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办公! | 帮助中心 三一办公31ppt.com(应用文档模板下载平台)
三一办公
全部分类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
  • 建筑/施工/环境>
  • 毕业设计>
  • 工程图纸>
  • 教育教学>
  • 素材源码>
  • 生活休闲>
  • 临时分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办公 > 资源分类 > PPT文档下载  

    中药鉴定学ppt课件 全套 第11章 全草类中药.ppt

    • 资源ID:1383120       资源大小:6.83MB        全文页数:88页
    • 资源格式: PPT        下载积分:16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6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中药鉴定学ppt课件 全套 第11章 全草类中药.ppt

    中药鉴定学 全草类中药,第十一章 全草类中药,1定义:全草(herba)类中药又称草类中药,通常是指可供药用的草本植物体或其他上部分。2鉴别要点:原植物的特点,即依靠原植物分类的鉴定特点为要点。,中药鉴定学 全草类中药,槲寄生(Herb Visci),【来源】为桑寄生科(Loranthaceae)植物槲寄生Viscum coloratum(Komar)Nakai的干燥带叶茎枝。【采收】冬季采收。,中药鉴定学 全草类中药,【性状】 槲寄生茎枝呈圆柱形,长约30cm,直径310mm,节部膨大,粗为1.5cm,有紫黑色环纹,常25叉状分枝,易由节处断落,节间长29,表面黄绿色、黄棕色或金黄色,有不规则纵斜皱纹,叶对生于枝梢,易脱落,无柄,叶片呈长椭圆状披针形,长27cm,宽0.51.5cm,先端钝圆,基部稧形,全缘,表面金黄色至黄绿色,多横皱纹,主脉5出,中间3条明显,革质,浆果有时存在,球形,皱缩。本品体轻,质脆,易折断,断面不平坦。皮部黄色,较疏松,形成层不明显,木部色较浅,有放射状纹理,射线类白色。髓小,粗茎的髓往往偏向一边。无臭,味微苦,嚼之有粘性。,中药鉴定学 全草类中药,【显微】横切面表皮细胞:1列,外被黄绿色厚角质层。皮层:较宽1030列细胞。中柱鞘:为纤维群,老茎有石细胞。韧皮部:窄,有裂隙。形成层:不明显。木质部:射线中散有显微,导管周围纤维较多,有时有异型细胞。髓部:明显,偏向一侧,含簇晶,少量的方晶。粉末:表皮细胞纤维束异形细胞簇晶石细胞。【成分】槲皮素,黄槲寄生苷等黄酮化合物。,中药鉴定学 全草类中药,桑寄生(Herb Taxilli),【来源】为桑寄生科(Loranthaceae)植物槲寄生Taxillus chinensis(DC)Danser的干燥带叶茎枝。【采收】冬季采收。,中药鉴定学 全草类中药,【性状】桑寄生茎枝呈圆柱形,长,直径215mm,表面灰褐色或红褐色,具有分枝,枝痕或叶痕,并有细纵纹及多数细小凸起的棕色皮孔,嫩枝有时可见棕褐色茸毛。叶片多卷缩,具叶柄,叶片展开后卵原形或椭圆形,全缘,长38cm,宽25cm,表面黄褐色,革质,幼叶被茸毛。先端钝圆,基部圆形,茎坚硬,木质,断面不整齐,皮部薄,红棕色,易与木部分离。木部色较浅,射线明显,并可见年轮,中央有小形的髓,暗棕色,无臭,味淡微涩。,中药鉴定学 全草类中药,【显微】横切面:木栓层。(有时有表皮层)。含棕色物皮层:窄。薄壁细胞含棕色物,散有石细胞,石细胞壁三面增厚,内含方晶或簇晶。中柱鞘部位:有石细胞群及纤维束断续环列。韧皮部:很窄。形成层:不明显。木质部:占大部分,导管单个或23个成群,射线宽14列细胞,有的含有石细胞,内含方晶。 髓:细胞壁厚,纹孔明显,石细胞成群散在,含方晶。粉末:石细胞纤维成束导管星状毛,中药鉴定学 全草类中药,麻黄(Herba Ephedrae),来源 为麻黄科(Ephedraceae)植物草麻黄Ephedra sinica Stapf、木贼麻黄Ephedra equisetina Bge.及中麻黄Ephedra intermedia Schrenk et C. A. Mey.的干燥草质茎。,产地主产于内蒙古、山西、陕西、宁夏等省区。采收秋季采割绿色的草质茎,晒干。,中药鉴定学 全草类中药,性状 草麻黄:呈细长圆柱形,少分枝,直径1-2mm,有的带少量棕色木质茎。表面淡绿色至黄绿色,有细纵脊线,触之微有粗糙感。节明显,节间长2-6cm。节上有膜质鳞叶,长3-4mm;裂片2(稀3),锐三角形,先端灰白色,反曲,基部联合成筒状,红棕色。体轻,质脆,易折断。断面略呈纤维性,周边黄绿色,髓部红棕色,近圆形。气微香,味涩,微苦。,中药鉴定学 全草类中药,几种麻黄的比较,中药鉴定学 全草类中药,中药鉴定学 全草类中药,显微草黄麻显微横切面:类圆形而稍扁,边缘有棱线而呈波状凸凹。表皮:细胞类方形,外壁厚,被较厚的角质层。两棱线间有下陷式气孔,保卫细胞壁木化。下皮纤维:位于棱线处,非木化,壁厚。皮层:似叶内组织,有叶绿体,纤维散在。韧维管束:幼枝外韧维管束8-10个。老枝产生束间形成层,但外侧为薄壁细胞。韧皮部:狭小,其外有新月形纤维束。形成层:类圆形。木质部:连接成环,呈三角形,细胞木化。髓:薄壁细胞常含棕红色块状物,可见少数环髓纤维。,中药鉴定学 全草类中药,木贼麻横切面:维管束810个,形成层类圆形。无环髓纤维。中麻黄横切面:维管束1215个:形成层环类三角形,环髓纤维成束或散在。,中药鉴定学 全草类中药,粉末:棕色或绿色表皮细胞:碎片甚多,气孔特异,内陷,保卫细胞侧面观呈哑铃形或电话听筒状。角质层:极厚,呈脊状突起,常破碎呈不规则条块状。纤维;多而壁厚,胞腔小或不明显,附众多砂晶和方晶。髓部薄壁细胞:含红棕色或棕色物;有的木化。棕色块状物:较多。,气孔,角质层,纤维,棕色,中药鉴定学 全草类中药,成分主要为生物碱,其中以L-麻黄碱和D-伪麻黄碱为主 木 贼 麻 黄 草 麻 黄 中 麻 黄(1.02-3.33%) (1.315% ) (0.25-0.89%)生物碱主要存在于草质茎的髓部,节部约为节间的1/2-1/3,但伪麻黄碱含量较高。,L-麻黄碱,D-伪麻黄碱,中药鉴定学 全草类中药,理化 荧光:纵剖面置紫外光灯下,皮部亮白色荧光,髓部亮棕色荧光。,粉末微量升华,可见细微针状或颗粒状结晶。,中药鉴定学 全草类中药,TCL检查麻黄碱,中药鉴定学 全草类中药,附注同属丽江麻黄E.likiangensis Florin.的草质茎在云南、贵州、四川作麻黄用。药材呈细长圆柱形,直径1-3mm,表面绿色至黄绿色,具明显的纵沟纹,节间长1.56cm,膜质鞘状叶长1.53mm,先端2裂,锐三角形。含麻黄碱一般不低于0.6%。麻黄根为草麻黄和中麻黄的干燥根及根茎。成分为麻黄考宁和麻黄新碱。主要作用是降压作用。,中药鉴定学 全草类中药,金钱草(Herba Lysimachiae),来源为报春花科(primulaceae)植物过路黄Lysimachia christinae Hance的新鲜或干燥全草。,产地主产于四川省,长江流域及山西、陕西、云南、贵州等地亦产。采收夏秋二季采收,去杂质,晒干。,中药鉴定学 全草类中药,性状 干燥品为干燥皱缩的全草,常缠结成团。茎棕色或暗棕色,表面具纵皱纹,扭曲。叶对生,全缘,卵形或心形,上表面灰绿色或棕褐色,下表面色较浅;主脉一条背面突起。叶柄比叶片略长或等长,叶片用水浸后透视可见黑色或棕褐色条纹。花柄长与叶端平齐,单生于叶腋,花黄色,蒴果球形。质易碎。气微,味淡。,中药鉴定学 全草类中药,中药鉴定学 全草类中药,显微 茎根切面表皮:表皮细胞1列,外被角质层,可见单细胞头和单细胞柄的腺毛,偶有柄为2个细胞,腺头细胞内含有淡黄色物质。皮层:宽广,约占切面半径的2/3,细胞中含红棕色分泌物,外层有厚角细胞12列;有离生性分泌道,由510个分泌细胞成环,其内可见红棕色球状或块状物质;内皮层明显。中柱鞘:中柱鞘纤维12列成环,有时呈断续状。韧皮部:狭窄,形成层不明显。木质部:由导管和木薄壁细胞组成,导管25个径向排列。髓:长圆形,有时呈空洞状。,中药鉴定学 全草类中药,成分含酸性成分,甾酸,黄酮类等。,附注1.聚花过路黄Lysimachia congestiflora Hemsl 四川名“风寒草”。花腋生,多朵聚生于枝端,成密集状,茎、叶均被白毛,叶片主侧脉均明显,叶片具红色或黑色颗粒状腺点。,中药鉴定学 全草类中药,2.广金钱草:Desmadium styroccifolum (osb) Merr.的干燥茎叶,豆科植物。羽状复叶,小叶13片,圆形或矩圆形,全缐,上表面无毛,下表面具白色绒毛,托叶1对,花蝶形,荚果。,中药鉴定学 全草类中药,3.点腺过路黄Lysimachia hemsleyana Maxim. 在上海一带混入过路黄中供药用。二者区别为:点腺过路黄全体被短毛,枝端延伸成细长鞭状,叶柄长为叶片的1/2以下,具淡黄色或橘红色颗粒状的腺点,过路黄为条形或长圆形的斑纹。,中药鉴定学 全草类中药,4.巴东过路黄L.patungensis Hand-Mass.与聚花过路黄相似,惟叶片宽卵形至近圆形,具透明或带淡红色短线状的条纹。5.江西金钱草(又名小金钱草)为伞形科植物天胡荽Hydorcotyle sibthorfiades的干燥全草,单叶互生,圆形或肾形,缘齿不整齐, 57浅裂。单伞花序腋生,叶柄无鞘,有膜质托叶,有花1015朵。双悬果近球形,长11.5mm。分果侧面扁平,无毛,光滑或有多数小斑点,背棱和中棱显著。,中药鉴定学 全草类中药,6.积雪草(又名崩大碗,落得打)为伞形科积雪草Centella asiatica (L.)Urban的干燥全草,单叶互生,肾形成近球形,缘齿整齐,边缘有宽钝齿,无毛或疏生柔毛,具掌状脉,叶柄长515cm。(叶柄)茎部鞘状,无托叶,单伞花序单生成23个腋生,(花序)每个有花36朵,总花梗长28mm,总苞片2,卵形,花梗较短。双悬果半球形,长22.5mm,主棱和次棱明显,主棱间有隆起的网纹相连。,中药鉴定学 全草类中药,7.连钱草:又名江苏金钱草,在江苏,浙江一带习用。为唇形科植物活血丹Glechoma dongituba(Nakai)Kapr的干燥全草,茎四方,叶对生,节上有不定根。边缘具圆齿,轮伞花序腋生,花冠2唇形,搓之有香气,含挥发油。8.破铜钱为伞形科H.sibthorpioides Lam. var. batrachum (Hance)Hand-Mazz的干燥全草。叶片35裂,深达基部,侧裂片一般仅达基部1/3,裂片均呈楔形。,中药鉴定学 全草类中药,广蒮香(Herba Pogostemonis),来源为唇形科(Labiate)植物广蒮香(Pogostemon cablin(Blanco)Benth的干燥地上部分,按产地可分为石牌广蒮香和海南广蒮香。,产地主产于广东的石牌,海南、台湾、广西、云南等省有栽培。采收夏秋枝叶茂盛时采收,日晒夜闷,反复至干。,中药鉴定学 全草类中药,性状全长约3060cm,多分枝。嫩茎略呈方柱形,枝条稍曲折,直径0.20.7cm,表面被柔毛,质脆易折断,断面有髓。老茎近圆柱形,直径11.3cm,被灰褐色栓皮。质地坚实,不易折断。,叶对生,下部常脱落。叶片皱缩成团,展平后呈卵形或椭圆形。长49cm,宽37cm ,尖端短尖或钝圆,基部楔形或近心形,边缘具不整齐钝锯齿,两面均被茸毛,叶柄细,长25cm。香气特异,味微苦。,中药鉴定学 全草类中药,石牌广蒮香:枝条较瘦小,表面较皱缩,节间较短,37cm。叶痕较大而突出,中部以下被栓皮,纵皱较深,断面渐成类圆形,叶片较小面厚,暗绿褐色或灰棕色。海南广蒮香:枝条较粗壮,表面较平坦,节间较长513cm,叶痕较小,不明显凸出,枝条近下部才有柱皮,皱缩较浅,断面呈钝方形,叶片较大而薄,浅棕褐色或浅黄棕色。,中药鉴定学 全草类中药,显微茎横切面:表皮:细胞1列,排列不整齐,具非腺毛,由15个细胞组成,腺毛单细胞头,柄短,12个细胞。木栓层:35列木栓化细胞。皮层:外侧有厚角组织,由410列细胞组成,内层为薄壁细胞,有大型细胞间隙,内有间隙腺毛,单头单柄。中柱鞘:纤维断续排列成环。维管束:韧皮部:狭窄;木质部:四角处较发达,由导管,木薄壁细胞及木纤维组成,均木化。髓:薄壁细胞微木化,含草酸钙针晶及片晶,稀有淀粉粒。,中药鉴定学 全草类中药,粉末:黄褐色。气孔:直轴式非腺毛:16细胞,壁具刺状突起。腺鳞:由8个细胞组成。间隙腺毛:含黄色或黄绿色挥发油。(绵马贯众:含棕色分泌物)腺毛:头部2细胞,基部13细胞,甚短。草酸钙针晶:细小,散于叶肉组织中。,中药鉴定学 全草类中药,成分全体含挥发油。油中含有百秋里醇及具抗真菌作用的有效成分广藿香酮,广藿香酮以石牌广藿香含量较高。理化提取挥发油(水蒸汽蒸馏法),进行以下试验:(1) 挥发油1滴氯仿0.5ml含5%溴的CHCl3液数滴石牌广蒮香:先褪色,继显绿色;海南广蒮香:先褪色,继显紫色。(2) 挥发油0.5ml苯5ml0.5%Cu(AC)2溶液1ml,混合静置分取苯层。苯层溶液点于载玻片上,待苯挥发,显微镜观察,石牌广蒮香:众多灰色针状结晶;海南广蒮香:少量灰兰色针晶和绿色无定形物。 (3) TCL检查广蒮香酮。,中药鉴定学 全草类中药,附注 藿香(Herba Agastachis)来源为唇形科植物藿香Agastache rugosa (Fisch. et May)O.Ktee的干燥地上部分。,中药鉴定学 全草类中药,性状茎方柱形,有对生分枝,长30-90cm,直径0.3-1cm,表面绿色或黄绿色,质脆,易折断,断面白色,髓部中空,叶对生,叶片较薄,多皱缩,破碎。完整者展平后呈卵形或长卵形。两面绿色,边缘有钝锯齿。有时枝端尚留花序,宿萼筒状。内藏4枚小坚果。气香特异,味淡微凉。,中药鉴定学 全草类中药,薄荷(Herba Menthae),来源 为唇形科(Labiatae)植物薄荷Mentha haplocalyx Briq的干燥地上部分。,产地主产于江苏的太仓及浙江、湖南等省。江苏为薄荷的主产区。采收夏秋两季茎叶茂盛或花开至3轮时,分次采割,晒干或阴干。,中药鉴定学 全草类中药,性状 茎方形,表面黄棕色或紫色,有节和对生分枝。质脆易折断,断面白色,中空。叶对生,多卷缩或破碎。表面深绿色,下面灰绿色,有时可见腋生的花序,残留花萼钟形,先端5齿裂。气芳香特异,味辛凉。,中药鉴定学 全草类中药,显微 茎横切面,呈四方形。表皮:为1列长方形细胞,外被角质层,有扁球形腺鳞,单细胞头的腺毛和非腺毛。皮层:为数列薄壁细胞,排列疏松,四角处有厚角细胞。内皮层:明显,中柱鞘纤维微木化。韧皮部:细胞较小,呈狭环状。形成层:成环状。木质部:在四棱外发达,导管圆形,木纤维多角形。髓部:薄壁细胞大型,中间常有空隙,薄壁细胞中常含陈皮苷结晶。,中药鉴定学 全草类中药,2叶横切面表皮:上表皮细胞长方形,下表皮细胞较小,均扁平,具气孔,表皮有腺鳞,腺头为多细胞,腺柄为单细胞;具多细胞非腺毛和单细胞头的腺毛。叶肉:栅栏组织为1列薄壁细胞,(少有2列),海绵组织为4-5列不规则薄壁细胞。叶脉:主脉维管束外韧型,木质部导管常24个排列成行,韧皮部较小,细胞多角形,主脉上下表皮下有若干列厚角组织。薄壁细胞和少数导管内有簇针状陈皮式结晶。,中药鉴定学 全草类中药,3叶粉末,绿色表皮细胞:壁薄,呈微波状,下表皮细胞有众多直轴式气孔。腺鳞:腺头呈扁圆球形,由8个分泌细胞排列成辐射状,腺头外周有角质层,与分泌细胞的间隙处贮有浅黄色油质,腺柄单细胞,极短,四周表皮细胞作辐射状排列。腺毛:为单细胞头,单细胞柄。非腺毛:由28个细胞组成,常弯曲,壁厚,有疣状突起。,中药鉴定学 全草类中药,成分 主含挥发油,其主要成分为L-薄荷醇(L-menthol),L-薄荷酮(L-menthone)。理化,2. TLC检查薄荷脑。,中药鉴定学 全草类中药,中药鉴定学 全草类中药,穿心莲 Herba Andrographis,【来源】为爵床科(Acanthaceae)植物穿心莲Andrographis paniculata(Burm.f.)Nees的干燥地上部分。,【产地】主要栽培于广东、广西、福建等省区。现云南、四川、江西、江苏等省也有栽培。【采收】秋初茎叶茂盛时采割,晒干。,中药鉴定学 全草类中药,【性状】茎呈方柱形,多分枝,长5070cm。全体绿色。节稍膨大。质脆,易折断。单叶对生,叶柄短或近无柄;叶片皱缩、易碎,完整者展开后呈披针形或卵状披针形,长312cm,宽25cm,先端渐尖,基部楔形下延,全缘或波状;上表面绿色,下表面灰绿色,两面光滑。气微,味极苦。,中药鉴定学 全草类中药,【显微】叶横切面:表皮为一层薄壁细胞。上表皮细胞类方形或长方形,下表皮细胞较小,上、下表皮均含有圆形、长椭圆形或棒状钟乳体的晶细胞;并有腺鳞,有的可见非腺毛。栅栏组织为12列细胞,贯穿于主脉上方;海绵细胞45列,排列疏松。主脉维管束外韧型,呈凹槽状,木质部上方薄壁组织内亦有晶细胞。,中药鉴定学 全草类中药,叶粉末:鲜绿色。上下表皮:均有增大的晶细胞,内含大型螺状钟乳体,直径3267m,较大端有脐样点痕,层纹波状。气孔:直轴式,副卫细胞大小悬殊,少数为不定式。腺鳞:头部扁球形,4、6或8细胞,直径2733m,柄仅3m。非腺毛:圆锥形,13细胞,长至144m,先端钝圆,基部直径至40m,具角质线纹。,中药鉴定学 全草类中药,【成分】全草含大量苦味素,为二萜内酯类化合物:主要为穿心莲内酯、新穿心莲内酯、去氧穿心莲内酯等成分。,【理化】利用TLC法鉴别脱水穿心莲内酯、穿心莲内酯。【浸出物】按热浸法测定,本品醇溶性浸出物的含量不得少于8.0%。【含量】薄层扫描法测定,本品含脱水穿心莲内酯和穿心莲内酯的总量不得少于0.80%。,中药鉴定学 全草类中药,肉苁蓉(Herba Cistanchis),来源为列当科(Orobanchanceac)植物肉苁蓉Cistanche deserticola Y.C.Ma的带鳞叶的干燥肉质茎。,中药鉴定学 全草类中药,产地主产于内蒙古、新疆、陕西、甘肃等省区,以内蒙古产量最大。采收多于春季苗来未出土或刚出土时采挖。除去花序,切段,晒干。通常将鲜品置沙土中半埋半露,较全部曝晒干的快。干后即为甜大芸(淡大芸)质量好。秋季收者因水份多,不易干燥。故将其肥大者投入盐湖中腌1-3年(盐大芸)质量较次。,中药鉴定学 全草类中药,性状淡大芸:呈扁圆柱形,稍弯曲,长3-15cm,直径28cm。表面棕色或灰棕色。密被覆瓦状排列的肉质鳞片。鳞片尖端已断,各叶基间有纵槽纹。,体重,质硬,微有柔性,不易折断,断面棕色,有淡棕色点状维管束,排列成波状环纹,有时中空。气微,味甜微苦。,中药鉴定学 全草类中药,中药鉴定学 全草类中药,显微横切面:表皮为一列扁平细胞,外被有角质层。皮层由数十层薄壁细胞组成,外侧细胞含黄色或淡黄棕色色素。中柱维管束排列成波状弯曲的环。木质部导管多数成群。髓射线明显,髓部呈星状。薄壁细胞中充满淀粉粒。,中药鉴定学 全草类中药,成分含脂溶性成分:6-甲基吲哚(6-methyl indole)等。 水溶性成分:N,N-二甲基甘氨酸甲酯(N,N-dimethyl glycine methyl ester)、甜菜碱等。理化生物碱沉淀反应。TLC检查甜菜碱及麦角甾苷。,中药鉴定学 全草类中药,附注除上述肉苁蓉外,尚有下列同科植物带鳞叶的肉质茎作药用:盐生肉苁蓉Cistanche salsa (C.A.Mey.) G. Beck,产于内蒙古、甘肃、青海等地。新疆、陕西、宁夏也有分布。茎细小圆柱形,鳞叶卵形至矩圆状披针形。横切面中柱维管束排列成深波状。只有当地作肉苁蓉药用。,中药鉴定学 全草类中药,管花肉苁蓉C.tubulosa(Schenk)Wight主产新疆,产量大,销全国十多个省。药材扁纺锤形或纺锤形,长525cm,宽59cm,茎上部鳞叶密集,鳞叶三角形,基部宽阔,多数断落后留下极密的叶基痕。质坚硬,难折断,断面棕黑色,有点状维管束散布。,中药鉴定学 全草类中药,沙苁蓉C.sinensis G.Beck,产于内蒙古、宁夏、甘肃。在内蒙古作肉苁蓉药用,其鳞叶狭窄,中柱维管束排列成浅波状,韧皮部周围有木化孔纹细胞。,草苁蓉Boschniakia rossica (Cham.et Schlecht.) Fedtsch.,在内蒙古作肉苁蓉药用。茎褐紫色,鳞叶多数,三角形或卵形,先端锐尖,花二唇形。,中药鉴定学 全草类中药,锁阳(Herba cynomorii),来源为锁阳科植物锁阳Cynomorium songaricum Rupr.的干燥肉质茎。,中药鉴定学 全草类中药,产地主产于内蒙古、宁夏、新疆、甘肃等省区。采收春季采挖,除去花序,切段,晒干。性状与肉苁蓉类似。但具明显纵沟及不规则凹陷,表面棕色至棕褐色,残存三角形的黑棕色鳞片。体重,质硬,难折断,断面浅棕色或棕褐色,显粉性,有黄色三角状维管束。气微,味甘而涩。,中药鉴定学 全草类中药,显微横切面:表皮多脱落,偶有残存。皮层狭窄,细胞中含有棕色物质。中柱宽广,其中维管束众多,排列极不规则,往往可见数个维管束排列成扇形、半圆形等。导管木化,以网纹或螺纹多见。薄壁细胞含有众多淀粉粒及棕色物质,淀粉粒的脐点多为星状、人字形或“V”字形。,中药鉴定学 全草类中药,成分含三萜类(锁阳萜、熊果酸)及氨基酸、多糖等水溶液。理化硅胶G薄层层析(展开剂,正丙醇冰乙酸乙醇水4:1:1:2)检查氨基酸中的脯氨酸。显色剂:吲哚醌试液,显一绿色斑点。,中药鉴定学 全草类中药,茵陈(Herba Artemisiae Scopariae),来源为菊科(compositae)植物茵陈蒿Artemisia capillaris Thunb.或滨蒿Artemisia scoparia Waldst.et Kit的干燥地上部分。春季采收的习称“绵茵陈”,秋季采收的称“茵陈蒿”。,中药鉴定学 全草类中药,产地滨蒿主产于东北地区及河北、山东等省,茵陈蒿主产于陕西、山西、安徽等省,以陕西产者质量最佳(名西茵陈)。采收绵茵陈苗高6-10cm时采收,茵陈蒿秋季花蕾长成时采收。,中药鉴定学 全草类中药,性状绵茵陈:多收缩卷曲成团块状,灰白色或灰绿色,全体被灰白茸毛,绵软如绒。茎细小,一般长1.5-2.5cm直径0.1-0.2cm,除去表面白色绒毛后可见明显纵纹,质脆,易折断。茎上或由基部着生多数具叶柄的叶,长0.5-2cm,叶柔软,皱缩并卷曲,多为二至三回羽状深裂,裂片线形,全缘。气微香,味微苦。,中药鉴定学 全草类中药,茵陈蒿:茎圆柱形,多分枝,长30-100cm,直径2-8mm。表面淡紫色或紫色,有纵条纹,被短柔毛。体轻,质脆,断面类白色,叶密集,或多已脱落。下部叶二至三回羽状深裂。裂片条形或细条形。两面被白色柔毛。茎生叶一至二回羽状全裂,基部抱茎,裂片细丝状。头状花序卵形,细小(长1.2-1.5mm,直径1-1.2mm),聚集成圆锥状。,中药鉴定学 全草类中药,显微叶粉末:灰绿色。上表皮细胞较平直,下表皮细胞波状弯曲,上下表皮均有气孔为不定式。叶片裂片顶端钝圆或稍狭,表皮细胞较小,气孔少见。腺毛少,顶面观“鞋底状”,由68个细胞上下成对叠合而成。丁字毛众多,多破碎,完整者顶端细胞极长,可达2mm,壁厚,木化,左右臂不等长,基部13细胞,极扁短。,中药鉴定学 全草类中药,成分滨蒿在花果期含有利胆作用的有效成分蒿属香豆精6,7-二甲氧基香豆素(6,7-dimethoxycoumarin)、绿原酸、对羟基苯乙酮(4-hydroxyacestophenone),幼苗不含有6,7-二甲氧基香豆素。 茵陈含蒿属香豆精6,7-二甲氧基香豆素(花期含量最高)、绿原酸、挥发油(油中主要含有茵陈二炔酮、茵陈二炔等)、茵陈色酮(有利胆作用)等。,中药鉴定学 全草类中药,理化乙醇提取液具有紫红色荧光。,TLC检查对羟基苯乙酮、6,7-二甲氧基香豆素。,中药鉴定学 全草类中药,青蒿(Herba Artemisiae Annuae),来源为菊科(compositae)植物黄花蒿Artemisia annua L.的干燥地上部分。产地分布全国各地。采收夏秋花盛开时采收地上部分,除去老茎,阴干。,中药鉴定学 全草类中药,性状茎呈圆柱形,上部多分枝,长3080cm,直径0.2-0.6cm。表面黄绿色或棕黄色,有纵棱线。质略硬,易折断,折断面黄白色,中部有髓。叶互生,暗绿色或棕绿色,卷缩易碎,完整者展开后为3回羽状深裂,裂片及小裂片矩圆形或长椭圆形,两面被短毛。头状花序极多数,球形,直径1.52mm。香气特异,味微苦,有清凉感。,中药鉴定学 全草类中药,显微叶表面制片表皮细胞形状不规则,垂周壁波状弯曲,脉脊上的表皮细胞为窄长方形。气孔不定式。表皮密布丁字毛及腺毛,丁字毛柄37个细胞组成,多为45个,两臂不等长,臂细胞长240486816m。腺毛呈椭圆形(鞋底状),两个半圆形分泌细胞的排列方向一般与最终裂片的中脉平行。,中药鉴定学 全草类中药,通过最终裂片的中脉横切面:表皮细胞一列,长圆形,排列紧密,可见有气孔、丁字毛及腺毛。等面叶。上表面栅栏组织通过中脉,下面不过中脉。维管束位于中心,外韧型。,成分含有挥发油及抗疟有效成分,青蒿素(Arteannuin, Qinhaosu, C15H22O5)及青蒿甲素、乙素、丙素(Qinhaosu ,)等,为新型倍半萜内酯,另含香豆素类化合物等。理化TLC检查青蒿素。,中药鉴定学 全草类中药,附注青蒿为同科植物邪蒿Artemisia annua L.的干燥全草。 叶为二回羽状深裂,裂片矩圆形条形,二次裂片条形,两面无毛,头状花序直径5mm(较大)。 显微丁字臂较短,长93186300m。柄多为23个细胞,腺毛稀疏。,中药鉴定学 全草类中药,石斛(Herba Dendrobii),来源木品为兰科(Orchidaceae)植物环草石斛Dendrobium loddigesii Rolfe.、马鞭石斛Dendrobium fimbriatum Hook. var. oculatum Hook.、黄草石斛D.,chrysanthum Wall.、铁皮石斛D. candidum Wall.et Lindl.或金钗石斛D. nobile Lindl.的新鲜或干燥茎。,中药鉴定学 全草类中药,产地主产于广西、贵州、广东、云南等省区。采收全年均可采收。鲜用者去泥沙及根;干用者用开水略烫或烘软,再边搓边烘晒,至叶鞘搓净,干燥,铁皮石斛剪去部分须根后,边炒边扭成螺旋形或弹簧状,烘干,习称“耳环石斛”。,中药鉴定学 全草类中药,性状1.鲜石斛:原植物多为金钗石斛,茎扁圆柱形,常数条成束,长3045cm,直径0.41.2cm。表面光滑或,有纵皱纹,多节,节上有膜状叶鞘,叶片有时残存,肉质,多汁,易折断,断面绿色,平坦,气微,味微苦而回甜,嚼之带粘性。,中药鉴定学 全草类中药,2金钗石斛:为金钗石斛的干燥品,茎直径0.40.6cm.节间长2.53cm,表面金黄色或黄中带绿色,有深纵沟,质硬而脆,断面较平坦,味苦。,中药鉴定学 全草类中药,3大石斛:原植物为马鞭石斛,茎长圆锥形,长40120cm,直径5-8mm,节间长34.5cm,表面黄色至暗黄色,有深纵槽,质疏松,断面纤维性,味微苦。,中药鉴定学 全草类中药,4小石斛:原植物为环草石斛及黄草石斛。4.1环草石斛:茎细长圆柱形,常弯曲或盘绕成团,长1535cm,直径13mm,节间长12cm,表面金黄色,具细纵皱纹,质柔韧而实,断面较平坦。,中药鉴定学 全草类中药,4.2黄草石斛:茎呈圆柱形,长3080cm,直径35mm,表面金黄色或淡褐色,具纵沟,节间长25cm,断面纤维性,嚼之有粘性。,中药鉴定学 全草类中药,5.耳环石斛:为铁皮石斛剪去部分须根后,边炒边扭成螺旋形或弹簧状的加工品。习称“枫斗”或“耳环石斛”。呈螺旋形或弹簧状一般为2-4个螺旋,拉直后3.5-8cm,直径0.2-0.3cm,表面黄绿色,有细纵皱纹,一端可见茎基部残留的短须根(习称“龙头”),另一端有叶鞘残迹(习称“凤尾”),质坚实,易折断,断面平坦,嚼之有粘性,味淡。,中药鉴定学 全草类中药,中药鉴定学 全草类中药,显微环草石斛、黄草石斛横切面:表皮:为1列细小扁平细胞,外被较厚的角质层,鲜黄色,易与细胞分离。基本薄壁组织:细胞大小相似,有壁孔,散在多数外韧型维管束,略排成3-4圈。维管束:韧皮部为数个细胞组成,外侧有纤维束,呈半环或新月型,壁很厚,纤维群外缘嵌有细小薄壁细胞。有的含有团簇状硅质块,直径7-9m,木质部导管1-3个,壁较薄。有木纤维,有时木质部内侧也有纤维束,壁甚厚,纤维周围的薄壁细胞有时木化,并具壁孔。薄壁组织:中含有网纹细胞,含草酸钙针晶束的粘液细胞多见于维管束旁。,中药鉴定学 全草类中药,马鞭石斛:表皮细胞扁圆形,外壁及侧壁增厚,木化,有层纹,无草酸钙针晶。耳环石斛:木质部导管大小相似,含草酸钙针晶束细胞多见于近表皮处。金钗石斛:基本薄壁组织细胞大小悬殊,维管束略排成7-8圈。,中药鉴定学 全草类中药,成分主要含有生物碱,如石斛碱(dendrobine),石斛次碱(nobilonine)等。 生物碱栓织应呈阳性反应。,中药鉴定学 全草类中药,附注近据报道,全国商品石斛中来自石斛属(Dendrobium) 的植物有33种,其中产量较大,使用最广的除上述几种外,还有同属植物细茎石斛D.moniliforme(L.)Sw. 、重唇石斛D.hercoglossum Reichb.f.、钩状石斛D. aduncum Wall. Ex Lindl.、齿瓣石斛D.devonianum Paxt.和罗河石斛D. loohohense Tang et Wang等。钩状石斛:上部可见分枝。重唇石斛:药材呈细长纺锤形,有残留的叶鞘呈毛须状。罗河石斛:呈长圆柱形,有分枝,纵沟明显。,中药鉴定学 全草类中药,在商品石斛中曾多次发现有兰科金石斛属(Ephemerantha )、石仙桃属(Pholidota)、石豆兰属(Bulbophyllum)植物的根状茎及假鳞茎混作石斛入药,前二者商品称“有瓜石斛”。金石斛属植物如二裂金石斛Ephemerantha bifida (Ridley) Hunt et Summerh.、流苏金石斛E.fimbriata (Blume)Hunt et Summerh.,与石斛的主要区别点为:具长的匍匐根状茎,茎呈假单轴分枝,每一分枝顶端膨大而成压扁状纺锤形的假鳞茎。石仙桃属植物如石仙桃 Pholidota chinensis Lindl.,主要区别点为根状茎圆柱形,每节之下有残留的根,节上生假鳞茎,略呈长圆柱形,肉质而干瘪,具纵皱纹。,中药鉴定学 全草类中药,耳环石斛商品颇为复杂,有西枫斗、结子斗、圆枫斗、直条枫斗等。市售以西枫斗为多见,经验鉴别以色黄绿、具龙头凤尾(一端可见茎基部留下的短须根,习称“龙头”,另一端渐细,无剪口,习称“凤尾”)、粗肥短壮、能折断、断口平、粉质多、无纤维、味甘淡或微苦、嚼之黏性强、近无渣者为佳。,

    注意事项

    本文(中药鉴定学ppt课件 全套 第11章 全草类中药.ppt)为本站会员(牧羊曲112)主动上传,三一办公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办公(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

    三一办公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