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办公! | 帮助中心 三一办公31ppt.com(应用文档模板下载平台)
三一办公
全部分类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
  • 建筑/施工/环境>
  • 毕业设计>
  • 工程图纸>
  • 教育教学>
  • 素材源码>
  • 生活休闲>
  • 临时分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办公 > 资源分类 > PPTX文档下载  

    美杜莎行动ppt课件.pptx

    • 资源ID:1372302       资源大小:4.28MB        全文页数:36页
    • 资源格式: PPTX        下载积分:16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6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美杜莎行动ppt课件.pptx

    美杜莎行动,一、作战背景,2001年9月11日的911事件,导致了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各国,将行动重点转向反恐作战,从而先后发起了阿富汗和伊拉克两次战争,美军在两线作战的同时,深感兵力不足。因此,2003年夏天,在美国的要求下,北约最初承担了在喀布尔地区的军事行动,并在2003年至2004年期间,由加拿大承担了喀布尔地区的主要责任,所属兵力包括1个旅指挥部,1个步兵营和其他加强保障力量,约2000人。2003年晚些时候,北约的责任区域扩大到了北方,并建立了北方地区司令部,由德国人领导。2004年夏天,北约建立了西部地区司令部。2004年到2005年之间,伊拉克不断恶化的安全局势决定了北约在阿富汗的扩张时间表。美国急于将大部分部队、装备和空中作战支援力量从阿富汗转移到伊拉克,以结束这场战争。为此,美国要求在2006年夏天前,南部地区司令部将完全由北约负责,并由加拿大人担任第一任指挥官。2006年7月,北约联军在阿政府军的支援下,发起了代号为“扎哈拉”的作战行动,清剿的重点就在阿南部地区的潘杰瓦依,史称“第一次潘杰瓦伊之战”。但实际上,首次清剿未能达成其作战目标。2006年7月31日,北约从美国陆军中将卡尔艾肯伯里(Karl Eikenberry)手中接过了阿富汗南部地区的指挥权。随后北约联军在喀布尔了解到一重要信息,即,在坎大哈西南的潘杰瓦伊(Panjwayi)地区存在有大量塔利班部队正在集结的消息。北约和阿富汗情报机构表示,这是塔利班袭击计划的一部分,目的是把兵力不足且缺乏经验的北约部队从防御阵地中赶走,并在此过程中击败联军。,阿富汗的潘杰瓦伊地区位于阿首都坎大哈西南约30km,是塔利班组织的发迹之地,被称为“塔利班的精神家园”。潘杰瓦伊地区的阿根达布河谷土地肥沃,塔利班组织当地农民种植毒品,加工提炼后走私到巴基斯坦等国,从中牟取暴利,当北约的军事力量进驻阿富汗南部后,严重影响到塔利班在当地权利,因此塔利班武装决定武力抵抗北约部队进驻,多次与北约部队发生小规模的武装冲突。,从坎大哈到赫拉特575公里的路段是一条铺设好的高速公路(1号高速公路),是进出坎大哈的主要贸易路线。任何控制1号高速公路的人都能控制阿富汗经济。,在政治上和军事上,北约都无法忽视潘杰瓦伊塔利班的存在,因为他们控制着一个关键的地理区域,其中包括坎大哈和赫拉特之间的主要高速公路(1号高速公路)。并且,这两个城市分别是阿富汗的第二和第三大城市。从心理上讲,塔利班的存在不仅对该省人民产生了主导性和破坏性的影响,而且,考虑到这里是毛拉奥马尔(塔利班领导人)的家乡,影响会一直延伸到喀布尔乃至更远的地方。因此,北约不得不进攻并击败他们。如果没这么做,在北约从美国接管南部地区的一个月后,阿富汗民众的普遍看法将是北约无法应对这一挑战。阿富汗和更广泛的国际社会对北约的信心将崩溃,塔利班将取得重大胜利。所以,为保证高速公路(1号高速公路)的运转,并在关键时刻恢复对塔利班的心理优势,恢复民众对北约的信心。联军决定,在潘杰瓦依地区再发起一次较大规模的军事行动,行动代号为“美杜莎”。,二、兵力编成,(一)北约联军:参战兵力约2200人。1.前线部队,奥玛拉瓦伊(OmerLavoie)领导的第3-06特遣部队,包括加拿大皇家步兵团第一营的3个连,A连,B连和C连。狙击手小组加强到了奥玛的3个连队当中,在他们接近每个据点时提供精确射击。2.炮兵,格雷格艾维(GregIvey)少校领导的加拿大皇家炮兵第二团E连。含4门M777榴弹炮以及荷兰人提供的2辆Panzerhaubitze200自行榴弹炮。3.工兵,第2战斗工兵团第23野战中队(工兵),将清除妨碍前进的简易爆炸装置。4.侦察,安德鲁西尔(AndrewLussier)少校将带领由100名士兵组成的侦察中队进行情报、监视、目标获取和侦察(ISTAR)行动。5.第31特遣队- - -由3支(特种部队)A作战分队、两门105毫米榴弹炮和第10山地师第87团2营的一个连组成,250人。6.友军,阿富汗国民军第205团。7.盟军,荷兰机械化步兵旅50名士兵,沿着1号公路进行路线保护。丹麦的侦察中队为西线观察员,负责向联军提供情报信息。9.空中力量,英国“鹞”式战斗机6架,A-10和F-16战斗机若干,F-18和海军鹞式轰炸机若干,B-52同温层堡垒轰炸机等。10.陆航力量,骑士鹰(Knighthawk)特遣部队,主要由支努干、黑鹰和阿帕奇武装直升机组成。,(二)塔利班:据联军估计,在坎大哈及周边地区共有约1500余名塔利班武装分子,潘杰瓦伊地区约400余名。但后续的行动表明,塔利班武装的人数实际上远远高出了这一数字。毛拉阿卜杜勒哈南(Mullah Abdul Hanan)已经占领了阿尔甘达卜河(Arghandab river)以南的塔鲁坎,位于“红色沙漠”附近。哈南被任命为塔利班在坎大哈中部的旅指挥官,负责整个防御行动。他将派遣30人的战斗小组进入普什穆尔,并在需要时将他们轮换到赛凡和赞加巴德进行休息和整备。塔利班负责战术行动的指挥官相当于营长,控制着多达5名副指挥官,每名副指挥官负责3个20人或30人战斗小组。每个战斗小组的指挥官实际上就是连长。塔利班正在放弃精简的指挥体系。在旅指挥官、营长和连长的带领下,作战样式逐渐相似于北约联军。在这里,他们又从游击战变成了常规战争。,三、作战经过,(一)初战失利,11月2日,行动正式开始,C连和A连准备在集市(Bazar)-e-潘杰瓦伊区(Panjwayi)附近活动,以确保Msm Ghar 和 Mar Ghar高地的安全。几天前,B连在1号高速公路附近就位,准备在h时向南实施佯攻,同时在北方为整个战斗担负阻击任务。05时30分,C连和A连开始向Msm Ghar(山)机动。他们可以清楚地看到“橄榄球”和“板球”这两个目标,以及更远的普什穆尔村。06时00分,他们到达预定地域,发现高地上没有人居住。当太阳升起的时候,加拿大人清晰地看到了仍在阿尔甘达布(Arghandab)河对岸上空飘洒乱飞的传单。为了避免平民伤亡,北约向整个地区空投了袭击警告。他们还可以看到塔利班武装人员正在构筑防御工事。C连展开并发动攻击。几分钟内,至少有10名敌人被击中。同时,在战场以北10公里处,炮兵部队建立了发射阵地,开始向“橄榄球(Rugby)”和“板球(Cricket)”的敌人阵地开火,两者都在榴弹炮的射程之内。阿帕奇(Apache)攻击直升机在基地上空盘旋,向目标发射30毫米口径火炮,而鹞式战机和F-16则投掷了500磅重的炸弹,B-1枪骑兵轰炸机从15,000英尺及以上高度发射了精确制导弹药。战斗开始了。在Masm Ghar南部,加拿大皇家龙骑兵部队向联军发回了敌人的机动数据。9时30分,英国皇家空军(Royal Air Force)的“Nimrod”喷气式侦察机从他们头顶上方飞过,在空中加油时,发生了泄漏,导致飞机燃料渗入弹药舱,并引发起火。飞行员立即报告了火情,然后在90秒内将飞机从23000英尺降至3000英尺。一架英国皇家空军的鹞式战斗机紧急起飞支援,经过31特遣部队和ISTAR(情报,监视,目标搜索与侦察)中队的上空,紧随着燃烧的飞机。当距坎大哈机场仅40公里时,第一次爆炸撕裂了一侧机翼,第二次爆炸将Nimrod战斗机撕裂。飞机在奇尔霍尔(Chil Khor)村附近坠毁。机上的12名英国皇家空军人员、1名皇家海军陆战队员和1名英国士兵全部阵亡。美杜莎行动开始不到四小时就死了14个人。,同时,在Masm Ghar地区,炮兵仍在继续对敌人实施密集火力打击。渡河战斗决定在凌晨04时00分打响。C连将首先从Masm Ghar向河对岸的目标前进。同时,北部的B连、第31特遣队(Task Force 31)和南部的ISTAR中队(ISTAR squadron)将实施一系列佯攻。9月3日凌晨,工兵前往河边准备渡河。在炮兵和空中支援的掩护下,主攻部队出发时间已接近6点。C连迅速通过通路,并建立了滩头阵地,他们的LAV战车、G-wagens车辆、推土机和前端装载机呈扇形散开,朝向已知的塔利班阵地。08时00分,工兵将波纹状的土堤夷为平地,并填入深沟渠,以便车辆通过。下车步兵被派往侧翼,以确保外围安全。7排向目标推进,使用LAV III战车引导步兵发起冲击,重型装备紧随其后。几分钟后,LAV到达白色校舍,突遭塔利班的包围伏击,7排深陷其中,且无法实施有效反击。,在7排应对伏击的同时,8排仍在不断向左翼推进,清理了一个又一个建筑,但效果并不理想。与此同时, 当C连冲向目标时,阿富汗军队进攻着敌人的右翼,为了巩固优势,塔利班加快了攻击速度,以阻止联军收回受损的车辆。指挥官决定撤下阵地,把C连撤到安全地带,并下令建立伤员收容所(CCP),以照顾伤员,剩余的车辆被收回或销毁,以防被敌人使用。随后,在C连撤离时,联军开始向敌人发射炮弹,实施压制。在持续超过7个小时的交火之后,C连通过通路返回到最初位于Masm Ghar的战斗位置。在最初几个小时的战斗中,联军4人死亡,12人受伤。,(二)再遇挫折,9月4日,战斗再次打响。塔利班利用由室内通道和地下隧道构成的巨大网络来维持阵地,这些通道和地下隧道位于无法穿透的墙壁的掩护之下。战斗将不得不逐步进行。清晨,联军位于北方和南方的分队做出大胆欺骗行动,让塔利班以为北约已经改变了策略。每当塔利班武装分子上前反击时,北约就用火炮和空中力量打击他们。阿帕奇武装直升机和A-10雷电攻击机一直在潘杰瓦伊上空的杀伤区域进出。,9月4日黎明前,3-06特遣队准备再次渡河。大部队在早上5点开始行动,预计6点30分通过。C连和A连为第二次袭击做好了准备,进攻目标还是“橄榄球”。联军的前方空中管制员(FACS)命令2架A-10攻击机飞向白色校舍,向教学楼投掷230公斤的GBU-12炸弹。在A-10高度的地平线上有阳光,这使他们的夜视装备无效,但周围的地面仍然是黑暗。第一架A-10进入,投下一颗炸弹正好击中目标。就在片刻之后,他的僚机直接朝烟雾和火焰飞去,以一种致命的扫射方式发射了30毫米口径火炮。他们反复的进行着这一过程,每次都用烟雾作为目标向导。当C连在黑暗中焚烧早晨的垃圾时,A-10攻击机的一名飞行员失去了态势感知能力。在补充燃料后,他又回到了杀伤地区,错把河南岸的垃圾火苗当成了射击目标的烟雾向导,他把目光锁定在垃圾火苗上,开了一炮,向加拿大人发射了致命的炮弹。在短短几秒钟内,他杀伤了包括C连连长在内的30名官兵。,(三)第31特遣队的行动,第31特遣队仍旧在Masm Ghar南部活动,以阻止塔利班从红色沙漠和南部其他地方进入潘杰瓦伊。8月29日,第31特遣队首先向其任务区域进发,即,位于红色沙漠(Red Desert)和Masm Ghar之间的山谷。为了避开不必要的关注,他们驾驶着11辆汽车避开道路,在50摄氏度的高温下径直穿过红色沙漠。根据在途中通过地面和无线电台收集到的情报,第31特遣队清楚地知道他们正面临着敌人的攻击,一次比预想的要大得多的攻击。塔利班驾驶着卡车在战场周围部署部队,以利进攻。特遣部队的地面指挥官要求空中支援;北约派出了一架B-1轰炸机,紧随其后的是一架AC-130攻击机(配备105毫米和40毫米火炮)。为了安全起见,一名ODA(特种部队)A作战分队空中指挥员向飞行员说明了敌人的阵地和自己部队的阵地。塔利班藏起了武器并离开了阵地。这次袭击暂时结束了。,8月30日,第31特遣队原地待命,无敌情。8月31日,第31特遣队向Masm Ghar实施机动。其下属3支分遣队分散行动,在Masm Ghar北部占领了阻击阵地。9月1日到2日,第31特遣队听到轰击潘杰瓦伊的信号后,开始向河北岸推进。但是,9月4日,C连遭到A-10机炮扫射,行动需要重新计划。他们待机的时候,看到南岸有一座被称为Sperwan Ghar的小山,并命名其为“台球(Billiards)”目标。尽管它还不到20米高,但可以从360度观察周围的山谷和阿尔甘达布河以北的战场。第31特遣队认为,如果他们控制了这座山,他们将拥有一个有利的位置来为空中支援指示目标。联军对Sperwan Ghar(斯皮万加尔高地)的关注不及对普什穆尔(Pashmul)的关注。这里是八十年代是苏联的前哨。一条道路绕着山丘盘旋,通向一个前苏联军队构筑的环形阵地,可能是一个炮台。在Sperwan Ghar山下矗立着建筑物。,特遣队在占领该地区的过程中,在建筑物周围遭到了塔利班的伏击。特遣队要求空中支援,但被告知飞机可以在20分钟内到达现场。于是,他们把车辆当作掩体,并不停地移动,予以还击。在这样的火力下,特种部队已经消耗了一半的弹药。“捕食者”无人机显示,塔利班的数量远远超过联军的预期,这场战斗将是漫长而艰苦的。阿帕奇攻击直升机和A-10雷电战斗机进入战场,空中控制员精确地将阿帕奇武装直升机引导到了目标上。特种部队清理了建筑物,炸毁了武器库,击毙了塔利班武装分子。但很快,在几分钟内,他们的弹药就会耗尽。上级下达了脱离接触的命令,于是特遣队在火力掩护下撤退。他们驱车南下,前往山脉附近的沙漠地带,停下来评估损失。此次战斗,1人受伤,无人死亡。,(四)转移重心,南部地区指挥中心的控制人员派遣无人机观察Sperwan Ghar(山)及周围环境,并部署了一架B-1轰炸机在空中待命,迅速对发现的任何敌情做出反应。在离小山不到一公里的地方,塔利班武装分子已进入战斗位置。第31特遣队随后下令空袭。B-1进入位置并进行了打击。塔利班2名高级指挥官和部分战士被炸身亡。在阿帕奇的护送下,用于补给的支努干直升机向31第特遣队运送了弹药、燃料和食物,并将前期受伤的战友放下,后者现在已被治疗好,准备重新投入战斗。考虑到阿富汗国民军有限的夜视能力和相对匮乏的夜间作战经验,特遣队决定不在夜间发起攻击。,9月5日黎明,所有11辆车驶往Sperwan Ghar(山)。当附近清真寺的喇叭里传来晨祷声时,塔利班出现并开火。特遣队下车躲在高地周围的崖径后面实施反击。从这里,他们看到山下有七幢建筑,他们必须清除这些建筑和位于Sperwan Ghar底部的校舍,然后再奋力向上占领高地。在激烈而持久的交火中,他们确实做到了这一点。最终,他们转移到了高地上,并架设了一挺0.5口径的机枪,对敌军阵地进行扫射,使得塔利班很难向特遣队开火。阿富汗国民军队的步兵在附近占领了阵地,用冲锋枪施以交叉火力打击。随着塔利班的进攻被压制,剩下的特种部队A分队冲到学校外面清剿塔利班,尔后向山上机动。,塔利班从山下向特遣队发起猛攻。特遣部队的增援部队抵达了这座山,但这些车辆立即遭到攻击。很快就有8名受伤的士兵被送到了伤亡收集站,随着全副武装的塔利班武装分子越来越多,支努干直升机(Chinook)无法靠近。救护直升机已成为叛乱分子的打击目标。最后,地面上的士兵使用追踪火力为阿帕奇飞行员指示目标。,第31特遣队的士兵继续往山上机动,因为他们知道这将是一次来自山下的重大袭击。情报人员的报告表明,敌人的无线电通讯量有相当大的增长,包括明确提到了指挥官的指挥所。通过占领Sperwan Ghar(山),特遣队破坏了一个极具战略重要性的塔利班指挥中心。因此,北约宣布Sperwan Ghar(山)将成为“美杜莎”行动的主要攻击地区。当特遣部队阻击敌人时,所有可用的空中力量都转移到了该地区。在接下来的几个小时内,将有不少于20架攻击机参与了对Sperwan Ghar(山)的空袭行动,在一架加油机的支持下,飞机将不再需要离开该地区加油。这次空袭是由A-10攻击机实施的,连续3枚1000磅的炸弹落在了建筑物上。接下来的是扫射,以摧毁敌人阵地。敌人试图靠近第31特遣队,以避免空中支援力量发动袭击。在A-10飞离并加油时,阿帕奇武装直升机到达了。在空袭行动的掩护下,地面力量到达了学校,找到了一个房间,里面有关于塔利班领导层的高价值情报。即使太阳下山了,行动也没有停止。由于支努干直升机顽强地维持着重要的补给线,A-10和AC-130继续执行攻击。当晚,100多名塔利班分子被杀。,9月6日,特遣部队发现至少有200名塔利班分子从锡耶河(Siah Choy)对岸转移过来。锡耶河(Siah Choy)是敌人活动的中心,联军将其定义为“网球”目标。当第31特遣队用机枪轰击山下时,敌人开着皮卡穿过阿尔甘达布(Arghandab)河进行攻击。情报机构再次报告称,该地区有许多塔利班高层领导人。9月7日,第31特遣队的支援力量继续涌入。国际安全援助部队的增援部队如期而至。其他特种部队也加入了战斗。第10山地师的Comanche连加入了战斗。更多的阿富汗士兵从邻近Masm Ghar的地区赶来。更大口径的火力开始支援作战。来自印度洋航空母舰的美国海军“鹞”式战斗机出现在天空中。,随着联军的持续打击,塔利班的战术从常规作战转为游击战,他们分裂成更小的分队,比大部队行动更快,更容易隐藏。他们穿过阿尔甘达布(Arghandab),聚集在Sperwan以西的Zangabar Ghar(山)附近。塔利班的死亡人数正在迅速增加,到目前为止,至少损失了300名士兵。9月7日中午,ODA第36小队前往侦察地点。崎岖的地形迫使他们徒步前进。不久之后,他们看到成群的塔利班战士穿过沟渠返回。特种作战部队第36小队消灭了他们,但与另一部塔利班分子交火后伤亡惨重,小队长也在其中。第31特遣队的其他成员和阿富汗军队从Sperwan Ghar(山)向山谷开火。接着,阿帕奇武装直升机冲进河的另一边消灭敌人。与此同时,一架F-18战斗机在院落中开开辟一条通路,使得特种作战部队(ODA)得以迅速逃脱。此次战斗,歼灭了10辆以上的塔利班卡车。在空中支援下,第31特遣队赢得了胜利。经过一个星期的无情战斗,塔利班被迫放弃了在Sperwan Ghar(山)及其周围的阵地。,(五)改变计划,联军将C连的剩余兵力与ISTAR中队合在一起组建了新的“灰熊”特遣队。北约从第10山地师调来了莫霍克特遣队(TaskForce Mohawk)以帮助南部地区司令部完成任务。B连和莫霍克特遣部队(TaskForce Mohawk)从北方推进;任务迫使灰熊特遣队从Masm Ghar方向攻击“橄榄球(rugby)”目标;第31特遣队把敌人从SperwanGhar(山)赶走,然后充当南部的屏障。联军迫使塔利班以Sperwan Ghar(山)为主要攻击目标,所以那些本来可能会抵抗B连的武装分子越过阿尔甘达布河(Arghandab),增援南方的部队。,当B连南下的时候,A连和莫霍克特特遣队采用“前进路线”(交替掩护)战术穿过了被占领的塔利班心脏地带,一路到达了“橄榄球(Rugby)”目标。“板球(Cricket)”目标最终在两天内被夺取。9月10日,B连拿下了北半部分。9月11日“莫霍克(Mohawk)”特遣队拿下了南半部分。而后,灰熊特遣队跨过阿尔甘达布河,夺取了“橄榄球”目标的东部。“橄榄球”目标仍然是联军的主要目标,联军已完成了一切准备。,9月12日,联军进行了“长曲棍球”战斗。第31特遣部队离开了SperwanGhar(山),越过河流去对付Siah Choy的敌军。曾经有许多塔利班增援部队从那里涌入,以保卫塔利班的训练中心。但是Siah Choy已经没有了敌人。最后,C连的士兵对白色校舍发起了攻击,这是对第一次伏击的报复。塔利班最终被清除。对敌人防御工事的分析表明,塔利班部署了要塞,以击退来自南方的进攻。他们加固掩体、建造壕沟和伪装阵地的方式都表明着,他们已经预料到联军部队会从南方进攻。9月16日,联军向西推进到东经24度时,没有遇到任何抵抗。联军把这条经线定义为战场空间的逻辑外界。大约有400名塔利班分子从坎大哈通过赫尔曼德(Helmand)向西转移,进入与伊朗接壤的阿富汗西部省份法拉(Farah)。联军指挥官随后宣布,美杜莎行动结束,北约在坎大哈初步站稳了脚跟。,四、战后总结,位于阿富汗的士兵是联军最重要的资产。他们是由政客派到那里的,但正是这些士兵的信念,才使当局对当地产生了影响。士兵(也包括水兵、飞行员和女飞行员)做的比一般人想象的要多的多。除了军事任务,他们还是阿富汗人民的教师和知识的传播者,他们通常都能表现出每个人的优点。他们所有人身上都蕴含了勇气、决心和令人钦佩的责任感。但他们最大的特点是谦逊。在加拿大和其他国家,人们会写信给士兵,表达感谢、鼓励和祈祷。士兵们反过来也会在某种程度上因为能够吸引人民所有的关注而感到尴尬。他们都在做自己相信的事。联军指挥官总是抽出时间到基层去听士兵们的心声,询问他们最近发生了什么事情。没有什么比问问士兵,他或她的想法更能衡量一个任务的标准了。他们才是第一线,他们会告诉你那些没有被修饰过的事情进展情况。,值得吗?每个曾在阿富汗服役过的人都提出了这个问题。对于这些2006年9月在那里服役的人来说,“美杜莎行动值得付出生命和牺牲吗?”这个问题没有简单的答案,但是很多人都有自己的看法。,2001年至2017年期间,有5万多名塔利班成员被杀,其中大多数是因贫困或暴力威胁而被迫服役的阿富汗男子和男孩。与此同时,超过3.8万名阿富汗国民军、阿富汗国家警察和该国安全部队的其他武装人员被杀,这证明在这场战役中,阿富汗人本身也作出了巨大牺牲。在美国和联军部队中,大约有3500名男女军人丧生,其中包括159名加拿大士兵和3名加拿大平民。至少有2000名其他民用承包商也遇难,尽管在此过程中,他们正在努力修复战争对当地基础设施造成的破坏。最过悲惨是,3万多名平民男女和儿童在这场战争中丧生。在美杜莎行动中,也就是2006年8月19日至9月17日,6名加拿大和12名英国人员死亡,50多人受伤。虽然在那个时候塔利班死亡的真实人数永远无法得知,但合理的估计将介于1000至1500人之间。,行动点评,未雨绸缪,着眼最困难局面制定方案“美杜莎行动”总体方案由联合指挥部于8月22日制定完毕,同日召集参战各方代表开会,通报情况并分配任务。8月22日夜至23日凌晨,美方对“美杜莎行动”的美军特种作战方案进行修订。基于“着眼最困难局面准备”,设置了多套预案并尽可能细化。修订后的方案明确了指挥职责,对参战力量进行了充实和优化,对机动车辆进行了改装和加固,确定了基本行军路线。特别针对复杂多变的战场形势,制定了多项应急预案,包括:行动过程中遇到路况艰险、敌情复杂的路段时,车队如何通过?在沙漠、河谷、居民地等不同地带,如何找到合适地点实施紧急空中补给?在每辆车需要额外搭乘3名作战人员、2个基数弹药和3个基数燃油的极端情况下,如何保持正常行军状态?战斗中出现重大伤亡时,如何在激战条件下实施医疗撤运?等等。,洞察秋毫,在蛛丝马迹中甄别情报信息特遣队出发第3天到达阿富汗与巴基斯坦边境地区的一个村庄,特遣队主动拜访了当地的部族长老,长老提到“最近很多塔利班分子带着阿拉伯朋友,从巴基斯坦回到潘杰瓦伊” 8月底、9月初,正值阿富汗酷暑季节,塔利班武装与“基地”组织恐怖分子往年这时都躲在巴基斯坦进行休整;而今年却一反常态,频繁越境进入阿富汗,这是准备对多国部队发动大规模袭击的重要迹象;同时也表明特遣队可能已经进入塔利班的重兵集结地。特遣队指挥官当机立断,决定改变行军路线,力争以最快速度离开阿巴边境。同时在上报具体情况后,立即转入无线电静默,防止暴露行踪、遭敌围歼。,掌握实情,指挥战斗的重中之重 在军队信息化建设过程中,曾出现一种认识上的误区,认为“信息化条件下的作战指挥,就是指挥员坐在远离战场的指控室,看屏幕了解战况,点鼠标下达指令”。“美杜莎行动”的第一意外事件,就是这种认知错误造成了指挥官对战场实际情况的误判,草率作出错误决策,使整个行动陷入险境。而9月4日,按原计划特遣队在补给结束后,应立即以最快速度占领斯皮万加尔高地。特遣队指挥官在分析战场情况后,向联合指挥部特战组负责人、美第31特遣队司令博尔杜克中校请求推迟攻击时间。这两个事例充分说明战场真实情报掌握是否及时和完整,对指挥决策具有决定性的意义。,过硬素质,实现以寡敌众的能力基础 参战的第31特遣队共包含1个指挥控制小队和3个阿尔法特战小队。其中,每个阿尔法特战小队由12名特战队员组成:队长为上尉,副队长为准尉,其余10名均为士官,包括1名军士长、1名高级情报士官、2名武器士官、2名工程(兼管后勤)士官、2名医疗士官、2名通信士官。阿尔法特战小队所有成员均能熟练操作各种武器,并交叉掌握自己专业以外的其他技能,必要时可以相互替代。此外,美军还要求阿尔法特战小队队员至少掌握一门外语。,信息与火力结合,在逆境中取得胜利的关键因素 在斯皮万加尔高地争夺战中,塔利班与第31特遣队的兵力对比为20:1。但美军始终占据信息优势,保持指挥通联顺畅,在战斗的各个重要节点,及时侦获敌军的真实实力、部署地点、作战企图和高级指挥员位置等,基本做到精确用兵,将信息优势与火力优势紧密结合。因此,虽然第31特遣队多次频临险境,但是始终没有丢失主动权,通过信息优势与火力优势的完美融合,不断制造和捕捉战机,将传统的“以大吃小”、“以多吃少”变换为具有信息优势的一方战胜兵力优势的一方。,机动灵活,调动一切可能的支援力量 9月6日清晨,塔利班向特遣队发起进攻,而联合指挥部当日却未能提供任何空中支援。特遣队多次打退敌人进攻,但塔利班看到美军的空中支援迟迟不来,调集兵力越来越多、攻势越来越猛。由于联合指挥部无兵可派,博尔杜克中校改向美军请示增援。美海军1架F/A-18舰载机从部署在印度洋的航母起飞,经空中加油,在塔利班攻势最猛烈的时刻,飞抵斯皮万加尔高地并在其上空盘旋,尽管只投射少量弹药,但极大鼓舞了参战官兵士气并震慑了塔利班,暂时遏制了敌军攻势。9月8日,在高地观察哨即将失守之际,美海军F/A-18舰载机再次飞抵战场上空,连续实施四个战术动作,打破塔利班的重兵合围:第一个战术动作是俯冲扫射,杀伤了敌军先头部队;第二个战术动作是超低空穿场飞行,以巨大的气浪和轰鸣声减缓了敌军的进攻速度,并冲乱了进攻阵形;第三个战术动作是投掷重型精确制导炸弹,加剧了敌军混乱;第四个战术动作是转入低速飞行状态,以机炮强行打开一条通道,引导哨所内的特遣队人员突围。,“美杜莎行动”能够取得最后的胜利,美军第31特遣队发挥了重要作用。在空中力量的支援下,以佯动、武装侦察、反伏击、潜伏、突袭、强攻、坚守、定点清除等多种战法,与优势敌军周旋激战。尽管投入的兵力不多,但充分反映出在复杂环境下,美军特种作战部队“体系作战、精确用兵、打击节点”、“小兵力发挥大作用”的特点。,谢谢!,

    注意事项

    本文(美杜莎行动ppt课件.pptx)为本站会员(小飞机)主动上传,三一办公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办公(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

    三一办公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