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办公! | 帮助中心 三一办公31ppt.com(应用文档模板下载平台)
三一办公
全部分类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
  • 建筑/施工/环境>
  • 毕业设计>
  • 工程图纸>
  • 教育教学>
  • 素材源码>
  • 生活休闲>
  • 临时分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办公 > 资源分类 > PPTX文档下载  

    《安全管理学》第二版 田水承 第一章绪论及第二章安全管理学理论基础概述ppt课件.pptx

    • 资源ID:1378836       资源大小:5.01MB        全文页数:89页
    • 资源格式: PPTX        下载积分:16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6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安全管理学》第二版 田水承 第一章绪论及第二章安全管理学理论基础概述ppt课件.pptx

    安,全,管,理,适用于教材安全管理学第二版,学,适用专业:安全工程,第一章 绪 论,章节概要,1.1 安全形势严峻,安全管理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 21世纪以来,全球安全形势严峻,环境污染、重大事故与灾害频发严重威胁人类生命与健康,造成了物质财富的大量损失。据国际劳工组织(ILO)的保守估计,每年全球的工伤事故达2.5亿起,这意味着每天就有68万起事故,每秒钟9起。换言之,每天有3000人于工作中丧命。在我国,由管理原因直接或间接导致的重大伤亡事故屡禁不止。,1.1 安全形势严峻,例如2005年屡次死亡百人以上的矿难:2月14日,辽宁省阜新矿业公司海州立井特大瓦斯爆炸事故,214人;8月7日,广东省梅州市大兴煤矿透水事故,121;11月27日,黑龙江龙煤集团七台河分公司东风煤矿爆炸事故,171;12月7日, 河北唐山市开平区刘官屯煤矿井下发生瓦斯爆炸,108人。,1.1 安全形势严峻,2005年11月13日中石油吉林石化分公司双苯厂“11.13”爆炸事故,并造成了松花江特别重大水污染,1.1 安全形势严峻,2007年8月13日的湖南省凤凰县堤溪沱江大桥“8.13”特别重大坍塌事故。,1.1 安全形势严峻,2008年9月8日,267人遇难的山西临汾市襄汾县塔儿山铁矿尾矿库溃坝事故。,1.1 安全形势严峻,2009年2月22日,山西西山煤电集团屯兰煤矿瓦斯爆炸事故。造成78人死亡。,1.1 安全形势严峻,2010年8月,河南航空有限公司一客运航班在黑龙江省伊春市林都机场30号跑道坠毁。造成44人遇难。,1.1 安全形势严峻,2013年6月,吉林省德惠市宝源丰禽业有限公司发生特大火灾爆炸事故。造成121人死亡,76人受伤。,1.1 安全形势严峻,2013年11月,山东省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中国石油化工管道储运分公司东黄输油管道泄露发生爆炸。造成62人死亡,136人受伤。,1.1 安全形势严峻,造成安全形势严峻的一个重要原因是 安全管理不科学、不到位其主要表现为事故灾害后果依然严重、人因事故比例逐渐增大、重大责任事故依然频发。人因事故占事故总数的70%90%以上。人因事故归根结底是组织管理失误导致的不良后果。,1.1 安全形势严峻,如果事故后安全管理到位,救援有力,则“力挽狂澜”。,案例一:2007年河南陕县支建煤矿“7.29”透水事故后69名矿工,在井下被困75个多小时后全部生还。,1.1 安全形势严峻,如果事故后安全管理到位,救援有力,则“力挽狂澜”。,案例二:2008年“5.12汶川大地震”后,全国总动员采取救灾救援措施,挽救人们的生命财产。,1.1 安全形势严峻,如果事故后安全管理到位,救援有力,则“力挽狂澜”。,案例三:2009年7月26日西安开往乌鲁木齐的1043次列车运行至兰州附近乌鞘岭隧道,电力机车突然起火,由于救援指挥指挥及时到位,约1700名乘客顺利徒步逃生,无伤亡。,1.1 安全形势严峻,“硬”的安全装备、技术与“软”的安全管理相结合才能发挥它们应有的作用。,1.1 安全形势严峻,对安全管理的挑战,1.1 安全形势严峻,做好安全管理工作的意义,1,2,3,4,是贯彻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方针的基本保证。具体的安全工作、活动要由安全管理来组织、协调。,是防止伤亡事故和职业危害的根本对策。安全管理是减少、控制事故尤其是人因事故发生的有效屏障。,安全技术和职业安全健康措施要靠有效的安全管理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对社会经济发展起保驾护航的作用。,1.2 安全管理学概述,安全是人的身心免受外界(不利)因素影响的存在状态(包括健康状态)及其保障条件。 安全是对系统在某一时期,某一阶段过程状态的描述。 安全管理是管理者对安全生产进行的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的一系列活动。,1.2.1 安全管理的定义及分类,1.2 安全管理学概述,1.2.1 安全管理的定义及分类,宏观的安全管理微观的安全管理,按照主体和范围的大小,按照对象不同,狭义的安全管理广义的安全管理,1.2 安全管理学概述,安全管理学是研究安全管理活动规律的一门科学。运用现代管理科学的理论、原理和方法,探讨、揭示安全管理活动的规律为安全生产法治建设、安全管理体制和规章制度的建立提供指导和帮助,以达到提高管理效益,防止生产事故,实现安全生产的目的。,1.2.2 安全管理学的研究对象,1.2 安全管理学概述,安全管理学就是以社会、人、机系统中的人、物、信息、环境等要素之间的安全关系为研究对象,通过合理有效的配置诸要素及其之间的关系,从而保证系统中安全状况的持续实现,保证人类社会活动中的安全生存、安全生活、安全生产。,1.2.2 安全管理学的研究对象,1.2 安全管理学概述,管理追求效率,强调目的;安全管理则是在保证安全目标实现的前提下,对达到安全所需的人、物、信息、环境、时间等要素进行科学有效地协调和配置。,1.2.2 安全管理学的研究对象,1.2 安全管理学概述,基本任务是运用现代管理科学的理论和原理,探讨、揭示我国安全管理活动的规律,建立健全我国安全管理机构体制和安全管理的科学方法。以达到提高管理效益、实现安全生产的目的。,1.2.3 安全管理学的主要任务,1.2 安全管理学概述,1.2.3 安全管理学的主要任务,1.3 安全管理学的主要内容和特点,1.3.1 安全管理的主要内容,安全管理学理论基础:有关的管理学理论基础、事故致因理论、安全管理学的基本原理等 安全管理方法:安全目标管理、系统安全管理、体系化安全管理、安全信息管理、事故统计与分析、事故调查与处理等 事故管理:事故统计与分析、事故调查与处理和事故预防与控制 安全文化安全法规,1.3 安全管理学的主要内容和特点,1.3 安全管理学的主要内容和特点,1.4 安全管理的形成和发展,古人的经验安全管理的雏形“深至丈许,方始得煤,初见煤端时,毒气灼人,有将巨竹凿去中节,尖锐其末,插入炭中,其毒烟从竹中透上”明代宋应星天工开物中记述采煤时防止瓦斯中毒的方法;在古希腊和古罗马时期,就设立了以维持社会治安和救火为主要任务的近卫军和值班团。这些都是安全管理的雏形。,1.4 安全管理的形成和发展,1.4.1 国外安全管理发展概况,1.4 安全管理的形成和发展,美国安全管理的发展,1.4 安全管理的形成和发展,美国安全管理的发展,1.4 安全管理的形成和发展, 改善劳动条件,防止工伤事故,主要靠企业实施。政府主要依靠立法和监督检查来推进这方面的工作。 重视安全卫生教育。,美国安全管理的特点, 重视开发新技术、使用新设备,开展安全科学研究工作。,1.4 安全管理的形成和发展,日本安全管理的发展,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处于经济恢复时期,工伤事故状况十分严重;制定了劳动安全卫生法、矿山安全法、劳动灾难防止团体法等一系列法律法规;建立了一整套独立的矿山安全监察体系,实施高效的监督管理;设立了“中央劳动安全卫生委员会”、“中央劳动灾难防止协会”等;后来日本的安全管理水平赶上而且超过了美国,居于世界领先地位。,1.4 安全管理的形成和发展,日本安全管理采取的对策,建立劳动安全卫生的组织领导和监督体制;加强立法,建立劳动安全卫生法规体系;制定劳动灾害防治计划;加强对企业的安全卫生行政管理和监督指导;,推进安全卫生教育;重视新技术的引进和设备的更新,积极发展劳动安全与卫生的科学研究;重视发挥工伤事故防止团体的作用;开展群众性的安全卫生运动。,1.4 安全管理的形成和发展,1.4.2 我国安全管理发展概况,我国的安全管理工作经历了动荡曲折的螺旋式发展过程,大致分为四个阶段:,1.4 安全管理的形成和发展,(1)建立和发展阶段,三年国民经济恢复时期194919521.树立了“搞生产必须注意安全”的思想,批判了“重视机器不重视人”的错误观念。2.发动群众,开展安全大检查。3.积极组建安全职能机构,开展安全干部培训。4.确定安全生产方针,开始法规建设。,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19531957 1.确定了“管生产必须同时管安全”的原则;2.建立了专职安全管理机构,配备了专职的安全管理人员;3. 1954年劳动部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安全技术教育的决定,建立了安全教育制度并制定了安全操作规程;4.颁布了“三大规程”在内的许多重要的安全法规;5.1956年发布了安全技术措施计划的项目总名称表;6.规定企业必须编制安全技术措施计划,1.4 安全管理的形成和发展,(2)停顿和倒退阶段,1.4 安全管理的形成和发展,(3)恢复与提高阶段,1978年,中共中央发布了关于认真做好劳动保护工作的通知;1979年,国务院批准劳动总局、卫生部关于加强厂矿企业防尘防毒的工作报告扭转当时安全卫生状况严重不良的局面。 先后颁布了150多项安全卫生标准。1983年,确定了国家监察、行政管理、群众监督的安全管理体制,安全管理工作从行政管理开始跨入法制管理的轨道。1987年将原来“安全生产”的方针确定为“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安全生产方针,把安全工作的重点放在了预防上。伤亡事故基本上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1.4 安全管理的形成和发展,(4)市场经济下的高速发展阶段,第一章复习思考题,1.研究安全管理学有什么重要意义?2.简述安全管理及安全管理学的定义?3.简述安全管理学的研究对象及主要内容。4.试述我国安全管理的发展历程及其未来的发展趋势。,第二章安全管理学理论基础概述,章节概要,2.1 管理学的理论基础,管理(Manage)中的“管”是指约束,“理”是指调理、协调。众多的管理学流派。 本书认为管理就是管理者经济、有效地运用组织的各种资源,通过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等一系列行为活动使组织成功达到某个目的的过程。,安全管理应遵循管理和安全的普遍规律,服从管理和安全的基本原理。,2.1 管理学的理论基础,2.1.1 科学管理理论,科学管理理论又称古典管理理论核心代表人物是美国泰勒的科学管理理论,法国法约尔的一般管理理论和德国韦伯的行政组织理论。,2.1 管理学的理论基础,2.1.1 科学管理理论,1)泰勒科学管理理论(1)科学管理的中心问题是提高劳动生产率 (2)必须为每项工作选择“第一流的工人”(3)标准化管理(4)实行“差别计件工资制”(5)强调雇主与工人合作的“精神革命”(6)主张计划与执行相分离,2.1 管理学的理论基础,2.1.1 科学管理理论,2)法约尔的一般管理理论(1)从经营职能中独立出管理活动 将管理活动从经营职能(包括技术、商业、财务、安全和会计等五大职能)中提炼出来,成为经营的第六项职能。 (2)教育的必要性认为管理能力可以通过教育来获得(3)提出五大管理职能和十四项管理原则法约尔将管理活动分为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等五大管理职能,并进行了相应的分析和讨论。,十四项管理原则:劳动分工 权力与责任 纪律 统一指挥 统一领导 个人利益服从整体利益 人员的报酬 集中 等级制度 秩序 公平 人员的稳定 首创精神 人员的团结。,是古典管理思想的重要代表,后来成为管理过程学派的理论基础。,2.1 管理学的理论基础,3)韦伯的理想行政组织体系理论 马克斯韦伯(Max Weber)“组织理论之父”,是德国著名的社会学家,主要贡献是提出了所谓理想的行政组织体系理论。代表作社会组织与经济组织。组织活动要通过职务或职位而不是通过个人或世袭地位来管理。对泰勒、法约尔的理论是一种补充,2.1.1 科学管理理论,明确的分工,自上而下的等级系统,人员的任用,职业管理人员,遵守规则和纪律,组织中人员间的关系,理想的行政组织体系,2.1 管理学的理论基础,2.1.2 行为科学理论,行为科学理论是20世纪20年代开始的“人际关系”“行为科学”的理论,是管理理论的第二个阶段。所谓行为科学,认为从人的行为本质中激发动力,才能提高效率。研究目的就是对工人在生产中的行为以及这些行为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研究,以便调节企业中的人际关系,提高生产率。研究的内容包括:人的本性和需要,行为的动机,尤其是生产中的人际关系。,2.1 管理学的理论基础,2.1.2 行为科学理论,1)梅奥的霍桑实验 1924-1932,美国国家研究委员会和美国西方电气公司合作在霍桑工厂进行了有关工作条件、社会因素与生产效率之间关系的实验。(1)实验的四个阶段a.工厂照明实验; b.继电器装配实验; c.谈话研究; d.观察实验。 (2)发现以下现象a.工人们之间似乎有一个“合理的日工作量”; b.“树大招风”; c.在工人中形成的一些非正式团体。(3)得出三条结论a.人是社会人,不仅仅是“经济人”; b.企业中不但存在着正式组织,而且存在着非正式组织;c.新的领导能力在于提高职工的满足度,在于通过提高职工的满足度来鼓舞职工的士气。这三条结论构成了早期人际关系学说的主要内容,也是后期行为科学的基本理论基础。,2.1 管理学的理论基础,2)人际关系学说 梅奥创立了人际关系学说,提出了与古典管理理论不同的新观点、新思想。主要内容: a.职工是“社会人”。b.满足工人的社会欲望,提高工人的士气,是提高生产率的关键。c.企业存在着“非正式组织”。 开辟了管理理论研究的新领域,纠正了古典管理理论忽视人的社会性的不足。为以后的行为科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2.1.2 行为科学理论,2.1 管理学的理论基础,3)有关行为科学的理论 开始于霍桑试验,创始人是美国哈佛大学教授、管理学家梅奥。梅奥提出:工人是“社会人”而不是“经济人”;企业中存在着非正式组织;新的领导能力在于提高工人的满意度。 1949年在美国芝加哥召开了一次跨学科的会议上,首先提出了行为科学这一名称,行为科学是心理学、社会学、人类文化学等研究人类行为的各种学科互相结合的一门边缘性学科。,2.1.2 行为科学理论,2.1 管理学的理论基础,20世纪60年代,出现了组织行为学这一名称,专指管理学中行为科学。组织行为学从它研究的对象和所涉及的范围来看,可分成三个层次,即个体行为、团体行为和组织行为。,2.1.2 行为科学理论,2.1 管理学的理论基础,2.1.3 现代管理理论“管理理论丛林”,2.1 管理学的理论基础,2.1.3 现代管理理论“管理理论丛林”,2.1 管理学的理论基础,2.1.3 现代管理理论“管理理论丛林”,2.1 管理学的理论基础,2.1.3 现代管理理论“管理理论丛林”,2.2 安全学的理论基础,2.2.1 事故概述,2.2 安全学的理论基础,常见的几类事故,下图:海因里希法则死亡、重伤、轻伤和无伤害的事故件数之比为1:29:300,2.2.1 事故概述,2.2 安全学的理论基础,2.2.1 事故概述,2.2 安全学的理论基础,(1)海因里希因果连锁理论,2.2.2 事故致因理论,1)事故因果连锁理论,2.2 安全学的理论基础,20世纪30年代海因里希的“多米诺事故因果连锁论”,如对事故致因连锁关系的描述过于绝对化、简单化、“单链条”化。事实上,事故灾难往往是多链因素条交叉综合作用的结果;各个骨牌(因素)之间的连锁关系是复杂的、随机的。事故并不是全都造成伤害,不安全行为或不安全状态也并不是必然造成事故等。海因里希“直观化”的事故因果连锁理论关注了事故形成中的人与物,开创了事故系统观的先河,促进了事故致因理论的发展,成为事故研究科学化的先导,具有重要的历史地位。,2.2.2 事故致因理论,(1)海因里希因果连锁理论,2.2 安全学的理论基础,管理的缺陷,个人及工作条件的 原因,直接原因人的不安全行为或物的不安全状态,事故,损失,2.2.2 事故致因理论,(2)博德事故因果连锁理论,1)事故因果连锁理论,2.2 安全学的理论基础,2.2.2 事故致因理论,1)事故因果连锁理论,(3)亚当斯事故因果连锁理论,2.2 安全学的理论基础,2.2.2 事故致因理论,1)事故因果连锁理论,(4)北川彻三事故因果连锁理论,2.2 安全学的理论基础,如果意外释放的能量转移到人体,并且其能量超过了人体的承受能力,则人体将受到伤害。第一类伤害是由于转移到人体的能量超过了局部或全身性损伤阈值而产生的。例如,球形弹丸以4.9N的冲击力打击人体时,最多轻微地擦伤皮肤,而重物以68.9N的冲击力打击人的头部时,会造成头骨骨折。第二类伤害则是由于影响局部或全身性能量交换引起的。,2.2.2 事故致因理论,2)能量意外转移理论,2.2 安全学的理论基础,在一定条件下,某种形式的能量能否产生人员伤害,除了与能量大小有关以外,还与人体接触能量的时间和频率、能量的集中程度、身体接触能量的部位等有关。 首先确认某个系统内的所有能量源;然后确定可能遭受该能量伤害的人员,伤害的严重程度;进而确定控制该类能量异常或意外转移的方法。,2.2.2 事故致因理论,2)能量意外转移理论,2.2 安全学的理论基础,优点:对能量源及能量传送装置加以控制;是一种可以全面概括、阐明伤亡事故类型和性质的统计分类方法。不足之处是:由于意外转移的机械能(动能和势能)是造成工业伤害的主要能量形式,尽管具有理论上的优越性,然而在实际应用上却存在困难,尚有待于对机械能的分类作更加深入细致的研究,以便对机械能造成的伤害进行分类。,2.2.2 事故致因理论,2)能量意外转移理论,2.2 安全学的理论基础,人失误会导致事故,而人失误的发生是由于人对外界刺激(信息)的反应失误造成的。,2.2.2 事故致因理论,3)基于人体信息处理的人失误事故模型,2.2 安全学的理论基础,上图:威格里斯沃思事故模型,(1)威格里斯沃思模型 在生产操作过程中,各种各样的信息不断地作用于操作者的感官,给操作者以“刺激”。若操作者能对刺激作出正确的响应,事故就不会发生;反之,如果错误或不恰当地响应了一个刺激(人失误),就有可能出现危险。,2.2.2 事故致因理论,3)基于人体信息处理的人失误事故模型,2.2 安全学的理论基础,(2)瑟利模型 把事故的发生过程分为危险出现和危险释放两个阶段,这两个阶段各自包括一组类似人的信息处理过程,即知觉、认识和行为响应过程。在危险出现阶段,如果人的信息处理的每个环节都正确,危险就能被消除或得到控制;反之,只要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就会使操作者直接面临危险。 适用于描述危险局面出现得较慢,如不及时改正则有可能发生事故的情况。对于描述发展迅速的事故,也有一定的参考价值。,2.2.2 事故致因理论,3)基于人体信息处理的人失误事故模型,瑟利模型,2.2 安全学的理论基础,(3)劳伦斯模型 针对金矿企业以人失误为主因的事故模型,对一般矿山企业和其他企业中比较复杂的事故情况也普遍适用。劳伦斯模型适用于类似矿山生产的多人作业生产方式。,2.2.2 事故致因理论,3)基于人体信息处理的人失误事故模型,劳伦斯模型,2.2 安全学的理论基础,(1)扰动起源事故理论 将事故看做由事件链中的扰动开始,以伤害或损害为结束的过程。这种事故理论也叫做“P理论”。 如下页图所示。将生产活动看做是一个自觉或不自觉地指向某种预期的或意外的结果的事件链,它包含生产系统元素间的相互作用和变化着的外界的影响。,2.2.2 事故致因理论,4)动态变化理论,2.2 安全学的理论基础,(2)变化失误理论 约翰逊认为:事故是由意外的能量释放引起的,这种能量释放的发生是由于管理者或操作者没有适应生产过程中物的或人的因素的变化,产生了计划错误或人为失误。,变化失误理论图,2.2.2 事故致因理论,4)动态变化理论,2.2 安全学的理论基础,伤害事故是许多相互联系的事件顺序发展的结果。,轨迹交叉事故模型图,2.2.2 事故致因理论,5)轨迹交叉论,安全管理学基本原理是对管理学基本原理的继承和发展,是进行安全管理应当遵循的基本原则。,2.3 安全管理学的理论基础,安全管理学的基本原理:,2.3 安全管理学的理论基础,系统原理是指运用系统的观点、理论和方法对管理活动进行充分的系统分析,以达到安全管理的优化目标,即从系统论的角度来认识企业管理中出现的问题。 遵循以下原则:,2.3.1 系统原理,2.3 安全管理学的理论基础,指管理者要达到组织目标,则一切管理活动都必须以人为中心,以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的发挥为核心和动力来进行。人本原理的前提是:人不是单纯的“经济人”,而是具有多种需要的复杂的“社会人”。,2.3.2 人本原理,2.3 安全管理学的理论基础,2.3.2 人本原理,遵循的原则,2.3 安全管理学的理论基础,我国安全管理的方针是“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通过有效的管理和技术手段,减少和防止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从而使事故发生的概率降到最低,这就是预防原理。,2.3.3 预防原理,2.3 安全管理学的理论基础,2.3.3 预防原理,采取强制管理的手段控制人的意愿和行为,使个人的活动、行为等受到管理要求的约束,从而有效的实现管理目标,就是强制原理。 安全管理需要强制性是由事故损失的偶然性、人的“冒险”心理以及事故损失的不可挽回性所决定的。,2.3 安全管理学的理论基础,2.3.4 强制原理,2.3 安全管理学的理论基础,2.3.4 强制原理,责任原理是指管理工作必须在合理分工的基础上,明确规定组织各级部门和个人必须完成的工作任务和相应的责任。 例如安全生产责任制的制定和落实、事故责任问责制,以及越来越被国际社会推行的SA8000社会责任标准等。,2.3 安全管理学的理论基础,2.3.5 责任原理,第二章复习思考题,1.简述典型的事故致因理论。2.思考经典管理理论对安全管理工作的启示。3.管理新理论对安全管理研究和实践具有哪些新作用和影响?,

    注意事项

    本文(《安全管理学》第二版 田水承 第一章绪论及第二章安全管理学理论基础概述ppt课件.pptx)为本站会员(小飞机)主动上传,三一办公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办公(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

    三一办公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