营养元素的配合等已成为不增加施肥量也能增产的有效途径,5. 综合因子作用律,肥料的含义与种类 肥料的生产和消费情况概述,第五节 如何合理施肥?,1. 肥料的含义与种类,1.1 含义:直接或间接供给植物所需养分,改善土壤性状,以提高作物产量和改善产品品质的物质。,1.2 来源:人类生存环境中的资源; 生活和生产的废弃物 例如:鸡粪、猪粪、牛粪、桔杆、中药渣、酒糟、土豆、山芋淀粉渣等、用作肥料的秸秆;菇渣;CaO等,1.3 分类和种类:按组分分:有机肥和无机肥(矿质肥)按来源分:农家肥和商品肥按主要作用分:直接肥和间接肥按肥效快慢分:速效肥和迟效肥,有机肥料:养分释放速度慢,肥效长,提高土壤肥力 “中药”;化学肥料:无机肥料;养分释放速度快,肥效短,直接吸收 “西药”;,无机肥料 化肥 有机肥料,单体肥料 (N、P、K)复混肥料有机肥 (农家肥)绿肥,肥料,(一) 传统施肥方法特点:把肥料施入土壤,补给作物最缺的养分,通常是土壤缺什么养分就施什么肥料。一般根据施用时期的不同分为基肥、种肥和追肥三种施肥方式及其相应的施肥方法。,施肥方法,传统施肥方法,(二) 现代施肥方法1. 喷施多元微肥2. 喷施多功能叶面肥3. 灌溉施肥:喷灌、滴灌4. 二氧化碳施肥,现代施肥技术 喷 灌,果 园,草 坪,菜 园,施 肥,土壤施肥 根外施肥,肥料种类的确定施肥量确定施肥时间施肥方法,肥料种类的确定,生理酸性(碱性)肥料 养分元素的有效性 茬口,计划产量的养分需求总量,土壤供肥量,肥料的养分含量,肥料利用率,3.2 施肥量确定,例:p163,1. 植物营养临界期定义:是指营养元素过少或过多或营养元素间不平衡,对植物生长发育起着明显不良影响的那段时间,3 施肥时间的确定,植物营养最大效率期,定义:是指营养物质在植物体内能产生最大效能的那段时间。 特点:这一时期,作物生长迅速,吸收养分能力特别强,如能及时满足作物对养分的需要,增产效果将非常显著。,基肥种肥追肥,施肥时期(种类),撒施条施穴施分层施肥随水浇施根外追肥环状和放射状施肥,施肥方法,4 施肥的方法,表 施肥方法及其相应的施肥方式,小 结:,同等重要和不可替代律 有益元素 被(主)动吸收 协助(拮抗)作用 肥料 肥料三要素 基肥、种肥、追肥 最小养分律报酬递减律 植物营养临界期 肥料最大效率期 生理酸(碱)性肥料1.确定必需营养元素的三条标准2.掌握根对养分的吸收特点及影响因素3.根外营养的特点极其影响因素4.植物营养的阶段性对施肥有何指导意义?5.如何理解营养元素在植物营养中地位是同等重要、但在农业生产中的重要性差异却很大?,作业,P167 4 5 64.如何根据报酬递减原理,分析施肥的经济效益和增产效益?5.植物营养的阶段性对施肥有何指导意义?6.要根据哪些环境特点进行合理施肥?,

    注意事项

    本文(第四章植物营养与施肥的基本原理ppt课件.ppt)为本站会员(小飞机)主动上传,三一办公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办公(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

    三一办公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