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办公! | 帮助中心 三一办公31ppt.com(应用文档模板下载平台)
三一办公
全部分类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
  • 建筑/施工/环境>
  • 毕业设计>
  • 工程图纸>
  • 教育教学>
  • 素材源码>
  • 生活休闲>
  • 临时分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办公 > 资源分类 > PPT文档下载  

    保育员初级培训课程 PPT课件.ppt

    • 资源ID:1394558       资源大小:25.08MB        全文页数:176页
    • 资源格式: PPT        下载积分:16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6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保育员初级培训课程 PPT课件.ppt

    基础十一章 婴幼儿的身体健康 基础十二章 婴幼儿的膳食和营养 基础十三章 婴幼儿的疾病预防及消毒隔离 基础十八章 学前教育机构中幼儿的一日生活安排 技能第一章 清洁和消毒 技能第二章 生活管理第四、五节盥洗和入厕睡眠,初级保育员职业技能培训,基础知识100分,学习体系与培训脉络,职业素养职业生涯的每一次质跃发展,都是以学习新知识、树立新观念为先决条件的。,技能基础100分,卫生管理理论(15分)技能(26分,学习体系与培训脉络,生活管理理论(30分)技能(42分,卫生管理理论(15分)技能(26分,学习体系与培训脉络,学习体系与培训脉络,生活管理理论(30分)技能(42分,学习体系与培训脉络,生活管理理论(30分)技能(42分,学习体系与培训脉络,考试考我们什么? 我们为什么要去考试?学习是一种信仰一定要过!是我们必要的信念。 复习方法口诀一 时间紧迫分先后,取证提高不矛盾。 打好地基盖高楼,基础知识要学牢。 操作理解要兼顾,看书做题两不误。 考前冲刺做真题,掌握技巧得高分。,本次学习的相关知识体系与构成预告,本章重要性及学习目标,.生长Growth指各器官、系统、身体的长大,形态的变化。有相应的测量值,即有量的变化。发育Development指细胞、组织、器官功能的分化与成熟,是机体质的变化,包括情感-心理的发育成熟过程。一、生长发育规律(Regular pattern of growth and development).连续的过程.各系统器官的发育不平衡.一般规律上下 近 远低级高级,简单复杂.个体差异,第十一章第一节 婴幼儿的生长发育健康,各系统发育不平衡一般规律性举例由上至下抬头-抬胸-坐-站-行由近至远四肢运动发育:先臂后手、先腿后脚由粗至细手的动作发育:一把抓-手指取物由简单至复杂语言发育:咿呀作声-字-词-句由低级至高级思维发育:直觉行动思维-具体形象思维-抽象逻辑思维,第十一章第一节 婴幼儿的生长发育健康,二、生长发育的因素(Factors of growth and development).遗传geneticsgenetics.营养nutritionnutrition.体育运动和劳动.生活制度.疾病diseasesdiseases.性别gendergender.生活环境living environment(living environment(心理心理).季节 春季身高增长最快,秋季体重增长较快.污染,第十一章第一节 婴幼儿的生长发育健康,身长(高) height 新生儿: 50cm 1岁: 75-77cm 212岁:身高(cm)=年龄777(正常每年增长5-7cm,生长速度下降低于5cm. 2005年评价标准 生长高峰:婴儿期 青春期体格生长规律第一生长高峰第二生长高峰,第十一章第一节 婴幼儿的生长发育健康,三、体格生长 (Physical growth)头胸围生长曲线头围胸围体格监测体重身高,第十一章第一节 婴幼儿的生长发育健康,体重weight W器官、系统、体液的综合重量反映儿童生长与营养状况的灵敏度体重weight 新生儿3kg2至7岁体重年龄28,第十一章第一节 婴幼儿的生长发育健康,体重测量最大载重为50kg的杠杆式儿童秤,准确读数50g。使用前检查准确度,每100kg误差不超过0.1kg,采用标准重量的砝码检查(范围是3kg, 5kg, 10kg, 20kg)。测量前查看底踏板下的挂钩是否连接好,检查零点,即把游锤放到0刻度上,观察杠杆上、下摆动是否一致,若不一致(偏高或偏低)可调节杠杆螺丝。当体重计没有任何移动时,其0点不会改变。测量前,被测者应先排大、小便,然后脱去鞋、袜、帽和外衣,仅穿背心、裤衩。.小儿两手自然下垂,不可动摇或接触其他物体,以免影响准确性。,第十一章第一节 婴幼儿的生长发育健康,身高测量3岁以上小儿量身高:测量时被测量者脱去鞋、袜、帽子和衣服,仅穿背心和短裤衩,立正姿势站在身高计的底板上,两眼直视正前方,胸部稍起,腹部微后收,两臂自然下垂。手指并拢,脚跟并拢,脚尖分开约60度,脚跟、臀部和两肩胛角几个点同时靠着立柱,头部保持正直位置。测量者手扶滑测板使之轻轻向下滑动,直到与头顶相接触,此时再观察被测者姿势是否正确,待校正符合要求后读取滑板底面立柱上所示数字,记录到小数点后一位,注意测量者的眼睛要与滑测板在一个水平面上。,第十一章第一节 婴幼儿的生长发育健康,三、体格评价发育水平将某一年龄时点所获得的某一项体格生长指标测量值(横断面测量)与参考人群值比较,得到该儿童在同质人群中所处的位置,即为此儿童该项体格生长指标在此年龄的生长水平,.通常以等级表示其结果。利用均值加减标准差进行分级,据要求的不同可分为三等、五等、六等级等。五等级划分方法见表。发育水平等级离差法上X+2SD 中上X+(1SD-2SD) 中X1SD 中下X-(1SD2SD) 下X-2SD体重发育水平评价身高发育水平评价,第十一章第一节 婴幼儿的生长发育健康,生长速度是对某一单项体格生长指标定期连续测量(纵向观察),即将两次连续测量值的差与参数中相同年龄的数值差比较,得到该儿童该项体格生长指标的生长速度。以生长曲线表示生长速度最简单、直观,定期体检是生长速度评价的关键。这种动态纵向观察个体儿童的生长规律方法,可发现每个儿童有自己稳定的生长轨道,体现个体差异。生长速度的评价较发育水平更能真实了解儿童生长状况。,第十一章第一节 婴幼儿的生长发育健康,匀称程度.是对体格生长指标之间关系的评价。.体型匀称度:常选用身高别体重表示一定身高的相应体重增长范围,间接反映身体的密度与充实度。将实际测量与参照人群值比较,结果常以等级表示。.身材匀称:以坐高(顶臀高)身高(长)的比值反映下肢生长状况。按实际测量计算结果与参照人群值计算结果比较。结果以匀称、不匀称表示。身材匀称度的评价结果可帮助诊断内分泌及骨骼发育异常疾病。,第十一章第一节 婴幼儿的生长发育健康,体型匀称度体块指数(bodymassindex,BMl)是评价肥胖的指标。BMI是指体重(kg)/身长的平方(M2)小儿BMI随年龄性别而有差异小于2岁的儿童,若W/HP97th,W/H与BMI值不可互换,没有相等的结果.W/H的百分位值抵于BMI/age的百分位2岁以上儿童,使用BMI百分位标准值.须与可引起继发性肥胖的疾病鉴别。肥胖分度有以下几级:(1) 超 重:大于参照人群体重1019;(2) 轻度肥胖:大于参照人群体重2039;(3) 中度肥胖:大于参照人群体重4049;(4) 重度肥胖:大于参照人群体重50。,第十一章第一节 婴幼儿的生长发育健康,第十一章第一节 婴幼儿的生长发育健康,第十一章第一节 婴幼儿的生长发育健康,第十一章第一节 婴幼儿的生长发育健康,第十一章第一节 婴幼儿的生长发育健康,第十一章第一节 婴幼儿的生长发育健康,第十一章第一节 婴幼儿的生长发育健康,第十二章 婴幼儿的膳食和营养,婴幼儿的膳食和营养 健康就像一座天平,天平的一端是孩子的饮食习惯,天平的另一端就是孩子的健康!从保育角度出发管理孩子的饮食,让孩子吃的营养、吃的健康!-陈梦与您共勉,幼儿所需营养素,营养素是机体为了维持生命和健康,保证生长发育、活动和生产劳动的需要,必须从食物中获取必须的营养物质,以提供能量、机体的构成成分和组织修复以及生理功能调节所需的化学成分。,幼儿所需营养素,六大营养素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矿物质水,热量占比图,31,蛋白质的生理功能,构成组织,合成人体的细胞和组织合成各种酶、激素、抗体等物质,参与并调节身体的各项重要的生理机能供给能量,蛋白质的来源,动物性蛋白质:以乳类、蛋类、鱼类、内脏等为主要来源植物性蛋白质:以豆类及其制品(豆腐、豆腐干、豆浆等)、谷类(大米、小麦、玉米等)、硬果类(花生、核桃仁、瓜子等)为主要来源,脂肪的生理功能,每克脂肪可供能量37.8千焦(9千卡)隔热、保温和支持、保护体内各脏器及关节的作用可以溶解脂溶性维生素A、D、E、K有利机体对它们的吸收,促进神经系统的发育,脂肪的来源,植物油含必需脂肪酸(即有些不饱和脂肪酸如亚油酸等)较动物脂肪丰富,如花生油、芝麻油、豆油等。动物脂肪指禽类、猪、牛、羊等的脂肪。,碳水化合物的生理功能,供给能量,是最主要和最经济的来源构成细胞和组织帮助脂肪的氧化,节省蛋白质的消耗,碳水化合物的来源,主要来自谷类,如米、面,根茎类,如马铃薯、山芋等,蔬菜、水果中含有少量果糖、果胶和纤维素。,维生素,不供给能量,不构成身体组织,对维持生长发育和正常的生理功能起重要作用,是人体必需的营养素。它存在于天然食物中,在体内不能合成或合成数量不足。根据其溶解性,分为两大类。脂溶性维生素 包括A、D、E、K。水溶性维生素 包括B1、B2、B6、B12、C、尼克酸、叶酸等。,矿物质(无机盐),存在于人体的各种元素,除碳、氢、氧和氮主要以有机化合物的形式存在外,其余的各种元素,统称无机盐,其中含量较多的有钙、镁、钠、磷、硫、氯7种元素。其他元素,由于含量极少,称为微量元素。*在配餐中容易出现钙、铁、锌的缺乏,钙,学龄前儿童钙的适宜摄入量为800mg/d每日饮用300ml600ml牛奶,可保证学龄前儿童钙摄入量达到适宜水平豆类及其制品尤其是大豆、黑豆含钙也较丰富芝麻、小虾皮、小鱼、海带等也含有一定的钙,钙的来源,丰富来源:香干、芝麻酱、蚕豆、虾皮、鲜骨制品、海参、小麦、大豆粉良好来源:蛋粉、海米、芹菜、炼乳、杏仁、牛奶、冰激凌、绿叶菜、鱼子酱、紫菜、白豆腐干、棒子一般来源:木耳、香菜、花生米、韭菜、榨菜、毛豆、白豆腐丝、豆腐乳、酸奶、面包、蛤肉、蟹肉、杏干、桃干、柑橘、菠菜、虾米、海带、河蚌、河虾、豆腐脑,铁,铁是合成血红蛋白重要原料之一,长期缺铁,会导致缺铁性贫血。铁缺乏引起缺铁性贫血时儿童期最常见的疾病。学龄前儿童铁缺乏有如下几方面的原因:(1)儿童生长发育快,需要的铁较多,每千克体重约需要1mg的铁;(2)儿童与成人不同,内源性可利用的铁较少,其需要的铁更多依赖食物铁补充;(3)学龄前儿童的膳食中奶类食物仍占较大比重,其他富含铁的食物较少,也是易发生铁缺乏和缺铁性贫血的原因。学龄前儿童铁的适宜摄入量为12mg/d,动物性食品中的血红素铁吸收率一般在10%或以上。动物肝脏、动物血、瘦肉是铁的良好来源。膳食中丰富的维生素C可促进铁吸收。,锌的来源,丰富来源:海蛎肉、面筋、米花糖、芝麻糖、牛肉、肝。良好来源:蛋黄粉、西瓜籽、干贝、虾、花生酱、花生、猪肉、禽肉。一般来源:鱿鱼、豌豆、海米、香菇、银耳、黑米、猪肝、鱿鱼、金针菜。,维生素C的来源,丰富来源:鲜枣良好来源:花菜、芹菜叶、苦瓜、灯笼椒一般来源:山芋、红萝卜、西兰花、草莓、金橘、桂圆、枸杞子,水的生理功能,水是人体各种组织细胞的重要成分所有的营养素,如氨基酸、葡萄糖等,都是通过水到达细胞及全身,水是人体细胞中营养物质及代谢产物运输的载体水能调节体温水能维持消化道、关节腔、胸腔、腹腔内的滑润作用。*建议学龄前儿童每日饮水量1000ml1500ml,纤维素,来源于各种蔬菜、水果等,促进肠蠕动以利于排便,具有清洁肠道的作用,(一)幼儿生长发育特点,儿童在3周岁至6-7岁入小学前这个阶段称为学龄前期,此期体重年增长约2kg,身高年增长约5cm。,(二)托幼机构学龄前儿童膳食制(三餐两点),早餐:能量约占30%(包括上午10点的加餐)午餐:能量约占40%(含下午的午点)晚餐:能量约占30%(含晚上8点的少量水果、牛奶等)。早餐8:00-8:30;午餐11:30-12:00;午点3:00;晚餐6:00。正餐进餐时间不超过30分钟。,(三)托幼机构学龄前儿童膳食烹调特点,消化能力有限,膳食需单独制作;烹调方式多采用蒸、煮、炖等;每天的食物要更换品种及烹调方法,一周内不应重复,注意蛋白质互补作用早餐以主食为主,优质蛋白质为辅。中午、晚两餐都要有菜,多选用季节性蔬菜。每餐能量的分配:早点25%、午餐35%、午点10%、晚餐30%。将蔬菜切小、切细,注重蔬菜水果品种、颜色和口味的变化,(四)托幼机构食物计划的制定,食物计划制定的步骤确定每日所需食物的种类和数量: 36岁一日食物数量:日均供给谷类150200克,牛奶250300克,鸡蛋1个,鱼或瘦肉50克75克,豆制品50克,蔬菜150200克,水果100150克,食用油15克,食糖15克,盐4克。确定各年龄儿童的人数确定购买食物的种类和数量确定购买渠道(目的是保证儿童食物的安全),(五)托幼机构食谱制定原则及幼儿饮食习惯养成,(1)总原则:儿童的膳食应清淡、少盐、少油脂,并避免添加辛辣等刺激性物质和调味品。根据时令、季节特点编排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编排科学调配,提高食物的营养价值注重食谱的带量,(2)饮食习惯养成:培养儿童定时、定点、定量、细嚼慢咽、专心进餐的习惯,做到不挑食、不偏食、少吃零食、不贪食,是儿童营养和健康的双重需要。,做到良好的饮食习惯,需要特别注意以下方面:(1)合理安排饮食,一日三餐加1次2次点心,定时、定点、定量用餐(2)饭前不吃糖果、不饮汽水等零食(3)饭前洗手,饭后漱口,吃饭前不做剧烈运动(4)养成自己吃饭的习惯,让孩子自己使用筷、匙,既可增加进食的兴趣,又可培养孩子的自信心和独立能力(5)吃饭时专心,不边看电视或边玩边吃(6)吃饭应细嚼慢咽,但也不能拖延时间,最好能在30分钟内吃完,第十二章 婴幼儿的膳食和营养,幼儿营养与膳食安排 一、幼儿进食特点:生长速度比婴儿期减慢 心理行为影响 家庭成员的影响 进食技能发育状况 食欲波动,第十二章 婴幼儿的膳食和营养,二、幼儿食物的选择 乳和乳制品 谷类食品 鱼、肉、禽、蛋及其替代物 蔬菜和水果 油、糖、盐及其他调味品,第十二章 婴幼儿的膳食和营养,盐4-5g油脂2530g 奶类及奶制品200300g 大豆类及其制品25g 鱼虾类4050g 禽畜肉类3040g 蛋类60g 蔬菜200250g 水果150300g 谷类180-260g,第十二章 婴幼儿的膳食和营养,三、36岁幼儿膳食基本要求 *平衡膳食: 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的重量比值接近1:1:45,各占总热能的10%15%,25%30%,50%60%。 动物蛋白质与豆类及其制品的数量最好不少于1日 蛋白质总量的1/2。 膳食中宜适量选用一些杂粮。 各种肉类宜轮换食用,每周有23次鱼类,12次 海产品,1次动物肝脏,1次动物血。 注意烹调的口感、软硬度、形状、色泽等。,第十二章 婴幼儿的膳食和营养,合理进餐 一般安排为早、中、晚3餐及午后1次点心的“三餐一 点”进食方式,应兼顾各种营养素的比例,将食物恰当地分配在4次进餐中。 早餐20%25% 中餐30%35% 午后点心10%15% 晚餐25%30%,第十二章 婴幼儿的膳食和营养,培养良好的饮食习惯 养成定时、定点、定量进餐的习惯 不挑食、不偏食、少吃零食,不过食 充分咀嚼,专心进食 不要让孩子形成吃零食习惯 幼儿进餐环境应安静、愉悦、秩序良好,使幼儿注意力集中,油 2530克盐 6克,奶类及奶制品 300克大豆类及坚果 3050克,畜禽肉类 5075克鱼虾类 50100克蛋类 2550克,蔬菜类 300500克水果类 200400克,谷类薯类及杂豆250400克水1200毫升,身体活动6000步,中国居民膳食指南,食物多样,谷类为主,粗细搭配多吃蔬菜水果和署类每天吃奶类、大豆或其制品常吃适量的鱼、禽、蛋和瘦肉减少烹调油用量,吃清淡少盐膳食食不过量,天天运动,保持健康体重三餐分配要合理,零食要适当每天足量饮水,合理选择饮料如饮酒应限量吃新鲜卫生的食物,第十二章 婴幼儿的膳食和营养,4-6岁幼儿食谱举例 集体儿童膳食调查重点: 生熟系数= 食物生重量熟食总量 实际熟食量= 熟食量-剩余量 实际生食量= 实际熟食量生熟系数 平均每人每餐食物(生)重量= 实际生食量开膳人数 营养评价:,第十二章 婴幼儿的膳食和营养,5. 膳食调查结果综合表填写 * 应供给量 首先计算出在托幼儿早餐、午餐、晚餐、晚点各类营养素的应供给量。 全日制幼儿(早餐、午餐、午点、晚餐、晚点)应供给量 =供给量标准(90110%) 非全日制幼儿(早餐、午餐、午点)应供给量=供给量标准75% 实际摄入量:把所有同种食物的同种营养素相加得出 摄入量占应供给量的百分比 =实际摄入量/应供给量 100%,第十二章 婴幼儿的膳食和营养,三大营养素热量分布 供给热能的三大营养素在膳食中所占比例:蛋白质供热占1015%,脂肪供热占2530%,糖供热占5565%。 (1)热能摄入量(KCal)=三大产能营养素的实际摄入量所产生的热量(KCal) (2) 蛋白质来源分布 动物性食物摄入量(克)= 各类动物是物之和 豆类型食物摄入量(科)= 各餐豆类食物之和 其他植物性食物摄摄入量(克)= 总食物摄入量-(动物性食物+豆类食物),第十二章 婴幼儿的膳食和营养,各餐热量分配和比例 各餐热量分配标准:早餐25%,午餐3540%,午点1015%,晚餐25%,晚点5%,儿童各类食物每日参考摄入量,中国孕期、哺乳期妇女和06岁儿童膳食指南(中国营养学会妇幼分会,2010年),多劳多收获,汗水育成果。 只为考过挤时间,不为失败找理由 复习方法口诀二 考点全在教材中,看你会读不会读。 各章框架心中记,思路清晰好回忆。 十指不能一样长,不同章节发不同。 调好准星再射击,事半功倍好复习。,第十三章 婴幼儿的疾病预防及消毒隔离,婴幼儿的疾病预防及消毒隔离,第十三章 婴幼儿的疾病预防及消毒隔离,儿童常见传染病的防治及消毒隔离儿童期是传染病的好发年龄段 托幼园所是儿童生活、学习集中的场所,易于发生传染病的爆发、流行,托幼园所应依法加强对儿童传染病的管理,包括建立健全相关规章制度、建立相应的管理机构、人员培训、加强日常的检查监督工作等,第十三章 婴幼儿的疾病预防及消毒隔离,传染病:具有致病性微生物或称病原体引起的一组具有相当传染性,能传播开来,甚至造成大规模流行的疾病 病原体:对人类有致病性的病原微生物有500种以上 人一生约经过100-150次感染 构成传染过程的3个必备因素:病原体、人体和它们所处的环境,第十三章 婴幼儿的疾病预防及消毒隔离,传染病基本特征 病原体:特异性 传染性:与病原体致病力、抵抗力有关 流行病学特征:流行性、季节性、地方性、外来性 免疫性:病变痊愈后对同一疾病产生不感受性,第十三章 婴幼儿的疾病预防及消毒隔离,传染病临床特征 病程发展的规律性:潜伏期、前驱期、症状明显期、恢复期 发热:稽留热、弛张热、间歇热、回归热、状热、消耗热、双峰热、不规则热等 皮疹:常见于病毒、细菌性传染病。在不同传染病有其特殊性,第十三章 婴幼儿的疾病预防及消毒隔离,流行过程基本环节 传染源:患者、隐性染病、病原携带者、受感染的动物 传播途径:空气、食物、虫媒、接触、土壤等 人群易感性:受新生人口、人口流动、 免疫力降低、病原体变异、计划免疫实施不佳及职业、性别、 年龄等影响,第十三章 婴幼儿的疾病预防及消毒隔离,免疫防御功能及影响小儿免疫的因素 非特异性防御:屏障防御、消化道防御机制、呼吸道防御机制等 特异性防御:细胞免疫、体液免疫、单核-吞噬细胞系统、多形核吞噬细胞系统、补体系统、免疫分子等 影响小儿免疫因素:营养、疾病、药物等,第十三章 婴幼儿的疾病预防及消毒隔离,传染病预防 控制传染源:早期发现和诊断患者,及时报疫;观察、检疫或隔离接触者和病原携带者 切断传播途径:按不同传播途径制订相应措施 保护易感人群:非特异性措施与特异性措施,第十三章 婴幼儿的疾病预防及消毒隔离,传染病治疗 目的:治愈病人,防止疾病传播及流行治疗原则:早期治疗、防治结合;病原治疗或特效治疗与对症治疗相结合;中西医结合治疗 治疗方法:一般治疗、病原疗法或特异性疗法、对症疗法及支持疗法、康复治疗、中医中药治疗,第十三章 婴幼儿的疾病预防及消毒隔离,流行性感冒 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主要通过飞沫传播,人群对变异后毒株缺乏免疫力,易引起流行或大流行。 传染源主要是病人和隐性感染者 潜伏期短,急骤起病,全身中毒症状明显,而呼吸道症状较轻,婴幼儿及体弱者易有肺炎等并发症 无确切有效抗病毒药物,主要对症治疗,有细菌并发症时及早给予抗生素,第十三章 婴幼儿的疾病预防及消毒隔离,麻疹(1) 由麻疹病毒引起的一种极易传染的传染病,患者是唯一的传染源,传播途径主要是飞沫传播,近年隐性感染增多 替伏期:6-8d,期末可有低热、不适 前躯期:3-4d,最显著症状是发热、 上呼吸道和眼部炎症,并以颊粘膜出现麻诊斑为其特征,第十三章 婴幼儿的疾病预防及消毒隔离,麻疹(2) 出疹期2-5d,一般发热第4天起皮疹自耳后、发际及颈部开始,渐及前额与颊部,自上而下急速蔓及全身。玫瑰色丘疹渐加密并颜色加 深,疹间可见正常皮肤。体弱儿易得并发症,如喉炎、肺炎、中耳炎、脑炎等 治疗:安静环境,适宜饮食,多喝开水等,可予中草药治疗,预防并及治疗并发症。流行期间体弱、患病、密切接触传染源的易感儿予 以被动免疫:接触麻疹后5天内立即注射免疫 血清球蛋白0.25ml/kg,第十三章 婴幼儿的疾病预防及消毒隔离,幼儿急疹 又名婴儿玫瑰疹,人疱疹病毒-6引起,患者为传染源,多为散发病例,春秋季多见,病后获持久免疫力 突起高热,3-5d后热退疹出,皮疹1-2d 即退,全身症状轻微,伴白细胞总数下降,淋巴细胞增高,极少数情况下可见中耳炎及下呼吸道感染 无特殊治疗,应着重一般处理及对症治疗,可试用抗疱疹病毒药物,第十三章 婴幼儿的疾病预防及消毒隔离,水痘 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病人是唯一传染源,出疹前1-2d至皮疹结痂均有传染性,飞沫和直接接触传播,病后获持久免疫 全身症状轻微,皮肤、粘膜分批出现斑疹、 丘疹、疱疹与结痂,先躯干、头部后渐及面部、 四肢 予以对症、抗病毒治疗及中药。体质虚弱、久病不愈、免疫功能低下者可于接触4天内肌注丙球,第十三章 婴幼儿的疾病预防及消毒隔离,流行性腮腺炎 由腮腺炎病毒引起,易造成暴发流行。传染源为早期患者和隐性感染者,腮腺肿大前6d 至肿后9d有高度传染性,经呼吸道感染,普遍 易感,得病可有持久免疫力 起病急,数小时至1-2d即以耳垂为中心腮腺肿大,胀痛、轻触痛。可有脑膜脑炎、睾丸炎、肾炎、心肌炎等 除一般治疗与对症处理,外涂紫金锭或青黛散。隔离至腮腺完全消退,第十三章 婴幼儿的疾病预防及消毒隔离,消毒有关概念(1) 消毒:清除或杀灭外环境中的致病微生物及其他有害微生物,将其数量减少到无害的程度 消毒剂:能杀灭繁殖体型微生物,而并不要求其杀灭芽胞 灭菌:用物理的或化学的方法清除或杀灭物品中的一切活的微生物,包括致病微生物和非致病微生物,第十三章 婴幼儿的疾病预防及消毒隔离,消毒有关概念(2) 无菌物品:经过灭菌的物品 清洁:用清水及去污剂清除物体表面的一切污垢及部分微生物 消毒与灭菌:消毒不一定都能达到灭菌要求;灭菌一定都能达到无菌要求,同时也达到消毒目的。进入人体组织或无菌器官的医疗用品必须灭菌;接触皮肤粘膜的器具和用器必须消毒,第十三章 婴幼儿的疾病预防及消毒隔离,消毒分类 预防性消毒:对可能受到病原微生物污染的物品和场所进行的消毒 对象:有可能被病原体污染的物品和场所 如:食具与饮水消毒、垃圾无害化处理、饭前便后洗手等 疫源地消毒:对存在着或曾经存在着的感染性疾病传染源的场所进行的消毒 目的:杀灭或清除传染源排出的病原体 如:传染病房、传染病病家等,第十三章 婴幼儿的疾病预防及消毒隔离,霍乱 由霍乱弧菌引起的烈性传染病,病人和带菌者是主要的传染源,被污染的水、食物、苍蝇 为传播媒介,易致大流行和暴发流行 起病急,无痛性剧烈腹泻米泔水样便,呕吐,多有腓肠肌痛性痉挛、失水 早期、快速、足量静脉或口服补液体和电解质,抗菌及抗分泌药物,处理并发症。隔离至症状消失6d后,接触者严格检疫5d并服药预防,第十三章 婴幼儿的疾病预防及消毒隔离,细菌性痢疾 简称菌痢,由志贺菌引起,传染源包括急、慢性患者及带菌者,经口感染,普遍易感,学龄前儿童是发病高峰年龄段之一 急起高热、腹痛、腹泻、排脓血便及里急后重等。中毒性菌痢多见于2-7y小儿,可表现为休克、呼吸衰竭等 抗菌药物治疗,中医中药治疗。急性病人应予隔离,第十三章 婴幼儿的疾病预防及消毒隔离,疫源地消毒 随时消毒:对疫源地内有传染源存在时的消毒目的:及时杀灭或清除病人排出的病原微生物 终末消毒:传染源离开疫源地后进行的彻底消毒 结束对疫源地消毒的条件:传染源被移走或痊愈,消灭了排于外环境的病原体,所有接触过 传染源的易感儿经过该病最长潜伏期没有新病例出现,第十三章 婴幼儿的疾病预防及消毒隔离,影响消毒效果的因素 处理剂量:包括强度与时间、 微生物污染程度 温度:在热力消毒时完全依靠温度作用,其他 方法消毒时也受温度影响 湿度:应用化学物质蒸薰消毒时可造成影响酸碱度:可严重影响某些化学消毒剂的作用 化学拮抗物:妨碍消毒因子与微生物接触,消耗药物和能量 穿透条件:不同消毒因子的穿透能力有差异,第十三章 婴幼儿的疾病预防及消毒隔离,消毒方法及选择 消毒方法 物理消毒法:用物理因素杀灭或消除病原微生物或其他有害微生物 化学消毒法:以化学制剂消毒水溶液浸泡、喷洒、擦拭,粉剂喷洒,气体熏蒸等 选择消毒方法的参考因素 病原体种类及其对消毒方法的耐受性 处理对象的性质 消毒现场的特点及环境条件 卫生防疫工作的要求,第十三章 婴幼儿的疾病预防及消毒隔离,干热消毒灭菌 燃烧法:焚烧法、烧灼法 干烤法:干热空气灭菌 方法:密闭干燥箱,140-180,1-4h 适用:高温下不损坏、不变质、不蒸发的物品 微波加热消毒法:高频交流电场中偶极子的高速运动引起互相磨擦 而使温度迅速升高,第十三章 婴幼儿的疾病预防及消毒隔离,湿热消毒灭菌(1) 煮沸消毒法:利用水的对流和物体本身的传热性能,使物体表面达所需的温度和时间 方法:水煮沸至100,持续15-30min 适用:耐高温、耐潮物品,如衣物、食具等 常压蒸汽消毒法(流通蒸汽消毒法) 方法:在1个大气压下,以100左右的水蒸汽进行消毒 适用:食品、不耐高热的物品,第十三章 婴幼儿的疾病预防及消毒隔离,湿热消毒灭菌(2) 高压蒸汽灭菌法:利用高压与饱和蒸汽 热达到灭菌的目的,应用广泛、效果可靠 特点:穿透力强,对细菌繁殖体、芽胞、 病毒、真菌等均有效 方法:压力1kg/cm2,时间20min 适用:耐高温、高压、湿度物品,如棉织品等,第十三章 婴幼儿的疾病预防及消毒隔离,辐射消毒灭菌(1) 紫外线辐射消毒:微生物DNA转化能力受损,对一般的细菌、病毒均有杀灭作用,照射强度大时也可杀灭芽胞 特点 长时间维持恒定的杀菌作用,不损坏物品 穿透力低,易被有机物和尘埃吸收 只有直接照射的物体表面能达到消毒目的 方法:阳光下暴晒或紫外线灯消毒 适用:物体表面、空气、水,第十三章 婴幼儿的疾病预防及消毒隔离,辐射消毒灭菌(2) 臭氧灭菌灯消毒法(电子灭菌灯):灯管所产生的高纯度臭氧使菌体蛋白凝固,达到灭菌目的 电离辐射灭菌法:利用某些放射线能穿透物品的特性,杀灭其中的微生物,技术措施,环境物品:餐(饮)具、玩具个人生活用品:毛巾、被褥手卫生,环境的清洁与处理,清洁、干燥是基本要求物体表面与地面:湿式清洁为主,每日次;有明显污垢如血迹、痰迹、呕吐物、排泄物、分泌物等时,污染处先用含有效氯5001000mg/l消毒液喷洒、擦拭或覆盖作用30min以上,再将污物清理于污物桶内作专门处理,然后对整个区域进行有序的清洁消毒空气:通风换气为主,清洁用具必须分区使用:教室、寝室与卫生间抹布、拖布分开使用与管理,杜绝“一把墩布四处拖,几块抹布到处抹”,“细菌大搬家”的清洁方式。清洁消毒应该有秩序、不遗漏、“”字形进行,一块区域用一面抹布一次擦完,不宜反复擦拭无序进行。,正确清洁,清洁用具的管理,拖(抹)布管理不善,同样会导致病原菌的传播,成为引发医院感染的隐患。不同区域应分别设置专用拖(抹)布,标记明确,分开清洗, 定期消毒,不得混用。可按颜色进行区域划分和管理.在挂拖布的地方有不同颜色的标贴、在拖布杆上有不同颜色的标示,如:清洁区白颜色、半污染区绿颜色、污染区红颜色等。分区悬挂晾干。,定时打开门窗自然通风,可有效改善室内空气质量,是最简单、行之有效的室内空气净化方法。在通风良好的情况下,通风30分钟,可使室内空气中细菌是减少77.3%79.3%。如空气污染严重,不宜采用自然通风方法。,空气的清洁与消毒,空气的清洁与消毒,紫外线消毒悬空吊挂:一般每平方米空间装紫外线灯瓦数1.5W,计算装灯盏数。考虑到紫外线兼有表面消毒和空气消毒的双重作用,可安装在桌面上方1米处。不考虑表面消毒的房间,可靠顶安装。照射时间30分钟以上,每天监测灯管应用时间,照射累计时间,使用人签名;每周用95酒精擦拭1次,每半年监测灯管照射强度1次。使用紫外线灯直接照射消毒,人不得在室内。,空气的清洁与消毒,紫外线消毒使用紫外线灯,新灯的照射强度不得低于90W/cm2,使用中的紫外线照射强度不得低于70W/cm2,凡低于70W/cm2者应及时更换灯管。紫外线冷光灯管的使用寿命为1000小时,既累计工作时间,超过1000小时或接近1000小时或灯管两边发红,应立即更换灯管。通常累计工作时间达750小时左右就应更换新管,以确保消毒质量紫外线灯开关位置,物体表面消毒,地面和墙面:无明显污染地面用自来水湿式拖地12次/日,被病原菌污染的地面和墙面用浓度为5001000mg/L的含氯消毒剂喷洒表面使充分作用时间约5分钟后清理干净。桌子、椅子、凳子:无污染时以清洁湿抹布擦拭2次/日。被病原菌、肝炎病毒、结核杆菌污染时按污染地面消毒方法处理。 水龙头、门把手、楼梯扶手:清洁的基础500mg/L的含氯消毒剂擦拭作用约5分钟后清理干净。,厕所表面消毒,厕所水龙头、门把手、手接触的门和墙面、地面每日次用500mg/L的含氯消毒剂喷洒作用5分钟后清理干净。每次拖地1000 mg/L含氯消毒剂的拖布拖地,拖布用后清洗悬挂晾干。,物品消毒,餐(饮)具:每次用后清洗首选煮沸消毒也可用食具消毒柜或200500mg/L的含氯消毒剂浸泡30分钟后用清水擦拭干净玩具:每日清洗并用200500mg/L的含氯消毒剂擦拭或浸泡作用分钟后用清水擦拭干净,个人生活用品,毛巾:个人专用,每日清洗首选煮沸消毒也可用500mg/L的含氯消毒剂浸泡30分钟后用清水清洗干净被褥:个人专用,定期清洗晾晒,手卫生,儿童洗手入园入厕前后就餐饮水前工作人员洗手接触幼儿及其用品前更换尿布后处理粪便后配餐前等,第十三章 婴幼儿的疾病预防及消毒隔离,强调手卫生的重要性(3) 洗手:用不含抗菌剂的普通肥皂/液和流动水洗手,仅能去除手部皮肤污垢、碎屑和部分致病菌的过程 洗手设备 水:流动 洗手剂:清洁剂、消毒溶液 水龙头:自动控制式开关 擦手纸:置于不易被弄湿处,第十三章 婴幼儿的疾病预防及消毒隔离,强调手卫生的重要性(4) 下列情况应洗手 检查、治疗免疫功能低下患儿前 出入NICU、隔离病房等NI重点部门前后 接触具传染性的血液、体液和分泌物以及被传染性致病微生物污染的物品后 双手直接为传染病病人进行检查、治疗或处理传染病人污物后 需双手保持较长时间抗菌活性时 侵入性操作戴手套前后应当洗手,第十三章 婴幼儿的疾病预防及消毒隔离,正确洗手的方法一、湿:在水龙头下把手淋湿,擦上肥皂或洗手液。二、搓:手心、手臂、指缝相对搓揉20秒:(一)掌心相对,手指并拢相互摩擦; (二)手心对手背沿指缝相互搓擦,交换进行;(三)掌心相对,双手交叉沿指缝相互摩擦;(四)一手握另一手大拇指旋转搓擦,交换进行;(五)弯曲各手指关节,在另一手掌心旋转搓擦,交换进行;(六)搓洗手腕,交换进行。三、冲:用清水把手冲洗干净。四、捧:用清水将水龙头冲洗干净,再关闭水龙头。五、擦:用干净的毛巾/纸巾擦干或烘干机烘干。,用水把手沾湿用足够的洗手液涂满手表面6步法揉搓至少15秒钟,用肥皂和水洗手的方法,用水冲洗手用一次性毛巾彻底擦干用毛巾关上水龙头现在你的手安全了,搓手示意图,揉搓双手至少15秒钟,一杰早期教育选摘(www.yijie.org),速干手消毒剂,特点:作用快速、使用方便 节约工作时间、提高效益 有出色的杀菌效果 加入了护肤成分 提高工作人员手卫生依从性使用方法:按照产品使用说明,取适量的速干手消毒剂于掌心,按照洗手的步骤,双手相互揉搓,揉搓时注意覆盖整个手部的皮肤,直至手部干燥,使整个双手达到消毒的目的。,用含乙醇成分的洗手液洗手的方法,挤一些产品在手心, 并涂满表面 6步法揉搓至少15秒钟,手晾干后, 你的双手安全了,注意事项,应注意清洗指甲、指尖、指甲缝和指关节等部位。注意彻底清洗戴戒指等饰物的部位。注意随时清洁水龙头。注意干手方式,防止再次污染。,五、效果评价,措施是否执行?方法是否有效?消毒效果如何?建立评价机制,最好有第三方评价报告,六、消毒剂的正确选用,查看证件查看产品:有效期使用范围配制方法浓度测试配制与使用记录储存、配制与使用注意事项远离幼儿个人防护消毒剂残留,特点:杀菌力强,广谱;低毒;腐蚀性大;受有机物影响比较大;稳定性差(粉剂稳定)。用途:餐具、饮水、场所的消毒用法:浸泡、擦拭、喷洒浸泡消毒繁殖体污染物品有效氯20000mg/l,10min血传播病原体、分枝杆菌、芽胞有效氯20005000mg/l,30min以上。,含氯消毒剂,有效氯含量液氯:含氯量99.5%(W/W)漂白粉:含有效氯25%(W/W)漂白粉精:含有效氯80%(W/W)次氯酸钠:含有效氯10%(W/W)二氯异氰尿酸钠:含有效氯60%(W/W)三氯异氰尿酸钠:含有效氯85%90%(W/W)氯化磷酸三钠:含有效氯2.6%(W/W)宁用固态不用液态、宁用片剂不用粉剂,含氯消毒剂,配制公式 配制浓度X配制升数原药用量 = 原药有效浓度 注意配制浓度与原药有效浓度的等效性,常用含氯消毒剂配制,浓度测试,G-1型消毒液浓度试纸 用途:含氯消毒剂、二氧化氯、过氧乙酸消毒剂有效成份的测定。,适用于环境、水、餐具、果蔬、诊疗用品消毒浸泡消毒剂量 一般污染:250500mg/L 30min芽胞、结核:10002000mg/L 60min注意:去离子水配制 用于金属制品,应加防锈剂,二溴海因,特点:中效、低毒、对皮肤无刺激无黄染;对金属有腐蚀性;受有机物影响大;稳定性好用途:皮肤、粘膜消毒用法:浸泡、擦拭,浸泡250mg/l,30min;擦拭500mg/l,35min 。,碘伏,第十三章 婴幼儿的疾病预防及消毒隔离,化学消毒灭菌法 浸泡法:将被消毒的物品浸泡于消毒液内 熏蒸法:加热或加入氧化剂,使消毒剂呈气体 喷雾法:使消毒剂呈气雾状态弥散在空间 擦拭法:用易溶于水、穿透性强、无显著刺激性的消毒剂,擦拭物体表面,第十三章 婴幼儿的疾病预防及消毒隔离,隔离概念 将高度易感人群、传播传染源的人群限定在某一范围内活动,暂避免和周围人群接触。对前者需采取保护性隔离;对后者采取传染源隔离 目的:切断疾病传播的环节,控制疾病的蔓延,第十三章 婴幼儿的疾病预防及消毒隔离,隔离原则 隔离室应有明显标志 工作人员进入隔离室及进行各种操作应严格遵守隔离规程,对病人接触过的物品、排泄物等应进行 消毒处理 解除隔离:最后一批患儿传染期满,临床症状完全消失,符合解除隔离标准, 终末消毒,第十三章 婴幼儿的疾病预防及消毒隔离,隔离种类 严密隔离:适用于传染性强、死亡率高 的传染病 一般隔离:呼吸道隔离、消化道隔离、接触隔离、昆虫隔离、血液-体液隔离、 保护性隔离;针对不同疾病及病情,按照以下隔离种类,采取在医院隔离或在隔离室内观察、在家庭中隔离,第十三章 婴幼儿的疾病预防及消毒隔离,托幼园所隔离工作基本要求 设置卫生保健室 有经专业培训有专职卫生保健人员 ,建立隔离室或观察床,且不能紧靠教室、营养 室及小儿易到达的地方 隔离室或观察室应配备各种必须的专用物品,进入隔离室必须穿隔离衣 隔离室内不得同时隔离两个病种 隔离室应有专人负责,做好观察、护理、登记 工作 一旦发生传染病应好报告、隔离工作,只要辛苦一个月, 不要痛苦大半年! 人因梦想而伟大

    注意事项

    本文(保育员初级培训课程 PPT课件.ppt)为本站会员(牧羊曲112)主动上传,三一办公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办公(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

    三一办公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