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办公! | 帮助中心 三一办公31ppt.com(应用文档模板下载平台)
三一办公
全部分类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
  • 建筑/施工/环境>
  • 毕业设计>
  • 工程图纸>
  • 教育教学>
  • 素材源码>
  • 生活休闲>
  • 临时分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办公 > 资源分类 > PPT文档下载
     

    语用学汇总ppt课件.ppt

    • 资源ID:1367271       资源大小:2.04MB        全文页数:165页
    • 资源格式: PPT        下载积分:16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6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语用学汇总ppt课件.ppt

    语用学概论,(1)丈夫:我去办公室啦。(2)妻子:老公,今天是星期天。(1)父亲:今天哪儿也不想去。(2)女儿:老爸,今天是星期天。(1)下午踢球去吗?(2)晚上还有考试。(昨天把腿拉伤了。)(1)小王:怎么样?(2)小李:资料都拿走了。(1)老师:现在几点了?(2)学生:路上自行车没气啦。,第一讲 什么是语用学,一、语用学的起源,“语用学”术语的提出 1938年美国哲学家莫里斯在著作符号理论基础 (Foundation of the theory of signs)中首次使用了“语用学”这一术语(Pragmatics)。这个术语是莫里斯参照pragmatism(实用主义)和pragmaticism(实效主义)创造出来的。 符号学(semiotics)包括:句法学(syntax)、语义学(semantics)、语用学(pragmatics)三部分。,句法学(Syntactics or syntax)研究“符号之 间的形式关系”;语义学(semantics)研究“符号及其所指对象的 关系”;语用学( Pragmatics )研究“符号和使用者的 关系”(Morris,1938)符号、语言和行动( 1946 ) 语用学是符号学的一个部分,它研究符号的来源、应用及其在行为中出现时所产生的作用或效果。,语用学与符号学语用学与语言哲学 自20世纪30年代末开始,皮尔斯、莫里斯和卡纳普等把语用学作为符号学的一部分,其研究仅限于哲学,这可算是语用学发展的第一个阶段。从20世纪50年代初到60年代末,以希勒尔、奥斯汀、塞尔和格赖斯等为代表的语言哲学家对言语行为和会话含意理论的探索,使语用学有了突破性的进展,他们的研究成果基本上奠定了语用学的理论基础,这可算是语用学发展的第二个阶段,此时的语言学研究仍限于哲学范围内。正式因为哲学家对语言的探讨,为70年代语用学成为语言学的一门独立学科准备了条件。70年代以后,特别是1977年在荷兰正式出版发行了语用学学刊以后,语用学作为语言学的一门新兴学科才得到确认。,语用学作为一门新兴学科的标志:1977年,语用学杂志(Journal of pragmatics)在荷兰的阿姆斯特丹正式出版发行;1983年由列文森(Levinson)所编著的第一部语用学教科书语用学问世;1986年“国际语用学会”正式成立。 (沈家煊,1996),二、语用学的发展,1、语言研究发展历史:20世纪初:结构主义语言学50年代后期:转换生成语法理论70年代初:语义学研究(引入语境概念,为语用学的发展开辟了道路)。归纳为:形态 句法 语义语用几个阶段。,发展缘由 (1)随着对音位学、句法学、语义学等学科认识的深入,人们意识到有的语言现象只能从语用学的角度才能得到满意的解释,对语言现象的语用研究可以弥补传统语言研究以及理论语言学的不足。如:屋里太热啦。 (2)从语用学的角度去解释使用中的很多语言现象比从语义学的角度去解释显得更充分、更简便。如:“有人摔倒了。”,(3)句子意义与说话人使用该句子表示的交际意义或隐含信息之间往往是有差异的,语用学可帮助解说如何对类似差异进行补缺。如: 甲:桌上的苹果到哪里去了? 乙:刚才我饿了。 甲:桌上的苹果到哪里去了? 乙:孩子们刚在屋里玩。,(4)语言使用中的语境因素可使人们对交际中的话语作出不同反应,动态语境能让话语或语言结构的功能发生变化,从而体现语言语用的灵活性、多变性、丰富性。 皮特买了一辆车。 这车是皮特买的。,三、语用学的研究对象,语用学的定义(1)从说话人角度研究语用学语用学是研究说话人意义的学问。语用学研究人们如何使用语言来达到成功的交际。(2)从听话人角度研究语用学语用学研究人们“明白在交际中要说的”比“听到表面上说的”到底多 了些什么。语用学研究如何理解人们刻意表达的言语行为。(3)从语境角度研究语用学语用学是研究语境意义的学问。语用学研究话语如何在情景中获得意义。(4)从社会动态交际的角度研究语用学语用学研究语言使用者在适当的语境下灵活地谴词造句的能力。语用学研究人们相互交谈中的意义。,语用学的研究范围:1983年列文森把语用学研究分成两大流派:(1)英美学派:认为语用学是语言学的一个分支,研究内容:指示语、会话含义、言语行为、会话结构、预设等。这种语用学是微观语用学(语用学的分相论)(2)欧洲大陆学派:认为凡与语言的理解和使用有关的因素都是语用学的研究对象,它是对语言功能的一种综观。这种语用学是宏观语用学(语用学的综观论)研究范围:社会语用学、跨文化语用学、认知语用学、篇章语用学、计算语用学等。,四、语用学与语义学,语义学和语用学都是对意义的研究,但它们是在两个不同的层面上对意义进行的研究。语义学主要研究非语境意义,即字面意义、抽象意义;而语用学则研究语境意义,重点是“用意”,即话语在特定语境中所传递的交际意义。 例如:“火!” “孩子就是孩子。” “今天是。” 英国语言学家利奇这样区分: 语义学揭示的意义是二元关系的句子意义,解决“X表示什么”的问题; 语用学揭示的意义是三元关系的说话人意义,解决“通过X,说话人意指什么”的问题。,“对意义的语用学讨论几个明显的标准:(1)是否考虑了发话人和受话人,或言者或听者;(2)是否考虑了言者的意图或听者的理解;(3)是否考虑了语境;(4)是否考虑了通过使用语言或依靠使用语言而实施某种行为? 如果对这些问题的回答有一个或一个以上是肯定的,就有理由认为我们是在讨论语用学。 (Leech,1981,P455),语义学与语用学关系的三种观点:(1)语用学是语义学的一部分; 以20世纪60年代后期的生成语义学派为代表。(2)语义学是语用学的一部分; 以维特根斯坦、奥斯汀、塞尔等为代表。(3)语用学与语义学互不相同,但又互为补充。(Leech,1981)作为对意义的一种研究,语用学是对语义学的补充和发展。,(1)“你能把杯子递给我吗?”(无真假。话语本身就是实行某种行为。) (2)“门口有条狗。”(可以判断其真假。但是警告、恫吓?)(3)“他十年前出生在这里。”(他?这里?十年前?)(1)、(2)、(3)属于语用学的三个主要课题:言语行为、会话含义、指示词语。,五、几个重要概念,句子与话语 句子是一个句法学、语义学概念,是脱离语境条件的抽象单位,在任何条件下它的意义都是恒定的。也就是说,它是按照一定的语法规则组合起来的、具有意义的语言单位,其意义就是词汇意义和语法意义的组合。 话语是一个语用学概念,是特定语境条件下所使用的句子、词或词语,体现的是特定的语境意义。 例如:我明天有考试。(1)甲:晚上看电影去吗? 乙:我明天有考试。(2)甲:这么晚还没回去呀? 乙:我明天有考试。,意义:(1)句子意义和话语意义 (2)自然意义和非自然意义 Grice(1957)把“意义”区分为自然意(natural meaning,简称meaning-n)和非自然意义(non-natural meaning,简称为meaning-nn). 自然意义反映事物的内在特征;非自然意义则反映说话人的人为意图,要考虑语境因素。例如: 乌云意味着要下雨。 喝酒他的脸就发红 。 约翰真够朋友。,Grice 指出,说话人(S)想要通过话语(U)来表达非自然意义(Z),必须满足以下条件: S发出U,试图在H那儿引起某种效果Z; 说话人S意欲通过受话人(H)认识到上述意图(1)以达到此目的。(3)抽象意义与语境意义 抽象意义,即按照一种语言的规则,通过语言符号来表达的独立于语境之外的词、短语、句子的意义。 语境意义(话语意义)与说话人的交际意图有关。,例如:他是一头牛。 a、他很勤劳、朴实 b、他很强壮 c、他很倔强 d、他很老实、憨厚 e、他很卤莽,语境(一)语言语境 (1)语音、语法、词汇、结构等语言知识(2)上下文等语篇知识(二 ) 非语言语境(1)背景知识: (百科全书式的知识、 特定的社会文化规规范、特定文化的会话规则)(2)情景知识:(时间、地点、人物特征、社会地位等)(3)相互知识:(交际对对方的了解),参考文献:语用学论要 陈克守、尹海良新编语用学概要 何兆熊语用学概论 何自然、冉永平当代语用学 姜望琪汉语文化语用学 钱冠连,第二讲 指示语综论,一、指示词语的语用含义1、指示词语定义: 巴尔希勒尔1954年的指示词语:指示词语是指“在不知其使用语境时就无法确定其所指语义的指示词或指示句。” 正在下雨。 我饿了。 我半小时以后回来。 结论:指示词语是不能用语义学的真假条件来衡量的词语,它们的意义只有依赖语境才能准确理解。,2、指示语:在语境中才能确定其所指对象或所指信息的词语或结构。二、指示语的分类: 依据菲尔默指示词语讲义、列文森语用学归纳,指示词语分为五类:人称指示 :我、我们、咱们、他、你/您、有人 时间指示:此时、从前、明年这个时候、有时地点指示:这里、那里、这个地方、附近、老地方话语/语篇指示:综上所述、诸如此类社交指示:您、刘师傅、老王,三、指示系统的组织方式 在面对面交谈中,指示系统,是以说话人为中心的方式组织起来的。 指示词语的指示中心一般是:中心人物是说话人;中心时间是说话人说话时间;说话地点是说话人说话时所处的地点;语篇中心是一句话中说话人当时正说到的部位;社交中心是说话人的相对于说话对象的社会地位。,四、指示语的不同用法(一)指示语的指示用法: 1、姿势型用法:借助副语言特征才能理解。 “这是真货,那是假货” “他不是公爵,他是。他是男管家。” 2、象征型用法:只需知道言语事件的基本时间空间参数就可以理解。 “这座城市真美。” “如果愿意,你们都可以跟我来。” “那是我在街上买的。”(手势/象征),(二)指示语的非指示用法 照应用法:一个词语的所指跟前面的别 的词语的所指为同一个对象。 “约翰走进来他点上个火儿。” “我出生于伦敦,并且一直住在那儿。”(文内照应) 具有指示功能的词语既可用于文外照应,又可用于文内照应;用于文外照应时,有姿势型和象征型两种用法,用于文内照应时,具有粘连的作用。,人称指示 人称指示语就是言语交际中用以表示说话人、听话人或第三者的词语或结构,可分为三第一人称、第二人称、第三人称。要把语法上的代词概念和语用上的指示词语区别开来,在言语交际中,人称角色是互换的。(一)第一人称指示 “我”、“咱”单指说话人,一般是确定的。 “我们|、”“咱们” 较复杂:(1)包括交际的双方或多方,对方可以在场,也可以不在场或根本不存在; 走,我们进去瞧一瞧。(咱们) 我们都是有几十年教龄的老教师,应该能理解学生的心情。,(2)不包括交际的对方,只表示说话人一方;您安心养病吧!我们过几天再来看您。您安心养病吧!等您病好了,咱们(我们)一块儿上西山去玩。(3)仅指交际的对方或听话人一方,不包括说话人一方。 咱们实话实说,你有没有怕他们的时候?我们是学生,我们的主要任务是学习。(4)用复数借指单数。我们认为,语用学与社会学之间存在很多交叉现象。,(二)第二人称指示(1)用第一人称表示我相信,我们每个青年同志一定不会辜负党和国家对我们的期望。(领导)(2)第二人称还可以泛指任何人,这时用单数代词表示。你想在事业上取得成功,你就得好好学习,下一番苦功。他那刻苦钻研的精神你不能不佩服。(3)有时“你”实际上只表示“我”。这个人性格内向,你问他十句,他才答你一句。(4)用第三人称名词来指对方。宝宝乖,宝宝不哭,时间指示 时间指示是交际中说话双方用话语传递信息时所涉及的时间信息,它常以说话人的说话时刻为依据。 我们今天的生活很幸福。 今天我们有三节课。 现在是冬天。/我现在很清闲。/我们现在的任务是学习。,崔永元:今天的话题是“昨天、今天、明天”。我看咱改改规矩,这回大叔您先说。赵本山:昨天,在家准备一宿;今天,上这儿来了;明天,回去。谢谢!赵本山:挺简单。崔永元:不是,大叔,我不是让您说这个昨天,我是让您往前说。宋丹丹:前天,前天俺们俩得到的乡里通知,谢谢!崔永元:大叔大妈呀,我说的这个昨天、今天、明天呀,不是昨天、今天、明天。赵本山:是后天?崔永元:不是后天。宋丹丹:那是哪一天呢?崔永元:不是哪一天。我说的这个意思就是咱,这个回忆一下过去,再评说一下现在,再展望一下将来,您听明白了吗? 赵本山:啊,那是过去、现在和将来!宋丹丹:那也不是昨天今天和明天呐。 昨天、今天、明天,(一)时间单位 时间单位可分为历法时间单位和非历法时间单位。一周后发生了交通事故。(非)第二周发生了交通事故。(历)(二) 指示性时间和非指示性时间 指示性时间表达的参照点存在于当前的交际情境之中,离开具体情境,确切时间就无从确定。 非指示性时间表达的参照点虽然还有相对性,但它离开交际情境,表示的时间相对来说依然比较明确。(三)语用时间指示,地点指示 地点指示表示话语所涉及的地点或空间信息,又叫方位指示。(一)纯地点指示词: (1)方位副词:here there (2)指示代词:thisthat (3)含固有指示成分的移动动词:comego 汉语中常见的:“这里/这儿/这边”、“那里/那儿/那边”、“这个地方”、“那个地方”、“在楼上”、“在外面”,来、去、带来等。,(二)地点指示是以说话人为中心参照点 1、地点指示语的基本用法 here、this一般是近指:靠近说话人的地方, there、that一般是远指:远离说话人的地方。 come朝着说话人的位置移动 , go与说话人不同的方向移动。如:这张桌子有点动。那儿太冷了。我不喜欢这个衬衫,你能给我拿那个吗?你下次来我这里吧。快回去拿你的书。,2、地点指示语的特殊用法(1)那儿的情形如何?/你们这儿的情况怎样? 昨天晚上我们在这里。/我们去那里吗? 这里/那里是一个很美丽的地方。 /好孩子,咱不去那里/这里。(莱昂斯称“情感指示”。)(2) This / That is it! “我不喜欢那种/这种气味” 这/那是一次很成功的舞会。(告别) 这个人/那个人是我很信任的人。,(3)“来”与“去”的指示意义就移动的起点与终点来说,可分三类:A、表示移动起点的,如“去”、“离开”、“带去/带走”等;B、表示移动终点的,如“来”、“到达”、“带来”等。如: 小张是12点回去的。(强调起点,表示12点出发) 小张是12点回来的。(终点,12点到家)C、不明确表示移动起点或终点的,如“旅行”、“来去/往来等。 马路上车辆来来去去,热闹非凡。 整天人们往来不断。语用失误: 请到那里来。/请把书带来那里。/请到这里去。,特殊用法:“来了,来了。”(有人敲门)“我这就过来”。“来你们学校参观学习。”“我来拜访你好几次。”(听话人住宅)“我准备在家里举行宴会,你来吗?”(说话人住宅)“礼貌的方位转移” 方位指示词语的选用并非简单地以空间距离为基础,它可以表示说话人的心态、情感等。说话人自觉、不自觉地在利用使用指示词语过程中的心理基础,来缩短自己和听话人之间的心理距离,或者说是感情距离,以表示友好、亲近和礼貌。,(三)地点指示语也可由“介词+方位名词” 或“介词+物体” 构成,也可以由表空间的地点副词表示 如: 在树的前面有一只猫。 小张住楼上/附近。(四)地点指示语的用法1、姿势型用法 那些放在这儿,这些放在那儿。/约翰,过来。/来,坐我这儿。2、象征型用法小张住在附近。/这个地方太安静了。,3、照应用法(非指示用法) “照应”是方位指示语并非表示物与物之间的相对方位关系,而只是照应话语中所提及过或将提及的某个词或话语内容。如: 我不能获得可靠的信息,这使我很担忧。 小王搬进了新房,他决定长期住在这里。 他早已经习惯了这种生活,居无定所,到处漂泊。4、习惯用法不属于以上用法,只是一种习惯,如: 来龙去脉。/里里外外一把手。,话语/语篇指示 话语/语篇指示:就是在说话或行文中,用词语指示语篇的某一部分,而所用的词语就包含在所指语篇的话语之中。语篇指示词语分类:(一)用时间指示语。 上一段/下一段、前者/后者、前面那个/后面那个、上次/下次、前文/后文等,如: 下面就是我要告诉你的事情。 前面所涉及的内容不包括指示语的功能,我们将下次再叙。,(二)用地点指示语。这、那、这一部分/那一,这些/那些,这个/那个等。 我敢说你没有听过这个故事。 那是我听到的最滑稽的事情。 (三)用逻辑关系语。但是、因此、最后、总而言之、与此相反等。语篇指示与照应:语篇是指前或指后的关系。照应往往是互指关系。它们在结构上有等同关系,用来指某一具体的对象,常用代词。如: 刚才大家所提的那些问题,我们一定答复,因为它们是你们最关心的。人称、时间、地点指示参照点存在于语言之外的语境中。语篇指示的参照点存在于语篇的语言之中。,社交指示社交指示:指语言结构中能反映出语言使用者的身份和相对社会地位的那些词语和语法范畴。社交指示涉及:言语交际参与者的身份。说话人之间相对的社会地位。说话人和所谈到的人之间的社会地位。,社交指示之体现:(菲尔默):一、人称标记 (你、您) 。二、不同的语言平面(坦率或礼貌,敬语谦语) 。三、谈话场合(正式或非正式)。四、人名、职务、何亲属的称谓。五、做为社交行为的言语表现方式。六、配合其他社交行为而使用的言语表现方式。七、说话人运用言语手段向听话人发出种种指示信息。,第三讲 会话含意,一、甲:晚上看电影吗? 乙:我朋友从北京来了。 小王:下午去老张家吗? 小刘:他家买了条狼狗。 甲:我的新帽子好看吗? 乙:喔,是粉色的。,语用含意:是一种受制于语境的、说话人交际意图的隐含信息。简言之,语用含意就是某一话语在特定语境中所隐含的言下之意,也等于说话人等交际主体的交际用意。,合作原则例: (公园里) 男:你的狗不咬人吧? 女:不咬人。 男:啊哟,嘿,你说过你的狗不咬人。 女:是呀,我的狗不咬人,咬你的那条狗不是我的。,合作原则的内涵格赖斯(Grice ,1975)认为: 人们在交谈中都遵守着一个基本原则合作原则。根据会话的目的或交流的方向,使自己讲出的话语在一定的条件下是交际所必需的。(每一个交谈参与者在整个交谈过程中所说的话符合这一次交谈的目标或方向。),合作原则有四个范畴,每个范畴又包含一条准则和一些次准则。A)量准则(Quantity Maxim):所提供的信息应是交际所需的,且不多也不少。 a)所说的话应包含交谈目的所需的信息。 b)所说的话不应超出所需的信息。如:我家有四口人。,B)质准则(Quality Maxim):所提供的信息应是真实的。 a)不要说自知是虚假的话; b)不要说去缺乏证据的话。如:语用学是语言学的一个分支学科。C)关系准则(Relevant Maxim):所提供的信息要有关联。如:张三:听说你找到了一份工作? 李四:没错。,D)方式准则(Manner Maxim):提供信息时要清楚明白。 a)避免晦涩; b)避免歧义; c) 要简练; d)要井井有条。如:学徒:师傅,这机器怎么操作? 师傅:第一开电源,第二:拉操纵杆,第三添加材料。,违反合作原则的情况:1)说话的一方悄悄的、不让听话人发觉的违反合作原则,从而将听话人引入歧途。2)说话人宣布不合作,不遵守合作原则。3)说话人可能面临一种顾此失彼的局面。4)说话人可能有意不遵守某一准则,但他相信听话人会觉察出这一点,并认为他是合作的;而听话人也知道,说话人并不是存心蒙蔽他。,会话含意会话含意:在特定的语境中,话语所隐含的意义。(多于话语字面意义的含义) 在格赖斯的理论里面,会话含意是依据合作原则及其准则的。只有假定说话人是遵守准则的,至少是遵守合作总原则的,才会有推导会话含意的基础。会话含意的推导:1、利用量准则推导的语用含意(1)故意违反量准则的第一条次则: 我认识 同学已有三年时间,在我所讲授的课程考试中取得了较好成绩,平时作业也很认真。此外,该同学足球踢得不错,是校足球队前锋队员。,(2)故意违反量准则的第二条次则:父亲:儿子,历史考得怎么样?儿子:考得一般,因为题目中出现了一些在我出 生之前发生的事件。“战争就是战争”、“孩子就是孩子”,2、利用质准则推导的语用含意(1)故意违反质准则的第一条次则: 你烧的菜真好吃。(2)故意违反质准则的第二条次则:甲:纽约是美国的首都,对吗?乙:我说,青岛在青海。3、利用关系准则推导的语用含意甲:知道吗?张总最近经常带个女的到办公室。乙:最近天气不错,下午逛街去吧。,4、利用方式准则推导的语用含意(1)故意违反第一条次则:(避免晦涩)丈夫:给儿子买点什么东西吃吧。妻子: 记住别买candy(糖果)(C-H-O-C-O-L-A-T-E)(2)故意违反第二条次则:(避免歧义) 经理:你曾经担任过什么职务吗?面试者:车间副主任兼领班。,(3)故意违反第三条次则:(避免罗嗦)老张:唉,最近家里事情很多,小孩要开学了,读初中,学费跟小学比翻了一番,今年果树也不好,没有收成,都不知咋办,上次买农药的钱还是借的。(被打断)老黄:还钱的事不用急,我家最近没大的开支。(4)故意违反第四条次则:(井井有条),会话含义的实质: 是以话语的语义内容和对一般语言交往的合作本质所做的假设为基础,经由语用推理所得到的结果。 说话人要正确推断出会话含义,必须具备以下几个方面的知识:1)所说话语的规约性内容;2)合作原则及其准则;3)说话的语境;4)说话人和听话人共有的某些背景知识;5)、1)到4)四项为说话人和听话人双方共有的知识。,会话含义的特征1、可取消性可取消性一般是由以下两个因素引起:说话人在原来的话语中附加一个分句来表明(或暗示)自己要取消原来说话的语用含义; 你至少赢了五美元。 你赢了五美元,实际上你赢了十美元。 甲:见到小王了吗? 乙:见到了,还带了个女朋友。 甲:女朋友?怎么样?漂亮吗? 乙:漂亮,至少觉得不难看/漂亮,在大多数人看来。,话语的语用含义可能在特定的语境中被取消。甲:约翰有几头奶牛?乙:他有三头奶牛。,2、不可分离性 会话含义是依据语义内容和语境信息推导出来的,不依附于话语形式本身。即:如果话语在特定的语境中产生了会话含义,则无论使用什么样的同义结构,会话含义始终存在。如: 约翰是一个天才。(非常聪明;思维敏捷,具有聪明才智。) 报告怎么样?-报告大厅很漂亮;很大;很讲究,不可分离性不是会话含义的必要条件,也不是充分条件,因为方式准则没有这一特点。同样,“蕴涵”也具有不可分离性, “预设”也是不可分离的。他的这一点特点是为了区分某些常规含义和非常规含义。,3、可推导性 听话人一方面根据话语的字面意义,另一方面根据合作原则的各项准则,推导出相应的语用含义。 列文森总结会话含义推导过程:(1)S讲出了P;(2)没有理由认为S不遵守合作原则;(3)sS讲出P,必定想表达Q;(4)S无法阻止听话人考虑Q;(5)因此,S在讲出Q时,有意让听话人听出自己意指Q。,4、非规约性会话含义不是话语的规约含义。这很冷。(房间里;旷野里)非规约性还表现在话语命题的真假不影响含义的真假。如:赫伯打了萨莉。 5、不确定性 指具有单一意义的词语或结构在不同的语境中可以产生不同的含义。 如:老何是头老黄牛 。,为了明确含义,一般在同一话语只前附加一定的话语标记语。甲:我真讨厌你向我引介的那个人。乙:他可是你的新老板。(实际上:警告/无论如何:规劝/毕竟:建议等)甲:我最喜欢吃肥肉。乙1:可不是嘛,你比以前胖多了。(表示附和)乙2:真的,你比以前胖多了。(表示断言)乙3:哎呀,你比以前胖多了。(表示惊讶)乙4:注意,你比以前胖多了。(表示提醒或警告)乙5:不管怎样,你比以前胖多了。(表示劝告),含义的种类 格莱斯把含义分为:常规含义和非常规含义;非常规含义又分为会话含义和非会话含义;会话含义分为一般会话含义和特殊会话含义 “含义”一词的广义与狭义用法: 狭义:是“会话含义”。广义:是各种隐含意义的总称。,1、常规含义 指非真值条件下的推断,不依赖语境,与是否遵守合作原则的某项准则无关,而是体现在某些特定的词项或短语之中,故不属于语用含义。例:也 、但是 、 又又 she is poor and honest.she is poor but honest“He is an Englishman; he is,therefore,brave”。,2、会话含义(1)一般会话含义 指说话人在遵守合作原则的某项准则时,在话语中通常带有的某种含义。如: 小王有三头牛。 大象比蚂蚁要大。 开门 。,格赖斯认为,一般会话含义指,在一般(即非特殊)情况下与某一语言形式有关的含义。“a “ 作为不定冠词,它所修饰的名词就不是“可根据一定语境可识别的某人或某物”。 John is meeting a woman this evening.我坐在一家院子里休息时,一个男孩进来了。一些学生回家了。反例:“我整个上午坐在一辆车里。(可能是自己的,也 可能不是) 我划破了一根手指。 当推导话语字面意义以外的隐含意义不需要特殊的语境知识时,这样的会话含义就是一般会话含义。,(2)特殊会话含义 在会话中交际一方明显地或有意地违反合作原则的某项准则,从而迫使另一方推导出话语的含义。(依靠特定的语境知识推导出的会话含义,与违反准则有关)例:你今晚来参加聚会吧。我父母恰好邀请我了。你的老板很不好相处吧?我们去打球吧。日本的首都在哪?在平壤。,3、标准会话含义和非标准会话含义(区分标准:根据是否违反合作原则的准则) 格赖斯的贡献:1、给予充分肯定(1)具有高度的解释力,体现了交际话语的最本质的要求。(2)具有辩证性,可操作性 其贡献不是宣称话语应该遵守合作原则的诸准则,或特殊话语一定要遵守这些准则,而在于注意到了会话受一定准则的制约,这有助于我们解释话语表面不合乎逻辑的现象,以及解释话语所传递的言外之意。,合作原则的不足:1、未对“合作原则”的四准则的具体内容及它们之间的关系、层次作出说明,比较笼统、含糊;2、未构建会话含义的推导机制;3、对常规含义的重视不够;4、对会话含义的特征的说明不够恰当。,第四讲 礼貌原则,一、礼貌原则的内容:1、得体准则:减少表达有损于他人的观点。(a)尽量让别人少吃亏;(b)尽量让别人多受益。如:把我的行李带走!我希望你把我的行李带走。能把我的行李带走吗?不知是否方便把我的行李带走。,2、慷慨准则:减少表达利己的观点。(a)尽量让自己少受益;(b)尽量让自己多吃亏。如: 我把车借给你。 你把车借给我。 我必须请你吃午饭。 你必须请我吃午饭。,3、赞誉准则:减少对他人的贬损。(a)尽量少贬低别人;(b)尽量多赞誉别人。如: 表现可以! 表现真不错! 我觉得表现一般。 表现不行,没表情。,4、谦逊准则:减少对自己的表扬。(a)尽量少赞誉自己;(b)尽量多贬低自己。如:没给您买什么,只是一个小小的礼物。 送个贵重的生日礼物给您,感谢多年来的帮助。哇,这么漂亮的衣服!谢谢,是我姨妈送的。,5、一致准则:减少自己与别人在观点上的不一致。(a)尽量减少双方的分歧;(b)尽量增加双方的一致。如:甲:我买了些快餐,咱们就随便吃点吧。 乙:快餐可以,反正时间也很紧。甲:小王和小李为人不错,工作也认真塌实。 乙:是啊,小李不错。,6、同情准则:减少自己与他人在感情上的对立。(a)尽量减少双方的反感;(b)尽量增加双方的同情。如:甲:我母亲把脚给摔骨折了,起码要两个月后才能走路。 乙:哟,真不幸。那得小心啊,毕竟年纪这么大了。甲:哎,真倒霉,放在教室的书被人偷了。 乙:活该,谁叫你不拿回来。,二、礼貌原则与合作原则的关系1、言语交际中,说话人故意违反合作原则的质准则,是出于礼貌的需要。如:张三真是个好朋友。(反语)2、说话人故意违反合作原则的量准则,是出于礼貌的需要。如: 甲:小王和小李为人不错,工作也认真塌实。 乙:是啊,小李不错。,3、说话人故意违反合作原则的关系准则,是出于礼貌的需要。如:甲:小王的艺术创作真不错。乙:我没有多少审美能力,我觉得。4、说话人故意违反合作原则的方式准则,是出于礼貌的需要。如:X女士演唱了家,可爱的家。 X女士发出了一系列声音,接近于家,可爱的家的调子。,三、礼貌原则的特征1、级别性(1)语言手段或语言表达式的礼貌级别。 (一般而言,语言手段越间接,话语就显得越礼貌。)如:把你的自行车借给我。 我希望你把自行车借给我。 你愿意把自行车借给我吗? 能不能把你的自行车借给我? 可不可以把你的自行车借给我?,(2)恪守礼貌原则时的礼貌级别。(按照使别人受益或使自己损益的程度所导致的礼貌级别。)如: 把教室打扫一下。 把报纸递给我。 坐下。 假期愉快。 再吃些菜。,(3)注意语言手段所表现的礼貌级别和礼貌原则的级别性特征的关系。如:再来杯啤酒。 尝一尝四川的辣子鸡。2、冲突性 指礼貌原则中各条准则或次准则在同一话语中,或在相同的语境下,可能发生冲突。(1)得体准则与慷慨准则之间的冲突。如: 让我帮您提箱子吧。,(2)谦逊准则与一致准则之间的冲突 。如: 英国教师:哇,这么漂亮的书法! 中国学生:哪里,哪里,一点也不漂亮,你在开玩笑。(3)一致准则与一致准则之间的冲突。 如: 甲:学好英语真难。 乙:对呀,但语法却很简单。,3、合适性 应用礼貌原则时要根据语境要求,确定礼貌级别,即根据言语交际中涉及的不同内容、不同对象和不同场合,考虑双方的受益和受损程度,确定相应的表达礼貌的语言手段。,四、布朗、莱文森的面子观面子:每个社会成员想为自己争取的公开的自我形象。(self-image) 消极面子(负面面子) 面子 积极面子(正面面子),正面面子指希望得到他人的认可、肯定、喜爱、赞许,或希望被视为同一群体的成员,如果这些得到满足,正面面子就得以维护 。 负面面子指有自主的权利,有行事的自由,行为不受他人强制或干预,如果这些得以满足,负面面子就得以维护。,威胁面子的行为: 1、威胁听话人消极面子的行为 命令、请求、提醒、建议、劝告、威胁和警告、提供、许诺、对听话人强烈的愤怒或憎恨等。2、威胁听话人积极面子的行为 对听话人作负面评价:如不赞同、批评、蔑视、取笑、指责、非难、侮辱、反驳等; 不关心、不在乎听话人积极面子的行为:表达强烈的感情,提及禁忌话题,给人带来坏消息,提出有争议分歧的话题,唐突地使用称呼语等 。,3、威胁说话人消极面子的行为 表示感谢,接受听话人的感谢或道歉,请求原谅,接受提供,不是出于本人意愿的许诺和提供等。4、威胁说话人积极面子的行为 道歉、忏悔、自相矛盾、承认有错等。,礼貌的补救策略:(1)正面礼貌策略:即让听话人产生好感,或感到自己的价值观得到了对方的认同。(2)负面礼貌策略:即说话含糊其辞,给听话人留有选择的余地,或明确表示不希望影响对方行事的自由等。(3)直接性策略:即说话人不采用补救措施,赤裸裸地公开威胁对方面子的行为;说话人不道歉或不采用调节性措施就直接实现某一行为。(4)间接性策略:即在威胁对方面子的情况下,说话人采取隐含的手段,给对方留有余地;或通过间接性话语,让对方意识到说话人威胁面子的行为不是故意的。(5)放弃威胁面子的行为:如果某一行为足以威胁对方的面子,说话人可能会放弃实施该行为。,常用的策略:1、运用语用移情人称指示语。2、运用模糊限制词语。3、运用礼貌标记词等。4、增加言语行为的间接性。礼貌策略的不足:礼貌和文化:,第五讲 预设理论,一、预设研究沿革1、 哲学家对预设的研究 德弗雷格意义与所指(1892年):“在任何命题中总有一个明显的预设使用的简单或复合专名是有所指的” Kepler died /did not died in misery. 罗素(1905年) :“法国国王是个秃子” ,如果预设假,整句话就假。 斯特劳森(1950年):“法国国王是个秃子”,预设假,整句话不真也不假。,1952年,斯特劳森明确地区分“预设”和“蕴涵”。 (1)All Johns children are asleep;but John has no children.(2)All the men at work on the scaffolding have gone home;but some of them are still at work.2、语言学家对预设的研究,二、预设、蕴涵、断言与含意1、预设与蕴涵(1)a.小张是个单身汉。 b.小张是个男人。(2)a.法国国王是秃头。 b.法国有个国王。蕴涵:需要满足以下条件: 如果X为真,则Y必为真;如果X为假,则Y为真,也可为假。预设:需要满足以下条件: 如果X为真,则Y必为真;如果X为假,则Y仍为真。,蕴含与预设的判定:否定测试法:句子否定之后,未必真的推断是该句的蕴含;把句子否定之后,仍然真的推断是该句的预设。(3)a.小王娶了个美国模特。 b.小王没有娶美国模特。(4)a.与小王结婚的是个美国模特。 b.与小王结婚的不是个美国模特。,2、预设与断言(5)a.他今天又迟到了。 b.他曾经迟到过。 c.他今天迟到了。预设:a真,b也真;a假,b也真。断言:a真,c也真;a假,c也假。,3、预设与含意 (6)甲:桌上的巧克力呢? 乙:上午两个孩子在家。 (7)甲:怎么迟到了? 乙:我的自行车坏了。,三、语义预设研究 在语义分析中,人们通常将预设视为词语、语句等语言结构本身所具有的一种内在信息关系。如,词语内涵是词语本身所包含的先决条件。 如:演奏、暗杀、指责、所有,语义预设分析:预设决定于人们普遍接受的逻辑语义。(8)a.老张叫小王把门关上。 b.有人把门开着。(9)a.他去了广州雕塑公园。 b.广州有个雕塑公园。语句的预设不能为假,如果预设为假,语句就毫无意义。 c.有人已把门关了。 c. 广州没有雕塑公园。,对语句加以否定和提问都不会否定预设。(10)a.小王已设法按时完成任务。 b.小王没有设法按时完成任务。 c.小王已设法按时完成任务吗? d.小王试图按时完成任务。预设会受到语句焦点的影响,焦点不同,预设就会发生变化。 (11) a.张三打了李四。 b.张三打了李四。 c.张三打了李四。,预设触发语:完全预设和设项: 一个句子的设项可能只有一项,这一项叫这个句子的完全预设。 有一些预设是由若干项组成的,所有这些项合起来才成为句子的完全预设,其中每一项就称为该句的一个“设项”。 王鹏忘了去邮局寄信。 预设:存在一个王鹏。 王鹏本来应该去寄信。 小李的朋友曾经到过国外。 预设:存在一个小李。 小李至少有一个朋友。,那些能作为预设基础的词项或表层结构形式,叫做“预设触发语”。莱文森语用学列13种:1、各类动词或动词短语。(1)含蓄动词。指动作或事件发生之前具有某种暗含意义的动词。 老王设法把车停下来。预设:老王试图把车停下来。 我忘记锁门了。预设:我应该锁门。 我们碰巧遇见老朋友。预设:我们没有想到会遇见老朋友。,(2)叙实动词。表示已经发生的事情。 他意识到自己所犯的错误。预设:他犯了错误。(3)状态变化动词。表示状态变化之前的情况。 王五继续打老婆。预设:王五一直打老婆。(4)评价动词。表示主语对所谈事情的评论。 经理批评他工作马虎。预设:他工作马虎。,2、限定性结构或修饰性词语。 他又来这里了。预设:他以前来过这里。3、短语或分句。时间状语从句: 在我出生之前,我父母就给我取好名字了。预设:我出生了。比较结构: 张三比李四先上大学。预设:李四上了大学。非真实条件句: 要是没有感冒的话,我就去踢球了。预设:我感冒了。,强调句: 是小王请了假。预设:有人请了假。疑问句: 哪一位是翻译学院的院长?预设:有人是翻译学院的院长。,语义预设分析缺陷:1、从逻辑语义关系方面分析,不管句子是真还是假,其前提仍为真。但是,这种预设在一定语境条件下会消失或被取消,这说明预设具有“可取消性”。 导致预设消失的因素:语言因素、非语言因素。语言因素:如果将一句带有预设语的话语置于一定的话语环境中,原话的预设便会消失。如: (1)张三的儿子很聪明,但他根本没有小孩。 (2)虽然李四没有矿工,但经理还是为李四的矿工感到遗憾。,断裂句:(3)当然不是弗雷德爱玛莉。 有人爱玛莉。非语言因素:交际双方所共有的知识或设想和某一预设相矛盾,导致预设消失。例:她在完成论文之前哭了。她完成了论文。他在完成论文之前死了。Not他完成了论文。,2、逻

    注意事项

    本文(语用学汇总ppt课件.ppt)为本站会员(牧羊曲112)主动上传,三一办公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办公(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

    三一办公
    收起
    展开