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办公! | 帮助中心 三一办公31ppt.com(应用文档模板下载平台)
三一办公
全部分类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
  • 建筑/施工/环境>
  • 毕业设计>
  • 工程图纸>
  • 教育教学>
  • 素材源码>
  • 生活休闲>
  • 临时分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办公 > 资源分类 > PPT文档下载  

    肌力训练完整ppt课件.ppt

    • 资源ID:1395252       资源大小:15.40MB        全文页数:281页
    • 资源格式: PPT        下载积分:16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6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肌力训练完整ppt课件.ppt

    1,肌力训练Muscle Strength Exercise,2,提纲,讲述:概述肌力训练的原理肌力训练的生理作用肌力训练的基本原则肌力训练的选择性原则肌力训练的方法分类肌力训练的常用方法肌力训练的注意事项,自学:上肢肌群肌力训练方法下肢肌群肌力训练方法躯干肌群肌力训练方法,3,(一)概述,4,1、定义,肌力(Muscle strength)指肌肉收缩所能产生的最大力量。,5,2、肌力的直接影响因素,肌肉横截面积肌肉初长度运动单位募集及释放速率肌纤维走向杠杆效率,6,肌肉横截面积,每条肌纤维横断面积之和为肌肉的生理横断面积。肌肉的横截面表明了肌肉中肌纤维的数量和肌纤维的粗细,因而可反映肌肉的发达程度。单位生理横截面积所能产生的最大肌力称为绝对肌力。肌肉的横截面积越大,肌肉收缩所产生的力量也越大。,7,8,肌肉的初长度,肌力的产生也有赖于肌肉收缩前的初长度。肌肉的弹性特点决定其在生理限度内具有适宜的初长度,则收缩产生的肌力较大。一般认为肌肉收缩前的初长度为其静息长度的1.2倍时,产生的肌力最大。,9,运动单位募集及释放速率,运动单位的激活及其释放速率被认为是与肌力相关的重要因素之一。在肌肉开始负荷时,即需要募集一定量的运动单位;随着负荷的增加,则需要募集更多的运动单位。当负荷仍然增大时,运动单位释放速率则较释放的运动单位数量更为重要,此时,释放速率是形成肌力更为重要的机制。,10,肌纤维走向,11,12,杠杆效率,13,3、肌力的间接影响因素,肌肉的功能状况肌肉的收缩方式及收缩速度中枢和外周神经调节个体状况,14,肌肉内部功能状况,肌肉内部功能状况也直接影响肌力降低肌肉的收缩能力缺氧酸中毒增强肌肉的收缩能力钙离子肾上腺素,15,肌肉的收缩方式,肌肉生理收缩包括等张收缩和等长收缩两大形式。不同收缩形式的最大肌力有所不同 。,16,收缩速度,是影响肌力的重要因素之一。肌肉收缩速度越低,运动单位的募集机会就越大。在等速向心收缩低角速度测试时产生较大力矩值的结果即为此证据。,17,中枢和外周神经调节,产生肌力的神经生理机制包括募集纤维类型的选择、中枢神经系统对运动神经元的抑制、运动单位的同步性、冲动传导及中枢神经系统的发育等。因此,肌力的大小与中枢神经系统和外周神经系统的调节密不可分 。,18,个体状况,肌力的大小与个体状况(如年龄、性别、健康水平、心理因素等)有关。一般在2030岁时个人的肌力水平达到峰值。女性的肌力近似为同龄男性的2/3,男性肌力通常与男性激素有关 。,19,4、肌力下降的原因,年龄增加废用性肌肉萎缩神经系统疾病肌原性疾病,20,年龄增加,20岁后随年龄增加肌力逐渐下降,下肢较上肢下降更快。,21,废用性肌肉萎缩,制动及无功能状态所产生的以生理功能衰弱为主要特征的综合征主要表现为废用性肌肉萎缩。完全卧床下,肌力每周减少10%15%,每天减少1%3%。如卧床休息35周,肌力即可减少一半。肌肉也出现萎缩,股四头肌和踝背伸肌尤为明显,肌肉容积缩小、肌肉松弛;通过适当运动训练,肌肉容积可复原。,22,神经系统疾病,中枢神经系统疾病脑血管病、脑瘫脊髓损伤.周围神经系统疾病周围神经损伤,23,肌原性疾病,肌营养不良进行性肌营养不良主要表现为四肢近端与躯干的肌力下降与肌肉萎缩。多发性肌炎主要为四肢近端肌群、颈屈曲肌群、咽喉肌群等。,24,独立概念-开链运动或闭链运动,开链运动:指运动轴的近端固定,远端活动的运动方式,有利于进行特定肌肉的力量训练,例如手握哑铃进行肱二头肌训练。闭链运动:指运动轴的远端固定,近端活动的运动方式,有利于运动轴各肌肉的协同性力量训练,例如下蹲运动训练对股四头肌、腘绳肌、胫前肌、小腿三头肌、臀大肌、髂腰肌等的综合力量训练。,25,(二)原理,26,1、肌肉适应性改变,肌力训练的作用并非是肌纤维的增加,主要是使肌肉产生适应性变化,并由此增强肌力。肌肉的适应性变化包括:使肌肉的形态结构变得更加发达、完善,同时肌肉功能也可获得改善。肌肉体积增大,肌纤维增粗收缩蛋白、肌红蛋白、酶蛋白增加ATP、热能含量和糖原储备增加毛细血管密度增加,结缔组织量也增多,27,2、超量恢复,训练时和训练后肌肉的即时变化为疲劳和恢复的过程。训练后肌肉出现疲劳时,肌肉收缩力量、速度和耐力均明显下降,能源物质等也有所消耗,通过一定时间休息使生理功能逐渐恢复、消耗的能源物质得以补充。在恢复到训练前水平后,可出现一个超量恢复阶段,即各项指标继续上升并超过训练前水平。,28,如果下一次肌力训练在前一次训练后的超量恢复阶段内进行,那么就可以该超量恢复阶段的生理生化水平为起点,使超量恢复叠加和巩固起来,实现肌肉形态及功能的逐步发展。因此,超量恢复是肌力训练的生理学基础。,29,肌肉练习引起肌疲劳适宜的练习频度,练习,疲劳恢复,超量恢复,原有功能形态水平,形态功能变化,30,超量恢复原理,31,增强肌力的方法,主动训练是增强肌力的唯一方法!在神经支配能力不改变的前提下,肌肉力量的提高不可能超过1级。,32,(三)生理作用,33,防治失用性肌萎缩,特别是肢体制动后的肌萎缩。防治因肢体创伤、炎症时疼痛所致的肌萎缩。促进神经系统损害后的肌力恢复。帮助维持肌病时的肌肉舒缩功能。,34,调整肌力平衡,对脊柱侧弯、平足等骨关节畸形起矫治作用。增强躯干和腹背肌力平衡,改善脊柱排列及应力分布,增加脊柱稳定性,防治脊柱疾病。,35,改善原动肌与拮抗肌之间的平衡,以促进关节的动态稳定性,防止负重关节的退行性改变。增强腹肌和盆底肌训练对防治内脏下垂、改善呼吸及消化功能有一定意义。,36,(四)基本原则,施加适当阻力过量负荷原则反复训练适度疲劳选择适当运动强度,37,1、施加适当阻力,为使肌力增强,训练必须给予一定的阻力,无阻力状态下的训练不能达到增强肌力的目的。阻力可来自于肢体的重量、肌肉运动时外加的阻碍力量等。阻力通常施加在训练肌肉远端附着部位,方向总是与肌肉收缩使关节发生运动的方向相反。具体方法是:在活动范围的起始和终末施加最小的阻力,中间最大;达到足以使患者发挥最佳能力,但又不过大而阻止患者完成活动的阻力水平;施加的阻力应根据患者肌力改善的情况逐渐增大 。,38,2、过量负荷原则,即过量负荷原则,即训练时施加的阻力负荷应适当超过患者现有的活动水平,并保证超过一定的时间,否则就达不到改善肌力的目的。训练强度训练时间训练频率训练间期收缩方式,39,训练强度,常用最大肌力的比例(%)或相对1RM(1 repetition maximum)或10RM(10 repetition maximum)的比例为患者选择适度的训练强度。1RM(一次抗阻力运动的最大值):指受试者仅能完成一次全关节活动范围的最大抗阻力重量。训练时,以1RM为基准作等长训练,一日一次,每周测定一次1RM,再逐渐增加运动的负荷量。 10RM(10次抗阻力运动的最大值) 指受试者能连续运动十次,所能对抗的最大阻力。如果超过这个重量就做不了10次,此极限重量可作为基准。每周测定一次10RM,逐渐增加重量。,40,训练时间,主要包括肌肉收缩时间和运动时间。肌肉收缩时间常用于等长收缩的训练,即训练时,若肌肉收缩时间短,则训练的强度需较大;反之,若需要肌肉收缩较长时间,则训练的强度可以较小。运动时间是指一次训练所需要的时间。,41,训练频率,频率是指一次训练中肌肉收缩的次数(收缩频率)以及每日、每周、每月的训练次数(训练频率)。肌肉收缩频率是收缩时间加上休息时间除以运动时间。频率越高则训练效果越好,原则上每周3次的肌力增强训练就有较好的训练效果。,42,训练间期,训练间期与训练效果有明显的作用。刚开始进行训练时,有肌力的增加,但未见肌肉横断面积有任何增加,训练40天后,可见肌肉的横断面积随着增加。,43,肌肉收缩的方式,肌肉收缩方式不同,如:离心性、向心性、等长性收缩方式等,选择的训练方法也不同。,44,3、反复训练,为了达到增强和巩固肌力水平的目的,必须进行多次的重复收缩训练,而非单次收缩。一般仅在患者合并存在疼痛性关节疾病或肌腱炎等情况时,训练的次数才可有所减量。,45,4、适度疲劳,根据超量恢复原理,肌力训练会引起一定的肌肉疲劳,因为无明显的肌肉疲劳也无超量恢复出现,肌力训练也难以取得明显效果。过于疲劳,例如由于前次的训练引起无力、疼痛或不愿再进行原有或新的运动训练,则会极大地影响训练效果。对于肌力训练而言,疲劳的标志为肌力不增加反而减退、运动速度减慢、运动幅度下降、运动协调性明显降低、患者主诉疲乏劳累。,46,因此,肌力训练要特别注意掌握适宜的训练频度,尽量使后一次训练在前一次训练后的超量恢复阶段内进行。训练间隔太短时,肌肉疲劳尚未完全恢复,继续训练将加重疲劳,以致引起肌肉劳损;间隔太长时,超量恢复已消退,就无从积累而无法使肌肉收缩力增强。一旦出现疲劳现象,原则上应停止训练。,47,5、选择适当运动强度,肌收缩强度相当于最大收缩强度40%时,运动单位募集率较低,主要募集型肌纤维,对增强耐力有效;收缩强度增加时募集率增高,a型、b型肌纤维也依次参与收缩,对增强肌力有效。故应根据需要选用不同收缩强度进行,48,肌力训练时,并非需要同时满足上述所有的原则,但阻力原则和超量负荷原则是必须的,其余可视具体情况而定。若能同时满足以上全部原则为更佳。,49,(五)肌力训练方法选择原则,50,1、选择原则,按肌力选择即在肌肉功能测试的基础上,根据现有肌力水平来选择肌力训练方式。按肌肉收缩形式选择根据患者自身的特点,利用不同肌肉收缩形式的优点、避免不同肌肉收缩形式的缺点,也是选择适合患者训练方法的原则。,51,2、0级肌力,电刺激:延缓肌萎缩的发生。传递神经冲动的训练:主观努力,试图引起瘫痪肌肉的主动收缩,此时大脑皮质运动区发放的神经冲动,通过脊髓前角细胞向周围传递,直至神经轴突再生达到瘫痪肌群。这种主观努力,可以活跃神经轴突流,增强神经营养作用,促进神经本身的再生。传递神经冲动的训练可与被动运动结合进行。,52,3、12级肌力,肌肉电刺激疗法:此时由于肌肉已有随意的肌电活动,因此既可以进行肌电反馈训练,也可使用肌肉电刺激法训练。肌电反馈训练和肌肉电刺激相结合,有可能取得较好疗效。主动-辅助训练:在肌肉主动收缩的同时施加外力帮助,以便完成大幅度的关节运动。注意应强调主观用力,仅给予最低限度的助力,避免以被动运动替代助力运动。,53,4、2级肌力,辅助-主动运动:减除重力负荷的主动训练。可用带子悬挂肢体,或把肢体放在敷有滑石粉的光滑平板上,在水平面上运动,或在温水浴中运动,利用水的浮力消除部分肢体自身的重力,使训练易于完成。,54,55,56,5、34级肌力,由主动训练进展到抗阻训练。对抗较大阻力进行收缩,可增加运动单位募集率,从而提高训练效果。使肌肉对抗它所能承受的最大阻力而竭尽全力进行收缩训练者,称为最大收缩训练。以低于最大阻力(如80%、60%、40%最大阻力等)进行训练,称为次大收缩训练。,57,58,6、按肌肉收缩形式选择,增加静态力量可采用等长训练肌肉骨骼损伤早期可采用渐进抗阻的等长训练;增加动态力量可采用等张收缩;促进功能性活动则采用向心性收缩和离心性收缩交互的形式。,59,(六)训练方法分类,60,1、肌肉收缩形式分类,等长收缩等张收缩等速收缩,61,(1)等长训练(isometric exercise),利用肌肉等长收缩进行肌力训练,收缩时肌肉长度基本不变,不引起关节运动,又称为静力训练(static exercise)。,62,63,优点,动作较为简单,容易掌握;不需要或需要很少的器械;可用于某些等张训练不易锻炼或无法锻炼的肌群,如四肢的内收肌群;可在石膏、夹板固定时或关节活动范围内存在疼痛症状等情况下应用;潜在的损伤少,较为安全,故可在术后早期康复应用,或教会患者后在家中进行;不引起肌肉肥大;所用的时间较少,费用较低。,64,缺点,训练效果与功能和技巧之间无直接的关系,故不能直接运用于增强工作或行为活动能力;增强的肌力与训练时的角度特别相关,仅在关节活动范围的某一角度上才能获得训练效果,若欲达到关节活动范围内各点均增强肌力的目的,则需要逐点训练,这相对较为费时;由于等长收缩时的屏气效应,可加重心血管负担;除非有专门的测定仪器,否则无法向患者提供肌力改变的反馈。,65,(2)等张训练(isotonic exercise),定义利用肌肉等张收缩方式进行肌力训练。练习时肌肉本身发生缩短或伸长,克服阻力作大幅度关节运动,又称为动力性训练(dynamic exercise)。向心性收缩(concentric contraction)离心性收缩(eccentric contraction),66,67,优点,训练方式丰富,有各种器械可供选择应用;可在全关节活动范围内运动,在任何角度上均可获得训练效果;可客观量化地观察运动、肌力的大小及进展情况,因此具有较好的心理学效果;不像等长训练,一般不产生血压的明显上升,因此更适宜于老年人和心血管系统疾病的患者;可训练患者的辅助肌和稳定肌;哑铃等属自由重量的器械价格相对合理,教会患者后可在家中训练。,68,缺点,应用器械提供的技术、阻力必须与患者自身的肌力水平相匹配;训练时需要一定的医疗监督;训练相对较为费时,如确定、调整运动量或仪器调整均需要耗费一定的时间。,69,(3)等速训练(isokinetic exercise),在等速运动过程中,欲保持预定角速度不变,即需要专门的装置具备感应系统感受运动环节每一点肌力大小的改变,并通过反馈调节系统即时改变阻力大小使之与肌力大小的改变相匹配,这样方可使预定的角速度在整个运动环节中保持不变。由于运动环节中每一点的阻力负荷与其相应的肌力形成最佳匹配,因此可较好地达到增强肌力的目的。,70,2、按有无阻力分类,辅助-主动训练主动训练抗阻训练,71,(1)辅助主动运动,指在外力的辅助下通过患者主动收缩肌肉来完成的运动或动作,辅助力量由治疗师、患者的健肢提供,也可利用器械、引力或水的浮力来帮助完成。,72,73,74,75,(2)主动运动,指患者主动以肌肉收缩形式完成的运动。运动时既不需要助力,也不要克服外力阻力。,76,(3)抗阻运动(resistance exercise),指在肌肉收缩过程中,需要克服外来阻力才能完成的运动。徒手抗阻器械抗阻,77,(七)常用训练方法,78,1、等长训练,适应证需要增强肌力的患者,尤在关节不能或不宜运动时(如关节石膏或夹板固定,关节创伤、炎症和肿胀等情况),用于延缓和减轻肌肉废用性萎缩。25级肌力的肌肉均可进行等长收缩运动训练,79,方式,徒手等长运动受训肢体不承担负荷而保持肌肉等长收缩活动肌肉固定练习适用于肢体在石膏固定中,要求肌肉收缩时不能引起任何关节运动。利用器具利用各种固定不动的器械和物品,保持肢体肌肉的等长收缩。,80,仪器设备,当阻力等于或大于肌肉可产生的力量、关节不产生运动时,即可发生等长训练,故采用自由重量和重量-滑轮系统等设备等速装置在角速度为0/s的各个关节角度均可进行该训练。徒手或不用设备也可进行。,81,短促等长训练,基本方法:训练肌群在可耐受的最大负荷下等长收缩,持续6s,重复20次,每次间歇休息20s,1次/d。“tens”法则方法:训练肌群在可耐受的最大负荷下等长收缩,持续10s后休息10s,重复10次为一组训练,共作10组;1次/d,每周训练34次,持续数周。,82,多点等长训练,在关节活动范围内,每隔10做一组等长训练,每组重复收缩10s(其中初始2s为增加张力的时间,最后2s为降低张力的时间,中间6s为持续高强度等长收缩时间);在等速装置上使用时,角速度设定为0/s,然后按要求在定点角度位置上训练。,83,短暂最大收缩训练,为等张和等长相结合的抗阻训练方法,肌肉抗阻等张收缩后,再持续最大等长收缩510s,然后放松,重复5次,每日训练只作一个动作,每次增加负荷0.5kg。,84,注意事项,等长训练可改善肌肉耐力,但作用较小。短促等长训练时,应在间隔休息时辅以节律性呼吸,以预防血压升高。,85,多点等长训练更适合于存在慢性炎症、关节运动尚可但无法进行动态抗阻训练的患者。多点等长训练时,每一点的阻力应逐渐增加以确保在无痛条件下增强肌力。短暂最大训练时,若等长收缩不能维持510s者,可不加大负荷。,86,2、等张训练,仪器设备自由重量,如哑铃、沙袋、实心球;弹性阻力装置。滑轮系统。等张力矩臂组件,如股四头肌训练器等。可变阻力装置。功率自行车。阻力交互训练组件,87,88,股四头肌训练椅,89,上肢训练器,90,功率车,91,弹力带,92,渐进抗阻训练,测定需训练肌或肌群通过规定范围能完成10次运动的最大重量(10RM)。进行如下3组训练:第1组:50%的10RM重量,1015次/min的速度,10次锻炼;第2组:75%的10RM重量,1015次/min的速度,10次锻炼;第3组:100%的10RM重量,1015次/min的速度,10次锻炼;每组训练间休息1min。训练前应进行一定的热身活动。每周增加阻力重量。,93,RM测量(以伸膝为例),膝关节全力向正前方伸直。与小腿成直角系一牵引绳。小腿伸直位加重量,并逐渐增重。重量增加到膝不能保持伸直位时,这个最大阻力的重量就是1RM.,94,95,渐退抗阻训练,与渐进抗阻训练相反,即为第1、2、3组训练的重量分别为100%的10RM、75%的10RM、50%的10RM,其余方式则相似。,96,每日调节的渐进抗阻训练,测定需训练肌或肌群通过规定范围能完成6次运动的最大重量(6RM)。进行如下4组训练:第1组:50%的6RM重量,重复10次;第2组:75%的6RM重量,重复6次;第3组:100%的6RM重量,尽最大努力重复;第4组:根据第3组的重复次数调整练习重量,一般第3组重复次数达56次,则训练重量不变;低于56次,则减量;高于56次则增量。次日训练的运动量根据第4组的重复次数确定,一般第4组重复次数越高,训练重量的增量就越大,第4组适宜的重复次数为57次,次日训练的增量为2.274.54kg。,97,等长-等张训练比较,98,3、辅助主动运动,适应证:肌力较弱尚不能独自主动完成运动的肌肉,即肌力恢复到2级时。在训练时要随着肌力的恢复不断地改变辅助的方法和辅助量。,99,辅助主动运动方法1,徒手辅助主动运动利用治疗师的手法,不需要任何器械的帮助例如,股四头肌肌力为2级时,让患者侧卧位,训练侧下肢在下方,让患者主动伸膝关节,同时治疗师在小腿后方稍施加辅助力量。,100,辅助主动运动方法2,悬吊辅助主动运动利用绳索、挂钩滑轮等将运动的肢体悬吊起来,以减轻肢体的自身重量,然后再水平面上进行训练。,101,辅助主动运动方法3,滑面上辅助主动运动在光滑的板面上进行运动,以减少肢体与滑板之间的摩擦力。但此方法是在克服一定阻力进行的,比徒手和悬吊方法难度提高。,102,辅助主动运动方法4,滑车重锤主动运动是在垂直面上进行,利用滑车、重锤减轻肢体的自身重量。适用于拮抗肌可拉起重锤的患者,且只适用于髋、肩、膝等大关节,不能用于手指、踝等关节。,103,辅助主动运动方法5,浮力辅助主动运动利用水碓肢体的浮力或加上漂浮物减轻肢体重力的影响。,104,4、主动运动,方法:训练中采取正确的体位和姿势,将肢体置于抗重力位,防治代偿运动。适应证:肌力达3级以上的患者运动的速度、次数、间歇要根据患者实际情况而定。,105,5、抗阻运动( resistance exercise ),适应证:适用于肌力达到4级或5级,能克服重力和外力阻力完成关节活动范围的患者。禁忌证肌肉、关节感染或肿胀患者训练的时候或训练24小时后仍感关节肌肉疼痛关节不稳定(如肌腱断裂或关节周围肌肉张力极其低下者)II级以上高血压或心血管合并症者,106,徒手抗阻力主动运动,固定关节近端阻力方向与运动肢体成直角加阻力宜缓慢,使运动中肌肉收缩时间延长,一次动作23秒完成;重复次数为810次。 可做向心性等张收缩、离心性等张收缩及等长运动。对骨折患者要注意阻力的部位和保护骨折固定部位,阻力也不宜过大。,107,器械抗阻力主动运动,直接将重物系在身体某部位进行练习。重锤与滑车抗阻力主动运动弹簧抗阻力主动运动摩擦抗阻力主动运动水中抗阻力主动运动,108,抗阻运动方法2,加重物抗阻力主动运动直接将重物系在身体某部位进行练习。,109,抗阻运动方法3,重锤与滑车抗阻力主动运动用重锤做阻力,用滑车改变方向,牵引方向与肢体应成90直角,肌肉可发挥最大力量速度不宜过快,肌肉收缩到极限后应停23秒。,110,抗阻运动方法4,弹簧抗阻力主动运动用弹簧的弹性做阻力,111,抗阻运动方法5,摩擦抗阻力主动运动用摩擦力做阻力摩擦阻力难以控制、不稳定,不便于数字表示,易磨损,较少用。,112,抗阻运动方法6,水中抗阻力主动运动对抗水浮力的运动,可在四肢末端拴上浮子,再向下运动克服浮力的阻力。,113,操作程序,强度:依训练目的、损伤恢复阶段、患者身体状况,一般分为亚极量和极量,前者在增加耐力时或软组织愈合早期使用,后者在康复后期使用。负荷量:初始一般以最大负荷量进行,重复10次,即10RM;康复进展期,也可用体重的百分比计算,例如:下肢伸展训练为20%体重,下肢下压训练为50%体重。,114,速度:自由重量或重量-滑轮抗阻训练时,宜采用低速,以利于安全和减少势能作用。运动范围:包括短弧活动范围和全关节活动范围。前者在某些手术后全关节活动范围运动禁忌或关节活动范围内某一部分运动产生疼痛时应用 。,115,重复次数:增加肌力为目的时,重复次数应大于56次,小于1520次;以轻阻力改善耐力时,则可安排35组共3050次。组数;为每一训练段中由一定重复次数组成、间有休息的训练单位。训练组数每组重复次数为总重复次数。增加肌力可采用的方法为6RM3组、12RM2组、3RM6组。频度:隔日或45次/周。疗程:增强肌力为目的时,应至少6周以上。,116,(八)训练注意事项,117,避免代偿运动,增强肌力训练中,不允许出现代偿运动。如髋关节屈曲,当髂腰肌、股四头肌肌力较弱时,缝匠肌可出现代偿动作,即髋部屈曲时将出现下肢外展、外旋。肌力训练过程中,治疗师可利用徒手或固定等方法来抑制患者出现代偿动作。,118,119,120,注意调节阻力注意调节阻力施加的部位、方向。采取适当的姿势、体位肌力下降同时伴有肌痉挛的患者不应强调单块肌肉的肌力训练,以免加重肌痉挛程度。,121,肌力与关节角度的关系,全关节活动范围训练,122,掌握正确的运动量,对一些特殊的神经肌肉失能疾病和心肺失能疾病要特别注意运动量。训练时的负荷量要缓慢、逐渐地增加。避免过度训练现象。,123,训练应在无痛和轻度疼痛的状况下进行如果最初训练引起肌肉的轻微酸痛,则属正常反应,一般次日即可自行恢复。如训练引起患者所训练的肌肉明显疼痛,则应减少运动量或暂停。疼痛不仅可增加患者不适感,而且也使训练难以达到预期效果。一旦出现较明显的疼痛,则应在查明原因并进行必要的治疗后再进行训练。,124,注意心血管反应,训练中不应憋气,以防发生心血管问题;对有心血管问题的高危患者尤要加强预防措施。用力时要吸气、放松时将气体慢慢呼出。,125,掌握肌力训练的适应证和禁忌证,尤其对心血管疾病患者、老年人、体弱者等高危人群应在良好指导下进行训练,并在训练中密切观察患者的情况,严防意外发生。,126,灵活运用各种不同训练方法,并适当考虑各种方法相结合的综合方法,以提高训练效果。由于肌力训练的效果与患者的主观努力程度关系密切,故应充分调动患者的积极性。,127,训练前应使患者了解训练的作用和意义,训练中应经常给予语言鼓励并显示训练的效果,以提高患者的信心和积极性。选择合适的地点安静的环境中,患者能集中精力训练以及便于调整训练体位和姿势。做好正确详细的记录,128,小结,肌力训练的原理肌力训练的方法肌力训练的选择肌力训练的注意事项,129,上肢肌力训练,130,一、肩部肌群,131,1、解剖及运动学概要,132,肩关节运动,前屈后伸内收外展内旋外旋提肩胛,133,屈肌群,三角肌前部喙肱肌肱二头肌胸大肌,134,135,136,137,伸肌群,三角肌后部背阔肌大圆肌,138,139,内收肌群,胸大肌背阔肌大圆肌冈下肌小圆肌,140,外展肌群,三角肌中部纤维冈上肌,141,内旋肌群,肩胛下肌背阔肌胸大肌大圆肌,142,外旋肌群,冈下肌小圆肌三角肌后部纤维,143,提肩胛肌群,斜方肌菱形肌提肩胛肌,144,2、徒手抗阻训练,145,1)肩前屈肌群肌力训练,体位:仰卧位,上肢放在体侧,伸肘坐位治疗师位置:面向病人站立,下方手握住前臂远端掌侧,上方手放在肱骨远端,向下施加阻力。抗阻力方法病人抗阻力全范围前屈肩关节,146,147,2)肩后伸肌群肌力训练,体位:俯卧位,上肢放在体侧,伸肘。治疗师位置:面向病人站立,上方手放在肩后面,固定肩胛骨,下方手放在肱骨远端,向下施加阻力。抗阻力方法:病人抗阻力全范围后伸肩关节。,148,3)肩外展肌群肌力训练,体位:仰卧位,上肢放在体侧,屈肘90,前臂中立位。坐位治疗师位置:面向病人站立,上方手放在肱骨远端外侧,并向内施加阻力,下方手握住前臂远端掌侧,以保持稳定。抗阻力方法:抗阻力全范围外展上肢,149,150,4)肩内收肌群肌力训练,体位:仰卧位,上肢外展90,前臂中立位。治疗师位置:面向病人站立,上方手放在肩后面固定肩胛骨,下方手放在肱骨远端内侧向外施加阻力。抗阻力方法:抗阻力全范围内收上肢,151,5)肩内旋肌群肌力训练,体位:仰卧位,肩外展90,屈肘90,肘部放在床沿,前臂旋前位垂直向上。治疗师位置:站在病人头侧,内侧手握住肘关节内侧,保持稳定,外侧手握住前臂尺侧远端并施加阻力。抗阻力方法:抗阻力全范围内旋肩关节。,152,153,6)肩外旋肌群肌力训练,体位:仰卧位,肩外展90,屈肘90,肘部放在床沿。治疗师位置:面向病人站立,下方手握住肩部,保持稳定,上方手握住前臂远端背侧并向足的方向施加阻力。抗阻力方法:抗阻力全范围外旋肩关节。俯卧位下练习:肩外展90,屈肘90,肘部放在床沿,固定肩胛骨,握住前臂远端背侧,并向下施加阻力。,154,155,7)提肩胛肌群肌力训练,体位:坐位,上肢放于体侧治疗师位置:站病人身后,双手放在两侧肩部,四指在前,拇指在后,同时向下施加阻力。抗阻力方法:病人双肩同时向上抬,对抗阻力。,156,157,3、器械训练,158,原理与徒手抗阻训练基本相同阻力可以采用沙袋、哑铃、拉力器、弹力橡胶、重锤等。阻力的方向均应与训练肌群的收缩方向相反,并保持其他关节稳定,避免代偿运动或其他肌群的参与。,159,肩前举(屈曲)肌群,160,肩屈曲肌群 抗阻力运动,161,162,163,164,肩内、外旋肌群,165,肩部推举训练,蝴蝶运动,166,胸部推举运动,167,斜方肌拉力训练运动,168,二、肘部及前臂肌群,169,1、解剖及运动学概要,170,肘及前臂运动,屈肘伸肘前臂旋前前臂旋后,171,屈肘肌群,肱肌肱二头肌肱桡肌,172,173,伸肘肌群,肱三头肌肘肌,174,前臂旋前肌群,旋前圆肌旋前方肌,175,前臂旋后,肱二头肌肱桡肌旋后肌,176,2、徒手抗阻训练,177,屈肘肌群肌力训练,体位:仰卧位,上肢放在体侧,稍屈肘,前臂旋后坐位治疗师位置:面向病人站立,上方手放在肩部固定肱骨,下方手握住前臂远端并向足的方向施加阻力。抗阻力方法:抗阻力全范围屈肘,178,179,伸肘肌群肌力训练,体位:俯卧位,上肢外展90,肘下垫一毛巾卷,屈肘,前臂垂于床沿。治疗师位置:面向病人站立,内侧手放在肱骨远端背侧,固定肱骨,外侧手放在前臂远端背侧并向下施加阻力。抗阻力方法:抗阻力全范围伸肘,180,181,旋前/旋后肌群肌力训练,体位:仰卧位,上肢稍外展,屈肘90,前臂中立位治疗师位置:面向病人站立,双手交叉夹住前臂远端。分别向背侧/掌侧施加阻力。抗阻力方法:全范围抗阻力旋前或旋后,182,183,3、器械肌力训练,184,肘屈伸肌群(辅助主动运动),185,186,187,188,189,肱二头肌肌力训练,190,肘关节旋前-旋后,191,三、腕及手部肌群,192,1、解剖及运动学概要,193,腕关节运动,掌屈背伸尺侧偏(内收)桡侧偏(外展),194,屈腕肌群,桡侧腕屈肌尺侧腕屈肌掌长肌,195,伸腕肌群,桡侧腕长伸肌桡侧腕短伸肌指总伸肌尺侧腕伸肌,196,桡/尺侧偏,桡侧偏桡侧腕伸肌桡侧屈腕肌尺侧偏尺侧腕伸肌尺侧腕屈肌,197,屈腕肌群肌力训练,体位:坐在桌旁,前臂旋后放在桌上。治疗师位置:面向病人,一手放在前臂远端掌侧,固定前臂,一手握住手掌并向桌面施加阻力。抗阻力方法:病人抗阻力全范围屈腕。,198,199,伸腕肌群肌力训练,体位:坐在桌旁,前臂旋前放在桌上。治疗师位置:面向病人,一手放在前臂远端背侧,固定前臂,一手握住手背并向桌面施加阻力。抗阻力方法:抗阻力全范围伸腕。,200,桡/尺侧偏肌群肌力训练,体位:坐在桌旁,前臂旋前放在桌上。治疗师位置:面向病人,一手放在前臂远端背侧,固定前臂增强桡侧偏肌力时,另一手放在第1掌骨桡侧向尺侧施加阻力。增强尺侧偏肌力时,另一手放在第5掌骨尺侧并向桡侧施加阻力。抗阻力方法:抗阻力全范围桡侧偏或尺侧偏,201,屈指肌群肌力训练,体位:坐在桌旁,前臂中立位放在桌上。治疗师位置:面向病人,一手握住指间关节近端,固定近端指骨,一手握住指间关节的远端并向指背施加阻力。抗阻力方法:抗阻力全范围屈曲指间关节,202,掌指关节肌群肌力训练,体位:坐在桌旁,前臂旋后放在桌上。治疗师位置:面向病人,一手握住掌骨,一手放在近端指骨掌面并向下施加阻力。抗阻力方法:病人保持指间关节伸直,抗阻力全范围屈曲掌指关节。,203,204,对掌肌群肌力训练,体位:坐在桌旁,前臂旋后放在桌上,拇指与小指对掌。治疗师位置:面向病人坐在桌旁,双手分别握住拇指和小指掌侧并向外侧施加阻力。抗阻力方法:抗阻力对掌,205,206,3、器械训练,207,208,209,210,211,212,下肢肌群肌力训练,213,一、髋部肌群,214,1、解剖及运动学概要,215,髋关节运动,屈曲后伸内收外展内旋外旋,216,屈曲肌群,髂腰肌股直肌缝匠肌阔筋膜张肌,217,后伸肌群,臀大肌股二头肌半腱肌半膜肌,218,内收肌群,内收大肌内收长肌内收短肌股薄肌耻骨肌,219,外展肌群,臀中肌臀小肌阔筋膜张肌,220,内旋肌群,臀中肌前部臀小肌前部阔筋膜张肌,221,外旋肌群,髂腰肌臀大肌臀中肌后部臀小肌后部梨状肌闭孔内肌/闭孔外肌,222,223,2、徒手抗阻肌力训练,224,屈髋肌群肌力训练,体位:仰卧位,下肢屈髋、屈膝治疗师位置:面向病人站立,双手将下肢托起,屈髋、屈膝90,下方手托住足及踝关节,上方手放在大腿远端,向足的方向施加阻力。抗阻力方法:抗阻力全范围屈髋坐位下训练:一手放在髂前上棘固定骨盆,一手放在股骨远端并向下施加阻力。,225,226,伸髋肌群肌力训练,体位:俯卧位,下肢伸直治疗师位置:上方手及前臂放在臀部,固定骨盆,下方手放在大腿远端腘窝上并向下施加阻力。抗阻力方法:抗阻力全范围后伸髋。,227,228,229,髋外展肌群肌力训练,体位:仰卧位,下肢伸直治疗师位置:上方手放在髂前上棘处固定骨盆,下方手放在大腿远端外侧并向内侧施加阻力抗阻力方法:抗阻力全范围外展髋。侧卧位下训练,上方手放在髂嵴固定骨盆,下方手放在股骨远端外侧并向下施加阻力。,230,231,髋内收肌群肌力训练,体位:仰卧位,对侧下肢外展25,训练侧下肢外展30。治疗师位置:上方手放在髂前上棘固定骨盆,下方手放在大腿远端内侧并向外施加阻力。抗阻力方法:抗阻力全范围内收髋侧卧位下训练,训练侧在下,托起对侧下肢。,232,233,髋内/外旋肌群方法1,体位:仰卧位,训练侧下肢屈髋、屈膝90。治疗师位置:内旋肌训练:上方手放在大腿远端内侧,下方手放在外踝并向内施加阻力。外旋肌训练:上方手放在大腿远端外侧,下方手放在内踝并向外施加阻力。抗阻力方法:抗阻力全范围内旋(小腿向外)或外旋(小腿向内)髋。,234,髋内/外旋肌群方法2,体位:俯卧位,训练侧下肢屈膝90治疗师位置:上方手及前臂放在臀部固定骨盆。训练内旋肌时下方手握住外踝并向内侧施加阻力,训练外旋肌时,下方手握住内踝并向外施加阻力抗阻力方法:抗阻力全范围内旋(小腿向外)或外旋(小腿向内)髋。,235,髋内/外旋肌群方法3,体位:坐位,双下肢垂于治疗床,训练侧大腿下方垫一毛巾卷。治疗师位置:内旋肌训练,内侧手放在膝关节上方固定股骨,外侧手握住外踝处并向内侧施加阻力外旋肌训练,外侧手放在膝关节上方固定股骨,内侧手握住内踝处并向外侧施加阻力。抗阻力方法:抗阻力全范围内旋(小腿向外)或外旋(小腿向内)髋。,236,237,3、器械训练,238,髋关节屈伸肌群,239,240,髋关节内收、外展肌群,241,242,243,二、膝部肌群,244,1、膝关节运动,屈膝股二头肌半腱肌半膜肌伸膝股四头肌,245,246,2、屈膝徒手阻力训练,体位:俯卧位,下肢伸直治疗师位置:上方手放在臀部固定骨盆,下方手放在小腿远端掌侧并向下施加阻力。抗阻力方法:抗阻力全范围屈膝,247,248,3、伸膝徒手阻力训练,体位:坐位,下肢垂于床沿。治疗师位置:上方手放在膝关节上方,固定股骨,下方手握住小腿远端并向后施加阻力。抗阻力方法:抗阻力全范围伸膝,249,250,4、器械训练,251,252,253,三、踝部肌群训练,254,1、解剖及运动学概要,255,踝关节运动,跖屈背伸内翻外翻,256,跖屈肌群,小腿三头肌胫骨后肌踇长屈肌趾长屈肌,257,背伸肌群,胫骨前肌踇长伸肌趾长伸肌,258,内翻肌群,小腿三头肌胫骨前肌胫骨后肌趾长屈肌,259,外翻肌群,腓骨长肌腓骨短肌胫骨前肌踇长伸肌趾长伸肌,260,2、徒手抗阻肌力训练,261,踝背伸肌群肌力训练,体位:仰卧位,稍屈膝,踝中立位治疗师位置:一手握住足跟,一手放在足背并向足底施加阻力抗阻力方法:抗阻力全范围背伸踝,262,263,踝跖屈肌群肌力训练,体位:仰卧位,稍屈膝,踝中立位治疗师位置:上方手放在小腿近端,固定胫骨,下方手握住足跟,前臂掌侧抵住足底并向足背方向施加阻力。抗阻力方法:抗阻力全范围跖屈踝。,264,265,内/外翻肌群肌力训练,体位:坐位,小腿垂于床沿,足放在治疗师大腿上。治疗师位置:一手握住小腿远端,训练内翻肌群时,另一手握住足的内侧缘并向外侧施加阻力,训练外翻肌群施时,另一手握住足的外侧缘并向内侧施加阻力。抗阻力方法:抗阻力全范围内翻或外翻。,266,3、器械训练,267,268,269,270,躯干肌群训练,271,272,273,274,275,躯干屈肌,276,277,278,279,280,小结,熟悉各关节的运动功能熟悉各肌群的作用掌握各肌群肌力训练的体位和方法,此课件下载可自行编辑修改,此课件供参考!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与我联系删除!,

    注意事项

    本文(肌力训练完整ppt课件.ppt)为本站会员(小飞机)主动上传,三一办公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办公(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

    三一办公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