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办公! | 帮助中心 三一办公31ppt.com(应用文档模板下载平台)
三一办公
全部分类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
  • 建筑/施工/环境>
  • 毕业设计>
  • 工程图纸>
  • 教育教学>
  • 素材源码>
  • 生活休闲>
  • 临时分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办公 > 资源分类 > PPT文档下载  

    《学前心理学》各章框架ppt课件.ppt

    • 资源ID:1379029       资源大小:1.48MB        全文页数:61页
    • 资源格式: PPT        下载积分:16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6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学前心理学》各章框架ppt课件.ppt

    学前心理学各章框架,学习学前儿童心理学的方法,个体心理的发生,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一般规律,学前时期心理过程和个性的发展,绪论,什么是心理、心理现象,什么是学前心理学,学前心理学的内容,学习学前心理学的意义,研究学前儿童心理的基本原则,研究的具体方法,了解基本知识,培养兴趣和感情,初步掌握研究方法,有助于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客观性,教育性,发展性,观察法,实验法,测验法,调查访问法,问卷法,谈话法,作品分析法,研究的类型,横断研究vs纵向研究,跨文化研究vs双生子研究,3,二、心理现象概述,章节练习题,1心理就是( ) A.人脑对心理现象和客观现实的反映 B.人脑像镜子一样对一切客观现实的反映 C.人脑对客观现实的能动反映 D.当人体成熟后,对周围环境的反映 2.学前儿童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_年龄范围内的儿童心理的发展规律。A.36岁 B.06岁 C.03岁 D.45岁 3 儿童是指_年龄范围。A.03岁 B.06岁 C.012岁 D.018岁 4. 学前儿童心理学是_的一个组成部分或分支,而且是内容最充实的分支。A.发展心理学 B.普通心理学 C.学前教育学 D.儿童解剖生理学 5.( )是学前儿童心理研究的最基本的方法。 A.观察法 B.实验法 C.自然实验法 D.调查访问法6.所得材料自然、真实的一种研究方法是( ) A.问卷法 B.谈话法 C.观察法 D.实验法,7 .通过控制和改变儿童的活动条件,以发现由此引起心理现象的有规律性变化,从而揭示 特定条件与心理现象之间的联系。这种研究方法称为( ) A.测验法 B.实验法 C.观察法 D.调查法8 .研究者通过学前儿童的家长、教师或其他熟悉儿童生活的成人,去了解儿童的心理表现。 这种方法称为( )。 A.作品分析法 B.调查访问法 C.测验法 D.谈话法 9.可以在较短时间内获得大量资料,较易作出结论的一种研究方法是( )。 A.问卷法 B.谈话法 C.观察法 D.实验法 10 通过分析儿童的手工、绘画等去了解儿童的心理这种研究方法称为( )。 A.教育实验法 B.观察法 C.作品分析法 D.调查访问法,学前儿童心理发展年龄特征概述,01岁发展速度最快、变化最大的时期,13岁齐全期真正形成人类心理特点的时期,36岁奠基期个性开始形成的时期,34岁-生活范围扩大、认识依靠行动、情绪作用大、爱模仿,45岁-活泼好动、思维具体形象性、开始接受任务、开始组织游戏,56岁好问好学、抽象思维能力开始萌芽、开始掌握认知方法、个性初具雏形,0-1个月-无条件反射、认识世界的开始、人际交往的开端,出生上半年手眼协调、开始认生,下半年动作发展的规律,言语和思维发生,独立性自我意识发展的表现,章节练习题,1 .儿童心理发展最为迅速和心理特征变化最大的阶段是在( ) A.01岁 B.13岁 C.45岁 D.36岁 2当物体触及掌心,新生儿立即把它紧紧握住,这种现象称为( )。 A.心跳反射 B.达尔文反射 C.巴布金反射 D.击剑反射3 物体轻轻触及新生儿的脚掌时,他本能地竖起大脚趾伸开小趾,五个脚趾形成扇形。这 种现象称为( ) A.抓握反射 B.惊跳反射 C.蜷缩反射 D.巴宾斯基反射 4.如果新生儿的一只手或双手的手掌被压住,他会转头张嘴;当手掌上的压力减去时,他 会打呵欠。这是( )。 A.巴宾斯基反射 B.游泳反射 C.莫罗反射 D.巴布金反射 5手眼协调动作发生于( ) A.23个月 B.34个月 C.45个月 D.56个月6 .出现最初的独立性,是在 ( )。 A.34岁 B.6个月1岁 C.13岁 D.9个月1岁,章节练习题,7 .人生头23年心理发展成就的集中表现是 ( ) A.手眼协调动作 B.独立性的出现 C.坚持性的出现 D.分离焦虑的出现 8.个性形成的最初阶段是( ) A.婴儿期 B.先学前期 C.幼儿期 D.学龄初期 9 .相比较而言,情绪性故事较容易打动( )。 A.大班幼儿 B.中班幼儿 C.小班幼儿 D.所有46岁幼儿 10.下列属于45岁幼儿特征的是( )。 A.爱模仿 B.个性初具雏形 C.情绪作用大 D.开始接受任务 11 .下列属于56岁幼儿特征的是( ) A.认识依靠行动 B.开始掌握认知方法 C.开始接受任务 D.最初步生活自理,注意的规律与幼儿的活动,定向性注意的发生先于选择性注意的发生,无意注意的发生发展早于有意注意的发生发展,学前儿童注意的发展,什么是注意及注意的种类,注意在学前儿童心理发展中的作用,学前儿童注意发展的趋势,各年龄阶段学前儿童注意发展的特征,新生儿范兹视觉偏好,1岁前,13岁,36岁(幼儿),注意的选择性,注意的范围,注意的稳定性,一般作用(选择、保持、监督和调节),对学前儿童发展的作用(知觉、记忆、坚持性、学习),注意的分配,注意分散的原因和防止,章节练习题,1注意的两个主要特点是( )。 A指向性和集中性 B鲜明性和选择性 C清晰性和指向性 D清晰性和集中性 2“聚精会神”、“仔细”主要描绘的是注意的什么特点( )。 A指向性 B集中性 C清晰性 D鲜明性 3注意使儿童对环境中的各种刺激反应不一,总是舍弃一些信息。这是注意的( )功能。 A调节 B整合 C维持 D选择 4、正在上课,一位迟到的学生突然推门而入,这时引起大家的注意是( )A.不随意注意 B.随意注意 C.有意注意 D.随意后注意 5、在学习遇到困难或环境中出现干扰因素时,努力地把自己的注意维持在学习内容上,这时的注意是( )。 A.随意后注意 B.有意注意 C.不随意注意 D.有意后注意 6人在高度集中自己的注意时,注意指向的范围就( )。 A不变 B扩大 C缩小 D以上都有可能,章节练习题,7 . 注意是一种( )。 A独立的心理过程 B认识风格 C心理现象 D个性特征 8儿童一进商场就被漂亮的玩具吸引,儿童在这一刻出现的心理现象是( )。 A注意 B想像 C需要 D思维 9注意使儿童的游戏、学习等活动顺利进行,这是注意的( )功能。 A整合 B维持 C调节 D选择 10注意使儿童根据环境变化,及时调整自己的行动,为应付外来刺激做出相应准备,从而适应环境,这是注意的( )功能 A调节 B整合 C维持 D选择 11.3-6岁儿童注意发展的特征是( )。 A无意注意占优势 B有意注意占优势 C注意的发展不受语言支配 D有意注意和无意注意均衡发展 12.天空中过往飞机的轰鸣引起儿童不由自主的注意,这是( )。 A有意注意 B无意注意 C有意注意和无意注意两者均有 D选择性注意,章节练习题,13儿童不受窗外其他孩子玩耍的笑声吸引,努力控制自己,专心做功课,这是( )。 A有意注意 B无意注意 C有意注意和无意注意两者均有 D选择性注意 14儿童从事一项活动能够善始善终,说明他的注意具有很好的( )。 A广度 B稳定性 C分配能力 D范围 15儿童在绘画时常常顾此失彼,说明儿童注意的( )较差。 A广度 B稳定性 C分配能力 D范围 16某小朋友在语言活动中,认真、完整地听完了老师讲的故事。这说明该小朋友具有( ) 。 A注意的选择性 B注意的范围 C注意的稳定性 D注意的分配,感知觉规律在幼儿教学中的运用,原始的感知阶段,从知觉的概括向思维的概括过渡阶段,学前儿童感觉和知觉的发展,什么是感觉和知觉及种类,感觉和知觉在学前儿童心理发展中的作用,学前儿童感知发展的主要阶段,幼儿观察的发展,观察的目的性加强,观察的持续性延长,观察的细致性增加,观察的概括性提高,感受性变化的规律,知觉对象从背景中分离出来的规律,过去经验和对对象理解的规律,人生最早出现的认识过程,两岁前儿童依靠感觉和知觉认识世界,在36岁儿童心理活动中仍占优势,掌握知觉标准和观察力发展阶段,学前儿童各感觉和知觉的发展,观察方法的形成,语言和直观相结合的规律,感觉(视、听、味、触、痛)知觉(形状、方位、深度、时间),章节练习题,1.孩子看到桌上有个苹果时,所说的话中直接体现“知觉”活动的是( ) A“真香!” B“我要吃!” C“这是什么?” D“这儿有个苹果。”2( )是指精确地辨别细致物体或具有一定距离的物体的能力,也就是发觉一定对象在 体积和形状上最小差异的能力。 A.视觉敏度 B.颜色视觉 C.精细视觉 D.以上说法都不对3治疗弱视的最佳期是( ) 12岁 B. 35岁 C. 1213岁 D. 57岁4儿童最早能够辨别的图形是( ) A.圆形 B.正方形 C.三角形 D.长方形 5.3岁儿童( ) A.能辨别以别人为基准的左右 B.能辨别以自身为中心的左右 C.能辨别前后 D.能辨别上下6“视觉悬崖”可以测查婴儿的( ) A.距离知觉 B.方位知觉 C.大小知觉 D.形状知觉,章节练习题,7.反映客观现象的延续性和顺序性的是( )。 A.方位知觉 B.大小知觉 C.时间知觉 D.距离知觉 8.某幼儿能够依靠生活作息制度来认识时间,如“下午是午睡起来以后”,这说明该幼儿 ( ) A.根据日夜和季节变化来对时间定向 B.依靠生理变化产生对时间的条件反射 C.能够对持续时间进行估计 D.有了与具体事物和事件相联系的时间知觉9.幼儿在认识方和万、日和月等形近符号时出现混淆,这是( )。 A.观察的无序性所致 B.观察的目的性不够所致 C.观察的跳跃性所致 D.观察的细致性不够所致 10.在指导幼儿观察绘画时,下面哪句指导语易把幼儿的观察引向观察个别事物?( ) A.图上有些什么呢? B.图上的小松鼠在做什么呢? C.这张图告诉我们一件什么事呢? D.图上讲的是个什么故事? 11.教师的板书、挂图和实验演示,应当突出重点,教学指示棒与直观教具的颜色不要接近。 这是利用了( )。 A.知觉中的新颖性规律 B.知觉中刺激物本身各部分的组合规律 C.知觉中对象与背景的差别的规律 D.知觉中对象的活动性规律,记忆的保持和遗忘规律在学前儿童活动中的应用,记忆保持的时间延长,记忆提取的方式发展,学前儿童记忆的发展,什么是记忆,记忆在学前儿童心理发展中的作用,学前儿童记忆发展的趋势,各年龄阶段学前儿童记忆发展的特征,1岁前,13岁,36岁(幼儿),保持规律与应用,遗忘规律与应用,排除影响保持的因素,科学地安排识记,学前儿童记忆的发生(时间、指标),记忆容量的增加(广度、范围、工作想像),记忆内容的变化(运动、情绪、形象、语词),记忆策略的形成,章节练习题,1 .当刺激多次重复出现时,婴儿好像已经认识了它,表现出和新异刺激不同的反应。这是 ( )。 A.条件反射 B.重学记忆 C.习惯化 D.有意记忆 2.3岁前儿童的记忆一般不能永久保持。这种现象称为( ) A.短时记忆 B.瞬时记忆 C.记忆容量不足 D.幼年健忘3.( )是指从识记到能够再认或回忆之间的时间。 A.记忆的恢复期 B.记忆的重学期 C.记忆的潜伏期 D.记忆的检索期 4.在幼儿的记忆中,占主要地位的记忆是( )。 A.形象记忆 B.运动记忆 C.情绪记忆 D.语言记忆 5儿童最早发生的记忆是( )。 A.情绪记忆 B.形象记忆 C.运动记忆 D.语词记忆6.语词记忆大致出现在_左右。( ) A.2周 B.6个月 C.6-12个月 D.1岁7.儿童记忆策略的发展过程中,转变期一般存在于( ) A.23岁 B.45岁 C.57岁 D.78岁,章节练习题,8.( )是指过去感知而当前没有作用于感觉器官的事物在头脑中出现的形象。 A.表象 B.符号 C.表征 D.再现9.幼儿记忆的基本特点是( ) A.有意记忆占优势,无意记忆逐渐发展 B.机械记忆的效果优于意义记忆的效果 C.无意记忆和有意记忆没有差别 D.无意记忆占优势,有意记忆逐渐发展10 .幼儿记忆发展中最重要的质的飞跃是( ) A.无意识记的发展 B.有意识记的发展 C.活动动机的变化 D.语词记忆的出现 0711.随年龄增长,幼儿形象记忆与语词记忆的差别( ) A.不会变化 B.不会缩小 C.逐渐扩大 D.逐渐缩小 12.学习某种材料后,相隔一段时间所测量到的保持量,比学习后立即测量到的保持量要高, 这是年幼儿童常出现的( )。 A.记忆扩张现象 B.记忆恢复现象 C.记忆潜伏现象 D.记忆提取现象,从无意性,发展到开始出现有意性,学前儿童想像的发展,什么是想像(形象性和新颖性),想像在学前儿童心理发展中的地位(认知、情绪、游戏、学习),学前儿童想像发展的一般趋势,各年龄阶段学前儿童想像发展的特征,23岁,34岁,45岁,学前儿童想像的发生(年龄、表现和特点),从单纯的再造性,发展到出现创造性,从极大的夸张性,发展到合乎现实的逻辑性,学前儿童无意想像和有意想像的发展,想像的种类(有意、无意、再造、创造),学前儿童再造想像和创造想像的发展,无意想像的特点,有意想像的萌芽和发展,再造想像的发展,创造想像的发展,幼儿想像的夸张性,56岁,幼儿期想象发展的特点及培养,章节练习题,1想象活动的两大基本特征是( ) 。A.形象性和生动性 B.形象性和新颖性 C.随意性和情景性 D.创造性和情绪性2.下列哪种活动体现了幼儿的再造想象( ) A.有些孩子经常会生造一些词语。 B.在绘画时有的幼儿把太阳画成绿色。 C.有的幼儿在看图说话时能说出许多图上没有但与主题相关的内容。 D.幼儿把音阶想象成“走楼梯”从而来理解音阶 3.小朋友们听老师讲西游记的故事仿佛看见了孙悟空大闹天空的情景这是( ) 。 A.逻辑思维 B.创造想象 C.综合想象 D.再造想象 4 .幼儿出现想像的萌芽的年龄是( ) A.6个月1岁 B.1岁1岁半 C.1岁半2岁 D.2岁2岁半5.下列哪种说法是错误的儿童最初的想象是 ( )。 A.简单的相似联想 B.有一定的情节组合 C.能引发情绪的 D.记忆表象在新情景下的复活,章节练习题,6.看见小坦克就要玩开坦克听见蛙鸣就要学青蛙跳拿到雪花积木片就会想到冬天的漫天风雪如果没有玩具幼儿可能呆呆地坐着。这反映了幼儿 A.想像的无意性 B.相似联想较强 C.直觉思维较强 D.想像的有意性7.幼儿正在画“雨伞”听到别人说“这像雨伞吗”他立刻说“这是大炮。”这反映了儿童的想像 A.受情绪和兴趣的影响 B.主题不稳定 C.内容零散 D.以想像过程为满足 8.幼儿在绘画时经常会在纸上胡乱画很多东西这主要体现了幼儿的想象( ) 。 A.无预定目的 B.内容零散、无系统 C.受情绪影响 D.易受外界刺激的直接干扰9 .有意想象在幼儿期 。 A.发展迅速 B.水平已较高 C.开始萌芽 D.已能较好地反映事物的本质10 .幼儿抱着一只玩具鸭子只是静静地坐着当老师说“鸭子要游水了。”幼儿的想象才活跃起来这说明( ) 。 A.经验性想象对幼儿的重要作用 B.成人的语言提示对幼儿有意想象的发展起重要作用 C.实际行动对幼儿期的想象具有重要作用 D.幼儿的想象受个人愿望的影响 11.有个孩子很喜欢长颈鹿有一天他对小朋友说“我家有一头真的长颈鹿。”这说明( ) A.幼儿想象的独特性 B.幼儿想象的夸张性 C.幼儿想象的情绪性 D.幼儿想象不受外界刺激的影响,章节练习题,12体现3-4岁幼儿想象的特点的描述是( ) 。 A.想象与记忆的界限不明显 B.想象出现了有意成分 C.想象内容零碎、贫乏 D.想象仍以无意性为主 13.下面属于4-5岁幼儿想象特点的是( ) A.想象出现了有意成分 B.想象活动没有目的没有前后一贯的主题 C.想象形象力求符合客观逻辑 D.想象依赖于成人的语言提示 14.学前儿童想象形象力求符合客观逻辑是在( ) A.2-3岁 B.3-4岁 C.4-5岁 D.5-6岁15人总是根据自己的现实生活和感觉经验,即已形成的( )进行想象的。因此,想像是客观的反映。A、感觉B、知觉C、表象D、记忆 16、在同一桌上绘画的幼儿,有想像的主题往往雷同,这说明幼儿想象的特点是( )A、想象无预定目的,由外界刺激引起B、想像的主题不稳定,想象方向随外界刺激变化而变化C、想象的内容零散,无系统性D、以想像的过程为满足,没有目的性。,章节练习题,17依据想象活动是否具有( ),想象可分为有意想象和无意想象。 A、客观性 B、目的性 C、概括性 D、直观性 18、梦是一种奇怪的心理现象,属于想象的一种,是( ) A、创造想象 B、再造想象 C、有意想象 D、无意想象 19、由于( )的作用,幼儿虽然知道想象与现实不符,仍迷恋于想象的过程。 A、动机 B、需要 C、情绪 D、记忆 20一个小女孩听爸爸说这次出国回来要给她买电动火车,于是,她到幼儿园对小伙伴说:“我爸爸从国外给我带回一个电动火车,可好玩了。”这是小孩( )的表现。A、记忆B、知觉C、想像 D、撒谎,学前儿童思维基本过程的发展,思维方式的变化,思维工具的变化,学前儿童思维的发展(一),什么是思维(两个特点),思维对学前儿童心理发展中的意义(四个方面),学前儿童思维发展的趋势,学前儿童思维发展的一般特点,思维直观行动性的发展,思维的具体形象性,思维的抽象逻辑性开始萌芽,分析综合的发展,比较的发展,分类的发展,学前儿童思维的发生(时间、标志),感知运动阶段(02),前运算阶段(27),学前儿童思维发展的阶段,具体运算阶段(711),概括的发展,学前儿童理解的发展(五方面),一般特点,类型和特点,学前儿童思维的发展(二),学前儿童掌握概念的特点,学前儿童推理的发展,最初的转导推理,幼儿的演绎推理,幼儿的类比推理,判断形式间接化,判断内容深刻化,学前儿童判断的发展,判断根据客观化,判断论据明确化,幼儿推理发展的一般趋势,教育启示,章节练习题,1人类特有的言语和思维活动是在( ) 开始真正形成的。 A.3岁左右 B.1岁左右 C.1岁半左右 D.2岁左右2.标志着儿童思维真正发生的是( ) 。 A.语词概括的出现 B.直观概括的出现 C.动作概括的出现 D.感知概括的出现 3.直观行动思维所用的工具主要是( ) 。 A.感知和表象 B.表象和动作 C.表象和概念 D.感知和动作4 .反映儿童的直观行动思维的活动是( ) 。 A.儿童通过直观形象的教具理解种子发芽的过程 B.过家家给娃娃穿衣、喂饭 C.儿童通过想象两个苹果加两个苹果做22的加法 D.幼儿把自己想出来的故事讲给同伴听 5.直观行动思维活动的典型方式是( ) A.认知地图 B.探试搜索 C.尝试错误 D.顿悟 6 .具体形象思维所用的工具主要是 ( )。 A.感知 B.动作和表象 C.感知和动作 D.表象,章节练习题,7.幼儿依靠头脑中的苹果梨子等形象来进行加法运算这种思维方式为 A.具体形象思维 B.聚合式思维 C.抽象逻辑思维 D.直观行动思维8.下列哪种活动反映了儿童的形象思维 A.做游戏遵守交通规则过马路 B.过家家用玩具锅碗瓢盆做饭、吃饭 C.给娃娃穿衣、喂奶 D.儿童能算出2+3=5 9 .在儿童思维发展过程中动作对思维活动的作用是( ) 。 A.动作在其中的作用是由小到大 B.动作在其中的作用基本维持不变 C.动作起着总结的作用 D.动作在其中的作用是由大到小 10 . 儿童处于感知运动阶段。 A.23岁 B.45岁 C.56岁 D.02岁 11 .幼儿能够找到不在眼前的物体确信在眼前消失了的东西仍然存在这称为 。 A.物体的可逆性 B.客体的守恒性 C.客体永久性 D.物体永久性 12.前运算阶段发生在 A.0-2岁 B.2-7岁 C.7-11岁 D.12-16岁13.在皮亚杰关于儿童思维发展的阶段理论中2-7岁儿童的思维处于 A.感知运动阶段 B.前运算阶段 C.具体运算阶段 D.形式运算阶段,章节练习题,14.青青听妈妈说“听那孩子小嘴多甜”青青问“妈妈您舔过她的嘴吗”这主要反映青青( ) A.思维的片面性 B.思维的拟人性 C.思维的纯洁性 D.思维的表面性 15 .某孩子看见人生病时要打针吃药当她看到小树长虫时就从地上捡起一根小棍给树打针。这说明幼儿思维的( ) A.经验性 B.固定性 C.抽象性 D.近视性16 .幼儿常常“好心办坏事”如将米洗好了放在锅里却没有放水。这是幼儿思维的( ) 所致。 A.固定性 B.片面性 C.近视性 D.经验性 17.让儿童比较两个物体他们会依次找出物体的 ( )。 A.相同处、不同处、相似处 B.相似处、相同处、不同处 C.不同处、相似处、相同处 D.不同处、相同处、相似处 18.让一个4岁半的幼儿看“牛、人、船、猪”四张图要求拿出不同的一张他拿出了“船”是因为 ( )。 A.他认为牛、人、猪经常在一起出现而船不是 B.他认为船是没有生命的而另外的都是有生命的 C.他认为牛、人、猪都有头、脚和身体而船没有 D.以上理由都不正确,章节练习题,19.概念与概念之间的联系是( )A.分类 B.推理 C.抽象 D.判断 20 .某幼儿认为汽车比飞机快原因是他坐在汽车里看到天上的飞机飞得很慢。说明该幼儿在进行( ) A.内容判断 B.间接判断 C.直接判断 D.形式判断 21 .幼儿认为物体会浮是因为它想洗澡球会从椅子上滚下去是因为它不愿意呆在椅子上。这种判断是按( ) 来进行的。 A.直接的逻辑 B.生活的逻辑 C.客观的逻辑 D.类比的逻辑22 .下面说法不正确的是 ( )A.2岁儿童已经出现转导推理 B.儿童最初的推理是转导推理 C.幼儿的转导推理常常是符合客观逻辑的 D.幼小儿童最初的推理也有正确的23妈给孩子出了算术题“小宝第一锅吃了1个汤圆第二锅吃了2个汤圆一共吃了几个汤圆”孩子说汤圆没有了全吃掉了。这是( ) 。 A.客观的理解 B.相对关系的理解 C.情绪性的理解 D.转导性的理解,语音知觉发展在先,正确语言发展在后,理解语言发生发展在先,语言表达发生发展在后,学前儿童言语的发展(一),什么是言语(两个过程),学前儿童言语发展的趋势,学前儿童语音的发展,语音的形成,语音的模仿阶段,语音发展的顺序,前言语阶段(01),言语发生阶段(13),学前儿童言语发生发展的阶段,掌握基本口语阶段(2、36、7),幼儿掌握语音的特点和难点,语音意识的发生,词汇数量的增加,词类的扩大,学前儿童词汇的发展,词义的深化,不同词类词义的掌握,学前儿童书面言语的发生,学前儿童言语的发展(二),学前儿童口语表达能力的发展,对话言语的发展和独白言语的发生,情境言语的发展和连贯言语的发生,讲述逻辑性的发展,句型的发展,语句结构的变化,学前儿童对语法的掌握,句子含词量的增加,语法意识,掌握言语表情技巧,幼儿口语的培养(四方面),学前儿童言语功能的发展,儿童言语交际功能的发展,儿童言语概括和调节功能的发展,内部言语的发生发展,章节练习题,1.下列活动属于“言语过程”的是 A.听故事 B.练习打字 C.弹琴 D.练声2.关于学前儿童言语的发展正确的表述是 A.理解语言发生发展在先语言表达发生发展在后 B.理解语言和语言表达同时同步产生 C.语言表达发生发展在先理解语言发生发展在后 D.理解语言是在语言表达的基础上产生和发展起来的 3.一般地1-3岁是儿童言语的 A.准备阶段 B.前言语阶段 C.发生阶段 D.基本掌握口语阶段 4.( )是基本掌握口语阶段。 A.1岁半2岁 B.1-3岁 C.2、3岁6、7岁 D.2-3岁 5. 下列哪一种说法是错误的 ( )A.语言是社会现象是人类特有的交流工具 B.学前儿童理解语言发生发展在先语言表达发生发展在后 C.1-1.5岁是基本掌握口语阶段 D.学前儿童语音知觉发展在先正确语音发展在后,章节练习题,6.电报句一般出现于 A. 1岁至1岁半左右 B. 2岁半至3岁半左右 C. 2岁半至3岁左右 D. 1岁半至2岁半左右7幼儿发音的错误大多数集中在 A辅音 B.特殊的元音及辅音 C.元音 D.嗓音 8.幼儿词汇中使用频率最高的是 A.代词 B.名词 C.动词 D.语气词 9.幼儿使用动词的频率 。 A.多于名词 B.与名词相当 C.与代词相当 D.少于代词 10.拿出写有“香蕉”一词的卡片小强能认识但是如果把这两个字分开他就搞不清了不知道哪个是“香”字哪个是“蕉”字。这说明小强处于认字的 A.再现阶段 B.泛化阶段 C.情境阶段 D.识字阶段11.写字活动属于儿童学识字的 A.第三阶段 B.识字阶段 C.第一阶段 D.接受性言语活动阶段 12.幼儿期言语发展的主要任务是 A.发展口语 B.发展书面言语 C.发展内部言语 D.发展连贯言语,章节练习题,13下列有关内部言语的说法错误的是 。A.从功能上讲出声的自言自语不属于内部言语 B.游戏言语是内部言语的一种表现 C.问题言语是内部言语的一种表现 D.从形式上讲内部言语是不发出声音14._开始出现内部言语。 A. 4岁以后 B. 25岁左右 C. 2岁左右 D. 15岁左15.幼儿自言自语的表现形式有两种一是问题言语另一是 A.情境言语 B.游戏言语 C.对话言语 D.交际言语16问题言语是一种 A交际言语 B.游戏言语 C.对话言语 D.自言自语 17.对待幼儿出声的自言自语成人正确的处理方式为 A.发展为对话言语 B.发展为真正的外部言语 C.任其自然发展 D.发展为真正的内部言语18儿童的语言最初是 A.电报句式的 B.对话式的 C.复合式的 D.独白式的,学前儿童情绪的培养,情绪的社会化,情绪的丰富和深刻化,学前儿童情绪的发展,情绪在学前儿童心理发展中的作用(四个方面),学前儿童情绪发展的一般趋势,学前儿童高级情感的发展,道德感,美感,理智感,成人的情绪自控,采取积极的教育态度,帮助孩子控制情绪,儿童情绪的发生和分化,学前儿童的基本情绪表现,教会孩子调节自己的情绪表现,原始情绪反应,情绪的分化,情绪的自我调节化,营造良好的情绪环境,章节练习题,1幼小儿童刚上托儿所时一般较易学会离所时的“再见” 而早上向老师说的“早上好”则不易学会这是( ) A情绪对学前儿童心理活动的两极作用 B.情绪对学前儿童心理活动的动机作用 C.情绪对学前儿童个性形成的作用 D.情绪对学前儿童心理活动的信号作用 2.儿童的情绪开始进入系统化阶段是在( )。 A. 3岁 B. 4岁 C. 5岁 D. 6岁3最初几天的新生儿或哭或安静或四肢划动等等可以称为( ) A.原始的情绪反应 B.基本的情绪反应 C.混合的情绪反应 D.高级的情绪反应 4.根据华生的观点不属于原始情绪的情绪是( )。 A.怕 B.怒 C.悲 D.爱 5.按照布里奇斯的研究以下最早产生的情绪是 A.痛苦 B.惧怕 C.兴奋 D.厌恶,章节练习题,6我国心理学家林传鼎的研究指出新生儿已有两种完全可以分辨得清的情绪反应即( ) A.愉快与惊奇 B.愉快与悲伤 C.愉快与厌恶 D.愉快与不愉快 7.打过针的孩子一看到穿白大褂的人就害怕与这种情绪相联系的心理现象是( )。 A.记忆 B.思维 C.感知觉 D.自我意识 8.婴儿对看得见而又拿不到的玩具产生不愉快情绪但当玩具在眼前消失时,不愉快情绪也很快消失这是( ) A.情绪的内隐性 B.情绪的依赖性C.情绪的受感染性 D.情绪的情境性 9.幼儿看到故事书中的“坏人”常常会把它抠掉这是( )的表现。 A.情绪冲动性 B.情绪易变性 C.情绪两极性 D.情绪感染性,章节练习题,10婴儿最初的笑是( ) A诱发性的 B.外发性的 C.内源性的 D.信号性的 11.有差别的微笑的出现,是( )。 A.最初诱发性微笑发生的标志 B.最初社会性微笑发生的标志 C.最初生理性微笑发生的标志 D.最初自发性微笑发生的标志 12有差别的微笑一般出现在 A.6个月 B.7个月 C.4个月 D.5个月 13.下列哪种情感不属于儿童的高级情感?( )A.道德感 B.归属感 C.美感 D.理智感 14中班幼儿在道德感方面( ) A掌握了一些概括化的道德标准 B.主要指向个别行为 C.爱小朋友、爱集体等情感已有了一定的稳定性 D.比较复杂化,章节练习题,15.不但关心自己在行动中是否符合道德标准而且开始关心别人的行为是否符合道德标准,由此产生相应的情绪这是_幼儿道德感发展的表现。( ) A.小班 B.中班 C.大班 D.小学低年级 16.下列方法中更适合于控制情绪的是( )。 A.想象法 B.自我说服法 C.反思法 D.转移法 17.用以控制幼儿情绪的“消退法”其理论依据是( )。 A.行为主义理论 B.认知理论 C.人本主义理论 D.精神分析理论 18下列方法中最适合于调节幼儿情绪的方法是( )。 A.消退法 B.冷却法 C.反思法 D.转移法,影响学前儿童动作和意志行动发展的因素,学前儿童动作和意志行动的发展,儿童动作发展的规律(五个),什么是意志和意志行动,学前儿童意志的萌芽,遗传因素,成熟因素,教育和练习,学前儿童动作发展的阶段(四个),意志行动的发展在学前儿童心理发展中的作用,激发动机,幼儿意志行动动机的发展,学前儿童坚持性的发展,章节练习题,1儿童最初的动作是全身性的,以后动作逐渐分化,这种儿童动作发展的规律称为 ( ) A.从笼统到专门的规律 B.大小规律 C.粗细规律 D.从整体到局部的规律 2儿童动作的发展先从头部和躯干的动作开始,然后发展双臂和腿部的动作, 再后是手的精细动作。这是动作发展的( ) A.无有规律 B.近远规律 C.大小规律 D.首尾规3.婴儿看到物体时,先是移动肩肘,用手臂去接触物体,然后才用腕和手指去 接触并抓取物体。这主要体现了儿童动作发展的( )。 A.从整体到局部的规律 B.首尾规律 C.近远规律 D.大小规律 4 .下列哪一条,符合儿童动作发展的规律?( ) A.从局部动作发展到整体动作 B.从边缘部分到中央部分 C.从粗大动作发展到精细动作 D.从下部动作发展到上部动作 5 .婴幼儿大肌肉动觉准确性的发展,比小肌肉动觉的发展( )。 A.要晚些 B.要早些 C.要不明显些 D.时间差不多,章节练习题,6_,处于最初动作阶段。( ) A.36岁 B.23岁 C.34岁 D.2岁前 7 ._处于基础动作阶段。( ) A. 9岁儿童 B. 1岁儿童 C. 5岁儿童 D. 10岁儿童 8 .27岁,处于( )。 A.基础动作阶段 B.专门化动作阶段 C.反射动作阶段 D.最初动作阶段9 .儿童动作发展中,通过运动探索和体会运动能力,控制和操纵周围环境中的物体, 这个阶段属于( ) A.反射动作阶段 B.最初运动阶段 C.基础运动阶段 D.专门化动作阶段 10( ),儿童动作有意性的发展出现了较大质变,可以说是意志行动的萌 芽。 A.8个月左右 B.10个月左右 C.6个月左右 D.11个月左右 011.( ),儿童自觉的行动目的逐渐形成。 A.幼儿末期 B.幼儿早期 C.幼儿初期 D.幼儿中期12.幼儿在游戏活动中的动机,往往是( )。 A.直接动机,动机与目的是不一致的 B.间接动机,动机与目的是一致的 C.直接动机,动机与目的是一致的 D.间接动机,动机与目的是不一致的,章节练习题,13学前儿童意志发展的主要指标是( )。 A.行动过程中的坚持性 B.行动的动机 C.行为的强度 D.行为过程中的态度 14.在幼儿坚持性的发展方面,5岁幼儿与4岁幼儿相比,是( ) A.变化不大 B.有明显提高 C.略有提高 D.坚持性都很低 15.儿童坚持性发展的关键年龄在( ) A.2-3岁 B.4-5岁 C.5-6岁 D.6-7岁,学前儿童气质的发展,学前儿童个性的发展(一),什么是个性(四个基本特征),个性开始形成的主要标志,学前儿童个性形成和发展对心理和行为发展的意义,学前儿童个性倾向性的发展,个性倾向性及其基本特征,学前儿童需要和动机的发展,学前儿童兴趣的发展,什么是气质(三个特点),学前儿童气质的类型,学前儿童气质类型的稳定性和变化,学前儿童个性形成和发展的阶段和特点,什么是自我意识,学前儿童自我意识发展的阶段和特点,学前儿童自我意识的发展,幼儿自我评价、自我体验、自我控制的发展,气质对心理活动和行为发展的意义,什么是性格(两个特点),婴儿性格的萌芽(四方面),学前儿童个性的发展(二),学前儿童性格的形成,什么是能力,能力的结构,学前儿童能力的发展,学前儿童能力发展的特点(四大方面),幼儿性格的年龄特点(五方面),学前期是儿童性格的初步形成期,章节练习题,1个性调节系统的核心是( ) A.需要 B.自我意识 C.兴趣 D.内部动机2.个性系统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是_,它制约着个性的发展。( ) A.兴趣 B.自我意识 C.气质 D.能力3.( )是以人的需要为基础的动机系统,它是推动个体行为的动力。 A.个性调节系统 B.个性心理特征 C.个性的结构系统 D.个性倾向性 4 .进入3岁后,儿童( )。 A.个性萌芽 B.个性尚未发生 C.出现较稳定的个性特征 D.个性的独特性迅速发展,而稳定性发展缓慢5.“3岁看大,7岁看老”这句俗话反映了幼儿心理活动( )。 A.整体性的形成 B.独特性的发展 C.稳定性的增长 D.积极能动性的发展 6.36岁儿童个性发展阶段的主要表现是( ) A.先天气质差异 B.个性特征萌芽 C.个性初步形成 D.个性基本定型 7.自我意识的基本特征是( )。 A.自尊感和理智感 B.分离感和同一感 C.自主感和独立感 D.个体感和集体感,章节练习题,8儿童在23岁的时候,掌握代名词“我”,是儿童( ) A.个性形成的重要标志 B.自我意识萌芽的最重要标志 C.同一感发展的最重要标志 D.自我感觉发展的重要标志 9.45岁期间,儿童的( )。 A.自我体验发展迅速 B.自我控制发展迅速 C.对自我的多方面评价发展迅速 D.对内心品质的评价发展迅速 10.五六岁儿童已经会用_来表达自己内心的感受。( ) A.语言 B.动作 C.修饰词 D.感叹句 11.个性倾向性的基本特征是( )。 A.独特性和自主性 B.稳定性和独特性 C.积极性和选择性 D.独特性和社会性 12.13岁是( ) A.多种兴趣开始发展的阶段 B.兴趣发展的中心阶段 C.兴趣广泛发展并逐渐稳定阶段 D.兴趣发展的初级阶段13.下列哪一种说法是不准确的?( ) A.13岁期间,儿童的生理需要仍占主要地位 B.幼儿期是需要发展的活跃时期 C.从5岁开始,儿童的社会性需要迅速发展 D.13岁,是儿童兴趣广泛发展并逐渐稳定的阶段,章节练习题,14.表现出“精力旺盛,表里如一,刚强,易感情用事”特征的气质类型是( )。 A.胆汁质 B.多血质 C.粘液质 D.抑郁质 15.某儿童活泼好动、反应迅速灵活善交际兴趣广泛而不稳定,由此可推断他的气 质基本属于( ) A.胆汁质 B.多血质 C.粘液质 D.抑郁质 16.托马斯切斯根据9个维度的不同组合,将儿童的气质划分为三种类型,即( ) A.适应型、迟缓型、分离型 B.适应型、冲动型、迟缓型 C.活动型、适应型、分离型 D.容易抚育型、困难抚育型、起动迟缓型 17.对粘液质的孩子,应着重( ) A.防止粗枝大叶,虎头蛇尾 B.培养勇于进取、豪放的品质 C.培养积极探索精神及踏实、认真的特点 D.防止任性、粗暴 18.对胆汁质的孩子,应着重( )。A.防止粗枝大叶、虎头蛇尾 B.防止墨守成规、谨小慎微 C.培养机智敏锐和自信心 D.防止任性粗暴 19.培养勇于进取、豪放的品质,防止任性、粗暴,这些教育措施主要是针对( ) A.胆汁质的孩子 B.多血质的孩子 C.粘液质的孩子 D.抑郁质的孩子,章节练习题,20气质对智力的影响作用表现在( ) A.能影响潜能的高低 B.能影响“最近发展区”的大小 C.能影响智力活动的方式 D.能影响智力的可变性 21.幼儿期性格的典型特点是( ) A.模仿性强 B.喜欢交往 C.好奇好问 D.活泼好动 22.幼儿能力发展的特点是( )。 A.模仿能力最早表现,操作能力发展迅速 B.操作能力最早表现,模仿能力发展迅速 C.特殊能力最早表现,创造能力发展迅速 D.创造能力最早表现,特殊能力发展迅速 23.心理学家布鲁姆通过研究发现,生后头4年儿童的智力发展最快,已经发展了 ( )。 A.70% B.60% C.65% D.50%,学前儿童同伴关系的发展,学前儿童社会性的发展(一),什么是社会性、社会性发展,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的内容(五方面),学前儿童同伴

    注意事项

    本文(《学前心理学》各章框架ppt课件.ppt)为本站会员(牧羊曲112)主动上传,三一办公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办公(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

    三一办公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